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摄影技巧入门

单反摄影技巧入门

数码单反摄影( 摄影技巧入门 —— 前言) 目录:

1. 废话。

2. 摄影基本原理。

2.1 光圈

2.2 焦距

2.3 景深

2.4 快门速度,曝光

2.5 ISO

3. 摄影技巧入门。

3.1 基础练习

4. 拍摄孩子的技巧。

5. 照片后期处理与存储。

文献索引

——————————————————————————————————————————

1. 废话

买数码单反,对于本来不是玩摄影的人而言,就是给孩子拍照片。然后慢慢发现单反的好处,再拍些别的东西。我以血泪教训得到的经验来说,如果能买得起,就早买。在孩子出生前买,这样有时间上手学习学习。单反最有用的时候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里光线当然比较暗,而小孩子的主要活动就是睡觉,更是要关窗拉帘的,光线更加不好。另外小孩子眼睛没有发育完全,不适合开闪光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标头)闪亮登场,那么还是可以拍出孩子艳若桃花色如春晓的粉嫩小脸蛋的。否则靠傻瓜相机照片一定会糊。接下来孩子会走了,用傻瓜相机拍一个没有2秒钟在同一个地方的孩子,而不开闪光灯,是不现实的。如果靠过量繁殖的方法,大概拍上500张,能有一张孩子表情还可

以(正脸),而且不是那么模糊的。但是如果有单反和标头,那么出片率迅速提高到10张就有一张可以保存的。虽说照照片不花钱,但是总得找硬盘之类的保存吧。而且一般做家长的,照废了的照片基本不肯删。

接下来废话数码单反和镜头的选择,当然这都是一家之言。

数码单反有若干家(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帕斯,喷尼克斯),基本都是日货,所以除了咬紧牙关根本不买,总是要买日货的。各家同档次的相机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我觉得,如果本来有某家的非数码单反,攒了些镜头,那么就接着买这家的数码单反好了,这样不用重复镜头投资。否则就是看哪家便宜(赶上折扣),就买哪家。

各家的数码单反都基本分三档:入门级别,准专业级别,专业级别。要是买单反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拍照片,以前也不是摄影发烧友,那么专业级别的就不要考虑了。数码相机不像镜头,数码相机是贬值的,而镜头则很保值。所以可以先买一个入门级别的数码单反,慢慢配上镜头,然后如果将来觉得自己可以在摄影方面有所发展 再升级相机。但是准专业级别的当然比入门级别的多若干好处,如果觉得这些好处可以多花的钱的话,那么买准专业级别的当然也不会后悔。佳能30D是准专业级别的。

再废话镜头。最先上的,是一个小变焦头,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很多人都瞧不上。但我从傻瓜相机突然飞跃到数码单反,即使是这个套头,也让我异常惊喜。然后上的,就要是个标头(定焦小光圈)。在光线不好的室内给孩子拍照片必不可少。接下来是长焦。我买的是小小白。

2. 摄影基本原理

有的人,一看数字/辅助线就头疼,一听专业名词就发晕,那么也不能不给孩子拍照片,但是可以略过本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直接看第四节。当然如果什么原理都不懂,那么赶上运气好孩子也配合,大概1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放到网上供亲朋好友满怀喜悦的赞叹,大概20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打印出来,镶相框里挂墙上。但如果懂原理的话,加上锻炼,出片率可以大大提高。总而言之,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不花钱(请专业人员拍)要不花时间(自己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捷径。

摄影,说白了就是把光线的作用记录下来。那么关键就是两点,第一,记录什么部分的光线(构图),第二,记录什么样的光线(光圈+快门+焦距)。关于构图,请参见第四节。本节主要说这个第二部分。

2.1 光圈

先说光圈(Aperture)。这个是精华,也是最难的。理解好这个了,别的术语就都好说了。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 公式1

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为什么光圈是这些乱七八糟貌似没有规律的值呢?因为光圈F值同镜头直径成反比(参见公式1),而光线进入量同光圈的面积成正比(光线进入量基本等于光圈的面积,乘以进光的时间),这个很好理解。注意了,圆的面积是2 PI R^2(二派R方)。那么,光圈的F值的倒数(和直径成正比)的平方(和面积成正比),就同进光量成正比。

(1/1)^2 = 1

(1/1.4)^2 = 0.5

(1/2)^2 = 0.25

(1/2.8)^2 = 0.127

(1/4)^2 = 0.0625

……

所以,上一级的进光量是下一级的一倍。

买镜头的时候,光圈的F值越小,说明进光量越大,那么在进光时间短的情况下,就越容易拍出不模糊的照片。比如说,孩子在屋子里乱跑(在照片上产生不可见的位移的限制是1/10秒,换言之,快门时间要在1/10秒以内)。这时有两个镜头,一个的光圈是1.4,一个是5.6。1.4的镜头的镜头的进光量是5.6的镜头的16倍。那么,获得相同的曝光量,1.4的镜头需要的时间就是5.6的镜头的16分之一。就是说,如果1.4的镜头可以在1/16秒之内曝光完毕,但是5.6的镜头就需要1秒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跑),1.4的镜头就可以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而5.6的照片一定要不是黑的(曝光不足)要不是模糊的(曝光时间过长)。

另外一点,镜头的光圈值都是最小F值。所以,F1.4的镜头可以产生F5.6的大光圈,但是F5.6的就不能产生F1.4的小光圈。注意,光圈的大小指的是光圈F值的大小,所以大光圈事实上是进光量小。

非单反相机(我的理解就是镜头不能换的相机),由于镜头面积有限,很难做到大光圈。所以用傻瓜相机在室内拍孩子,除非用闪光灯,基本上照片都是糊的。

而单反相机的镜头当中,变焦镜头由于变焦的限制(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小E!!!快来呀),光圈也不会做到很大。所以,小光圈要定焦镜头(就是焦距不能变的)才能做到。比如说佳能50mm F1.4,就是光圈最小1.4,焦距固定50mm的镜头。

2.2 焦距

一个镜头的成像距离,是由镜头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决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60mm, 18mm, 200mm,说的就是镜头中心到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叫焦距。一个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这个镜头的成像距离,亦即这个镜头能正确聚焦的最小距离,从这个距离往上,都是可以对准的。

所谓变焦是指焦距可变,直观一点说,就是镜头本身可以伸长伸短,镜头通过拉近拉远可以放大或者缩小被摄物体,同时改变成像角度。跟能在哪里 Focus关系不是很大。除非螺一定需要万人迷占据画面的巨大比例,或者万人迷总是往螺前面凑超过最小成像距离(这个各个镜头不同,要查一下),否则不一定需要跟着万人迷满屋子跑。偶尔也可以拍一些万人迷的小人像儿嘛~~

在物体距离成像面(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焦距越大(镜头中心距离成像面的距离越大),(请自己画辅助线两条)物体在成像面上成的像也越大。换言之,拍东西的时候,把焦距拉长,那么那个东西在照片上就变大;把焦距拉短,东西就变小。

我闲得,自己列公式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傻瓜机有5倍光学变焦,那么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的比值应该是:(a + b)*5/(5a + b)。这里b是物体的高度,a是成像面的高度。一般而言,成像面的高度远远小于b,那么这里就可以把a当0看。所以基本上就是,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5倍。

除了一些特别贵的镜头(比如U忽悠的一镜走天下,两千多块),一般成像好的变焦镜头,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3倍。比如佳能经典的70mm - 200mm的小白,小小白,大白 —— 同学们,我语重心长的说,就算对于摄影啥也不懂,也要把这些昵称记牢。这样说起来就会显得很内行的样子。傻瓜相机会配两千块钱的镜头么?不会。所以,号称5倍10倍变焦的傻瓜相机,不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好 —— 虽然有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不好。。。

用定焦头拍照片,没有办法改变人在照片上的成像大小,所以孩子要是跑远了,照出来就小;孩子要是离得近,那么照出来的就大。即使这样,定焦头因为光圈大,室内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加不容易模糊,所以如果嫌孩子占画面的比例不够大,后期把照片裁小就可以了。

【小e的话:】另外,我一直推荐定焦的原因是,相对而言,变焦容易带来色差,相差(技术部分咱就跳过了啊),由于拉近拉远也容易带来机械磨损(当然俺这是旧时代的老眼光了,现在的技术,很大的程度上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咱们业

余玩儿的人,从资金投入上来说,当然定焦不必多买,买个一支两支就足够了。

2.3 景深

镜头对某物体对焦时,以物体为中心,从前方到后方的一定距离属于景深。就是说,不光这个物体清楚,它前前后后距离内还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则景深愈长。

这个景深有什么用呢?景深越浅,那么背景和前景(如果有前景的话,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居然有个垃圾筒)就越模糊。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值)越小,景深越浅,效果就看起来越讨好 —— 可以把孩子身后乱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 F1.4的定焦头的自动档,在室内拍照片(这是相机一般会自动选择用小光圈),都应该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

更加详细的关于景深的解释,可以看Depth of Field。

2.4 快门速度,曝光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连的两个概念。

快门速度的单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个需要好多秒),平常说的就是几分之一秒。比如1/60秒之类的。

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就是: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跟光圈一样,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档」)的差异。例如1/8跟1/15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档」、1/125与1/250也有「一档」的差距。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咱们平时看到某些镜头就有IS(image 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为什么要防抖呢?手持相机拍摄时,手会有抖动,如果曝光时间太长(快门速度慢),就会因这种抖动导致拍出的图像不清楚,IS功能就是补偿这种抖动,使手持拍摄时可以用更低的快门速度。举例,某人用某个焦段的镜头拍照时,最低只能用1/60秒,低于这个速度,就会因手抖而导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楚,而开启IS功能后所谓“快门速度降低三档”就意味着它可以用1/8秒的曝光时间手持拍摄而能保证照片基本清晰。

这个快门速度同快门时滞是不同的概念。快门时滞指的是,按下快门之后,具体成像要过一点点时间。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给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说,扭头当中。用傻瓜相机拍,自己看着是孩子脸朝自己的时候按下去的快门,结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脸已经侧过去了。感觉就是相机的反应慢。

2.5 ISO

ISO的概念十分简单,指的是成像的质量。ISO值越高,颗粒越大,质量越差。有人问了,既然这样干嘛不把ISO干脆就都设得值低低的,质量高高的?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事实的含义非常深刻。这个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有的好,也都是相对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好”的标准就是人眼睛看着觉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挂墙上,那么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颗粒,就无关紧要。而且,要想ISO低,那么无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门速度大。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室内。所以,在室内的时候,光圈有限,那么可以适度的把ISO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好歹能拍出不模糊的照片。

2.6 白平衡

3. 摄影技巧入门

掌握光圈,焦距,景深,快门,ISO,这几个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拍照片。知道那些基本原理,在练习的时候就不是盲目的乱试,而会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在练习之前,说一说相机配的镜头。

首先,需要一个短焦(甚至广角)变焦镜头,用来拍身边的人物。这个在出去玩的时候比较有用。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EF-S 18-55mm f/3.5-5.6。

其次,需要一个定焦镜头。佳能的定焦头比较普遍的有两个,一个是50mm F1.8,80块钱;一个是50mm F1.4,300块钱。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莫过于那个80块钱的定焦头。虽然便宜,但室内成像效果好过大多数变焦头(不论几千块的),因为光圈的值实在小。

第三,需要一个长焦头。我买的是 Canon EF 70-200mm f/4L USM,500块钱,人称小小白的那个。在孩子小的时候,长焦头没有什么用处。即使出去玩,也没什么时间拍照。当孩子大一些,2,3岁开始跑了,长焦头就大大的有用。

3.1 基础练习

练习工具:单反相机1台,任何一个镜头一个(可以用套头或者别的短焦镜头,或者定焦头,但是最好别用长焦。)。

38种摄影基本功训练

摄影,除了拥有好装备,良好的运气,超凡的耐心之外,更有有一手过硬的摄影技巧,分享摄影基本功训练,文末提供摄影基本功训练全文阅读。 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 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 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 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 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 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

练习8、横、纵位构图

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 求: 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 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三角形构图

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 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 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

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

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对称形构图

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 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 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

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

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

被摄体:风景、建筑等。

要 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

建 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

被摄体: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 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

建 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主题要突出。

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

被摄体:任何均可

要 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

建 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1

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 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 议: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米。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 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 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

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 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 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曝光不能有过。

参 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

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 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 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

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 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 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单元:用光训练2

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

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 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 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

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 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 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

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 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 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

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题材。 要 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 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

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 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曝光要适当。

建 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

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 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 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使用广角镜头。

第五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

练习25、26、27、28、29、30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 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 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

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 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 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时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2、色彩对比

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 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 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33、黑白摄影

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 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 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34、单色调的表现

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 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 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六单元: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

练习35、动感的表现

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 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

建 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定格高速运动时使用快门速度为1/500-1/1000秒,表现流动感时使用1/15-1/4秒,追拍时可使用1/15或1/30秒。

练习36、临场感的表现

被摄体:火灾及事故现场、祭祀活动、仪式、自然气象状况等。

要 求:尽量表现临场感,使人身临其境,即使是较平凡的被摄体,也要利用技术与器材制造出临场感。

建 议:尽量接近被摄体使用超广角或望远镜头,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景深。表现自然气象状况如台风、大雨、雾、急流时使用三脚架,快门1/8、1/4、1/2秒优先,并可使用包围式拍摄法。

练习37、寂静感的表现

被摄体:自然风光。

要 求:摄影者自身要宁静安稳,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天气,选择稳定简洁且容易传达静感的构图方式。

建 议:拍摄时间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雾、雪天等。选择对称、三角形等增加寂静感,构图要横平竖直,不能有倾斜以强调集中感和稳定感,使用三脚架。

练习38、感情的表现

被摄体:人、动物的脸部特写与身体(动作的瞬间抓拍)。

要 求:掌握最佳快门时机,做到与被摄人或动物心感相通,除脸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体的表现与主题相吻合,注意构图的各个细节。

建 议:先从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和宠物开始练习,平时多多注意他们(它们)的喜怒哀乐,并找出有趣的特点,然后利用望远镜头在被摄人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抓拍,开始练习时尽量利用自动模式。

单反摄影技巧入门

数码单反摄影( 摄影技巧入门 —— 前言) 目录:

1. 废话。

2. 摄影基本原理。

2.1 光圈

2.2 焦距

2.3 景深

2.4 快门速度,曝光

2.5 ISO

3. 摄影技巧入门。

3.1 基础练习

4. 拍摄孩子的技巧。

5. 照片后期处理与存储。

文献索引

——————————————————————————————————————————

1. 废话

买数码单反,对于本来不是玩摄影的人而言,就是给孩子拍照片。然后慢慢发现单反的好处,再拍些别的东西。我以血泪教训得到的经验来说,如果能买得起,就早买。在孩子出生前买,这样有时间上手学习学习。单反最有用的时候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里光线当然比较暗,而小孩子的主要活动就是睡觉,更是要关窗拉帘的,光线更加不好。另外小孩子眼睛没有发育完全,不适合开闪光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标头)闪亮登场,那么还是可以拍出孩子艳若桃花色如春晓的粉嫩小脸蛋的。否则靠傻瓜相机照片一定会糊。接下来孩子会走了,用傻瓜相机拍一个没有2秒钟在同一个地方的孩子,而不开闪光灯,是不现实的。如果靠过量繁殖的方法,大概拍上500张,能有一张孩子表情还可

以(正脸),而且不是那么模糊的。但是如果有单反和标头,那么出片率迅速提高到10张就有一张可以保存的。虽说照照片不花钱,但是总得找硬盘之类的保存吧。而且一般做家长的,照废了的照片基本不肯删。

接下来废话数码单反和镜头的选择,当然这都是一家之言。

数码单反有若干家(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帕斯,喷尼克斯),基本都是日货,所以除了咬紧牙关根本不买,总是要买日货的。各家同档次的相机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我觉得,如果本来有某家的非数码单反,攒了些镜头,那么就接着买这家的数码单反好了,这样不用重复镜头投资。否则就是看哪家便宜(赶上折扣),就买哪家。

各家的数码单反都基本分三档:入门级别,准专业级别,专业级别。要是买单反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拍照片,以前也不是摄影发烧友,那么专业级别的就不要考虑了。数码相机不像镜头,数码相机是贬值的,而镜头则很保值。所以可以先买一个入门级别的数码单反,慢慢配上镜头,然后如果将来觉得自己可以在摄影方面有所发展 再升级相机。但是准专业级别的当然比入门级别的多若干好处,如果觉得这些好处可以多花的钱的话,那么买准专业级别的当然也不会后悔。佳能30D是准专业级别的。

再废话镜头。最先上的,是一个小变焦头,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很多人都瞧不上。但我从傻瓜相机突然飞跃到数码单反,即使是这个套头,也让我异常惊喜。然后上的,就要是个标头(定焦小光圈)。在光线不好的室内给孩子拍照片必不可少。接下来是长焦。我买的是小小白。

2. 摄影基本原理

有的人,一看数字/辅助线就头疼,一听专业名词就发晕,那么也不能不给孩子拍照片,但是可以略过本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直接看第四节。当然如果什么原理都不懂,那么赶上运气好孩子也配合,大概1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放到网上供亲朋好友满怀喜悦的赞叹,大概20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打印出来,镶相框里挂墙上。但如果懂原理的话,加上锻炼,出片率可以大大提高。总而言之,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不花钱(请专业人员拍)要不花时间(自己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捷径。

摄影,说白了就是把光线的作用记录下来。那么关键就是两点,第一,记录什么部分的光线(构图),第二,记录什么样的光线(光圈+快门+焦距)。关于构图,请参见第四节。本节主要说这个第二部分。

2.1 光圈

先说光圈(Aperture)。这个是精华,也是最难的。理解好这个了,别的术语就都好说了。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 公式1

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为什么光圈是这些乱七八糟貌似没有规律的值呢?因为光圈F值同镜头直径成反比(参见公式1),而光线进入量同光圈的面积成正比(光线进入量基本等于光圈的面积,乘以进光的时间),这个很好理解。注意了,圆的面积是2 PI R^2(二派R方)。那么,光圈的F值的倒数(和直径成正比)的平方(和面积成正比),就同进光量成正比。

(1/1)^2 = 1

(1/1.4)^2 = 0.5

(1/2)^2 = 0.25

(1/2.8)^2 = 0.127

(1/4)^2 = 0.0625

……

所以,上一级的进光量是下一级的一倍。

买镜头的时候,光圈的F值越小,说明进光量越大,那么在进光时间短的情况下,就越容易拍出不模糊的照片。比如说,孩子在屋子里乱跑(在照片上产生不可见的位移的限制是1/10秒,换言之,快门时间要在1/10秒以内)。这时有两个镜头,一个的光圈是1.4,一个是5.6。1.4的镜头的镜头的进光量是5.6的镜头的16倍。那么,获得相同的曝光量,1.4的镜头需要的时间就是5.6的镜头的16分之一。就是说,如果1.4的镜头可以在1/16秒之内曝光完毕,但是5.6的镜头就需要1秒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跑),1.4的镜头就可以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而5.6的照片一定要不是黑的(曝光不足)要不是模糊的(曝光时间过长)。

另外一点,镜头的光圈值都是最小F值。所以,F1.4的镜头可以产生F5.6的大光圈,但是F5.6的就不能产生F1.4的小光圈。注意,光圈的大小指的是光圈F值的大小,所以大光圈事实上是进光量小。

非单反相机(我的理解就是镜头不能换的相机),由于镜头面积有限,很难做到大光圈。所以用傻瓜相机在室内拍孩子,除非用闪光灯,基本上照片都是糊的。

而单反相机的镜头当中,变焦镜头由于变焦的限制(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小E!!!快来呀),光圈也不会做到很大。所以,小光圈要定焦镜头(就是焦距不能变的)才能做到。比如说佳能50mm F1.4,就是光圈最小1.4,焦距固定50mm的镜头。

2.2 焦距

一个镜头的成像距离,是由镜头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决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60mm, 18mm, 200mm,说的就是镜头中心到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叫焦距。一个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这个镜头的成像距离,亦即这个镜头能正确聚焦的最小距离,从这个距离往上,都是可以对准的。

所谓变焦是指焦距可变,直观一点说,就是镜头本身可以伸长伸短,镜头通过拉近拉远可以放大或者缩小被摄物体,同时改变成像角度。跟能在哪里 Focus关系不是很大。除非螺一定需要万人迷占据画面的巨大比例,或者万人迷总是往螺前面凑超过最小成像距离(这个各个镜头不同,要查一下),否则不一定需要跟着万人迷满屋子跑。偶尔也可以拍一些万人迷的小人像儿嘛~~

在物体距离成像面(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焦距越大(镜头中心距离成像面的距离越大),(请自己画辅助线两条)物体在成像面上成的像也越大。换言之,拍东西的时候,把焦距拉长,那么那个东西在照片上就变大;把焦距拉短,东西就变小。

我闲得,自己列公式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傻瓜机有5倍光学变焦,那么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的比值应该是:(a + b)*5/(5a + b)。这里b是物体的高度,a是成像面的高度。一般而言,成像面的高度远远小于b,那么这里就可以把a当0看。所以基本上就是,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5倍。

除了一些特别贵的镜头(比如U忽悠的一镜走天下,两千多块),一般成像好的变焦镜头,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3倍。比如佳能经典的70mm - 200mm的小白,小小白,大白 —— 同学们,我语重心长的说,就算对于摄影啥也不懂,也要把这些昵称记牢。这样说起来就会显得很内行的样子。傻瓜相机会配两千块钱的镜头么?不会。所以,号称5倍10倍变焦的傻瓜相机,不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好 —— 虽然有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不好。。。

用定焦头拍照片,没有办法改变人在照片上的成像大小,所以孩子要是跑远了,照出来就小;孩子要是离得近,那么照出来的就大。即使这样,定焦头因为光圈大,室内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加不容易模糊,所以如果嫌孩子占画面的比例不够大,后期把照片裁小就可以了。

【小e的话:】另外,我一直推荐定焦的原因是,相对而言,变焦容易带来色差,相差(技术部分咱就跳过了啊),由于拉近拉远也容易带来机械磨损(当然俺这是旧时代的老眼光了,现在的技术,很大的程度上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咱们业

余玩儿的人,从资金投入上来说,当然定焦不必多买,买个一支两支就足够了。

2.3 景深

镜头对某物体对焦时,以物体为中心,从前方到后方的一定距离属于景深。就是说,不光这个物体清楚,它前前后后距离内还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则景深愈长。

这个景深有什么用呢?景深越浅,那么背景和前景(如果有前景的话,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居然有个垃圾筒)就越模糊。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值)越小,景深越浅,效果就看起来越讨好 —— 可以把孩子身后乱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 F1.4的定焦头的自动档,在室内拍照片(这是相机一般会自动选择用小光圈),都应该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

更加详细的关于景深的解释,可以看Depth of Field。

2.4 快门速度,曝光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连的两个概念。

快门速度的单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个需要好多秒),平常说的就是几分之一秒。比如1/60秒之类的。

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就是: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跟光圈一样,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档」)的差异。例如1/8跟1/15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档」、1/125与1/250也有「一档」的差距。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咱们平时看到某些镜头就有IS(image 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为什么要防抖呢?手持相机拍摄时,手会有抖动,如果曝光时间太长(快门速度慢),就会因这种抖动导致拍出的图像不清楚,IS功能就是补偿这种抖动,使手持拍摄时可以用更低的快门速度。举例,某人用某个焦段的镜头拍照时,最低只能用1/60秒,低于这个速度,就会因手抖而导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楚,而开启IS功能后所谓“快门速度降低三档”就意味着它可以用1/8秒的曝光时间手持拍摄而能保证照片基本清晰。

这个快门速度同快门时滞是不同的概念。快门时滞指的是,按下快门之后,具体成像要过一点点时间。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给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说,扭头当中。用傻瓜相机拍,自己看着是孩子脸朝自己的时候按下去的快门,结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脸已经侧过去了。感觉就是相机的反应慢。

2.5 ISO

ISO的概念十分简单,指的是成像的质量。ISO值越高,颗粒越大,质量越差。有人问了,既然这样干嘛不把ISO干脆就都设得值低低的,质量高高的?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事实的含义非常深刻。这个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有的好,也都是相对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好”的标准就是人眼睛看着觉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挂墙上,那么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颗粒,就无关紧要。而且,要想ISO低,那么无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门速度大。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室内。所以,在室内的时候,光圈有限,那么可以适度的把ISO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好歹能拍出不模糊的照片。

2.6 白平衡

3. 摄影技巧入门

掌握光圈,焦距,景深,快门,ISO,这几个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拍照片。知道那些基本原理,在练习的时候就不是盲目的乱试,而会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在练习之前,说一说相机配的镜头。

首先,需要一个短焦(甚至广角)变焦镜头,用来拍身边的人物。这个在出去玩的时候比较有用。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EF-S 18-55mm f/3.5-5.6。

其次,需要一个定焦镜头。佳能的定焦头比较普遍的有两个,一个是50mm F1.8,80块钱;一个是50mm F1.4,300块钱。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莫过于那个80块钱的定焦头。虽然便宜,但室内成像效果好过大多数变焦头(不论几千块的),因为光圈的值实在小。

第三,需要一个长焦头。我买的是 Canon EF 70-200mm f/4L USM,500块钱,人称小小白的那个。在孩子小的时候,长焦头没有什么用处。即使出去玩,也没什么时间拍照。当孩子大一些,2,3岁开始跑了,长焦头就大大的有用。

3.1 基础练习

练习工具:单反相机1台,任何一个镜头一个(可以用套头或者别的短焦镜头,或者定焦头,但是最好别用长焦。)。

38种摄影基本功训练

摄影,除了拥有好装备,良好的运气,超凡的耐心之外,更有有一手过硬的摄影技巧,分享摄影基本功训练,文末提供摄影基本功训练全文阅读。 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 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 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 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 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 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

练习8、横、纵位构图

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 求: 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 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三角形构图

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 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 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

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

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对称形构图

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 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 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

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

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

被摄体:风景、建筑等。

要 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

建 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

被摄体: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 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

建 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主题要突出。

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

被摄体:任何均可

要 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

建 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1

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 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 议: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米。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 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 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

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 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 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曝光不能有过。

参 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

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 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 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

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 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 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单元:用光训练2

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

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 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 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

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 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 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

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 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 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

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题材。 要 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 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

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 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曝光要适当。

建 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

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 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 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使用广角镜头。

第五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

练习25、26、27、28、29、30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 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 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

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 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 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时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2、色彩对比

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 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 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33、黑白摄影

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 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 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34、单色调的表现

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 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 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六单元: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

练习35、动感的表现

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 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

建 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定格高速运动时使用快门速度为1/500-1/1000秒,表现流动感时使用1/15-1/4秒,追拍时可使用1/15或1/30秒。

练习36、临场感的表现

被摄体:火灾及事故现场、祭祀活动、仪式、自然气象状况等。

要 求:尽量表现临场感,使人身临其境,即使是较平凡的被摄体,也要利用技术与器材制造出临场感。

建 议:尽量接近被摄体使用超广角或望远镜头,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景深。表现自然气象状况如台风、大雨、雾、急流时使用三脚架,快门1/8、1/4、1/2秒优先,并可使用包围式拍摄法。

练习37、寂静感的表现

被摄体:自然风光。

要 求:摄影者自身要宁静安稳,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天气,选择稳定简洁且容易传达静感的构图方式。

建 议:拍摄时间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雾、雪天等。选择对称、三角形等增加寂静感,构图要横平竖直,不能有倾斜以强调集中感和稳定感,使用三脚架。

练习38、感情的表现

被摄体:人、动物的脸部特写与身体(动作的瞬间抓拍)。

要 求:掌握最佳快门时机,做到与被摄人或动物心感相通,除脸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体的表现与主题相吻合,注意构图的各个细节。

建 议:先从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和宠物开始练习,平时多多注意他们(它们)的喜怒哀乐,并找出有趣的特点,然后利用望远镜头在被摄人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抓拍,开始练习时尽量利用自动模式。


相关内容

  • 单反摄影入门1
  • 恩,哥最近烧钱还是做了很多海量的调研工作,到底在有限的money下应该买什么样的器材,过段时间也会写下自己的体会,还是先看elvissiren童鞋的吧.原文链接在上面的elvissiren的ID链接里可以找到,他分了上中下三篇,这里我就整理到一起了,还是有点多. elvissiren的摄影入门总结 ...

  • 摄影器材使用技巧集锦(2)
  • 摄影知识大全,器材基础,摄影技巧,后期处理,让你从菜鸟变高..: doc  如何拍摄与众不同的照片 6页 doc  卡片相机摄影技巧全攻略 25页 doc  如何运用对焦技巧以获得理想合焦效果 3页 doc  了解相机与镜头上的符号 11页 doc  数码相机的一些使用技巧 6页 doc  数码相机 ...

  • 佳能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第二课)
  • 第二课 数码单反相机的魅力 2 数码单反相机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系统可扩展性以及压倒性的完美画质.下面我们通过将数码单反相机与小型数码相机进行对比,来了解数码单反相机的特征. 众多的镜头给数码单反相机带来无穷的可能性     数码单反相机起源于胶片单反相机,所以同样具有通过更换镜头来满足各种拍摄需求的 ...

  • 摄影基础入门
  • 摄影入门 11年7月7日星期四 摄影入门 数码相机的简单分类 不能换镜头的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 简称 DC 优点:外观时尚.大屏幕液晶屏.操作便捷, 轻巧便利,隐蔽性好. 缺点:手动功能相对薄弱.超大的液晶显示屏 耗电量较大.镜头性能较差. 数码单反相机, Digital Sin ...

  • 推荐几款入门级单反相机
  • 朋友你好,很高心能为你解答. 买单反的话推荐选择尼康或者佳能,这两者是单反界的王牌. 分开来讲,佳能,镜头都有对焦马达,在所有机身上都能自动对焦,中端机60D开始有肩屏,便于调节光圈,快门,ISO,白平衡等等,挺方便的,有肩屏的相机相对来说价格会高点. 尼康,中端机D90开始有肩屏,有机身马达,镜头 ...

  • 摄影教程(入门.技巧)列表
  • 摄影教程(基础入门.技能技巧) 第一章 精彩照片拍摄解析 摄影初学者必看的几条光圈规律法则 摄影师带你了解色彩与摄影之间的神秘关系 生动图解 20个情侣摄影的拍摄姿势 UV镜头主要2作用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之佳能 必须掌握的几个摄影知识点 数码摄影入门:摄影的基本知识 三种摄影"黄金&quo ...

  • 2011单反入门教程
  •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 DSLR 者,英文全称为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数码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也. 很多人只知道 DC Digital Camera) ( , 却不知道 DC 的重要分支--DSLR. 在平时总会遇到抵触 DSLR 的人,这部分大概分为三种:一 种是从来没 ...

  • 摄影入门知识2009
  • 摄影入门知识 2009-04-24 12:20 分类:天下杂侃 字号: 大 中 小 相信很多驴友都喜欢拍照,但是不少人只使用傻瓜挡,拍些到此一游的照片还凑合,要拍再好就不行了 为什么? 因为摄影技术的教程都太枯燥了,让人看不下去,不愿意学. SO, 俺要用通俗的语言,从菜鸟和已经不那么菜鸟的菜鸟的实 ...

  • 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
  • 单反相机摄影教程 提纲: 一. 基础篇 1. 认识摄影 2. 认识传统胶片摄影 3.认识数码摄影 4.认识数码单反相机 5.认识镜头 二. 前期篇 1. 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2. 曝光和对焦 3. 光线和色彩 4. 传统构图法 5. 寻找新视角 三. 后期篇 1. 端正后期态度 2. 后期需要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