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

夫妻关系调适系列之自我成长篇(三):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

“夫妻关系最考验一个人‘做人’的能力。婚姻中,每天都会碰到各种事情,这些事情正是我们锻炼换位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好环境。”

确实,在婚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反映别人的“问题”,而恰恰是照见我们自己内心的问题的。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造成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思考带来不同的处理方式。越是成熟的心灵,越是能够反观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这也恰恰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使家庭幸福,归根结底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家庭里每一个人的事。要使家庭幸福,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

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

这次二阶的课,感觉最大收获就是听郑委老师系统讲了“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根本,是孩子成为优秀孩子的环境保障。社会是由一对对夫妻构成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幸福了,社会就和谐了。“真正好”的老师从家长在意孩子入手,引导个人修炼、夫妻修炼,最终一定会改变中国社会的大环境。

(真正好点评:我们常说,要想社会的公德好,首先自己的私德要好,社会的公德是由每一个人的私德组成的;不要抱怨社会公德不好,在抱怨之前,请先想想自己的私德是否做好了。对社会,对同事,对邻居,对家人,都是如此。)

夫妻关系最考验一个人“做人”的能力,因为爱人是最亲密的人,是我们期望最高、要求最多的人,从修炼的角度来说,也是最能带给自己进步和改变的人,因此,对另一半,我心存感恩。

所有的关系都离不开尊重、理解,我们修炼的其实都是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婚姻中,每天都会碰到各种事情,这些事情正是我们锻炼换位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好环境。

(真正好点评:曾有人说,婚姻是最好的道场,很有道理。关于夫妻关系问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夫妻两人在外面都被别人认为是好人,但是他们夫妻关系不好,这两个人真的是好人吗?”答案是确定的:夫妻关系处理不好的人,连与自己最亲密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在外再好,也是假好。)

“只有付出的人才是幸福的。”我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在婚姻中如何付出。

一、给爱人尊重。每天欣赏爱人的优点,感谢爱人的付出,肯定爱人的进步,真心接纳他的全部。

二、给爱人温暖。听了“真正好”的老师讲的一次晚归,爱人的表现之后,我深感惭愧,自己在关心和照顾方面对爱人做得太少了。我老公总说他在婚姻中感到很孤独,我想,一定是自己太冷冰冰了,给爱人的温暖远远不够。回去后,我要通过写火花片的方式,把能做的事都写下来,并付诸行动。

(真正好点评:我们每个做夫妻的人都该反思一下:我有没有让对方感到很孤独?不让对方感到孤独,取决于自己是否给了对方心灵的陪伴,而不仅仅是形体上的陪伴。而且这种反思很重要,因为很多人未必都会像这位先生这样说出“我在婚姻上感到孤独”的心里话。)

三、给爱人支持和力量。在学习之后,我的内心力量慢慢强大了起来,每天用积极心态影响家人。爱人受到了我的带动,但完全被我所“控制”,我状态好的时候,他能积极,我稍有下滑,马上反应到爱人身上,他能瞬间失去全部信念。我们聊天之中说到,以前我太“弱”了,他唯有强撑,这个家才能不垮。而我“强大”起来之后,他放松了,想卸卸担子,依赖我一下。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之前我对他伤害太多,他潜意识里在向我“讨债”,这是一个漫长的疗伤的过程,我需要对爱人有极大的耐心。“真正好”的老师说了,我们只需要做到“盯自己”,我要让“积极心态”渗透进我的每一个细胞,让内心力量更加强大起来,做一个“智慧女人”,做好“全家幸福的引领者”,给爱人支持和力量,帮助他疗伤、成长。

(真正好点评:在一个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家庭幸福的带动者,可能是某一个人,但家庭幸福的维护者、推动者,应该是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除了以上三方面付出以外,我还要有“危机感”。“真正好”的老师在课上说,在45岁-55岁这个阶段,离婚率最高。并画了图,说明了在婚姻中“女人后半生靠智慧,男人后半生靠责任”。我们二人对婚姻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发誓过“绝不离婚”。但我千万不能感觉自己进了“保险箱”,离不离是一回事,幸福不幸福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俩都要把在意的眼光从孩子身上收回来,放到对方身上,“亲子关系不可变,不用在意;婚姻关系可变,需要在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一儿一女,我们是否称职,是否幸福,孩子们会看,会模仿,会遗传……影响好几代人。我爱人已经非常负责任了,其实我们家,就看我的“智慧”了。通过“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遇到错误反思改正错误”,不断修炼自己,爱己助人,做一个“上善若水”的女人,将是我的终极努力目标。

(真正好点评:这段文字对自己的思考非常到位,家长们可以好好品味里面的一字一句。)

希望像“真正好”的老师说的那样,当我们夫妻俩携手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能听见爱人对我说一声“你真是个好老婆”这样的话,我的终极努力目标就达到了。

(真正好点评:人生的历程就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我们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爸爸,好妈妈,都不是眼前可以说了算的,它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考验——要想经得起这考验,唯一可做的就是以“止于至善”为目标,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结语:

至此,这个“夫妻关系调适系列”已经与大家分享完了。这是“真正好官方博客”首次以系列的形式发布博客,与博友们共同学习。感谢十天来大家的陪伴。

不过,恰如在昨天的博文里跟大家说的,“学习”不等于“习学”,“学习”的结束其实是“习学”的开始,希望家长们在看了这些“过来人”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后,能够有所借鉴,开启自己的幸福之路。

当然,我们也不会就此结束系列形式的博客文章,有机会我们还希望跟大家分享更多好文章。

夫妻关系调适系列之自我成长篇(三):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

“夫妻关系最考验一个人‘做人’的能力。婚姻中,每天都会碰到各种事情,这些事情正是我们锻炼换位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好环境。”

确实,在婚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反映别人的“问题”,而恰恰是照见我们自己内心的问题的。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造成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思考带来不同的处理方式。越是成熟的心灵,越是能够反观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这也恰恰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使家庭幸福,归根结底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家庭里每一个人的事。要使家庭幸福,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

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

这次二阶的课,感觉最大收获就是听郑委老师系统讲了“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根本,是孩子成为优秀孩子的环境保障。社会是由一对对夫妻构成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幸福了,社会就和谐了。“真正好”的老师从家长在意孩子入手,引导个人修炼、夫妻修炼,最终一定会改变中国社会的大环境。

(真正好点评:我们常说,要想社会的公德好,首先自己的私德要好,社会的公德是由每一个人的私德组成的;不要抱怨社会公德不好,在抱怨之前,请先想想自己的私德是否做好了。对社会,对同事,对邻居,对家人,都是如此。)

夫妻关系最考验一个人“做人”的能力,因为爱人是最亲密的人,是我们期望最高、要求最多的人,从修炼的角度来说,也是最能带给自己进步和改变的人,因此,对另一半,我心存感恩。

所有的关系都离不开尊重、理解,我们修炼的其实都是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婚姻中,每天都会碰到各种事情,这些事情正是我们锻炼换位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好环境。

(真正好点评:曾有人说,婚姻是最好的道场,很有道理。关于夫妻关系问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夫妻两人在外面都被别人认为是好人,但是他们夫妻关系不好,这两个人真的是好人吗?”答案是确定的:夫妻关系处理不好的人,连与自己最亲密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在外再好,也是假好。)

“只有付出的人才是幸福的。”我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在婚姻中如何付出。

一、给爱人尊重。每天欣赏爱人的优点,感谢爱人的付出,肯定爱人的进步,真心接纳他的全部。

二、给爱人温暖。听了“真正好”的老师讲的一次晚归,爱人的表现之后,我深感惭愧,自己在关心和照顾方面对爱人做得太少了。我老公总说他在婚姻中感到很孤独,我想,一定是自己太冷冰冰了,给爱人的温暖远远不够。回去后,我要通过写火花片的方式,把能做的事都写下来,并付诸行动。

(真正好点评:我们每个做夫妻的人都该反思一下:我有没有让对方感到很孤独?不让对方感到孤独,取决于自己是否给了对方心灵的陪伴,而不仅仅是形体上的陪伴。而且这种反思很重要,因为很多人未必都会像这位先生这样说出“我在婚姻上感到孤独”的心里话。)

三、给爱人支持和力量。在学习之后,我的内心力量慢慢强大了起来,每天用积极心态影响家人。爱人受到了我的带动,但完全被我所“控制”,我状态好的时候,他能积极,我稍有下滑,马上反应到爱人身上,他能瞬间失去全部信念。我们聊天之中说到,以前我太“弱”了,他唯有强撑,这个家才能不垮。而我“强大”起来之后,他放松了,想卸卸担子,依赖我一下。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之前我对他伤害太多,他潜意识里在向我“讨债”,这是一个漫长的疗伤的过程,我需要对爱人有极大的耐心。“真正好”的老师说了,我们只需要做到“盯自己”,我要让“积极心态”渗透进我的每一个细胞,让内心力量更加强大起来,做一个“智慧女人”,做好“全家幸福的引领者”,给爱人支持和力量,帮助他疗伤、成长。

(真正好点评:在一个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责任;家庭幸福的带动者,可能是某一个人,但家庭幸福的维护者、推动者,应该是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除了以上三方面付出以外,我还要有“危机感”。“真正好”的老师在课上说,在45岁-55岁这个阶段,离婚率最高。并画了图,说明了在婚姻中“女人后半生靠智慧,男人后半生靠责任”。我们二人对婚姻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发誓过“绝不离婚”。但我千万不能感觉自己进了“保险箱”,离不离是一回事,幸福不幸福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俩都要把在意的眼光从孩子身上收回来,放到对方身上,“亲子关系不可变,不用在意;婚姻关系可变,需要在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一儿一女,我们是否称职,是否幸福,孩子们会看,会模仿,会遗传……影响好几代人。我爱人已经非常负责任了,其实我们家,就看我的“智慧”了。通过“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遇到错误反思改正错误”,不断修炼自己,爱己助人,做一个“上善若水”的女人,将是我的终极努力目标。

(真正好点评:这段文字对自己的思考非常到位,家长们可以好好品味里面的一字一句。)

希望像“真正好”的老师说的那样,当我们夫妻俩携手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能听见爱人对我说一声“你真是个好老婆”这样的话,我的终极努力目标就达到了。

(真正好点评:人生的历程就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我们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爸爸,好妈妈,都不是眼前可以说了算的,它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考验——要想经得起这考验,唯一可做的就是以“止于至善”为目标,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结语:

至此,这个“夫妻关系调适系列”已经与大家分享完了。这是“真正好官方博客”首次以系列的形式发布博客,与博友们共同学习。感谢十天来大家的陪伴。

不过,恰如在昨天的博文里跟大家说的,“学习”不等于“习学”,“学习”的结束其实是“习学”的开始,希望家长们在看了这些“过来人”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后,能够有所借鉴,开启自己的幸福之路。

当然,我们也不会就此结束系列形式的博客文章,有机会我们还希望跟大家分享更多好文章。


相关内容

  • 过度关怀比棍棒教育危害更大
  • 过度关怀比棍棒教育危害更大 现在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学习,家务活从不让孩子参与,即使参与也否定孩子,赶走孩子,甚至说,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样的话,更是无形中戕害孩子的成长,剥夺孩子的成人教育,变成了唯学之上,甚至唯学分之上,这种全然不顾孩子的生活教育和成人教育就是过度关怀.有的家长更甚之,孩子越上高中, ...

  • 做好家庭教育,创建幸福家庭3000
  • 做好家庭教育,创建幸福家庭 摘 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前提基础,根据相关调查信息显示,一些家长将教育的大部分责任推给学校,往往疏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根据这一现象,本文主要基于做好家庭教育.创造幸福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希 ...

  • 家长会的心得体会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 共同促进孩子成长成才 --参加英德市第七小学家长会有感 2017年4月19日,作为二年级八班的家长,我有幸参加了由英德市第七小学组织召开的家长会.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在教育孩子的这个大课题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 ...

  • 留守儿童有关资料
  • 清浅镇中心学校留守儿童议事制度 1.配强议事成员,注重议事会议事能力.在兼顾广泛性.代表性的同时,严把议事会成员素质关,注重将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办事公正.热心儿童事业.并自愿无偿为广大留守儿童服务的老教师.老党员.部分优秀学生推荐为议事会成员,从源头上保证议事会的议事能力. 2.细化工作内容,提高议 ...

  • 社会变革时期的家庭教育理念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4年3月正式发表.这是建国以来国家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强调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其中第五章"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比较全面地强调家庭教育,表明了党和 ...

  • 儿子的家长会的体会
  • 儿子的家长会是在期中考试后一天在班级里举行的,我带着一颗平常心如期参加了.家长会议程分两层面,一层面由实小校长解读教育政策(义务教育均衡化示范区及推进的总结)及学校实施一些新改革(根据教育局新文件作出的举措及缩小差距,均衡办学的指示及扎实教育等内容).二层面以班主任为主,进行面对面交谈沟通. 家长会 ...

  • 家庭教育缺陷与青少年犯罪
  • 家庭教育缺陷与青少年犯罪 学院:文传学院 班级:B0831 姓名:王艳妮 引言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学者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

  • 家庭教育的本质--如何避免家庭对孩子的伤害!
  • 本文转载自网易在水一方的日志 基因是父母给孩子的先天遗传,而家庭是父母给孩子的后天塑造.基因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身体,家庭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童年在家庭中受到过伤害的儿童在成为父母之后,常常会在不知觉中将父母对自己的不妥做法"本能"地代代相传下去.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小时候所厌恶过 ...

  • 我与xx企业共成长
  • 我与XX企业共成长 去年的夏天,身在母校,反复打量着回忆,无奈回忆一去不返.离别之后,一颗心,满怀期待,承载信念,踏进社会的门槛. XXX年X月XX日,我满怀憧憬的来XX厂报到,时至今日已1年多了.我实习的岗位是维修电工,在这段时间里,有对,有错,有惊喜,也有辛酸:我学到了很多电工技能,对社会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