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摘要]舞钢市地处豫中南,冬小麦产量因栽培技术原因连年徘徊在亩产400公斤左右。为了破解高产难题,我们充分发挥高产品种增产因素,集成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因地因时制宜,按照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制订栽培方案,最终达到亩产701.8公斤的产量指标。   [关键词]舞钢市 冬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一、试验地的选择   攻关田块选择在舞钢市枣林镇生刘村,面积为5亩。该田块土质为黄褐土,交通便利,地势平整,土壤肥沃,基本设施配套,旱能浇,涝能排,有利于小麦高产。   二、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品种周麦22。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小上举,植株蜡质厚,株行间透光较好,长相清秀,灌浆较快。穗近长方型,穗较大,均匀,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高抗条锈病,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秆锈病。轻感叶枯病,旗叶略干尖。   三、主要生育期指标   1.壮苗指标   越冬期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期至二棱初期,主茎叶龄6-7叶,单株分蘖3-5个,单株次生根8-10条,分蘖缺位率低于15%。   返青期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末期,主茎叶龄6叶1心或7叶1心,单株分蘖6个以上,次生根10条以上。   拔节期幼穗分化至药隔分化期,主茎叶龄9-10叶,节间总长度5-8厘米。   各生育期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   2.群体动态指标   亩基本苗15-20万,越冬期群体75-80万,春季最高群体不超过90万,成熟期亩成穗42-48万。   3.产量结构指标   亩成穗数43-48万,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5克以上。   4.各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目标   冬前及越冬期管理目标: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返青~抽穗期管理目标:因地因苗分类管理,促弱控旺转壮,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保苗稳健生长,构建高质量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   抽穗~成熟期管理目标:养根护叶,延缓植株衰老,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四、主要技术措施的应用   1.种子处理   1.1晒种:播前晒种2-3天,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1.2药剂拌种:用甲柳·三唑酮(总有效成分含量:10%甲基异柳磷含量:8%;三唑酮含量:2%)制剂用药量:1:125-250(药种比)拌种,可预防地下害虫、苗期纹枯病、散黑穗病及条锈病等病害。   2.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腾茬整地,蓄水保墒。我们在10月8日腾茬,10月14日采用大型拖拉机整地,耕深达到25厘米以下,并且耕透耙匀,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地面平整,上虚下实,严把整地质量关。   秋作物收获后我们对该田块进行测土化验,N含量为73mg/kg,P含量为9mg/kg,K含量为68mg/kg,有机质含量为1.5。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小麦的需肥规律和当地老百姓的施肥习惯,我们制定了施肥方案,亩底施三元复合肥(23-7-10)40公斤、10公斤氯化钾和20公斤二胺。采用前N后移技术,5公斤的尿素在3月17日追施。   3.适期播种,精量匀播   根据今年腾茬时间、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我区的气候特点,确定播期在10月17日播种,亩播量为8-10公斤,播种深度为3-5厘米,播种时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确保高质量完成播种任务。   4.合理促控,科学管理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剔稠补稀,达到苗足、苗匀、苗全、苗壮;小麦分蘖后至越冬前,普遍进行中耕1-2次,以破除板结,提温保墒,消灭杂草,达到壮苗越冬;冬季重点是做好防冻工作,春季管理以保证穗大粒多,壮秆不倒为重点,结合3月初的降雨进行拔节期追肥,每亩撒施尿素5公斤,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对搞好叶面喷肥,争取籽粒饱满。   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冬前重点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同时加强对地下害虫的查治。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2月中旬返青期防治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乳油60-70毫升加水进行叶面喷雾。   在2月下旬进行1次纹枯病防治,每亩20%粉锈宁乳油50ml兑水50公斤喷雾;3-4月份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当麦蚜百株达200头,穗蚜百株500头以上时,每亩用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红蜘蛛,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   小麦中后期防治小麦穗蚜、吸浆虫、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害。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期防治(4月中下旬):小麦抽穗扬花期,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防治锈病、白粉病,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的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的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加水50公斤于晴天下午均匀喷洒。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治小麦赤霉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多菌灵胶悬剂、微粉剂8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关键时期是齐穗至始花期,重点喷施穗部使麦穗受药均匀。在防治上述病虫害的基础上搞好防干热风和防倒伏的工作。在中后期上述防治药剂加上2%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防治干热风和后期倒伏。   6.适时收获   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适宜收获期为完熟初期,此时茎叶全部变黄、茎秆还有一定弹性,籽粒呈现品种固有色泽,含水量降至18%以下。   五、气象条件影响   去冬今春以来,全市麦田墒情一直较好,有力促进了小麦生长。麦播墒情充足,小麦出苗整齐,苗情比去年较好,进入春季,小麦拔节期适时降雨,气温适宜,为成大穗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进入抽穗扬花期又降喜雨,充足的墒情为小麦的灌浆成熟提供了便利,且后期温度适宜,没有出现干热风和高温逼熟现象,小麦正常成熟。但是,小麦生长进入后期后,抗病性降低,加之今年后期的气候温湿度条件不仅有利于小麦灌浆也有利于小麦各种病害的滋生漫延。特别是小麦扬花期全市出现了降雨天气过程,使赤霉病的发生侵染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同时,田间湿度增大,为其它病害如锈病、叶枯病的侵染有利。   六、产量表现   经技术人员多点调查和实产,试验地平均亩成穗45.8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5克,亩产平均达到701.8公斤,达到了攻关目标。

  [摘要]舞钢市地处豫中南,冬小麦产量因栽培技术原因连年徘徊在亩产400公斤左右。为了破解高产难题,我们充分发挥高产品种增产因素,集成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因地因时制宜,按照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制订栽培方案,最终达到亩产701.8公斤的产量指标。   [关键词]舞钢市 冬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一、试验地的选择   攻关田块选择在舞钢市枣林镇生刘村,面积为5亩。该田块土质为黄褐土,交通便利,地势平整,土壤肥沃,基本设施配套,旱能浇,涝能排,有利于小麦高产。   二、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品种周麦22。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旗叶短小上举,植株蜡质厚,株行间透光较好,长相清秀,灌浆较快。穗近长方型,穗较大,均匀,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高抗条锈病,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秆锈病。轻感叶枯病,旗叶略干尖。   三、主要生育期指标   1.壮苗指标   越冬期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期至二棱初期,主茎叶龄6-7叶,单株分蘖3-5个,单株次生根8-10条,分蘖缺位率低于15%。   返青期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末期,主茎叶龄6叶1心或7叶1心,单株分蘖6个以上,次生根10条以上。   拔节期幼穗分化至药隔分化期,主茎叶龄9-10叶,节间总长度5-8厘米。   各生育期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   2.群体动态指标   亩基本苗15-20万,越冬期群体75-80万,春季最高群体不超过90万,成熟期亩成穗42-48万。   3.产量结构指标   亩成穗数43-48万,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5克以上。   4.各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目标   冬前及越冬期管理目标: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返青~抽穗期管理目标:因地因苗分类管理,促弱控旺转壮,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保苗稳健生长,构建高质量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   抽穗~成熟期管理目标:养根护叶,延缓植株衰老,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四、主要技术措施的应用   1.种子处理   1.1晒种:播前晒种2-3天,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1.2药剂拌种:用甲柳·三唑酮(总有效成分含量:10%甲基异柳磷含量:8%;三唑酮含量:2%)制剂用药量:1:125-250(药种比)拌种,可预防地下害虫、苗期纹枯病、散黑穗病及条锈病等病害。   2.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腾茬整地,蓄水保墒。我们在10月8日腾茬,10月14日采用大型拖拉机整地,耕深达到25厘米以下,并且耕透耙匀,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地面平整,上虚下实,严把整地质量关。   秋作物收获后我们对该田块进行测土化验,N含量为73mg/kg,P含量为9mg/kg,K含量为68mg/kg,有机质含量为1.5。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小麦的需肥规律和当地老百姓的施肥习惯,我们制定了施肥方案,亩底施三元复合肥(23-7-10)40公斤、10公斤氯化钾和20公斤二胺。采用前N后移技术,5公斤的尿素在3月17日追施。   3.适期播种,精量匀播   根据今年腾茬时间、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我区的气候特点,确定播期在10月17日播种,亩播量为8-10公斤,播种深度为3-5厘米,播种时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确保高质量完成播种任务。   4.合理促控,科学管理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剔稠补稀,达到苗足、苗匀、苗全、苗壮;小麦分蘖后至越冬前,普遍进行中耕1-2次,以破除板结,提温保墒,消灭杂草,达到壮苗越冬;冬季重点是做好防冻工作,春季管理以保证穗大粒多,壮秆不倒为重点,结合3月初的降雨进行拔节期追肥,每亩撒施尿素5公斤,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对搞好叶面喷肥,争取籽粒饱满。   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冬前重点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同时加强对地下害虫的查治。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2月中旬返青期防治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乳油60-70毫升加水进行叶面喷雾。   在2月下旬进行1次纹枯病防治,每亩20%粉锈宁乳油50ml兑水50公斤喷雾;3-4月份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当麦蚜百株达200头,穗蚜百株500头以上时,每亩用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小麦红蜘蛛,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   小麦中后期防治小麦穗蚜、吸浆虫、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害。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期防治(4月中下旬):小麦抽穗扬花期,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防治锈病、白粉病,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的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的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加水50公斤于晴天下午均匀喷洒。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治小麦赤霉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多菌灵胶悬剂、微粉剂8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关键时期是齐穗至始花期,重点喷施穗部使麦穗受药均匀。在防治上述病虫害的基础上搞好防干热风和防倒伏的工作。在中后期上述防治药剂加上2%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防治干热风和后期倒伏。   6.适时收获   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适宜收获期为完熟初期,此时茎叶全部变黄、茎秆还有一定弹性,籽粒呈现品种固有色泽,含水量降至18%以下。   五、气象条件影响   去冬今春以来,全市麦田墒情一直较好,有力促进了小麦生长。麦播墒情充足,小麦出苗整齐,苗情比去年较好,进入春季,小麦拔节期适时降雨,气温适宜,为成大穗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进入抽穗扬花期又降喜雨,充足的墒情为小麦的灌浆成熟提供了便利,且后期温度适宜,没有出现干热风和高温逼熟现象,小麦正常成熟。但是,小麦生长进入后期后,抗病性降低,加之今年后期的气候温湿度条件不仅有利于小麦灌浆也有利于小麦各种病害的滋生漫延。特别是小麦扬花期全市出现了降雨天气过程,使赤霉病的发生侵染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同时,田间湿度增大,为其它病害如锈病、叶枯病的侵染有利。   六、产量表现   经技术人员多点调查和实产,试验地平均亩成穗45.8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5克,亩产平均达到701.8公斤,达到了攻关目标。


相关内容

  • 平顶山市概况
  • 平顶山市概况 [面积] 7882平方公里 [人口] 490万(2005年) [邮编] 467000 [区号] 0375 [区划]辖4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4个县.分别是: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舞钢市.汝州市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1957年建市,现辖汝州.舞钢两 ...

  • 产业政策分析与组织政策
  • 产业政策分析与组织政策 丰瑞农业生态园将积极尝试以创新的模式来搭建农业生态发展交流的功能集聚区,本项目示范区包括养殖区.日光大棚区.园林苗木培育区.经济林区.果树区.榨蚕养殖区和淡水养殖区等.项目功能定位的提出完全顺应河南省的发展规划,也为舞钢市积极探索区域内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 ...

  • 郑州市金水区
  • 金水区 金水区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中心东北隅,因从西向东流经辖区的春秋时期开凿的金水河而得名.[1] 金水区是河南省委所在地,是河南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2]  截至2013年,金水区辖区总面积135.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0.65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常住人口140.2万( ...

  •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河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梁祝传说 董永传说 民间音乐 唢呐艺术 板头曲 传统戏剧 大平调 豫剧 宛梆 怀梆 越调 大弦戏 四平调 曲剧 道情戏(太康道情戏)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曲 艺 河洛大鼓 河南坠子 杂技与竞技 少林功夫 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民间美术 朱仙镇木版年画 泥塑 ...

  • 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 伊宁县2009年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总结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伊犁州农技推广总站关于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部署和要求,伊宁县农技推广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促进粮 ...

  • 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浅析
  • [摘 要]本文就冬小麦生长属性特征,探讨了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工作策略.对提升冬小麦栽培管理种植水平,扩充产量,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策略 0.前言 冬小麦的科学栽培管理为确保其丰产速生的核心关键.由于各个区域生产以及生 ...

  • 2010县科技入户工作总结
  • 一、概况及前两年工作回顾 我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73多万亩,单产438公斤, 2010播种面积达到81.5万亩。自xx年9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小麦示范县,到目前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小麦示范项目。经过努力,xx-xx年度和xx-xx年年度科技入户小麦示范工作已经圆满完成,顺利通过 ...

  •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面粉制品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优质专用是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体要求,根据行业对小麦面粉品质的要求,通常把小麦分为以下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强筋小麦(硬麦),其蛋白质.面筋含量高.面筋弹性强,主要用于制作面包.拉面.方便面.优质挂面.饺子粉等.目前河南省种植 ...

  •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 [摘要]从小麦选种.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小麦高产种植技术,长期为小麦高产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小麦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58―01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属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