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动量守恒

实验四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

1. 通过碰撞特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 学习实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的使用。

2.实验原理

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设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于气垫的悬浮作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只受到相互作用的内力,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即:

(1-1)

式中速度的正负取决于速度的方向与所选的坐标正方向是否一致,相同为正,相反为负。因此,验证动量守恒是否成立,主要是测出各速度的值。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弹性碰撞

当两滑块的相碰端装上弹性很好的缓冲弹簧片时,它们之间的碰撞不仅动量守恒,而且系统的机械能也守恒,即:

(1-2)

若碰撞前m2静止,即v20=0,有(1-1)和(1-2)得到:

(1-3)

(1-4)

2. 完全非弹性碰撞

在滑块m1和m2的相碰端,装上搭扣,相碰后两滑块粘在一起,以同一速度v运动,成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此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

若碰撞前m2静止,即v20=0,再以v1=v2=v代入(1-1)式,可以得到碰撞后速度为: (1-5)

3.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滑块及气源。

光电计时器的使用说明

1. 请参照实物仔细阅读此说明。

2. 功能键:如按下功能键前,光电门遮过光,则清零,功能复位。光电门没有遮过光,按功能键,仪器将选择新的功能。或按下功能键不放,可循环选择功能键,至你所需的功能灯亮时,放开此键即可。注意:本实验中使用的是计时2(S2)功能,实验前请确认计时2(S2)功能灯亮。

取数键:在计时1(S1)、计时2(S2)、周期(T )功能时,仪器可以自动存入前20个测量值,按取数键,可以显示存入的数值。当显示"E×"时,提示将显示存入的第×值。

注意:在显示存入值过程中,按功能键,会清除已存入的数值。

转换键:在计时、加速度、碰撞功能时,按转换键小于1秒,测量值在时间与速度之间转换。按转换键大于1秒可重新选择您所用的挡光片宽度1.0cm,3.0cm,5.0cm,10.0cm。如果你使用了速度功能,请务必确认你选择的挡光片宽度与实验中所使用的挡光片宽度一致。

电磁铁键:按动此键可改变电磁铁的通电、断开。

计时2(S2)的功能:

测量光电门1两次挡光或者光电门2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t,可连续测量。仪器会自动存入前20个数据,按取数键可察看。

4.实验内容

1. 调整仪器

(1)请按上图1所示装好仪器。

(2)打开气源,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方法一:把滑块放在导轨上,调节底脚螺丝,使滑块能够在任何位置保持静止,说明导轨已水平;方法二,给滑块一定的初速度,滑块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在导轨上往返运动,记下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1、⊿t2,调整底脚螺丝,使两个数据较接近,表明滑块基本作匀速运动,导轨已接进水平状态。

(3)将计时器调到计时2(S2)功能,并清除已存入的数值。

2. 弹性碰撞实验

(1)记下两滑块的质量m1,m2和挡光片的宽度⊿x(选择两个相同的挡光片)。滑块的质量可以通过增加钢片的数量来改变。在它们相对的端面上装弹簧片。将其中一个滑块m2置于两光电门之间接近第二个光电门的位置,且静止。将另一个滑块m1放在光电门1的左端,轻轻推动此滑块,使其与另一滑块相碰撞。

(2)碰撞后,按取数键记下滑块m1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间隔⊿t1和⊿t?1,记下滑块m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间隔⊿t2。(也就是计时器记下的前三个时间。特别要注意:计时器记录数据是按挡光的先后来记录的。请你们根据实际的挡光顺序记录⊿t1,⊿t2和⊿t?1)。

(3)清除已存入计时器的数值。重复进行五次碰撞。然后设计表格填入数据。

3. 完全非弹性碰撞

(1)记下两滑块的质量m1,m2(将m2上的挡光片拿掉)。在它们相对的端面上装搭扣。接下来按照弹性碰撞的操作进行。

(2) 碰撞后,按取数键记下滑块m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t1,记下滑块m1和滑块m2一起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间隔⊿t2。(也就是计时器记下的前两个时间)。

(3)清除已存入计时器的数值。重复进行五次碰撞。然后设计表格填入数据。

5.结果与分析

1. 弹性碰撞实验

根据测量的时间间隔计算出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v1、v2、v10,然后根据(1-3) (1-4)计算出v1、v2的理论值。并进行比较。

m1= kg,m2= kg,⊿x= m。

表一:(参考)

实验

次数

⊿t1

(s)

⊿t?1

(s)

⊿t2

(s)

v10=

⊿x/⊿t1

v1=

⊿x/⊿t?1

v2=

⊿x/⊿t2

v1

理论值

v2

理论值

1

2

3

4

5

2.完全非弹性碰撞

根据测量的时间间隔计算出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v1=v2=v,v10,然后根据(1-5)计算出v的理论值。并进行比较。

m1= kg,m2= kg,⊿x= m。

表二:(参考)

实验

次数

⊿t1

(s)

⊿t2

(s)

v10=

⊿x/⊿t1

v=

⊿x/⊿t2

v

理论值

1

2

3

4

5

6.思考题

1. 实验前为什么应将气轨调至水平?

2. 实验中机械能并不完全守恒,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若考虑滑块与导轨之间的阻力,则应采取何种措施来修正这种阻力的影响?

14

实验四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

1. 通过碰撞特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 学习实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的使用。

2.实验原理

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设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于气垫的悬浮作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只受到相互作用的内力,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即:

(1-1)

式中速度的正负取决于速度的方向与所选的坐标正方向是否一致,相同为正,相反为负。因此,验证动量守恒是否成立,主要是测出各速度的值。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弹性碰撞

当两滑块的相碰端装上弹性很好的缓冲弹簧片时,它们之间的碰撞不仅动量守恒,而且系统的机械能也守恒,即:

(1-2)

若碰撞前m2静止,即v20=0,有(1-1)和(1-2)得到:

(1-3)

(1-4)

2. 完全非弹性碰撞

在滑块m1和m2的相碰端,装上搭扣,相碰后两滑块粘在一起,以同一速度v运动,成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此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

若碰撞前m2静止,即v20=0,再以v1=v2=v代入(1-1)式,可以得到碰撞后速度为: (1-5)

3.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滑块及气源。

光电计时器的使用说明

1. 请参照实物仔细阅读此说明。

2. 功能键:如按下功能键前,光电门遮过光,则清零,功能复位。光电门没有遮过光,按功能键,仪器将选择新的功能。或按下功能键不放,可循环选择功能键,至你所需的功能灯亮时,放开此键即可。注意:本实验中使用的是计时2(S2)功能,实验前请确认计时2(S2)功能灯亮。

取数键:在计时1(S1)、计时2(S2)、周期(T )功能时,仪器可以自动存入前20个测量值,按取数键,可以显示存入的数值。当显示"E×"时,提示将显示存入的第×值。

注意:在显示存入值过程中,按功能键,会清除已存入的数值。

转换键:在计时、加速度、碰撞功能时,按转换键小于1秒,测量值在时间与速度之间转换。按转换键大于1秒可重新选择您所用的挡光片宽度1.0cm,3.0cm,5.0cm,10.0cm。如果你使用了速度功能,请务必确认你选择的挡光片宽度与实验中所使用的挡光片宽度一致。

电磁铁键:按动此键可改变电磁铁的通电、断开。

计时2(S2)的功能:

测量光电门1两次挡光或者光电门2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t,可连续测量。仪器会自动存入前20个数据,按取数键可察看。

4.实验内容

1. 调整仪器

(1)请按上图1所示装好仪器。

(2)打开气源,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方法一:把滑块放在导轨上,调节底脚螺丝,使滑块能够在任何位置保持静止,说明导轨已水平;方法二,给滑块一定的初速度,滑块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在导轨上往返运动,记下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1、⊿t2,调整底脚螺丝,使两个数据较接近,表明滑块基本作匀速运动,导轨已接进水平状态。

(3)将计时器调到计时2(S2)功能,并清除已存入的数值。

2. 弹性碰撞实验

(1)记下两滑块的质量m1,m2和挡光片的宽度⊿x(选择两个相同的挡光片)。滑块的质量可以通过增加钢片的数量来改变。在它们相对的端面上装弹簧片。将其中一个滑块m2置于两光电门之间接近第二个光电门的位置,且静止。将另一个滑块m1放在光电门1的左端,轻轻推动此滑块,使其与另一滑块相碰撞。

(2)碰撞后,按取数键记下滑块m1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间隔⊿t1和⊿t?1,记下滑块m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间隔⊿t2。(也就是计时器记下的前三个时间。特别要注意:计时器记录数据是按挡光的先后来记录的。请你们根据实际的挡光顺序记录⊿t1,⊿t2和⊿t?1)。

(3)清除已存入计时器的数值。重复进行五次碰撞。然后设计表格填入数据。

3. 完全非弹性碰撞

(1)记下两滑块的质量m1,m2(将m2上的挡光片拿掉)。在它们相对的端面上装搭扣。接下来按照弹性碰撞的操作进行。

(2) 碰撞后,按取数键记下滑块m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t1,记下滑块m1和滑块m2一起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间隔⊿t2。(也就是计时器记下的前两个时间)。

(3)清除已存入计时器的数值。重复进行五次碰撞。然后设计表格填入数据。

5.结果与分析

1. 弹性碰撞实验

根据测量的时间间隔计算出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v1、v2、v10,然后根据(1-3) (1-4)计算出v1、v2的理论值。并进行比较。

m1= kg,m2= kg,⊿x= m。

表一:(参考)

实验

次数

⊿t1

(s)

⊿t?1

(s)

⊿t2

(s)

v10=

⊿x/⊿t1

v1=

⊿x/⊿t?1

v2=

⊿x/⊿t2

v1

理论值

v2

理论值

1

2

3

4

5

2.完全非弹性碰撞

根据测量的时间间隔计算出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v1=v2=v,v10,然后根据(1-5)计算出v的理论值。并进行比较。

m1= kg,m2= kg,⊿x= m。

表二:(参考)

实验

次数

⊿t1

(s)

⊿t2

(s)

v10=

⊿x/⊿t1

v=

⊿x/⊿t2

v

理论值

1

2

3

4

5

6.思考题

1. 实验前为什么应将气轨调至水平?

2. 实验中机械能并不完全守恒,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若考虑滑块与导轨之间的阻力,则应采取何种措施来修正这种阻力的影响?

14


相关内容

  • 实验0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播放] 1.实验目的: (1)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2)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所需的实验仪器的性能: (3)知道实验注意事项,会进行误差分析,并在实验中尽量减小误差. 2.实验原理: 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1.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 了的轻质弹簧,如图实-11-4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 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 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

  • 动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例1]如图所示,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直接影 响 实 验 的 准 确 性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有 ( ) A.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外力(小支柱对被碰小球作用力)的冲量就相对越小,碰撞前后总 ...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学案2014-05-13
  • 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物理学科学案设计 第二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14-05-13 班级_____ __ 姓名__ ____ 〒〒实验原理〒〒 一.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 和 ,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一)目的 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器材 斜槽,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球,天平,刻度尺.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圆规.游标卡尺 (三)原理 大小相同,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相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因小 ...

  • 气垫导轨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
  • 1引言 用气垫导轨上的两个滑块的正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实验原理如下:当两个滑块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沿直线作对心碰撞时,若略去滑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粘滞阻力,则滑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两滑块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设如图1所示,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 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 实 验 报 告 210系07级 任少卿 日期:08年5月24日 学号:PB07210413 实验题目: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实验目的: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实验原理: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动量
  • 动量 考点扫描 近几年高考中,本章的命题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量.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的应用:(2)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理解:(3)应用动量守恒解决碰撞.反冲等物体相互作用问题:4.动量守恒在微观粒子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从题型方面来看,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多与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观点.电磁 ...

  •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二项
  • 实验1.9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二项 在物理力学实验中,由于摩擦的存在,往往使测量误差很大,甚至使某些物理实验无法进行.气垫导轨就是为消除摩擦而设计的力学实验仪器.它利用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的压缩气体,使导轨表而与滑块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垫",将滑块浮起,这样,滑块在导轨表面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