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存之道,先天受到规模化影响,这是市场结构带来的客观问题。企业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欧美国家也非常注意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避免大企业垄断压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小企业的生存有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两个指标上看,都相当弱小。在华南地区,有数据显示多数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在全国范围来看,中小企业的销售额主要在5000万元以下。与美国相比,平均值不到人家的50%。在这次全球金融海啸的消极影响逐步扩大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的中小企业与欧美的同类企业相比,面对的处境是不同的。
中小企业处境恶化到了何种程度
国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化程度普遍不高,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问题,主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生产或装配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相当多的企业在无法自我提升的情况下,势必会逐步出局,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法则。唯一不确定的是淘汰的速度,这与产业机构升级的速度成正相关关系。新劳动法的出台,虽是为了提高劳动者权益保护,但实际上倒逼了产业升级步伐,因此,2008年初就已经出现了企业因为担忧成本负担而压缩、转移和关张的趋势。另一个推动力量是来自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经济在小布什任内的持续衰退,一直挤压着以对外出口加工为主业的国内中小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可以说,即使没有这次金融海啸,从今年开始的连续若干年,中小企业都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的考验。
金融海啸起初的影响是在金融领域,根本性转折发生在大量银行破产倒闭、资本市场一蹶不振之时,这意味着资金流动性短缺,财富缩水,消费和投资需求被压抑,从而导致实体经济不得不减速。中小企业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40%,在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三大主要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情况下,这三个地区出现的实体经济衰退,会顺着全球产业链条传递到各个新兴工业国家。从最能及时反映出口贸易的广交会成交情况可以看出,全球金融风暴已直接冲击到中国实体经济,“中国制造”首当其冲,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仅为315.5亿美元,比上届广交会下滑了17.5%,超过七成企业订单下降。
国内中小企业多数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担当着欧美企业加工车间的角色,面对发达国家市场紧缩的局面,本来依靠大规模加工赚取微薄利润的优势现在正逐渐消失,其度日艰难可想而知。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融资难、成本攀升、人民币升值筑成三面高墙,落差感最大的当属东南沿海地区的生产和贸易企业。从北到南,1~4月份山东省亏损企业亏损额78.4亿元,增长153%今年1至9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1至8月,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62.78亿元,同比增长86.3%。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均不容乐观的背景下,自今年5月份以来江苏这一外贸大省的单月进出口增幅均呈持续下滑之势。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占浙江省GDP总量60%以上的是民营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的前4个月,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21%。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共注销、吊销企业12375家,同比增长6.87%,有1200多家企业歇业关停,创造了浙江近10年来的历史最低的纪录。在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温州地区,今年7月初的调查发现,有1009家企业停工或半停工,另有250家企业倒闭,合计1259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8.1%。境外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有近五十家港企申请清盘,以主营制造业和零售业的中小企业为主,其中也不乏合俊、泰林等有一定规模和历史的企业。据东莞市政府预计,今年全年将有一千家企业倒闭,其中至少六成是港资企业。
中小企业生存之道,先天受到规模化影响,这是市场结构带来的客观问题。企业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欧美国家也非常注意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避免大企业垄断压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小企业的生存有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两个指标上看,都相当弱小。在华南地区,有数据显示多数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在全国范围来看,中小企业的销售额主要在5000万元以下。与美国相比,平均值不到人家的50%。在这次全球金融海啸的消极影响逐步扩大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的中小企业与欧美的同类企业相比,面对的处境是不同的。
中小企业处境恶化到了何种程度
国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化程度普遍不高,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问题,主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生产或装配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相当多的企业在无法自我提升的情况下,势必会逐步出局,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法则。唯一不确定的是淘汰的速度,这与产业机构升级的速度成正相关关系。新劳动法的出台,虽是为了提高劳动者权益保护,但实际上倒逼了产业升级步伐,因此,2008年初就已经出现了企业因为担忧成本负担而压缩、转移和关张的趋势。另一个推动力量是来自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经济在小布什任内的持续衰退,一直挤压着以对外出口加工为主业的国内中小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可以说,即使没有这次金融海啸,从今年开始的连续若干年,中小企业都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的考验。
金融海啸起初的影响是在金融领域,根本性转折发生在大量银行破产倒闭、资本市场一蹶不振之时,这意味着资金流动性短缺,财富缩水,消费和投资需求被压抑,从而导致实体经济不得不减速。中小企业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40%,在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三大主要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情况下,这三个地区出现的实体经济衰退,会顺着全球产业链条传递到各个新兴工业国家。从最能及时反映出口贸易的广交会成交情况可以看出,全球金融风暴已直接冲击到中国实体经济,“中国制造”首当其冲,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仅为315.5亿美元,比上届广交会下滑了17.5%,超过七成企业订单下降。
国内中小企业多数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担当着欧美企业加工车间的角色,面对发达国家市场紧缩的局面,本来依靠大规模加工赚取微薄利润的优势现在正逐渐消失,其度日艰难可想而知。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融资难、成本攀升、人民币升值筑成三面高墙,落差感最大的当属东南沿海地区的生产和贸易企业。从北到南,1~4月份山东省亏损企业亏损额78.4亿元,增长153%今年1至9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1至8月,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62.78亿元,同比增长86.3%。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均不容乐观的背景下,自今年5月份以来江苏这一外贸大省的单月进出口增幅均呈持续下滑之势。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占浙江省GDP总量60%以上的是民营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的前4个月,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21%。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共注销、吊销企业12375家,同比增长6.87%,有1200多家企业歇业关停,创造了浙江近10年来的历史最低的纪录。在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温州地区,今年7月初的调查发现,有1009家企业停工或半停工,另有250家企业倒闭,合计1259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8.1%。境外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有近五十家港企申请清盘,以主营制造业和零售业的中小企业为主,其中也不乏合俊、泰林等有一定规模和历史的企业。据东莞市政府预计,今年全年将有一千家企业倒闭,其中至少六成是港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