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术论文

关于劳技课内容和形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诸暨浣江小学 吕建萍

关于劳技课内容和形式的几点思考

前不久,在六年级的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在一百个学生中,平时都是自己盛饭占45%,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的占32%,平时帮父母做家务劳动的只占24%,至于会做菜、做饭的就只占6%,每天由父母整理学习用品的学生还有存在。这个现象不难让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有太多长辈的宠爱,以至于生活劳动技能日益退化,就是连一些最基本的动手能力都不会了,所以就会出现学生到了高年级都还不会扫地的现象。

在我国,劳动技术课虽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被列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从全国看,开设这门课的情况还很不平衡。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没有开设这门课。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把这门课列入议事日程,重视不够。学校、社会对开设这门课的知识和客观实践的需要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学校只是迫于形势,装点一下门面。应付一下检查,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劳技教育的经费乃至师资严重不足。至今,师范院校没有培养劳技教师的系科,当前,基本上所有从事劳技课教学的教师均是“半路出家”。

做为一个普通的劳技老师,在这样一种教学情况面前,我们怎样来让孩子获得一些劳动知识和技能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理清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在《劳动与技术》的教材中,教学内容主要有个人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三大类。 一是以儿童生活、学习为主线的劳动实践。这部分劳动内容以儿童个体为中心,围绕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吃、穿、 用、生活起居等,教给儿童力所能及的自己应做的事。如吃的方面,让学生学会做一般的主食和炒几个简单的饭菜;洗涤方面,从洗手洗脸开始,到学会洗自己的衣被;穿的方面,从穿鞋、系鞋带开始,到学会缝制简单的生活用品,如小沙包、小坐垫等;学习方面,从收拾书包开始,到学会自制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

二是简单生产劳动。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这些简单生产劳动主要是手工劳动,包括纸工、泥工、小木工 、小金工、种植、养殖、编织、缝纫、刺绣等。

三是以上两方面劳动的扩展,即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如生活方面,从以自我服务为主线的劳动扩展到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方面,也是主要从课堂、家庭的小范围、小型实践,扩展到社会实践。

在一册教材里,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让我们做老师的很为难:老师又不是万能的,什么都要教,这劳技课可怎么上啊?其实,只要我们长个心眼,不难发现,有些教学内容是和其它学科有很大的关系的,有时内容也会发生重叠的。如:在教学纸工、泥工时,美术课上也有这个内容,综合实际课上也有。不同的是教学的侧重点,美术课主要侧重的是色彩和美感,劳技课上侧重的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技能方面,而综合实践课上主张的是到实地把两者都用上去。再如在进行公益劳动这方面教学内容时,和《品德与生活》有了很大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强调对学生的一些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在制订教学计划之前,了解了教学的这一系列内容,再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和其它课程进行有效的综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掘学习场所,教学形式多样

1.服务家庭,学生生活。在低年级,有很多教学内容都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自我服务为目的。如低年级学会刷牙、洗脚、剪指甲、洗手帕、红领巾等;中年级如能自己洗头、会使用针线、会钉钮扣等;高年级如学会外出买东西,以及识别商品的好坏等。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无疑是示范给学生一些方法和动作,很大的一部分劳动需要家庭来配合,所以,这时家庭参与教学就占了很大的作用了。这些技能,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父母的指导,在家庭这个教学场所中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让学生掌握生活劳动技能的一大途径。别看不起这不起眼的家务劳动,帮妈妈洗碗、倒垃圾中蕴含着你对妈妈的尊敬和对劳动的热爱;倒茶、招待客人,小小事情却展示了良好的教养;学会洗衣、做饭,孩子会终生受益„„

2.服务社会,学会合作。

如果说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那么参与公益劳动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交、尊重和认识的需要。比如,许多小同学都喜欢叠纸飞机,这既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最简单的生产劳动。大纲规定的生产劳动内容有手工制作,种植和饲养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游戏环境中,既有玩的乐趣,同时,在玩的同时,培养生产劳动技能,培养热爱劳动的态度,学会相互协作,一举两得。

又诸如种植、养殖、缝纫、编织、小木工、 小金工等学习内容,有些专业知识,教师自己也不太懂,这时,有必要发动社会的力量,让学生不必进入课堂,而进入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让专业的人员进行教学,通过课外活动的参观、考查、校外实践,让孩子们掌握得更好。

学生服务社会,主要体现为不计报酬地为他人服务,即公益劳动。它包括在学校范围内的日常劳动和特定劳动周内的劳动,建设校园,美化校园环境,但更多的是指自愿性质的社区服务和援助劳动。如:植树、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帮助军属及孤寡老人干家务活,对伤残弱小者提供体力和智力援助等,让学生各自拥有公益劳动记录卡,卡上记录了每学期每个学生参加的公益劳动时间和次数。在这种劳动中,学生们将转换心态,以他人的需要为中心,急他人所急,学会关心他人。还可以组织其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劳动,这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在公益劳动中培养自己完善的人格,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一名合格的新社会的劳动者。

关于劳技课内容和形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诸暨浣江小学 吕建萍

关于劳技课内容和形式的几点思考

前不久,在六年级的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在一百个学生中,平时都是自己盛饭占45%,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的占32%,平时帮父母做家务劳动的只占24%,至于会做菜、做饭的就只占6%,每天由父母整理学习用品的学生还有存在。这个现象不难让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有太多长辈的宠爱,以至于生活劳动技能日益退化,就是连一些最基本的动手能力都不会了,所以就会出现学生到了高年级都还不会扫地的现象。

在我国,劳动技术课虽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被列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从全国看,开设这门课的情况还很不平衡。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没有开设这门课。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把这门课列入议事日程,重视不够。学校、社会对开设这门课的知识和客观实践的需要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学校只是迫于形势,装点一下门面。应付一下检查,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劳技教育的经费乃至师资严重不足。至今,师范院校没有培养劳技教师的系科,当前,基本上所有从事劳技课教学的教师均是“半路出家”。

做为一个普通的劳技老师,在这样一种教学情况面前,我们怎样来让孩子获得一些劳动知识和技能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理清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在《劳动与技术》的教材中,教学内容主要有个人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三大类。 一是以儿童生活、学习为主线的劳动实践。这部分劳动内容以儿童个体为中心,围绕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吃、穿、 用、生活起居等,教给儿童力所能及的自己应做的事。如吃的方面,让学生学会做一般的主食和炒几个简单的饭菜;洗涤方面,从洗手洗脸开始,到学会洗自己的衣被;穿的方面,从穿鞋、系鞋带开始,到学会缝制简单的生活用品,如小沙包、小坐垫等;学习方面,从收拾书包开始,到学会自制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

二是简单生产劳动。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这些简单生产劳动主要是手工劳动,包括纸工、泥工、小木工 、小金工、种植、养殖、编织、缝纫、刺绣等。

三是以上两方面劳动的扩展,即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如生活方面,从以自我服务为主线的劳动扩展到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方面,也是主要从课堂、家庭的小范围、小型实践,扩展到社会实践。

在一册教材里,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让我们做老师的很为难:老师又不是万能的,什么都要教,这劳技课可怎么上啊?其实,只要我们长个心眼,不难发现,有些教学内容是和其它学科有很大的关系的,有时内容也会发生重叠的。如:在教学纸工、泥工时,美术课上也有这个内容,综合实际课上也有。不同的是教学的侧重点,美术课主要侧重的是色彩和美感,劳技课上侧重的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技能方面,而综合实践课上主张的是到实地把两者都用上去。再如在进行公益劳动这方面教学内容时,和《品德与生活》有了很大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强调对学生的一些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在制订教学计划之前,了解了教学的这一系列内容,再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和其它课程进行有效的综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掘学习场所,教学形式多样

1.服务家庭,学生生活。在低年级,有很多教学内容都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自我服务为目的。如低年级学会刷牙、洗脚、剪指甲、洗手帕、红领巾等;中年级如能自己洗头、会使用针线、会钉钮扣等;高年级如学会外出买东西,以及识别商品的好坏等。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无疑是示范给学生一些方法和动作,很大的一部分劳动需要家庭来配合,所以,这时家庭参与教学就占了很大的作用了。这些技能,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父母的指导,在家庭这个教学场所中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让学生掌握生活劳动技能的一大途径。别看不起这不起眼的家务劳动,帮妈妈洗碗、倒垃圾中蕴含着你对妈妈的尊敬和对劳动的热爱;倒茶、招待客人,小小事情却展示了良好的教养;学会洗衣、做饭,孩子会终生受益„„

2.服务社会,学会合作。

如果说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那么参与公益劳动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交、尊重和认识的需要。比如,许多小同学都喜欢叠纸飞机,这既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最简单的生产劳动。大纲规定的生产劳动内容有手工制作,种植和饲养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游戏环境中,既有玩的乐趣,同时,在玩的同时,培养生产劳动技能,培养热爱劳动的态度,学会相互协作,一举两得。

又诸如种植、养殖、缝纫、编织、小木工、 小金工等学习内容,有些专业知识,教师自己也不太懂,这时,有必要发动社会的力量,让学生不必进入课堂,而进入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让专业的人员进行教学,通过课外活动的参观、考查、校外实践,让孩子们掌握得更好。

学生服务社会,主要体现为不计报酬地为他人服务,即公益劳动。它包括在学校范围内的日常劳动和特定劳动周内的劳动,建设校园,美化校园环境,但更多的是指自愿性质的社区服务和援助劳动。如:植树、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帮助军属及孤寡老人干家务活,对伤残弱小者提供体力和智力援助等,让学生各自拥有公益劳动记录卡,卡上记录了每学期每个学生参加的公益劳动时间和次数。在这种劳动中,学生们将转换心态,以他人的需要为中心,急他人所急,学会关心他人。还可以组织其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劳动,这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在公益劳动中培养自己完善的人格,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一名合格的新社会的劳动者。


相关内容

  • 劳动技术教学计划
  • 一、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感,以及在现实劳动中保护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发展 ...

  • 劳动活动方案
  • 大足县实验小学关于开展"小手拉大手" 创国卫复查启动仪式--义务劳动活动方案 为了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创国卫复查活动活动的热情,使他们进一步养成爱卫生.讲 清洁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影响和带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以讲文明.爱卫生为荣的良好 社会风尚.根基县政府和教委的统一安排,我校 ...

  •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
  •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 3.1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 3.1.1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含义:社会再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容量. 劳动力需求主体:企业.政府和从事自我雇佣工作的劳动者本身. 对劳动力需求含义的理解: 1)是一种派生需求:直接需求,社会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是由产品需求派生出来的,也 ...

  •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引发的问题
  • [内容摘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引发四个问题:在生产力中如何划分.比较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根据和历史阶段是多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观点是矛盾还是一致:劳动者决定因素 ...

  • 中小学劳动及劳动技术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 中小学劳动及劳动技术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一.当前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困境 1.思想认识上的偏颇性,导致劳动技术教育摆不到应有的位置 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问题,是困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最根本.最核心的问 题.思想认识问题的不解决,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就永远也摆不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

  • 广西与广东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比较
  • 作者:陈湘桂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02期 一.广西与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技术装备程度低,容纳劳动力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大的产业.在研究分析中,理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涵有利于比较全面地掌握其分布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从单位劳动力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等固定资 ...

  •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者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增益学生的 ...

  • 论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横向结合与纵向发展同步
  • 作者:章国兴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1995年01期 摘要 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纵向与横向结合,给生产力内涵作了新的概括,注入了新的内容,是生产力基本要素"结合"的新方式,它可以同其他"结合"方式相交流,并有利于"结合"方式的深入研究.研究纵向 ...

  • 俞宪忠:对劳动密集型战略的理论质疑
  • 2010年04月21日 08:31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进入俞宪忠专栏主页>>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俞宪忠博士 很多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鉴于中国具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禀赋,企业用大量价格低廉的劳动替代价格相对高昂的技术,既可以使中国 ...

  • 论创造性物化劳动的价值增殖功能
  • 作者:曾绪宜 探索:哲社版 1996年04期 创造性劳动价值论[1]为坚持. 发展和完善传统劳动价值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创造性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抽象为两类劳动:一般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前者的内涵完全等同于传统理论中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内涵.它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