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温柔无情剑

  摘要:稼轩与词,与其说是词成就了稼轩,不如说二者是相生共荣的关系.稼轩写词,多情义,崇真奇,好隐涩,举凡其爱国词、闲逸词、爱情词等皆词情兼胜,自有一番咀嚼滋味。稼轩词,情多,所以难得。   关键词:主情;尚真;骋意   “稼轩长短句,弁冕南宋,论者或称其气格豪壮,或称其思力果锐,或称其堂庑阔大,内容广博,或称其熔铸群言,笔力峭健,甚至称其雅量高致,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气象。高下深浅,各有所见。”前人阐之不尽,然我有我的看法。惟稼轩词之难以领会,古今意见统一。据此,何故再以现代结构主义和艰涩幽奥隐微奇拗的语词论将原本骋情惬意清刚廉悍的稼轩词生搬硬套地拆解得四分五裂斑驳零散,以此而得的所谓辛词“气格论”“身世生平论”“思想内容论”“格调声韵论”岂不可笑。辛词之含蕴深厚不易评衡,皆因其情深难断。余以为,以“情”识“情”,以“情”察“情”, 以“情”解“情”, 以“情”析“情”才最是高妙。   恣肆的张狂像无法丈量的距离和沟壑一样惨烈,在剑拔弩张的对峙中一步一步胜利为王。驳杂的历史图景在他干净郁重的文字下渐次清晰,是带有酒香的芬芳。所有的沧海桑田戎马囹圄在他高亢尖利的性情中活生生撕扯出压抑而明丽的激情和绝望。这便是辛弃疾的词章,如同一柄涂抹着剧毒的短刀,精致锋利痛快淋漓,可是顷刻毙命见血封喉。饮鸩自戕的甜蜜,散落在血液里,带着某种缓慢但坚定的强迫汩汩而来。不喜不悲亦不伤怀,只是刻骨铭心。一举袖便是南宋的末世繁华,一回眸便是临安城的盛世如花,索性再不转身再不回头,一把剑,一匹马,一壶酒,一个人,独走天涯。   一、戎马倥偬大半生的任性征人—爱国词   稼轩是任性的。因屡屡蒙受谗劾闲赋二十年就任性地挥笔写下“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行香子》)抑或“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稼轩是适合入世并且渴望入世的,我一直这样坚定地认为。那些“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临江仙  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的词句不过是他被罢官时偶尔的意志消沉罢了。男人身上的官袍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红舞鞋,穿上了就无法卸下,稼轩的脚掌永远属于漫长而又充满荆棘的仕途。   从1181年至1207年,稼轩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直至忧愤而死。“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悲剧意味着生命的毁灭或曰死亡。生命的毁灭或死亡本身就容易引起人的痛感,富有重大价值的生命的毁灭或死亡更会使人扼腕痛惜。”“毁灭和死亡引起的悲剧感总是面向他人的,挫折和压抑的疼痛却常为活着的人所体验。在个体生命的进程中它是更易引起共震的心态。”南宋的悲剧在于过分软弱,而稼轩的悲剧则是过于刚直和坚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此观之,稼轩的气质应该是胆汁质的,急躁、直率、热情、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性。即使稼轩的性格受到现在一些评论家的批评,我还是私心地认为稼轩还是急躁一些,直率一些,热情一些的好,因为我实在无法想象当稼轩变成稳重安静、沉默寡言、善于忍耐的粘液质的时候,拈花一笑对月空唏嘘的模样。   一个朝代的兴衰自有它的命数。纵观那段历史,南宋朝廷早已千疮百孔,它的灭亡不可避免。人们不应把过多的苛责加于主和派身上。中国几千年来奴性意识的无限循环和加强,在生物趋利避害系统的作用下已给活在当下的人的心理造成了极其厚重的仰赖强者的无意识的板结层。只有稼轩,单纯如幼童,还一心希冀他的朝廷万寿无疆。“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甲辰岁寿》)“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当金人的铁蹄踏碎了中原的山河,当南宋朝廷竟还在为自己的衰败涂脂抹粉的时候,稼轩他并不能把激愤到不能自己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浪淘沙》)。稼轩的怒容溢于纸表,他痛彻骨髓的憎恶闻所未闻。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绝望时无法消释的痛苦。   稼轩的感情是具有外向性的,他不隐忍、不沉默、不妥协,在面对那种已经出离愤怒的绝望的时候,他会咒,会怒,会叹。我想只有感情如此深邃的人,才会有如此大气摒息的深痛。“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兴,未老已沧洲”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 (《 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想来稼轩定是绝望到了极点,乐观如他竟吟出“未老已沧洲”,那些累人的弓刀事业蝇头功名我已不想再管,不想再烦,我只盼只愿能一醉方休。“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江神子· 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塞北的黄沙暴雪江南的杨柳杏花,匆匆一醉,一别竟已多年。满头的白发遮住了我的眉眼,早已看不清前路还剩几个朝夕,我的战场我的长剑已不再是我的天涯,请看在我垂垂老矣的份上,让我走到哪儿就算是哪儿吧。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看渔樵、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 叹息。山林钟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转头陈迹”(《 瑞鹤仙·南剑双溪楼》)“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卜算子·饮酒败德》)。掩埋在黄沙下的铮铮战骨发出的低低哀嚎,那看似威严的朝廷你可曾听见!远处的渔者樵夫竟还在艳羡你的舞美筵盛羊鲜蟹肥。山林钟鼎不过一厢情愿自欺欺人,如此可笑如此卑微。千秋功过,究竟由谁书写,那被蝼蚁侵食的枯骨在熨金溜银的功过策上仅是一笔带过。我是真的倦了,为这不值得的虚名,流血、厮杀。   闲居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是稼轩一生中最闲也最怨的时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斜寄阳缆”(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朝中措》)。骄傲如稼轩,哪堪忍受被贬谪时他人嘲讽的讪笑,索性把官服抛到身后,扬长而去。任性如稼轩,我不想再做官,我已决心归隐,如果你还要细问,那就去问在沙头停驻的白鸥吧,只有它知道我在哪里。读到这里,不觉一笑,稼轩真乃至情至性之人,至真至纯至痴至怨。   宋词之有稼轩正如唐诗之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稼轩也是这样,在这萧风冷寂的孤夜之中,他没有想到自己,他没有心疼自己,悲痛斥骂之后想的仍然是他的理想他的国家。爱国爱得越深,才会如此痛彻。沉郁顿挫,杜甫和稼轩他们有共同被压抑到无力的情感。多情剑客无情剑,更适合形容稼轩。稼轩的爱太博大,太惨烈,在他一句句托名意寡不愿再入仕途的任性词章里,我看到了他用血泪书写的爱国。“马革裹尸当自誓 峨嵋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耳楚台风,庾楼月”(《满江红》)“功名事、欲使谁知。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他倒下,又爬起来,再倒下……他的戟被折弯,背弓得生疼,他被压在人群中,压在故乡厚重的泥土下,无法行走。不是走不动,而是不愿意走,他不愿走,是因为他爱着这土地,他明白,他一直在战斗,战斗在一个人的战场。他相信,满腔的热血可以燎原。终有一日,山河收复,失雁北归。   二、诗酒为家常醉月下的寻常男子——闲逸词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几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划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新荷叶·再题傅岩叟悠然阁》)   不曾想过,稼轩拿长剑的手有一天也能拿起锄犁,躬耕采菊。似乎一直觉得那些鸡鸣村舍种柳植桑的日子只有陶潜一人过得习惯,那样的生活对于稼轩来说,太辛苦也太委屈了。他看不懂农经,会带在身边的只有兵书;他穿不来蓑衣,那样柔软的触感不适合一个伟岸男子的肌骨;他不习惯安眠,他喜欢枕着横吹曲入睡。可是现在稼轩很突然地告诉我们,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日子他一样甘之如饴。说稼轩像陶潜有点牵强,他的脾性应该更接近于竹林七贤,披发佯狂独行寂夜,幸广陵在耳长歌舞剑,谈笑古今风物,金樽尽,乍暖还寒。   稼轩的饮酒词一直写得极有味道。“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西江月·遣兴》)酒酣照胆,扣舷而歌,哪管他夜深露重。   自信如稼轩,就连醉了也无须他人搀扶,固执如稼轩,以为他真的可以适应村野生活。“少日尝闻。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者长存。由来至乐,总属闲人。且饮瓢泉,弄秋水,看停云。   岁晚情亲,老语弥真。记前时劝我殷勤。都休殢酒,也莫论文。把相牛经,种鱼法,教儿孙。”(《行香子 ·博山戏呈赵昌甫、韩仲止》)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当有一天稼轩不再年轻,他的心境会不会真的如词中所言那般平和安详。对于稼轩而言,富贵即过眼云烟,并没有半点值得留恋。对于飘然远去的生活,他也是欢喜的。这一段归隐,潇洒且悠然,喝酒写诗舞剑,喂马挑水劈柴,像个寻常男子一般,醉心山野。月下鼓盆而歌,山间清泉润喉,做个普通百姓,儿女团圆夜煮茶。他可以的,其实很多。放下朝堂的纷争,抛却富贵的环绕,或隐居或远游。可是稼轩就是做不到,他不止一次地尝试,却不曾成功过。这才明白,他不过是世俗之人,还不具仙风道骨能斩却一切情根。所以他只好就由着自己这样任性下去。   三、杨柳岸边相思相候的末路英雄—爱情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亮烈疏豪、伟峻恢弘如稼轩,竟也有如此温情细腻的词章。“从渠去买人间恨,字字都圆。字字都圆。肠断西风十四弦。”(《丑奴儿·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聊隐括之》“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鹧鸪天》)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英雄往往“意寡”,却难得“情浓”。“ 拚一襟、寂寞泪弹秋,无人会。”(《满江红》)“便有别离时,千里月、两地相思。”(《婆罗门引·别杜叔高,叔高长于楚词》)这样的情语由稼轩这样的大丈夫说出,格外缠绵感人。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满江红·中秋寄远》)“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稼轩写情是特别的,说不清的惆怅风容尽现,明白如话,无丝毫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满江红·送郑舜举郎中赴召》)“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声声慢·赋红木樨》)稼轩不是软弱拖沓之人,学不来风花雪月的柔软喟叹。他就如同高山上的羊齿植物,坚强且不悲伤。就算眉眼间情意辗转,也断然不会呜咽号啕,只一杯浊酒饮尽离索。悲欢,长结腹中。   可以说,在某一程度上稼轩与纳兰容若是相似的。只是稼轩温情而容若温婉。“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纳兰容若《梦江南》) 究竟多少恨,才能把心燃成死灰。容若,那个临水照花,为妻对镜描眉的男子,他的心太小,只盛装得下家和她,他的恨太纤细,太绵软,太无力。“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贺新郎·赋琵琶》)稼轩,那个醉里挑灯看剑赤胆侠肝的忠义男子,他的心太大,收容了国,收容了家,却还是忘了自己。他的恨太纯粹,只为家只为国,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稼轩也是有儿女私情的,只是这情太内敛太深厚,无法表达,化作文字竟只有寥寥数语:“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菩萨蛮》),“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蝶恋花》)。稼轩的情像一碗苦酒,仰头一口饮下,呛出的热泪时时浸透衣襟。容若的情似一扇雕花暗镂的毛玻璃,华丽璀璨却近乎假象。容若写词,喜选用一些带有暧昧风情的意象:芙蓉、秋雨、月、雪、燕子、蝶、烟霞、梨花、鸳鸯、红豆、芭蕉,无一不是脂粉气息浓郁的温润之物。如《眼儿媚·中元夜有感》:“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扑面而来的精致让人动容,不似稼轩的凝重,轻浅有余而厚重不足。读稼轩词,往往让人觉得情凄意切,无法抑止的绝望排山倒海,却仍然要强扯嘴角一面微笑一面虚构掩耳盗铃般的希望。欺人?欺己!落日、西风、黄花、暮山,稼轩词里形单影只茕茕孑立的意象,总是弥漫着肃杀的萧疏。“人生有得许多愁,只有黄花如旧”“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西江月·三山作》)。   人们总是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容若词中的“她”,却鲜少有人注意到稼轩词里的“佳人”。“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肴桂酒君归”(《河渎神·女城祠,效花间体》),“暮云多。佳人何处,数尽归鸦”(《玉蝴蝶》),“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定风波》)。稼轩是不适合写情诗的,太多太多的人这样批评过他,说他的情诗就像爱国诗一样艰涩毫无情趣可言。可是那又怎样,稼轩断不是那温柔敦厚之人,于我,只需那一句“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昭君怨》),便已足够。   一片赤心总徒留漫嗟,才华盖世终落得满目凄凉。稼轩,他骑在战马上,一路绝尘而来,他是一方将领,却只能竹里寻泉云中种树,一身宏愿辗转江南烟雨,铁戟沉沙剑亦暗黄。现实,如同一杯盛在琥珀盅里的鸩毒,在微微寒凉中感受片甲的辛酸。稼轩他,许是累了,竟希冀这一杯穿肠毒物能助他一夜好眠。休说今是昨非,且举方樽,一醉方休。奈何,元龙老矣,高卧冰壶凉簟,醉看百年悲笑。   参考文献:   [1]缪钺.论辛稼轩词[J].思想与时代,1943.   [2]张景超.文学:当下性之思(1978-1998中国学术前沿性论题文存 龙江学人卷) [M].哈尔滨:黑龙江文学出版社,2000.   [3]张景超.文学:当下性之思(1978-1998中国学术前沿性论题文存 龙江学人卷) [M].哈尔滨:黑龙江文学出版社,2000.   [4]常国武.国学大讲堂:辛稼轩词集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5]朱德才.辛弃疾词(增订注释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陈小金(1989.9-),女,壮族,广西桂平人,湖北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稼轩与词,与其说是词成就了稼轩,不如说二者是相生共荣的关系.稼轩写词,多情义,崇真奇,好隐涩,举凡其爱国词、闲逸词、爱情词等皆词情兼胜,自有一番咀嚼滋味。稼轩词,情多,所以难得。   关键词:主情;尚真;骋意   “稼轩长短句,弁冕南宋,论者或称其气格豪壮,或称其思力果锐,或称其堂庑阔大,内容广博,或称其熔铸群言,笔力峭健,甚至称其雅量高致,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气象。高下深浅,各有所见。”前人阐之不尽,然我有我的看法。惟稼轩词之难以领会,古今意见统一。据此,何故再以现代结构主义和艰涩幽奥隐微奇拗的语词论将原本骋情惬意清刚廉悍的稼轩词生搬硬套地拆解得四分五裂斑驳零散,以此而得的所谓辛词“气格论”“身世生平论”“思想内容论”“格调声韵论”岂不可笑。辛词之含蕴深厚不易评衡,皆因其情深难断。余以为,以“情”识“情”,以“情”察“情”, 以“情”解“情”, 以“情”析“情”才最是高妙。   恣肆的张狂像无法丈量的距离和沟壑一样惨烈,在剑拔弩张的对峙中一步一步胜利为王。驳杂的历史图景在他干净郁重的文字下渐次清晰,是带有酒香的芬芳。所有的沧海桑田戎马囹圄在他高亢尖利的性情中活生生撕扯出压抑而明丽的激情和绝望。这便是辛弃疾的词章,如同一柄涂抹着剧毒的短刀,精致锋利痛快淋漓,可是顷刻毙命见血封喉。饮鸩自戕的甜蜜,散落在血液里,带着某种缓慢但坚定的强迫汩汩而来。不喜不悲亦不伤怀,只是刻骨铭心。一举袖便是南宋的末世繁华,一回眸便是临安城的盛世如花,索性再不转身再不回头,一把剑,一匹马,一壶酒,一个人,独走天涯。   一、戎马倥偬大半生的任性征人—爱国词   稼轩是任性的。因屡屡蒙受谗劾闲赋二十年就任性地挥笔写下“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行香子》)抑或“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稼轩是适合入世并且渴望入世的,我一直这样坚定地认为。那些“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临江仙  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的词句不过是他被罢官时偶尔的意志消沉罢了。男人身上的官袍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红舞鞋,穿上了就无法卸下,稼轩的脚掌永远属于漫长而又充满荆棘的仕途。   从1181年至1207年,稼轩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直至忧愤而死。“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悲剧意味着生命的毁灭或曰死亡。生命的毁灭或死亡本身就容易引起人的痛感,富有重大价值的生命的毁灭或死亡更会使人扼腕痛惜。”“毁灭和死亡引起的悲剧感总是面向他人的,挫折和压抑的疼痛却常为活着的人所体验。在个体生命的进程中它是更易引起共震的心态。”南宋的悲剧在于过分软弱,而稼轩的悲剧则是过于刚直和坚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此观之,稼轩的气质应该是胆汁质的,急躁、直率、热情、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性。即使稼轩的性格受到现在一些评论家的批评,我还是私心地认为稼轩还是急躁一些,直率一些,热情一些的好,因为我实在无法想象当稼轩变成稳重安静、沉默寡言、善于忍耐的粘液质的时候,拈花一笑对月空唏嘘的模样。   一个朝代的兴衰自有它的命数。纵观那段历史,南宋朝廷早已千疮百孔,它的灭亡不可避免。人们不应把过多的苛责加于主和派身上。中国几千年来奴性意识的无限循环和加强,在生物趋利避害系统的作用下已给活在当下的人的心理造成了极其厚重的仰赖强者的无意识的板结层。只有稼轩,单纯如幼童,还一心希冀他的朝廷万寿无疆。“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甲辰岁寿》)“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当金人的铁蹄踏碎了中原的山河,当南宋朝廷竟还在为自己的衰败涂脂抹粉的时候,稼轩他并不能把激愤到不能自己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浪淘沙》)。稼轩的怒容溢于纸表,他痛彻骨髓的憎恶闻所未闻。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绝望时无法消释的痛苦。   稼轩的感情是具有外向性的,他不隐忍、不沉默、不妥协,在面对那种已经出离愤怒的绝望的时候,他会咒,会怒,会叹。我想只有感情如此深邃的人,才会有如此大气摒息的深痛。“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兴,未老已沧洲”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 (《 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想来稼轩定是绝望到了极点,乐观如他竟吟出“未老已沧洲”,那些累人的弓刀事业蝇头功名我已不想再管,不想再烦,我只盼只愿能一醉方休。“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江神子· 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塞北的黄沙暴雪江南的杨柳杏花,匆匆一醉,一别竟已多年。满头的白发遮住了我的眉眼,早已看不清前路还剩几个朝夕,我的战场我的长剑已不再是我的天涯,请看在我垂垂老矣的份上,让我走到哪儿就算是哪儿吧。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看渔樵、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 叹息。山林钟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转头陈迹”(《 瑞鹤仙·南剑双溪楼》)“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卜算子·饮酒败德》)。掩埋在黄沙下的铮铮战骨发出的低低哀嚎,那看似威严的朝廷你可曾听见!远处的渔者樵夫竟还在艳羡你的舞美筵盛羊鲜蟹肥。山林钟鼎不过一厢情愿自欺欺人,如此可笑如此卑微。千秋功过,究竟由谁书写,那被蝼蚁侵食的枯骨在熨金溜银的功过策上仅是一笔带过。我是真的倦了,为这不值得的虚名,流血、厮杀。   闲居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是稼轩一生中最闲也最怨的时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斜寄阳缆”(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朝中措》)。骄傲如稼轩,哪堪忍受被贬谪时他人嘲讽的讪笑,索性把官服抛到身后,扬长而去。任性如稼轩,我不想再做官,我已决心归隐,如果你还要细问,那就去问在沙头停驻的白鸥吧,只有它知道我在哪里。读到这里,不觉一笑,稼轩真乃至情至性之人,至真至纯至痴至怨。   宋词之有稼轩正如唐诗之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稼轩也是这样,在这萧风冷寂的孤夜之中,他没有想到自己,他没有心疼自己,悲痛斥骂之后想的仍然是他的理想他的国家。爱国爱得越深,才会如此痛彻。沉郁顿挫,杜甫和稼轩他们有共同被压抑到无力的情感。多情剑客无情剑,更适合形容稼轩。稼轩的爱太博大,太惨烈,在他一句句托名意寡不愿再入仕途的任性词章里,我看到了他用血泪书写的爱国。“马革裹尸当自誓 峨嵋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耳楚台风,庾楼月”(《满江红》)“功名事、欲使谁知。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他倒下,又爬起来,再倒下……他的戟被折弯,背弓得生疼,他被压在人群中,压在故乡厚重的泥土下,无法行走。不是走不动,而是不愿意走,他不愿走,是因为他爱着这土地,他明白,他一直在战斗,战斗在一个人的战场。他相信,满腔的热血可以燎原。终有一日,山河收复,失雁北归。   二、诗酒为家常醉月下的寻常男子——闲逸词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几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划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新荷叶·再题傅岩叟悠然阁》)   不曾想过,稼轩拿长剑的手有一天也能拿起锄犁,躬耕采菊。似乎一直觉得那些鸡鸣村舍种柳植桑的日子只有陶潜一人过得习惯,那样的生活对于稼轩来说,太辛苦也太委屈了。他看不懂农经,会带在身边的只有兵书;他穿不来蓑衣,那样柔软的触感不适合一个伟岸男子的肌骨;他不习惯安眠,他喜欢枕着横吹曲入睡。可是现在稼轩很突然地告诉我们,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日子他一样甘之如饴。说稼轩像陶潜有点牵强,他的脾性应该更接近于竹林七贤,披发佯狂独行寂夜,幸广陵在耳长歌舞剑,谈笑古今风物,金樽尽,乍暖还寒。   稼轩的饮酒词一直写得极有味道。“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西江月·遣兴》)酒酣照胆,扣舷而歌,哪管他夜深露重。   自信如稼轩,就连醉了也无须他人搀扶,固执如稼轩,以为他真的可以适应村野生活。“少日尝闻。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者长存。由来至乐,总属闲人。且饮瓢泉,弄秋水,看停云。   岁晚情亲,老语弥真。记前时劝我殷勤。都休殢酒,也莫论文。把相牛经,种鱼法,教儿孙。”(《行香子 ·博山戏呈赵昌甫、韩仲止》)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当有一天稼轩不再年轻,他的心境会不会真的如词中所言那般平和安详。对于稼轩而言,富贵即过眼云烟,并没有半点值得留恋。对于飘然远去的生活,他也是欢喜的。这一段归隐,潇洒且悠然,喝酒写诗舞剑,喂马挑水劈柴,像个寻常男子一般,醉心山野。月下鼓盆而歌,山间清泉润喉,做个普通百姓,儿女团圆夜煮茶。他可以的,其实很多。放下朝堂的纷争,抛却富贵的环绕,或隐居或远游。可是稼轩就是做不到,他不止一次地尝试,却不曾成功过。这才明白,他不过是世俗之人,还不具仙风道骨能斩却一切情根。所以他只好就由着自己这样任性下去。   三、杨柳岸边相思相候的末路英雄—爱情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亮烈疏豪、伟峻恢弘如稼轩,竟也有如此温情细腻的词章。“从渠去买人间恨,字字都圆。字字都圆。肠断西风十四弦。”(《丑奴儿·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聊隐括之》“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鹧鸪天》)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英雄往往“意寡”,却难得“情浓”。“ 拚一襟、寂寞泪弹秋,无人会。”(《满江红》)“便有别离时,千里月、两地相思。”(《婆罗门引·别杜叔高,叔高长于楚词》)这样的情语由稼轩这样的大丈夫说出,格外缠绵感人。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满江红·中秋寄远》)“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稼轩写情是特别的,说不清的惆怅风容尽现,明白如话,无丝毫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满江红·送郑舜举郎中赴召》)“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声声慢·赋红木樨》)稼轩不是软弱拖沓之人,学不来风花雪月的柔软喟叹。他就如同高山上的羊齿植物,坚强且不悲伤。就算眉眼间情意辗转,也断然不会呜咽号啕,只一杯浊酒饮尽离索。悲欢,长结腹中。   可以说,在某一程度上稼轩与纳兰容若是相似的。只是稼轩温情而容若温婉。“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纳兰容若《梦江南》) 究竟多少恨,才能把心燃成死灰。容若,那个临水照花,为妻对镜描眉的男子,他的心太小,只盛装得下家和她,他的恨太纤细,太绵软,太无力。“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贺新郎·赋琵琶》)稼轩,那个醉里挑灯看剑赤胆侠肝的忠义男子,他的心太大,收容了国,收容了家,却还是忘了自己。他的恨太纯粹,只为家只为国,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稼轩也是有儿女私情的,只是这情太内敛太深厚,无法表达,化作文字竟只有寥寥数语:“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菩萨蛮》),“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蝶恋花》)。稼轩的情像一碗苦酒,仰头一口饮下,呛出的热泪时时浸透衣襟。容若的情似一扇雕花暗镂的毛玻璃,华丽璀璨却近乎假象。容若写词,喜选用一些带有暧昧风情的意象:芙蓉、秋雨、月、雪、燕子、蝶、烟霞、梨花、鸳鸯、红豆、芭蕉,无一不是脂粉气息浓郁的温润之物。如《眼儿媚·中元夜有感》:“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扑面而来的精致让人动容,不似稼轩的凝重,轻浅有余而厚重不足。读稼轩词,往往让人觉得情凄意切,无法抑止的绝望排山倒海,却仍然要强扯嘴角一面微笑一面虚构掩耳盗铃般的希望。欺人?欺己!落日、西风、黄花、暮山,稼轩词里形单影只茕茕孑立的意象,总是弥漫着肃杀的萧疏。“人生有得许多愁,只有黄花如旧”“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西江月·三山作》)。   人们总是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容若词中的“她”,却鲜少有人注意到稼轩词里的“佳人”。“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肴桂酒君归”(《河渎神·女城祠,效花间体》),“暮云多。佳人何处,数尽归鸦”(《玉蝴蝶》),“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定风波》)。稼轩是不适合写情诗的,太多太多的人这样批评过他,说他的情诗就像爱国诗一样艰涩毫无情趣可言。可是那又怎样,稼轩断不是那温柔敦厚之人,于我,只需那一句“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昭君怨》),便已足够。   一片赤心总徒留漫嗟,才华盖世终落得满目凄凉。稼轩,他骑在战马上,一路绝尘而来,他是一方将领,却只能竹里寻泉云中种树,一身宏愿辗转江南烟雨,铁戟沉沙剑亦暗黄。现实,如同一杯盛在琥珀盅里的鸩毒,在微微寒凉中感受片甲的辛酸。稼轩他,许是累了,竟希冀这一杯穿肠毒物能助他一夜好眠。休说今是昨非,且举方樽,一醉方休。奈何,元龙老矣,高卧冰壶凉簟,醉看百年悲笑。   参考文献:   [1]缪钺.论辛稼轩词[J].思想与时代,1943.   [2]张景超.文学:当下性之思(1978-1998中国学术前沿性论题文存 龙江学人卷) [M].哈尔滨:黑龙江文学出版社,2000.   [3]张景超.文学:当下性之思(1978-1998中国学术前沿性论题文存 龙江学人卷) [M].哈尔滨:黑龙江文学出版社,2000.   [4]常国武.国学大讲堂:辛稼轩词集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5]朱德才.辛弃疾词(增订注释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陈小金(1989.9-),女,壮族,广西桂平人,湖北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相关内容

  • 无情的不是时间,而是人心的善变
  •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回不去的过去,无法预计的未来.以及那些再也不可能见到的人. 最好的朋友,平时互相调侃,是嘴最狠的那个,在你需要的时候,却是心最软的那个. 朋友不是先来的人或者认识最久的人,而是那个来了以后再也没有走的人.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 ...

  • 时间在流逝高考作文
  • 时时间间在在流流逝逝 燕有燕子子去去了了,,有再再来来的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时光无情,潺潺的春水,如此看来却像一条冷色调的绸带,让我们对流动的事物,倍加小心与恐慌. 朱自清在荏苒的时光中,叹出了这样的疑惑:"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

  • 经典歌歌词
  • 1. 年轻的战场 今天我 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 请你给我 一束爱的光芒 今天我 将要走向这胜利的远方 我要把这世界为你点亮 我的梦想 在每个醒来的早晨 敲打我的心房 告诉自己成功的道路 还很漫长 我的梦想 在每次把握机会 表达自我主张 展现给你年轻但一样宽阔的胸膛 所有经历风雨的温柔与坚强 所有青春 ...

  • 感人的QQ空间名字
  • 感人的QQ空间名字 你的泪.刺伤了我的肺 隐藏在丶笑容的背后 №_心碎的感觉真不错 〝①個人的黑白世界﹌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幸福很大″眼里开出花 笑或泪我都会守候 女人无情便是王 . ▍﹌说过的 不爱你 就是要海誓山盟才懂づ 你眼里有谎言的尾巴∮ 迩的敷衍让俄心好痛. 硪要嘚爱情.吥是这样 有时 ...

  • 十二星座全资料
  • 十二星座全资料.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十二星座五大恋爱坏习惯 白羊座 No.1 衝動做事從不考慮清楚 No.2 沒耐心沒毅力 No.3 壞脾氣且喜怒無常 No.4 說話直接常常傷人 ...

  • 秋天的三篇短文
  • 秋天里 秋日的微风轻拂着,高远的天空飘着几朵洁白的云.我沐浴着阳光,闲庭信步地行走在如画的风景里. 田野上,饱满的稻穗尽显着它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容貌.地里的麦子,犹如湖水涌动,金色的麦浪一波接一波,那感觉,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我开始钟情于秋色的魅力,不再贪婪春天的繁华.因为,我向往这金秋般的人 ...

  • 眉眼的画法
  • 眉眼的画法 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它由眼眶 眼球和眼睑三个部分组成,眼眶是指眼 的内部结构,眼睑分为上下眼睑,眼球是眼睛的主体,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在作画时应充分 考虑到眼睛的结构变化,它是一个球体,一切都要从体感出发,才能真正把眼睛 画好. 眉分眉头 眉弓和眉梢 关于画五官 ...

  • 散文:多情却似总无情
  • 作者:荷年荷月 有的时候很敏感,脑海会掠过很多奇异的句子.例如这一句,多情却似总无情.来自杜牧的<赠别>.多情的人,在外人眼中看上去总是无情或者薄情的.因为其感情太多,并不能一下子释放出来.而由于情感太多的缘故,分散给太多的人,所以,看上去就少了,或者是无情.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 ...

  • 你若无情我便休
  • 文成公主,祖籍山东济宁任城.其父江夏郡王李道宗.贞观14年,太宗一旨将其召至长安,并封为文成公主,赐婚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吐蕃 ,文成公主以她的智慧.善良和美丽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并做出最大成就的一位和亲公主! 1. 吐蕃厚礼来朝长安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大使禄东赞以厚礼黄金五千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