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浅谈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现实借鉴意义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成为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同时,也被列为当代十大经济学派之一,是西方新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支撑。其之所以迅速成为经济学的一大派别,是因为它开创了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政治(行政)过程,并运用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说和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对西方的经济困境做了深刻的揭示: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失败而并非市场的失灵,而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

【关键词】 公共选择 政治经济学 政治市场 方法论 现实借鉴

一、公共选择理论评述

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涉及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领域。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看,它运用的是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而从政治学、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它分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包括选民和政治家)的具体行为特征,同时包括由此引起的政治团体(尤其是政府)的行为特征。因此,学术界常常把公共选择理论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而公共选择就是指人们通过民主决策的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是把私人的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机制),是利用非市场决策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所以说,公共选择在本质上,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过程。公共选择作为一种政治过程,它又有着不同的方面:即要经过立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过程。在这三个阶段中,问题最多的是行政和司法阶段,这个阶段的操作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通常认为这个阶段是公共选择理论最为重要的阶段。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之所以突然成为经济学的一大派别,是因为它开创了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政治(即行政)过程,也就是说采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政治生活的内容,包括国家理论、党派政治、官僚体制、选举规则、选民行为等等。布坎南在分析公共选择理论中所使用的经济学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方法论个人主义。所谓方法论个人主义,就是指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点的个人视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把个人的选择作为公共(或集体)选择的基础。传统的政治学认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完全独立于个人利益的,国家和政府是代表整个社会利益的唯一决策单位;而布坎南认为,集体行动是个人在选择通过集体而不是经由个人来实现目的时的个人活动,所以,人类的所有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从个人角度去寻找原因,因为个体是群体的构成细胞,是决策的基本单位,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集体行为。

其次,经济人假说。所谓的经济人假说,就是指把个人看作理性的自私的,同时认为个人天生就是追求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的,一直要持续到这种追求受到制约为止。在公共选择理论诞生以前,经济学与政治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是采取两种完全相反的标准,认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是经济人,只受狭隘的个人利益驱使;而政治活动的主体由于是集体利益的代表人,所以只遵循公共利益行事。公

共选择理论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将人的自利行为从市场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体现出对人类行为分析的一致性。并以此为基点,把政治舞台模拟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上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阐明并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

最后,经济学的交换范式。用经济学交换范式来对政治活动进行研究,自然就会导致将政治活动归因于复杂的交换、契约或者协议。公共选择理论把政治过程看成一种与市场交换过程相类似的活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市场”的概念。所谓的政治市场,就是指人们在参与政治活动的时候,同其他政治个体和组织发生相互关系的场所。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相类似,它也是由供求双方决定的。政治市场交易结构与经济市场的相似性,最终由人的自利本性来决定。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现实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对政府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不但在经济学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为研究政府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研究途径。同时,它也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的一些共同特征,指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政府干预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我国当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可以从公共选择理论中得到一些启发。

第一,政府必须把握好在干预经济活动中的适度原则,在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架构起一套激励共容机制。由于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失灵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政府就有必要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但是,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就能弥补市场的不足之处,政府本身也有职能上的缺点。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共容机制,这样政府利益不仅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反而更能促进公共利益。

第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职能。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具有相似性,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政治过程的缺点会对经济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但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与效率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障碍。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为我们对政府、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将政府的决策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布坎南认为,由于决策者会被自被“经济人”的动机所左右,所以政府的决策并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其原因是缺乏一种约束机制来制约政府的决策行为,所以必须为政府制定政策建立某种规则和程序,以使政策方案趋于合理,避免决策失误。所以说,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逐步优化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系统,完善公共决策体制和相关规则,逐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

第四,要正确看待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特征,并且适当考虑政府行为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无疑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但是,政府部门和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追求,我们不但要加以重视,而且要正确地进行引导,并进一步加以规范。这样可以调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还有,我国政府机关

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减少成本的激励机制,缺乏对经济效益的监控。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政府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公共开支项目进行损益分析,以此评价项目的净收益及政府的绩效。

【参考书目】丹尼斯·缪勒 《公共选择》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戈登·图洛克 《赞同的计算》

浅谈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现实借鉴意义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成为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同时,也被列为当代十大经济学派之一,是西方新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支撑。其之所以迅速成为经济学的一大派别,是因为它开创了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政治(行政)过程,并运用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说和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对西方的经济困境做了深刻的揭示: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失败而并非市场的失灵,而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

【关键词】 公共选择 政治经济学 政治市场 方法论 现实借鉴

一、公共选择理论评述

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涉及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领域。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看,它运用的是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而从政治学、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它分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包括选民和政治家)的具体行为特征,同时包括由此引起的政治团体(尤其是政府)的行为特征。因此,学术界常常把公共选择理论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而公共选择就是指人们通过民主决策的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是把私人的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机制),是利用非市场决策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所以说,公共选择在本质上,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过程。公共选择作为一种政治过程,它又有着不同的方面:即要经过立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过程。在这三个阶段中,问题最多的是行政和司法阶段,这个阶段的操作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通常认为这个阶段是公共选择理论最为重要的阶段。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之所以突然成为经济学的一大派别,是因为它开创了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政治(即行政)过程,也就是说采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政治生活的内容,包括国家理论、党派政治、官僚体制、选举规则、选民行为等等。布坎南在分析公共选择理论中所使用的经济学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方法论个人主义。所谓方法论个人主义,就是指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点的个人视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把个人的选择作为公共(或集体)选择的基础。传统的政治学认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完全独立于个人利益的,国家和政府是代表整个社会利益的唯一决策单位;而布坎南认为,集体行动是个人在选择通过集体而不是经由个人来实现目的时的个人活动,所以,人类的所有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从个人角度去寻找原因,因为个体是群体的构成细胞,是决策的基本单位,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集体行为。

其次,经济人假说。所谓的经济人假说,就是指把个人看作理性的自私的,同时认为个人天生就是追求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的,一直要持续到这种追求受到制约为止。在公共选择理论诞生以前,经济学与政治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是采取两种完全相反的标准,认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是经济人,只受狭隘的个人利益驱使;而政治活动的主体由于是集体利益的代表人,所以只遵循公共利益行事。公

共选择理论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将人的自利行为从市场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体现出对人类行为分析的一致性。并以此为基点,把政治舞台模拟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上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阐明并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

最后,经济学的交换范式。用经济学交换范式来对政治活动进行研究,自然就会导致将政治活动归因于复杂的交换、契约或者协议。公共选择理论把政治过程看成一种与市场交换过程相类似的活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市场”的概念。所谓的政治市场,就是指人们在参与政治活动的时候,同其他政治个体和组织发生相互关系的场所。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相类似,它也是由供求双方决定的。政治市场交易结构与经济市场的相似性,最终由人的自利本性来决定。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现实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对政府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不但在经济学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为研究政府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研究途径。同时,它也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的一些共同特征,指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政府干预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我国当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可以从公共选择理论中得到一些启发。

第一,政府必须把握好在干预经济活动中的适度原则,在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架构起一套激励共容机制。由于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失灵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政府就有必要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但是,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就能弥补市场的不足之处,政府本身也有职能上的缺点。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共容机制,这样政府利益不仅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反而更能促进公共利益。

第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职能。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具有相似性,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政治过程的缺点会对经济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但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与效率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障碍。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为我们对政府、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将政府的决策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布坎南认为,由于决策者会被自被“经济人”的动机所左右,所以政府的决策并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其原因是缺乏一种约束机制来制约政府的决策行为,所以必须为政府制定政策建立某种规则和程序,以使政策方案趋于合理,避免决策失误。所以说,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逐步优化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系统,完善公共决策体制和相关规则,逐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

第四,要正确看待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特征,并且适当考虑政府行为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无疑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但是,政府部门和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追求,我们不但要加以重视,而且要正确地进行引导,并进一步加以规范。这样可以调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还有,我国政府机关

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减少成本的激励机制,缺乏对经济效益的监控。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政府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公共开支项目进行损益分析,以此评价项目的净收益及政府的绩效。

【参考书目】丹尼斯·缪勒 《公共选择》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戈登·图洛克 《赞同的计算》


相关内容

  • 中西方当代艺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探究
  • 摘 要:艺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艺术家通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思考,创作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时刻影响着中西方人们的日常生活,西方人更加注重自身艺术细胞的培养,而中国的当代艺术也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创作出贴近人们生活的.具有启迪意义以及思考价值的高含金量当代艺术作品. ...

  •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 曾汉君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入手,审视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使大众在横向的文化开拓与纵向的文明传承中,分辨是非,把握方向,已成为建设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课题. 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 ...

  • 浅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作者:秦笠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8期 摘 要: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里,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消除 ...

  • 开放的民族主义
  • 作者: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03期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7)06-0098-05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孕育和发展,是与西方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交织在一起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建立,更是以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 ...

  • _当代西方翻译理论_新解
  • 2010年10月第11卷 第5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SOUTHWEST JI A OTONG UN I V ERSI TY (Socia l Sciences) O ct . 2010V o. l 11 N o . 5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新解 卢东民 (鲁东大学 ...

  • 近代与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比较研究
  • • 浅析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与近代文化的演变 [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始终比较活跃,大致分为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从交流的层面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相同之处,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心态.方式.范围.结果等处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差异,揭示中西文化交流的 ...

  • 语文冲刺题
  • 一.中国形象与西方现代文化逻辑 当代西方艺术与视觉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互文关系,它们既创造了西方大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又表现了西方大众期待并感受到的中国形象.既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观察和了解,也是他们自身欲望的投射.比如埃洛作品的图像来源非常广泛,他把时尚杂志上的模特面孔和照相机镜头 ...

  •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经济类大学高年级学生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志伟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目:蒋自强,<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 ...

  • 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当代民族文学问题思考
  • 作者:刘俐俐 南开学报:哲社版 2000年08期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667(2000)01-0034-05 当前,后殖民主义理论流行于全球,与此同时,我国当代民族文学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文学本身和文化的现实问题,要求理论作出解答.这两者都是毋庸置 ...

  •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的翻译活动#若从公元前(世纪%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问世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赛罗!)*+,-."'贺拉斯!/.-01*23"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