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王弼注第二十七章

国学导航-老子王弼注

首页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专题今人新著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

順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無轍迹也。

善言無瑕讁;

順物之性,不別不析,故無瑕讁可得其門也。

善數不用籌策;

因物之數不假形也。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不設不施,故不用關楗繩約而不可開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聖人不立形名以檢於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故曰無棄人也。不尚賢能,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為盜,不見可欲,則民心不亂。常使民心無欲無惑,則無棄人矣。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舉善以師不善,故謂之師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資,取也。善人以善齊不善,以善棄不善,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雖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国学导航-老子王弼注

首页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专题今人新著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

順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無轍迹也。

善言無瑕讁;

順物之性,不別不析,故無瑕讁可得其門也。

善數不用籌策;

因物之數不假形也。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不設不施,故不用關楗繩約而不可開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聖人不立形名以檢於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故曰無棄人也。不尚賢能,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為盜,不見可欲,則民心不亂。常使民心無欲無惑,則無棄人矣。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舉善以師不善,故謂之師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資,取也。善人以善齊不善,以善棄不善,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雖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相关内容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以王弼的天人观为例 摘要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问题,它关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之为人存在的依据,为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提供理论上的回答.天人关系的哲学命题可概括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qu ...

  • [老子校释]第五章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聖人不仁,以百姓為□□. 嚴可均曰:"□□",別體字. 羅振玉曰:景龍.廣明二本作"□",敦煌本作"□",均"芻"之別構. 謙之案:河上.王弼.傅.范並作"芻狗".釋文.群書治 ...

  • _老子_搏之不得_辨正
  • 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2期(总第79期) <老子>"搏之不得"辨正 王 曦 (南京大学 中文系,江苏 南京 210093: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老子•道经>十四章中"搏之不得"的"搏&quo ...

  • 老子王弼注第十六章
  • 国学导航-老子王弼注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言致虛,物之極篤:守靜,物之真正也. 萬物並作, 動作生長. 吾以觀復. 以虛靜觀其反復.凡有起於虛,動起於靜,故萬物雖並動作,卒復歸於虛靜,是物之極篤也.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

  • 智慧出,有大伪
  • "智慧出,有大伪"中的"伪"表示的是一种心态,而非"虚伪". <财富>(中文版)-- 老子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被王蒙称之为"老子的诅咒":"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

  •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
  • 一魏晋玄学向佛教般若学的转变是跨文化交流上的一个典范,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 问题 .东晋 时代 的佛学领袖释道安曾认为:"自经流秦土,有自来矣„„以斯邦人老庄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注:<鼻奈耶序>.)这个观点把般若学与老庄思想(主要是魏晋玄学) ...

  • _老子_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_黄钊
  • 第22卷第1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2年1月 <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黄 钊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 430000) 文章编号:1003-1588(2002) 01-0082-04 <老子>, 又称<道德经>, 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

  • 魏晋玄学有无之辩
  • 论文题目:魏晋玄学中的本末有无之述 内容摘要: 魏晋玄学使中国传统哲学深入到宇宙万物何以存在的本体论问题的抽象思辨,意味着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不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居重要一页,而且对于当代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末有无之辨是魏晋玄学思潮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内容,当今史家公认其抽象思维水平远远 ...

  • 复原老子之"道"
  • 作者:李景强 学术研究 2003年12期 一.研究老子"道"论的迷失 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论"道"的文章和专著足以车载,但"道"是什么仍然没有说清楚.也即是说研究者解说的"道"与老子说的"道"有明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