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求兴正其时,课改繁花压枝低

以变求兴正其时,课改繁花压枝低

——在全县深化课程改革流动现场会上的阶段总结报告

何金生

提纲

一、情况概述

(一)厚实艳丽之花

所谓厚实,有四层意思:一是换了脑。二是工设计。三是立规程。四是有保障。 所谓艳丽,则有六层意思:一是造氛围。二是树支柱。三是“瘦”内容。四是显主体。五是重主导。六是出成效。

(二)瘦弱憔悴之花

二、原因分析

厚实艳丽之花:一是校长有激情,学校上下形成了对课改的一致认识。二是行政团队有带头人、老师中有积极分子。三是顶层设计符合校情,课改教师培训到位。

瘦弱憔悴之花:一是校长信心不足,认识不到位。二是行政团队袖手旁观,甚至风言风语。三是老师缺乏激情,培训不到位,显得被动疲惫,茫然无措。

三、下一步走向

首先,要迎头赶上。第二,所有学校都要解决好每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问题,而且在每堂课开始之际就展现给学生。第三,总结完善,提炼表述,为课改全面铺开而准备。第四,增加试点(示范)校,多举保成效。第五,课内课外齐变革,享受教与学的至乐至美。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以变求兴正其时,课改繁花压枝低

——在全县深化课程改革流动现场会上的阶段总结报告

何金生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

经过“示范学校”的先行探索,“动员大会”的全面部署,“实施方案”的规范引导,尤其是各学校从校长到行政层到教师层的不断学习,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全力实践,我县深化课程改革(简称为课改)的百花园地,走过了“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的孕育期,步入到一个个蓓蕾次第绽放的开放季,可谓“千朵万朵压枝低”,堪比“黄四娘家花满蹊”。从昨天到今天上午,我们分别实地见识了三所示范学校的课改状况,感受到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喜人景象。在此,受局领导委托,我谨代表教育局对我县的课改工作做一个阶段总结。

一、情况概述

为了掌握我县课改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本学期开学以来,我们深入各中小学校,进课堂,听介绍,看资料,观面貌,实实在在感受着课改进程。从收集的情况来看,正如自然界欣欣向荣的百花园中尽管绝大多数花必定厚实艳丽,也免不了有些花瘦弱憔悴一样,我们的课改之花也有这种现象。下面分别展开叙述。

(一)厚实艳丽之花

可以说,示范校的课改之花基本属于这一类型,非示范校也有相当部分属于这一类型,比如洛口中学、东山坝中学、东山坝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宁师中学、赖村中学、赖村中心小学、黄石中心小学、宁都一小、竹笮中学等等。

所谓厚实,指的学校行政层面的状况,有四层意思:

一是换了脑。面对宁都教育课改前的状况,这些学校的校长普遍感觉到“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那样活”,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师生来说都应该是“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一个脚窝一首歌!”是经济而又有效,生动而又快乐的。黄石中学郭营生校长“曾无数次盼望有这么一种课堂:这种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这种课堂还能够传

递人类关爱,提升品德;这种课堂是学生愉悦学习的乐园,流连忘返的殿堂,是学生创造力、思辨力、想象力、智慧力蓄积、碰撞、爆发的舞台。”宁都三小刘卫东校长曾为传统课堂严重背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目标而痛心疾首。宁都二中张建国校长从不少学生,初中成绩并不怎么特别拔尖,但学得踏实、学得快乐,攒有后劲而考取了985院校的案例反思中,感觉到必须改变现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成长。宁都一小温卜澄校长早就有了改变机械重复的训练、软磨硬泡的折磨使学生形容枯槁、毫无灵性、厌学怕学面貌的想法。实验小学简东英校长则抓住新办学校尚未被解题应试污染的有利条件,创建多彩课堂,摒弃应试之苦,大开快乐之门,全面培养素质。当然,还有很多学校的校长,也是这么想的,这里不可能一一点名。

这些校长们不但自己这样想,还通过思想引领和行政驱动等多种途径与形式,把这些理念贯穿到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当中,让一部分人将传统教育中只重解题应试的老脑筋率先换成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新思想,而且卓有成效。

二是工设计。也就是精心组织了学校课改的顶层设计,或叫做整体规划,而且富有操作性。这些学校除了积极参与和十分珍惜教育局组织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参观、学习活动之外,还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各种关系,主动寻找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对照自己学校的实际,多方比较,反复斟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后,再起草方案,拿出学校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黄石中学依托金太阳的专家团队和导学资料,设计出了“三段六步”;宁都二中临摹金溪二中成功经验,设计出了“高效课堂”,而且目前已经由临帖进入到脱帖阶段;宁都三小秉承多年课改传统,融入新的元素,设计出了“生态课堂”;青塘中心小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快乐成长,设计出了“成长课堂”;宁都一小依托课题研究成果,创立了“30+10”课堂新模式„„在这里,黄陂中学“精彩课堂”的探索与设计,我以为最富典型性,对于其他学校的启发性、示范性作用可能更大。该校虽然在2013年下学期开学初就在着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直到确定为示范学校,尚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载体。杨校长先是组织了17位老师到二中听课,感受高效课堂的形式和结构,组建起了学习小组;又从北京选购了45个高效课堂的光碟,组织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反复观看、比较,终于

有了比较清晰的构想。但心里面仍在打鼓,直到赴福建霞浦一中、福安一中考察学习之后,他才豁然开朗,不但坚定了信心,而且有了一整套让“精彩课堂”真正精彩的设计。

三是立规程。无论是何种课堂,并不会因为你取了这么个名字,它就立马具有了这种属性,得精心设计基本的教学流程,并对流程中每一步骤作出规范,以保证落实到位。黄石中学的“三段六步”,把每堂课分为先学后教、讲练结合、当堂达标三个阶段,其间穿插有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评总结、训练建构、达标拓展等六个步骤(环节),搭建起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又对每个环节做出了具体的规范,从特性、功能、学的要求、教的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框定,从而保证落实到位。宁都二中、黄陂中学还探索出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比如新授课、复习课的不同操作规范。

四是有保障。福安一中为了保证“五环”(先学先行、问题反馈、互动研讨即后教、当堂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等五个环节,又简称“导学研讨训练拓展”)教学模式这一核心目标的真正实施到位,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导学(含当堂、课后作业)案的编写”、“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文化建设”四大工程。我们这些课改搞得比较好的学校,都有类似的配套工程建设。比如宁都二中、宁师中学、宁都三小、黄石中学、青塘中心小学等等,他们除了课改指导小组下设有攻坚、督查、推广、保障各组以外,管理机制建设,小组、班级与学校文化建设也都搞得如火如荼,从人力、物力、技术、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为课改保驾护航。

所谓艳丽,主要指课堂层面的状态,包含六层意思:

一是造氛围。这些学校从校园到教室,从校长的笔记本到老师的教案簿,到处悬挂着、张贴着、书写着课改的名言警句,比如“我的课堂我做主!”、“我思考、我表达、我行动,我存在!”“课堂因我而精彩!”等,课改氛围非常浓郁。黄石中学还更进一层,营造了一种爱学生、爱学习、爱事业的“爱”的氛围来推进课改。

二是树支柱。导学案(含当堂训练案、课后巩固案)和小组建设是课改的两大支柱。这些学校不但立起了这两大支柱,而且立得粗壮、坚固。就导学案来说,不管是以金太阳导学案为蓝本的,还是自己编印的,老师

们都立足于自己学生的实际,反复斟酌,精心设计,以利于学生完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就小组建设来说,绝非简单的将座位由“排排坐”改成“团团坐”,而是围绕利于对学、群学,与别的小组展开竞争的宗旨,进行了精心搭配和培训,努力打造小组文化,做到了每个小组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规、组歌,并且代表小组发言时,有一套文明、规范、得体的流程和语句格式,同时引入评价、竞争、激励机制,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小组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提高、竞争的共同体。

三是“瘦”内容。这指的是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精选,容量不宜过大,更忌面面俱到。既然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享受学习的过程,获得真切的体验,教学的内容就必须精当,否则,要么会蜻蜓点水,要么会拖泥带水。这和肥胖的人减肥一样,不是砍掉一部分身体,而是减去“赘肉”,消除“脂肪”,站在整个学科学段的高度,观照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头,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更精练,更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实验小学已经明确提出了“瘦身课堂”的主张。黄石中学为了改变作文无序低效的状态,引进了随笔化写作,在具体的活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情感或悟出道理,并以之为中心,回过头观照活动或游戏,将其间与中心密切关联处放大,伴以联想、想象,展开描写,探寻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而且随着观察能力、思辨能力、表述能力的提高,像小时候的方仲永那样“指物作诗(文)立就”,并非没有可能!这就是对现有语文教科书作文内容的精简与瘦身!可以说,凡是课改课上得好的老师,对于每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改造、加工。这在语文学科上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文选式编排体例,每篇课文都包含着语文的方方面面知识,都是一本语文小百科,不整合,不精选,不改造,就只能每篇课文都讲表层的那些相同的东西。关于这一点,在“下一步走向”部分,还将专门展开阐述。

四是显主体。教jiào学,其实应该是教jiāo学,而且教jiāo始终只是手段,教jiāo会学生自己去学,才是根本,才是目的。因此,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这些学校牢记这一原则,基本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将教学过程定位成学生学的过程。首先,老师都能注重学情研究,采用导学案或预习题的形式,对学习必须的前提知识与能力予以激活或强化;然后,让

学生在课前、课中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内的对学、群学中解决掉能够学懂的内容,暴露问题,展示问题,并发动其他小组再解决掉相当部分较难的问题,老师只对全班都解决不了或不到位的问题予以点拨、讲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能力与素养,为持续学习,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重主导。学生毕竟是学生,囿于知识、思维、视野,总会有许多幼稚、肤浅的地方,需要老师的组织、引导、点拨、评价、讲解。这些学校的老师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由占据主体位置的“讲师”退到了起主导作用的“导演”位置,而且导得相当成功,有的学校到达了“导演”不在场,学生自己也能演大“戏”,演好“戏”的程度。比如黄陂中学的八年级(3)班,昨天第一节课,由于老师在其他班上展示课,本来老师布置了上自习,但学生自己在按照课改课的模式组织学习,还有板有眼,有模有样,令听课老师震惊不已。

六是出成效。这些学校通过课改,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教师和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学校、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课改初衷。就课堂来说,往往是“笑声、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讨论声、辩论声响成一片”,像是一个个“小社会”,这里有合作、有竞争、有友爱,一改以前老师一讲到底时的沉闷压抑,变得生动、快乐起来。就学生来说,他们不单增长了智慧,而且更自信、更阳光,会表达、善交流,敢于迎接挑战,勇于赢得竞争,考试成绩也随着课改的逐步到位,呈现出快速上升势头,黄石中学已有明显表现。事实上,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应考能力只是其中的一小点而已,只要学生能力、素养全面了,尤其学会学习了,岂有考不出好成绩的道理?就教师来说,他们已真正感受到了教jiāo学的快乐,激发出了强烈的求知上进的愿望。他们在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更加注重于把自己降低到学生的地位,考虑假如自己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新知识,将会需要什么前提,遇到哪些困难;点拨、讲解的时候,怎样的表述,才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老师们在独立思考与钻研基础上,采用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等方式研究学生,变革、调配教学内容,探索教法、学法,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业已蔚然成风!

这方面,《赣南日报》2014年04月24日(星期四)第7版《高效课堂 欢乐舞台——宁都县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见闻》一文已经作了生动的描述,

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尤其重要的是,以上诸多元素,它们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依托课堂,融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总之,这些学校的课改之花,在全县课改“绿杨烟外晓寒轻”的大背景上,显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了,显得格外娇艳,格外醒目,格外喜人。

(二)瘦弱憔悴之花

这样的学校,虽然不多,但绝不是一个两个。这些学校呈现给我们的是这么些状况:学校一把手对课改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做了甩手掌柜,把课改的事情完全甩给了分管副校长,而分管副校长学习、认识又不够到位,虽然也在搞,但设计粗率,方案笼统,一线老师难有作为,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一下座位的排列。虽然有运用导学案,却没有进行二次备课,课堂教学流程变成了导学案习题的讲解过程,或者漫无边际的展示过程。这样的课改设计,可谓“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详细情况就不再赘述,大家可以对照前一类学校状况,进行自我比较。

当然,这部分学校的课改园地,一旦松土、追肥、剪枝,我们相信必定也将绽放出艳丽夺目,芬芳袭人,魅力四射的课改之花!

二、原因分析

凡是课改之花厚实艳丽的学校,都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校长有激情,学校上下形成了对课改的一致认识。课改的推进,“首先由课堂外的改开始。课堂外的改有三个层面:一是校长思想的改变。„„二是学校班子团队,尤其是中层干部的思想统一。课改首先发端于校长的思想,然后统一于行管(中层干部)的思想。三是统一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必须把教师的思想搅动起来,引领好,整合好。”事实证明,只要按照“动员大会”上这样的部署做了,课堂外的改下足了功夫的学校,课改都搞得像模像样。

二是行政团队有带头人、老师中有积极分子。就行政团队的带头人来说,比如黄石中学的王功华、宁都三小的梅剑锋、宁都二中的陈湘平、黄陂中学的廖剑辉等副校长,他们不但参与学校课改的整体设计,还都亲自担任了课改实验班的学科教学。他们的率先垂范,切身体验,不但更好地改进、完善了课改设计,而且带动了一批一线老师投身课改,形成了浓郁的课改氛围。就老师中的积极分子来说,三小的李薇,大家都很熟悉了;

邱常玉、温贞英、曾奇嫣,那是上了《赣南日报》的„„可以说,课改之花厚实艳丽的学校,都有几个乃至一批积极分子,正是他们的辛勤探索,才有了我县今天这样的课改局面。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洛口中学的杜美老师,她在贵州工作的时候,就曾搞过一轮课改,在她的带动下,洛口中学虽然不是示范校,成效却不逊色于示范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不但要善于培养人才,更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课改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这项工作十多年前课程标准一出来,就该着手去做,我们只是在补课而已。这也就是我们的课改为什么要叫做深化课程改革的原因所在。

三是顶层设计符合校情,课改教师培训到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成就了毛泽东思想,成就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成就了邓小平理论,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们的课改虽然必须借鉴成功学校的先进经验,但也必须符合各自的校情。这个校情,既有学校硬件的局限,又有教师素质的制约,还有学生及其家庭背景的迥异,所以,学校课改的顶层设计,只能是从校情出发。同时,课改设计最终要由教师来贯彻执行,如果让课改教师参与课改的整体设计,融入他们的意见、建议,就能尽快地变成他们的实践行为,进入自觉钻研状态。当然,多数学校是顶层设计完成后,再来对课改教师进行培训,结合外出参观学习,逐步掌握操作要领,并在课改指导小组跟踪扶持下,一步步到位的。

凡是课改之花瘦弱憔悴的学校,原因尽管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校长信心不足,认识不到位。在这些校长看来,以一纸试卷若干考题为检验教学质量主要手段的今天,课改要取得成效,谈何容易,担心折腾一番后又返回原路,强调没有改革的大环境等等理由,抱有等待观望心理。既然要搞,那就让分管副校长组织去搞好了。校长是这个态度,分管校长又能积极到哪里去呢?

二是行政团队袖手旁观,甚至风言风语。有些学校尽管校长有课改意识,也有积极行动,但行政层的思想工作没能做通,他们不但不积极参与课改的谋划设计、指导督促,对课改完全放任自流,甚至还对课改中必然出现的一些偏差,夸大、歪曲,起负面作用。

三是老师缺乏激情,培训不到位,显得被动疲惫,茫然无措。课改是

个艰难探索的过程,需要满怀激情的全身心投入。但这些学校的老师恰恰缺乏这种激情,课改不是发自他们自己内心需要的行为,只是被动接受的一项任务,显得心气不顺,一脸疲惫,当然不可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钻研;加上没有接受相应足够的培训、学习,面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就必然显得茫然无措了。

可见,学校校长对于推进课改,是何等的重要!只有校长真正按照“动员大会”的部署,研究、思考了课改问题,率先改变思想,更换脑筋,然后统一于中层干部和教师队伍,课改才有真正的进展,才能取得成效。

三、下一步走向

首先,要迎头赶上。顶层规划不到位的学校,得赶紧“补课”。“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完善的课改整体规划,绝不可能取得课改的丰硕成果,开出课改的厚实艳丽之花。同时,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尽快跟上课改先进学校的步伐,把课堂的形式和结构变革到位。事实上,只要校长来真格的,就没有什么跟不上的。比如洛口中心小学,我们4月1日去检查的时候,说老实话,他们的课改相对于其他示范校,要逊色很多。我们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情况。黄小荣校长着急了,想了很多的办法,促使学校课改迎头赶上,终于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在昨天的现场会展现出了全新的形象。这就是明证。

第二,所有学校都要解决好每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问题,而且在每堂课开始之际就展现给学生。刘静波专家曾讲到当年朱德在井冈山讲游击战,照搬德国军事教科书上的名词术语,听得战士们云里雾里。毛泽东概括成一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战士们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我们就是要学毛泽东,把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造、整合到学生好懂,好接受,好运用,有利于形成、发展能力与素养的程度,而且每堂课不能太多,并在每堂课开始之际就展现给学生。

“课改最后的落脚点是内容。课改之后应该让老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自如,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体验,更充分的展示。”这的确是真知灼见。我们的课改在课堂形式与结构变革基本到位之后,就是要牢牢记住奥苏泊尔“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句名言,深入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对以教科书为载体的学科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重组,也就是进行改造、加工,以课程内容的改革作

为内驱力,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

可能有人会认为:“课程是国家层面的事情,我们没有能力,也无须去管,再说已经编写有教科书了。”言下之意是我们不必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国家有课程设计,也编写出了教科书,这都不假。但是,这些都是成人,乃至专家站在掌握了整个学科知识、能力、素养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编写的,即使考虑到了刘静波专家所讲的运用“表征”、“补缺”、“转化”、“联系”的“学习四原则”之一的“表征”原则所必须的条件,也只是最一般状况的考虑,不可能深入考虑我们县的学生实际,更不可能考虑我们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何况,在我们县,随着学段的升高,年级的升高,学生这个“原料毛坯”被“损伤”的程度就越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倘若完全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学习教学内容,就很可能像井底癞蛤蟆“表征”奶牛那样,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前提,变成自己身上长着两只角、大块花斑的怪物的严重失真。我们知道,“失之毫厘”,尚且“谬以千里”,建立在这样严重失真基础之上的“转化”、“联系”,如何能保证它的正确性?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又如何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见,不根据学生每堂课“表征”新知识的实际需要,改造、加工教科书内容,那无异于与夏虫语冰,与醯xī鸡言天,与井蛙论海,是绝对不行的!

同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课文无非是些例子。”这说的是语文。其实,其他学科又何尝不相类似?知识,尤其是必要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固然重要,甚至必不可少,但它又终究只是一块跳板,一座桥梁,重要的是通过它形成、发展能力与素养。中科院杨叔子院士对此曾有明确的论述。我们今天的学生,最终都必须走进未来社会,迎接挑战,参与建设,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成长的生活、学习、思维、行为的良好习惯与高效方法,多方能力与全面素养。只要有利于此,我们又何必拘泥于教科书的内容及其编排顺序呢?因而,我们绝不能把教科书奉为金科玉律,完全照搬其内容与编排顺序。那只是一种偷懒的好方法。当然,要完全抛开教科书,重新开发课程内容,自编教材,我们的老师恐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可见,我们既不能无视“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这一哲学原理和基本事实,将深化课程改革简单地等同于课堂形式与结构的变革;也不能一提

课程改革,就是开发起补充与调剂作用的校本、乡土之类的课程;更不能超越课改的发展阶段,“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另起炉灶,自编教材,只能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予以调整、改造、重组。

如何操作呢?“推进课改,教研员在行动系列文章”说得很清楚。一是要做到一个“瘦”字。就是要吃透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及学生学情,全面、准确地把握所教学科整个学段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体系,然后区分主次、表里等逻辑关联,理出核心知识与核心考点,形成新的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精要体系,并根据学生知识累积、能力与素养形成、发展规律与现有基础,分解到学年、学期、单元,直至每一堂课,使每一堂课所教所学的都是整个体系中所特定的、无可替代的这一点,也就是形成每一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即使到了这一步,还不算大功告成,还得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所必须的知识的、能力的、素养的前提条件,运用上“学习四原则”的“补缺”原则,融入导学案的编写或二次备课之中,结合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编成导学或预习题,加以补充或激活,绝对不能学期开学之后,拿到一本教科书,就按照它的编排顺序,从头教到尾。唯有如此,学生的表征才不至于失真,“转化”、“联系”才能顺畅而又正确,才能切切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为后面的持续学习奠定坚实而牢靠的基础,才能达到“一课一得,得得连线;线线关联,交错成面;面面关联,结构成体”的拒绝重复、无效劳动的效果,实现教学的高效率,高效应。

二是要做到“三点连成一线”。就是用中考、高考内容与能力、素养目标作为“准星”,对未来社会需求的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体系,进行调节、分配,形成每一堂的教学内容,做到“未来社会需要”、“中高考目标”、“每一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的“三点连成一线”!

第三,总结完善,提炼表述,为课改全面铺开而准备。“实施方案”对我县课改进行了阶段划分,从目前情况看,第一阶段工作已普遍完成,提前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因此,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全力扶持和帮助第一批试点班级、学科解决试点进程中遇到的疑难,纠正出现的偏差”,弥补不足,完善提高,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创立自己的模式”,“注重积累资料,总结得失,提炼特色,用通俗凝练的文字、简便易行的程序、直观形象的载体表述、呈现成果”,也就是完成基本程式(或模式)的提炼,

为下一阶段在全校全面铺开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何提炼呢?

“实施方案”提出,我县课改要“坚持‘百花齐放、各创特色’的原则,不搞全县统一的模式,充分发挥各校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老师们的智慧。”从目前我县课改所呈现的状况来看,的确正在朝这方面发展,涌现出以课堂特性命名的诸如“高效课堂”、“生态课堂”、“精彩课堂”、“多彩课堂”、“成长课堂”„„和以课堂结构命名的诸如“30+10”、“三段六步”、“五环”等等不同的课堂形式,并且有实现这种课堂目标的基本教学流程。纵观这些流程,尽管表述各异,但基本具备以下六个关键词:一是“导”,就是引导、指导学生的学习。它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非简单地布置几个题目,而是在确定本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表征”这一新知识的需要,运用“补缺”原则,调动、补充必需的知识的、能力的、素养的认知前提,避免失真,从而“转化”到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不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联系”,也为将来所要学到的更新更多知识发生联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学”,就是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独学,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对学,在小组内一对一学习;群学,是小组内、班级里的交流、展示与修正。三是“展”,就是将学生独学、对学的成果展示出来。先是在组内展示,相互补充,取得共识;再将这种共识在全班展示,获取全班或老师的评价。四是“拨”,就是老师的点拨。这种点拨,可以针对个别学生,也可以针对小组,还可以针对全班。时间上,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只要学生学习有了困惑或出现了偏差,老师都要及时点拨到位,体现出老师的主导性来。五是“练”,就是巩固知识,形成、发展能力与素养。这里既要注意所练与所学之间的关联,又要注意适量性,还要不拘形式,口头的、书面的、操作的均要兼顾。六是“评”,就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等行为、习惯及成果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的学习过程之中,往往是和“拨”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我县课改的基本程式提炼为“导—学—展—拨(评)—练”六字模式,只要老师们在这六个字上下足功夫,效率定会显现出来。

当然,这只是共性,而且,这六个要素,并非独立的步骤,它们是有交叉、穿插、重叠的。同时,没有那种模式可以完全照搬照套,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而通用的模式。各校在提炼、表述自己的课改基本程式(模

式)时,应该在包含这些要素的前提下,结合校情、学情,灵活创制,走校本化道路,而且在走向成熟之后,还得摆脱模式的束缚,打破模式的局限。在这方面,黄石中学再一次走在全县前列,进入到模式的变式与活用阶段。也就是将在A层次班级实验较为成熟的课改模式,结合初三年级的具体实际,将“先学后教”改造成“先考后教”,运用于中考总复习;结合语文学科作文教学的特点,变式为随笔化写作的一套模式;结合B层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了B层次班级课改的关键在于铺路搭桥,弥补“表征”新知识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培养自信与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其课改只能是“低起点,小步子”的共识。当然,其他学校也在积极探索之中,竹笮中学刘少华老师,有鉴于在英才学校工作积累的比较成熟的课改经验,就认为B层次班级更有课改见成效的空间,其所教B层次班级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甚至明显大于同样是他所教的A层次班级,并在校内进行B层次班级课改教师的培训;赖村中学彭明发、曾云华俩老师初三新课结束后,就开始自觉地摸索着按课改模式进行中考复习。

我们每所学校都要将现有试点班级或年级的课改进行总结与完善,使之更加匹配于这些类型的班级或年级,然后,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工,使之适应其他类型的年级与班级,将课改扩展、延伸到毕业年级、B层次班级,遍地开花——“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丽景象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第四,增加试点(示范)校,多举保成效。我们此前已确定有七所示范校,其实也是试点校。之所以叫做示范校,是对他们的鞭策,希望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教育局的扶持,能够一举成功,为其他学校做出榜样,做出示范,而且相当程度上,也实现了我们的预想。今年秋季开学后,我们要再增加12所试点(示范)校,在总数上达到19所。方式是由各校申报,从中考察、挑选。届时,所有学校的课改不能再以学科或班级为单位展开,得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以利于发挥年级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更好、更快地推进课改。同时,为保证课改成效,各校要继续大面积“走出去,请进来”——当然,这个“走”,不一定非去唐僧取经的那个遥远的“西天”,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学习,也是走;这个“请”,也不一定要请“远来的和尚”或“李德顾问”,兄弟学校课改能手也可以请到学校来上示范课,培训老师。要开展赛课等活动,让老师们始终处于一种较量、切磋的动态

之中,不停地思考、琢磨课改,促进他们不断前行,不断提高。尤其要鼓励教师学点逻辑和哲学。哲学最好学《周易》,起码弄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总纲,这样才能站在人的成长的全过程和整个教育的“太极”上,俯瞰人的成长的各阶段、教育教学的各学段的小“太极”,明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高屋建瓴地站到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能力、素养的高度,去思考、钻研教学内容的分解与调配、小组建设的原理与功能、教学流程的设计与调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等问题,切实保证课改的效益。教育局也将在暑期组织课改培训班,加大对课改教师的培训力度,并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开展课改课教学大比武活动。对课改有成绩的学校、课改积极分子,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职称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既要马儿跑,就得让它吃饱草。

第五,课内课外齐变革,享受教与学的至乐至美。“最终,我们的课改,都要指向课堂、校园、校外。改课不仅仅是改课堂,还要改我们的校园,教室里的是小课堂,校园是大课堂,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是创设出开放性、全方位性、立体性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乃至整个教育更加生态,更加多彩,更加有效率,更加有魅力,把教与学变革成一个享受至乐至美的过程。实验小学的“多彩课堂”,洛口中心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对坊中学的“每月一主题活动”,已有这方面的萌芽。现在,高考正在改革,改革的核心也正是试图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行为,对接上全面形成、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劳动建设所需能力与素养上面来,与我们的改革设想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了。可以这样说:只要学生能力、素养全面了,那么,不管以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还是以中考、高考的考题来检测,学生都将立于不败之地。这么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能在我们学校的师生手中创造出来,该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我们的课改业已繁花似锦,能否结成果实,还需要我们精心传花、授粉;即使结成了果实,也还得施肥,杀虫,疏果。让我们都来做辛勤的园丁,心怀对丰收时节的美好憧憬,悉心呵护它们,保证它们的健康成长,直至硕果累累吧!

以变求兴正其时,课改繁花压枝低

——在全县深化课程改革流动现场会上的阶段总结报告

何金生

提纲

一、情况概述

(一)厚实艳丽之花

所谓厚实,有四层意思:一是换了脑。二是工设计。三是立规程。四是有保障。 所谓艳丽,则有六层意思:一是造氛围。二是树支柱。三是“瘦”内容。四是显主体。五是重主导。六是出成效。

(二)瘦弱憔悴之花

二、原因分析

厚实艳丽之花:一是校长有激情,学校上下形成了对课改的一致认识。二是行政团队有带头人、老师中有积极分子。三是顶层设计符合校情,课改教师培训到位。

瘦弱憔悴之花:一是校长信心不足,认识不到位。二是行政团队袖手旁观,甚至风言风语。三是老师缺乏激情,培训不到位,显得被动疲惫,茫然无措。

三、下一步走向

首先,要迎头赶上。第二,所有学校都要解决好每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问题,而且在每堂课开始之际就展现给学生。第三,总结完善,提炼表述,为课改全面铺开而准备。第四,增加试点(示范)校,多举保成效。第五,课内课外齐变革,享受教与学的至乐至美。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以变求兴正其时,课改繁花压枝低

——在全县深化课程改革流动现场会上的阶段总结报告

何金生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

经过“示范学校”的先行探索,“动员大会”的全面部署,“实施方案”的规范引导,尤其是各学校从校长到行政层到教师层的不断学习,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全力实践,我县深化课程改革(简称为课改)的百花园地,走过了“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的孕育期,步入到一个个蓓蕾次第绽放的开放季,可谓“千朵万朵压枝低”,堪比“黄四娘家花满蹊”。从昨天到今天上午,我们分别实地见识了三所示范学校的课改状况,感受到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喜人景象。在此,受局领导委托,我谨代表教育局对我县的课改工作做一个阶段总结。

一、情况概述

为了掌握我县课改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本学期开学以来,我们深入各中小学校,进课堂,听介绍,看资料,观面貌,实实在在感受着课改进程。从收集的情况来看,正如自然界欣欣向荣的百花园中尽管绝大多数花必定厚实艳丽,也免不了有些花瘦弱憔悴一样,我们的课改之花也有这种现象。下面分别展开叙述。

(一)厚实艳丽之花

可以说,示范校的课改之花基本属于这一类型,非示范校也有相当部分属于这一类型,比如洛口中学、东山坝中学、东山坝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宁师中学、赖村中学、赖村中心小学、黄石中心小学、宁都一小、竹笮中学等等。

所谓厚实,指的学校行政层面的状况,有四层意思:

一是换了脑。面对宁都教育课改前的状况,这些学校的校长普遍感觉到“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那样活”,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师生来说都应该是“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一个脚窝一首歌!”是经济而又有效,生动而又快乐的。黄石中学郭营生校长“曾无数次盼望有这么一种课堂:这种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这种课堂还能够传

递人类关爱,提升品德;这种课堂是学生愉悦学习的乐园,流连忘返的殿堂,是学生创造力、思辨力、想象力、智慧力蓄积、碰撞、爆发的舞台。”宁都三小刘卫东校长曾为传统课堂严重背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目标而痛心疾首。宁都二中张建国校长从不少学生,初中成绩并不怎么特别拔尖,但学得踏实、学得快乐,攒有后劲而考取了985院校的案例反思中,感觉到必须改变现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成长。宁都一小温卜澄校长早就有了改变机械重复的训练、软磨硬泡的折磨使学生形容枯槁、毫无灵性、厌学怕学面貌的想法。实验小学简东英校长则抓住新办学校尚未被解题应试污染的有利条件,创建多彩课堂,摒弃应试之苦,大开快乐之门,全面培养素质。当然,还有很多学校的校长,也是这么想的,这里不可能一一点名。

这些校长们不但自己这样想,还通过思想引领和行政驱动等多种途径与形式,把这些理念贯穿到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当中,让一部分人将传统教育中只重解题应试的老脑筋率先换成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新思想,而且卓有成效。

二是工设计。也就是精心组织了学校课改的顶层设计,或叫做整体规划,而且富有操作性。这些学校除了积极参与和十分珍惜教育局组织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参观、学习活动之外,还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各种关系,主动寻找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对照自己学校的实际,多方比较,反复斟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后,再起草方案,拿出学校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黄石中学依托金太阳的专家团队和导学资料,设计出了“三段六步”;宁都二中临摹金溪二中成功经验,设计出了“高效课堂”,而且目前已经由临帖进入到脱帖阶段;宁都三小秉承多年课改传统,融入新的元素,设计出了“生态课堂”;青塘中心小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快乐成长,设计出了“成长课堂”;宁都一小依托课题研究成果,创立了“30+10”课堂新模式„„在这里,黄陂中学“精彩课堂”的探索与设计,我以为最富典型性,对于其他学校的启发性、示范性作用可能更大。该校虽然在2013年下学期开学初就在着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直到确定为示范学校,尚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载体。杨校长先是组织了17位老师到二中听课,感受高效课堂的形式和结构,组建起了学习小组;又从北京选购了45个高效课堂的光碟,组织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反复观看、比较,终于

有了比较清晰的构想。但心里面仍在打鼓,直到赴福建霞浦一中、福安一中考察学习之后,他才豁然开朗,不但坚定了信心,而且有了一整套让“精彩课堂”真正精彩的设计。

三是立规程。无论是何种课堂,并不会因为你取了这么个名字,它就立马具有了这种属性,得精心设计基本的教学流程,并对流程中每一步骤作出规范,以保证落实到位。黄石中学的“三段六步”,把每堂课分为先学后教、讲练结合、当堂达标三个阶段,其间穿插有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评总结、训练建构、达标拓展等六个步骤(环节),搭建起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又对每个环节做出了具体的规范,从特性、功能、学的要求、教的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框定,从而保证落实到位。宁都二中、黄陂中学还探索出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比如新授课、复习课的不同操作规范。

四是有保障。福安一中为了保证“五环”(先学先行、问题反馈、互动研讨即后教、当堂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等五个环节,又简称“导学研讨训练拓展”)教学模式这一核心目标的真正实施到位,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导学(含当堂、课后作业)案的编写”、“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文化建设”四大工程。我们这些课改搞得比较好的学校,都有类似的配套工程建设。比如宁都二中、宁师中学、宁都三小、黄石中学、青塘中心小学等等,他们除了课改指导小组下设有攻坚、督查、推广、保障各组以外,管理机制建设,小组、班级与学校文化建设也都搞得如火如荼,从人力、物力、技术、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为课改保驾护航。

所谓艳丽,主要指课堂层面的状态,包含六层意思:

一是造氛围。这些学校从校园到教室,从校长的笔记本到老师的教案簿,到处悬挂着、张贴着、书写着课改的名言警句,比如“我的课堂我做主!”、“我思考、我表达、我行动,我存在!”“课堂因我而精彩!”等,课改氛围非常浓郁。黄石中学还更进一层,营造了一种爱学生、爱学习、爱事业的“爱”的氛围来推进课改。

二是树支柱。导学案(含当堂训练案、课后巩固案)和小组建设是课改的两大支柱。这些学校不但立起了这两大支柱,而且立得粗壮、坚固。就导学案来说,不管是以金太阳导学案为蓝本的,还是自己编印的,老师

们都立足于自己学生的实际,反复斟酌,精心设计,以利于学生完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就小组建设来说,绝非简单的将座位由“排排坐”改成“团团坐”,而是围绕利于对学、群学,与别的小组展开竞争的宗旨,进行了精心搭配和培训,努力打造小组文化,做到了每个小组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规、组歌,并且代表小组发言时,有一套文明、规范、得体的流程和语句格式,同时引入评价、竞争、激励机制,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小组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提高、竞争的共同体。

三是“瘦”内容。这指的是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精选,容量不宜过大,更忌面面俱到。既然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享受学习的过程,获得真切的体验,教学的内容就必须精当,否则,要么会蜻蜓点水,要么会拖泥带水。这和肥胖的人减肥一样,不是砍掉一部分身体,而是减去“赘肉”,消除“脂肪”,站在整个学科学段的高度,观照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头,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更精练,更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实验小学已经明确提出了“瘦身课堂”的主张。黄石中学为了改变作文无序低效的状态,引进了随笔化写作,在具体的活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情感或悟出道理,并以之为中心,回过头观照活动或游戏,将其间与中心密切关联处放大,伴以联想、想象,展开描写,探寻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而且随着观察能力、思辨能力、表述能力的提高,像小时候的方仲永那样“指物作诗(文)立就”,并非没有可能!这就是对现有语文教科书作文内容的精简与瘦身!可以说,凡是课改课上得好的老师,对于每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改造、加工。这在语文学科上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文选式编排体例,每篇课文都包含着语文的方方面面知识,都是一本语文小百科,不整合,不精选,不改造,就只能每篇课文都讲表层的那些相同的东西。关于这一点,在“下一步走向”部分,还将专门展开阐述。

四是显主体。教jiào学,其实应该是教jiāo学,而且教jiāo始终只是手段,教jiāo会学生自己去学,才是根本,才是目的。因此,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这些学校牢记这一原则,基本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将教学过程定位成学生学的过程。首先,老师都能注重学情研究,采用导学案或预习题的形式,对学习必须的前提知识与能力予以激活或强化;然后,让

学生在课前、课中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内的对学、群学中解决掉能够学懂的内容,暴露问题,展示问题,并发动其他小组再解决掉相当部分较难的问题,老师只对全班都解决不了或不到位的问题予以点拨、讲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能力与素养,为持续学习,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重主导。学生毕竟是学生,囿于知识、思维、视野,总会有许多幼稚、肤浅的地方,需要老师的组织、引导、点拨、评价、讲解。这些学校的老师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由占据主体位置的“讲师”退到了起主导作用的“导演”位置,而且导得相当成功,有的学校到达了“导演”不在场,学生自己也能演大“戏”,演好“戏”的程度。比如黄陂中学的八年级(3)班,昨天第一节课,由于老师在其他班上展示课,本来老师布置了上自习,但学生自己在按照课改课的模式组织学习,还有板有眼,有模有样,令听课老师震惊不已。

六是出成效。这些学校通过课改,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教师和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学校、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课改初衷。就课堂来说,往往是“笑声、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讨论声、辩论声响成一片”,像是一个个“小社会”,这里有合作、有竞争、有友爱,一改以前老师一讲到底时的沉闷压抑,变得生动、快乐起来。就学生来说,他们不单增长了智慧,而且更自信、更阳光,会表达、善交流,敢于迎接挑战,勇于赢得竞争,考试成绩也随着课改的逐步到位,呈现出快速上升势头,黄石中学已有明显表现。事实上,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应考能力只是其中的一小点而已,只要学生能力、素养全面了,尤其学会学习了,岂有考不出好成绩的道理?就教师来说,他们已真正感受到了教jiāo学的快乐,激发出了强烈的求知上进的愿望。他们在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更加注重于把自己降低到学生的地位,考虑假如自己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新知识,将会需要什么前提,遇到哪些困难;点拨、讲解的时候,怎样的表述,才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老师们在独立思考与钻研基础上,采用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等方式研究学生,变革、调配教学内容,探索教法、学法,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业已蔚然成风!

这方面,《赣南日报》2014年04月24日(星期四)第7版《高效课堂 欢乐舞台——宁都县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见闻》一文已经作了生动的描述,

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尤其重要的是,以上诸多元素,它们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依托课堂,融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总之,这些学校的课改之花,在全县课改“绿杨烟外晓寒轻”的大背景上,显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了,显得格外娇艳,格外醒目,格外喜人。

(二)瘦弱憔悴之花

这样的学校,虽然不多,但绝不是一个两个。这些学校呈现给我们的是这么些状况:学校一把手对课改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做了甩手掌柜,把课改的事情完全甩给了分管副校长,而分管副校长学习、认识又不够到位,虽然也在搞,但设计粗率,方案笼统,一线老师难有作为,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一下座位的排列。虽然有运用导学案,却没有进行二次备课,课堂教学流程变成了导学案习题的讲解过程,或者漫无边际的展示过程。这样的课改设计,可谓“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详细情况就不再赘述,大家可以对照前一类学校状况,进行自我比较。

当然,这部分学校的课改园地,一旦松土、追肥、剪枝,我们相信必定也将绽放出艳丽夺目,芬芳袭人,魅力四射的课改之花!

二、原因分析

凡是课改之花厚实艳丽的学校,都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校长有激情,学校上下形成了对课改的一致认识。课改的推进,“首先由课堂外的改开始。课堂外的改有三个层面:一是校长思想的改变。„„二是学校班子团队,尤其是中层干部的思想统一。课改首先发端于校长的思想,然后统一于行管(中层干部)的思想。三是统一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必须把教师的思想搅动起来,引领好,整合好。”事实证明,只要按照“动员大会”上这样的部署做了,课堂外的改下足了功夫的学校,课改都搞得像模像样。

二是行政团队有带头人、老师中有积极分子。就行政团队的带头人来说,比如黄石中学的王功华、宁都三小的梅剑锋、宁都二中的陈湘平、黄陂中学的廖剑辉等副校长,他们不但参与学校课改的整体设计,还都亲自担任了课改实验班的学科教学。他们的率先垂范,切身体验,不但更好地改进、完善了课改设计,而且带动了一批一线老师投身课改,形成了浓郁的课改氛围。就老师中的积极分子来说,三小的李薇,大家都很熟悉了;

邱常玉、温贞英、曾奇嫣,那是上了《赣南日报》的„„可以说,课改之花厚实艳丽的学校,都有几个乃至一批积极分子,正是他们的辛勤探索,才有了我县今天这样的课改局面。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洛口中学的杜美老师,她在贵州工作的时候,就曾搞过一轮课改,在她的带动下,洛口中学虽然不是示范校,成效却不逊色于示范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不但要善于培养人才,更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课改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这项工作十多年前课程标准一出来,就该着手去做,我们只是在补课而已。这也就是我们的课改为什么要叫做深化课程改革的原因所在。

三是顶层设计符合校情,课改教师培训到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成就了毛泽东思想,成就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成就了邓小平理论,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们的课改虽然必须借鉴成功学校的先进经验,但也必须符合各自的校情。这个校情,既有学校硬件的局限,又有教师素质的制约,还有学生及其家庭背景的迥异,所以,学校课改的顶层设计,只能是从校情出发。同时,课改设计最终要由教师来贯彻执行,如果让课改教师参与课改的整体设计,融入他们的意见、建议,就能尽快地变成他们的实践行为,进入自觉钻研状态。当然,多数学校是顶层设计完成后,再来对课改教师进行培训,结合外出参观学习,逐步掌握操作要领,并在课改指导小组跟踪扶持下,一步步到位的。

凡是课改之花瘦弱憔悴的学校,原因尽管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校长信心不足,认识不到位。在这些校长看来,以一纸试卷若干考题为检验教学质量主要手段的今天,课改要取得成效,谈何容易,担心折腾一番后又返回原路,强调没有改革的大环境等等理由,抱有等待观望心理。既然要搞,那就让分管副校长组织去搞好了。校长是这个态度,分管校长又能积极到哪里去呢?

二是行政团队袖手旁观,甚至风言风语。有些学校尽管校长有课改意识,也有积极行动,但行政层的思想工作没能做通,他们不但不积极参与课改的谋划设计、指导督促,对课改完全放任自流,甚至还对课改中必然出现的一些偏差,夸大、歪曲,起负面作用。

三是老师缺乏激情,培训不到位,显得被动疲惫,茫然无措。课改是

个艰难探索的过程,需要满怀激情的全身心投入。但这些学校的老师恰恰缺乏这种激情,课改不是发自他们自己内心需要的行为,只是被动接受的一项任务,显得心气不顺,一脸疲惫,当然不可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钻研;加上没有接受相应足够的培训、学习,面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就必然显得茫然无措了。

可见,学校校长对于推进课改,是何等的重要!只有校长真正按照“动员大会”的部署,研究、思考了课改问题,率先改变思想,更换脑筋,然后统一于中层干部和教师队伍,课改才有真正的进展,才能取得成效。

三、下一步走向

首先,要迎头赶上。顶层规划不到位的学校,得赶紧“补课”。“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完善的课改整体规划,绝不可能取得课改的丰硕成果,开出课改的厚实艳丽之花。同时,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尽快跟上课改先进学校的步伐,把课堂的形式和结构变革到位。事实上,只要校长来真格的,就没有什么跟不上的。比如洛口中心小学,我们4月1日去检查的时候,说老实话,他们的课改相对于其他示范校,要逊色很多。我们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情况。黄小荣校长着急了,想了很多的办法,促使学校课改迎头赶上,终于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在昨天的现场会展现出了全新的形象。这就是明证。

第二,所有学校都要解决好每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问题,而且在每堂课开始之际就展现给学生。刘静波专家曾讲到当年朱德在井冈山讲游击战,照搬德国军事教科书上的名词术语,听得战士们云里雾里。毛泽东概括成一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战士们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我们就是要学毛泽东,把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造、整合到学生好懂,好接受,好运用,有利于形成、发展能力与素养的程度,而且每堂课不能太多,并在每堂课开始之际就展现给学生。

“课改最后的落脚点是内容。课改之后应该让老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自如,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体验,更充分的展示。”这的确是真知灼见。我们的课改在课堂形式与结构变革基本到位之后,就是要牢牢记住奥苏泊尔“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句名言,深入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对以教科书为载体的学科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重组,也就是进行改造、加工,以课程内容的改革作

为内驱力,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

可能有人会认为:“课程是国家层面的事情,我们没有能力,也无须去管,再说已经编写有教科书了。”言下之意是我们不必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国家有课程设计,也编写出了教科书,这都不假。但是,这些都是成人,乃至专家站在掌握了整个学科知识、能力、素养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编写的,即使考虑到了刘静波专家所讲的运用“表征”、“补缺”、“转化”、“联系”的“学习四原则”之一的“表征”原则所必须的条件,也只是最一般状况的考虑,不可能深入考虑我们县的学生实际,更不可能考虑我们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何况,在我们县,随着学段的升高,年级的升高,学生这个“原料毛坯”被“损伤”的程度就越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倘若完全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学习教学内容,就很可能像井底癞蛤蟆“表征”奶牛那样,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前提,变成自己身上长着两只角、大块花斑的怪物的严重失真。我们知道,“失之毫厘”,尚且“谬以千里”,建立在这样严重失真基础之上的“转化”、“联系”,如何能保证它的正确性?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又如何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见,不根据学生每堂课“表征”新知识的实际需要,改造、加工教科书内容,那无异于与夏虫语冰,与醯xī鸡言天,与井蛙论海,是绝对不行的!

同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课文无非是些例子。”这说的是语文。其实,其他学科又何尝不相类似?知识,尤其是必要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固然重要,甚至必不可少,但它又终究只是一块跳板,一座桥梁,重要的是通过它形成、发展能力与素养。中科院杨叔子院士对此曾有明确的论述。我们今天的学生,最终都必须走进未来社会,迎接挑战,参与建设,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成长的生活、学习、思维、行为的良好习惯与高效方法,多方能力与全面素养。只要有利于此,我们又何必拘泥于教科书的内容及其编排顺序呢?因而,我们绝不能把教科书奉为金科玉律,完全照搬其内容与编排顺序。那只是一种偷懒的好方法。当然,要完全抛开教科书,重新开发课程内容,自编教材,我们的老师恐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可见,我们既不能无视“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这一哲学原理和基本事实,将深化课程改革简单地等同于课堂形式与结构的变革;也不能一提

课程改革,就是开发起补充与调剂作用的校本、乡土之类的课程;更不能超越课改的发展阶段,“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另起炉灶,自编教材,只能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予以调整、改造、重组。

如何操作呢?“推进课改,教研员在行动系列文章”说得很清楚。一是要做到一个“瘦”字。就是要吃透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及学生学情,全面、准确地把握所教学科整个学段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体系,然后区分主次、表里等逻辑关联,理出核心知识与核心考点,形成新的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精要体系,并根据学生知识累积、能力与素养形成、发展规律与现有基础,分解到学年、学期、单元,直至每一堂课,使每一堂课所教所学的都是整个体系中所特定的、无可替代的这一点,也就是形成每一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即使到了这一步,还不算大功告成,还得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所必须的知识的、能力的、素养的前提条件,运用上“学习四原则”的“补缺”原则,融入导学案的编写或二次备课之中,结合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编成导学或预习题,加以补充或激活,绝对不能学期开学之后,拿到一本教科书,就按照它的编排顺序,从头教到尾。唯有如此,学生的表征才不至于失真,“转化”、“联系”才能顺畅而又正确,才能切切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为后面的持续学习奠定坚实而牢靠的基础,才能达到“一课一得,得得连线;线线关联,交错成面;面面关联,结构成体”的拒绝重复、无效劳动的效果,实现教学的高效率,高效应。

二是要做到“三点连成一线”。就是用中考、高考内容与能力、素养目标作为“准星”,对未来社会需求的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体系,进行调节、分配,形成每一堂的教学内容,做到“未来社会需要”、“中高考目标”、“每一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的“三点连成一线”!

第三,总结完善,提炼表述,为课改全面铺开而准备。“实施方案”对我县课改进行了阶段划分,从目前情况看,第一阶段工作已普遍完成,提前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因此,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全力扶持和帮助第一批试点班级、学科解决试点进程中遇到的疑难,纠正出现的偏差”,弥补不足,完善提高,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创立自己的模式”,“注重积累资料,总结得失,提炼特色,用通俗凝练的文字、简便易行的程序、直观形象的载体表述、呈现成果”,也就是完成基本程式(或模式)的提炼,

为下一阶段在全校全面铺开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何提炼呢?

“实施方案”提出,我县课改要“坚持‘百花齐放、各创特色’的原则,不搞全县统一的模式,充分发挥各校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老师们的智慧。”从目前我县课改所呈现的状况来看,的确正在朝这方面发展,涌现出以课堂特性命名的诸如“高效课堂”、“生态课堂”、“精彩课堂”、“多彩课堂”、“成长课堂”„„和以课堂结构命名的诸如“30+10”、“三段六步”、“五环”等等不同的课堂形式,并且有实现这种课堂目标的基本教学流程。纵观这些流程,尽管表述各异,但基本具备以下六个关键词:一是“导”,就是引导、指导学生的学习。它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非简单地布置几个题目,而是在确定本堂课“特定的这一点教学内容”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表征”这一新知识的需要,运用“补缺”原则,调动、补充必需的知识的、能力的、素养的认知前提,避免失真,从而“转化”到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不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联系”,也为将来所要学到的更新更多知识发生联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学”,就是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独学,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对学,在小组内一对一学习;群学,是小组内、班级里的交流、展示与修正。三是“展”,就是将学生独学、对学的成果展示出来。先是在组内展示,相互补充,取得共识;再将这种共识在全班展示,获取全班或老师的评价。四是“拨”,就是老师的点拨。这种点拨,可以针对个别学生,也可以针对小组,还可以针对全班。时间上,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只要学生学习有了困惑或出现了偏差,老师都要及时点拨到位,体现出老师的主导性来。五是“练”,就是巩固知识,形成、发展能力与素养。这里既要注意所练与所学之间的关联,又要注意适量性,还要不拘形式,口头的、书面的、操作的均要兼顾。六是“评”,就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等行为、习惯及成果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的学习过程之中,往往是和“拨”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我县课改的基本程式提炼为“导—学—展—拨(评)—练”六字模式,只要老师们在这六个字上下足功夫,效率定会显现出来。

当然,这只是共性,而且,这六个要素,并非独立的步骤,它们是有交叉、穿插、重叠的。同时,没有那种模式可以完全照搬照套,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而通用的模式。各校在提炼、表述自己的课改基本程式(模

式)时,应该在包含这些要素的前提下,结合校情、学情,灵活创制,走校本化道路,而且在走向成熟之后,还得摆脱模式的束缚,打破模式的局限。在这方面,黄石中学再一次走在全县前列,进入到模式的变式与活用阶段。也就是将在A层次班级实验较为成熟的课改模式,结合初三年级的具体实际,将“先学后教”改造成“先考后教”,运用于中考总复习;结合语文学科作文教学的特点,变式为随笔化写作的一套模式;结合B层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了B层次班级课改的关键在于铺路搭桥,弥补“表征”新知识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培养自信与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其课改只能是“低起点,小步子”的共识。当然,其他学校也在积极探索之中,竹笮中学刘少华老师,有鉴于在英才学校工作积累的比较成熟的课改经验,就认为B层次班级更有课改见成效的空间,其所教B层次班级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甚至明显大于同样是他所教的A层次班级,并在校内进行B层次班级课改教师的培训;赖村中学彭明发、曾云华俩老师初三新课结束后,就开始自觉地摸索着按课改模式进行中考复习。

我们每所学校都要将现有试点班级或年级的课改进行总结与完善,使之更加匹配于这些类型的班级或年级,然后,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工,使之适应其他类型的年级与班级,将课改扩展、延伸到毕业年级、B层次班级,遍地开花——“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丽景象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第四,增加试点(示范)校,多举保成效。我们此前已确定有七所示范校,其实也是试点校。之所以叫做示范校,是对他们的鞭策,希望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教育局的扶持,能够一举成功,为其他学校做出榜样,做出示范,而且相当程度上,也实现了我们的预想。今年秋季开学后,我们要再增加12所试点(示范)校,在总数上达到19所。方式是由各校申报,从中考察、挑选。届时,所有学校的课改不能再以学科或班级为单位展开,得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以利于发挥年级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更好、更快地推进课改。同时,为保证课改成效,各校要继续大面积“走出去,请进来”——当然,这个“走”,不一定非去唐僧取经的那个遥远的“西天”,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学习,也是走;这个“请”,也不一定要请“远来的和尚”或“李德顾问”,兄弟学校课改能手也可以请到学校来上示范课,培训老师。要开展赛课等活动,让老师们始终处于一种较量、切磋的动态

之中,不停地思考、琢磨课改,促进他们不断前行,不断提高。尤其要鼓励教师学点逻辑和哲学。哲学最好学《周易》,起码弄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总纲,这样才能站在人的成长的全过程和整个教育的“太极”上,俯瞰人的成长的各阶段、教育教学的各学段的小“太极”,明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高屋建瓴地站到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能力、素养的高度,去思考、钻研教学内容的分解与调配、小组建设的原理与功能、教学流程的设计与调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等问题,切实保证课改的效益。教育局也将在暑期组织课改培训班,加大对课改教师的培训力度,并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开展课改课教学大比武活动。对课改有成绩的学校、课改积极分子,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职称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既要马儿跑,就得让它吃饱草。

第五,课内课外齐变革,享受教与学的至乐至美。“最终,我们的课改,都要指向课堂、校园、校外。改课不仅仅是改课堂,还要改我们的校园,教室里的是小课堂,校园是大课堂,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是创设出开放性、全方位性、立体性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乃至整个教育更加生态,更加多彩,更加有效率,更加有魅力,把教与学变革成一个享受至乐至美的过程。实验小学的“多彩课堂”,洛口中心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对坊中学的“每月一主题活动”,已有这方面的萌芽。现在,高考正在改革,改革的核心也正是试图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行为,对接上全面形成、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劳动建设所需能力与素养上面来,与我们的改革设想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了。可以这样说:只要学生能力、素养全面了,那么,不管以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还是以中考、高考的考题来检测,学生都将立于不败之地。这么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能在我们学校的师生手中创造出来,该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我们的课改业已繁花似锦,能否结成果实,还需要我们精心传花、授粉;即使结成了果实,也还得施肥,杀虫,疏果。让我们都来做辛勤的园丁,心怀对丰收时节的美好憧憬,悉心呵护它们,保证它们的健康成长,直至硕果累累吧!


相关内容

  • 教师演讲稿:回首课改路
  • 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从课程改革的年轮中走来了.回首课改路,那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迷茫与苦恼.冲动与理智.辛劳与收获,令我百感交集.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潮头涌来时,我有幸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弄潮儿.回想两年前,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又是无知得措 ...

  • 2010年教师节演讲稿
  • 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从课程改革的年轮中走来了.回首课改路,那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迷茫与苦恼.冲动与理智.辛劳与收获,令我百感交集.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潮头涌来时,我有幸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弄潮儿.回想两年前,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又是无知得措

  •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 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

  • [一个人的善良]读后感800字
  •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一个人的善良>,部分摘录如下:"用心对待所有的学生,好不和不好的学生,都能接受,都能去喜欢,不去和学生斗气,不去对讨厌的学生置之不理,农村的都是留守儿童,多多爱." 其时我正沦陷在一堆急需上交的表格中,一不留神就忽略了我应该有的回应.至少,我应该给一 ...

  • 描写茶园的句子
  • 1.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2. 茶园,是你使松阳变得更加美丽,是你使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茶园,你让我为你而深感自豪!3. 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4. 采过的茶林成为大风,那脱落的 ...

  • 丁雯雯平时案例
  •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之 你的"小错误"是我的"大财富" 石河子第八中学:丁雯雯 一. 案例的实施背景 这是一个源于教学实践的问题,是2010年5月本人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镶嵌>的片段,内容是"探究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 ...

  • 选择题试卷
  • 八年级语文第9周 周清作业 班级: 姓名: 组号: ⒈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杳无消息(y ǎo ) 匿名(n ì) 畸形(q ī) 解剖(p ōu ) B. 广袤无垠(m ào ) 嬉戏(x ī) 管束(s ù) 虐待(n üâ) C. 颔首低眉(h àn ) 污秽(h ...

  • 必修三必修四古诗文背诵默写复习题
  • 必修3默写题 <蜀道难>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 2.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凌晨.蔷薇.绽开.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修建.花圃.大致.欣然怒放"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读懂课文内容,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