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19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一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4/02/28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19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一句,【受寵若驚】。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七十頁最後一行,我們看經文:

  【唐岑文本。拜中書令。有憂色。母問之。文本曰。非勳非舊。濫叨榮寵。位高責重。故憂懼。語賀客曰。今受弔。不受賀也。宋王文正公旦。晚年。官益尊。及為朝鮮使。自禁中。乘車輅。出都門。百官餞送。交口稱公榮遇。公曰。吾何益於國。但覺反側不安耳。司馬溫公與姪帖云。近蒙聖恩。除門下侍郎。舉朝忌者無數。而以愚直處其閒。如一黃葉在烈風中。幾何不墜。是以受命以來。有懼無喜。汝輩當識此意。數公皆受寵若驚者。而岑公受弔一語。當申其說。昔孫叔敖為令尹。有一老人來弔曰。身以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以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以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又曰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意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蓋岑公深得此旨也。居高之法。洵在乎此。】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岑文本』是唐朝南陽人,他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為有事情被關進監獄。那時候的岑文本就很有膽識,他就去見那個監獄的長官司隸,他要來能夠理冤,理冤就是伸冤。結果這個監獄的長官就叫他作一篇文章,「命作蓮花賦」,寫了一篇文章叫《蓮花賦》。結果岑文本下筆馬上成文章,而且內容寫得非常地好,終於最後替他的父親洗刷了冤屈。岑文本在唐太宗貞觀元年,因為李靖的推薦,他被皇帝擢升拜中書舍人。當時國家皇帝的詔誥文書以及軍國大事,那個文章都出自岑文本的手筆。不久他當了中書侍郎,專典機密。像岑文本這種文章非常好的,其實書到今生讀已遲,事實上就是前世他就有修了,他前世說不定是儒家的學者或者是出家人。

  像我的同學邱居士,他是跟我官校同學,他在官校的時候參加孔孟論文比賽,他就得到大專組第一名。畢業以後,他一直在我們臺灣的考選部,考試院服務。從科員開始當起,後來當到這些長官的祕書,後來到美國去修讀學位,後來拿到臺灣文化大學的法學博士。他本身通達儒家,也通達佛家。我們前幾年有辦監獄典獄長的生命教育研習營,我們也請他來講授課程。我同學邱華君博士,他現在也官拜考選部的政務次長。他就是跟這個岑文本一樣,他都幫院長、部長寫文告,年度的文告,這個都是過去生有修的,儒家的底子非常深厚。這個「岑文本」。

  『拜』,「拜

中書令」的「拜」,就是封爵、授官。「中書令」,隋朝跟唐朝是以中書令、侍中、還有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後來以「中書」來稱為宰相。

  『憂色』就是憂愁的臉色。

  再來看三百七十一頁,『舊』就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勳舊」就是跟帝王皇帝有交情,有舊交的功臣,這個叫做「勳舊」。

  「濫叨」,「濫」就是過度,「叨」就是忝,跟忝字一樣,表示承受的意思,這是一種自我謙虛的話。

  再來『語』,「語賀客曰」,「語」它的意思就是告訴。

  再來『宋王文正公旦』,這個「王文正公」本身叫做王旦,他是宋太宗的進士,是宋朝的大名人,他姓王名旦字子明。宋真宗的時候他擔任樞密院,契丹來進犯的時候,他也擔任守衛的工作。另外他也嘗勸宋真宗要行祖宗之法,慎所改變,要改變東西要特別謹慎。王文正公非常地能夠知人善任,他一般都是起用厚重之士,就是很穩重的人。治國很久,但是他處理事情,他不膠,不膠就是不急躁,有謗不校,遇到毀謗他不計較。後來在天禧元年,因為生病辭掉宰相的工作。皇帝封他太師,又封魏國公,死後人稱他叫王文正公。

  『禁中』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車輅』就是大車。

  『出都門』,「都門」就是國門、國都。

  『餞送』就是設宴款待送行。

  『交口』就是眾口齊聲。

  『榮遇』就是榮獲君主皇帝知遇而顯身朝廷,這個叫「榮遇」。

  『反側不安』就是輾轉難安、惶恐不安。

  『司馬溫公』就是司馬光,這個司馬光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我們來介紹一下他的生平。他是一位非常令人敬佩的人物,所以我們特別把他介紹出來。司馬光他字君實,號迂叟,山西運城人,他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學家,宋仁宗時候的進士。在宋神宗的時候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反對,他曾經在皇帝面前跟王安石辯論,他就是跟宋神宗講,祖宗之法不可變。因為宋神宗還是支持王安石變法,後來他就離開朝廷,離開朝廷以後這十五年之間,他並沒有心灰意冷,他投入編纂《資治通鑑》。

  所以我們前面有討論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這個意思,禍福是相倚的。你看起來他是失寵,好像是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但相對的成就了他歷史的鉅著,《資治通鑑》。我們講說,立功、立德、立言,這個司馬光確實做到這三點,他的德行非常好,他也有功績,對當時的民眾也非常地好,立功、立德。他立言,立言就是《資治通鑑》,這本史書非常了不起。他編《資治通鑑》非常用功刻苦、勤奮努力。他自己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也就是日以繼夜的在做。後來新黨被罷黜以後,他又恢復宰相,但是做了八個月以後,他就病死了。他可以講說為了《資治通鑑》,捨報往生,他後來被追封為溫國公,他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他一生非常精彩,我給他綜合,他總共有八大特別事跡。第一,他編纂《資治通鑑》,他為什麼要編《資治通鑑》呢?就是要做為統治者的借鑑。我們老和尚在推薦《群書治要》,當然《群書治要》是擺第一,它的高度跟它的重要性是超過《資治通鑑》的。但是如果你研究歷史的人,不研究《資治通鑑》,那就不懂得歷史。所以這本《資治通鑑》對中國的歷史影響非常地大。他跟宋英宗報告,他從戰國時代開始寫,寫到秦國的《通鑑》八卷,他呈給宋英宗。宋英宗支持他繼續修,並提供費用以及增加人員,宋神宗還幫他題字,「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並賜書名《資治通鑑》,並且宋神宗為他寫序文。

  《資治通鑑》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總共記載了十六個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你看,人的壽命只有百歲,但是司馬光了不起,寫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這是超越他的生命。歷經了十九年的編輯完成,非常不容易啊。可以講說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的精力。所以成書不到兩年,他便積勞成疾往生了。他寫這個《資治通鑑》,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從發凡到定稿。清代的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這是《資治通鑑》,司馬光的貢獻。

  第二個,他不得誑語,也就是司馬光本身非常誠實,他不誑語,他受他父親教育的影響。所以以前的家學、家道、家業、家風,你看他這一生的誠信,受他父親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這也可以講說典型的扎根教育,《弟子規》教育。他大概在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他要把那個胡桃去掉皮,他不會做,他就叫他姐姐幫他,但是還是去不掉。他姐姐就先離開,離開以後,有一個婢女過來,用熱湯替他順利把胡桃去掉皮。等他姐姐回來以後問他說,這個誰幫你做的?他就騙他姐姐說,我自己做的。他父親便當場訓斥他,「小子怎敢說謊」,這六個字影響到他的一生,司馬光從此不敢再說謊。年長以後,便把這件事情寫到紙上,策勵自己一直到死,沒有說過謊言。

  你想想看,以前的父親是這樣教小孩的。現在呢?兒子說謊,搞不好爸爸還幫他圓謊,對不對?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他寫在紙上的這張紙,宋邵雍的兒子邵伯溫曾經看過這張紙。清朝的一位也是非常有名的人,叫陳宏謀,他說

,司馬光的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所以後人對司馬光蓋棺論定之語是一個字,誠。這個誠老法師有講,至誠心,這個誠之一字,其實它是相應菩提心的。

  第三點,大家都耳熟能詳,司馬光破缸救友。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面有一口大水缸,裡面都裝滿了水。有一個小孩爬到缸的旁邊去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裡面去,缸大水深,眼看那個小孩子快滅頂了。別的小孩子一見出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看到以後急中生智,從地上撿了一個大石頭,就使勁的向水缸砸去,砰一聲,水缸破了,缸裡面的水流出來,被淹水的小朋友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到事情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這件事情使司馬光出了名。聽說當時東京跟洛陽,有人把這件事情畫成圖畫,被人廣泛流傳。這個是第三個司馬光破缸救友。

  第四個,誠信賣馬。司馬光要賣一匹馬,這匹馬牠的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夏天的時候會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就笑著說了,哪有人像你這麼笨呢?我們賣馬怎麼可以把人家看不出來的毛病說出來呢?司馬光不認同管家的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很大。這個讓我們很佩服啊。第四個,他誠信賣馬。

  第五個,他低調淡泊。他雖然官當這麼大,但是他很低調,他性情淡泊不喜歡奢華。他在寫給他的兒子《訓儉示康》這個文章中裡面提到,他說他小時後,他長輩給他買華麗的衣服穿,他總是很害羞臉紅把它脫下來。後來在寶元年間他中舉時,得到宋仁宗皇帝接見,當時酒席宴上每個人頭上都要插鮮花,而且肆無忌憚的嬉戲取樂,唯獨司馬光正襟危坐,也不願意戴花。後來旁邊的人跟他講說,這是皇帝賜的你不得不插,他才勉為其難的,才把這個花戴上去。

  司馬光家裡有一個老僕,一直都稱司馬光叫君實秀才,因為司馬光字君實嘛,他就稱他叫君實秀才。有一次蘇軾,蘇軾是誰呢?就是蘇東坡,他的父親叫蘇洵,他的弟弟叫蘇轍,他們在宋朝稱為三蘇,非常有名的文學家。蘇東坡本身是當官,文章很好但是官場不如意。司馬光比他如意,但司馬光他有受寵若驚的這種修持。他的老僕都稱他叫君實秀才。有一次蘇東坡來訪,到司馬光的家去參訪,聽到僕人稱呼不禁好笑,就開玩笑說了,你家主人不是秀才了,已經是宰相了,大家都稱他叫君實相公。你看他宰相還這

麼性情淡泊,不奢華。老僕大吃一驚,以後見到司馬光就畢恭畢敬的,尊稱叫君實相公,而且很高興說,幸虧蘇大學士教導我。結果司馬光聽了以後跌了一跤,摔在地上講一句話,我家這個老僕,活活被子瞻教壞了。子瞻就是蘇東坡的字,蘇東坡他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我們一般都稱蘇東坡,他又叫蘇子瞻,蘇軾,他四川人。

  第六個,司馬光的第六個特點就是堅不納妾。北宋那個時候的士大夫,生活都很富裕,有納妾蓄妓的風尚。司馬光跟王安石還有岳飛一樣,罕見不納妾的,也不儲妓。他婚後三十餘年,他的妻子張夫人一直沒有生育,司馬光並不放在心上,也沒有想過說要納妾生子。張夫人急得半死,有一次她就暗地裡背著司馬光去買了一個美女,悄悄地把她安置在臥室裡面,然後自己再借故外出辦事。司馬光見了以後不加理睬,他就到書房去看書了。這個美女就跟到書房,一番搔首弄姿以後,就取了一本書隨手翻了一翻,嬌滴滴地問說,請問先生,中丞是什麼書啊?司馬光離她一丈,你看離她一丈喔,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這美女覺得很無趣,她就大失所望離開了。這個就是什麼?見色不淫,他就有這個修持的功夫啊,所以他堅持不納妾。

  第七,典地葬妻。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的時候,他居住的地方非常簡陋,於是另外再闢一個地下室,讀書其間,在裡面讀書。當時的大臣王拱辰也住在洛陽,他的宅第就是他的住家,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叫朝天閣。所以當時洛陽人就戲稱了,「王家鑽天,司馬入地」。司馬光的妻子去世以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錢來給妻子辦喪事,這你相信嗎?當一個宰相沒有錢幫妻子辦喪事,但是這是事實,歷史的事實。他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埋葬,盡了丈夫的責任。

  司馬光當官近四十年,而且官高權重,竟然典地葬妻。他說這個讓我們覺得,現代的人讀到這一段歷史,讓我們深思,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講得比較通俗一點說,當知府當三年,可能是非常地清高,但久了以後就累積了十萬雪花銀了。在封建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寒窗苦讀,能夠躋身仕途,躋身官場,無不是為了顯耀門庭,榮華富貴,澤被後世,蔭及子孫。所以在這些人面前,司馬光的清廉更顯可貴。宋仁宗曾經他下聖旨,賜司馬光金錢一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但司馬光不為所動,這了不起。

  司馬光年老體弱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劉賢良擬用五十萬錢買一個婢女供他使喚。司馬光很委婉的跟他講,他說,我幾十年

來,「食不敢常有肉」,我連吃都不太敢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他說,我的一生吃飯都不太吃肉,穿的都是麻葛粗布,你竟然用五十萬去買一個婢女給我用?這非常難得啊,所以這個表示他怎麼樣?跟我們佛門的迦葉尊者一樣,以苦為師,這就是以苦為師的典範。而且他幾乎是守著戒律,也是遵守因果。

  最後第八個是死後哀榮。司馬溫公非常有名的一句法語留給我們,「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為子孫長久計」,他這句講得非常好。你怎麼樣給子孫寶貴的資產呢?不是現金,不是珠寶,不是田地,不是豪宅,而是你要在冥冥之中為子孫積陰德,這才是長久。司馬光他後來,當然又恢復宰相以後,當了一年半就與世長辭,享壽六十八歲。「京師人為之罷市往弔」,京城的人為他可以講說什麼?「罷市」就是什麼?就是停工,前往弔祭。「鬻衣以致奠」,賣衣服來包奠儀,「巷哭以過車者,蓋以千萬數」,街頭巷尾為他哭泣的人非常地多。「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親」,就好像自己的父母親死掉一樣。「四方來會葬者蓋數萬人」,有數萬人來送葬,所以公道自在人心。「家家掛象,飯食必祝」,家家都怎麼?掛他的像,然後「飯食必祝」,一定給他供養,這了不起啊。

  我們來看接下來這個,三百七十一頁的這個『帖』,「帖」是簡短言詞書寫的柬帖,一種書信。

  『聖恩』就是帝王的恩寵。

  再來『除門下侍郎』,這個「除」是免掉舊官職,改授新官職,我們現在講,一般叫做真除,就是這個意思。「門下侍郎」,唐宋時多以此官同平章事,為宰相的稱呼。

  『忌』就是猜忌、嫉妒。

  『愚直』就是愚笨而戇直。

  『黃葉』,枯黃的樹葉。

  『申』就是表明,「當申其說」,「申」就是表明。

  『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的期思人,他官當到令尹,令尹就是宰相,輔佐楚莊王,大勝晉軍,興水利,有政績。他三次為令尹而不喜,王罷之而不憂,這孫叔敖也是君子。孫叔敖最有名的就是殺兩頭蛇的故事。孫叔敖「爲嬰兒時,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而泣。其母問其故,叔敖對曰:『聞見兩頭之蛇者死,向者吾見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見,殺而埋之矣。』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報以福,汝不死也。』」

  就是小時候孫叔敖出去玩,在路上看到兩頭蛇,他就把牠殺了以後埋掉。他回來就哭泣啦,他母親問他說,什麼原因?孫叔敖就回答他母親說

,我聽說看到兩頭蛇的人都要死掉,剛才我見到這兩頭蛇,恐怕我會死掉,我會離開母親妳而死去。他母親說,那一條蛇現在在哪裡呢?他說,我怕他人看見,我就把牠殺了以後埋了。他母親說,我聽說,有陰德的人老天都會降福給他,你不會死的。你看這個就是什麼?他在殺蛇的那個當下,他不是殺心,他沒有那個殺機,機會的機。他的起心動念是為了眾生,他不是為自己。一般人講說見了兩頭蛇會死掉。那他假如說,我見了以後我死掉,那倒無所謂,那別人見了也會死掉啊。

  所以跟佛陀當時在因地的時候,有一次在船的上面一樣,他知道有一個壞人要殺死這五百個商人。佛陀為了救這五百個商人,就把那個壞人殺了,這就是什麼?捨生為眾,為大眾。所以孫叔敖他當時這一念心,不是要殺生,不是要殺這條蛇,他是為了救眾生,這是菩薩的心腸。所以為什麼他母親說,「吾聞有陰德者」,這就是陰德,所以天必降之以福,所以他沒有死掉。後來他當到令尹,就是宰相。

  我們再看下面,『令尹』,春秋戰國的時候,楚國執政的官名,相當於宰相。

  『擅權』就是擅弄、擅自玩弄權力,我們講專權。

  三百七十二頁,『洵在乎此』,「洵」就是誠然、實在。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唐朝的岑文本,他官拜中書令,當宰相的時候,他面帶憂愁的臉色。他母親問他說,什麼原因呢?岑文本說,我跟君王非親非故又沒功勞,虛受這個榮耀、寵幸,而且職位高權責又重,所以才憂慮害怕。於是對於來祝賀的客人說,今天我只受弔唁不受祝賀。一般弔唁是喪事,他說,我今天只接受弔唁,不接受祝賀。這是第一個例子。

  第二個就是宋朝王文正公旦,宋朝的王旦在晚年的時候他官位愈尊貴,被皇帝授命出使朝鮮。他從天子的皇宮走出來,乘坐大車經過國都的大門,文武百官都在此設宴送行。大家交相稱讚王文正公受到皇帝的榮耀的待遇。王文正公說了,我對國家有什麼助益呢?我覺得輾轉不安啊,這是這裡解釋受寵若驚的第二個例子。

  第三個就是司馬溫公,宋朝的司馬溫公他受封為溫國公,在寫給他姪兒的書信中說,最近蒙受聖上的恩典,升遷為門下省侍郎,朝廷上下嫉妒的人非常地多。我以愚癡憨直的本性處在其間,就像一片黃葉,枯黃的落葉在強風中飄蕩一樣,能保持多久而不墜落呢?自從接受旨命,聖旨任命以來,只有恐懼沒有歡喜,你們應該要知道我這個中的含意。以上所舉的這三位,『數公皆受寵若驚者』,這三位都是受寵若驚的代表。

  然而這位岑公他說接受弔唁這句話,應該在這

個地方說明清楚,「當申其說」。他說,因為以前在春秋時代,楚國的孫叔敖當令尹的時候,有一位老人來向他弔唁說,身居高貴而驕傲於人的,人民會拋棄他;位高權重而又擅耍權術的人,君王會厭惡他;食祿已經很優厚,而又不知足的人,就會處在憂患之中。這老人跟他講這三句話。接下來又說了,他說,職位愈高,存心要愈低下,官位愈大,存心要愈小。權祿已經很優厚了,俸祿已經很優厚了,就要謹慎不可隨便濫取。如果你能夠遵守這三個原則,就足以來治理楚國了。大概岑公是『深得此旨』,就是他深深地獲得此中的奧旨。居在高位的方法,真的就在這裡啊。

  這一段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剛才我們唸過的,孫叔敖當宰相的時候,那個老人來跟他弔唁,送他這幾句,「身以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以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以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這三句話,這就是受寵若驚的代表。我覺得這個地方,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這個地方的精華,這個地方的智慧的法語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不管是做生意,我們不管是學習佛法,甚至講經說法,或者你是領眾共修。乃至於世間法裡面,你當官的、你當個科長、當個局長,或者是說你當個部長,當個國家元首。我本身也是當官的,除了當官跟做生意以外,還有出世間法裡面,學佛裡面的講經說法,老和尚告訴我們,要避免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癡慢疑。

  當你福報現前的時候,享受名聞利養的時候,其實它不是好事。《了凡四訓》裡面講,名也是福,名氣也是福報,容易遭受嫉妒,所以它不是好事,要警惕小心。那怎麼辦呢?你當高位的,你坐在高位的人,你享受很大名聲的人,你要怎麼辦呢?我覺得周公教伯禽那六守值得我們學習,也就是在你這一生裡面,你怎麼去避免被人家嫉妒?周公那六守是什麼?我們上一集有討論過,我再把它重新唸一遍,「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榮,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此六守也」。

  我把它歸納這六點,因為它原來是文言文,我把它翻成,歸納比較變成白話一點,各位就能夠理解。第一點,「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是指你要有恭敬心,第一個要恭敬,印光大師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你官愈當愈大,你名氣愈大,對人、對事、對物要愈恭敬,恭敬心就沒有錯,這是第一個,不能夠傲慢,不能夠輕忽每一個人。六祖大師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這是第一

個,要恭敬。

  第二個,節儉,他講,「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要節儉。

  第三個,謙卑,這裡面講,「祿位尊榮,而守以卑者貴」,謙卑。你官當愈大,名氣愈大,你是講經的大法師你要更謙卑,第三個,謙卑。

  第四個,敬畏,我們一般講叫敬畏心,「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所謂的驕兵必敗,哀兵必勝,為什麼哀兵必勝?因為他有敬畏心,這是第四個,敬畏。

  第五個,庸魯,用現在平常話來講,老實,庸魯就是老實,就是這裡面講,「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這個愚,一般我們修行人自稱凡愚,「愚」就是庸魯、就是老實的意思。

  第六個,淺約,我們用通俗的話說,大智若愚,這裡面講的,六守裡面講的,「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

  「此六守也」,所以這六個就是我歸納周公教他的兒子伯禽,第一個,恭敬;第二個,節儉;第三個,謙卑;第四個,敬畏;第五個,庸魯;第六個,淺約。這六個,我個人覺得說,它是怎麼樣呢?如何避免或防止別人嫉妒的六大方法,也是如何修德行,如何保住福德,老和尚講的,保全自己的功名富貴,世間人都是在乎功名富貴,那你如何去保全呢?你要遵守周公教他兒子的這六個方法。我個人在這幾年,我就看過三位修行人,三位都是修行人,名氣很大但是名不副其實,德行不夠。印祖說,因果不通,理路不明。我都認識他們,這三位,在臺灣也很有名,一位得到癌症死掉,一位身陷牢獄之災現在還在關,一位被火燒死。兩位是家兄的朋友,一位是我的朋友。所以要好好地去瞭解《太上感應篇》這裡面講的,受寵若驚的這個高深智慧,不要輕忽帶過。

  剛才也跟各位分享如何避免別人嫉妒的六大方法,你好好去參周公怎麼教他兒子伯禽的這六個方法,那就可以消災免禍了,甚至消災免難。那在這個地方,我是從官場中來的人,我瞭解官場中的文化。坦白講,當官的要全身而退,到晚年能夠福壽全歸的,甚至一生能夠消災免禍的,那真是要祖宗有德。

  我引用蔡禮旭老師所講的《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裡面,蔡老師的精闢開示。在《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裡面講,「范文正公嘗曰:『吾每夜就寢,必計一日奉養之費,及所為之事。若相稱,則熟寐;不然,終夜不能安枕,明日必求以稱之者。』勳名德業,卓越古今。」這裡面講的「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他常常這樣說,他說,我每天要睡覺以前,我一定會反省我今天所得到的國家的俸祿費用,以及我為國家做什麼事情,我為國家做多少事情。如果相稱的話,我那天晚上就睡得很好。如

果不相稱,也就是說你當公務人員,那一天在打混,沒有做一件有利於百姓的事情,「終夜不能安枕」,整晚睡不著。第二天一定努力再做工作,再彌補前面的疏忽。他說,范文正公一生的學問,他的德行、他的功勳,所以「卓越古今」,照耀古今。

  接下來說,「嗟乎!盡如公所云,吾人盞粥亦豈能消也耶?天下農工商賈之子,無不自食其力,而我輩泛泛一編,飽食終日,勞心勞力,兩無所居。外既不能有益於時,內斷不可有歉於己,端修清操,質之衾影而無慚,庶幾亦是一種消食方法。先輩格言云:『受享知慚愧。』能知慚愧者,差可受享矣,自不敢厚享矣!」

  這個第二點怎麼說呢?第二點就是說,「嗟乎」就是一種歎息,他說,我們今天領國家的俸祿,假如沒有盡心盡力,我們吃了這一碟的粥,怎麼可以消受得了呢?在佛門裡面講叫信施難消。他說,這個天下裡面的農工商他們都怎麼?他們都自食其力啊。「我輩泛泛一編」,我們這些當公務人員,吃國家俸祿的人,每天飽食終日,我們飽食終日,什麼叫「勞心勞力,兩無所居」呢?每天吃得很飽,可是又沒有出力,又沒有用心,這叫「兩無所居」,沒有用心,也沒有出力。

  「外既不能有益於時」,對於不能夠盡心力報效國家去付出。「內斷不可有歉於己」,你對外不能夠利益國家社會,對內就怎麼樣?沒有辦法問心無愧。「端修清操」,所以要好好地來學習,要端正自己清廉的操守。「質之衾影而無慚」,所以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說,夜闌人靜的時候,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你要能夠做到沒有慚愧,這樣才差不多是一種可以消食的方法,這樣才可以去享受那個俸祿。前輩有說一句話,「受享知慚愧」,你享受這個福報的時候,要知道有一種慚愧心。你接受國家的俸祿,或者是你接受老闆的薪資,都要怎麼樣?對得起這份俸祿,這叫「受享知慚愧」。能知慚愧者才可以去享用,如果你享用超過你自己的付出,或者超過自己的收入,這個都是不恰當的。

  接下來,剛才我們提到司馬溫公,他在寫這個《訓儉示康》,就是司馬康,他後來收養他哥哥的小孩做養子。他寫給他的這個家書裡面講,「參政魯公為諫官」,這個「魯公」就是魯直,他本身他是當諫官,就是魯宗道先生。這個魯宗道先生他在宋真宗的時候當諫官,宋真宗有一天召見他,他就急急忙忙地回來。但是在酒家找到他,這酒家就是一般講的,就是我們講的飯店、餐廳,喝酒的地方。他進到皇宮見了皇帝以後,皇帝問他說,你從哪裡來的?他也不敢騙皇帝,很老實的說,我從酒家回來的

。這個臺灣的酒家,跟大陸酒家用詞不一樣,臺灣的酒家就有,有時候會有女色陪坐,女子陪坐。在大陸的酒家就可能是只有純粹吃飯喝酒的地方,兩地的風俗不一樣。

  他就跟皇帝老實說了,皇帝就說了,「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他說,你是一個清廉的、有名望的官,因為你當諫官嘛,你怎麼可以跑到酒家去喝酒呢?他回答說,「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觴」就是酒杯。他說,我家裡很窮,客人到我家來做客,我沒有這些器皿,就是沒有裝菜的這些盤子,沒有菜肴、沒有水果,這個是清官一個。所以我就到酒家請他吃飯。皇帝覺得他沒有隱瞞,更加的器重他。

  再來,張文節做宰相的時候,他是宋仁宗時候的宰相,他的生活跟花費,他已經當宰相了,因為他當過河陽,河陽在哪裡?河陽是河南的孟縣,他當過河陽書記。那個書記跟現在中國這種書記,是不一樣的名稱。那時候的書記是什麼?叫節度判官,節度使的判官。所以張文節在當宰相的時候,他的生活跟花費,就比照他在當書記的時候的那個生活。他的親戚就勸他了,他說,你今天的俸祿也不少,那你為什麼自己節儉到這種程度呢?你雖然自己認為你很清高儉約,可是外面的人會把你形容說,你像「公孫布被之譏」。

  這個「公孫布被之譏」什麼意思?這有典故的,是在漢武帝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叫公孫弘,這公孫弘他是朝廷的大官,但是他非常地節儉,人家說他是沽名釣譽,他故意做給別人看,做樣子給人看,要博得美名。這裡他親戚就跟張文節說了,他說,人家都把你形容成跟公孫弘一樣,你應該隨從大家的意見,不要過得那麼節儉的生活。

  張文節就歎息的說了,他說,我今天的俸祿,雖然讓我全家可以錦衣玉食,吃得好、穿得好,這有什麼困難呢?但是這是人之常情啊。可是你要曉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今天的俸祿豈能夠常有呢?我這個身體也不能夠常在。一旦我官位沒有了,我人不在了,我家的人已經習慣奢侈的生活,不能夠立刻節儉,以致就會流離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就是說,我今天在高位,我今天離開這個高位,我今天身存在,我身不存在了,就要把它當做什麼?就好像是最後一天一樣,你就會把握這個當下,只剩下最後一天了,就你把你的一生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那麼你一定會怎麼樣?會善用今生,一定會把握當下。

  「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這些大賢能的人、這些讀書人,他們考慮得這麼深遠,這不是普通人可以想像

得到的。最後他引用御孫,御孫是誰呢?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大夫,他名慶,這句話是從《左傳》裡面講出來的。我們看一下,「『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

  也就是說節儉是一個德行,這個「共」是什麼呢?「共」就是共同的意思,也就是根本的意思,就是節儉是德行的根本。「侈,惡之大也」,這個奢侈就是罪惡的根源。所以有德的人都從節儉中來,節儉就會寡欲,君子寡欲就不會被物欲所迷惑,就不會成為物欲的奴隸了,這叫「不役於物」。那就「可以直道而行」,什麼叫「直道而行」呢?「直道而行」就是可以照著真理、正道去做事。「小人寡欲」,「小人」就是指一般的平民百姓,「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自然會謹慎自己而且節約所用。「遠罪豐家」就是他可以遠離罪惡,可以讓這個家庭能夠富裕起來。所以說儉是道德的根本。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他說,你奢侈你就會欲望很多,君子如果多欲,他就會變成怎麼樣?他變成貪慕富貴,那就會「枉道速禍」,「枉道速禍」是什麼意思呢?他就會不合道義的事情,他也去做了,「速禍」就是招來災禍。「小人」是指一般的平民百姓。他如果多欲的話,他就會多求妄用,最後敗家喪身。所以小人如果他當官的話,一定接受賄賂,他在鄉里一定成為盜賊,為什麼?因為他「多求妄用」,所以說,奢侈是惡之大也。以上我們特別引用蔡禮旭老師的這段開示,非常地精采,也給一般的平民百姓,也給當官的有一個前車之鑑。怎麼樣能夠保住福德?怎麼樣能夠這裡講的,所謂的遠罪豐家?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指南。

  接下來我們看最後這一段文:

  【宋盧多遜。初拜參政。服用漸侈。其父愀然曰。吾家世儒素。一旦富貴。遂如此。未知稅駕地矣。多遜不念父言。竟以事敗。】

  『盧多遜』他是後周顯德初的進士,他是盧億的兒子,他拜中書舍人,參知政事,他有修《五代史》,他當到兵部尚書。他本身也涉獵經史,文辭敏捷。但是他心術不正,好術數,有謀略,他結交秦王趙廷美,所以被削奪官爵。同時他隨著他的家屬,配流放到崖州,崖州在哪裡呢?崖州在現在的海口市,海南島的海口市,被流放。

  『參政』就是宋代參知政事的省稱,為宰相的副職。

  『服用』就是衣著器用。

  『侈』就是奢侈。

  『愀然』就是憂愁的樣子。

  『儒素』就是儒家的素質,就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稅駕地』就是休息歸宿的地方。

  我們看這段文的白話:

  宋朝的盧多遜,他剛任參知政事官職的時候,他家裡的衣服器用漸漸地奢侈起來。他的父親就臉色不悅的說了,我們家的家世都是秉承著儒者樸素的操守,儒家的這種家風。你今天一旦富貴,就變得如此奢侈,還不知道將來會淪落到什麼地步呢?盧多遜並未聽從他父親的話,依然過著奢侈的生活,最後事跡敗露流放到崖州而死。

  這裡面就提到盧多遜他父親對他講,看他這樣服用漸奢,就是太奢侈了,這個奢侈就是你無福消受,就有災難。所以我們就引用《德育古鑑》「奢儉類」裡面有這段文,我們來看這段文。楝塘陳良謨,「正德三年」。陳良謨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歷史人物,他也是在儒家裡面,也非常地讓人家敬佩。他寫的這篇文章,他就講了,他說,在正德三年,「正德」是指明朝那個時候,在陳良謨他們家鄉那個州有旱災,「州中大旱」。各鄉鎮都沒有豐收,只有陳良謨他們這個家鄉,因為有水壩的關係,「賴堰水大收」,因為他們有水可以灌溉,所以他們稻田收入就很好。

  第二年這個地方他們又遭受水災,陳良謨的家鄉因為占在比較高地,「高阜」就是高地,「又獨收」,又特別豐收。兩次因為有水災跟旱災,所以兩次的州官都申請減免稅糧,「俱得免糧」就是減免稅糧。因為其他的鄉鎮他們都沒有豐收,所以就因為沒有錢嘛,就把田產跟器皿,就是農具,這些農家的器具賣掉,而且價錢便宜。陳良謨他們這個鄉這些人就利用這個機會,把它全部買進來,所以價錢,就價值漲三倍。但是他們有錢以後,陳良謨他們家鄉的人都開始家家都奢侈起來了,以前那種儉樸樸素的家風就頓時就變化了。

  陳良謨就告訴他的叔叔說了,他說,「吾村當有奇禍」,他說,我們的村會有災禍。他叔叔就問他說,「何也」,為什麼呢?陳良謨就說了,他說,「無福消受耳」。所以有福報要有德行去支撐,我們《感應篇》裡面講,「福以酬德」,你要有德行。所以他說無福消受,他說,我們家跟都家以及張家,這個根基還不錯,還有一點厚,「猶或小可」,可能還可以。但是那個俞家跟費家還有芮家,俞家、費家、芮家和李家,必有災難。就是「彼俞費芮李四小姓」,必有災難,恐怕不能避免。

  他的叔叔就不以為然了,結果沒有多久,村裡面就產生瘟疫了。這個俞家、費家、還有芮家跟李家,四姓的男生跟女生全部死掉

,沒有剩下半個,「幾無孑遺」,沒有剩下半個。他的叔叔就開始動念頭了,他說,看到這四姓都死掉了,他說,那我們三家該怎麼呢?陳良謨就說了,「雖無彼四家之甚,耗損恐終有之。」他說,我們雖然沒有像他們四姓人家這麼悽慘,但是恐怕這個耗損,損耗恐怕是避免不了的。後來果然陸續遭受火災,「回祿」就是火災。所以姚若候就說了,他說,奢侈之為禍就這麼快。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個雪竇大師說的話,雪竇大師他是宋代雲門的宗僧,他是四川遂寧人,他謁智門光祚禪師,在問答之間頓悟,所以他得到雲門的宗法。他後來在雪竇山資聖寺,跟隨他修行的人非常地多,從此在雪竇山修行,住山三十一年,度僧七十八人,大振雲門宗風,被稱為雲門中興之祖,號稱雲門中興。因為他久住雪竇山,所以一般人家都稱他叫雪竇禪師。

  雪竇大師說,「人無壽夭,祿盡則死。」老和尚常講這句話,「祿盡則死」,福報享完了壽命就沒有了,這個意思。「人無壽夭,祿盡則死」,一個人享用福報享完了,那災禍就現前。所以你福報用完了,那災禍就會現前,災禍包括生病。所以李炳南老居士說,福不能享盡,所以福報不能享。要學《金剛經》裡面講的,菩薩有福德不受福德,那福報怎麼辦?要布施出去,跟大家分享。那如果大眾享受這個福報享盡了怎麼辦呢?那就會有劫難,「眾盡為劫」。

  因為上天賜這個福報給人,「天以其所甚惜之福與人」,上天有好生之德,降福給人,給人福分嘛。「人不知惜而天自為惜」,人不知道惜福,人不知道珍惜上天所給的福分,則上天會降什麼?「兵、荒、疫三劫生焉」。戰爭就是兵災,荒災,疫就是瘟疫,這三劫就生出來了。他用一個比喻,就好像一個父親給他一個明月之珠,給他兒子明月之珠跟夜光之璧,授於其子,給他兒子。兒子不知道珍惜,而把它丟在「泥穢之中」,就混泥土裡面。他的父親見了以後,當然必須「奪珠收璧而去」,要把這個明珠跟夜光之璧收回去。「加以楚撻乃已」,教訓他一頓,就是「楚撻」,教訓他一頓。兵荒疫就是天奪珠收璧之法也。

  所以剛才我們提到陳良謨他們那個鄉的故事,就是說,他們的州本來就是因為得天獨厚,沒有遭受旱災跟水災。你不要繳稅,你又得到那個福報,豐收嘛。因為你有水可以灌溉,這是上天給你這個福報,因為你有水壩可以灌溉,這是上天給你的福報。那你要珍惜,你要布施,要去救災,照理講他們是應該去救濟那些沒有豐收的人,欠收的人的村莊才對啊。他不是啊,他有錢以後,又去把其他村莊的人的家具及稻

田都收購過來,而且價錢都很低。後來你看他們家家都奢侈之風,後來那四小姓全部都得瘟疫死掉了。就是這裡面講的兵、荒、疫,第三個瘟疫。後來陳良謨他們那個家也得了火災,也逃不了。

  以上這個地方我們就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來研討老法師對於這一段「受寵若驚」的開示。老法師說,「受寵若驚」跟「推多取少」、還有「受辱不怨」,前面我們都有提過。老法師說,這三個就是佛門裡面的三善根,「受寵若驚」跟「受辱不怨」、跟「推多取少」,就是無貪、無瞋、無癡。這個「受寵若驚」就是無癡,這個意思非常地深,很不容易體會。榮寵就是現在一般人講的榮譽,別人加給我們的榮譽,我們自己要想一想這個榮譽該不該得?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你得到這個掌聲,你得到這個名氣,你自己本身是不是說真正有那個功夫?有那個付出?是這個榮譽該不該得?如果不應該得而得到,那決定不是好事情。老子說,「福兮禍所伏」,這個話講得有道理。

  第二點,老法師說,如果是應該得到的,要盡量去謙虛,否則的話也會惹來禍害。什麼禍害?老法師說,你如果冷靜觀察,你不難見到嫉妒障礙特別多,你做的好事,你是好人,社會給你表揚,很多人看到心裡不舒服。比如說電視採訪你,報紙報導你,人家看了會不舒服。尤其這個時代,古時候的人心厚道,換句話說,古時候的人嫉妒或許比較少一點。因為古時候,坦白講,媒體也沒那麼發達,傳播速度不會那麼快。現在不是啊,現在是網路的時代,媒體傳播很快,所以嫉妒的人就會多。

  而且老法師說,以前的人他們接受聖賢教育,心胸會比較開闊一點。現代的人完全沒有緣分接受聖賢教育,現代的人他從小所見到、所聞到的、所學習到的,都是爭名逐利、爭權奪利。所以看到別人的榮寵,他能放得過嗎?所以現在這種世間,做好事很難很難,做好事受人毀謗、受人汙辱,他還可以存在。做好事常常受人家讚揚,恐怕他就不能夠長久了,受毀謗的還可以存在喔,受讚揚的就不能長久囉。老法師說,你們想想看,現在是不是這個社會?所以這一句話今天我們看到了,感觸特別深,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這一點,老法師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典範,我們要學習老法師。

  第三點,老法師說,理明白了就曉得要怎麼去做,無論做什麼好事,做愈大的事情,姿勢要愈低,愈低愈好,做好事不要讓人家知道最好。《感應篇》給我們講的積陰德,陰德就是做好事不必讓人知道,讓人知道了已經不是好事。可是今天資訊發達,做了一點點好事,就有記者來採訪報導,來給你表揚

,讓別人看到生嫉妒障礙,來找麻煩。這些事情我們有沒有想過呢?所以壞事不能做,好事應該要做。

  剛才我們講說,做好事人家會嫉妒,那麼好事要不要做呢?老和尚說,好事還是要做,但默默地去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決不求果報。如果有希求福報的因,不但福得不到,得到的是災禍,古時候有,現在更多。這樣說來好事應不應該做?老法師說,應該做,還要更努力去做。老法師說,怎麼做呢?他說,為誰做呢?為社會做,為眾生做,希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決定不是為自己做。

  所以像我一個廣州的朋友張居士,他們是企業家,很有成就。老法師說做企業的目的是為什麼?不是為自己,要為眾生,就是要為社會做,為眾生做。所以他們去謝總那邊參學,道德講堂參學,廣東那邊去學謝總的道德講堂,很感動,他們也想學習。老法師就跟他們鼓勵,要為眾生做,隨緣而不攀緣,好事還是要去做,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老法師說,這個是因為老法師在開示《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是在新加坡,所以老法師這裡有提到一位居士叫齊居士,她有做了一個錄像帶給老法師看,裡面是講真實的因果故事。說有一個人見到,在一個夜晚,有一個人在拉車,拉了五個人,結果這五個人不是人,是鬼。拉到一個家庭的門口,祂們進去了,去投胎,投的是豬胎。因為那個家第二天生了五個小豬,五隻小豬。所以老法師說,這個說明六道輪迴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說,這種事情很多,他說,這不是假的,也不是迷信。

  第五點,所以老法師說,我們眼光要看遠一點,我們來生要投胎到哪裡去呢?來生要生到哪兒呢?會不會變成豬呢?會不會變成毒蛇猛獸呢?死了以後去哪裡呢?都在一念之間。佛給我們講,最後一念決定你到哪裡去。佛菩薩、祖師大德勸我們念佛,好事情,念佛能不能往生?決定在最後一念,最後一念還是念佛就決定往生。如果最後一念變了,一個不高興,佛號忘了,一念瞋恚心就去三惡道,一念貪愛心也許你三善道去了。

  老法師講的這是真的,我曾經去新北市新店那邊去助念一個個案。這位師姐本身得肝癌,她本身因為家裡住別墅,但是她的先生沒有學佛。人家請我去助念,就是我們臺北禮坊糕餅公司的董事長張師姐。她說,黃師兄,你去跟她關懷,這我一個朋友,承天禪寺一個助念的師姐。她因為肝癌,到臨終的時候,肚子就會脹得大大地。我進去的時候,她就沒有辦法捨報斷氣。我就看得她整個家裡的環境,瞭解她可能家庭環境不錯,這個師姐放不下家親眷屬以及放不下田產。

  我就跟那個師

兄講,跟她先生講,我跟他講說,等一下你跟你師姐講說,哎呀,太太啊,妳不要擔心,妳安心跟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我不會再娶太太我不會再娶小太太,這個家產是屬於我們的,不會被別人拿去。我就敎她先生這樣,我說,你跟她講這樣就好,剩下我來講。她先生講完以後,我就下去跟師姐安慰佛法。結果我講完以後,我回到家大概不到三十分鐘,那個張師姐打電話跟我講,她說,哎呀,黃師兄,那個師姐真的斷氣了。你看助念了一天一夜,沒辦法斷氣,就在一念之間而已,要敎她放下。這個就是這裡講的,她一念貪愛心,起了一念貪愛心。

  在新店碧潭那邊我認識的一位法師,他去關懷一位老法師,那老法師九十幾歲了。到臨命終的時候,還沒有把這個衣鉢傳給誰,所以佛寺就沒有繼承的、傳承的人,這老和尚就沒辦法斷氣。這位法師跟他開示,他說,哎呀,老和尚啊。因為這位老和尚是我師公廣欽老和尚的徒弟。他說,你師父不是講,沒來沒去沒代誌嗎?我們臺語講,因為廣欽老和尚是講臺語,嘸來嘸去嘸代誌,翻成國語叫沒來沒去沒代誌。這個就是說,相有來去,性沒有來去,相有變化,本性沒有變化。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就是六祖大師的開悟偈,這前四句。

  見性哪裡有來跟去呢?見性沒有來去,見性就是見性,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六根接觸六塵,就了了知,了了見。見性本身超越那個對待,它是絕待的境界,它沒有能所,沒有能見、所見,所以沒有來跟去,來跟去它是相的變化,它來去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自性起作用。但是眾生有執著,就有來的相跟去的相。那就有得跟失,那就有生跟滅,那就有好跟壞,就有生跟死的執著。你一旦有執著,就有能所對立,有能所對立,就有煩惱,你執著的話就三界出不了。所以那個法師跟老和尚一開示,他說,你師父不是講,沒來沒去沒代誌嗎?那你現在還執著什麼呢?他說,這個佛寺自有佛菩薩安排人來接,你就安心的去極樂世界吧。講完他就斷氣了,那個老和尚就斷氣了。就是這裡講的。

  所以老法師說,你貪愛人間富貴,決定在最後一念,因此我們學佛的人要知道,信的力量,願力要強,無論是順境逆境,永遠不變,才能達到自己希求的目標。所以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都要怎麼樣?迴向西方,要把功德迴向淨土、迴向菩提、迴向眾生。我們一般講,迴事向理、迴因向果、迴自向他。迴因向果、迴事向理、迴自向他,就是這裡講的,迴向眾生,不為自己。不為自己,我們自己這一

生所受的吉凶禍福就無所謂了,心地坦然,不放在心上。可是一定要斷惡修善,一定要積功累德,遵照佛菩薩的教誨去做,一定是正確的,而且心量要拓開。

  第六個,老法師說,各位要曉得,一切的罪業從哪裡來?心量太小,容不得人,容不得別人的意見那就錯了。一定要學佛菩薩,佛菩薩自己沒有意見,因為佛菩薩已經沒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佛菩薩能夠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佛菩薩沒有意見,佛菩薩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我們怎麼會知道呢?我們看佛菩薩的種種經,就是容納別人的意見。佛所說的經法,就是聽別人意見的反應,他的反應是真實智慧、究竟智慧、圓滿智慧。所以能令眾生聽了以後就開悟、就證果。雖然開悟了,證果了,改變眾生對人生宇宙的想法、看法,並沒有改變他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他的習尚,他所崇尚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沒有破壞,改變眾生什麼?幫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佛法,這是佛法的教學。所以佛法能令一切眾生歡喜信受,原因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我們補充一下,老法師說,佛菩薩說種種經就是容納別人的意見。在《金剛經》裡面也有講到這一段,它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慈舟大師對於這一段有開示,他說,我們發大乘心,乃至於發自利利他的二利菩薩心,發最上乘心,最上乘心是什麼呢?最上乘心就是成佛的心。這兩種發,不管是已發或是堪發,人人都可以發。「彼既丈夫我亦爾」,就是他是大丈夫,我也應該是大丈夫。他說,修行人不應該自暴自棄,「此又非人人可以為堯舜可比」,因為堯舜只是世間的聖賢,那成佛就不是了,成佛是出世間的大聖大賢。

  荷擔如來,「荷擔」就是「荷擔佛法,化度眾生」。「無盡燈,代代相傳;無盡願,生生無窮」。擔法就是擔眾生。所謂「樂小法者」,就是你「小心著相,希求自了」,不能夠利生,那就不能夠如法聽受讀誦,也不能夠為人解說。如法就是不著相。所以你「發大心不著相布施」,使自他都能夠超越生死,「超生死,圓成佛道」。那麼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第七個,老法師說,他說,這個話再說回來,總要我們現前能夠受用,說得太高太玄,我們得不到受用,那這個話就是廢話,佛不說。那麼最低教學,最切實的受用,佛告訴我們,要把自己的意思放下來。

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因為阿羅漢已經破了我執,阿羅漢已經是正覺。在還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你雖然聰明,雖有智慧,站在佛法裡面講叫世智辯聰,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為什麼阿羅漢的智慧算是真智慧呢?能夠相信自己呢?因為阿羅漢已經做到無我了,所以他能夠相信自己。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有我,既然有我,當然你這個念頭一動,不知不覺,不管你有意無意,決定是符不符合我的利益,有意無意這個東西在作祟。

  第八,老法師說,什麼是我?他說,法相唯識經典裡面講的第七末那識,我們八識裡面,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末那,第八識的阿賴耶識,第七識的末那識就是執著,它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以為是我。相宗解釋得更清楚,四大煩惱常相隨,什麼是我?癡是我,愚癡;見是我,什麼見?成見,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外國哲學家講,我思故我在。他說,你們想想,這不是我見嗎?他說得沒有錯啊。但是相宗講的我是什麼呢?我是我見,就跟這個哲學家講的,我思故我在的我見,是一樣的意思。佛講的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就是我見、我慢、我愛、還有我癡,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這個我慢,慢事實上是瞋恚,也可以講我瞋、我愛、我癡、我見,愛是貪愛。

  什麼東西是我?貪瞋癡是我,成見是我,你有這些東西,你的思想見解就不會正確了。所以你有我見、你有我慢、你有我癡、你有我愛,這四個東西,你有這四個東西的時候,你的見解、你的想法、你的看法就不正確。所以為什麼阿羅漢可以相信自己的心?因為阿羅漢已經沒有這四個東西了,他沒有我見,他我癡、我慢、我愛也破了。因為他思惑也破了,那見惑也破了,見惑破了他證初果須陀洹,二果跟三果跟四果,就是破貪瞋癡慢疑,就是破思惑。所以阿羅漢沒有這個四大煩惱常相隨,他就可以相信自己的心,因為他證得正覺位了。我們連初果都做不到,你還有很堅固的執著這個我見,那你怎麼可以相信你自己的心呢?

  所以老法師說,佛法講的邪正標準是正確的,經上講得這麼清楚,正覺的標準,必須這四個煩惱都斷了,就是我見、我癡、我慢、我愛放掉了,它這四個標準,你破了以後,你證得正覺位,才是正知正見。他說,邪跟正在這邊分別,這標準在這裡。他說,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大福大,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榮譽不好當,世間人看的是好事情,大家要爭。有智慧的人、聰明的人總是想盡辦法迴避,我們一定要曉得。有智慧的人,他沒有我

見、他沒有我慢、他沒有我癡、他也沒有我愛,對不對?所以他受寵,他一定是驚的,受寵若驚,他一定是驚的。就像我們剛才看到的這個岑文本也好,或者是王文正公也好,或者司馬溫公也好,他們起碼的德行都可以做到這樣。他們有沒有斷見惑、思惑?我們不清楚,但是至少他們也相應到這個境界,他們的德行可以相應到這個境界。這是第八個。

  第九個,老法師說,註解裡面有引用一段故事,就是我們前面所討論過的,「周成王封伯禽於魯」。他說,周公這一句話值得我們學習,周成王把魯這個地方封給周公的兒子伯禽。周公卻對他兒子說,「子無以魯國驕人」,周公告訴他的兒子伯禽說,你不要以魯國來驕傲別人,因為那個時候魯國的文化非常鼎盛。周公是大聖人,孔子非常敬佩他,孔子也是魯國人,魯國文化水平在當時非常地高。所以周公說,你千萬不要以為你是魯國人而驕傲,總是這樣教誡他兒子。

  周公說,「吾聞之,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這是講恭敬心。真正有德行的人,什麼是德?佛法修學,老法師寫了二十個字,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裡常常有這十個字,這個是德,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德。那行呢?我們講說德行,那行呢?老法師說,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行。所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解,他大開圓解,真正去落實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他真正是有德有行,如果能夠做到這二十個字,那個人表現在外一定是恭敬,對待一切眾生都恭敬,這個人是真正的榮耀。所以孔老夫子做到了,學生讚歎孔夫子的德行是溫、良、恭、儉、讓,夫子對人恭敬,不管什麼人,決不敢輕慢一個人,所以千年萬世,後人都把榮耀歸於夫子。

  第十,第二句話,「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古時候,對國家對人民有功,封賞就封土地。今天我們把這一句看做財富,你有很大的財富、有很多財富,你能守之以儉,就是節儉,你才能得到平安。如果你有財富,你的生活奢侈了,禍害就來了。中國最有名的石崇,大富大貴,生活享受奢侈糜爛,到最後身敗名裂,他被殺了,財產被沒收了。石崇是在晉朝這個年代,晉武帝那個年代,就是在南北朝的時候,石崇他當時在當官,他當官的時候,事實上他的財富都是在荊州的時候,商旅行劫,把這些商人壓榨,得到巨大的財富。

  後來石崇有錢以後,他生活非常地奢侈,跟王愷在比富貴。王愷有一次皇帝賜給他,王愷本身有炫耀珊瑚,石崇就把它打碎,用鐵如意把它打碎,後來又賠給他,把自己

的珊瑚樹,高有三四尺的六七株,每一株都比王愷大,後來石崇再還給他這個珊瑚樹。他生活非常地奢華,後來還是被孫秀,建議司馬倫誅殺歐陽建跟石崇。後來石崇被殺的時候,也是為了一個妓女。因為孫秀看上他這個美人綠珠,當時他是在自己家的餐廳宴客,叫金谷園。他知道以後,知道孫秀要殺他,他就跟那個綠珠說,我今天因為妳而獲罪。結果綠珠流淚的說,「妾當效死君前」,就墜樓而死。

  石崇被捕了以後,押往東市處決,石崇的母親、他的兄長及妻兒,共十五人同時被誅殺,石崇享年才五十二歲,他富可敵國,生活非常糜爛,炫耀。老法師說,財富從哪裡來?是從布施來。我們要學范蠡,范蠡跟著越王句踐打敗吳王夫差以後,隱姓埋名,當陶朱公,做生意,三聚三散,把他的錢財全部去救難這些貧窮的人、這些苦難的人,最後人家奉他為財神爺。

  最後老法師說,「祿位尊榮,而守以卑者貴」,地位愈高,高官厚爵,愈是要謙卑,不敢在人上面,自卑而尊人。所以你自己才是真正的貴人,那麼你的富貴就不會失去。

  第十三,「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這是講國家的軍備武力,雖然很強大,但是常常有畏懼之心,這是真正勝利。要以這個強大處處欺負別人,處處去壓別人,終歸會毀滅,所謂驕兵必敗。

  第十四,「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周公敎伯禽這六件事情,我們前面有提過,恭敬、節儉、謙卑、敬畏、庸魯、淺約。他說,老法師說,我們弘法利生決定不為自己,要為一切眾生的福祉,為整個世界和平幸福。他說,一個國家富強,周邊國家不富強,中國古話講,一家飽暖千家怨,這是事實真相。大家都好,我們這個好是真的。大家都好,我們好,這樣也是真的。如果大家都不好,我們是好,這就是災難。所以我們一個人好,大家都不好,災難就來了。

  就像剛才石崇一樣,大家都不好,他一個人好,後來就被誅殺了,災難就來了。因為你變成眾人之敵,遭人嫉妒,遭人瞋恨,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所以要幫助一切不同的族群,幫助一切不同的宗教,幫助世間一切苦難的人,大家才會有真正的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只有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積德累功。若有絲毫私心摻雜在裡面,就把你的功德破壞掉了,這是我們要特別記住的。

  今天我們就研討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教,感恩各位同修大德。阿彌陀佛。

1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一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4/02/28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19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一句,【受寵若驚】。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七十頁最後一行,我們看經文:

  【唐岑文本。拜中書令。有憂色。母問之。文本曰。非勳非舊。濫叨榮寵。位高責重。故憂懼。語賀客曰。今受弔。不受賀也。宋王文正公旦。晚年。官益尊。及為朝鮮使。自禁中。乘車輅。出都門。百官餞送。交口稱公榮遇。公曰。吾何益於國。但覺反側不安耳。司馬溫公與姪帖云。近蒙聖恩。除門下侍郎。舉朝忌者無數。而以愚直處其閒。如一黃葉在烈風中。幾何不墜。是以受命以來。有懼無喜。汝輩當識此意。數公皆受寵若驚者。而岑公受弔一語。當申其說。昔孫叔敖為令尹。有一老人來弔曰。身以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以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以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又曰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意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蓋岑公深得此旨也。居高之法。洵在乎此。】

  我們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岑文本』是唐朝南陽人,他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為有事情被關進監獄。那時候的岑文本就很有膽識,他就去見那個監獄的長官司隸,他要來能夠理冤,理冤就是伸冤。結果這個監獄的長官就叫他作一篇文章,「命作蓮花賦」,寫了一篇文章叫《蓮花賦》。結果岑文本下筆馬上成文章,而且內容寫得非常地好,終於最後替他的父親洗刷了冤屈。岑文本在唐太宗貞觀元年,因為李靖的推薦,他被皇帝擢升拜中書舍人。當時國家皇帝的詔誥文書以及軍國大事,那個文章都出自岑文本的手筆。不久他當了中書侍郎,專典機密。像岑文本這種文章非常好的,其實書到今生讀已遲,事實上就是前世他就有修了,他前世說不定是儒家的學者或者是出家人。

  像我的同學邱居士,他是跟我官校同學,他在官校的時候參加孔孟論文比賽,他就得到大專組第一名。畢業以後,他一直在我們臺灣的考選部,考試院服務。從科員開始當起,後來當到這些長官的祕書,後來到美國去修讀學位,後來拿到臺灣文化大學的法學博士。他本身通達儒家,也通達佛家。我們前幾年有辦監獄典獄長的生命教育研習營,我們也請他來講授課程。我同學邱華君博士,他現在也官拜考選部的政務次長。他就是跟這個岑文本一樣,他都幫院長、部長寫文告,年度的文告,這個都是過去生有修的,儒家的底子非常深厚。這個「岑文本」。

  『拜』,「拜

中書令」的「拜」,就是封爵、授官。「中書令」,隋朝跟唐朝是以中書令、侍中、還有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後來以「中書」來稱為宰相。

  『憂色』就是憂愁的臉色。

  再來看三百七十一頁,『舊』就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勳舊」就是跟帝王皇帝有交情,有舊交的功臣,這個叫做「勳舊」。

  「濫叨」,「濫」就是過度,「叨」就是忝,跟忝字一樣,表示承受的意思,這是一種自我謙虛的話。

  再來『語』,「語賀客曰」,「語」它的意思就是告訴。

  再來『宋王文正公旦』,這個「王文正公」本身叫做王旦,他是宋太宗的進士,是宋朝的大名人,他姓王名旦字子明。宋真宗的時候他擔任樞密院,契丹來進犯的時候,他也擔任守衛的工作。另外他也嘗勸宋真宗要行祖宗之法,慎所改變,要改變東西要特別謹慎。王文正公非常地能夠知人善任,他一般都是起用厚重之士,就是很穩重的人。治國很久,但是他處理事情,他不膠,不膠就是不急躁,有謗不校,遇到毀謗他不計較。後來在天禧元年,因為生病辭掉宰相的工作。皇帝封他太師,又封魏國公,死後人稱他叫王文正公。

  『禁中』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車輅』就是大車。

  『出都門』,「都門」就是國門、國都。

  『餞送』就是設宴款待送行。

  『交口』就是眾口齊聲。

  『榮遇』就是榮獲君主皇帝知遇而顯身朝廷,這個叫「榮遇」。

  『反側不安』就是輾轉難安、惶恐不安。

  『司馬溫公』就是司馬光,這個司馬光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我們來介紹一下他的生平。他是一位非常令人敬佩的人物,所以我們特別把他介紹出來。司馬光他字君實,號迂叟,山西運城人,他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學家,宋仁宗時候的進士。在宋神宗的時候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反對,他曾經在皇帝面前跟王安石辯論,他就是跟宋神宗講,祖宗之法不可變。因為宋神宗還是支持王安石變法,後來他就離開朝廷,離開朝廷以後這十五年之間,他並沒有心灰意冷,他投入編纂《資治通鑑》。

  所以我們前面有討論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這個意思,禍福是相倚的。你看起來他是失寵,好像是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但相對的成就了他歷史的鉅著,《資治通鑑》。我們講說,立功、立德、立言,這個司馬光確實做到這三點,他的德行非常好,他也有功績,對當時的民眾也非常地好,立功、立德。他立言,立言就是《資治通鑑》,這本史書非常了不起。他編《資治通鑑》非常用功刻苦、勤奮努力。他自己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也就是日以繼夜的在做。後來新黨被罷黜以後,他又恢復宰相,但是做了八個月以後,他就病死了。他可以講說為了《資治通鑑》,捨報往生,他後來被追封為溫國公,他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他一生非常精彩,我給他綜合,他總共有八大特別事跡。第一,他編纂《資治通鑑》,他為什麼要編《資治通鑑》呢?就是要做為統治者的借鑑。我們老和尚在推薦《群書治要》,當然《群書治要》是擺第一,它的高度跟它的重要性是超過《資治通鑑》的。但是如果你研究歷史的人,不研究《資治通鑑》,那就不懂得歷史。所以這本《資治通鑑》對中國的歷史影響非常地大。他跟宋英宗報告,他從戰國時代開始寫,寫到秦國的《通鑑》八卷,他呈給宋英宗。宋英宗支持他繼續修,並提供費用以及增加人員,宋神宗還幫他題字,「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並賜書名《資治通鑑》,並且宋神宗為他寫序文。

  《資治通鑑》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總共記載了十六個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你看,人的壽命只有百歲,但是司馬光了不起,寫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這是超越他的生命。歷經了十九年的編輯完成,非常不容易啊。可以講說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的精力。所以成書不到兩年,他便積勞成疾往生了。他寫這個《資治通鑑》,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從發凡到定稿。清代的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這是《資治通鑑》,司馬光的貢獻。

  第二個,他不得誑語,也就是司馬光本身非常誠實,他不誑語,他受他父親教育的影響。所以以前的家學、家道、家業、家風,你看他這一生的誠信,受他父親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這也可以講說典型的扎根教育,《弟子規》教育。他大概在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他要把那個胡桃去掉皮,他不會做,他就叫他姐姐幫他,但是還是去不掉。他姐姐就先離開,離開以後,有一個婢女過來,用熱湯替他順利把胡桃去掉皮。等他姐姐回來以後問他說,這個誰幫你做的?他就騙他姐姐說,我自己做的。他父親便當場訓斥他,「小子怎敢說謊」,這六個字影響到他的一生,司馬光從此不敢再說謊。年長以後,便把這件事情寫到紙上,策勵自己一直到死,沒有說過謊言。

  你想想看,以前的父親是這樣教小孩的。現在呢?兒子說謊,搞不好爸爸還幫他圓謊,對不對?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他寫在紙上的這張紙,宋邵雍的兒子邵伯溫曾經看過這張紙。清朝的一位也是非常有名的人,叫陳宏謀,他說

,司馬光的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所以後人對司馬光蓋棺論定之語是一個字,誠。這個誠老法師有講,至誠心,這個誠之一字,其實它是相應菩提心的。

  第三點,大家都耳熟能詳,司馬光破缸救友。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面有一口大水缸,裡面都裝滿了水。有一個小孩爬到缸的旁邊去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裡面去,缸大水深,眼看那個小孩子快滅頂了。別的小孩子一見出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看到以後急中生智,從地上撿了一個大石頭,就使勁的向水缸砸去,砰一聲,水缸破了,缸裡面的水流出來,被淹水的小朋友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到事情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這件事情使司馬光出了名。聽說當時東京跟洛陽,有人把這件事情畫成圖畫,被人廣泛流傳。這個是第三個司馬光破缸救友。

  第四個,誠信賣馬。司馬光要賣一匹馬,這匹馬牠的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夏天的時候會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就笑著說了,哪有人像你這麼笨呢?我們賣馬怎麼可以把人家看不出來的毛病說出來呢?司馬光不認同管家的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很大。這個讓我們很佩服啊。第四個,他誠信賣馬。

  第五個,他低調淡泊。他雖然官當這麼大,但是他很低調,他性情淡泊不喜歡奢華。他在寫給他的兒子《訓儉示康》這個文章中裡面提到,他說他小時後,他長輩給他買華麗的衣服穿,他總是很害羞臉紅把它脫下來。後來在寶元年間他中舉時,得到宋仁宗皇帝接見,當時酒席宴上每個人頭上都要插鮮花,而且肆無忌憚的嬉戲取樂,唯獨司馬光正襟危坐,也不願意戴花。後來旁邊的人跟他講說,這是皇帝賜的你不得不插,他才勉為其難的,才把這個花戴上去。

  司馬光家裡有一個老僕,一直都稱司馬光叫君實秀才,因為司馬光字君實嘛,他就稱他叫君實秀才。有一次蘇軾,蘇軾是誰呢?就是蘇東坡,他的父親叫蘇洵,他的弟弟叫蘇轍,他們在宋朝稱為三蘇,非常有名的文學家。蘇東坡本身是當官,文章很好但是官場不如意。司馬光比他如意,但司馬光他有受寵若驚的這種修持。他的老僕都稱他叫君實秀才。有一次蘇東坡來訪,到司馬光的家去參訪,聽到僕人稱呼不禁好笑,就開玩笑說了,你家主人不是秀才了,已經是宰相了,大家都稱他叫君實相公。你看他宰相還這

麼性情淡泊,不奢華。老僕大吃一驚,以後見到司馬光就畢恭畢敬的,尊稱叫君實相公,而且很高興說,幸虧蘇大學士教導我。結果司馬光聽了以後跌了一跤,摔在地上講一句話,我家這個老僕,活活被子瞻教壞了。子瞻就是蘇東坡的字,蘇東坡他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我們一般都稱蘇東坡,他又叫蘇子瞻,蘇軾,他四川人。

  第六個,司馬光的第六個特點就是堅不納妾。北宋那個時候的士大夫,生活都很富裕,有納妾蓄妓的風尚。司馬光跟王安石還有岳飛一樣,罕見不納妾的,也不儲妓。他婚後三十餘年,他的妻子張夫人一直沒有生育,司馬光並不放在心上,也沒有想過說要納妾生子。張夫人急得半死,有一次她就暗地裡背著司馬光去買了一個美女,悄悄地把她安置在臥室裡面,然後自己再借故外出辦事。司馬光見了以後不加理睬,他就到書房去看書了。這個美女就跟到書房,一番搔首弄姿以後,就取了一本書隨手翻了一翻,嬌滴滴地問說,請問先生,中丞是什麼書啊?司馬光離她一丈,你看離她一丈喔,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這美女覺得很無趣,她就大失所望離開了。這個就是什麼?見色不淫,他就有這個修持的功夫啊,所以他堅持不納妾。

  第七,典地葬妻。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的時候,他居住的地方非常簡陋,於是另外再闢一個地下室,讀書其間,在裡面讀書。當時的大臣王拱辰也住在洛陽,他的宅第就是他的住家,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叫朝天閣。所以當時洛陽人就戲稱了,「王家鑽天,司馬入地」。司馬光的妻子去世以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錢來給妻子辦喪事,這你相信嗎?當一個宰相沒有錢幫妻子辦喪事,但是這是事實,歷史的事實。他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埋葬,盡了丈夫的責任。

  司馬光當官近四十年,而且官高權重,竟然典地葬妻。他說這個讓我們覺得,現代的人讀到這一段歷史,讓我們深思,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講得比較通俗一點說,當知府當三年,可能是非常地清高,但久了以後就累積了十萬雪花銀了。在封建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寒窗苦讀,能夠躋身仕途,躋身官場,無不是為了顯耀門庭,榮華富貴,澤被後世,蔭及子孫。所以在這些人面前,司馬光的清廉更顯可貴。宋仁宗曾經他下聖旨,賜司馬光金錢一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但司馬光不為所動,這了不起。

  司馬光年老體弱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劉賢良擬用五十萬錢買一個婢女供他使喚。司馬光很委婉的跟他講,他說,我幾十年

來,「食不敢常有肉」,我連吃都不太敢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他說,我的一生吃飯都不太吃肉,穿的都是麻葛粗布,你竟然用五十萬去買一個婢女給我用?這非常難得啊,所以這個表示他怎麼樣?跟我們佛門的迦葉尊者一樣,以苦為師,這就是以苦為師的典範。而且他幾乎是守著戒律,也是遵守因果。

  最後第八個是死後哀榮。司馬溫公非常有名的一句法語留給我們,「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為子孫長久計」,他這句講得非常好。你怎麼樣給子孫寶貴的資產呢?不是現金,不是珠寶,不是田地,不是豪宅,而是你要在冥冥之中為子孫積陰德,這才是長久。司馬光他後來,當然又恢復宰相以後,當了一年半就與世長辭,享壽六十八歲。「京師人為之罷市往弔」,京城的人為他可以講說什麼?「罷市」就是什麼?就是停工,前往弔祭。「鬻衣以致奠」,賣衣服來包奠儀,「巷哭以過車者,蓋以千萬數」,街頭巷尾為他哭泣的人非常地多。「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親」,就好像自己的父母親死掉一樣。「四方來會葬者蓋數萬人」,有數萬人來送葬,所以公道自在人心。「家家掛象,飯食必祝」,家家都怎麼?掛他的像,然後「飯食必祝」,一定給他供養,這了不起啊。

  我們來看接下來這個,三百七十一頁的這個『帖』,「帖」是簡短言詞書寫的柬帖,一種書信。

  『聖恩』就是帝王的恩寵。

  再來『除門下侍郎』,這個「除」是免掉舊官職,改授新官職,我們現在講,一般叫做真除,就是這個意思。「門下侍郎」,唐宋時多以此官同平章事,為宰相的稱呼。

  『忌』就是猜忌、嫉妒。

  『愚直』就是愚笨而戇直。

  『黃葉』,枯黃的樹葉。

  『申』就是表明,「當申其說」,「申」就是表明。

  『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的期思人,他官當到令尹,令尹就是宰相,輔佐楚莊王,大勝晉軍,興水利,有政績。他三次為令尹而不喜,王罷之而不憂,這孫叔敖也是君子。孫叔敖最有名的就是殺兩頭蛇的故事。孫叔敖「爲嬰兒時,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而泣。其母問其故,叔敖對曰:『聞見兩頭之蛇者死,向者吾見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見,殺而埋之矣。』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報以福,汝不死也。』」

  就是小時候孫叔敖出去玩,在路上看到兩頭蛇,他就把牠殺了以後埋掉。他回來就哭泣啦,他母親問他說,什麼原因?孫叔敖就回答他母親說

,我聽說看到兩頭蛇的人都要死掉,剛才我見到這兩頭蛇,恐怕我會死掉,我會離開母親妳而死去。他母親說,那一條蛇現在在哪裡呢?他說,我怕他人看見,我就把牠殺了以後埋了。他母親說,我聽說,有陰德的人老天都會降福給他,你不會死的。你看這個就是什麼?他在殺蛇的那個當下,他不是殺心,他沒有那個殺機,機會的機。他的起心動念是為了眾生,他不是為自己。一般人講說見了兩頭蛇會死掉。那他假如說,我見了以後我死掉,那倒無所謂,那別人見了也會死掉啊。

  所以跟佛陀當時在因地的時候,有一次在船的上面一樣,他知道有一個壞人要殺死這五百個商人。佛陀為了救這五百個商人,就把那個壞人殺了,這就是什麼?捨生為眾,為大眾。所以孫叔敖他當時這一念心,不是要殺生,不是要殺這條蛇,他是為了救眾生,這是菩薩的心腸。所以為什麼他母親說,「吾聞有陰德者」,這就是陰德,所以天必降之以福,所以他沒有死掉。後來他當到令尹,就是宰相。

  我們再看下面,『令尹』,春秋戰國的時候,楚國執政的官名,相當於宰相。

  『擅權』就是擅弄、擅自玩弄權力,我們講專權。

  三百七十二頁,『洵在乎此』,「洵」就是誠然、實在。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唐朝的岑文本,他官拜中書令,當宰相的時候,他面帶憂愁的臉色。他母親問他說,什麼原因呢?岑文本說,我跟君王非親非故又沒功勞,虛受這個榮耀、寵幸,而且職位高權責又重,所以才憂慮害怕。於是對於來祝賀的客人說,今天我只受弔唁不受祝賀。一般弔唁是喪事,他說,我今天只接受弔唁,不接受祝賀。這是第一個例子。

  第二個就是宋朝王文正公旦,宋朝的王旦在晚年的時候他官位愈尊貴,被皇帝授命出使朝鮮。他從天子的皇宮走出來,乘坐大車經過國都的大門,文武百官都在此設宴送行。大家交相稱讚王文正公受到皇帝的榮耀的待遇。王文正公說了,我對國家有什麼助益呢?我覺得輾轉不安啊,這是這裡解釋受寵若驚的第二個例子。

  第三個就是司馬溫公,宋朝的司馬溫公他受封為溫國公,在寫給他姪兒的書信中說,最近蒙受聖上的恩典,升遷為門下省侍郎,朝廷上下嫉妒的人非常地多。我以愚癡憨直的本性處在其間,就像一片黃葉,枯黃的落葉在強風中飄蕩一樣,能保持多久而不墜落呢?自從接受旨命,聖旨任命以來,只有恐懼沒有歡喜,你們應該要知道我這個中的含意。以上所舉的這三位,『數公皆受寵若驚者』,這三位都是受寵若驚的代表。

  然而這位岑公他說接受弔唁這句話,應該在這

個地方說明清楚,「當申其說」。他說,因為以前在春秋時代,楚國的孫叔敖當令尹的時候,有一位老人來向他弔唁說,身居高貴而驕傲於人的,人民會拋棄他;位高權重而又擅耍權術的人,君王會厭惡他;食祿已經很優厚,而又不知足的人,就會處在憂患之中。這老人跟他講這三句話。接下來又說了,他說,職位愈高,存心要愈低下,官位愈大,存心要愈小。權祿已經很優厚了,俸祿已經很優厚了,就要謹慎不可隨便濫取。如果你能夠遵守這三個原則,就足以來治理楚國了。大概岑公是『深得此旨』,就是他深深地獲得此中的奧旨。居在高位的方法,真的就在這裡啊。

  這一段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剛才我們唸過的,孫叔敖當宰相的時候,那個老人來跟他弔唁,送他這幾句,「身以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以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以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這三句話,這就是受寵若驚的代表。我覺得這個地方,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這個地方的精華,這個地方的智慧的法語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不管是做生意,我們不管是學習佛法,甚至講經說法,或者你是領眾共修。乃至於世間法裡面,你當官的、你當個科長、當個局長,或者是說你當個部長,當個國家元首。我本身也是當官的,除了當官跟做生意以外,還有出世間法裡面,學佛裡面的講經說法,老和尚告訴我們,要避免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癡慢疑。

  當你福報現前的時候,享受名聞利養的時候,其實它不是好事。《了凡四訓》裡面講,名也是福,名氣也是福報,容易遭受嫉妒,所以它不是好事,要警惕小心。那怎麼辦呢?你當高位的,你坐在高位的人,你享受很大名聲的人,你要怎麼辦呢?我覺得周公教伯禽那六守值得我們學習,也就是在你這一生裡面,你怎麼去避免被人家嫉妒?周公那六守是什麼?我們上一集有討論過,我再把它重新唸一遍,「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榮,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此六守也」。

  我把它歸納這六點,因為它原來是文言文,我把它翻成,歸納比較變成白話一點,各位就能夠理解。第一點,「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是指你要有恭敬心,第一個要恭敬,印光大師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你官愈當愈大,你名氣愈大,對人、對事、對物要愈恭敬,恭敬心就沒有錯,這是第一個,不能夠傲慢,不能夠輕忽每一個人。六祖大師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這是第一

個,要恭敬。

  第二個,節儉,他講,「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要節儉。

  第三個,謙卑,這裡面講,「祿位尊榮,而守以卑者貴」,謙卑。你官當愈大,名氣愈大,你是講經的大法師你要更謙卑,第三個,謙卑。

  第四個,敬畏,我們一般講叫敬畏心,「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所謂的驕兵必敗,哀兵必勝,為什麼哀兵必勝?因為他有敬畏心,這是第四個,敬畏。

  第五個,庸魯,用現在平常話來講,老實,庸魯就是老實,就是這裡面講,「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這個愚,一般我們修行人自稱凡愚,「愚」就是庸魯、就是老實的意思。

  第六個,淺約,我們用通俗的話說,大智若愚,這裡面講的,六守裡面講的,「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

  「此六守也」,所以這六個就是我歸納周公教他的兒子伯禽,第一個,恭敬;第二個,節儉;第三個,謙卑;第四個,敬畏;第五個,庸魯;第六個,淺約。這六個,我個人覺得說,它是怎麼樣呢?如何避免或防止別人嫉妒的六大方法,也是如何修德行,如何保住福德,老和尚講的,保全自己的功名富貴,世間人都是在乎功名富貴,那你如何去保全呢?你要遵守周公教他兒子的這六個方法。我個人在這幾年,我就看過三位修行人,三位都是修行人,名氣很大但是名不副其實,德行不夠。印祖說,因果不通,理路不明。我都認識他們,這三位,在臺灣也很有名,一位得到癌症死掉,一位身陷牢獄之災現在還在關,一位被火燒死。兩位是家兄的朋友,一位是我的朋友。所以要好好地去瞭解《太上感應篇》這裡面講的,受寵若驚的這個高深智慧,不要輕忽帶過。

  剛才也跟各位分享如何避免別人嫉妒的六大方法,你好好去參周公怎麼教他兒子伯禽的這六個方法,那就可以消災免禍了,甚至消災免難。那在這個地方,我是從官場中來的人,我瞭解官場中的文化。坦白講,當官的要全身而退,到晚年能夠福壽全歸的,甚至一生能夠消災免禍的,那真是要祖宗有德。

  我引用蔡禮旭老師所講的《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裡面,蔡老師的精闢開示。在《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裡面講,「范文正公嘗曰:『吾每夜就寢,必計一日奉養之費,及所為之事。若相稱,則熟寐;不然,終夜不能安枕,明日必求以稱之者。』勳名德業,卓越古今。」這裡面講的「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他常常這樣說,他說,我每天要睡覺以前,我一定會反省我今天所得到的國家的俸祿費用,以及我為國家做什麼事情,我為國家做多少事情。如果相稱的話,我那天晚上就睡得很好。如

果不相稱,也就是說你當公務人員,那一天在打混,沒有做一件有利於百姓的事情,「終夜不能安枕」,整晚睡不著。第二天一定努力再做工作,再彌補前面的疏忽。他說,范文正公一生的學問,他的德行、他的功勳,所以「卓越古今」,照耀古今。

  接下來說,「嗟乎!盡如公所云,吾人盞粥亦豈能消也耶?天下農工商賈之子,無不自食其力,而我輩泛泛一編,飽食終日,勞心勞力,兩無所居。外既不能有益於時,內斷不可有歉於己,端修清操,質之衾影而無慚,庶幾亦是一種消食方法。先輩格言云:『受享知慚愧。』能知慚愧者,差可受享矣,自不敢厚享矣!」

  這個第二點怎麼說呢?第二點就是說,「嗟乎」就是一種歎息,他說,我們今天領國家的俸祿,假如沒有盡心盡力,我們吃了這一碟的粥,怎麼可以消受得了呢?在佛門裡面講叫信施難消。他說,這個天下裡面的農工商他們都怎麼?他們都自食其力啊。「我輩泛泛一編」,我們這些當公務人員,吃國家俸祿的人,每天飽食終日,我們飽食終日,什麼叫「勞心勞力,兩無所居」呢?每天吃得很飽,可是又沒有出力,又沒有用心,這叫「兩無所居」,沒有用心,也沒有出力。

  「外既不能有益於時」,對於不能夠盡心力報效國家去付出。「內斷不可有歉於己」,你對外不能夠利益國家社會,對內就怎麼樣?沒有辦法問心無愧。「端修清操」,所以要好好地來學習,要端正自己清廉的操守。「質之衾影而無慚」,所以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說,夜闌人靜的時候,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你要能夠做到沒有慚愧,這樣才差不多是一種可以消食的方法,這樣才可以去享受那個俸祿。前輩有說一句話,「受享知慚愧」,你享受這個福報的時候,要知道有一種慚愧心。你接受國家的俸祿,或者是你接受老闆的薪資,都要怎麼樣?對得起這份俸祿,這叫「受享知慚愧」。能知慚愧者才可以去享用,如果你享用超過你自己的付出,或者超過自己的收入,這個都是不恰當的。

  接下來,剛才我們提到司馬溫公,他在寫這個《訓儉示康》,就是司馬康,他後來收養他哥哥的小孩做養子。他寫給他的這個家書裡面講,「參政魯公為諫官」,這個「魯公」就是魯直,他本身他是當諫官,就是魯宗道先生。這個魯宗道先生他在宋真宗的時候當諫官,宋真宗有一天召見他,他就急急忙忙地回來。但是在酒家找到他,這酒家就是一般講的,就是我們講的飯店、餐廳,喝酒的地方。他進到皇宮見了皇帝以後,皇帝問他說,你從哪裡來的?他也不敢騙皇帝,很老實的說,我從酒家回來的

。這個臺灣的酒家,跟大陸酒家用詞不一樣,臺灣的酒家就有,有時候會有女色陪坐,女子陪坐。在大陸的酒家就可能是只有純粹吃飯喝酒的地方,兩地的風俗不一樣。

  他就跟皇帝老實說了,皇帝就說了,「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他說,你是一個清廉的、有名望的官,因為你當諫官嘛,你怎麼可以跑到酒家去喝酒呢?他回答說,「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觴」就是酒杯。他說,我家裡很窮,客人到我家來做客,我沒有這些器皿,就是沒有裝菜的這些盤子,沒有菜肴、沒有水果,這個是清官一個。所以我就到酒家請他吃飯。皇帝覺得他沒有隱瞞,更加的器重他。

  再來,張文節做宰相的時候,他是宋仁宗時候的宰相,他的生活跟花費,他已經當宰相了,因為他當過河陽,河陽在哪裡?河陽是河南的孟縣,他當過河陽書記。那個書記跟現在中國這種書記,是不一樣的名稱。那時候的書記是什麼?叫節度判官,節度使的判官。所以張文節在當宰相的時候,他的生活跟花費,就比照他在當書記的時候的那個生活。他的親戚就勸他了,他說,你今天的俸祿也不少,那你為什麼自己節儉到這種程度呢?你雖然自己認為你很清高儉約,可是外面的人會把你形容說,你像「公孫布被之譏」。

  這個「公孫布被之譏」什麼意思?這有典故的,是在漢武帝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叫公孫弘,這公孫弘他是朝廷的大官,但是他非常地節儉,人家說他是沽名釣譽,他故意做給別人看,做樣子給人看,要博得美名。這裡他親戚就跟張文節說了,他說,人家都把你形容成跟公孫弘一樣,你應該隨從大家的意見,不要過得那麼節儉的生活。

  張文節就歎息的說了,他說,我今天的俸祿,雖然讓我全家可以錦衣玉食,吃得好、穿得好,這有什麼困難呢?但是這是人之常情啊。可是你要曉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今天的俸祿豈能夠常有呢?我這個身體也不能夠常在。一旦我官位沒有了,我人不在了,我家的人已經習慣奢侈的生活,不能夠立刻節儉,以致就會流離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就是說,我今天在高位,我今天離開這個高位,我今天身存在,我身不存在了,就要把它當做什麼?就好像是最後一天一樣,你就會把握這個當下,只剩下最後一天了,就你把你的一生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那麼你一定會怎麼樣?會善用今生,一定會把握當下。

  「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這些大賢能的人、這些讀書人,他們考慮得這麼深遠,這不是普通人可以想像

得到的。最後他引用御孫,御孫是誰呢?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大夫,他名慶,這句話是從《左傳》裡面講出來的。我們看一下,「『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

  也就是說節儉是一個德行,這個「共」是什麼呢?「共」就是共同的意思,也就是根本的意思,就是節儉是德行的根本。「侈,惡之大也」,這個奢侈就是罪惡的根源。所以有德的人都從節儉中來,節儉就會寡欲,君子寡欲就不會被物欲所迷惑,就不會成為物欲的奴隸了,這叫「不役於物」。那就「可以直道而行」,什麼叫「直道而行」呢?「直道而行」就是可以照著真理、正道去做事。「小人寡欲」,「小人」就是指一般的平民百姓,「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自然會謹慎自己而且節約所用。「遠罪豐家」就是他可以遠離罪惡,可以讓這個家庭能夠富裕起來。所以說儉是道德的根本。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他說,你奢侈你就會欲望很多,君子如果多欲,他就會變成怎麼樣?他變成貪慕富貴,那就會「枉道速禍」,「枉道速禍」是什麼意思呢?他就會不合道義的事情,他也去做了,「速禍」就是招來災禍。「小人」是指一般的平民百姓。他如果多欲的話,他就會多求妄用,最後敗家喪身。所以小人如果他當官的話,一定接受賄賂,他在鄉里一定成為盜賊,為什麼?因為他「多求妄用」,所以說,奢侈是惡之大也。以上我們特別引用蔡禮旭老師的這段開示,非常地精采,也給一般的平民百姓,也給當官的有一個前車之鑑。怎麼樣能夠保住福德?怎麼樣能夠這裡講的,所謂的遠罪豐家?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指南。

  接下來我們看最後這一段文:

  【宋盧多遜。初拜參政。服用漸侈。其父愀然曰。吾家世儒素。一旦富貴。遂如此。未知稅駕地矣。多遜不念父言。竟以事敗。】

  『盧多遜』他是後周顯德初的進士,他是盧億的兒子,他拜中書舍人,參知政事,他有修《五代史》,他當到兵部尚書。他本身也涉獵經史,文辭敏捷。但是他心術不正,好術數,有謀略,他結交秦王趙廷美,所以被削奪官爵。同時他隨著他的家屬,配流放到崖州,崖州在哪裡呢?崖州在現在的海口市,海南島的海口市,被流放。

  『參政』就是宋代參知政事的省稱,為宰相的副職。

  『服用』就是衣著器用。

  『侈』就是奢侈。

  『愀然』就是憂愁的樣子。

  『儒素』就是儒家的素質,就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稅駕地』就是休息歸宿的地方。

  我們看這段文的白話:

  宋朝的盧多遜,他剛任參知政事官職的時候,他家裡的衣服器用漸漸地奢侈起來。他的父親就臉色不悅的說了,我們家的家世都是秉承著儒者樸素的操守,儒家的這種家風。你今天一旦富貴,就變得如此奢侈,還不知道將來會淪落到什麼地步呢?盧多遜並未聽從他父親的話,依然過著奢侈的生活,最後事跡敗露流放到崖州而死。

  這裡面就提到盧多遜他父親對他講,看他這樣服用漸奢,就是太奢侈了,這個奢侈就是你無福消受,就有災難。所以我們就引用《德育古鑑》「奢儉類」裡面有這段文,我們來看這段文。楝塘陳良謨,「正德三年」。陳良謨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歷史人物,他也是在儒家裡面,也非常地讓人家敬佩。他寫的這篇文章,他就講了,他說,在正德三年,「正德」是指明朝那個時候,在陳良謨他們家鄉那個州有旱災,「州中大旱」。各鄉鎮都沒有豐收,只有陳良謨他們這個家鄉,因為有水壩的關係,「賴堰水大收」,因為他們有水可以灌溉,所以他們稻田收入就很好。

  第二年這個地方他們又遭受水災,陳良謨的家鄉因為占在比較高地,「高阜」就是高地,「又獨收」,又特別豐收。兩次因為有水災跟旱災,所以兩次的州官都申請減免稅糧,「俱得免糧」就是減免稅糧。因為其他的鄉鎮他們都沒有豐收,所以就因為沒有錢嘛,就把田產跟器皿,就是農具,這些農家的器具賣掉,而且價錢便宜。陳良謨他們這個鄉這些人就利用這個機會,把它全部買進來,所以價錢,就價值漲三倍。但是他們有錢以後,陳良謨他們家鄉的人都開始家家都奢侈起來了,以前那種儉樸樸素的家風就頓時就變化了。

  陳良謨就告訴他的叔叔說了,他說,「吾村當有奇禍」,他說,我們的村會有災禍。他叔叔就問他說,「何也」,為什麼呢?陳良謨就說了,他說,「無福消受耳」。所以有福報要有德行去支撐,我們《感應篇》裡面講,「福以酬德」,你要有德行。所以他說無福消受,他說,我們家跟都家以及張家,這個根基還不錯,還有一點厚,「猶或小可」,可能還可以。但是那個俞家跟費家還有芮家,俞家、費家、芮家和李家,必有災難。就是「彼俞費芮李四小姓」,必有災難,恐怕不能避免。

  他的叔叔就不以為然了,結果沒有多久,村裡面就產生瘟疫了。這個俞家、費家、還有芮家跟李家,四姓的男生跟女生全部死掉

,沒有剩下半個,「幾無孑遺」,沒有剩下半個。他的叔叔就開始動念頭了,他說,看到這四姓都死掉了,他說,那我們三家該怎麼呢?陳良謨就說了,「雖無彼四家之甚,耗損恐終有之。」他說,我們雖然沒有像他們四姓人家這麼悽慘,但是恐怕這個耗損,損耗恐怕是避免不了的。後來果然陸續遭受火災,「回祿」就是火災。所以姚若候就說了,他說,奢侈之為禍就這麼快。

  接下來我們看下面這個雪竇大師說的話,雪竇大師他是宋代雲門的宗僧,他是四川遂寧人,他謁智門光祚禪師,在問答之間頓悟,所以他得到雲門的宗法。他後來在雪竇山資聖寺,跟隨他修行的人非常地多,從此在雪竇山修行,住山三十一年,度僧七十八人,大振雲門宗風,被稱為雲門中興之祖,號稱雲門中興。因為他久住雪竇山,所以一般人家都稱他叫雪竇禪師。

  雪竇大師說,「人無壽夭,祿盡則死。」老和尚常講這句話,「祿盡則死」,福報享完了壽命就沒有了,這個意思。「人無壽夭,祿盡則死」,一個人享用福報享完了,那災禍就現前。所以你福報用完了,那災禍就會現前,災禍包括生病。所以李炳南老居士說,福不能享盡,所以福報不能享。要學《金剛經》裡面講的,菩薩有福德不受福德,那福報怎麼辦?要布施出去,跟大家分享。那如果大眾享受這個福報享盡了怎麼辦呢?那就會有劫難,「眾盡為劫」。

  因為上天賜這個福報給人,「天以其所甚惜之福與人」,上天有好生之德,降福給人,給人福分嘛。「人不知惜而天自為惜」,人不知道惜福,人不知道珍惜上天所給的福分,則上天會降什麼?「兵、荒、疫三劫生焉」。戰爭就是兵災,荒災,疫就是瘟疫,這三劫就生出來了。他用一個比喻,就好像一個父親給他一個明月之珠,給他兒子明月之珠跟夜光之璧,授於其子,給他兒子。兒子不知道珍惜,而把它丟在「泥穢之中」,就混泥土裡面。他的父親見了以後,當然必須「奪珠收璧而去」,要把這個明珠跟夜光之璧收回去。「加以楚撻乃已」,教訓他一頓,就是「楚撻」,教訓他一頓。兵荒疫就是天奪珠收璧之法也。

  所以剛才我們提到陳良謨他們那個鄉的故事,就是說,他們的州本來就是因為得天獨厚,沒有遭受旱災跟水災。你不要繳稅,你又得到那個福報,豐收嘛。因為你有水可以灌溉,這是上天給你這個福報,因為你有水壩可以灌溉,這是上天給你的福報。那你要珍惜,你要布施,要去救災,照理講他們是應該去救濟那些沒有豐收的人,欠收的人的村莊才對啊。他不是啊,他有錢以後,又去把其他村莊的人的家具及稻

田都收購過來,而且價錢都很低。後來你看他們家家都奢侈之風,後來那四小姓全部都得瘟疫死掉了。就是這裡面講的兵、荒、疫,第三個瘟疫。後來陳良謨他們那個家也得了火災,也逃不了。

  以上這個地方我們就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來研討老法師對於這一段「受寵若驚」的開示。老法師說,「受寵若驚」跟「推多取少」、還有「受辱不怨」,前面我們都有提過。老法師說,這三個就是佛門裡面的三善根,「受寵若驚」跟「受辱不怨」、跟「推多取少」,就是無貪、無瞋、無癡。這個「受寵若驚」就是無癡,這個意思非常地深,很不容易體會。榮寵就是現在一般人講的榮譽,別人加給我們的榮譽,我們自己要想一想這個榮譽該不該得?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你得到這個掌聲,你得到這個名氣,你自己本身是不是說真正有那個功夫?有那個付出?是這個榮譽該不該得?如果不應該得而得到,那決定不是好事情。老子說,「福兮禍所伏」,這個話講得有道理。

  第二點,老法師說,如果是應該得到的,要盡量去謙虛,否則的話也會惹來禍害。什麼禍害?老法師說,你如果冷靜觀察,你不難見到嫉妒障礙特別多,你做的好事,你是好人,社會給你表揚,很多人看到心裡不舒服。比如說電視採訪你,報紙報導你,人家看了會不舒服。尤其這個時代,古時候的人心厚道,換句話說,古時候的人嫉妒或許比較少一點。因為古時候,坦白講,媒體也沒那麼發達,傳播速度不會那麼快。現在不是啊,現在是網路的時代,媒體傳播很快,所以嫉妒的人就會多。

  而且老法師說,以前的人他們接受聖賢教育,心胸會比較開闊一點。現代的人完全沒有緣分接受聖賢教育,現代的人他從小所見到、所聞到的、所學習到的,都是爭名逐利、爭權奪利。所以看到別人的榮寵,他能放得過嗎?所以現在這種世間,做好事很難很難,做好事受人毀謗、受人汙辱,他還可以存在。做好事常常受人家讚揚,恐怕他就不能夠長久了,受毀謗的還可以存在喔,受讚揚的就不能長久囉。老法師說,你們想想看,現在是不是這個社會?所以這一句話今天我們看到了,感觸特別深,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這一點,老法師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典範,我們要學習老法師。

  第三點,老法師說,理明白了就曉得要怎麼去做,無論做什麼好事,做愈大的事情,姿勢要愈低,愈低愈好,做好事不要讓人家知道最好。《感應篇》給我們講的積陰德,陰德就是做好事不必讓人知道,讓人知道了已經不是好事。可是今天資訊發達,做了一點點好事,就有記者來採訪報導,來給你表揚

,讓別人看到生嫉妒障礙,來找麻煩。這些事情我們有沒有想過呢?所以壞事不能做,好事應該要做。

  剛才我們講說,做好事人家會嫉妒,那麼好事要不要做呢?老和尚說,好事還是要做,但默默地去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決不求果報。如果有希求福報的因,不但福得不到,得到的是災禍,古時候有,現在更多。這樣說來好事應不應該做?老法師說,應該做,還要更努力去做。老法師說,怎麼做呢?他說,為誰做呢?為社會做,為眾生做,希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決定不是為自己做。

  所以像我一個廣州的朋友張居士,他們是企業家,很有成就。老法師說做企業的目的是為什麼?不是為自己,要為眾生,就是要為社會做,為眾生做。所以他們去謝總那邊參學,道德講堂參學,廣東那邊去學謝總的道德講堂,很感動,他們也想學習。老法師就跟他們鼓勵,要為眾生做,隨緣而不攀緣,好事還是要去做,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老法師說,這個是因為老法師在開示《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是在新加坡,所以老法師這裡有提到一位居士叫齊居士,她有做了一個錄像帶給老法師看,裡面是講真實的因果故事。說有一個人見到,在一個夜晚,有一個人在拉車,拉了五個人,結果這五個人不是人,是鬼。拉到一個家庭的門口,祂們進去了,去投胎,投的是豬胎。因為那個家第二天生了五個小豬,五隻小豬。所以老法師說,這個說明六道輪迴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說,這種事情很多,他說,這不是假的,也不是迷信。

  第五點,所以老法師說,我們眼光要看遠一點,我們來生要投胎到哪裡去呢?來生要生到哪兒呢?會不會變成豬呢?會不會變成毒蛇猛獸呢?死了以後去哪裡呢?都在一念之間。佛給我們講,最後一念決定你到哪裡去。佛菩薩、祖師大德勸我們念佛,好事情,念佛能不能往生?決定在最後一念,最後一念還是念佛就決定往生。如果最後一念變了,一個不高興,佛號忘了,一念瞋恚心就去三惡道,一念貪愛心也許你三善道去了。

  老法師講的這是真的,我曾經去新北市新店那邊去助念一個個案。這位師姐本身得肝癌,她本身因為家裡住別墅,但是她的先生沒有學佛。人家請我去助念,就是我們臺北禮坊糕餅公司的董事長張師姐。她說,黃師兄,你去跟她關懷,這我一個朋友,承天禪寺一個助念的師姐。她因為肝癌,到臨終的時候,肚子就會脹得大大地。我進去的時候,她就沒有辦法捨報斷氣。我就看得她整個家裡的環境,瞭解她可能家庭環境不錯,這個師姐放不下家親眷屬以及放不下田產。

  我就跟那個師

兄講,跟她先生講,我跟他講說,等一下你跟你師姐講說,哎呀,太太啊,妳不要擔心,妳安心跟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我不會再娶太太我不會再娶小太太,這個家產是屬於我們的,不會被別人拿去。我就敎她先生這樣,我說,你跟她講這樣就好,剩下我來講。她先生講完以後,我就下去跟師姐安慰佛法。結果我講完以後,我回到家大概不到三十分鐘,那個張師姐打電話跟我講,她說,哎呀,黃師兄,那個師姐真的斷氣了。你看助念了一天一夜,沒辦法斷氣,就在一念之間而已,要敎她放下。這個就是這裡講的,她一念貪愛心,起了一念貪愛心。

  在新店碧潭那邊我認識的一位法師,他去關懷一位老法師,那老法師九十幾歲了。到臨命終的時候,還沒有把這個衣鉢傳給誰,所以佛寺就沒有繼承的、傳承的人,這老和尚就沒辦法斷氣。這位法師跟他開示,他說,哎呀,老和尚啊。因為這位老和尚是我師公廣欽老和尚的徒弟。他說,你師父不是講,沒來沒去沒代誌嗎?我們臺語講,因為廣欽老和尚是講臺語,嘸來嘸去嘸代誌,翻成國語叫沒來沒去沒代誌。這個就是說,相有來去,性沒有來去,相有變化,本性沒有變化。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就是六祖大師的開悟偈,這前四句。

  見性哪裡有來跟去呢?見性沒有來去,見性就是見性,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六根接觸六塵,就了了知,了了見。見性本身超越那個對待,它是絕待的境界,它沒有能所,沒有能見、所見,所以沒有來跟去,來跟去它是相的變化,它來去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自性起作用。但是眾生有執著,就有來的相跟去的相。那就有得跟失,那就有生跟滅,那就有好跟壞,就有生跟死的執著。你一旦有執著,就有能所對立,有能所對立,就有煩惱,你執著的話就三界出不了。所以那個法師跟老和尚一開示,他說,你師父不是講,沒來沒去沒代誌嗎?那你現在還執著什麼呢?他說,這個佛寺自有佛菩薩安排人來接,你就安心的去極樂世界吧。講完他就斷氣了,那個老和尚就斷氣了。就是這裡講的。

  所以老法師說,你貪愛人間富貴,決定在最後一念,因此我們學佛的人要知道,信的力量,願力要強,無論是順境逆境,永遠不變,才能達到自己希求的目標。所以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都要怎麼樣?迴向西方,要把功德迴向淨土、迴向菩提、迴向眾生。我們一般講,迴事向理、迴因向果、迴自向他。迴因向果、迴事向理、迴自向他,就是這裡講的,迴向眾生,不為自己。不為自己,我們自己這一

生所受的吉凶禍福就無所謂了,心地坦然,不放在心上。可是一定要斷惡修善,一定要積功累德,遵照佛菩薩的教誨去做,一定是正確的,而且心量要拓開。

  第六個,老法師說,各位要曉得,一切的罪業從哪裡來?心量太小,容不得人,容不得別人的意見那就錯了。一定要學佛菩薩,佛菩薩自己沒有意見,因為佛菩薩已經沒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佛菩薩能夠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佛菩薩沒有意見,佛菩薩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我們怎麼會知道呢?我們看佛菩薩的種種經,就是容納別人的意見。佛所說的經法,就是聽別人意見的反應,他的反應是真實智慧、究竟智慧、圓滿智慧。所以能令眾生聽了以後就開悟、就證果。雖然開悟了,證果了,改變眾生對人生宇宙的想法、看法,並沒有改變他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他的習尚,他所崇尚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沒有破壞,改變眾生什麼?幫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佛法,這是佛法的教學。所以佛法能令一切眾生歡喜信受,原因在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我們補充一下,老法師說,佛菩薩說種種經就是容納別人的意見。在《金剛經》裡面也有講到這一段,它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慈舟大師對於這一段有開示,他說,我們發大乘心,乃至於發自利利他的二利菩薩心,發最上乘心,最上乘心是什麼呢?最上乘心就是成佛的心。這兩種發,不管是已發或是堪發,人人都可以發。「彼既丈夫我亦爾」,就是他是大丈夫,我也應該是大丈夫。他說,修行人不應該自暴自棄,「此又非人人可以為堯舜可比」,因為堯舜只是世間的聖賢,那成佛就不是了,成佛是出世間的大聖大賢。

  荷擔如來,「荷擔」就是「荷擔佛法,化度眾生」。「無盡燈,代代相傳;無盡願,生生無窮」。擔法就是擔眾生。所謂「樂小法者」,就是你「小心著相,希求自了」,不能夠利生,那就不能夠如法聽受讀誦,也不能夠為人解說。如法就是不著相。所以你「發大心不著相布施」,使自他都能夠超越生死,「超生死,圓成佛道」。那麼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第七個,老法師說,他說,這個話再說回來,總要我們現前能夠受用,說得太高太玄,我們得不到受用,那這個話就是廢話,佛不說。那麼最低教學,最切實的受用,佛告訴我們,要把自己的意思放下來。

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因為阿羅漢已經破了我執,阿羅漢已經是正覺。在還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你雖然聰明,雖有智慧,站在佛法裡面講叫世智辯聰,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為什麼阿羅漢的智慧算是真智慧呢?能夠相信自己呢?因為阿羅漢已經做到無我了,所以他能夠相信自己。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有我,既然有我,當然你這個念頭一動,不知不覺,不管你有意無意,決定是符不符合我的利益,有意無意這個東西在作祟。

  第八,老法師說,什麼是我?他說,法相唯識經典裡面講的第七末那識,我們八識裡面,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末那,第八識的阿賴耶識,第七識的末那識就是執著,它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以為是我。相宗解釋得更清楚,四大煩惱常相隨,什麼是我?癡是我,愚癡;見是我,什麼見?成見,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外國哲學家講,我思故我在。他說,你們想想,這不是我見嗎?他說得沒有錯啊。但是相宗講的我是什麼呢?我是我見,就跟這個哲學家講的,我思故我在的我見,是一樣的意思。佛講的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就是我見、我慢、我愛、還有我癡,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這個我慢,慢事實上是瞋恚,也可以講我瞋、我愛、我癡、我見,愛是貪愛。

  什麼東西是我?貪瞋癡是我,成見是我,你有這些東西,你的思想見解就不會正確了。所以你有我見、你有我慢、你有我癡、你有我愛,這四個東西,你有這四個東西的時候,你的見解、你的想法、你的看法就不正確。所以為什麼阿羅漢可以相信自己的心?因為阿羅漢已經沒有這四個東西了,他沒有我見,他我癡、我慢、我愛也破了。因為他思惑也破了,那見惑也破了,見惑破了他證初果須陀洹,二果跟三果跟四果,就是破貪瞋癡慢疑,就是破思惑。所以阿羅漢沒有這個四大煩惱常相隨,他就可以相信自己的心,因為他證得正覺位了。我們連初果都做不到,你還有很堅固的執著這個我見,那你怎麼可以相信你自己的心呢?

  所以老法師說,佛法講的邪正標準是正確的,經上講得這麼清楚,正覺的標準,必須這四個煩惱都斷了,就是我見、我癡、我慢、我愛放掉了,它這四個標準,你破了以後,你證得正覺位,才是正知正見。他說,邪跟正在這邊分別,這標準在這裡。他說,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大福大,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榮譽不好當,世間人看的是好事情,大家要爭。有智慧的人、聰明的人總是想盡辦法迴避,我們一定要曉得。有智慧的人,他沒有我

見、他沒有我慢、他沒有我癡、他也沒有我愛,對不對?所以他受寵,他一定是驚的,受寵若驚,他一定是驚的。就像我們剛才看到的這個岑文本也好,或者是王文正公也好,或者司馬溫公也好,他們起碼的德行都可以做到這樣。他們有沒有斷見惑、思惑?我們不清楚,但是至少他們也相應到這個境界,他們的德行可以相應到這個境界。這是第八個。

  第九個,老法師說,註解裡面有引用一段故事,就是我們前面所討論過的,「周成王封伯禽於魯」。他說,周公這一句話值得我們學習,周成王把魯這個地方封給周公的兒子伯禽。周公卻對他兒子說,「子無以魯國驕人」,周公告訴他的兒子伯禽說,你不要以魯國來驕傲別人,因為那個時候魯國的文化非常鼎盛。周公是大聖人,孔子非常敬佩他,孔子也是魯國人,魯國文化水平在當時非常地高。所以周公說,你千萬不要以為你是魯國人而驕傲,總是這樣教誡他兒子。

  周公說,「吾聞之,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這是講恭敬心。真正有德行的人,什麼是德?佛法修學,老法師寫了二十個字,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裡常常有這十個字,這個是德,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德。那行呢?我們講說德行,那行呢?老法師說,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行。所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解,他大開圓解,真正去落實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他真正是有德有行,如果能夠做到這二十個字,那個人表現在外一定是恭敬,對待一切眾生都恭敬,這個人是真正的榮耀。所以孔老夫子做到了,學生讚歎孔夫子的德行是溫、良、恭、儉、讓,夫子對人恭敬,不管什麼人,決不敢輕慢一個人,所以千年萬世,後人都把榮耀歸於夫子。

  第十,第二句話,「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古時候,對國家對人民有功,封賞就封土地。今天我們把這一句看做財富,你有很大的財富、有很多財富,你能守之以儉,就是節儉,你才能得到平安。如果你有財富,你的生活奢侈了,禍害就來了。中國最有名的石崇,大富大貴,生活享受奢侈糜爛,到最後身敗名裂,他被殺了,財產被沒收了。石崇是在晉朝這個年代,晉武帝那個年代,就是在南北朝的時候,石崇他當時在當官,他當官的時候,事實上他的財富都是在荊州的時候,商旅行劫,把這些商人壓榨,得到巨大的財富。

  後來石崇有錢以後,他生活非常地奢侈,跟王愷在比富貴。王愷有一次皇帝賜給他,王愷本身有炫耀珊瑚,石崇就把它打碎,用鐵如意把它打碎,後來又賠給他,把自己

的珊瑚樹,高有三四尺的六七株,每一株都比王愷大,後來石崇再還給他這個珊瑚樹。他生活非常地奢華,後來還是被孫秀,建議司馬倫誅殺歐陽建跟石崇。後來石崇被殺的時候,也是為了一個妓女。因為孫秀看上他這個美人綠珠,當時他是在自己家的餐廳宴客,叫金谷園。他知道以後,知道孫秀要殺他,他就跟那個綠珠說,我今天因為妳而獲罪。結果綠珠流淚的說,「妾當效死君前」,就墜樓而死。

  石崇被捕了以後,押往東市處決,石崇的母親、他的兄長及妻兒,共十五人同時被誅殺,石崇享年才五十二歲,他富可敵國,生活非常糜爛,炫耀。老法師說,財富從哪裡來?是從布施來。我們要學范蠡,范蠡跟著越王句踐打敗吳王夫差以後,隱姓埋名,當陶朱公,做生意,三聚三散,把他的錢財全部去救難這些貧窮的人、這些苦難的人,最後人家奉他為財神爺。

  最後老法師說,「祿位尊榮,而守以卑者貴」,地位愈高,高官厚爵,愈是要謙卑,不敢在人上面,自卑而尊人。所以你自己才是真正的貴人,那麼你的富貴就不會失去。

  第十三,「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這是講國家的軍備武力,雖然很強大,但是常常有畏懼之心,這是真正勝利。要以這個強大處處欺負別人,處處去壓別人,終歸會毀滅,所謂驕兵必敗。

  第十四,「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周公敎伯禽這六件事情,我們前面有提過,恭敬、節儉、謙卑、敬畏、庸魯、淺約。他說,老法師說,我們弘法利生決定不為自己,要為一切眾生的福祉,為整個世界和平幸福。他說,一個國家富強,周邊國家不富強,中國古話講,一家飽暖千家怨,這是事實真相。大家都好,我們這個好是真的。大家都好,我們好,這樣也是真的。如果大家都不好,我們是好,這就是災難。所以我們一個人好,大家都不好,災難就來了。

  就像剛才石崇一樣,大家都不好,他一個人好,後來就被誅殺了,災難就來了。因為你變成眾人之敵,遭人嫉妒,遭人瞋恨,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所以要幫助一切不同的族群,幫助一切不同的宗教,幫助世間一切苦難的人,大家才會有真正的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只有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積德累功。若有絲毫私心摻雜在裡面,就把你的功德破壞掉了,這是我們要特別記住的。

  今天我們就研討到這裡。若有講得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教,感恩各位同修大德。阿彌陀佛。

1


相关内容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四九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四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2015/09/12 台孝廉讲堂 档名:57-109-0149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太上感应篇汇编>第四十三句,[虚诬诈伪,攻讦宗亲].我们看经文: [漫无根据曰虚.妄有污蔑曰诬.诡计蒙人曰诈.矫情欺世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三七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6/18 臺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37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七句,[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四百一十頁,我們看經文: [茍或非義而動.背理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26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二六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4/05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26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四句,[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八十七頁,我們看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18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一八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2/14 台孝廉講堂 档名:57-109-0118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一句,[受寵若驚].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三百六十九頁,我們看經文: [受寵若驚.] [榮寵之及.雖分 ...

  • 论朱丹溪相火论
  • 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有两大名论,除了上述阳有余阴不足论外,就是相火论,它是丹溪学说中的主旨理论之一,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丹溪的相火论,就其内容来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阳气之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而且这种阳气之动即相火,对自然界. ...

  • 珍爱生命注重安全
  • 珍爱生命 注重安全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4 月 12 日上午,小南 街小学的法制副校长陈军警官来到学校, 为全校的学生举行了一场法 制及安全教育的知识讲座.其中,六年级一.二班学生在阶梯教室听 讲,其他各班通过学校广播收听. 陈警官首先从最易造成人生伤害的事故开讲, 并采用与学生互 ...

  • 消防警官述职报告
  • 消防警官述职报告 一年来,我能按照总队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总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等活动中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自己能谦虚谨慎.尽职尽责,自始至终坚守岗位,扎扎实实干好每项工作, ...

  • 四物汤加减134方
  • 四物汤加减134方 吴正伦 明代医家(1529-1568年).字子叔,号春岩子.安徽歙县人.幼年丧父,家贫而刻苦攻读.后游医至山东.北京等地,名噪一时.明神宗幼年病.穆宗贵妃病,均由其治愈.曾获穆宗嘉奖,后因太医院御医妒其术,被骗用毒酒药致死.著有<医验录>.<虚车录>.&l ...

  • 治骨折偏方
  • 接骨草酒(骨折愈合) [配方] 接骨草叶500克,白酒(或酒精) 适量. [制法] 制法有二:一为将上药捣烂,加少许酒精炒略带黄色,然后加水,用文火熬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制成45%酒精浓度的药酒500毫升.二为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超过药面) 前者(第1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