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刘本杰

(河南省睢县第二中学 河南 睢县 476900)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条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9-01  在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传统的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

中学历史教学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和要求呢?本文试作探讨。

1.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辨析中统一认识,达到教学目的。

2.精彩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上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作为历史老师,我充分利用了这一明显特征,结合初中历史教学教材、名言警句、家乡特色、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等,设计了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情趣的导语直接导入堂课,使学生的心思一下拉回课堂。比如讲解《夏、商、西周文化》时,可用"我省周至县发现两处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是周至县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史前遗址,也是极少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来导入新课。学习《"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时,可用我省著名抗日将领杜聿明的英勇事迹来导入新课:"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序幕。在这场全民抗战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在一个个故事,一个名字,一个成语下面都隐藏着一段意义深刻的故事,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更多的英雄人物么?那就随我一起走进历史课堂吧……类似的语言导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国家历史。

3.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

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政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和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4.设计提问引导思考授课中,我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作答,使他们时时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多把机会让给那些腼腆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作答要及时予以肯定,一方面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其语感。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或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要留有一定时间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或进行讨论,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思维结果尽量肯定,一方面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却不愿花时间来吃透问题,那只能停留在认识的表面上。所以我们应追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给予肯定。我们老说学生只会死读书或读死书,这跟我们平常对答案的唯一性是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对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十分赞赏的,如我们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了功过对半、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等看法,我都进行肯定并启发,希望学生能保留自己的看法,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再论证。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被肯定后,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课堂的口头交流也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5.观看影象资料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209—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本杰

河南省睢县第二中学 河南 睢县 476900读与写(上,下旬)DuYuXie 2013(2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yx-x201320202.aspx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刘本杰

(河南省睢县第二中学 河南 睢县 476900)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条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9-01  在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传统的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

中学历史教学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和要求呢?本文试作探讨。

1.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辨析中统一认识,达到教学目的。

2.精彩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上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作为历史老师,我充分利用了这一明显特征,结合初中历史教学教材、名言警句、家乡特色、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等,设计了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情趣的导语直接导入堂课,使学生的心思一下拉回课堂。比如讲解《夏、商、西周文化》时,可用"我省周至县发现两处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是周至县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史前遗址,也是极少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来导入新课。学习《"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时,可用我省著名抗日将领杜聿明的英勇事迹来导入新课:"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序幕。在这场全民抗战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在一个个故事,一个名字,一个成语下面都隐藏着一段意义深刻的故事,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更多的英雄人物么?那就随我一起走进历史课堂吧……类似的语言导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国家历史。

3.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

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政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和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4.设计提问引导思考授课中,我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作答,使他们时时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多把机会让给那些腼腆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作答要及时予以肯定,一方面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其语感。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或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要留有一定时间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或进行讨论,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思维结果尽量肯定,一方面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却不愿花时间来吃透问题,那只能停留在认识的表面上。所以我们应追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给予肯定。我们老说学生只会死读书或读死书,这跟我们平常对答案的唯一性是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对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十分赞赏的,如我们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了功过对半、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等看法,我都进行肯定并启发,希望学生能保留自己的看法,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再论证。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被肯定后,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课堂的口头交流也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5.观看影象资料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209—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本杰

河南省睢县第二中学 河南 睢县 476900读与写(上,下旬)DuYuXie 2013(2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yx-x201320202.aspx


相关内容

  •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和开放.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改 ...

  • 初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初探
  • [摘要]本论文从品味经典作品的语言美.领悟经典作品的形象美.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美.体验经典阅读的个性美几个方面探讨了诵读国学经典的基本方法,进而探讨了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和影响,试图构建初中学生经典诵读的基本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学生:国学经典:基本方法 ...

  •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初探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初探 作者:刘樱华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年第12期 [摘 要]地理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培 ...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现行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体裁多样,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技巧的掌握 阅读能力 1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教材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一般是关于名 ...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

  •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初探
  • 摘 要: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设计往往局限于再现式的范畴内,内容大多机械抄记.重复套用,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这种恶果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初中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通过自主性作业.人文性作业.拓展性作业.趣味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 ...

  • 初中生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初探
  • 初中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张启志 摘要:本文试从影响初中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因素入手,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希望能对初中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 道德行为习惯 养成 道德行为习惯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行为问题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初中时期是一个人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