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问题及治理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节 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南方地区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 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 ,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西北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

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

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青藏地区

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 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因素:地势高

2、我国四大区域农业生产一览

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西北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青藏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3、我国四大区域工业生产一览

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著名海港: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油田: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海盐:长芦。铁矿:鞍山、本溪、迁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

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西北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

青藏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5、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台湾省

⑴ 地理位置与范围: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⑵ 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平原宽广。岛上多火山、地震。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浊水溪仅186千米。最大湖泊日月潭。

⑶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①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②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③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⑷ 工业和旅游业:以" 进口-加工-出口" 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⑸ 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

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中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份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约600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祖藉广东省的最多。香港重要转口港,居国际贸易有利位置。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也是世界信息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原料、燃料、副食品、淡水、建筑材料等大部分依靠进口,工业多属加工工业。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香港的旅游业也很发达。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回归祖国,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组成。人口40多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祖籍也以广东省最多。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1999年12月3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二节 区域差异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界限: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3000m 等高线——青藏高寒区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一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地理背景:

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②千沟万壑, 支流破碎

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 地理位置特殊, 多处过渡地带b.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

2、问题和解决措施: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⑵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

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3、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第二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1、背景:

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

2、分布: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

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杨

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4、治理:

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第三节 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长江三峡: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实际就是三峡库区。

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⑴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

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②泄洪能力不足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

人为原因: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⑵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⑶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3、百万移民的安置:

⑴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范围广、人数多、补偿资金巨大;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巨大

⑵移民安置条件: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因三峡工程周期长,因此安置的时间较充裕;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的支援

⑶开发性移民:(优势)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同时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

4、生态效益:

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背景:

⑴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 主体

滨海平原 低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

⑵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原因——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

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关键所在。

2、问题和措施: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A 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地势低平,洪涝严重,成土母质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 指导思想:因洼制宜;效果:鱼塘—台田模式 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B 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水盐运动:春秋返盐(积盐),夏(淋盐),冬稳定

冶理:调控水盐运动(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井排井灌—抽

取盐水,补充淡水;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农业生物

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

⑵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华北河流径流量小

水资源时间变化大,冬春缺少严重,年际变化大

浪费、污染

要求量大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沙尘来源:干旱内陆,施工工地 动力:盛行风 影响地区:下风向地区

形成原因 自然 ①气候干旱 ②植被稀少 ③地表疏松

人为 ①滥垦滥伐 ②过度放牧 ③违章施工 ㈣过度开采

治理措施:①退耕还草、林 ②合理放牧 ③文明施工 ④植树种草

第五节 南方低山丘陵的整治与开发

1、背景:

⑴回归带上的绿洲:

位置范围:在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

区位优势: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开发潜力巨大。 人地关系: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

⑵资源优势与问题:

气候资源:优-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配合好 缺-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

生物资源:优-品种多,更新快 缺-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品种单一,经营粗放 土地资源:优-多种经营,分层布局

缺-生态脆弱,易产生生态问题,地表切割,地形复杂 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瘦——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

水资源:优-丰富,利于水电、农业 缺-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

2、农业面临的问题: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a 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b 能源短缺,砍林取薪

对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

3、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调整山区农业结构

⑴走立体农业之路: 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

⑵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节 东北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1、土地资源

优势: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问题: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

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

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

②湿地破坏—沼泽地 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势平坦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沼泽作用(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

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负面效应(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

源减少)——气候变迁

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继续发展种植业,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

2、森林资源

优势:①全国最大林区(36%,是全国3倍,人均林地是全国8倍,林地占全区42%)

②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③宜林地区广

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

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

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

第七节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

1、背景:

资源优势: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②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③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④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

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①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②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

2、解决措施——交通建设:

①出海公路:成都—贵阳—南宁—北海(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

②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

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内陆省分南下印度洋的距离。

③南昆铁路:南宁—昆明

a 、 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

b 、 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 、 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 、 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

吸引和集聚作用。

3、农业发展:

条件:利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发展:①立体农业 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第八节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1、背景

地理区位优势:

①海陆位置: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②相互位置:近港、澳、台;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

亚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

③交通位置: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是我有利于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热带资源优势:

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有利于发展成为热带作物的基地和旅游业基地。

③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海洋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岛屿)600多个,管辖海域200万平方千米),

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

海洋生态系统提供食品资源,又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适宜远洋捕捞业和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

③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是我国未来油气基地。

④旅游资源:海岸热带景观、红树林、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

⑤空间资源:可开发成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

2、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地势:全岛近似椭圆形,中高四周低

3、开发与保护:

合理布局产业: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即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

特色经济:

特色工业:支柱工业——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建设西部

工业走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热带高效农业:瓜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育种基

地、水产业。

特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第九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

天然气的利用:优点: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

业升级的重点

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开发利用格局:①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②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

略接替区;③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 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

b 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 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

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 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

现状长期未改变;b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

生;c 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

的最大短缺地区

2、西气东输:

能源输送大动脉 资源保证: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

技术保证: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工业体系

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三角洲

深远影响: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经济格局(轻重工业的调整)

西部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注意]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第十节 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背景:

上海市的发展:①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

副产品供应)②城市规模的扩大

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①道路狭窄、交通拥堵;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④用地紧张

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开发条件:①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

②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城市规划:①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区和非城市化区两部分;②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

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通过多种交通工程,把浦西和浦东联系起来;④把浦

东建成花园式城市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节 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南方地区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 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 ,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西北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

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

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青藏地区

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 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因素:地势高

2、我国四大区域农业生产一览

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西北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青藏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3、我国四大区域工业生产一览

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著名海港: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油田: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海盐:长芦。铁矿:鞍山、本溪、迁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

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西北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

青藏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5、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台湾省

⑴ 地理位置与范围: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⑵ 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平原宽广。岛上多火山、地震。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浊水溪仅186千米。最大湖泊日月潭。

⑶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①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②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③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⑷ 工业和旅游业:以" 进口-加工-出口" 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⑸ 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

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中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份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约600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祖藉广东省的最多。香港重要转口港,居国际贸易有利位置。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也是世界信息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原料、燃料、副食品、淡水、建筑材料等大部分依靠进口,工业多属加工工业。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香港的旅游业也很发达。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回归祖国,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组成。人口40多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祖籍也以广东省最多。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1999年12月3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二节 区域差异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界限: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3000m 等高线——青藏高寒区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一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地理背景:

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②千沟万壑, 支流破碎

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 地理位置特殊, 多处过渡地带b.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

2、问题和解决措施: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⑵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

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3、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第二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1、背景:

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

2、分布: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

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杨

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4、治理:

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第三节 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长江三峡: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实际就是三峡库区。

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⑴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

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②泄洪能力不足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

人为原因: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⑵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⑶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3、百万移民的安置:

⑴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范围广、人数多、补偿资金巨大;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巨大

⑵移民安置条件: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因三峡工程周期长,因此安置的时间较充裕;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的支援

⑶开发性移民:(优势)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同时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

4、生态效益:

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背景:

⑴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 主体

滨海平原 低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

⑵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原因——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

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关键所在。

2、问题和措施: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A 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地势低平,洪涝严重,成土母质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 指导思想:因洼制宜;效果:鱼塘—台田模式 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B 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水盐运动:春秋返盐(积盐),夏(淋盐),冬稳定

冶理:调控水盐运动(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井排井灌—抽

取盐水,补充淡水;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农业生物

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

⑵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华北河流径流量小

水资源时间变化大,冬春缺少严重,年际变化大

浪费、污染

要求量大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沙尘来源:干旱内陆,施工工地 动力:盛行风 影响地区:下风向地区

形成原因 自然 ①气候干旱 ②植被稀少 ③地表疏松

人为 ①滥垦滥伐 ②过度放牧 ③违章施工 ㈣过度开采

治理措施:①退耕还草、林 ②合理放牧 ③文明施工 ④植树种草

第五节 南方低山丘陵的整治与开发

1、背景:

⑴回归带上的绿洲:

位置范围:在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

区位优势: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开发潜力巨大。 人地关系: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

⑵资源优势与问题:

气候资源:优-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配合好 缺-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

生物资源:优-品种多,更新快 缺-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品种单一,经营粗放 土地资源:优-多种经营,分层布局

缺-生态脆弱,易产生生态问题,地表切割,地形复杂 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瘦——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

水资源:优-丰富,利于水电、农业 缺-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

2、农业面临的问题: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a 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b 能源短缺,砍林取薪

对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

3、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调整山区农业结构

⑴走立体农业之路: 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

⑵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节 东北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1、土地资源

优势: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问题: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

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

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

②湿地破坏—沼泽地 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势平坦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沼泽作用(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

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负面效应(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

源减少)——气候变迁

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继续发展种植业,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

2、森林资源

优势:①全国最大林区(36%,是全国3倍,人均林地是全国8倍,林地占全区42%)

②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③宜林地区广

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

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

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

第七节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

1、背景:

资源优势: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②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③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④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

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①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②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

2、解决措施——交通建设:

①出海公路:成都—贵阳—南宁—北海(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

②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

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内陆省分南下印度洋的距离。

③南昆铁路:南宁—昆明

a 、 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

b 、 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 、 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 、 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

吸引和集聚作用。

3、农业发展:

条件:利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发展:①立体农业 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第八节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1、背景

地理区位优势:

①海陆位置: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②相互位置:近港、澳、台;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

亚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

③交通位置: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是我有利于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热带资源优势:

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有利于发展成为热带作物的基地和旅游业基地。

③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海洋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岛屿)600多个,管辖海域200万平方千米),

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

海洋生态系统提供食品资源,又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适宜远洋捕捞业和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

③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是我国未来油气基地。

④旅游资源:海岸热带景观、红树林、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

⑤空间资源:可开发成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

2、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地势:全岛近似椭圆形,中高四周低

3、开发与保护:

合理布局产业: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即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

特色经济:

特色工业:支柱工业——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建设西部

工业走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热带高效农业:瓜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育种基

地、水产业。

特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第九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

天然气的利用:优点: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

业升级的重点

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开发利用格局:①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②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

略接替区;③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 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

b 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 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

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 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

现状长期未改变;b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

生;c 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

的最大短缺地区

2、西气东输:

能源输送大动脉 资源保证: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

技术保证: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工业体系

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三角洲

深远影响: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经济格局(轻重工业的调整)

西部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注意]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第十节 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背景:

上海市的发展:①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

副产品供应)②城市规模的扩大

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①道路狭窄、交通拥堵;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④用地紧张

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开发条件:①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

②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城市规划:①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区和非城市化区两部分;②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

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通过多种交通工程,把浦西和浦东联系起来;④把浦

东建成花园式城市


相关内容

  • 文检报告 喀斯特石漠化防治
  • 文献检索报告 2011年 秋 季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检索课题:喀斯特石漠化防治 完成时间: 2011年 12 月24 日 目 录 1. 检索策略......................................................... 2 1.1 选择检索工具 .. ...

  • 中东地区恐怖主义问题的全球治理分析
  • 中东地区恐怖主义问题的全球治理分析 作者:邢新宇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恐怖主义问题的凸显,通过全球治理来解决恐怖主义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就以全球治理的视角来探讨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集中分析了中东地区比较突出的恐怖主义问题的现状和全 ...

  • 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2050年) 转载日期:2012-3-23 22:54:00 来源: 甘肃省是我国唯一占有三大自然区的省份,省域内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属东部季风区,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属西北干旱区,甘南和祁连山地属青藏高原区,这种自然地理特性使甘肃在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

  • XX市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十年工作概况
  • xx市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分水岭西起定远县界牌集镇,东至天长市谕兴镇,贯穿全境,东西绵延200多公里.涉及到全市7个县(市.区)原来的71个乡镇.150万人口和252万亩耕地,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0%.35%和40%.目前,省级重点治理乡镇29个,乡镇合并后共有行政村524个.总人口116.5万人 ...

  • 国际研究系列第七号报告:中国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
  • 国际研究系列之七:边疆治理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论纲 绳衡智库   首席研究官-王珊槐 2016/12/18 引言 边疆安全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热点问题,边疆稳定与否已经成为中国崛起道路上的重大现实挑战,边疆治理历来是国家治理重大议题.近年来,东海问题.南海问题.新疆西藏问题成为引发中国与周边国家. ...

  •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知识界的康藏边地治理方案论析
  • 摘要:全国抗战爆发前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康藏边疆地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国民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康藏前锋>作者群体为中心的一些知识分子从"康藏边地建省""佛化教育治边""康藏边地政教改革&q ...

  • 荒漠化的防治(2)
  •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 ...

  • 草原生态治理的地方实践及其反思
  • 草原生态治理的地方实践及其反思 ---内蒙古C 旗的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1-5558(2013)02-0124-07 ●王婧 摘要: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些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在基层社会落实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基于对内蒙古C 旗生态治理过程的考察,分析了生态治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 ...

  • "德古"在彝族地区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 摘 要:彝族地区的基层社区治理因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而具有独特的特点."德古"作为通晓习惯法的德高望重之人,在彝族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如何在现有的制度与条件下,通过对"德古"进行合法.适时地改造,让他们在彝族地区公共事务 ...

  •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 作者:刘艳梅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1期 摘 要: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省区在环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够,环境未能得以有效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