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幼儿绘画表现力教学方法的探索
陆良县马街小学 王凤英
关键词:绘画表现力 创造潜能 想像 创作
内容摘要: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绘画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在绘画中幼儿可以自由表现自己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我们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我认为在绘画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善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和思维,充分发掘其创作潜能;通过游戏、说画来促进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幼儿用心灵去画出属于自己的画来。
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艺术素质方面,尤其在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3-6岁幼儿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这对他们进行美术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能随心所欲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而美术活动特别是绘画活动深受幼儿喜爱。
但长期以来,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教师注意的是讲解—示范—练习的“注入式”教学,如幼儿必恭必敬地听讲、机械地模仿、依葫芦画瓢,一旦离开范画,就不知从何下笔,甚至连颜色都被固定:太阳一定是红的、头发一定上黑色、树叶一定上绿色„„幼儿的画就好像教师的复制品,而那些有所创造的作品,则被认定为“捣蛋”乱画,幼儿那宝贵的创造力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被无情扼杀了。这种封闭性的技法训练绘画活动是幼儿园绘画教学的致命伤,使幼儿创造力培养没有被充分挖掘。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变,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老师说什么幼儿学什么,老师画什么幼儿模仿什么,而是注重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什么是绘画表现力?即幼儿在创造性的绘画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大胆地、自由自在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体现的不是机械模仿、临摹的能力,而是强调幼儿运用线条、色彩、造型、构图等绘画因素、知识技能创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即:审美认识、审美技能、审美创造的综合反映。幼儿时期的孩子们都有一种绘画创作潜能,他们喜欢借助线条、色彩、图解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物象了解的知识和要诉说的事物情节及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这时期的幼儿已有初步的审美倾向性,教师应设法激活幼儿的创作潜能,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首先,在绘画创作中可以发展幼儿的全部心理能力,而且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连续从一个心理过程过渡到另一个心理过程,其间,各种能力相互衔接、支持,每种能力都因与其相连的其他能力的运用而得到加强;其次,绘画表现力的发展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在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自由表现,
实际动手将头脑中的东西外化为可视可触的美术形象的过程,学习着艺术的思考方式,创造力必将得到锻炼;再次,绘画表现力的不断提高,可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表现能力以及在绘画中可使幼儿养成富有耐心的良好品质。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绘画活动来激发幼儿兴趣、想象、思维,让幼儿画出属于自己的、最富有绘画表现力的作品呢?
一、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绘画是幼儿的主体行为,如果幼儿缺乏绘画愿望或创作灵感,那么绘画活动的开展将失去教育价值。《纲要》中要求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中的指导者、支持者、启发者,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作活动的要求。
1、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做每一件事情,几乎都与他们自己的兴趣有极大的关系,孩子有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如天上的飞机、路上各种各样的车、人们的服饰以及花草树木等,这是幼儿绘画活动时的创作之源、想象之源、也是绘画兴趣之源;教师可通过谈话提问来激发幼儿表现对事物的想法和动机的愿望;也可以以幼儿平时的奇想作为出发点引发幼儿去作画,如怪兽、泰罗奥特曼战士、恐龙、超人等,凡是幼儿想画的都可以让他画,并且鼓励他大胆画,这样幼儿绘画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才能得到激发。
2、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绘画环境。
绘画创作依赖于一定的氛围,缺乏艺术氛围人就很难有灵感,幼儿绘画也是如此,基于这一点认识,我首先为幼儿创设充满美术氛围的空间环境,教室内外的装饰、墙壁的美化构思夸张、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调和且符合童趣,使幼儿一进入活动室,艺术之气扑鼻而来、灵感丰富,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而且也能随意及时表现美、创造美; 此外,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民主的作风也是幼儿绘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环境使得幼儿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作画,思维不受限制。
3、使用多种绘画材料。 幼儿的坚持性差,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以直接兴趣为主,为了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教师应将绘画内容安排更丰富些、活泼些,同时注重多种材料的运用,除了常用的彩笔、油画棒画的水彩画外,还可以搞吹画、手掌画等,也可以改变纸张形状,如尝试用圆形纸、正方形纸来作画。
二、善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和思维,充分发掘幼儿创造潜能。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所以在绘画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多尝试“无中生有”的创造,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作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1、在活动中运用启发性提问来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教师的启发提问是引导幼儿绘画创作的关键,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要根据题材特点和幼儿情况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才能激起幼儿浓厚的兴趣,打开幼儿智慧的窗口,唤起幼儿的灵感。这样可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通过谜语导入,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
有七种颜色,幼儿就会选用不同颜色画出不同的太阳;“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半圆脸、三角脸、方形脸、长发、短发、卷发„„;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如图1)
在提问中要注意多提一些描述性、假设性的问题,如画《我设计的房子》可以问:“你喜欢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与你家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假如要你设计你想要的房子,你会怎么设计?它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尽情联想、畅想、猜想,从而萌发他们的想象意识和创作欲望,并大胆地绘制了“星星房子”、“云彩房子”、“船房子”、“苹果房子”„„(如图2)
2、让大自然来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自然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花草树木,去动物园观看可爱的小动物来启发幼儿想象。但因我园条件有限,只能带幼儿看看幼儿园的花、各种树木等,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形状以及树叶的样子,如金针形、扇形、椭圆形,树的外型如竖直、圆形、倒垂、三角状„„,再让幼儿展开讲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活,想象也随之迸发。于是在感受了自然景物后,教师出命题画《幼儿园的花草树木》幼儿都能按自己意愿画出一幅幅作品来。(如图3)
3、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积累“创作”素材。 美术是视觉艺术,必须通过视觉的作用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再由“感知”引发“创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幼儿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各种物象,如五颜六色的着装,幼儿书包、文具盒的图案、造型,街道上的广告、风格各异的建筑„„或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平日里注意观察人们和同伴的衣服色彩、造型,再让他们相互讲述或想象造型来设计《漂亮的衣服》。(如图4)
三、以游戏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内容丰富、有趣,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幼儿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可以自主地充分活动,从中得到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尝试将绘画活动游戏化。
在教幼儿画《不同形体的人》时,我先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去玩《哈哈镜》的游戏,幼儿很感兴趣,玩得很开心。通过游戏幼儿了解到“我变矮了”“我变得又高又瘦了”“我变胖变矮了”各种不同形体的人的形象,最后再加以引导,幼儿动手作画。有了游戏的铺垫,幼儿的人物形态各异(如图5),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想象力。又如我教幼儿画《三只蝴蝶》,由于讲过《三只蝴蝶》的故事,我就利用故事录音带,请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游戏,伴着动听的故事和同伴的精彩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当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不停地鼓掌。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幼儿画出了不同姿态、不同表情的蝴蝶,甚至还画出了故事情节(如图6),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表现出兴致盎然的愉快情绪。
四、在“说画”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新精神。
在绘画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增强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开启幼儿的创新精神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说画”又可分为画前“说”、画时“说”、画后“说”这三部分。我在组织绘
画活动时,都会先让幼儿讲讲、说说,然后再请幼儿把自己看到的、说过的情景、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许多小朋友说出来的不一定能画出来或者画出来的,你也不一定能看明白,因此要抓住“说画”三步骤的方法:首先教师要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跟同伴说一说想画什么,以提高绘画兴趣;其次,让幼儿再画画中边画边说,使自己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乍一看,活动室乱哄哄,仔细瞧,孩子们十分投入,一幅幅有趣的作品完成了;最后,“画后说画”,幼儿可说给同伴听或说给老师听。这样一来,让我惊奇的发现,在我看不明白的画中原来蕴藏着一个个美妙的故事,孩子们的想象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他们的创造力让我不可估量。在孩子们讲完后我会给予一个微笑或小小的奖励,孩子们体验了自己的成功,兴趣也就更高了,创造性也在一次次的“说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发掘它并使之得到充分发挥的可能。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地组织、去引导,采用多种新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在绘画活动中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来。
参考资料: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张念芸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5月第1版
2、《开展美术活动 培养幼儿创造力》 上海学前教育网
3、《幼儿园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探索》 张建国 著 《学前教育》2000年第5期
4、《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
5、《浅谈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郭映芬 著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1版
6、《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精神培养的探究》 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
关于发展幼儿绘画表现力教学方法的探索
陆良县马街小学 王凤英
关键词:绘画表现力 创造潜能 想像 创作
内容摘要: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绘画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在绘画中幼儿可以自由表现自己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我们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我认为在绘画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善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和思维,充分发掘其创作潜能;通过游戏、说画来促进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幼儿用心灵去画出属于自己的画来。
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艺术素质方面,尤其在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3-6岁幼儿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这对他们进行美术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能随心所欲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而美术活动特别是绘画活动深受幼儿喜爱。
但长期以来,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教师注意的是讲解—示范—练习的“注入式”教学,如幼儿必恭必敬地听讲、机械地模仿、依葫芦画瓢,一旦离开范画,就不知从何下笔,甚至连颜色都被固定:太阳一定是红的、头发一定上黑色、树叶一定上绿色„„幼儿的画就好像教师的复制品,而那些有所创造的作品,则被认定为“捣蛋”乱画,幼儿那宝贵的创造力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被无情扼杀了。这种封闭性的技法训练绘画活动是幼儿园绘画教学的致命伤,使幼儿创造力培养没有被充分挖掘。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变,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老师说什么幼儿学什么,老师画什么幼儿模仿什么,而是注重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什么是绘画表现力?即幼儿在创造性的绘画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大胆地、自由自在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体现的不是机械模仿、临摹的能力,而是强调幼儿运用线条、色彩、造型、构图等绘画因素、知识技能创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即:审美认识、审美技能、审美创造的综合反映。幼儿时期的孩子们都有一种绘画创作潜能,他们喜欢借助线条、色彩、图解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物象了解的知识和要诉说的事物情节及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这时期的幼儿已有初步的审美倾向性,教师应设法激活幼儿的创作潜能,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首先,在绘画创作中可以发展幼儿的全部心理能力,而且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连续从一个心理过程过渡到另一个心理过程,其间,各种能力相互衔接、支持,每种能力都因与其相连的其他能力的运用而得到加强;其次,绘画表现力的发展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在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自由表现,
实际动手将头脑中的东西外化为可视可触的美术形象的过程,学习着艺术的思考方式,创造力必将得到锻炼;再次,绘画表现力的不断提高,可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表现能力以及在绘画中可使幼儿养成富有耐心的良好品质。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绘画活动来激发幼儿兴趣、想象、思维,让幼儿画出属于自己的、最富有绘画表现力的作品呢?
一、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绘画是幼儿的主体行为,如果幼儿缺乏绘画愿望或创作灵感,那么绘画活动的开展将失去教育价值。《纲要》中要求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中的指导者、支持者、启发者,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作活动的要求。
1、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做每一件事情,几乎都与他们自己的兴趣有极大的关系,孩子有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如天上的飞机、路上各种各样的车、人们的服饰以及花草树木等,这是幼儿绘画活动时的创作之源、想象之源、也是绘画兴趣之源;教师可通过谈话提问来激发幼儿表现对事物的想法和动机的愿望;也可以以幼儿平时的奇想作为出发点引发幼儿去作画,如怪兽、泰罗奥特曼战士、恐龙、超人等,凡是幼儿想画的都可以让他画,并且鼓励他大胆画,这样幼儿绘画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才能得到激发。
2、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绘画环境。
绘画创作依赖于一定的氛围,缺乏艺术氛围人就很难有灵感,幼儿绘画也是如此,基于这一点认识,我首先为幼儿创设充满美术氛围的空间环境,教室内外的装饰、墙壁的美化构思夸张、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调和且符合童趣,使幼儿一进入活动室,艺术之气扑鼻而来、灵感丰富,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而且也能随意及时表现美、创造美; 此外,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民主的作风也是幼儿绘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环境使得幼儿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作画,思维不受限制。
3、使用多种绘画材料。 幼儿的坚持性差,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以直接兴趣为主,为了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教师应将绘画内容安排更丰富些、活泼些,同时注重多种材料的运用,除了常用的彩笔、油画棒画的水彩画外,还可以搞吹画、手掌画等,也可以改变纸张形状,如尝试用圆形纸、正方形纸来作画。
二、善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和思维,充分发掘幼儿创造潜能。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所以在绘画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多尝试“无中生有”的创造,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作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1、在活动中运用启发性提问来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教师的启发提问是引导幼儿绘画创作的关键,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要根据题材特点和幼儿情况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才能激起幼儿浓厚的兴趣,打开幼儿智慧的窗口,唤起幼儿的灵感。这样可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通过谜语导入,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
有七种颜色,幼儿就会选用不同颜色画出不同的太阳;“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半圆脸、三角脸、方形脸、长发、短发、卷发„„;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如图1)
在提问中要注意多提一些描述性、假设性的问题,如画《我设计的房子》可以问:“你喜欢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与你家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假如要你设计你想要的房子,你会怎么设计?它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尽情联想、畅想、猜想,从而萌发他们的想象意识和创作欲望,并大胆地绘制了“星星房子”、“云彩房子”、“船房子”、“苹果房子”„„(如图2)
2、让大自然来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自然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花草树木,去动物园观看可爱的小动物来启发幼儿想象。但因我园条件有限,只能带幼儿看看幼儿园的花、各种树木等,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形状以及树叶的样子,如金针形、扇形、椭圆形,树的外型如竖直、圆形、倒垂、三角状„„,再让幼儿展开讲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活,想象也随之迸发。于是在感受了自然景物后,教师出命题画《幼儿园的花草树木》幼儿都能按自己意愿画出一幅幅作品来。(如图3)
3、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积累“创作”素材。 美术是视觉艺术,必须通过视觉的作用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再由“感知”引发“创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幼儿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各种物象,如五颜六色的着装,幼儿书包、文具盒的图案、造型,街道上的广告、风格各异的建筑„„或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平日里注意观察人们和同伴的衣服色彩、造型,再让他们相互讲述或想象造型来设计《漂亮的衣服》。(如图4)
三、以游戏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内容丰富、有趣,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幼儿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可以自主地充分活动,从中得到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尝试将绘画活动游戏化。
在教幼儿画《不同形体的人》时,我先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去玩《哈哈镜》的游戏,幼儿很感兴趣,玩得很开心。通过游戏幼儿了解到“我变矮了”“我变得又高又瘦了”“我变胖变矮了”各种不同形体的人的形象,最后再加以引导,幼儿动手作画。有了游戏的铺垫,幼儿的人物形态各异(如图5),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想象力。又如我教幼儿画《三只蝴蝶》,由于讲过《三只蝴蝶》的故事,我就利用故事录音带,请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游戏,伴着动听的故事和同伴的精彩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当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不停地鼓掌。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幼儿画出了不同姿态、不同表情的蝴蝶,甚至还画出了故事情节(如图6),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表现出兴致盎然的愉快情绪。
四、在“说画”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新精神。
在绘画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增强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开启幼儿的创新精神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说画”又可分为画前“说”、画时“说”、画后“说”这三部分。我在组织绘
画活动时,都会先让幼儿讲讲、说说,然后再请幼儿把自己看到的、说过的情景、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许多小朋友说出来的不一定能画出来或者画出来的,你也不一定能看明白,因此要抓住“说画”三步骤的方法:首先教师要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跟同伴说一说想画什么,以提高绘画兴趣;其次,让幼儿再画画中边画边说,使自己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乍一看,活动室乱哄哄,仔细瞧,孩子们十分投入,一幅幅有趣的作品完成了;最后,“画后说画”,幼儿可说给同伴听或说给老师听。这样一来,让我惊奇的发现,在我看不明白的画中原来蕴藏着一个个美妙的故事,孩子们的想象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他们的创造力让我不可估量。在孩子们讲完后我会给予一个微笑或小小的奖励,孩子们体验了自己的成功,兴趣也就更高了,创造性也在一次次的“说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发掘它并使之得到充分发挥的可能。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地组织、去引导,采用多种新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在绘画活动中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来。
参考资料: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张念芸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5月第1版
2、《开展美术活动 培养幼儿创造力》 上海学前教育网
3、《幼儿园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探索》 张建国 著 《学前教育》2000年第5期
4、《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
5、《浅谈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郭映芬 著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1版
6、《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精神培养的探究》 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