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经济学》作业

题目: 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学生姓名 王元亨

学 号 2014104100

指导教师 朱楠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

年 级 2014级

公共管理学院制

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并加速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贡献。在这个高度整合而又高度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国家科技实力取决于高素质人才资源,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现高等教育必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此投入的不仅是国家,还有个人对自己高等教育的投资,在此我们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

成本分析:

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由学生本人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

高等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可以直接用货币计量的支出,包括学费、住宿费、学习用品费、往返学校的交通费用、考试费用等直接教育费用。此外不同的教育投资决策中还要考虑“个人心理成本”和“健康成本”等。高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的多少受社会环境状况、受教育者的家庭条件、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所学专业、年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性质、不同专业之间高等教育直接成本一般相差在左右。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但不同年级之间高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也有一定的差异。此外,高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在男女生之间的差别也较明显,男生较女生平均高一些。

高等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又称之为机会成本,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未能就业所放弃的收入,即机会收入。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是一个合法的社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通过其劳动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如果该个体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他将暂时放弃工作机

会,也就失去了获得收入的机会对个人来说是一项损失,是因接受高等教育而付出的代价。实践证明,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影响最大的不是直接成本,而是机会成本。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个人来说,如果决定接受高等教育,面临着重新分配时间的问题,原来的闲暇或者工作时间被用于教育活动,不论放弃的是闲暇还是工作时间,对于他都是一种确定的成本。闲暇可以给个人带来效用,为求学而放弃闲暇就是一种效用的丧失工作是一项有报酬的市场劳动,为求学而放弃工作就意味着放弃一笔收入。所以,为求学而放弃的工作收入或者闲暇的效用就是个人高等教育投资的间接成本。

收益分析:

私人收益指受教育者自身从教育中获得的收益。市场化私人收益就是受教育者从教育中获得的可用货币度量的收益,一般指个人收入的增加。教育的市场化私人收益有教育质量的收益和教育数量的收益两种类型,前者指在受教育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因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获得的收益,后者指从增加的教育年限中得到的收益。受教育数量与个人收入的正相关系在实证方面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人们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总是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获得更高的收入。

非市场化私人收益是指接受教育不但能给人带来货币化的收益,还能增加其一生中的非货币化利益。第一,教育具有消费收益,如个人在受教育期间从求知活动中获得乐趣,一生中从阅读、艺术欣赏和其他娱乐活动中享受到快乐,等等。第二,教育产生消费选择效率,即在相同的预算约束下或相同收入水平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能够选择效率更高的商品组合和服务组合,产生更大程度的效用满足。第三,教育改变储蓄行为,实证研究表明,人们接受的教育越多,通过储蓄行为防

范风险的意识越强,因而,教育水平与储蓄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第四,教育提高家庭内部生产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将有利于促进家庭事务处理的效率,而这些活动发生在市场之外,其效率的提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第五,教育改善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表现为延长预期寿命、减少病患可能、增进配偶健康等等。

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经济学》作业

题目: 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学生姓名 王元亨

学 号 2014104100

指导教师 朱楠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

年 级 2014级

公共管理学院制

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并加速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贡献。在这个高度整合而又高度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国家科技实力取决于高素质人才资源,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现高等教育必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此投入的不仅是国家,还有个人对自己高等教育的投资,在此我们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

成本分析:

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由学生本人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

高等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可以直接用货币计量的支出,包括学费、住宿费、学习用品费、往返学校的交通费用、考试费用等直接教育费用。此外不同的教育投资决策中还要考虑“个人心理成本”和“健康成本”等。高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的多少受社会环境状况、受教育者的家庭条件、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所学专业、年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性质、不同专业之间高等教育直接成本一般相差在左右。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但不同年级之间高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也有一定的差异。此外,高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在男女生之间的差别也较明显,男生较女生平均高一些。

高等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又称之为机会成本,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未能就业所放弃的收入,即机会收入。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是一个合法的社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通过其劳动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如果该个体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他将暂时放弃工作机

会,也就失去了获得收入的机会对个人来说是一项损失,是因接受高等教育而付出的代价。实践证明,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影响最大的不是直接成本,而是机会成本。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个人来说,如果决定接受高等教育,面临着重新分配时间的问题,原来的闲暇或者工作时间被用于教育活动,不论放弃的是闲暇还是工作时间,对于他都是一种确定的成本。闲暇可以给个人带来效用,为求学而放弃闲暇就是一种效用的丧失工作是一项有报酬的市场劳动,为求学而放弃工作就意味着放弃一笔收入。所以,为求学而放弃的工作收入或者闲暇的效用就是个人高等教育投资的间接成本。

收益分析:

私人收益指受教育者自身从教育中获得的收益。市场化私人收益就是受教育者从教育中获得的可用货币度量的收益,一般指个人收入的增加。教育的市场化私人收益有教育质量的收益和教育数量的收益两种类型,前者指在受教育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因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获得的收益,后者指从增加的教育年限中得到的收益。受教育数量与个人收入的正相关系在实证方面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人们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总是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获得更高的收入。

非市场化私人收益是指接受教育不但能给人带来货币化的收益,还能增加其一生中的非货币化利益。第一,教育具有消费收益,如个人在受教育期间从求知活动中获得乐趣,一生中从阅读、艺术欣赏和其他娱乐活动中享受到快乐,等等。第二,教育产生消费选择效率,即在相同的预算约束下或相同收入水平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能够选择效率更高的商品组合和服务组合,产生更大程度的效用满足。第三,教育改变储蓄行为,实证研究表明,人们接受的教育越多,通过储蓄行为防

范风险的意识越强,因而,教育水平与储蓄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第四,教育提高家庭内部生产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将有利于促进家庭事务处理的效率,而这些活动发生在市场之外,其效率的提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第五,教育改善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表现为延长预期寿命、减少病患可能、增进配偶健康等等。


相关内容

  • 案例分析--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 [案例分析] 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计算离职员工的经济补偿金是日常必需的工作之一.由于<劳动合同法>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范围并改变了它的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将结合案例,围绕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详细总结各种情况 ...

  • 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演进
  • 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演进 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与劳动相关的问题就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领域.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它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即劳动力供需双方的相互作用.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者与经营者对于工资.价格.利润以及 ...

  • 劳动法案例
  • 新劳动法:劳动合同的变更问题案例分析 ◆法条回顾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也就是说,协商一致原则是劳动合同变更的一般原则. ◆实务操作关键 (1)变更需以书面方式进行﹔ (2)注意留下变更的证据. ◆合理调岗案例 陈某就职于某工厂﹐2006年3月﹐该工厂因为生产需要﹐将 ...

  • 税收对城镇居民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_王娜
  • 2006年9月第20卷第9期经济与管理 EconomyandManagementSep.,2006Vol.20No.9 ●发展论坛 税收对城镇居民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王 娜1,夏杰长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 ...

  • [案例分析]未签劳动合同辞职单位要赔偿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 于老板投资建厂项目立项后,于2011年3月起聘请老孙看管工地.2011年12月工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后,老孙一直留在于老板的工地工作至2012年2月,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老孙咨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如果辞职是否可要求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答复说,公司筹备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主张 ...

  •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 由于<劳动合同法>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范围并改变了它的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将结合案例,围绕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详细总结各种情况下的法定情形,力求帮助大家厘清这一工作难题. 案例: 案例一张某1988年1月1日进入单位,2009年4月30 ...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1.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是通过各种消费资料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资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料. 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 ...

  • [案例分析]职工主动辞职也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 职工主动辞职也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案情简介: 申请人林某诉称:申请人2004年4月9日进入被申请人某机电有限公司工作.申请人因被申请人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被申请人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被申请人辩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违 ...

  •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个人收益增长
  • 2002年5月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May.,2002 筮墨鲞箜三翅 !Q婴垒!Q£至尘堡鱼△盘丛里堂鱼堂iQ坠!望!堂堂 Y旦!:!.塑2:j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个人收益增长 李从松 (湖北省教育厅,武汉,430071) [摘 要]经济学家们虽然都认识到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质量,但更 ...

  • 劳动价值论的最新发展
  • 作者:邓肯·弗里 翻译:高伟,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张苏,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08年08期 一.导言 劳动价值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令人困惑和最令人着迷的思想之一.它出现于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作为逻辑一致的经济分析基础,它的出现为古典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