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于中青年教师三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意见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一项决定性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当前,我校正处在加快建设全国首批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长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现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启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为了让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教师的自我需求和自觉行动,实现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主线,结合“终身教育”的思想,通过促进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设计、职业生涯的畅想、成功人生的规划,帮助每位教师从教学科研、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明确自己的发展坐标,确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形成自主发展强大而持久的内驱力,激发教师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成就幸福的教师职业生涯,达到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实现我校创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加强交流,科学规划原则。各系根据具体情况,加强与中青年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充分了解青年教师成长的需求,结合当前学校
发展的形势,形式多样地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规划自我。
2.个人规划与组织安排相结合原则。各位中青年教师在规划时,应自觉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各系应为教师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使每位教师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符合教师本人情况,更科学、更具操作性。
3.自主发展,评估激励原则。教师职业生涯的提升,主要依靠自己。同时,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鼓励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出国进修、评优、评职称等的重要条件。
4.骨干示范,全员参与原则。学校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应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定位上起示范带头作用,所有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应制订个人生涯规划。
三、工作内容及目标
我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采用自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形式,设定必选规划、限选规划及任选规划三种,已达到下一级规划的必须选择上一级规划。
1.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等基本情况。还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现状,引导教师回顾自己工作以来的经历。
2.必选规划
高教职称规划:符合申报条件的中青年教师均要规划好评定讲师、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职称的时间。
学术研究规划:每位中青年教师要结合自己所学或个人兴趣,专注一个学术研究方向,每年有一篇市级以上论文发表或获奖。同时,三年内有一篇省级以上论文发表或获奖,并争取有一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或三年内开展一项校级以上科技开发项目,产生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或三年内主持一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结题并产生较好效果。
教学业务规划:每位中青年老师要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确定一个教学业务目标,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按照校级到市级,从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级别排定自己1-3年内的目标等级,通过参加相应级别的教学业务竞赛,争取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在原有等级上逐年提升。
3.限选规划
专业技能规划:专业教师限选。均要结合自己所在专业,专攻一门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双师素质结构。采取专家指导、参加培训、主动自学等形式刻苦攻关,每年参加学校及以上级别的专业技能竞赛。按照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设臵4级规划目标,每位教师争取在自己的竞赛纪录上每年前进一个等次。
3.任选规划
教师还可以根据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历或学位进修、学校优秀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教师下企业锻炼、技能鉴定、新开选修课等方面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可选规划。每人至少任选一项。
四、规划工作程序
学校组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对自己过去的教师历程作一次认真的总结评估与反思,并在更高的层面科学规划生涯。因此,此次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程序主要由自我评估、目标定位、行动计划与措施、评估与反馈等部分组成。
1.自我评估。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内容及目标,对自身条件和职业潜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判断自身优势与不足,确定未来职业领域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以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机会。
2.目标定位。一是制订职业生涯发展3年目标,二是将目标进行分解,制订出每年的具体目标,并注意每年目标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在逐步落实每年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既定目标。
3.行动计划与措施。根据自我评估和目标定位,制订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行动计划,明确自已的应对措施、实施步骤、学校应提供的支持及帮助和时间表等,用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设定目标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填写《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表及任务书》(见附件1)。
4.评估与反馈。各系、处室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对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诊断并提出评估意见,在评估过程中工作小组成员应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全面、客观的评估意见。并以逐一面谈的方式将评估意见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使每位教师都能清晰了解学校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和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完成后,学校与各系、处室共同建立教
师职业生涯任务书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成立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青年教师生涯成长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担任;成员:校级领导和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党政办公室),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各系成立由系主任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内勤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代表共同组成的5—7人的工作小组;各处室成立由正副主任及学校分管校长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对本部门内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考核工作。
2.认真学习。各处室及系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实施意见,举办讲座,召开动员大会,提高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现阶段我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3.确保落实。各系要按照实施意见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好落实工作。一要充分调研,二要任务到人,特别是对于必选规划,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工程,必须做到分头把关,层层落实,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要注意各类资料的存档工作。
(二)时间安排
动员与自评阶段。学校和各系分别召开动员会,举办各类讨论或讲座,做好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展教师自我
评估和目标定位的相关工作。
自我规划阶段。各系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填写相关的表格。做到参与一人不少,工作一人不缺,标准一人不降。
评估反馈阶段。各系开展评估与反馈交流活动。学校领导小组将分头参与各系的评估与反馈交流活动,共同研究标准,保证工作质量。发现好的典型与做法,以校园网为平台,及时宣传,便于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任务下发阶段。学校将审定的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任务书下发各位教师。学校与系共同建立教师职业生涯成长任务书档案。
(三)工作要求
1.积极组织,强化引导。各系要本着以人为本、为教师职业生涯成长负责的态度,积极组织,严格按照标准与要求开展好工作。将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体教师中倡导五种精神:终身学习的敬业精神,认真执教的爱岗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2.认真指导,强化实施。各系要掌握本系内所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成动态,帮助教师解决成长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并切实加强指导与解决,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教师职业成长生涯的有效开展,并确保长效推进。
3.落实经费,强化激励。学校将加强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好教师职业生涯成长工作中的所需经
费。定期对开展教师职业生涯执行的情况以及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对教师年度规划完成情况和整体规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年终考核结果分为达标和未达标,完成年度规划者即为达标。考核未达标者不得评为优秀或校先进。考核结束后,表格由各系、处室送学校办公室存档。
对成绩突出、跨越式发展的教师,由学校一次性给予奖励;将各系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成长的成果纳入各系年终绩效考核。
各系必须按照上述要求,认真组织好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于中青年教师三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意见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一项决定性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当前,我校正处在加快建设全国首批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长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现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启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为了让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教师的自我需求和自觉行动,实现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主线,结合“终身教育”的思想,通过促进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设计、职业生涯的畅想、成功人生的规划,帮助每位教师从教学科研、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明确自己的发展坐标,确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形成自主发展强大而持久的内驱力,激发教师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成就幸福的教师职业生涯,达到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实现我校创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加强交流,科学规划原则。各系根据具体情况,加强与中青年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充分了解青年教师成长的需求,结合当前学校
发展的形势,形式多样地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规划自我。
2.个人规划与组织安排相结合原则。各位中青年教师在规划时,应自觉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各系应为教师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使每位教师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符合教师本人情况,更科学、更具操作性。
3.自主发展,评估激励原则。教师职业生涯的提升,主要依靠自己。同时,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鼓励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出国进修、评优、评职称等的重要条件。
4.骨干示范,全员参与原则。学校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应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定位上起示范带头作用,所有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应制订个人生涯规划。
三、工作内容及目标
我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采用自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形式,设定必选规划、限选规划及任选规划三种,已达到下一级规划的必须选择上一级规划。
1.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等基本情况。还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现状,引导教师回顾自己工作以来的经历。
2.必选规划
高教职称规划:符合申报条件的中青年教师均要规划好评定讲师、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职称的时间。
学术研究规划:每位中青年教师要结合自己所学或个人兴趣,专注一个学术研究方向,每年有一篇市级以上论文发表或获奖。同时,三年内有一篇省级以上论文发表或获奖,并争取有一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或三年内开展一项校级以上科技开发项目,产生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或三年内主持一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结题并产生较好效果。
教学业务规划:每位中青年老师要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确定一个教学业务目标,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按照校级到市级,从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级别排定自己1-3年内的目标等级,通过参加相应级别的教学业务竞赛,争取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在原有等级上逐年提升。
3.限选规划
专业技能规划:专业教师限选。均要结合自己所在专业,专攻一门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双师素质结构。采取专家指导、参加培训、主动自学等形式刻苦攻关,每年参加学校及以上级别的专业技能竞赛。按照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设臵4级规划目标,每位教师争取在自己的竞赛纪录上每年前进一个等次。
3.任选规划
教师还可以根据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历或学位进修、学校优秀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教师下企业锻炼、技能鉴定、新开选修课等方面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可选规划。每人至少任选一项。
四、规划工作程序
学校组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对自己过去的教师历程作一次认真的总结评估与反思,并在更高的层面科学规划生涯。因此,此次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程序主要由自我评估、目标定位、行动计划与措施、评估与反馈等部分组成。
1.自我评估。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内容及目标,对自身条件和职业潜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判断自身优势与不足,确定未来职业领域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以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机会。
2.目标定位。一是制订职业生涯发展3年目标,二是将目标进行分解,制订出每年的具体目标,并注意每年目标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在逐步落实每年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既定目标。
3.行动计划与措施。根据自我评估和目标定位,制订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行动计划,明确自已的应对措施、实施步骤、学校应提供的支持及帮助和时间表等,用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设定目标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填写《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表及任务书》(见附件1)。
4.评估与反馈。各系、处室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对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诊断并提出评估意见,在评估过程中工作小组成员应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全面、客观的评估意见。并以逐一面谈的方式将评估意见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使每位教师都能清晰了解学校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和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完成后,学校与各系、处室共同建立教
师职业生涯任务书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成立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青年教师生涯成长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担任;成员:校级领导和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党政办公室),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各系成立由系主任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内勤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代表共同组成的5—7人的工作小组;各处室成立由正副主任及学校分管校长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对本部门内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考核工作。
2.认真学习。各处室及系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实施意见,举办讲座,召开动员大会,提高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现阶段我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3.确保落实。各系要按照实施意见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好落实工作。一要充分调研,二要任务到人,特别是对于必选规划,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工程,必须做到分头把关,层层落实,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要注意各类资料的存档工作。
(二)时间安排
动员与自评阶段。学校和各系分别召开动员会,举办各类讨论或讲座,做好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展教师自我
评估和目标定位的相关工作。
自我规划阶段。各系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填写相关的表格。做到参与一人不少,工作一人不缺,标准一人不降。
评估反馈阶段。各系开展评估与反馈交流活动。学校领导小组将分头参与各系的评估与反馈交流活动,共同研究标准,保证工作质量。发现好的典型与做法,以校园网为平台,及时宣传,便于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任务下发阶段。学校将审定的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任务书下发各位教师。学校与系共同建立教师职业生涯成长任务书档案。
(三)工作要求
1.积极组织,强化引导。各系要本着以人为本、为教师职业生涯成长负责的态度,积极组织,严格按照标准与要求开展好工作。将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体教师中倡导五种精神:终身学习的敬业精神,认真执教的爱岗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2.认真指导,强化实施。各系要掌握本系内所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成动态,帮助教师解决成长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并切实加强指导与解决,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教师职业成长生涯的有效开展,并确保长效推进。
3.落实经费,强化激励。学校将加强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好教师职业生涯成长工作中的所需经
费。定期对开展教师职业生涯执行的情况以及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对教师年度规划完成情况和整体规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年终考核结果分为达标和未达标,完成年度规划者即为达标。考核未达标者不得评为优秀或校先进。考核结束后,表格由各系、处室送学校办公室存档。
对成绩突出、跨越式发展的教师,由学校一次性给予奖励;将各系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成长的成果纳入各系年终绩效考核。
各系必须按照上述要求,认真组织好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