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和雪儿云南游,就住在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古城内光滑洁净的窄窄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人文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遥远年代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心中只是哼着一首名叫纳西净地的歌曲,呤唱着心中的净地。
以前,丽江纳西族人名实行四个字的父子连名制。古城内的木府赫赫有名,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跨过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桥,突见一座木牌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居民之间。上写“忠义”两个大字,跨进朱红色的木府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汉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气势,使人恍若置身于皇宫之内。
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而木府姓氏的由来也非常有趣。明代明朝伊始,纳西族从其首领开始有了第一个汉姓汉名木得。这第一个汉姓木及第一个汉名木得,还是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
对丽江的土著百姓来说,这和姓的含义是:木上添一撇,表示戴上木家的草帽;旁边加一口,表示背着木家的篮筐,即和姓是木家的奴仆、劳动者。
明代,丽江的外来别姓人家,都得改姓和,对他们来说,和的含义略有不同:木上那一撇,表示给你木家的一块天,旁边那一口,表示木家给你一口饭吃,即欢迎外来人做木氏的老百姓。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官姓木,民姓和,四郡齐民一姓和。外地人到丽江必须改姓和的规矩,一直延续到清代改土归流时止。
丽江住的这些日子多为白天出门到各个景点游玩,而晚上才在古城闲逛,有去过著名的酒吧体验那份热烈,也有去过小吃街品尝各种美味,至于著名大水车、四方街、五一街、七一街大概都被我们不知不觉中踏个遍,木府总是从他门前过,却因为夜色朦胧,只看到那木牌坊上的两个大字“忠义”,而里面的“木府”却被涌动的人群遮住,或则被灯红酒绿蒙蔽,我们总是擦肩而过。
八卦一样的古城,总是让我们搞不清楚方向,在古城里一次一次地迷路,又一次一次地找回了自己。古城的小桥有多少?古城的流水流向何方?古城的青石板路的尽头又通往哪里?没有城墙的古城,一不小心就走出了城门。
可是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茫然迷失,心灵却不会迷路。木府,我们终究会慕名而去。“马蹄缘客栈”——我们的纳西小家,我们终究会找回去。
8月13日,归程的前一天,我们早早地爬起,我们要用一整天的时间,好好去欣赏这座美丽的古城。
清晨的古城还在沉睡,而我们已经出发,我们打车直奔北门,昨晚迷路走到北门附近,发现那边的小桥流水,更具韵味。所以决定这里一定要好好游玩。今天就把我们的行程起点定在北门。古城游玩从北门深入。
白天的暄嚣与热闹还没开始,早上的丽江古城,安静干净得让人有些感动。夜的气息似乎还未褪尽,空气迷离。一路走来,商铺关着,招牌随风而动,木门板有种洗净铅华的朴素;民居以它们原始的姿态温柔地安静着,仿佛还没从夜的沉睡中醒来;快要垂到水面的枊枝纠缠着雨丝作着柔软地摆拂,渠道里的水依然偶有清脆响声地流着,缓慢却毫不迟疑。
古城,它久经洗练的沉稳与安详在早晨才还原到极致,人行其中,甚至会怀疑,这是那个白天人潮如涌、喧嚷不断的城市吗?喧嚣褪尽,繁华散落,这一份清新和适意、这一份静水流深的安详与诗意,古城以怎样的淡定与从容才将之拥有?
早晨的古城,是天上的街市。
一米阳光照下来,温暖了多少渴望幸福的人们,就在那一天……
而千里走单骑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途中与你相遇,是为了我们浪迹天涯的梦……
多愿桃花岛上长驻,舞尽春夏秋冬……
小桥流水划过了多少岁月,儿时的梦哦,今天能够实现,真庆幸身边有你……
人生岁月弹指一挥间,生活的重担和责任把我们那件梦的衣裳划破,年华渐渐老去,有多少伤感和无奈。四年不见,又有多少沧桑爬上我们的面颊,心隐隐地痛,有天我们也会象那些阿公阿婆一样白发苍苍,不过相信那时的我们依然会去追寻我们的梦,只要心不老,梦就在,为了梦,我们依然会远走天涯……
让我们转动经筒祈福……自然的儿女啊请上天眷顾……
携手走过春夏秋冬,携手走过人生路,让我们的友情天长地久……
人生路上让我们携手共舞,舞下亮丽的诗篇……
每个小街小巷中都刻下我们的足迹……也许慕然回首老师出现在巷子口……那个俏皮话我永远记得……笑弯腰的我们。
木府长廊里留下我们休息的印迹……此刻的你在想什么?我怎么就有一丝的伤感和忧愁困扰,仅有半天的时间,明日我们就要返航,我们还没来得及说悄悄话,怎么就要面对别离……
这次我和雪儿云南游,就住在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古城内光滑洁净的窄窄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人文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遥远年代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心中只是哼着一首名叫纳西净地的歌曲,呤唱着心中的净地。
以前,丽江纳西族人名实行四个字的父子连名制。古城内的木府赫赫有名,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跨过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桥,突见一座木牌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居民之间。上写“忠义”两个大字,跨进朱红色的木府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汉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气势,使人恍若置身于皇宫之内。
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而木府姓氏的由来也非常有趣。明代明朝伊始,纳西族从其首领开始有了第一个汉姓汉名木得。这第一个汉姓木及第一个汉名木得,还是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
对丽江的土著百姓来说,这和姓的含义是:木上添一撇,表示戴上木家的草帽;旁边加一口,表示背着木家的篮筐,即和姓是木家的奴仆、劳动者。
明代,丽江的外来别姓人家,都得改姓和,对他们来说,和的含义略有不同:木上那一撇,表示给你木家的一块天,旁边那一口,表示木家给你一口饭吃,即欢迎外来人做木氏的老百姓。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官姓木,民姓和,四郡齐民一姓和。外地人到丽江必须改姓和的规矩,一直延续到清代改土归流时止。
丽江住的这些日子多为白天出门到各个景点游玩,而晚上才在古城闲逛,有去过著名的酒吧体验那份热烈,也有去过小吃街品尝各种美味,至于著名大水车、四方街、五一街、七一街大概都被我们不知不觉中踏个遍,木府总是从他门前过,却因为夜色朦胧,只看到那木牌坊上的两个大字“忠义”,而里面的“木府”却被涌动的人群遮住,或则被灯红酒绿蒙蔽,我们总是擦肩而过。
八卦一样的古城,总是让我们搞不清楚方向,在古城里一次一次地迷路,又一次一次地找回了自己。古城的小桥有多少?古城的流水流向何方?古城的青石板路的尽头又通往哪里?没有城墙的古城,一不小心就走出了城门。
可是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茫然迷失,心灵却不会迷路。木府,我们终究会慕名而去。“马蹄缘客栈”——我们的纳西小家,我们终究会找回去。
8月13日,归程的前一天,我们早早地爬起,我们要用一整天的时间,好好去欣赏这座美丽的古城。
清晨的古城还在沉睡,而我们已经出发,我们打车直奔北门,昨晚迷路走到北门附近,发现那边的小桥流水,更具韵味。所以决定这里一定要好好游玩。今天就把我们的行程起点定在北门。古城游玩从北门深入。
白天的暄嚣与热闹还没开始,早上的丽江古城,安静干净得让人有些感动。夜的气息似乎还未褪尽,空气迷离。一路走来,商铺关着,招牌随风而动,木门板有种洗净铅华的朴素;民居以它们原始的姿态温柔地安静着,仿佛还没从夜的沉睡中醒来;快要垂到水面的枊枝纠缠着雨丝作着柔软地摆拂,渠道里的水依然偶有清脆响声地流着,缓慢却毫不迟疑。
古城,它久经洗练的沉稳与安详在早晨才还原到极致,人行其中,甚至会怀疑,这是那个白天人潮如涌、喧嚷不断的城市吗?喧嚣褪尽,繁华散落,这一份清新和适意、这一份静水流深的安详与诗意,古城以怎样的淡定与从容才将之拥有?
早晨的古城,是天上的街市。
一米阳光照下来,温暖了多少渴望幸福的人们,就在那一天……
而千里走单骑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途中与你相遇,是为了我们浪迹天涯的梦……
多愿桃花岛上长驻,舞尽春夏秋冬……
小桥流水划过了多少岁月,儿时的梦哦,今天能够实现,真庆幸身边有你……
人生岁月弹指一挥间,生活的重担和责任把我们那件梦的衣裳划破,年华渐渐老去,有多少伤感和无奈。四年不见,又有多少沧桑爬上我们的面颊,心隐隐地痛,有天我们也会象那些阿公阿婆一样白发苍苍,不过相信那时的我们依然会去追寻我们的梦,只要心不老,梦就在,为了梦,我们依然会远走天涯……
让我们转动经筒祈福……自然的儿女啊请上天眷顾……
携手走过春夏秋冬,携手走过人生路,让我们的友情天长地久……
人生路上让我们携手共舞,舞下亮丽的诗篇……
每个小街小巷中都刻下我们的足迹……也许慕然回首老师出现在巷子口……那个俏皮话我永远记得……笑弯腰的我们。
木府长廊里留下我们休息的印迹……此刻的你在想什么?我怎么就有一丝的伤感和忧愁困扰,仅有半天的时间,明日我们就要返航,我们还没来得及说悄悄话,怎么就要面对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