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写人记事阅读理解练习(1)

(一)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训练

1、油桐花开时

龚文瑞

四月,又到了油桐花开得最盛的时节。

我对于油桐花的印象,要追溯到25年前。1981年,我毕业分配在一个叫横溪的乡村中学教书。学校生活极为简朴、单调,教书之外几乎没有一点带色彩的生活内容。好在那时年轻,19岁的生命如花一般,从来就不缺乏美的创造。记忆中就是那三年的乡村生活,我学会了纵情山水,热爱自然。

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枚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我的居室在一面山坡上,围墙外面是无数绵延不尽的群山,让我对“开门见山”这个成语格外有体验;山风终年不息,响如哨音,特别是冬天,风声简直可以用凄厉来形容。我的居室兼办公室,一张睡觉的木床,一张堆满教科书和作业簿的写字桌。那时,我还没有沉醉于文学创作。

一年十二个月里,我最喜欢的是四月。此时,春渐渐远去,大地浸染透了诗意——山水绿如蓝,花儿芬芳地开。我的窗外那片山坡上有许多油桐花在绽放。我始终相信,花是有情物,懂得爱人与被人爱,甚至会释放情感。让我纯洁的生命所爱的,不是来自异性的吸引,而是来自这校园的油桐花。每每在夜里,我的十平方米斗室里便溢满了油桐花的清香,微风吹过,花香荡漾,我在芬芳中沉醉至入梦。直到次日和煦的晨光穿过窗帘,将我年轻的脸照得灼热,我又在花香中醒来,感受着为我催眠的油桐花香,一个乡村教师粗粝的生活被温暖,我的心里好多回滋生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数年以后回到城里,从此远离乡野与山花,竟然不再喜欢微笑,甚至多了许多愁眉的时刻,清静时默想其中道理,是不是在太多欲望的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香的氤氲与爱抚呢?又过了好多年,我重入江湖,以性灵之心走进乡野,并付诸文字,才将从年轻时便积蕴的那份山水之情尽情释放。

在那个精神贫乏的年代,油桐花香给我的幸福远不仅只有催眠作用,油桐花落的情景就很有诗意!记得那几年的每个油桐花开的季节,晚饭后,我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踏着晚霞与学生或是同事们到横溪或桃江边散步去。穿过幽长而寂静的油桐林,静静地坐在岸畔,看日落西下,听斑鸠唱归,直到天幕落下。而这个过程中感觉最美的总是走过那长长的油桐林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情景呀!路径旁的一棵棵油桐树像张开的巨伞,绿色华盖上缀满了大朵大朵怒放的油桐花,灼灼的神态,灿烂的云霞,远远望去像一把把镶着绿边的碎花阳伞,在天穹下涌动着春浪,妩媚地摇荡着,让走近它的人心旌摇动,仿佛迎着长裙的艳妇似的,花未羞红人先心跳。待走到近处,但见一地落花,宛若铺了一张白色锦缎,若正好有微风掠过,花枝颤动,落英缤纷,瓣瓣花儿如音符从长号中泻出般纷纷坠地。

四月油桐花,还是我的文学的开始。记得一位学生为油桐花写了篇作文,送我阅读后,我尝试着修改了起来,修改至最后,竟全文重写了一回,甚至不惜指力用钢板刻印了数份,送给周围的同事欣赏。自然,那篇作文还算不上美文,甚至没有留存下来,但那毕竟是我的文学初恋,心底里是抹不去的。这份由油桐花及至文学的恋情,因为纯洁而美丽,因为美丽而隽永。十八年后,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问世,书名就以《落英缤纷》为题。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

探究练习

1.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对25年前的乡村油桐花念念不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三段中的“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枚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数年后回到城市为何不再喜欢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十八年后,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取名《落英缤纷》,这与油桐花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人说第三段可以删去,因为这段与油桐花没有关联,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淮河上寻桨声

龚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杜牧的《泊秦淮》。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摇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上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项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5年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有些变味儿,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准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于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了无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船游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

页一页翻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探究练习

1. 作者在没有看到秦淮河前,对秦淮河构想了一幅怎样的优美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读了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对秦淮河有哪些新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走近秦淮河时,为什么会失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对眼前的秦淮河一度失望,但在第六段中又说“历史一页一页翻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你对作者这种心情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没有看到秦淮河之前,对秦淮河的印象一直是神秘美好的。

B.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想象中的秦淮河,是为了和现实中的秦淮河作对比。

C. 文章对现代人不爱惜人文环境、丢失古老文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D. 秦淮河中“汩汩的桨声”是作家心灵中的一支歌,怀念“桨声”就是怀念秦淮河的历史。

6. 第七段中说“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这是一种人生处世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生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

郭 龙

他虽然只是黑龙江省一个中学的保安,可是他却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超出了重点本科线一百多分而被天津大学所录取,他的事迹经过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后他被网友们尊敬的称为“保安哥”,而他就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7岁的訾(zī)立。

訾立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就非常优秀,可是在升入中学后,成绩优秀的訾立却因为家庭的贫困只好在高二下半学期的时候退学了。訾立的父亲成家晚,因此父亲已经近六十岁了,再加上有病,因此訾立恋恋不舍的退学回家种地了。

在退学后訾立开始打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訾立做过装卸工,做过厨师学徒,也做过保安,訾立还记得在做装卸工的时候,经常从晚上七点做到凌晨六点多,装满了一辆又一辆的“解放车”,等下班的时候,訾立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最后訾立累得躺在路边的草丛边就睡着了。

艰辛的生活下,訾言好多次想起了遥远的大学梦,有好多次訾立拿着一些大学的介绍看的发呆,訾立心中依然向往着大学。訾立的这一切被病床上的父亲看在了眼里,父亲说道:“孩子,你没有考上大家,都是爸爸拖累了你,要不你现在去考大学吧!”

訾立听了爸爸的话说道:“爸,没关系,不上大学也挺好。再者我都辍学好几年了,岁数也老大不小了,上大学来得及吗?”“孩子,来得及,完全来得及。孩子,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机会永远都是有的。”

“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訾立琢磨着父亲讲过的这句话,是呀,在秋天的时候,不是也有人种冬小麦吗?为什么麦子在冬天的时候可以发芽,而自己就不能再次走进学校考大学呢?说干就干,訾立很快就辞去了家乡的工作,来到了大庆,因为大庆在整个黑龙江的教育来说都是最好的。

因为訾立的爸妈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怎么有能力来供自己上学呢?就在訾立为此事发愁的时候,訾立突然想到了半工半读,半工半读既可以赚钱养活爸妈,又可以读书,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最后訾立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大庆市东风中学,因为东风中学正在招保安,而且东风中学的教育质量也是最好的,于是訾立顺理成章的成了一名保安。

在成了一名保安后,訾立的生活算是暂时安定下来了,而为了更好的学习,訾立都是白天去教室上课,晚上的时候则去值班,很快訾立的刻苦用功就在全校传开了。东风中学的校长很快就知道了在自己学校里有这样一名好学的保安,于是就找到了訾立,破例允许他免费就读学校的高三班,訾立终于有了机会和同学们一起迎接高考的到来,很快訾立的成绩就排在了年级的前二十名。

可是过了三个月,訾立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样可以很方便学习,可是却没有任何收入,而没有收入则老家爸妈则生活就会陷入困境。最后訾立考虑再三,向校长申请到了工作岗位上。回到工作岗位上的訾立学习更加刻苦了,在高考后,訾立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高出了重点本科线106分,在学校排名第16名,被天津大学录取。

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訾立很快就成为了名人,而为什么有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考上重点大学则成了记者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訾立对记者说道:“为什么我会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考上大学,我想与我爸爸有关,是他告诉我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而且收成不错,而这就是我能考上大学的主要原因吧!”

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只要你努力机会永远都有,也许这也是我这位“保安哥”訾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山老爹

高深

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着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的爽快。

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j í()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襟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阴。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选自《人民日报》)

探究练习

1. 给黑体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揣着( ) (2)贫jí( )

2. 结合语境,品味语言。

(1)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十一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看山老爹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________,暗线索是_________,其中插叙了________和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

6. 读了本文之后,请谈谈你对看山老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轮车夫

陈大俭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

探究练习

1. 第一段中画线句表面上是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中黑体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安 新

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便在几十里之外的一所初中学校的食堂里做饭,从我家到这所学校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平日里,很少有人会走这条路,只有父亲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在上面。

记得那时父亲每天去学校时随身都要带上一把手电和一把小弯刀。冬天里天黑得早,给学生把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朝回赶,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赶上要走黑路,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有一次,我跟父亲去学校玩。在回来的路上,忽然听见前面隐约好像有一个人在小声哭泣,很凄惨。我吓坏了,父亲却安抚地拍拍我的肩,拉着我一起走。等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被捕猎夹夹住双腿,受了重伤的母獾子!“什么东西都怕人!”父亲淡淡地总结道,那是我觉得父亲可真勇敢。

大约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晚上便要陪着父亲去30多里外的一个集镇去上卖熟山芋。每天凌晨2:00出发,父亲挑着两木桶山芋,而我则负责给他打手电,照路。

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摆放着。特别是一些新坟,尚未被毁的坟头上的白幡,也总是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声音,让人不寒而栗。如果夜空中还有少许的星星,或挂着一轮明月,那就更让人害怕了——你能很容易看见那些飘舞的白藩!

但父亲似乎一点都不害怕,他让我走在他的身后,自己打头阵,“什么东西都怕人,尤其怕胆子大的人!”父亲这样说给我壮胆。

更可怕的还有,路上会冷不丁会出现一座或几座“丘葬坟”,那是我们当地特有的一种殡葬方式,棺材已经下到坟坑里去了,但却没盖上土,就那么放在外面,要等3年后才埋上。难产死了的孕妇,以及意外突然离世的人,都必须要进行丘葬——黑夜中的丘葬坟简直是我的噩梦。

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丘葬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 “我胆子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决定不让我陪他去卖熟山芋了,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他才同意我们每次送他一小路程。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就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虽然都知道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鬼,但是,当你真的走在黑夜里,而且还清楚地知道,你即将路过一个没有被埋葬起来的棺材,极少有人会不害怕的,父亲就属于“极小”中的一个,“胆大”的父亲,也许是我年少时的骄傲。

我上大学后,父亲便带着母亲去城里打工了。当我上班,有了自己的收入后,便希望他们不要再打工了,可以和我一起住,或者回老家,享点清福。母亲爽快地答应了,父亲本来也是同意的,可后来他却又反悔了,说母亲一个人去我这就行了,他要继续在外面打工,这让我非常生气——我已经不需要他再辛苦打工赚钱了,于是便在电话里朝父亲发了一通莫名的邪火,而父亲也不做声。

直到母亲来家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在家养点本土鸡,弄点土鸡蛋,带给我们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老屋的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说他自己胆小,晚上一个人不敢睡在空荡荡的3间老屋里,于是才决定继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走丘葬坟,一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于是便用“什么东西都怕人,我胆大。”这句话来将一切恐惧和害怕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12年第9期)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 乡村油桐花丰富了作者当时孤寂单调的生活,给予了作者精神的慰藉,同时,作者还因油桐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怀。3. 因为回到城市后,脱离了山山水水,没有了乡村的那份宁静和恬淡。或: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香的氤氲与爱抚。4. 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作者对油桐花香的怀念,是油桐花让作者与文学结下深厚的情结。5. 不可以,因为这段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2、

1. 秦淮河两岸是酒家,每个酒家门前飘逸着一方旌旗或几枚灯笼;临河的窗边种着花草、倚着女子或飘出吴歌;秦淮河的水清澈见底,有鱼虾追逐,四季游人如潮。2. 没有了六朝的历史古韵,秦淮河的风月在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3. 秦淮河失去了古朴的清韵,到处是五光十色的时尚霓虹灯,找不到曾经缠绕在心中的风景,心中对秦淮河的遐想破灭了。

4. 秦淮河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人类给予的,社会的发展,必然使秦淮河发生改变,不必过多追究谁的责任,这是作者一种大度情怀的体现。5.C 6. 提示:先要对这种人生态度给予肯定,然后分析这种人生态度的积极意义。

3、

1. ①chu āi ②瘠。2. 示例:(1)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不同季节和景色的特点,表现了看山老爹痴迷于这片山林。(2)形象地写出了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3. “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中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4. 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5. 是老爹一天的活动;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6. 提示:可从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方面入手分析。

4、

1. 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2. (1)“斩钉截铁”表现了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2)“把心一横”表现了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3. 示例:“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4. 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5. 表示想法的有:真是个好人啊!/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的有: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钱车费,迟疑地放回口袋,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言之成理即可)

(一)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训练

1、油桐花开时

龚文瑞

四月,又到了油桐花开得最盛的时节。

我对于油桐花的印象,要追溯到25年前。1981年,我毕业分配在一个叫横溪的乡村中学教书。学校生活极为简朴、单调,教书之外几乎没有一点带色彩的生活内容。好在那时年轻,19岁的生命如花一般,从来就不缺乏美的创造。记忆中就是那三年的乡村生活,我学会了纵情山水,热爱自然。

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枚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我的居室在一面山坡上,围墙外面是无数绵延不尽的群山,让我对“开门见山”这个成语格外有体验;山风终年不息,响如哨音,特别是冬天,风声简直可以用凄厉来形容。我的居室兼办公室,一张睡觉的木床,一张堆满教科书和作业簿的写字桌。那时,我还没有沉醉于文学创作。

一年十二个月里,我最喜欢的是四月。此时,春渐渐远去,大地浸染透了诗意——山水绿如蓝,花儿芬芳地开。我的窗外那片山坡上有许多油桐花在绽放。我始终相信,花是有情物,懂得爱人与被人爱,甚至会释放情感。让我纯洁的生命所爱的,不是来自异性的吸引,而是来自这校园的油桐花。每每在夜里,我的十平方米斗室里便溢满了油桐花的清香,微风吹过,花香荡漾,我在芬芳中沉醉至入梦。直到次日和煦的晨光穿过窗帘,将我年轻的脸照得灼热,我又在花香中醒来,感受着为我催眠的油桐花香,一个乡村教师粗粝的生活被温暖,我的心里好多回滋生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数年以后回到城里,从此远离乡野与山花,竟然不再喜欢微笑,甚至多了许多愁眉的时刻,清静时默想其中道理,是不是在太多欲望的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香的氤氲与爱抚呢?又过了好多年,我重入江湖,以性灵之心走进乡野,并付诸文字,才将从年轻时便积蕴的那份山水之情尽情释放。

在那个精神贫乏的年代,油桐花香给我的幸福远不仅只有催眠作用,油桐花落的情景就很有诗意!记得那几年的每个油桐花开的季节,晚饭后,我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踏着晚霞与学生或是同事们到横溪或桃江边散步去。穿过幽长而寂静的油桐林,静静地坐在岸畔,看日落西下,听斑鸠唱归,直到天幕落下。而这个过程中感觉最美的总是走过那长长的油桐林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情景呀!路径旁的一棵棵油桐树像张开的巨伞,绿色华盖上缀满了大朵大朵怒放的油桐花,灼灼的神态,灿烂的云霞,远远望去像一把把镶着绿边的碎花阳伞,在天穹下涌动着春浪,妩媚地摇荡着,让走近它的人心旌摇动,仿佛迎着长裙的艳妇似的,花未羞红人先心跳。待走到近处,但见一地落花,宛若铺了一张白色锦缎,若正好有微风掠过,花枝颤动,落英缤纷,瓣瓣花儿如音符从长号中泻出般纷纷坠地。

四月油桐花,还是我的文学的开始。记得一位学生为油桐花写了篇作文,送我阅读后,我尝试着修改了起来,修改至最后,竟全文重写了一回,甚至不惜指力用钢板刻印了数份,送给周围的同事欣赏。自然,那篇作文还算不上美文,甚至没有留存下来,但那毕竟是我的文学初恋,心底里是抹不去的。这份由油桐花及至文学的恋情,因为纯洁而美丽,因为美丽而隽永。十八年后,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问世,书名就以《落英缤纷》为题。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

探究练习

1.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对25年前的乡村油桐花念念不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三段中的“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枚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数年后回到城市为何不再喜欢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十八年后,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取名《落英缤纷》,这与油桐花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人说第三段可以删去,因为这段与油桐花没有关联,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淮河上寻桨声

龚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杜牧的《泊秦淮》。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摇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上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项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5年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有些变味儿,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准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于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了无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船游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

页一页翻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探究练习

1. 作者在没有看到秦淮河前,对秦淮河构想了一幅怎样的优美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读了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对秦淮河有哪些新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走近秦淮河时,为什么会失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对眼前的秦淮河一度失望,但在第六段中又说“历史一页一页翻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你对作者这种心情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没有看到秦淮河之前,对秦淮河的印象一直是神秘美好的。

B.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想象中的秦淮河,是为了和现实中的秦淮河作对比。

C. 文章对现代人不爱惜人文环境、丢失古老文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D. 秦淮河中“汩汩的桨声”是作家心灵中的一支歌,怀念“桨声”就是怀念秦淮河的历史。

6. 第七段中说“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这是一种人生处世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生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

郭 龙

他虽然只是黑龙江省一个中学的保安,可是他却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超出了重点本科线一百多分而被天津大学所录取,他的事迹经过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后他被网友们尊敬的称为“保安哥”,而他就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7岁的訾(zī)立。

訾立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就非常优秀,可是在升入中学后,成绩优秀的訾立却因为家庭的贫困只好在高二下半学期的时候退学了。訾立的父亲成家晚,因此父亲已经近六十岁了,再加上有病,因此訾立恋恋不舍的退学回家种地了。

在退学后訾立开始打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訾立做过装卸工,做过厨师学徒,也做过保安,訾立还记得在做装卸工的时候,经常从晚上七点做到凌晨六点多,装满了一辆又一辆的“解放车”,等下班的时候,訾立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最后訾立累得躺在路边的草丛边就睡着了。

艰辛的生活下,訾言好多次想起了遥远的大学梦,有好多次訾立拿着一些大学的介绍看的发呆,訾立心中依然向往着大学。訾立的这一切被病床上的父亲看在了眼里,父亲说道:“孩子,你没有考上大家,都是爸爸拖累了你,要不你现在去考大学吧!”

訾立听了爸爸的话说道:“爸,没关系,不上大学也挺好。再者我都辍学好几年了,岁数也老大不小了,上大学来得及吗?”“孩子,来得及,完全来得及。孩子,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机会永远都是有的。”

“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訾立琢磨着父亲讲过的这句话,是呀,在秋天的时候,不是也有人种冬小麦吗?为什么麦子在冬天的时候可以发芽,而自己就不能再次走进学校考大学呢?说干就干,訾立很快就辞去了家乡的工作,来到了大庆,因为大庆在整个黑龙江的教育来说都是最好的。

因为訾立的爸妈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怎么有能力来供自己上学呢?就在訾立为此事发愁的时候,訾立突然想到了半工半读,半工半读既可以赚钱养活爸妈,又可以读书,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最后訾立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大庆市东风中学,因为东风中学正在招保安,而且东风中学的教育质量也是最好的,于是訾立顺理成章的成了一名保安。

在成了一名保安后,訾立的生活算是暂时安定下来了,而为了更好的学习,訾立都是白天去教室上课,晚上的时候则去值班,很快訾立的刻苦用功就在全校传开了。东风中学的校长很快就知道了在自己学校里有这样一名好学的保安,于是就找到了訾立,破例允许他免费就读学校的高三班,訾立终于有了机会和同学们一起迎接高考的到来,很快訾立的成绩就排在了年级的前二十名。

可是过了三个月,訾立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样可以很方便学习,可是却没有任何收入,而没有收入则老家爸妈则生活就会陷入困境。最后訾立考虑再三,向校长申请到了工作岗位上。回到工作岗位上的訾立学习更加刻苦了,在高考后,訾立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高出了重点本科线106分,在学校排名第16名,被天津大学录取。

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訾立很快就成为了名人,而为什么有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考上重点大学则成了记者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訾立对记者说道:“为什么我会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考上大学,我想与我爸爸有关,是他告诉我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而且收成不错,而这就是我能考上大学的主要原因吧!”

秋天的麦子也会发芽,只要你努力机会永远都有,也许这也是我这位“保安哥”訾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山老爹

高深

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着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的爽快。

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j í()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襟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阴。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选自《人民日报》)

探究练习

1. 给黑体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揣着( ) (2)贫jí( )

2. 结合语境,品味语言。

(1)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十一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看山老爹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________,暗线索是_________,其中插叙了________和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

6. 读了本文之后,请谈谈你对看山老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轮车夫

陈大俭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

探究练习

1. 第一段中画线句表面上是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中黑体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安 新

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便在几十里之外的一所初中学校的食堂里做饭,从我家到这所学校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平日里,很少有人会走这条路,只有父亲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在上面。

记得那时父亲每天去学校时随身都要带上一把手电和一把小弯刀。冬天里天黑得早,给学生把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朝回赶,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赶上要走黑路,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有一次,我跟父亲去学校玩。在回来的路上,忽然听见前面隐约好像有一个人在小声哭泣,很凄惨。我吓坏了,父亲却安抚地拍拍我的肩,拉着我一起走。等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被捕猎夹夹住双腿,受了重伤的母獾子!“什么东西都怕人!”父亲淡淡地总结道,那是我觉得父亲可真勇敢。

大约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晚上便要陪着父亲去30多里外的一个集镇去上卖熟山芋。每天凌晨2:00出发,父亲挑着两木桶山芋,而我则负责给他打手电,照路。

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摆放着。特别是一些新坟,尚未被毁的坟头上的白幡,也总是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声音,让人不寒而栗。如果夜空中还有少许的星星,或挂着一轮明月,那就更让人害怕了——你能很容易看见那些飘舞的白藩!

但父亲似乎一点都不害怕,他让我走在他的身后,自己打头阵,“什么东西都怕人,尤其怕胆子大的人!”父亲这样说给我壮胆。

更可怕的还有,路上会冷不丁会出现一座或几座“丘葬坟”,那是我们当地特有的一种殡葬方式,棺材已经下到坟坑里去了,但却没盖上土,就那么放在外面,要等3年后才埋上。难产死了的孕妇,以及意外突然离世的人,都必须要进行丘葬——黑夜中的丘葬坟简直是我的噩梦。

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丘葬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 “我胆子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决定不让我陪他去卖熟山芋了,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他才同意我们每次送他一小路程。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就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虽然都知道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鬼,但是,当你真的走在黑夜里,而且还清楚地知道,你即将路过一个没有被埋葬起来的棺材,极少有人会不害怕的,父亲就属于“极小”中的一个,“胆大”的父亲,也许是我年少时的骄傲。

我上大学后,父亲便带着母亲去城里打工了。当我上班,有了自己的收入后,便希望他们不要再打工了,可以和我一起住,或者回老家,享点清福。母亲爽快地答应了,父亲本来也是同意的,可后来他却又反悔了,说母亲一个人去我这就行了,他要继续在外面打工,这让我非常生气——我已经不需要他再辛苦打工赚钱了,于是便在电话里朝父亲发了一通莫名的邪火,而父亲也不做声。

直到母亲来家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在家养点本土鸡,弄点土鸡蛋,带给我们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老屋的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说他自己胆小,晚上一个人不敢睡在空荡荡的3间老屋里,于是才决定继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走丘葬坟,一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于是便用“什么东西都怕人,我胆大。”这句话来将一切恐惧和害怕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12年第9期)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 乡村油桐花丰富了作者当时孤寂单调的生活,给予了作者精神的慰藉,同时,作者还因油桐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怀。3. 因为回到城市后,脱离了山山水水,没有了乡村的那份宁静和恬淡。或: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香的氤氲与爱抚。4. 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作者对油桐花香的怀念,是油桐花让作者与文学结下深厚的情结。5. 不可以,因为这段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2、

1. 秦淮河两岸是酒家,每个酒家门前飘逸着一方旌旗或几枚灯笼;临河的窗边种着花草、倚着女子或飘出吴歌;秦淮河的水清澈见底,有鱼虾追逐,四季游人如潮。2. 没有了六朝的历史古韵,秦淮河的风月在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3. 秦淮河失去了古朴的清韵,到处是五光十色的时尚霓虹灯,找不到曾经缠绕在心中的风景,心中对秦淮河的遐想破灭了。

4. 秦淮河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人类给予的,社会的发展,必然使秦淮河发生改变,不必过多追究谁的责任,这是作者一种大度情怀的体现。5.C 6. 提示:先要对这种人生态度给予肯定,然后分析这种人生态度的积极意义。

3、

1. ①chu āi ②瘠。2. 示例:(1)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不同季节和景色的特点,表现了看山老爹痴迷于这片山林。(2)形象地写出了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3. “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中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4. 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5. 是老爹一天的活动;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6. 提示:可从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方面入手分析。

4、

1. 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2. (1)“斩钉截铁”表现了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2)“把心一横”表现了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3. 示例:“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4. 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5. 表示想法的有:真是个好人啊!/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的有: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钱车费,迟疑地放回口袋,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内容

  •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
  •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双木游语文站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 写作专题整合的背景 作文是语文的核心.你在学习字词.造句.阅读等知识时要始终贯穿作文.在高考中,作文占70分,但是,跟作文能力直接相关的语言表达是12分,其他的基础题阅读理解题跟作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

  •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 ...

  • 培训高一教师的讲座
  • 培训高一教师的讲座: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建议 1.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 * 号标出)",同时还有"扩展阅读"和"名著导读",从而形成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 ...

  •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2
  • 第三单元 单元规划 上个单元我们跟着古人的娴妙而多情之笔,游览了我们的自然家园,感悟了蕴涵在天地之间的人生哲理:本单元我们要欣赏四篇写人记事的美文,通过作者或深沉或朴素的笔调去品味一个个鲜活人物的人格魅力,学会用简单有效的笔法由外而内地塑造人物,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以他们为参照反观自身,在生活中由外而 ...

  •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范文系统的特点
  • 语文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和语文教学需要而编写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纽带.语文教材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其中,范文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础,其他三个系统都是依托它 ...

  • 故乡的榕树 (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故乡的榕树 (3课时)教学目标:(一)体会作者对于大陆故乡和乡亲们的真挚眷念的感情.(二)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结点,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三)体会文章语言的诗意. 难点: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重点:本文的结构与思路分析: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的景物引出对故 ...

  • 高一作文训练系列之叙事类记叙文写作
  • 高一作文训练系列之叙事类记叙文写作 高一作文训练系列之叙事类记叙文写作子莫弗一 高一作文训练系列之叙事类记叙文写作 一.目标 1.了解叙事的一般方法,学会条理记事. 2.学习运用线索记事的手法. 3.把握记叙文的波澜的创制方法. 4.学习叙事的技巧,力求记叙生动. 二.叙事类记叙文写作 叙事是为了表 ...

  • 新课程高中语文
  • 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贾向东 自2006年9月始,我们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进入新课改后,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理论学习.听课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比以前大大增多,我校还与两所重点中学结成一个课改联合体,三校的高一教师几次在一起研讨交流.从平日听课.案例分析.三校研讨活动中,我感到教师的教学观念 ...

  • 跑警报(语文版高一必修)
  • [教学设想] <跑警报>是篇感性散文,具有感性散文的无拘无束,率性自由的风格.文章所选取的材料很多,有些似乎与主题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文章杂乱无章,而且非常随意.他们会认为原来这样乱写也能算是好文章,会进行模仿,想到哪写到哪,写得不伦不类.因此,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