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核心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 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很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认为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学说。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论”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据说,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货币供给、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宠观经济学著作大多承袭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宏观经济学著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闲置设备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过度需求,形成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

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种分析,就是所谓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政府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而且也能够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 平抑周期性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宏观经济学建议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首先关注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是决定其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增长率的关键因素。

一、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新特点

与以往的经济扩张相比,美国本次经济增长具有许多不同的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信息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2、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美国国

内的劳动力市场日趋紧张,失业率逐年下降,现已达到2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与此同时,物价水平却没有按照菲利普斯曲线设计的模式不断上升,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大概3%左右,是30年以来最低的。也就是说, 美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理想状态,这与其80年代的经济“滞胀”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点引起了经济学界人士的浓厚兴趣。

3、经济增长率持续、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4、金融市场异常活跃。与经济的平缓、稳定增长不同,美国的金融市场呈现

出一种“炽热”的发展状态,股市、汇市、债市等全面看好

5、出口增加,经济外向度大大提高。近年来,美国的出口增长明显加快,连续雄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

二、美国本次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由于

这种高新科技产业具有如下特点:

⑴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要远远高于其它产业。

⑵高新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出传统产业的潜力。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传统产业

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延长其生命周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还使得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营销,可以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减少库存,防止生产过剩等等,使以往经济周期中经常出现的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实际需求状况脱节的现象得到缓解,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会引发通货膨胀。高新技术产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前期投入

很大,但为销售而实际生产的成本却非常低,如电脑的芯片和软件就是如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又进一步刺激需求。

由于以上特点,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包括⑴

成立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平行的国家科学委员会,总统自任主席,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⑵加大技术进步奖励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税收、金融等优惠和便利;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实行终身教育,“为每一个人掌握机会提供技能”等等。

2、有利的国际环境。

冷战结束之后,各国的军备竞赛转变为经济竞赛,发展问题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正是在这

种情况下,美国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加大科技投入,将军事研究与开发和民用项目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所以美国这次经济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得了一种“和平红利”。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乌拉

圭回合协议签订以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形势下,克林顿政府将美国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更具实用主义的“公平贸易”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增强美国综合竞争能力的对外经济措施,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⑴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⑵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发挥出口的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

⑶积极开展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近些年来,美国一直积极倡导

和推动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多边贸易合作的发展,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关系,扩大和稳定出口市场。同时美国对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也极感兴趣,1994年美国商务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乌拉圭协议能够得到完全实施,美国每年将受益1000-2000亿美元,并能增加几十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美国不疑余力地推动协议的实施,以为其具有竞争有力的产业争取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的机会。

第一,要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国家信息产业基础设施,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对网络建设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

第二,在信息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建立自主创新、结构合理、规模经济的科研生产体系。 第三,以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通过一系列上网工程,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四,加大政府投入与宏观调控,适当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监督力度,形成依法行政、高效运转、配套完整的行业管理体系。

第五,加速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信息技术发展后继有人。

第六,大力推动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产业的发展,争取在该产业率先赢得世界领先水平。 第七,努力开拓信息市场,实现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建立合理的市场信息结构,以利于不同种类信息商品的流通等。 对完善我国现行失业率统计的若干建议

(一).对统计失业率口径及指标体系方面的改进

1.拓宽失业统计口径,明确失业统计时象

从长远着眼,我国的失业统计应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近,彼此间具有可比性。因此首先要对我国的失业人员进行重新界定。笔者认为,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时点前的一个月内,有劳动能力且符合劳动年龄(16周岁以上)的城镇和非城镇人口中,曾经找过工作但未获取工作岗位,或者有一定工作但劳动时间或劳动报酬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人。此界定较以前有如下方面的改迸:①失业统计对象包括城镇和非城镇经济活动人口②年龄规定只有下限而无上限;③用是否有求职实际行动来反映工作意愿,如未获得工作的人即为非自愿失业者,应计人失业人口;④调查时问限定于调查时点前一个月,将处于短暂失业状态的人员排除在外,且比以前的时点指标更能反映我国的失业状况。

2.建立常住人口与非常住人口统计指标

我国现阶段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具有非城镇户口的流动人口,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流动人日是城市流动人口,他们从一个单位转向另一个单位,从一个城市转向另一个城市。可见,一个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是由常住劳动力和非常住劳动力两部分组成。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应在已有的失业率、失业人口数和失业人口的行

业、职业、年龄、性别等比重指标外,增加地区的常住人口失业率和非常住人口失业率两项指标,用于反映各地区不同性质的调查人口的失业状况,从而有利于合理安排劳动力在地区问的有序流动,以便开展宏观经济调控。其计算公式如下:

常住人口失业率=本地区常住失业人口/本地区常住经济活动人口

非常住人口失业率=在本地区的非常住失业人口/在本地区的非常住经济活动人口

3.建立不充分就业统计项目,加强对城镇不充分就业人员的统计

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劳动力雇佣量能够反映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出现的富裕人员(包括下岗、待业等)实际上属于不充分就业范畴。这部分劳动者虽暂时有工作可做,且可拿到一定数量的工资,但他们的存在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而且因依附企业得不到预期报酬而导致积极性与能力发挥不充分。而我国现有的失业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这一现象,因此当前我国建立不充分就业体系极为紧迫。对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济统计的做法,建立“不充分就业”项目,并将其分为“潜在的不充分就业(即隐性失业或就业不足)”,和“公开的不充分就业(即主要为下岗人员)”项目加以统计,从而进一步反映我国的失业状况。

4.加强对农村失业情况的相关统计

我国的劳动力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地少人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就成为必然,他们可以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失业群体。但按中国国情论断,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失业,只是他们剩余的劳动时间太多。每个成年劳动力每年只需劳动那么几个月,就解决了全年的温饱问题。亚洲问题专家江儒由分析,中国农村大规模的“潜在失业”,对社会暂不构成威胁,但从2005年前后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活化为公开的失业大军。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问题。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失业统计纳入正轨。此外,农村与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劳动力的就业方式、特点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因而两者在失业率统计中,其指标设置、调查侧重都有所区别。目前,最紧迫的是应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及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统计上来,为下一步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加迅猛的转移提出相应对策。

长期均衡就业与实际就业率的滞后量相关。传统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派以及货币主义学派都认为长期的就业率与短期的就业率无关。但是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滞胀现象。失业滞后理论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与工资的相关性,通过局内-局外人模型阐明:工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职工人而不是失业工人,而且长期失业者对工资调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 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很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认为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学说。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论”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据说,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货币供给、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宠观经济学著作大多承袭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宏观经济学著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闲置设备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过度需求,形成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

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种分析,就是所谓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政府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而且也能够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 平抑周期性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宏观经济学建议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首先关注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是决定其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增长率的关键因素。

一、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新特点

与以往的经济扩张相比,美国本次经济增长具有许多不同的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信息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2、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美国国

内的劳动力市场日趋紧张,失业率逐年下降,现已达到2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与此同时,物价水平却没有按照菲利普斯曲线设计的模式不断上升,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大概3%左右,是30年以来最低的。也就是说, 美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理想状态,这与其80年代的经济“滞胀”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点引起了经济学界人士的浓厚兴趣。

3、经济增长率持续、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4、金融市场异常活跃。与经济的平缓、稳定增长不同,美国的金融市场呈现

出一种“炽热”的发展状态,股市、汇市、债市等全面看好

5、出口增加,经济外向度大大提高。近年来,美国的出口增长明显加快,连续雄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

二、美国本次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由于

这种高新科技产业具有如下特点:

⑴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要远远高于其它产业。

⑵高新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出传统产业的潜力。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传统产业

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延长其生命周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还使得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营销,可以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减少库存,防止生产过剩等等,使以往经济周期中经常出现的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实际需求状况脱节的现象得到缓解,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会引发通货膨胀。高新技术产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前期投入

很大,但为销售而实际生产的成本却非常低,如电脑的芯片和软件就是如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又进一步刺激需求。

由于以上特点,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包括⑴

成立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平行的国家科学委员会,总统自任主席,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⑵加大技术进步奖励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税收、金融等优惠和便利;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实行终身教育,“为每一个人掌握机会提供技能”等等。

2、有利的国际环境。

冷战结束之后,各国的军备竞赛转变为经济竞赛,发展问题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正是在这

种情况下,美国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加大科技投入,将军事研究与开发和民用项目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所以美国这次经济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得了一种“和平红利”。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乌拉

圭回合协议签订以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形势下,克林顿政府将美国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更具实用主义的“公平贸易”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增强美国综合竞争能力的对外经济措施,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⑴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⑵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发挥出口的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

⑶积极开展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近些年来,美国一直积极倡导

和推动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多边贸易合作的发展,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关系,扩大和稳定出口市场。同时美国对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也极感兴趣,1994年美国商务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乌拉圭协议能够得到完全实施,美国每年将受益1000-2000亿美元,并能增加几十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美国不疑余力地推动协议的实施,以为其具有竞争有力的产业争取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的机会。

第一,要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国家信息产业基础设施,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对网络建设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

第二,在信息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建立自主创新、结构合理、规模经济的科研生产体系。 第三,以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通过一系列上网工程,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四,加大政府投入与宏观调控,适当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监督力度,形成依法行政、高效运转、配套完整的行业管理体系。

第五,加速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信息技术发展后继有人。

第六,大力推动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产业的发展,争取在该产业率先赢得世界领先水平。 第七,努力开拓信息市场,实现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建立合理的市场信息结构,以利于不同种类信息商品的流通等。 对完善我国现行失业率统计的若干建议

(一).对统计失业率口径及指标体系方面的改进

1.拓宽失业统计口径,明确失业统计时象

从长远着眼,我国的失业统计应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近,彼此间具有可比性。因此首先要对我国的失业人员进行重新界定。笔者认为,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时点前的一个月内,有劳动能力且符合劳动年龄(16周岁以上)的城镇和非城镇人口中,曾经找过工作但未获取工作岗位,或者有一定工作但劳动时间或劳动报酬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人。此界定较以前有如下方面的改迸:①失业统计对象包括城镇和非城镇经济活动人口②年龄规定只有下限而无上限;③用是否有求职实际行动来反映工作意愿,如未获得工作的人即为非自愿失业者,应计人失业人口;④调查时问限定于调查时点前一个月,将处于短暂失业状态的人员排除在外,且比以前的时点指标更能反映我国的失业状况。

2.建立常住人口与非常住人口统计指标

我国现阶段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具有非城镇户口的流动人口,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流动人日是城市流动人口,他们从一个单位转向另一个单位,从一个城市转向另一个城市。可见,一个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是由常住劳动力和非常住劳动力两部分组成。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应在已有的失业率、失业人口数和失业人口的行

业、职业、年龄、性别等比重指标外,增加地区的常住人口失业率和非常住人口失业率两项指标,用于反映各地区不同性质的调查人口的失业状况,从而有利于合理安排劳动力在地区问的有序流动,以便开展宏观经济调控。其计算公式如下:

常住人口失业率=本地区常住失业人口/本地区常住经济活动人口

非常住人口失业率=在本地区的非常住失业人口/在本地区的非常住经济活动人口

3.建立不充分就业统计项目,加强对城镇不充分就业人员的统计

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劳动力雇佣量能够反映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出现的富裕人员(包括下岗、待业等)实际上属于不充分就业范畴。这部分劳动者虽暂时有工作可做,且可拿到一定数量的工资,但他们的存在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而且因依附企业得不到预期报酬而导致积极性与能力发挥不充分。而我国现有的失业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这一现象,因此当前我国建立不充分就业体系极为紧迫。对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济统计的做法,建立“不充分就业”项目,并将其分为“潜在的不充分就业(即隐性失业或就业不足)”,和“公开的不充分就业(即主要为下岗人员)”项目加以统计,从而进一步反映我国的失业状况。

4.加强对农村失业情况的相关统计

我国的劳动力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地少人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就成为必然,他们可以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失业群体。但按中国国情论断,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失业,只是他们剩余的劳动时间太多。每个成年劳动力每年只需劳动那么几个月,就解决了全年的温饱问题。亚洲问题专家江儒由分析,中国农村大规模的“潜在失业”,对社会暂不构成威胁,但从2005年前后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活化为公开的失业大军。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问题。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失业统计纳入正轨。此外,农村与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劳动力的就业方式、特点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因而两者在失业率统计中,其指标设置、调查侧重都有所区别。目前,最紧迫的是应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及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统计上来,为下一步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加迅猛的转移提出相应对策。

长期均衡就业与实际就业率的滞后量相关。传统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派以及货币主义学派都认为长期的就业率与短期的就业率无关。但是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滞胀现象。失业滞后理论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与工资的相关性,通过局内-局外人模型阐明:工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职工人而不是失业工人,而且长期失业者对工资调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相关内容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_赵彦云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赵彦云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提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科学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和大 ...

  • 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的战略目标.范围内容与基本思路
  • 作者:刘继同于燕燕 学习与实践 2010年12期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30(2010)07-0088-09 一.世界和平.发展主题与中日韩的战略地位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全球化处境和重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在地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题(二)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C)的市场经济. A.自由放任 B.政府微观调控 C.国家宏观调控 D.同西方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 2.我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B). A.产业布局政策 B.产业结构政策 C.产业组织政策 D.产业技术政策 3.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 ...

  • 陕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管理理论
  • 第一部分 管理学原理 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矛盾:就是有限的资源和相互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 泰罗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等人,在早期管理理论先驱的思想影响下,对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 ...

  • 实证宏观经济学的重塑与发展
  • 第29卷第3期2012年3月统计研究 StatisticalResearchVol.29,No.3Mar.2012 实证宏观经济学的重塑与发展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重大贡献 何光辉 吴建航 杨咸月 内容提要:萨金特和西姆斯因重塑和发展了现代实证宏观经济学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 ...

  •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 经济学基础 教学大纲 (三年制高职) 经济贸易系 2012 年 9 月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 ...

  • 四川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 <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法律 一.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 ...

  •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时事政策]1
  •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时事政策> 1.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反对主观主义.求真务实是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地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 金融学基础知识及框架总结
  • 金融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在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可以说金融学是专门研究不确定性和动态过程的经济学. 在微观层面上: 微观金融学主要考虑金融现象的微观基础.如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它实质上也是一种价格理论,它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