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简介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概述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 21世纪可以说是地下工程资源开发和大发展的世纪. 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土地、水资源及气候变暖等六大难题。地下工程是我国唾手可得的资源,并且是一项重要的绿色工程,如何优质、快速、经济的建成,是我们必须在科研、设计、施工及机械制造四位一体方面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基于用途和特征来划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分类如下: (1) 城市交通隧道:如地铁、轻轨、地下快速路等; (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地下工程):如市政隧道、综合管廊(共同沟)、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地下过街通道等设施; (3) 铁路隧道

(4) 公路隧道 (5) 水电隧道

(6) 管道输送以及输水隧道: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隧道等; (7) 江、海、湖等水底隧道 (8) 各类水封液体库

(9) 军工、人防隧道和硐室

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规划概述

中国地铁60年代开始于北京地铁1号线,目前建成运营的有地铁1号线、2线13号线、八通线,共计113.4公里;正在建设的有地铁5号线、10号线、4号线、机场线、奥运支线。

2008年要实现8条市区线路、,建设里程169.7公里,3条通往郊区的市郊铁路线路,建设里程109.4公里,建设总里程为279.1公里。

上海地铁建设发展迅猛,1990年上海开始建设地铁1号线,1996年上海开始建设地铁2号线,后开始建设3号线、4号线、M8线、6号线,就目前运营里程超过北京。

紧随其后的是广州,1996年广州开始建设地铁1号线,后建设2号线、3号线、5号线。 2001年深圳开始建设地铁1号线, 目前已经运营,现正在建设其他线路; 2001年南京建设地铁1号线,目前已经运营,现在建设其他线路; 2002年天津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

在开工和即将开工开始建设:杭州、沈阳、哈尔滨、成都等,苏州、武汉、西安等地铁进入设计阶段。

1)中国地铁建设规划:

(1)北京地铁2008规划以及2050规划(图); (2)上海地铁规划(图); (3)广州地铁规划(图); (4)南京地铁规划(图); (5)深圳地铁规划(图); (6)天津地铁规划(图); (7)沈阳地铁规划(图); (8)哈尔滨地铁规划(图)。

2 中国铁路建设规划

(1)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 (2)“五纵”和“七横”(表)。

3公路隧道发展现状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长约4000km ,东西长约4500km ,海拔地势高差达5000m 左右,地表起伏很大,峡谷、丘陵、高山遍布在2/3国土上,平面投影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立体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6个民族,近13亿人口,所以铁路、公路一直、今后永远是我国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安全、舒适、快速、方便经济的运输方式已提到日程上来。铁路,尤其是公路更加满足不了乘客的需求,过去多用盘山绕行、挖深路堑修建公路,不仅增加了里程,降低了行车速度,增多耗油量、破坏了环境,而且行车很不安全,给汽车本身也带来了机械损耗,赶上冬季,线路多在冰冻线以上,山高、路滑、坡

陡而翻车、封路的事件屡屡发生。深挖路堑形成高边坡,不仅损失了许多土地,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常常带来大的滑坡、坍方等病害。

所以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长大公路隧道像雨后春笋一样迅猛发展起来,到2000年底我国公路隧道已有1684座,总长有628km 。其中有首座半横向通风自动化最高的深圳梧桐山隧道、板樟山隧道等一批城市公路隧道;有广州白云山双向三车道大跨度扁平率为0.6左右的隧道;有福州多连体四连拱象山隧道(宽35.4m 高8.9m );有近距离四连拱宽45.6m 的科苑立交隧道;

有应用最多、大跨(32~35m )双连拱,具有代表性的京珠高速公路五龙岭隧道;有首次采用竖井和纵向射流运营通风技术的中梁山隧道;有逆光照明不在洞口设光过渡段的猫狸岭隧道;有处于3800m 高海拔、高寒(平均―7℃ 最高达―35℃)地区施工的青海大板山隧道;有处于高地应力区的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有穿越高浓度、高压力煤层的华蓥山隧道(长4705m ),以及目前正在施工的双向分离式四车道国内最长18.4km 终南山隧道和长度大于6km 以上即将开工的鹧鸪山隧道、泥巴山隧道、雪峰山隧道等,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营的需要,公路隧道趋势是隧道越修越长,隧道越修越宽、技术越来越难、越复杂。

4中国的江(海)底隧道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建造了穿越黄河河底的引水隧道(TBM) 重庆主城越江排水隧道(Φ6.7m 泥水式硬岩盾构) 城陵矶西气东输越江隧道(Φ3.185m 泥水盾构) 三江口西气东输越江隧道(Φ4.3m 泥水盾构) 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Φ14.87m 泥水盾构)

武汉长江公路隧道(长江第一隧道) (Φ11.4m 泥水盾构) 上海崇明越江隧道(Φ15.1m 泥水盾构) 南京长江越江隧道(Φ15.1m 泥水盾构) 杭州钱塘江越江隧道(Φ11.4m 泥水盾构) 上海复兴东路双管双层越江隧道 宁波甬江沉埋管水底隧道。

结束语

基于上述,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在中国将有大量隧道及地下工程等待建设。21世纪是地下工程的世纪决不是夸口之词。但鉴于地下工程自身的复杂性,因此对我们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概述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 21世纪可以说是地下工程资源开发和大发展的世纪. 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土地、水资源及气候变暖等六大难题。地下工程是我国唾手可得的资源,并且是一项重要的绿色工程,如何优质、快速、经济的建成,是我们必须在科研、设计、施工及机械制造四位一体方面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基于用途和特征来划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分类如下: (1) 城市交通隧道:如地铁、轻轨、地下快速路等; (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地下工程):如市政隧道、综合管廊(共同沟)、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地下过街通道等设施; (3) 铁路隧道

(4) 公路隧道 (5) 水电隧道

(6) 管道输送以及输水隧道: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隧道等; (7) 江、海、湖等水底隧道 (8) 各类水封液体库

(9) 军工、人防隧道和硐室

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规划概述

中国地铁60年代开始于北京地铁1号线,目前建成运营的有地铁1号线、2线13号线、八通线,共计113.4公里;正在建设的有地铁5号线、10号线、4号线、机场线、奥运支线。

2008年要实现8条市区线路、,建设里程169.7公里,3条通往郊区的市郊铁路线路,建设里程109.4公里,建设总里程为279.1公里。

上海地铁建设发展迅猛,1990年上海开始建设地铁1号线,1996年上海开始建设地铁2号线,后开始建设3号线、4号线、M8线、6号线,就目前运营里程超过北京。

紧随其后的是广州,1996年广州开始建设地铁1号线,后建设2号线、3号线、5号线。 2001年深圳开始建设地铁1号线, 目前已经运营,现正在建设其他线路; 2001年南京建设地铁1号线,目前已经运营,现在建设其他线路; 2002年天津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

在开工和即将开工开始建设:杭州、沈阳、哈尔滨、成都等,苏州、武汉、西安等地铁进入设计阶段。

1)中国地铁建设规划:

(1)北京地铁2008规划以及2050规划(图); (2)上海地铁规划(图); (3)广州地铁规划(图); (4)南京地铁规划(图); (5)深圳地铁规划(图); (6)天津地铁规划(图); (7)沈阳地铁规划(图); (8)哈尔滨地铁规划(图)。

2 中国铁路建设规划

(1)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 (2)“五纵”和“七横”(表)。

3公路隧道发展现状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长约4000km ,东西长约4500km ,海拔地势高差达5000m 左右,地表起伏很大,峡谷、丘陵、高山遍布在2/3国土上,平面投影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立体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6个民族,近13亿人口,所以铁路、公路一直、今后永远是我国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安全、舒适、快速、方便经济的运输方式已提到日程上来。铁路,尤其是公路更加满足不了乘客的需求,过去多用盘山绕行、挖深路堑修建公路,不仅增加了里程,降低了行车速度,增多耗油量、破坏了环境,而且行车很不安全,给汽车本身也带来了机械损耗,赶上冬季,线路多在冰冻线以上,山高、路滑、坡

陡而翻车、封路的事件屡屡发生。深挖路堑形成高边坡,不仅损失了许多土地,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常常带来大的滑坡、坍方等病害。

所以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长大公路隧道像雨后春笋一样迅猛发展起来,到2000年底我国公路隧道已有1684座,总长有628km 。其中有首座半横向通风自动化最高的深圳梧桐山隧道、板樟山隧道等一批城市公路隧道;有广州白云山双向三车道大跨度扁平率为0.6左右的隧道;有福州多连体四连拱象山隧道(宽35.4m 高8.9m );有近距离四连拱宽45.6m 的科苑立交隧道;

有应用最多、大跨(32~35m )双连拱,具有代表性的京珠高速公路五龙岭隧道;有首次采用竖井和纵向射流运营通风技术的中梁山隧道;有逆光照明不在洞口设光过渡段的猫狸岭隧道;有处于3800m 高海拔、高寒(平均―7℃ 最高达―35℃)地区施工的青海大板山隧道;有处于高地应力区的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有穿越高浓度、高压力煤层的华蓥山隧道(长4705m ),以及目前正在施工的双向分离式四车道国内最长18.4km 终南山隧道和长度大于6km 以上即将开工的鹧鸪山隧道、泥巴山隧道、雪峰山隧道等,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营的需要,公路隧道趋势是隧道越修越长,隧道越修越宽、技术越来越难、越复杂。

4中国的江(海)底隧道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建造了穿越黄河河底的引水隧道(TBM) 重庆主城越江排水隧道(Φ6.7m 泥水式硬岩盾构) 城陵矶西气东输越江隧道(Φ3.185m 泥水盾构) 三江口西气东输越江隧道(Φ4.3m 泥水盾构) 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Φ14.87m 泥水盾构)

武汉长江公路隧道(长江第一隧道) (Φ11.4m 泥水盾构) 上海崇明越江隧道(Φ15.1m 泥水盾构) 南京长江越江隧道(Φ15.1m 泥水盾构) 杭州钱塘江越江隧道(Φ11.4m 泥水盾构) 上海复兴东路双管双层越江隧道 宁波甬江沉埋管水底隧道。

结束语

基于上述,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在中国将有大量隧道及地下工程等待建设。21世纪是地下工程的世纪决不是夸口之词。但鉴于地下工程自身的复杂性,因此对我们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


相关内容

  • 地下工程风能主动利用方式分析
  • 地下工程风能主动利用方式分析 王子云,王松 (四川大学,成都,610065) 摘要:通过分析地下工程通风的特点,设想将风力机和通风机相结合,实现风能在地下工程中的主动利用.文章对具体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并对其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可以利用风能通过风力机驱动通风机对地下工程进行通风,这一技术措 ...

  • 浅析黄土隧道选址要点
  • 第37卷第12期2011年4月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 12-0199-02 SHANXI 山西 ARCHITECTURE 建筑 Vol.37No.12Apr.2011 ·199· 浅析黄土隧道选址要点 高宏刚 要:通过对黄土隧道地质类型的划分,从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及地下水条件等 ...

  • 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简介
  •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隧道与地下工程系 基本概况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隧道与地下工程系早在1953年中南土建学院成立时便已建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路内外享有盛名的已故桂铭敬教授和邝国能教授均曾经担任过该教研室的主任,为教研室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目前隧道教研室共有教师16名, ...

  •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
  •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 〈供测绘工程专业使用〉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是高等学校中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根据我院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及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工程测量学>理论学习后,必须进行为期一 ...

  • 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皇 民1,2, 刘马群1, 王安华3, 郭廷喜4 (1.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河南郑州451191;2.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3. 陕西省机械施工公 司路桥公司, 陕西西安710032; 4. 陕西煤化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 ...

  •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与隧道施工地质
  • 隧道地质 •1. 概述 •隧道是修建于岩土体中的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以工程岩体(围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主要依据.合理.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应该与工程场区的岩土体地质条件相匹配,对场区的地质条件的认识是否清楚和掌握,是隧道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 •2. 岩类 •2.1 沉积岩 ...

  • 明挖直墙拱顶型衬砌施工方案
  • 新建XX至XX高速铁路XX隧道DK291+255.8-DK291+279.8首件衬砌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

  • 盾构法施工技术简介
  • 盾构法施工技术简介 [摘要]盾构法施工是城市的隧道施工方法的一种,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基本原理.盾构类型等入手,较全面的介绍了盾构法施工技术. [关键词]盾构类型盾构选择基本原理盾构特点 地铁是大城市各种交通工具中运能最大的一种,而且还有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快速.安全.可靠. ...

  • 隧道岩溶处理技术
  • !隧道工程! 隧道岩溶处理技术 李治国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 河南洛阳 471009) 摘 要:岩溶是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现象,它容易导致开挖面涌水.突泥,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开裂及坍塌,影响施工进度,危及施工安全,破坏周围环境.结合渝怀铁路隧道工程实例,提出岩溶处理的原则,探讨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