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杯乙醇教案设计

《走近乙醇》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09级化学师范一班 马青

设计理念:先行组织者,认知同化。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乙醇》选自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乙醇这种熟悉的有机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1)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列举出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能完成乙醇与氧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操作,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师生共同归纳,初步学习羟基、官能团等概念,并能解释羟基对乙醇性质的影响;

(4)通过阅读、交流加深对酒驾、乙醇汽油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的认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但是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因此在乙醇的教学设计中,回避了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而是借助水分子与乙醇分子、氢氧化钠和乙醇钠的对比,渗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分析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乙醇化学性质的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法分析

新课程提倡“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精心准备富有动态的题目《走近乙醇》,让学生有亲切感。主要应用讲授法,实验探究发,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是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 四、教学过程:

生活线

知识线

教学第一环节----讨论、交流,激活已有知识

学生依据学案,分组(4-6人)交流关于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已有知识,最早完成学案的小组到展示台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质疑和和补充,教师参与总结。对于乙醇的分子结构,大部分学生正确写出了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不规范的加以纠正,在此引导学生:乙醇属于烃吗?并与乙烷的分子结构作对此,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对于乙醇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的比较全面,而乙醇的化学性质,学生只能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对于乙醇的用途,学生知道的还是相当多,在此基础上,我借助两个新闻标题为学生介绍了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了石油资源,解决了我国的能源危机,然而乙醇汽油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玉米,从而出现了汽车与人争粮食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教学第二环节----关注生活现象,提出新问题

由3名学生到讲台表演我准备好的台词,也可以课前演练一下。 甲:你买新车了,请客! 乙:当然! 甲:干一杯!

乙:我开车,不能喝酒。

甲:你酒量那么大,喝一杯没问题。 乙:三杯五杯也没问题! (甲、 乙喝酒状) 甲:喝多了吗?还能开车吗? 乙:没事。再喝几杯也没问题!

丙(上):酒精测试!喝了这么多酒还开车,扣车,罚款! 乙:时代不同了,汽车还喝酒呢!我喝点酒不算什么。 甲:警察同志,他酒量大着呢,没喝多。

通过表演,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你对甲、乙二人的行为有何评价?2、从这段对话中找出涉及乙醇性质的关键词,提出你想进一步了解的涉及乙醇性质和用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酒驾的危害,珍爱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主要观点有饮酒不能驾车,不应该劝开车的人喝酒,酒后驾车是对生命的漠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等等。但也有的同学提出:只喝一杯啤酒能开车吗之类的问题,我对学生的发言充分肯定,然后为学生出示我国关于酒驾的界定标准和处理规定,学生对酒驾的认识更加全面。

对第二个问题,经过学生的互相启发和教师的点拨,提出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1)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2)交警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是什么?我把这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逐一解决。

教学第三环节---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学生最为陌生的,是乙醇在人体内的变化。我为学生提供了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图,乙醇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饮酒的人很快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能麻痹大脑的中枢神经,随之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不协调等症状,因此乙醛就是造成司机酒后肇事的罪魁祸首。一段时间后,乙醛又被氧化为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酒醉到酒醒。乙醇生成乙醛的这种变化在人体外用铜或银作催化剂就能实现,接下来我为学生示范了操作过程,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我对课本中的的实验做了简单改进:将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改为了小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一是对学生来说插入铜丝更容易,防止插入过慢铜丝变冷;二是降低了容器的高度,便于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

学生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并对比实验前后液体气味的变化。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铜是催化剂,实质是乙醇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并给出乙醛的结构,学生通过对比乙醇和乙醛的分子结构,从原子守恒的角度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方程式。这一过程,学生对乙醇的催化氧化有了更深的体验。

学生在描述现象的时候会发现做过催化剂的铜丝更新、更亮了(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就需要老师点拨一下)

,那么如果想把旧铜器变

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我为学生展示了铜银在焊接时的图片,对于银器表面生成的黑色氧化膜,工匠说,可以把银器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就会光亮如初。如果你家有一件旧银器,你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的情绪又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一定在想象有什么机会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了。

教学第四环节----交警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

交警是如何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呢? 鉴于重铬酸钾氧化乙醇的应用价值,高锰酸钾作为有机化学常用氧化剂的重要地位,再加上这两个实验易于操作,现象明显,我把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给为学生分组实验,体验乙醇的还原性,不仅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还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教学第五环节---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乙醇的氧化反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想了解乙醇的更多知识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百度百科中搜集到的“乙醇钠”的相关信息,乙醇钠是制造二十余种西药的原料,之后我提出问题:水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那么由乙醇如何获得乙醇钠呢?学生观察发现水和乙醇中均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想到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我顺势抛出另一问题: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学生想到氢气的验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并提出了与教材相同的实验方案。但是以往实验中,由于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切取的钠块较

小,大试管中的空气很难全部排出,氢气的验纯需要较长的时间,钠块太小产生的氢气量较少则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我对本实验也做了改进:取一支注射器,拔下注射器活塞,将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其中,之后轻拉活塞,使乙醇进入注射器中,可以观察到钠与乙醇发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注射器内不纯净的气体排出,迅速倒转注射器,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将乙醇排出,待钠消失后再排出多余的乙醇,轻推活塞,点燃产生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减少了钠的用量,无需验纯,点燃时现象明显。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验证了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对比了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之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书写方程式。

归纳整理:总结了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对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的分析引出羟基、官能团的概念,初步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途径有很多,要善于从化学视角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并想办法加以解释或解决。

五.教学安排

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1. 由过去的灌输概念式教学转向揭示乙醇催化氧化过程的过程教学,体现了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过程教学理念。

2. 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改进,并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可操作性。 3. 体现了化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的文化价值。

《走近乙醇》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09级化学师范一班 马青

设计理念:先行组织者,认知同化。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乙醇》选自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乙醇这种熟悉的有机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1)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列举出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能完成乙醇与氧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操作,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师生共同归纳,初步学习羟基、官能团等概念,并能解释羟基对乙醇性质的影响;

(4)通过阅读、交流加深对酒驾、乙醇汽油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的认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但是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因此在乙醇的教学设计中,回避了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而是借助水分子与乙醇分子、氢氧化钠和乙醇钠的对比,渗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分析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乙醇化学性质的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法分析

新课程提倡“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精心准备富有动态的题目《走近乙醇》,让学生有亲切感。主要应用讲授法,实验探究发,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是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 四、教学过程:

生活线

知识线

教学第一环节----讨论、交流,激活已有知识

学生依据学案,分组(4-6人)交流关于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已有知识,最早完成学案的小组到展示台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质疑和和补充,教师参与总结。对于乙醇的分子结构,大部分学生正确写出了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不规范的加以纠正,在此引导学生:乙醇属于烃吗?并与乙烷的分子结构作对此,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对于乙醇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的比较全面,而乙醇的化学性质,学生只能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对于乙醇的用途,学生知道的还是相当多,在此基础上,我借助两个新闻标题为学生介绍了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了石油资源,解决了我国的能源危机,然而乙醇汽油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玉米,从而出现了汽车与人争粮食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教学第二环节----关注生活现象,提出新问题

由3名学生到讲台表演我准备好的台词,也可以课前演练一下。 甲:你买新车了,请客! 乙:当然! 甲:干一杯!

乙:我开车,不能喝酒。

甲:你酒量那么大,喝一杯没问题。 乙:三杯五杯也没问题! (甲、 乙喝酒状) 甲:喝多了吗?还能开车吗? 乙:没事。再喝几杯也没问题!

丙(上):酒精测试!喝了这么多酒还开车,扣车,罚款! 乙:时代不同了,汽车还喝酒呢!我喝点酒不算什么。 甲:警察同志,他酒量大着呢,没喝多。

通过表演,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你对甲、乙二人的行为有何评价?2、从这段对话中找出涉及乙醇性质的关键词,提出你想进一步了解的涉及乙醇性质和用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酒驾的危害,珍爱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主要观点有饮酒不能驾车,不应该劝开车的人喝酒,酒后驾车是对生命的漠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等等。但也有的同学提出:只喝一杯啤酒能开车吗之类的问题,我对学生的发言充分肯定,然后为学生出示我国关于酒驾的界定标准和处理规定,学生对酒驾的认识更加全面。

对第二个问题,经过学生的互相启发和教师的点拨,提出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1)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2)交警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是什么?我把这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逐一解决。

教学第三环节---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学生最为陌生的,是乙醇在人体内的变化。我为学生提供了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图,乙醇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饮酒的人很快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能麻痹大脑的中枢神经,随之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不协调等症状,因此乙醛就是造成司机酒后肇事的罪魁祸首。一段时间后,乙醛又被氧化为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酒醉到酒醒。乙醇生成乙醛的这种变化在人体外用铜或银作催化剂就能实现,接下来我为学生示范了操作过程,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我对课本中的的实验做了简单改进:将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改为了小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一是对学生来说插入铜丝更容易,防止插入过慢铜丝变冷;二是降低了容器的高度,便于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

学生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并对比实验前后液体气味的变化。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铜是催化剂,实质是乙醇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并给出乙醛的结构,学生通过对比乙醇和乙醛的分子结构,从原子守恒的角度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方程式。这一过程,学生对乙醇的催化氧化有了更深的体验。

学生在描述现象的时候会发现做过催化剂的铜丝更新、更亮了(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就需要老师点拨一下)

,那么如果想把旧铜器变

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我为学生展示了铜银在焊接时的图片,对于银器表面生成的黑色氧化膜,工匠说,可以把银器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就会光亮如初。如果你家有一件旧银器,你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的情绪又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一定在想象有什么机会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了。

教学第四环节----交警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

交警是如何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呢? 鉴于重铬酸钾氧化乙醇的应用价值,高锰酸钾作为有机化学常用氧化剂的重要地位,再加上这两个实验易于操作,现象明显,我把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给为学生分组实验,体验乙醇的还原性,不仅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还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教学第五环节---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乙醇的氧化反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想了解乙醇的更多知识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百度百科中搜集到的“乙醇钠”的相关信息,乙醇钠是制造二十余种西药的原料,之后我提出问题:水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那么由乙醇如何获得乙醇钠呢?学生观察发现水和乙醇中均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想到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我顺势抛出另一问题: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学生想到氢气的验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并提出了与教材相同的实验方案。但是以往实验中,由于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切取的钠块较

小,大试管中的空气很难全部排出,氢气的验纯需要较长的时间,钠块太小产生的氢气量较少则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我对本实验也做了改进:取一支注射器,拔下注射器活塞,将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其中,之后轻拉活塞,使乙醇进入注射器中,可以观察到钠与乙醇发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注射器内不纯净的气体排出,迅速倒转注射器,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将乙醇排出,待钠消失后再排出多余的乙醇,轻推活塞,点燃产生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减少了钠的用量,无需验纯,点燃时现象明显。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验证了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对比了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之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书写方程式。

归纳整理:总结了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对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的分析引出羟基、官能团的概念,初步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途径有很多,要善于从化学视角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并想办法加以解释或解决。

五.教学安排

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1. 由过去的灌输概念式教学转向揭示乙醇催化氧化过程的过程教学,体现了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过程教学理念。

2. 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改进,并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可操作性。 3. 体现了化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的文化价值。


相关内容

  • "东芝杯"教师技能大赛策划书
  • "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 数学与统计学院选拔赛 策 划 书 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学术实践部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 一.活动目的 为全面深刻地阐释我校师范院校的人文特色,在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目标的同时达到培养我院学生从教技能,并全面提高其专 ...

  • 东芝杯获奖教案
  • 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师范专业 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 参 赛 教 案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1页至153页 授课对象:八年级(上)的学生 参赛选手: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林佳佳 选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课题 ...

  • 东芝杯策划
  • "东芝杯"教师职业技能大赛 数软学院策划 主办单位: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承办单位: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学生会学科部 协办单位: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2011级1.2.3. 4班,2012级1.2.3.4班 活动名称:"东芝杯·四川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 ...

  • 化学试讲教案[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 化学试讲教案|<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 ...

  • 苯酚教案教学设计
  • <苯酚>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 ...

  • 三下乡活动总结
  •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平顶山学院200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支教培训服务团在汝州市尚庄乡东芝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团在该过程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 ...

  • 2013三下乡工作总结
  •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平顶山学院xx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支教培训服务团在汝州市尚庄乡东芝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团在该过程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农 ...

  •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卤代烃教案
  •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我们对一氯甲烷.1.2-二溴乙烷.氯乙烯.溴苯等名称已经不陌生了.它们的分子结构中除了碳.氢原子以外,还包括了卤素原子.我们将此类物质称为卤代烃. 二.复习预习 1.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关于卤代烃的性质: 2.复习甲烷.乙烯.乙炔等烃的性质: 3.预习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 乙醇和酚的教案和练习
  •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3.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 乙醇和酚的性质 我们初中化学中学过乙醇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结构简式, 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它的官能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