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2010年10月15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文件起草工作一开始,就对“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征求全党意见。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目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这就使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更加突出,并有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抓手。

“十二五”时期,就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等问题,温家宝做了详细说明。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全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5个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1)该建议包括12各部分: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2)除了本条1、2所列之外,《建议》中的还有以下若干重要观点: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二、“形势与政策”部分考试的重要命题点解析(2010年10月)

(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1、上海世博会概况

2010年4月30日,世博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主办。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今世界是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上海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着人们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

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吉祥物为“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歌为《致世博》。

1851年“各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开启了近代世博会的先河。至2010年,已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和中国13个国家计24个城市举办了世博会。

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决定正式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世界博览会的主体是中国政府,上海市为承办城市。2000年3月,中国专门成立了由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的胜利,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上海市成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

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

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客流双创历史纪录:入园游客逾103.27万人,累计参观者达6462.08万人次,双双刷新1970年大阪世博会所创造的历史纪录。

10月24日,世博会参观者突破7000万。

10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祝贺中国举办了一次最成功的上海世博。

2、吴邦国委员长《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仪式上的致辞》(2010年10月1日,上海)

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不仅给中国的国庆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也把上海世博会推向了新的高潮。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世博会一定能够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成功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谱写了中华民族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古老的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展望未来,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3、温家宝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主题是“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发言的题目是《让世博精神发扬光大——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0年10月31日)。主要内容如下:

(1)本届世博会创造了多项世博会的新纪录,谱写了世界博览史的辉煌篇章,是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成功的盛会,世博会云集了包括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在内的246个官方参展者,超出以往历届世博会。从5月1日到今天,世博会

参观者达到7000多万人次,创下参观人数的新纪录。本届世博会还第一次开辟了网上世博,为世界各地更多的民众参与世博会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上海世博会以最广泛的参与度,真正实现了世界人民的大团结。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精彩的盛会,近6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仿佛是一个地球村。上海世博会犹如一部写在大地上的百科全书,构成了一幅多元文化和谐共荣的美好画卷。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难忘的盛会。世博会让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国人民,和渴望了解中国的各国朋友走到一起,相互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上海世博会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为人类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是世博会的灵魂之所在。这次盛会及其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启示是:

世博会鲜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的新理念。

世博会有力地证明了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世博会生动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世博会充分表明了追求平等、和谐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3)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也反映和折射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担忧和困惑。我们弘扬世博理念,就是要倡导人类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我们要共同推进城市和谐发展。

我们要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化。

我们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

我们要共同珍惜和爱护地球家园。

我们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良好机会。“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开放兼容的道路,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深化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2010年10月15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文件起草工作一开始,就对“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征求全党意见。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目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这就使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更加突出,并有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抓手。

“十二五”时期,就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等问题,温家宝做了详细说明。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全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5个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1)该建议包括12各部分: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2)除了本条1、2所列之外,《建议》中的还有以下若干重要观点: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二、“形势与政策”部分考试的重要命题点解析(2010年10月)

(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1、上海世博会概况

2010年4月30日,世博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主办。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今世界是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上海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着人们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

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吉祥物为“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歌为《致世博》。

1851年“各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开启了近代世博会的先河。至2010年,已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和中国13个国家计24个城市举办了世博会。

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决定正式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世界博览会的主体是中国政府,上海市为承办城市。2000年3月,中国专门成立了由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的胜利,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上海市成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

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

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客流双创历史纪录:入园游客逾103.27万人,累计参观者达6462.08万人次,双双刷新1970年大阪世博会所创造的历史纪录。

10月24日,世博会参观者突破7000万。

10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祝贺中国举办了一次最成功的上海世博。

2、吴邦国委员长《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仪式上的致辞》(2010年10月1日,上海)

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不仅给中国的国庆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也把上海世博会推向了新的高潮。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世博会一定能够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成功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谱写了中华民族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古老的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展望未来,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3、温家宝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主题是“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发言的题目是《让世博精神发扬光大——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0年10月31日)。主要内容如下:

(1)本届世博会创造了多项世博会的新纪录,谱写了世界博览史的辉煌篇章,是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成功的盛会,世博会云集了包括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在内的246个官方参展者,超出以往历届世博会。从5月1日到今天,世博会

参观者达到7000多万人次,创下参观人数的新纪录。本届世博会还第一次开辟了网上世博,为世界各地更多的民众参与世博会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上海世博会以最广泛的参与度,真正实现了世界人民的大团结。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精彩的盛会,近6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仿佛是一个地球村。上海世博会犹如一部写在大地上的百科全书,构成了一幅多元文化和谐共荣的美好画卷。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难忘的盛会。世博会让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国人民,和渴望了解中国的各国朋友走到一起,相互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上海世博会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为人类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是世博会的灵魂之所在。这次盛会及其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启示是:

世博会鲜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的新理念。

世博会有力地证明了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世博会生动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世博会充分表明了追求平等、和谐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3)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也反映和折射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担忧和困惑。我们弘扬世博理念,就是要倡导人类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我们要共同推进城市和谐发展。

我们要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化。

我们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

我们要共同珍惜和爱护地球家园。

我们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良好机会。“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开放兼容的道路,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深化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纲要心得体会11篇
  • 客服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11月28日下午,我公司召开公司全体50多名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会议首先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严xx传达学习了五中全会的主题.改革历程与基本经验.改革的核心.改革的关键等全会主要精神,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然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xx为更加深 ...

  • 关于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
  • 东乌旗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精神的汇报 旗委宣传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后,我局党组精心部署,迅速在全系统内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我局党组按照旗委宣传部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党宣 ...

  • 主持人的发言稿
  • 言稿 各位____班幼儿家长: 晚上好! 非常感谢你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大井幼儿园的早期教育培训.我们的家长学校今天晚上就正式开学了!今天我们邀请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本次活动主讲,希望通过专家及教师的讲解,让家长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共识,更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新学年开 ...

  • 县委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 12日下午,在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后, 县委就全县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向与会的县领导、24个镇乡、73个部门“一把手”等同志进行了工作部署。 一是要及时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实质。要以中心组学习为抓手,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对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通过原文学习、 ...

  • 关于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 各党总支.党支部: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已经-结束,这是一次民主.团结.务实的会议,是一次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会议.认真贯彻好xx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全面建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 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
  • 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概括有以下几点: 1. 30年来首度由总书记向全会作五年规划说明: 2. 理论指导的表述出现重要变化: 3. 全面二胎等政策出台,成为三中全会改革的"2.0版": 4. 首度阐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地位: 5. 新一届决策层的发展理念再有重大 ...

  • 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 各党支部: 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是指导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对于推进我矿的改革创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党委要求各党支部要精心组织广大党员 ...

  • 学习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 今年10月15日到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包容性增长”作为新名词第一次出现公众的视野中。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是在20xx年由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首次提出的。而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的一次讲话,则让这个新名词一跃成为舆-论热点。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 ...

  • 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通知
  • 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通知 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通知 各党支部.直属党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更好地推动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现就有关事 ...

  • 十八届五中全会感想
  • 十八届五中全会感想 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将在本次会议上勾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