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_自然地理学_论述题答案整理

Year 2001

1. 何谓垂直带谱?为何随低纬到高纬的变化,垂直带谱的带幅减小,带谱结构趋于简单?(10分)

答:垂直带谱:所有垂直带的有规律的排列。山地的垂直带谱取决于山地所在的水平地带与山地的高度、走向等。从赤道到极地,从沿海到内陆,基带不同则决定了垂直带谱的不同。在降水充足的条件下,纬度越低、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带数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反之,纬度越高,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差越小,垂直带数越少,垂直带谱越不完整。

2. 海岸带的主要动力有哪三种?以他们为主能够形成何种地貌?各举一例并论述该种动力对所例举的海岸地貌的发育作用。(15分) 答:海岸带的主要动力有波浪、潮汐、海流和河流等。其中以波浪作用为主,潮汐作用只在有潮汐海岸对地貌其塑造作用,海流作用对海岸的地貌作用没有波浪和潮汐那样显著。河流作用只局限在河口地带。

1) 波浪作用和海蚀地貌。

波浪对海岸的动力侵蚀作用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如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穴等

①海蚀崖,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基岩不断崩塌后退,形成高出海平面的基岩陡崖。

②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岬角如同时受到不同方向的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穿而成拱门状,称为“海蚀拱桥”

③海蚀穴,海蚀崖的下部,大致与海面高度相等处,在波浪的不断冲掏下形成凹槽。

④海蚀柱,海蚀拱桥崩塌后,留下的岩柱。

⑤海蚀平台,海蚀崖逐渐后退,波浪不断冲刷磨蚀位于海蚀崖前方的基岩面,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2) 潮汐作用与潮摊、潮沟。

潮汐是在太阳和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潮汐的涨落,使海面发生周期性的垂直运动,二是海面水体产生水平方向的整体运动,形成潮流。

在海峡和岛屿之间,由于地形变窄,潮差大,潮流流速也加大,尤其在海峡两端可以形成强大的小潮流。当潮流流速过快时,就可以掀起粉砂淤泥,甚至可以搬运大石头,并把海底冲出很深的沟槽。潮流作用能在潮间带形成潮摊、沟潮,在水下浅滩形成潮流沙脊和潮流通道。

3)河流作用与三角洲。

当河流进入广阔的海洋时,河流很快分散,形成较大的水面比降,并把冲刷的物质带到浅滩,形成心滩。河流所携带的一部分冲积物便发生沉积,在河口两侧形成沙嘴,在河的前方形成沙坝,三角洲逐渐发展,最后河口沙嘴和堆积岛一起形成三角洲平原。

3. 河川径流形成可分三个主要阶段:1. 停蓄阶段2. 漫流阶段3. 河槽集流阶段,试从这三个典型阶段论述流域内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及其机制。(15分)

答: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广泛有深远,并且越来越大,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区域的下垫面条件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径流,对径流的过程、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发生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

1)城市化,城市人口的密集和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城市气温升高,小循环加快,降水量增大和降水次数增加,从而使径流增大。由于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雨水排水系统也日益完善,这将导致地表入渗率大幅度下降、地下径流及枯水径流减小,从而造成洪峰流量过大,径流过程发生陡急,给城市带来很大的洪水威胁。

4. 试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论述影响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差异,并论述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当今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资源和环境问题。(20分)(本题至今答案我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

答:中国大河三角洲发育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各三角洲形态类型和沉积相组合等方面的差别, 反映了各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不同特点。因而, 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流作用的相对强度及其所形成的沙体组合特点, 可将中国沿海大河三角洲分为潮流一河流型、河流型、波浪型和河流一波浪型。其中长江三角洲为潮流—河流型的。而黄河三角洲则属于河流型的。

潮流一河流型的代表为长江三角洲。它以巨大的、顺潮流流向分布的长形河口沙岛、水下沙坝群为特征, 并辅以两侧宽阔的泥坪, 反映了潮汐作用的影响。与潮流型的巴布亚湾和嵋公河三角洲相比, 长江水下三角洲区潮流沙脊和潮汐通道不够发育, 系为长江强大径流所携带的巨量泥沙堆积作用所致。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发育, 呈雁形排列, 向上变粗层序明显, 以细沙为主, 常见交错层理和冲刷面。三角洲底部泥质沉积中生物扰动构造痕迹普遍。三角洲平原相类型众多, 包括河湖、沼泽、贝壳沙堤和泥坪等, 沉积物颗粒较细, 以水平层理为主。

河流型的代表为黄河三角洲。河口区分枝河道多, 河口沙坝侧向连结呈席状沙,

三角洲整体呈舌状或扇状, 反映河流作用为主。黄河泥沙丰富, 径流输沙快, 导致叉道淤积、泛滥和尾间河道决口频繁, 新沙坝形成不久, 就随着分枝河道的废弃而受改造, 向三角洲前缘席状沙体转换, 故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鸟足状沙体分布格局不同。黄河三角洲沉积物较细, 以粉沙质泥为主, 水平纹层发育, 季节性韵律明显, 极细沙和粗粉沙含量小, 交错层理多见于分枝河道和河口沙体。

Year 2002

1. 我国最大的三角洲有哪三个?试以其中一个为例,论述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答:我国的三大三角洲为: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 地处117°31′- 119°18′E 和36°55′- 38°16′N 之间, 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河海交汇处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显著。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向河口三角洲和附近海域输送的泥沙约10 亿t 。由于黄河受水盆地很浅,河口水深仅几米到十几米,使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大部分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从而逐渐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河流改道产生的流路摆动推进而成的。河流从初期改道到河流废弃,再到在顶点改道,经过一个周期,相应沉积的一套沉积物称三角洲叶瓣,改道后的河道又开始建造新的叶瓣。每个流路形成一个新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多个三角洲叠加而成。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人类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作用在许多地宇现象( 如气象变化、海岸侵蚀等) 中的巨大意义。黄河三角洲在其发育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从宏观角度来看,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 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入黄泥沙数量及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数量变化来影响三角洲的发育, 包括高原产沙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沿河筑堤事件、水利水保工程等; 水利水保工程的影响主要通过减少入海和调节径流量来影响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如黄河大堤的修筑对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黄河大堤的修筑, 特别是接近河口区两岸堤防的强化, 束水攻沙, 加速了黄河三角洲的纵向发育。黄河大堤完善之前, 黄河泥沙主要沉积于华北与苏北平原上, 三角洲纵向发育较慢。堤防系统完善后, 沿岸支流堵截, 湖泊淤积失去调节功能, 泥沙被带至主河口淤积, 加速了河口三角洲沉积体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 河口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 包括人工改道、引水引沙、挖沙减淤、河口疏浚等。

Year 2003

一.简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和制约,如图所示,太阳辐射和宇宙-地球物理因子通过大气和下垫面来影响气候变化的,而人类、下垫面与气候变化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重叠的内部和外部的反馈关系。

1.太阳辐射的变化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气候的变迁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关系甚为密切,引起太阳辐射能变化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轨道参数的改变

地球在自己的公转轨道上,接受太阳辐射能。而地球公转轨道的三个因素:偏心率、地轴倾角和春分点的位置都以一定的周期变动着,这就导致地球上所受的天文辐射发生变动,引起气候变迁。

①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轨道偏离正圆的程度就是地球轨道的偏心率。而偏心率是在不断的,这就导致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变化。

②黄赤交角的变化,由于地球轨道面在空间有变动,所以地轴对这个平面的倾斜度也在变动,当黄赤交角增大时,低纬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将减少,而高纬度则接受得多,当黄赤交角减小时,则相反。

③岁差。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地轴向陀螺一样绕黄轴自东向西的运动。由此引起的黄道和天赤道交点的变化。岁差将导致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时间的变化,进而影响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变化。

2)火山活动引起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强弱要受到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强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尘和硫酸气溶胶能喷入平流层。它们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

3)太阳活动的变化

在太阳活动强烈的时候,太阳辐射也增强,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呈正相关。

2. 宇宙-地球物理因子

宇宙因子指的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地球物理因子指的是地球重力空间变化、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等。这些宇宙-地球物理因子的时间或空间变化,引起地球

上变形力的产生,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海洋的大气的变形,并进而影响气候。

3. 下垫面的变化

下垫面的变化主要以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变化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

1)海陆分布的变化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洋流的作用来实现的。如北大西洋暖流西欧气候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地形的变化

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就对我国甚至亚洲气候都有重要的影响。使东亚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4. 大气环流和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

大气环流形势和大气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是导=导致气候变化和产生气候异常的重要因素。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 人类活动

除此之外,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而且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二.地形对气候、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作用

答: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土内径流、排水情况,因而在不同的地形部位(上部、中部、下部)会有着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类型,(如图所示)地形不仅控制着近地表的土壤过程,而且还影响成土作用的强度和土壤特性,以及成土过程的方向。

地形影响地表物质组成,地形通过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影响

着地表物质组成和地球化学分异。一般来说,正地形区是物质与能量的分散地,负地形区则是物质与能量的集聚地。这样在正地形区和负地形区之间使土壤形成具有共轭性。

另外,由于地形高度、坡向、坡度和位置等的不同,常引起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蒸发与蒸腾、大气水分与温度的不同,从而导致土壤剖面中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从而影响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和土壤性状的垂直分异。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首先,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众所周知,海拔每升高100 m 气温降低0.6°C ,因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较低,海拔较低的地区温度则较高,如我国的上海和拉萨,这两个城市纬度位置相差不大,可是年均温差比较大,这就是由于海拔升高引起的。地形对降雨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个地区的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要多。另外,地形能使水汽抬升进而形成地形雨。

其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为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一方面,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有分支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对西南季风分为东西两支,使得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增多。另外,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得夏季印度半岛北部很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有利于热低压的维持,冬季有利于蒙古地区冷高压的维持,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加剧了蒙古地区的干旱。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使得夏季高原的上空形成热低压,与南部的印度低压一起形成更为强大的低压,加强夏季风。冬季与蒙古高压一起形成强大的冷高压,加强冬季风。

地形对植物的影响,

地形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在向阳一侧,由于太阳辐射充足,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因此,向阳一侧的植物主要是阳生之物。植株高大。另外,处于迎风坡一侧的植物,由于降水较多因此,植被生长茂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海拔高度越高,植被越少。

三.试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并举例说明

答: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冰期与间冰期等等。例如,降水的多寡决定着径流的补给的来源的丰缺。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因此可以说河流是气候的镜子。

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的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截留影响径流。等等。

另一方面,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显著地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南北流向的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而固体物质则随河流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填充。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累积者。

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的绿洲的形成和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的财富。

Year 2004

1. 简述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解释地球气候增暖是通过什么机制,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未完)

答:海面变化是指周期性的海面升降变化,这种变化有潮汐、风暴和海啸等引起的短期海面上升和回落。也有地质时期如第四纪由气候变化、构造运功、均衡作用、沉积物堆积等原因引起的长期海面升降的变化。

1)气候因素,气候对全球海平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引起海洋水体的增减而导致海面升降变化。冰期时,气候变冷,引起大陆冰盖扩展,导致海平面下降。间冰期时,气候变暖,大陆冰盖消融,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2)均衡作用,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不仅使冰川积累和消融,而且使得地壳发生均衡作用。当冰期冰川扩大,负载增加,地壳缓慢下沉,而负载区边缘地壳则缓慢上升。使得冰川覆盖区海平面上升,负载边缘区海平面下降。间冰期则相反。冰川融化区海平面下降。负载边缘区海平面上升。

3)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对海平面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海底构造扩张和火山喷发隆起使海盆体积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另一方面,海岸陆地的构造升降运动形成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抬升,则相对而言,海平面就下降。

4)沉积物的堆积,海洋沉积物的堆积使海盆容积减小,可使大面积海面缓慢上升。

综上所述,可以看得出海平面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的。

当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温升高, 将会导致冰川的大量融化,进而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

2. 简要叙述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这些河流补给过程的。(未完)

答: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都可以构成河流的水源。

1)降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

2)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由于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量变化那样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比较稳定,变化也有规律。

3)地下水补给

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呈地下补给。地下水是河流叫经常的水源。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深层地下水因受外界影响较小,其补给通常没有季节的变化,浅层地下水补给状况则视地下水与河流之间有无水利联系而定。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越大水量越多,调节作用越明显。一般来说,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5)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的范围。

3. 简述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手写) 答:

Year 2005

1.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并举例说明

答: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热量背景相同或相近的各维度区域内部,以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大陆腹地方向递减为契机所引发的区域自然景观及其各组成要素的变化。众所周知,海陆间的水分交换强度越深入内陆越弱。因此干湿度分带性与大陆海岸线走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大陆足够广阔时,干湿度地域分异表现为:以内陆荒漠为中心的多向辐合式变化。

例如,亚洲中部荒漠作为亚欧大陆中纬度区干湿度分异的辐合中心,应是北西-南东与南西-北东、北东-南西与南东-北西诸方向上,年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和干燥度递增的结果,与亚洲中部的经度位置完全无关。再如,我国的内蒙古地区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景观-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戈壁。

2. 三角洲形成发育的条件,并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其影响——2009 答: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1) 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根据世界上许多三角洲的河流含沙量的测定,如河流年输沙量约等于或大于年径流量的1/4,就能形成三角洲。

2) 河口附近的海洋侵蚀搬运能力较小,河流带来的泥沙将沉积下来,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3) 口外海滨区水深较浅,坡度平缓,一方面对波浪能起消能作用,另一方面浅滩露出水面,有利于河流泥沙堆积。

人类活动对三角洲的影响:2002

3. 论述土壤发育过程中水、气候、生物和岩石的作用与影响

1) 母质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首先,母质的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土壤的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成分。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其次,非均质的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较均质母质更为复杂。第三,母岩种类、母质的矿物与化学元素组成,不仅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矿物、元素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而且对土壤形成发育的方向和速率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2) 气候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气候因素影响土壤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从而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在一定气候条件下产生一定性质和类别的土壤。

3) 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最后再以有机残骸的方式回归土壤,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展。

4) 水文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水分是土壤发育过程中必需的物质,水分参与了土壤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的过程。首先,水分在母岩崩裂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冻融作用来实现。其次,水分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转化。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水分参与了溶解、淋溶、营养物质循环以及无机物质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等过程。最后,某些土壤形态的形成与土壤水分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Year 2006

1. 举例说明流域对三角洲形成发育的影响。

答:流域,指河流或水系的补给区域,是分水线所包含的区域。

在三角洲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由河流带来的泥沙是具有决定性的一个因素。因此, 对流域泥沙的产生和输移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 如地震、火山喷发、气候变化等) 和社会因素( 各种人类活动) 将对三角洲演变产生影响。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河流密不可分。人类在劳动中既改变了自身, 也改变了流域系统。目前, 大规模的流域( 土地) 开发、水库枢纽的建设、流域的取水和调水等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已对河流泥沙的来源和输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进而对三角洲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河口三角洲的演化可以分为3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类活动较弱的时期, 此时, 人类活动在此流域刚刚开始, 河流所挟带的泥沙逐渐在河口堆积, 河口三角洲逐渐形成; 第二个阶段工业革命到20世纪。在此阶段, 流域人类活动大大增强, 活动方式也由林转农。这一变化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增强和三角洲的快速增长。第三个阶段是20 世纪以后。此阶段由于水库的大量建设, 入海泥沙减少, 导致河口三角洲淤涨停止并发生了侵蚀。

1)流域水库建设与三角洲演变,

因防洪、发电、灌溉、通航等的需要而建设水库是20 世纪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如果没有调水的发生, 水库建设一般不会导致河流入海径流的显著减少。但水库建设对泥沙的拦蓄作用却非常明显, 导致河流入海泥沙大大减少, 河口三角洲也因此伸展缓慢或发生侵蚀。

2)流域取水调水与三角洲演变

流域取水调水常与水库建设密切相关, 但二者对河流的水沙状况的影响却有不同, 如果说水库本身影响的重点在沙, 那么流域取水调水则重点在水。在河流- 三角洲系统中, 水沙状况息息相关, 水的变化必然引起沙的变化。流域内水量的减少会导致河流的挟沙力减少,进而影响三角洲的发育。流域取水调水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影响, 如地面沉降与洪涝灾害、三角洲湿地生态的变化等。三角洲湿地不仅是三角洲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且对三角洲的冲淤演变有直接的影响。流域的取水调水通过对三角洲湿地生态变化的影响也影响了三角洲的演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在科罗拉多河, 因建筑水库和流域取水而带来的剧烈的水文条件的变化, 不仅对本地的植被产生了严重生态影响, 而且也改变了水循环系统, 这种改变进而导致了本地物种的消失。黄河断流也对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三个类群的主要特点和相互作用。 答: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类群。

生产者:是指能以简单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可进行光能和化能自养的细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制造各种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以及人类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

消费者:是指不能用无机物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的异养生物。根据营养方式不同,消费者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等。

分解者: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食腐动物等。它们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间的相互作用: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复杂有机物质,使生产者生物量增加,所以称为生产过程。消费者摄食植物已经制造好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吸收再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增加动物的生产量,所以也是一种生产过程,所不同的是生产者是自养的,消费者是异养的。一般把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称为第一性生产过程,而把异养生物的生产过程成为第二性生产过程。分解者把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该过程为分解过程。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得以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3 试论述地表系统中碳的循环过程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答: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开始, 植物经过光合作用, 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物中, 包括合成多糖、脂肪和蛋白质而贮存于植物体内。食草动物吃了以后经消化合成,通过一个又一个营养级,再消化再合成。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碳又通过呼吸作用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成为动物体的组分,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的碳,一部分经由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再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以煤的形式贮存在地壳当中,经过燃烧,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另外,海洋中也含有大量的碳,在水体中碳同样经由食物链、呼吸作用等会到大气中。陆地上的石灰石经过风化也有碳的参与。火山爆发会使岩石圈储存的释放到大气当中。(看图)

人类活动碳循环的影响:综合来说,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体现在3 方面: 一是人为增加碳源; 二是人为减少碳汇; 三是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虽然这种反馈通过自然作用完成, 不是人类的直接行为, 但是终究气候变暖是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的

1)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排放是人为增加的最大碳源。化石燃料的原料大多是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前埋在地下的有机体, 经长期的高热高压作用而以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形式贮存于地层中, 都是具有高碳量的物质。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在获取能源的同时也把碳从地球内部释放到大气中。

2)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碳循环因素,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森林中贮存的碳比草原和荒漠要高。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的分布, 导致CO2 释放量与吸收量的变化, 即改变了自然碳源和碳汇。

3) 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

众所周知, CO2 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 大量的CO2 在大气中累积引起温室效应, 气候系统对CO2 增加的各种反馈过程致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且对全球碳循环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全球变暖, 使海平面上升, 湿度增加, 植物带的分带发生变化, 如热带雨林和寒带落叶阔叶林的面积增加, 导致生物库和土壤库的碳贮量增加; 沙漠、半沙漠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和冻原的面积减少, 导致土壤碳库减少, 但其减少量远小于前两者生物库增加的量

Year 2007

1. 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论述水,气,生的相互作用

答: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赤道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当东向信风减弱, 西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 表层暖水向东回流, 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上升, 海水水温升高, 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

无机盐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这样,使得原本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的南美洲西岸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与此同时,在太平洋西岸,原本降雨较多的地区变得降水稀少。甚至造成旱灾。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有沃克环流和南方涛动。沃克环流: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水温高,东太平洋水温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空中后向东流去, 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转向下沉, 然后在海面上以东南信风形式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纬向环流圈,称为沃克环流圈。 南方涛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

厄尔尼诺现象与沃克环流和南方涛动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时,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则沃克环流减弱,导致赤道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出现正距平,当正距平达到一定指标,即形成厄尔尼诺。

由上分析可见, 厄尔尼诺现象其实是低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现象. 大气环流强度的改变, 引起洋流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降、海水的上翻或下沉,导致海面水温的变化海面谁问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气候的变化。厄尔尼诺现象表明,一个圈层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圈层的变化。各个圈层间是紧密联系的。(再结合图)

2. 试从物质循环角度,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主要影响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它是指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生物圈、水

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等各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的变化过程。(再结合手抄的那部分。)

3. 以中国典型三角州为例,阐述其形成过程与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我国典型的三角洲主要为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1)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 地处117°31′- 119°18′E 和36°55′- 38°16′N 之间, 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河海交汇处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显著。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向河口三角洲和附近海域输送的泥沙约10 亿t 。由于黄河受水盆地很浅,河口水深仅几米到十几米,使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大部分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从而逐渐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河流改道产生的流路摆动推进而成的。河流从初期改道到河流废弃,再到在顶点改道,经过一个周期,相应沉积的一套沉积物称三角洲叶瓣,改道后的河道又开始建造新的叶瓣。每个流路形成一个新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多个三角洲叠加而成。

黄河三角洲面临的生态问题

①. 水质恶化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造纸、化工等重污染型企业发展很快, 给该地区造成很大的污染。大量的未经处理或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废水被直接排放到黄河的干支流, 导致水质逐渐恶化。

②. 空气污染严重

当地大量使用石油等化工燃料, 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等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 由此形成的毒雾和酸雨, 是大气污染的突出表现。

③. 土壤盐渍化加剧

地下水的深浅, 矿化度的高低, 是土壤是否发生盐碱化的一个决定性条件。人类活动造成黄河三角洲地区域水量不均衡, 外在表现是区域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

针对黄河三角洲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①. 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

加强河流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合理调度水体, 保证河流生态。针对流域水资源的突出问题, 综合考虑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结合河流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工程的水资源配置功能, 科学确定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思路和规划, 形成科学合理的水体调度运行方案, 维护河流生态环境。 ②. 控制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

在工业污水方面, 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实施要在黄河的上中下游以及各个支流全面开展。一是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强制建立污水处

理设施, 二是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保护水质。

③. 控制土壤盐渍化

首先,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通过在盐碱地上引种有一定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耐盐植物, 大量种植耐盐植物以后, 土壤覆盖度加大, 植物蒸腾取代了土面蒸发, 使地下水中的盐分不能在土壤表层积累, 从而减轻了土壤表层的盐碱化。与此同时, 每年的大量植物枯枝落叶, 既能增加土壤肥力, 又能改善盐碱土的理化性状,

经过若干年, 土壤盐碱化状况得到改善

黄河三角洲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为目标, 摒弃高耗水、高污染、高成本发展的企业, 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环保产业, 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根本上解决水和空气污染问题。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与防治污染并重, 倡导绿色、环保、和谐、节约、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 以此提升生活品位, 提高全民素质, 推动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必须在改造自然时充分考虑其客观规律, 选择利益各方均能接受的适当方案, 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必须从实际出发, 以人为本,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 全面地整治水资源生态问题, 促进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与生态和谐发展。

2)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最大海侵以来, 共经历了6个发育阶段, 相应形成了6期亚三角洲沉积体系, 自老至新分别称为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崇明期和长兴期。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有利于物质自海向陆净运移的强潮作用下, 在河口湾内堆积, 形成受强潮控制的河口湾砂体。河口湾充填, 三角洲进积, 河口随之束狭延伸。随着长江口东进南偏, 呈雁列状自西向东排列的早期河口沙岛也就不断并岸成陆, 致使长江三角洲不断发育。三角洲的前展逐渐突出两翼的最大海侵线外, 长江输出的泥沙逐渐成为钱塘江河口湾充填和苏北潮成砂体形成和发育的重要物源。从冰后期最大海侵到现在,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经历了由在古长江河口湾内到突出湾口, 并继续向东南方向伸展的过程, 直至现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条件

一共四个方面: 地质构造背景、泥沙来源、动力条件和海底坡度。 第一, 地质构造背景, 地质构造运动在长时间尺度上对三角洲的发育

起着控制作用。总的讲来, 整个长江三角洲除西部及西南部山区表现为上升以外, 广大三角洲的东部平原地区长期以来表现为以沉降为主的运动。正是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广大地区表现为以沉降为主的运动,才有可能发育现代辽阔的长江三角洲。

第二, 泥沙来源,长江三角洲的泥沙来源主要来自长江。另外一部分来自废黄河三角洲。

第三, 动力条件, 长江口波浪以风浪为主。浪向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 冬季盛行偏北浪, 夏季盛行偏南浪, 春秋为过渡性季节。波浪作用主要表现为使沉积物保持悬浮, 有利于被潮流带向他处。长江口波浪总的来说不是很强, 这使沉积下来的沉积物得以保存, 塑造三角洲。

第四, 海底坡度, 我国东海岸的陆架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 外陆架是一个平缓微倾的台面。总体上平坦的海底地形有利于河流来沙堆积而形成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未来展望

就百年时间尺度而言, 河流来沙和海平面变化都是三角洲岸线演变的重要影响因子。对于21 世纪的长江三角洲而言, 这两个因素都将朝着不利于三角洲淤涨的方向发展。由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河床挖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影响, 今后50 年的长江来沙量很可能降至过去50 年来沙量的一半以下。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大气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气温正在加速上升。这使得地球上的冰川不断融化, 每年流人海洋的水体大于海洋蒸发的水体, 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20 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 一2 0 c m 。据估计,21 世纪全球海平面

还将上升40 一5 0c m 。由于长江口位于地壳下沉区, 实际的海平面(指本地海平面) 上升速率将大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海平面上升本身具有使三角洲淹没(或侵蚀) 的功能。只有当河流来沙多到足以战胜海平面的影响时三角洲才会继续淤涨。由于来沙锐减和海平面加速上升将同时出现在长江口, 本世纪三角洲淤涨速率将显著下降, 局部可能出现严重侵蚀。

长江三角洲面临的问题

①水资源污染状况

第一, 河道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

第二,湖泊的水质不断恶化,且出现富营养化。。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企业较多,居民密集度相对也较高,从而使得排放于周围湖泊内的废水及污水量也越来越多,导致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越来越高,从而使得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逐年提升且达到一定幅度。

第三,近海出现赤潮现象。由于工业企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再加上农 业灌溉排水当中含有大量化肥或是农药等,使得浅海当中的营养盐越来越多,藻类等水生植物疯长而使近海海域出现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赤潮现象不断出现。 面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方面,将原有的分部治理转变为整体治理。第二方面,将传统的单项治理转变为综合治理。第三方面,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导向来制定有效的治理政策。

3)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① 基底是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为华南准地台的一部分.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发生断裂和大规

模的岩浆侵入活动。

② 海岸下沉

在地壳的差异性、继承性的新构造升降运动中, 三角洲边缘山地丘陵继承性上升, 则在河谷里形成6 一7 米高的一级河流阶地; 而在三角洲平原地区, 则发生下沉和堆积作用。

③ 全新世海进形成河口湾

中全新世初期, 本区发生第二次海进, 称为桂州海进( 相当于大西洋期海进) , 海面约上升到目前的位置, 本区重新变成深入内陆的河口湾, 沉积了富含有孔虫壳的桂州组三角洲相堆积物, 形成现代的珠江三角州。

④ 珠江水沙丰富, 河口潮差小, 沿岸流和波能也较小

流域为亚热带季风型环流所控制, 降雨量充沛, 珠江含沙量虽小, 但由于“ 径流量大, 故输沙量也大。

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基本过程与大多数三角洲有相似之处, 即位于地壳构造下降区, 海进造成浅水海湾, 入海河流的径流和输沙量大, 波浪和沿岸流的破坏能量小, 泥沙快速堆积。

Year 2008

1. 简述全球碳循环的基本模式,并阐述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碳循环的

答:与2006年完全一样

2. 比较分析长江和珠江(或黄河)三角洲的成因特征,并选择其一,论述河口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

答:参考2007

3.2007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在我国西太湖区域的水体恶臭和蓝藻大面积暴发现象,使用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原理阐述其主要原因,危害,并提出应采用的控制措施

答:我国西太湖区域的水体恶臭和蓝藻大面积暴发现象实质上为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N 、P 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其

成因主要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太湖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营养元素进入湖内,逐渐增加了湖泊水体的肥力。这就使得大量浮游生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成为了可能,进而为草食性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其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经过千万年的演化过程,原来的贫营养湖泊逐渐变为富营养湖泊。

人为原因:由于工厂排放的污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和硫的物质。因此当这些污水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太湖中,就会使的太湖中的营养物质大量增加,故导致以它们为食的藻类大量地繁殖。引起水中的含氧量下降,一些鱼类和浮游生物死亡。水质恶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其主要的危害有:

1)水体中藻类数量增多但种类发生变化

2)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量大量减少,水质污染。

3)加速湖泊等水域的衰亡过程

4)藻类、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衰亡甚至绝迹。

5)危害人类健康,一些藻类产生的腥臭味是常规饮用水工艺难以去除的,某些藻类还会产生毒素,在生物链中,经过生物放大作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控制对策:

1) 使用低磷洗涤剂。低磷洗涤剂含磷较少,因而能有效预防湖泊的富营养化。

2) 增加“绿肥”的使用。通过生物固氮以消除氮的直接损失,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污水处理厂应加强脱氮除磷的工艺。

4) 妥善处理含磷矿渣,尽量避免含磷矿渣直接排到湖泊中。

Year 2009

1.试述人类活动对河流演变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其在区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

答:

2.论述城市热岛效应主要形成条件和过程,并提出减弱该效应的建议和措施

答: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比其四周郊区高, 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 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 形成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形成机制

城市热岛的主要形成机制热量平衡是城市热岛形成的能量基础,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和结构,增加了人为热,从而影响城市热量平衡。研究认为,城市热量平衡各因素变化与下列因子有关。

1) 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城市下垫面(地面、屋顶面等) 多为水泥、柏油路面、混泥土等硬质铺砌,绿地和水面相对较少,而郊区则农田密布,城乡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十分明显。城市下垫面颜色较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比郊区绿地小(即吸收率比郊区绿地大),加上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也要比郊区绿地大,所以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城市下垫面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另外,城市由于参差不齐的建筑物,使城市的墙壁与墙壁、墙壁与地面之间进行多次反复吸收,这为城市“热岛”的形成奠定了能量基础。

2) 人为热和大气污染

城市人为热也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热,主要来自机动车辆、工厂车间、空调运转、居民烹饪及建筑物向外散发的热量等,对城市热岛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为热排放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城市的热量,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另一方面,城市人为热排放的同时,也大量排放煤灰、粉尘及各种污染气体,其中较多的是CO2、N2O 、H2O 、CH4、CFC 等温室气体,形成覆盖在城市上空的“尘罩”与“气罩”,加重了城市热岛的强度。

3) 城市规模、形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城市建成率(built-up ratio)、几何形状与热岛强度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如果街道走向设计或几何形状不合理,则密不通风,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发,温室气体也难于迅速扩散,导致局部气温过高。即使是1 000 人的小城镇也能在长时间温度记录中观测到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 城市地貌也是引起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如广州市地处低纬度,高温、多雨、湿度大;风向以北和北东及东和东南方向为主,具有通风不良和静风频率高、近地层的逆温频率高、热岛效应强等特点,而重庆市周围高山环绕,长江与嘉陵江交

汇于市中心,冬季云多,阴雨天多,太阳直接辐射大为减弱,因而热岛强度没有那么大。研究还认为,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热岛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①沿海城市日平均最大热岛强度的增加速率要比内陆城市为慢;②沿海港口城 市的热岛强度出现一个显著的年际循环变化,而内陆城市的则不明显;③某些气象因子变量对日最大热岛强度的控制作用在不同的沿海港口城市具有相似性。

4) 其他因素

除了城市本身的内部原因以外,还需要外部的气象条件配合,如气压场必须稳定,气压梯度小,静风或微风;天气晴朗少云或无云,大气层结构稳定,无自动对流上升运动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静风天气,近地面热量不易散发,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总之,热岛的形成除区域气候条件外,主要与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下垫面性质改变以及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增加有密切关系,并且这些影响因子以一种及其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于城市气候。

建议和对策:

1) 减少人为热排放

减少城市人为热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避免大量使用煤

炭、燃油等, 尽可能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绿色能

源; 同时, 大力推广集中供热,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尤其是交通

运输、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 尽量减少人为热和温室气体

的排放。

2)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

城市热岛与建筑物密度呈正相关, 跟风速大小呈负相关,

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或改造过程中, 改变建筑空间布局, 严格

控制建筑密度, 安排合理的建筑间距, 避免市区内建筑呈团块

状分布。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条件, 布局道路系统, 加快市区与

郊区的空气流通。工业区应尽量安排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 尽量减少它对城市热环境的不利影响。

3) 建设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改变了建筑的习性, 其结构不易产生极高的温度。主要是由于通过建造绿色屋顶, 太阳辐射、外部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都会降低, 而且植物通过生物代谢过程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能。在屋顶植被吸收的热量中, 其中有27%用于反射,60%被植物和土壤吸收, 13%被传输到土壤中了。绿色屋顶可以大大降低房屋能耗, 仅树木阴影可以减少降温能耗的10%~50%。

4) 采用高反射率的地表材料

采用高反射率的地表材料是减轻城市热岛直接而又廉价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种植树木等, 可以有效地降低市中心温度, 减少能量消耗, 降低烟雾形成,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5) 增加城市绿地、水体

城市绿地、水体具有“冷岛效应( park cool island effect) ”。白天, 树木通过阴影和蒸发交互作用降低气温; 夜晚, 地表几何结构和公园湿度能控制地表降温。但公园对气温的影响是有限的, 一般局限在大约一个公园的宽度范围。

3.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任举一例说明其形成的自然地理特征、危害和影响,并对如何有效防御和控制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全球气

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 这些问题互为因果、相互制约, 它们正在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Year 2010

1. 试述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并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河流补给过程,进而影响河口环境的。

答:与2004年几乎一样

2. 试述大气保温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对于气候的维向地带性的影响

答: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规律,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热量是其主要的分异因素。如低纬地带的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和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冰原气候和极地长寒气候等。有的贯穿全球,表现为全球性的气候带。

温室气体比如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对太阳的短波辐射进入地球影响不大,却能强烈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在地球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温层,使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不是马上就散失掉,而是在其返回宇宙空间之前反复地加热地球,使地球像温室一样温暖,这种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对气候的纬向地带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得全球热量的分布差异减小,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减弱。第二,纬度地带性有向两极移动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的升高,导致副热带高气压带相应的向两极移动。亚寒带气候也相应的向两极靠拢。

3. 用自然地理学的原理,任举一例典型自然灾害来阐述其发生的特点,危害,并对如何有效防御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在这里先列举一些自然灾害:

1) 地震和海啸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 造成的灾情重, 伤亡大。地震还会引发海啸、山崩、滑坡、地陷等一系列次生灾害, 尤其是海啸危害最大。例如, 2005年发生的南亚大海啸导致22. 5万人死亡。

2) 洪灾和旱灾

由暴雨引发的洪涝是影响最大、增长最快的灾害, 现代洪涝的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强度大。

由于雨量偏少造成的严重干旱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自然灾害, 也是一种极端气候灾害。

3) 台风和风暴潮

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和暴潮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洪水、滑坡等) , 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特别是风暴潮对沿海地区危害最大。台风灾害几乎对各行各业都有严重影响, 尤其是对海上航行、海洋开发和捕捞危害极大。

4) 强风暴灾害

这类灾害主要由极端强对流天气造成, 影响范围不大, 但强度大、突发性强、破坏严重, 危害大的有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雷暴。

5) 冷害

强寒潮爆发导致强烈降温和连阴雨而造成的冷害, 是全国性的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不仅造成粮食减产, 而且严重危害柑桔、茶林、热带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畜

牧业生产。

Year 2011

1. 当前,全球自然灾害频发,请按照自然地理学相关原理举例说明典型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原因,并给出具体的灾害风险防范对策 答:以台风为例,

要说台风就得先从热带气旋说起,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而台风则是风力大于或等于12级的热带气旋。在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称为“飓风”。在印度洋则称为“旋风”

台风形成和发生的条件:

1)大面积的温暖洋面。

高速旋转的台风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是高温、高湿、层结不稳定的空气不断上升,大量的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这一热力条件必须要有较高的海表温度作为支撑。

2)合适的地转参数

离赤道3—5纬距以外,地转参数f 有利于气旋性漩涡的发生。因此台风都在离赤道5—20纬度距离的热带洋面上生成。

3)对流层风速切变小

当对流层铅直切变小时,对流层上下层空气的相对水平运动小,凝结释放的潜热始终在有限范围的气柱里,使之形成中高层暖中心的结构,保证了初始扰动的地面气压不断迅速降低最后形成台风。

4)具有低空辅合,高空辐散的环流场

只有低空辅合高空辐散的流场,才能形成低压结构。

台风的特点

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和暴潮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洪水、滑坡等) , 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特别是风暴潮对沿海地区危害最大。台风灾害几乎对各行各业都有严重影响, 尤其是对海上航行、海洋开发和捕捞危害极大。

1) 台风过境, 可能会引发洪灾

台风登陆往往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暴雨,而这种短时期的暴雨则有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导致风暴潮

如果台风风暴潮和天文风暴潮重叠,则会引发严重的风暴潮。对沿海的工程、建筑物等有重大危害。

3) 其他次生灾害

除了以上的灾害以外,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和暴潮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滑坡等) 。

防治措施

1) 提升海堤工程的设防标准以适应台风-风暴潮-洪涝风险

海堤工程是沿海抵御台风-风暴潮-洪涝灾害链的第一道防线,但是近年来的强台风和风暴潮的增多。原有的海堤工程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求了。因此, 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强海防工程。

除了海堤工程,还应积极开展沿海防护林带保护和建设,构筑沿海防台防潮的双层屏障。通过引种、护种红树林以及其他适合在当地滩涂上生长的耐盐植物,有效实现生物工程消浪、固滩的作用,增强沿海防御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能力。

2) 加强河道整治和水库除险加固以提升暴雨洪涝适应能力

沿海平原地区河网密集,水库堤坝众多。水库作为重要的蓄滞洪工程,在减少下游河道洪水漫溢的同时,也增加自身溃坝风险。台风带来的局地强降水常诱发水库或河道溃堤而形成重大洪涝灾害。因此, 东南沿海应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其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3)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适应地质灾害风险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由不稳定的地质地貌条件、局地强暴雨等气象水文因素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和矿山开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本身很难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如重视生态建设)和人类活动,实现对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适应和防范。

2. 举例论述人类活动是如何改变城市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其表现的特征和效应怎样

答:

3. 试以中国典型三角洲为例,阐述其形成过程•演变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refer Year 2007

Year 2012

1. 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大型水利工程)是如何影响流域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并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未完

答:人类活动对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影响。比如人类建立大型的水利工程会影响流域的水循环。下面就以大型水利工程为例,论述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1) 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立, 会引起区域蒸发量的增加, 进而导致区域降水量的增加, 另外, 由于水体的存在, 使得水库及其周围的日较差比周边地区要小。

2)对地震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使得该地区的地壳所受的压力增大,对原来的地质构造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地震。

3) 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由林地转变成建设用地。

4)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立,对野生生物的栖息造成一定的破坏。另外,水库的建立, 还对一些回游生物的繁殖产生影响,

2.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简述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主要源汇,如今中国在减排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措施。——未完

答: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火山爆发、人类化石燃料的燃烧、石灰岩的风化以及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1)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过程中会携带有一定量的温室气体,虽然不多,但是也是温室气体的来源之一。

2)人类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主要是由死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其含有大量的C 元素。而一旦这些化石燃料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该途径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3)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动植物在呼吸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4)石灰岩的风化

石灰岩在风化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的参与,而且其反应是可逆反应,也就是说,当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就会降低,一部分的二氧化碳会回到大气中。

3. 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城市灾害频繁发生,特别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请举一例说明城市自然灾害形成的特点、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灾抗灾措施。 答:城市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雾霾、光化学污染、酸雨、沙尘暴等。 以霾为例

霾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增加,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中,通过微物理和化学作用,包括吸湿增长,形成了气溶胶。最终使大气能见度降低。霾的形成不仅与大气气溶胶的形成过程有关,也与气溶胶的大气光化学过程有关。

酸雨

酸雨,是指硫化物和氮化物以离子的形态随降水降落到地面。主要有两个过程,云内清除过程和云下清除过程。云内清除过程是指在云滴内部水滴与气溶胶相互碰撞,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污染气物。云下清除过程,是指在雨滴下落过程中,雨滴冲刷空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

防止措施:酸雨的防止最重要是从源头抓起,即尽量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逐渐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代替。另外研制耐酸性的混凝土也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

补充:大气气溶胶及其来源

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来源主要有风蚀作用产生的矿物粉尘、生物源和火山喷发物以及矿物燃料燃烧和生物燃料燃烧等。

Year 2013

1.碳循环过程及人类对其影响和调控途径

答:Refer Year 2006

2. 城市下垫面的变化及其效应和特征

答:人类为了生产和交通的需要, 填海造陆, 开凿运河以及建造大型水库,等改变下垫面性质,

3. 自然地理学的取得的成果(未完),及今后发展趋势,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

自然地理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1) 自然地理学理论应加强系统理论化, 加深与系统科学理论的交融。系统科学重视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表述各种系统规律。而传统的地理学理论偏重于定性表述,很难更深入地揭示地理规律。因此,加强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交融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然地理学的整体理论水平。

2)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以自然地理系统理论与方法加强不同规模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并以关键性区域作为重点。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存在着显著地地域性差异,其气候变化趋势或变暖、或变干、或变湿,各自带来不同的环境影响。分析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差异及其内在规律,加强对典型地域系统演变(如农牧交错带、海岸带等)的研究十分重要

3) 自然地理学应侧重于自然地理系统的动态性、稳定性以及抵抗外因干扰能力的研究。在当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的趋势中,必须加强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社会反作用的预测研究,并寻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合理途径。

4) 加强各种类型自然地理定位观测试验,以及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关模拟实验研究,充分利用“3S ”技术获取与处理自然地理信息,为自然地理系统的深入量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对研究区针对研究目的搜集前人已做过的调查、研究成果等。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资料。第二步,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研究目的,制定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调查计划,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数据。

2) 科学实验法

科学实验法包括定位观测实验及实验室分析试验两个方面。

定位观测实验,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地点,使用必要的仪器,对自然地理要素、现象、过程等进行长期的或定期的观测。以取得定期的、可靠的原始数据。

实验室分析实验,对于野外调查中多搜集的各种样品,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

3) 综合与类比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与类比分析法是地理学者们应用的两种传统定性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法, 在研究各种地理要素如生物、土壤、气候、水文、地貌、地质等时,应注意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类比分析法,包括同期类比分析法和异期类比分析法,同期类比法是指针对相同时期内地表不同地域间的同类自然现象、事物,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进行对比,以研究地表不同地域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异同;异期类比法又称“古今类比分析法”。该法利用全新世古地理资料和历史自然地理资料比较古今环境演变的方法,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实际意义。

4) 系统分析法

自然地理系统分析法是以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为技术手段,应用多元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建立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种数学模型,来阐述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规律。

补充: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由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 即在人类活动中对气候产生的副作用; 另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 采取一定措施, 有意识的改变气候条件。在现阶段,以第一种为主,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工农业生产中排放至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质, 改变大气的化学成分。②在农牧业发展和其他活动中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如破坏森林和草原植被,海洋石油污染等。③在城市中的城市气候效应。

1. 改变大气化学组成成分

工农业生产排入大量废弃、尘埃等污染物质进入大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会造成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又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进而使全球海平面升高。

对降水的影响,从全球的角度来说,总的降水量是增加的,但是从局部来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是中纬度的降水量将减少。

2. 改变下垫面的性质

人类活动下垫面的自然性质是多方面的,目前,最突出的是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海洋石油的污染等。

森林的是一种特殊的下垫面,主要表现在:①减小日较差, 白天树木能吸收太阳能, 晚上有效辐射不强。②树冠可以截留,使得森林中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比裸地大。③森林可以增加降水量,当气流流经林冠时,因受到森林的阻碍被迫抬升,导致湍流作用加强,再加上林地空气湿度大,凝结高度低,因此,森林的降水量比裸地多。④森林能降低风速,因此,森林在干旱地区起着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有“绿色海洋”之称。

由于人类大量地砍伐森林,使得气候变得干旱风沙尘暴加剧,水土流失,气候恶化。

海洋石油污染也是当今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倾注在海上的油在海面上形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是海上空气变的干燥。同时有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面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是海洋失去调节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3. 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

随着工业、城市化的发展世界能量消耗迅速增加,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废热。进而影响城市气候。

Year 2001

1. 何谓垂直带谱?为何随低纬到高纬的变化,垂直带谱的带幅减小,带谱结构趋于简单?(10分)

答:垂直带谱:所有垂直带的有规律的排列。山地的垂直带谱取决于山地所在的水平地带与山地的高度、走向等。从赤道到极地,从沿海到内陆,基带不同则决定了垂直带谱的不同。在降水充足的条件下,纬度越低、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带数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反之,纬度越高,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差越小,垂直带数越少,垂直带谱越不完整。

2. 海岸带的主要动力有哪三种?以他们为主能够形成何种地貌?各举一例并论述该种动力对所例举的海岸地貌的发育作用。(15分) 答:海岸带的主要动力有波浪、潮汐、海流和河流等。其中以波浪作用为主,潮汐作用只在有潮汐海岸对地貌其塑造作用,海流作用对海岸的地貌作用没有波浪和潮汐那样显著。河流作用只局限在河口地带。

1) 波浪作用和海蚀地貌。

波浪对海岸的动力侵蚀作用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如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穴等

①海蚀崖,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基岩不断崩塌后退,形成高出海平面的基岩陡崖。

②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岬角如同时受到不同方向的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穿而成拱门状,称为“海蚀拱桥”

③海蚀穴,海蚀崖的下部,大致与海面高度相等处,在波浪的不断冲掏下形成凹槽。

④海蚀柱,海蚀拱桥崩塌后,留下的岩柱。

⑤海蚀平台,海蚀崖逐渐后退,波浪不断冲刷磨蚀位于海蚀崖前方的基岩面,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2) 潮汐作用与潮摊、潮沟。

潮汐是在太阳和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潮汐的涨落,使海面发生周期性的垂直运动,二是海面水体产生水平方向的整体运动,形成潮流。

在海峡和岛屿之间,由于地形变窄,潮差大,潮流流速也加大,尤其在海峡两端可以形成强大的小潮流。当潮流流速过快时,就可以掀起粉砂淤泥,甚至可以搬运大石头,并把海底冲出很深的沟槽。潮流作用能在潮间带形成潮摊、沟潮,在水下浅滩形成潮流沙脊和潮流通道。

3)河流作用与三角洲。

当河流进入广阔的海洋时,河流很快分散,形成较大的水面比降,并把冲刷的物质带到浅滩,形成心滩。河流所携带的一部分冲积物便发生沉积,在河口两侧形成沙嘴,在河的前方形成沙坝,三角洲逐渐发展,最后河口沙嘴和堆积岛一起形成三角洲平原。

3. 河川径流形成可分三个主要阶段:1. 停蓄阶段2. 漫流阶段3. 河槽集流阶段,试从这三个典型阶段论述流域内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及其机制。(15分)

答: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广泛有深远,并且越来越大,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区域的下垫面条件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径流,对径流的过程、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发生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

1)城市化,城市人口的密集和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城市气温升高,小循环加快,降水量增大和降水次数增加,从而使径流增大。由于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雨水排水系统也日益完善,这将导致地表入渗率大幅度下降、地下径流及枯水径流减小,从而造成洪峰流量过大,径流过程发生陡急,给城市带来很大的洪水威胁。

4. 试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论述影响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差异,并论述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当今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资源和环境问题。(20分)(本题至今答案我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

答:中国大河三角洲发育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各三角洲形态类型和沉积相组合等方面的差别, 反映了各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不同特点。因而, 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流作用的相对强度及其所形成的沙体组合特点, 可将中国沿海大河三角洲分为潮流一河流型、河流型、波浪型和河流一波浪型。其中长江三角洲为潮流—河流型的。而黄河三角洲则属于河流型的。

潮流一河流型的代表为长江三角洲。它以巨大的、顺潮流流向分布的长形河口沙岛、水下沙坝群为特征, 并辅以两侧宽阔的泥坪, 反映了潮汐作用的影响。与潮流型的巴布亚湾和嵋公河三角洲相比, 长江水下三角洲区潮流沙脊和潮汐通道不够发育, 系为长江强大径流所携带的巨量泥沙堆积作用所致。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发育, 呈雁形排列, 向上变粗层序明显, 以细沙为主, 常见交错层理和冲刷面。三角洲底部泥质沉积中生物扰动构造痕迹普遍。三角洲平原相类型众多, 包括河湖、沼泽、贝壳沙堤和泥坪等, 沉积物颗粒较细, 以水平层理为主。

河流型的代表为黄河三角洲。河口区分枝河道多, 河口沙坝侧向连结呈席状沙,

三角洲整体呈舌状或扇状, 反映河流作用为主。黄河泥沙丰富, 径流输沙快, 导致叉道淤积、泛滥和尾间河道决口频繁, 新沙坝形成不久, 就随着分枝河道的废弃而受改造, 向三角洲前缘席状沙体转换, 故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鸟足状沙体分布格局不同。黄河三角洲沉积物较细, 以粉沙质泥为主, 水平纹层发育, 季节性韵律明显, 极细沙和粗粉沙含量小, 交错层理多见于分枝河道和河口沙体。

Year 2002

1. 我国最大的三角洲有哪三个?试以其中一个为例,论述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答:我国的三大三角洲为: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 地处117°31′- 119°18′E 和36°55′- 38°16′N 之间, 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河海交汇处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显著。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向河口三角洲和附近海域输送的泥沙约10 亿t 。由于黄河受水盆地很浅,河口水深仅几米到十几米,使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大部分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从而逐渐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河流改道产生的流路摆动推进而成的。河流从初期改道到河流废弃,再到在顶点改道,经过一个周期,相应沉积的一套沉积物称三角洲叶瓣,改道后的河道又开始建造新的叶瓣。每个流路形成一个新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多个三角洲叠加而成。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人类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作用在许多地宇现象( 如气象变化、海岸侵蚀等) 中的巨大意义。黄河三角洲在其发育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从宏观角度来看,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 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入黄泥沙数量及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数量变化来影响三角洲的发育, 包括高原产沙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沿河筑堤事件、水利水保工程等; 水利水保工程的影响主要通过减少入海和调节径流量来影响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如黄河大堤的修筑对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黄河大堤的修筑, 特别是接近河口区两岸堤防的强化, 束水攻沙, 加速了黄河三角洲的纵向发育。黄河大堤完善之前, 黄河泥沙主要沉积于华北与苏北平原上, 三角洲纵向发育较慢。堤防系统完善后, 沿岸支流堵截, 湖泊淤积失去调节功能, 泥沙被带至主河口淤积, 加速了河口三角洲沉积体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 河口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 包括人工改道、引水引沙、挖沙减淤、河口疏浚等。

Year 2003

一.简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和制约,如图所示,太阳辐射和宇宙-地球物理因子通过大气和下垫面来影响气候变化的,而人类、下垫面与气候变化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重叠的内部和外部的反馈关系。

1.太阳辐射的变化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气候的变迁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关系甚为密切,引起太阳辐射能变化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轨道参数的改变

地球在自己的公转轨道上,接受太阳辐射能。而地球公转轨道的三个因素:偏心率、地轴倾角和春分点的位置都以一定的周期变动着,这就导致地球上所受的天文辐射发生变动,引起气候变迁。

①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轨道偏离正圆的程度就是地球轨道的偏心率。而偏心率是在不断的,这就导致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变化。

②黄赤交角的变化,由于地球轨道面在空间有变动,所以地轴对这个平面的倾斜度也在变动,当黄赤交角增大时,低纬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将减少,而高纬度则接受得多,当黄赤交角减小时,则相反。

③岁差。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地轴向陀螺一样绕黄轴自东向西的运动。由此引起的黄道和天赤道交点的变化。岁差将导致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时间的变化,进而影响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变化。

2)火山活动引起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强弱要受到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强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尘和硫酸气溶胶能喷入平流层。它们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

3)太阳活动的变化

在太阳活动强烈的时候,太阳辐射也增强,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呈正相关。

2. 宇宙-地球物理因子

宇宙因子指的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地球物理因子指的是地球重力空间变化、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等。这些宇宙-地球物理因子的时间或空间变化,引起地球

上变形力的产生,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海洋的大气的变形,并进而影响气候。

3. 下垫面的变化

下垫面的变化主要以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变化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

1)海陆分布的变化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洋流的作用来实现的。如北大西洋暖流西欧气候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地形的变化

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就对我国甚至亚洲气候都有重要的影响。使东亚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4. 大气环流和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

大气环流形势和大气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是导=导致气候变化和产生气候异常的重要因素。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 人类活动

除此之外,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而且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二.地形对气候、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作用

答: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土内径流、排水情况,因而在不同的地形部位(上部、中部、下部)会有着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类型,(如图所示)地形不仅控制着近地表的土壤过程,而且还影响成土作用的强度和土壤特性,以及成土过程的方向。

地形影响地表物质组成,地形通过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影响

着地表物质组成和地球化学分异。一般来说,正地形区是物质与能量的分散地,负地形区则是物质与能量的集聚地。这样在正地形区和负地形区之间使土壤形成具有共轭性。

另外,由于地形高度、坡向、坡度和位置等的不同,常引起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蒸发与蒸腾、大气水分与温度的不同,从而导致土壤剖面中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从而影响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和土壤性状的垂直分异。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首先,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众所周知,海拔每升高100 m 气温降低0.6°C ,因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较低,海拔较低的地区温度则较高,如我国的上海和拉萨,这两个城市纬度位置相差不大,可是年均温差比较大,这就是由于海拔升高引起的。地形对降雨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个地区的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要多。另外,地形能使水汽抬升进而形成地形雨。

其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为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一方面,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有分支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对西南季风分为东西两支,使得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增多。另外,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得夏季印度半岛北部很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有利于热低压的维持,冬季有利于蒙古地区冷高压的维持,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加剧了蒙古地区的干旱。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使得夏季高原的上空形成热低压,与南部的印度低压一起形成更为强大的低压,加强夏季风。冬季与蒙古高压一起形成强大的冷高压,加强冬季风。

地形对植物的影响,

地形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在向阳一侧,由于太阳辐射充足,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因此,向阳一侧的植物主要是阳生之物。植株高大。另外,处于迎风坡一侧的植物,由于降水较多因此,植被生长茂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海拔高度越高,植被越少。

三.试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并举例说明

答: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冰期与间冰期等等。例如,降水的多寡决定着径流的补给的来源的丰缺。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因此可以说河流是气候的镜子。

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的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截留影响径流。等等。

另一方面,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显著地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南北流向的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而固体物质则随河流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填充。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累积者。

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的绿洲的形成和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的财富。

Year 2004

1. 简述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解释地球气候增暖是通过什么机制,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未完)

答:海面变化是指周期性的海面升降变化,这种变化有潮汐、风暴和海啸等引起的短期海面上升和回落。也有地质时期如第四纪由气候变化、构造运功、均衡作用、沉积物堆积等原因引起的长期海面升降的变化。

1)气候因素,气候对全球海平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引起海洋水体的增减而导致海面升降变化。冰期时,气候变冷,引起大陆冰盖扩展,导致海平面下降。间冰期时,气候变暖,大陆冰盖消融,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2)均衡作用,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不仅使冰川积累和消融,而且使得地壳发生均衡作用。当冰期冰川扩大,负载增加,地壳缓慢下沉,而负载区边缘地壳则缓慢上升。使得冰川覆盖区海平面上升,负载边缘区海平面下降。间冰期则相反。冰川融化区海平面下降。负载边缘区海平面上升。

3)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对海平面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海底构造扩张和火山喷发隆起使海盆体积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另一方面,海岸陆地的构造升降运动形成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抬升,则相对而言,海平面就下降。

4)沉积物的堆积,海洋沉积物的堆积使海盆容积减小,可使大面积海面缓慢上升。

综上所述,可以看得出海平面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的。

当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温升高, 将会导致冰川的大量融化,进而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

2. 简要叙述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这些河流补给过程的。(未完)

答: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都可以构成河流的水源。

1)降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

2)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由于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量变化那样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比较稳定,变化也有规律。

3)地下水补给

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呈地下补给。地下水是河流叫经常的水源。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深层地下水因受外界影响较小,其补给通常没有季节的变化,浅层地下水补给状况则视地下水与河流之间有无水利联系而定。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越大水量越多,调节作用越明显。一般来说,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5)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的范围。

3. 简述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手写) 答:

Year 2005

1.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并举例说明

答: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热量背景相同或相近的各维度区域内部,以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大陆腹地方向递减为契机所引发的区域自然景观及其各组成要素的变化。众所周知,海陆间的水分交换强度越深入内陆越弱。因此干湿度分带性与大陆海岸线走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大陆足够广阔时,干湿度地域分异表现为:以内陆荒漠为中心的多向辐合式变化。

例如,亚洲中部荒漠作为亚欧大陆中纬度区干湿度分异的辐合中心,应是北西-南东与南西-北东、北东-南西与南东-北西诸方向上,年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和干燥度递增的结果,与亚洲中部的经度位置完全无关。再如,我国的内蒙古地区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景观-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戈壁。

2. 三角洲形成发育的条件,并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其影响——2009 答: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1) 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根据世界上许多三角洲的河流含沙量的测定,如河流年输沙量约等于或大于年径流量的1/4,就能形成三角洲。

2) 河口附近的海洋侵蚀搬运能力较小,河流带来的泥沙将沉积下来,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3) 口外海滨区水深较浅,坡度平缓,一方面对波浪能起消能作用,另一方面浅滩露出水面,有利于河流泥沙堆积。

人类活动对三角洲的影响:2002

3. 论述土壤发育过程中水、气候、生物和岩石的作用与影响

1) 母质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首先,母质的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土壤的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成分。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其次,非均质的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较均质母质更为复杂。第三,母岩种类、母质的矿物与化学元素组成,不仅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矿物、元素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而且对土壤形成发育的方向和速率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2) 气候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气候因素影响土壤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从而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在一定气候条件下产生一定性质和类别的土壤。

3) 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最后再以有机残骸的方式回归土壤,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展。

4) 水文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水分是土壤发育过程中必需的物质,水分参与了土壤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的过程。首先,水分在母岩崩裂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冻融作用来实现。其次,水分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转化。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水分参与了溶解、淋溶、营养物质循环以及无机物质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等过程。最后,某些土壤形态的形成与土壤水分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Year 2006

1. 举例说明流域对三角洲形成发育的影响。

答:流域,指河流或水系的补给区域,是分水线所包含的区域。

在三角洲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由河流带来的泥沙是具有决定性的一个因素。因此, 对流域泥沙的产生和输移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 如地震、火山喷发、气候变化等) 和社会因素( 各种人类活动) 将对三角洲演变产生影响。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河流密不可分。人类在劳动中既改变了自身, 也改变了流域系统。目前, 大规模的流域( 土地) 开发、水库枢纽的建设、流域的取水和调水等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已对河流泥沙的来源和输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进而对三角洲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河口三角洲的演化可以分为3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类活动较弱的时期, 此时, 人类活动在此流域刚刚开始, 河流所挟带的泥沙逐渐在河口堆积, 河口三角洲逐渐形成; 第二个阶段工业革命到20世纪。在此阶段, 流域人类活动大大增强, 活动方式也由林转农。这一变化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增强和三角洲的快速增长。第三个阶段是20 世纪以后。此阶段由于水库的大量建设, 入海泥沙减少, 导致河口三角洲淤涨停止并发生了侵蚀。

1)流域水库建设与三角洲演变,

因防洪、发电、灌溉、通航等的需要而建设水库是20 世纪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如果没有调水的发生, 水库建设一般不会导致河流入海径流的显著减少。但水库建设对泥沙的拦蓄作用却非常明显, 导致河流入海泥沙大大减少, 河口三角洲也因此伸展缓慢或发生侵蚀。

2)流域取水调水与三角洲演变

流域取水调水常与水库建设密切相关, 但二者对河流的水沙状况的影响却有不同, 如果说水库本身影响的重点在沙, 那么流域取水调水则重点在水。在河流- 三角洲系统中, 水沙状况息息相关, 水的变化必然引起沙的变化。流域内水量的减少会导致河流的挟沙力减少,进而影响三角洲的发育。流域取水调水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影响, 如地面沉降与洪涝灾害、三角洲湿地生态的变化等。三角洲湿地不仅是三角洲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且对三角洲的冲淤演变有直接的影响。流域的取水调水通过对三角洲湿地生态变化的影响也影响了三角洲的演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在科罗拉多河, 因建筑水库和流域取水而带来的剧烈的水文条件的变化, 不仅对本地的植被产生了严重生态影响, 而且也改变了水循环系统, 这种改变进而导致了本地物种的消失。黄河断流也对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三个类群的主要特点和相互作用。 答: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类群。

生产者:是指能以简单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可进行光能和化能自养的细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制造各种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以及人类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

消费者:是指不能用无机物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的异养生物。根据营养方式不同,消费者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等。

分解者: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食腐动物等。它们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间的相互作用: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复杂有机物质,使生产者生物量增加,所以称为生产过程。消费者摄食植物已经制造好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吸收再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增加动物的生产量,所以也是一种生产过程,所不同的是生产者是自养的,消费者是异养的。一般把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称为第一性生产过程,而把异养生物的生产过程成为第二性生产过程。分解者把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该过程为分解过程。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得以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3 试论述地表系统中碳的循环过程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答: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开始, 植物经过光合作用, 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物中, 包括合成多糖、脂肪和蛋白质而贮存于植物体内。食草动物吃了以后经消化合成,通过一个又一个营养级,再消化再合成。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碳又通过呼吸作用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成为动物体的组分,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的碳,一部分经由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再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以煤的形式贮存在地壳当中,经过燃烧,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另外,海洋中也含有大量的碳,在水体中碳同样经由食物链、呼吸作用等会到大气中。陆地上的石灰石经过风化也有碳的参与。火山爆发会使岩石圈储存的释放到大气当中。(看图)

人类活动碳循环的影响:综合来说,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体现在3 方面: 一是人为增加碳源; 二是人为减少碳汇; 三是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虽然这种反馈通过自然作用完成, 不是人类的直接行为, 但是终究气候变暖是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的

1)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排放是人为增加的最大碳源。化石燃料的原料大多是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前埋在地下的有机体, 经长期的高热高压作用而以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形式贮存于地层中, 都是具有高碳量的物质。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在获取能源的同时也把碳从地球内部释放到大气中。

2)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碳循环因素,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森林中贮存的碳比草原和荒漠要高。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的分布, 导致CO2 释放量与吸收量的变化, 即改变了自然碳源和碳汇。

3) 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

众所周知, CO2 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 大量的CO2 在大气中累积引起温室效应, 气候系统对CO2 增加的各种反馈过程致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且对全球碳循环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全球变暖, 使海平面上升, 湿度增加, 植物带的分带发生变化, 如热带雨林和寒带落叶阔叶林的面积增加, 导致生物库和土壤库的碳贮量增加; 沙漠、半沙漠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和冻原的面积减少, 导致土壤碳库减少, 但其减少量远小于前两者生物库增加的量

Year 2007

1. 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论述水,气,生的相互作用

答: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赤道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当东向信风减弱, 西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 表层暖水向东回流, 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上升, 海水水温升高, 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

无机盐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这样,使得原本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的南美洲西岸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与此同时,在太平洋西岸,原本降雨较多的地区变得降水稀少。甚至造成旱灾。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有沃克环流和南方涛动。沃克环流: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水温高,东太平洋水温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空中后向东流去, 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转向下沉, 然后在海面上以东南信风形式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纬向环流圈,称为沃克环流圈。 南方涛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

厄尔尼诺现象与沃克环流和南方涛动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时,南方涛动指数为负值,则沃克环流减弱,导致赤道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出现正距平,当正距平达到一定指标,即形成厄尔尼诺。

由上分析可见, 厄尔尼诺现象其实是低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现象. 大气环流强度的改变, 引起洋流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降、海水的上翻或下沉,导致海面水温的变化海面谁问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气候的变化。厄尔尼诺现象表明,一个圈层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圈层的变化。各个圈层间是紧密联系的。(再结合图)

2. 试从物质循环角度,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主要影响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它是指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生物圈、水

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等各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的变化过程。(再结合手抄的那部分。)

3. 以中国典型三角州为例,阐述其形成过程与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我国典型的三角洲主要为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1)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 地处117°31′- 119°18′E 和36°55′- 38°16′N 之间, 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河海交汇处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显著。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向河口三角洲和附近海域输送的泥沙约10 亿t 。由于黄河受水盆地很浅,河口水深仅几米到十几米,使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大部分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从而逐渐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河流改道产生的流路摆动推进而成的。河流从初期改道到河流废弃,再到在顶点改道,经过一个周期,相应沉积的一套沉积物称三角洲叶瓣,改道后的河道又开始建造新的叶瓣。每个流路形成一个新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多个三角洲叠加而成。

黄河三角洲面临的生态问题

①. 水质恶化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造纸、化工等重污染型企业发展很快, 给该地区造成很大的污染。大量的未经处理或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废水被直接排放到黄河的干支流, 导致水质逐渐恶化。

②. 空气污染严重

当地大量使用石油等化工燃料, 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等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 由此形成的毒雾和酸雨, 是大气污染的突出表现。

③. 土壤盐渍化加剧

地下水的深浅, 矿化度的高低, 是土壤是否发生盐碱化的一个决定性条件。人类活动造成黄河三角洲地区域水量不均衡, 外在表现是区域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

针对黄河三角洲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①. 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

加强河流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合理调度水体, 保证河流生态。针对流域水资源的突出问题, 综合考虑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结合河流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工程的水资源配置功能, 科学确定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思路和规划, 形成科学合理的水体调度运行方案, 维护河流生态环境。 ②. 控制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

在工业污水方面, 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实施要在黄河的上中下游以及各个支流全面开展。一是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强制建立污水处

理设施, 二是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保护水质。

③. 控制土壤盐渍化

首先,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通过在盐碱地上引种有一定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耐盐植物, 大量种植耐盐植物以后, 土壤覆盖度加大, 植物蒸腾取代了土面蒸发, 使地下水中的盐分不能在土壤表层积累, 从而减轻了土壤表层的盐碱化。与此同时, 每年的大量植物枯枝落叶, 既能增加土壤肥力, 又能改善盐碱土的理化性状,

经过若干年, 土壤盐碱化状况得到改善

黄河三角洲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为目标, 摒弃高耗水、高污染、高成本发展的企业, 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环保产业, 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根本上解决水和空气污染问题。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与防治污染并重, 倡导绿色、环保、和谐、节约、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 以此提升生活品位, 提高全民素质, 推动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必须在改造自然时充分考虑其客观规律, 选择利益各方均能接受的适当方案, 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必须从实际出发, 以人为本,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 全面地整治水资源生态问题, 促进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与生态和谐发展。

2)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最大海侵以来, 共经历了6个发育阶段, 相应形成了6期亚三角洲沉积体系, 自老至新分别称为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崇明期和长兴期。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有利于物质自海向陆净运移的强潮作用下, 在河口湾内堆积, 形成受强潮控制的河口湾砂体。河口湾充填, 三角洲进积, 河口随之束狭延伸。随着长江口东进南偏, 呈雁列状自西向东排列的早期河口沙岛也就不断并岸成陆, 致使长江三角洲不断发育。三角洲的前展逐渐突出两翼的最大海侵线外, 长江输出的泥沙逐渐成为钱塘江河口湾充填和苏北潮成砂体形成和发育的重要物源。从冰后期最大海侵到现在,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经历了由在古长江河口湾内到突出湾口, 并继续向东南方向伸展的过程, 直至现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条件

一共四个方面: 地质构造背景、泥沙来源、动力条件和海底坡度。 第一, 地质构造背景, 地质构造运动在长时间尺度上对三角洲的发育

起着控制作用。总的讲来, 整个长江三角洲除西部及西南部山区表现为上升以外, 广大三角洲的东部平原地区长期以来表现为以沉降为主的运动。正是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广大地区表现为以沉降为主的运动,才有可能发育现代辽阔的长江三角洲。

第二, 泥沙来源,长江三角洲的泥沙来源主要来自长江。另外一部分来自废黄河三角洲。

第三, 动力条件, 长江口波浪以风浪为主。浪向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 冬季盛行偏北浪, 夏季盛行偏南浪, 春秋为过渡性季节。波浪作用主要表现为使沉积物保持悬浮, 有利于被潮流带向他处。长江口波浪总的来说不是很强, 这使沉积下来的沉积物得以保存, 塑造三角洲。

第四, 海底坡度, 我国东海岸的陆架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 外陆架是一个平缓微倾的台面。总体上平坦的海底地形有利于河流来沙堆积而形成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未来展望

就百年时间尺度而言, 河流来沙和海平面变化都是三角洲岸线演变的重要影响因子。对于21 世纪的长江三角洲而言, 这两个因素都将朝着不利于三角洲淤涨的方向发展。由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河床挖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影响, 今后50 年的长江来沙量很可能降至过去50 年来沙量的一半以下。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大气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气温正在加速上升。这使得地球上的冰川不断融化, 每年流人海洋的水体大于海洋蒸发的水体, 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20 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 一2 0 c m 。据估计,21 世纪全球海平面

还将上升40 一5 0c m 。由于长江口位于地壳下沉区, 实际的海平面(指本地海平面) 上升速率将大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海平面上升本身具有使三角洲淹没(或侵蚀) 的功能。只有当河流来沙多到足以战胜海平面的影响时三角洲才会继续淤涨。由于来沙锐减和海平面加速上升将同时出现在长江口, 本世纪三角洲淤涨速率将显著下降, 局部可能出现严重侵蚀。

长江三角洲面临的问题

①水资源污染状况

第一, 河道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

第二,湖泊的水质不断恶化,且出现富营养化。。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企业较多,居民密集度相对也较高,从而使得排放于周围湖泊内的废水及污水量也越来越多,导致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越来越高,从而使得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逐年提升且达到一定幅度。

第三,近海出现赤潮现象。由于工业企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再加上农 业灌溉排水当中含有大量化肥或是农药等,使得浅海当中的营养盐越来越多,藻类等水生植物疯长而使近海海域出现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赤潮现象不断出现。 面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方面,将原有的分部治理转变为整体治理。第二方面,将传统的单项治理转变为综合治理。第三方面,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导向来制定有效的治理政策。

3)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① 基底是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为华南准地台的一部分.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发生断裂和大规

模的岩浆侵入活动。

② 海岸下沉

在地壳的差异性、继承性的新构造升降运动中, 三角洲边缘山地丘陵继承性上升, 则在河谷里形成6 一7 米高的一级河流阶地; 而在三角洲平原地区, 则发生下沉和堆积作用。

③ 全新世海进形成河口湾

中全新世初期, 本区发生第二次海进, 称为桂州海进( 相当于大西洋期海进) , 海面约上升到目前的位置, 本区重新变成深入内陆的河口湾, 沉积了富含有孔虫壳的桂州组三角洲相堆积物, 形成现代的珠江三角州。

④ 珠江水沙丰富, 河口潮差小, 沿岸流和波能也较小

流域为亚热带季风型环流所控制, 降雨量充沛, 珠江含沙量虽小, 但由于“ 径流量大, 故输沙量也大。

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基本过程与大多数三角洲有相似之处, 即位于地壳构造下降区, 海进造成浅水海湾, 入海河流的径流和输沙量大, 波浪和沿岸流的破坏能量小, 泥沙快速堆积。

Year 2008

1. 简述全球碳循环的基本模式,并阐述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碳循环的

答:与2006年完全一样

2. 比较分析长江和珠江(或黄河)三角洲的成因特征,并选择其一,论述河口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

答:参考2007

3.2007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在我国西太湖区域的水体恶臭和蓝藻大面积暴发现象,使用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原理阐述其主要原因,危害,并提出应采用的控制措施

答:我国西太湖区域的水体恶臭和蓝藻大面积暴发现象实质上为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N 、P 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其

成因主要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太湖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营养元素进入湖内,逐渐增加了湖泊水体的肥力。这就使得大量浮游生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成为了可能,进而为草食性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其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经过千万年的演化过程,原来的贫营养湖泊逐渐变为富营养湖泊。

人为原因:由于工厂排放的污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和硫的物质。因此当这些污水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太湖中,就会使的太湖中的营养物质大量增加,故导致以它们为食的藻类大量地繁殖。引起水中的含氧量下降,一些鱼类和浮游生物死亡。水质恶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其主要的危害有:

1)水体中藻类数量增多但种类发生变化

2)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量大量减少,水质污染。

3)加速湖泊等水域的衰亡过程

4)藻类、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衰亡甚至绝迹。

5)危害人类健康,一些藻类产生的腥臭味是常规饮用水工艺难以去除的,某些藻类还会产生毒素,在生物链中,经过生物放大作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控制对策:

1) 使用低磷洗涤剂。低磷洗涤剂含磷较少,因而能有效预防湖泊的富营养化。

2) 增加“绿肥”的使用。通过生物固氮以消除氮的直接损失,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污水处理厂应加强脱氮除磷的工艺。

4) 妥善处理含磷矿渣,尽量避免含磷矿渣直接排到湖泊中。

Year 2009

1.试述人类活动对河流演变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其在区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

答:

2.论述城市热岛效应主要形成条件和过程,并提出减弱该效应的建议和措施

答: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比其四周郊区高, 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 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 形成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形成机制

城市热岛的主要形成机制热量平衡是城市热岛形成的能量基础,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和结构,增加了人为热,从而影响城市热量平衡。研究认为,城市热量平衡各因素变化与下列因子有关。

1) 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城市下垫面(地面、屋顶面等) 多为水泥、柏油路面、混泥土等硬质铺砌,绿地和水面相对较少,而郊区则农田密布,城乡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十分明显。城市下垫面颜色较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比郊区绿地小(即吸收率比郊区绿地大),加上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也要比郊区绿地大,所以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城市下垫面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另外,城市由于参差不齐的建筑物,使城市的墙壁与墙壁、墙壁与地面之间进行多次反复吸收,这为城市“热岛”的形成奠定了能量基础。

2) 人为热和大气污染

城市人为热也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热,主要来自机动车辆、工厂车间、空调运转、居民烹饪及建筑物向外散发的热量等,对城市热岛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为热排放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城市的热量,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另一方面,城市人为热排放的同时,也大量排放煤灰、粉尘及各种污染气体,其中较多的是CO2、N2O 、H2O 、CH4、CFC 等温室气体,形成覆盖在城市上空的“尘罩”与“气罩”,加重了城市热岛的强度。

3) 城市规模、形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城市建成率(built-up ratio)、几何形状与热岛强度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如果街道走向设计或几何形状不合理,则密不通风,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发,温室气体也难于迅速扩散,导致局部气温过高。即使是1 000 人的小城镇也能在长时间温度记录中观测到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 城市地貌也是引起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如广州市地处低纬度,高温、多雨、湿度大;风向以北和北东及东和东南方向为主,具有通风不良和静风频率高、近地层的逆温频率高、热岛效应强等特点,而重庆市周围高山环绕,长江与嘉陵江交

汇于市中心,冬季云多,阴雨天多,太阳直接辐射大为减弱,因而热岛强度没有那么大。研究还认为,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热岛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①沿海城市日平均最大热岛强度的增加速率要比内陆城市为慢;②沿海港口城 市的热岛强度出现一个显著的年际循环变化,而内陆城市的则不明显;③某些气象因子变量对日最大热岛强度的控制作用在不同的沿海港口城市具有相似性。

4) 其他因素

除了城市本身的内部原因以外,还需要外部的气象条件配合,如气压场必须稳定,气压梯度小,静风或微风;天气晴朗少云或无云,大气层结构稳定,无自动对流上升运动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静风天气,近地面热量不易散发,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总之,热岛的形成除区域气候条件外,主要与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下垫面性质改变以及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增加有密切关系,并且这些影响因子以一种及其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于城市气候。

建议和对策:

1) 减少人为热排放

减少城市人为热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避免大量使用煤

炭、燃油等, 尽可能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绿色能

源; 同时, 大力推广集中供热,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尤其是交通

运输、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 尽量减少人为热和温室气体

的排放。

2)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

城市热岛与建筑物密度呈正相关, 跟风速大小呈负相关,

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或改造过程中, 改变建筑空间布局, 严格

控制建筑密度, 安排合理的建筑间距, 避免市区内建筑呈团块

状分布。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条件, 布局道路系统, 加快市区与

郊区的空气流通。工业区应尽量安排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 尽量减少它对城市热环境的不利影响。

3) 建设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改变了建筑的习性, 其结构不易产生极高的温度。主要是由于通过建造绿色屋顶, 太阳辐射、外部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都会降低, 而且植物通过生物代谢过程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能。在屋顶植被吸收的热量中, 其中有27%用于反射,60%被植物和土壤吸收, 13%被传输到土壤中了。绿色屋顶可以大大降低房屋能耗, 仅树木阴影可以减少降温能耗的10%~50%。

4) 采用高反射率的地表材料

采用高反射率的地表材料是减轻城市热岛直接而又廉价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种植树木等, 可以有效地降低市中心温度, 减少能量消耗, 降低烟雾形成,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5) 增加城市绿地、水体

城市绿地、水体具有“冷岛效应( park cool island effect) ”。白天, 树木通过阴影和蒸发交互作用降低气温; 夜晚, 地表几何结构和公园湿度能控制地表降温。但公园对气温的影响是有限的, 一般局限在大约一个公园的宽度范围。

3.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任举一例说明其形成的自然地理特征、危害和影响,并对如何有效防御和控制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全球气

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 这些问题互为因果、相互制约, 它们正在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Year 2010

1. 试述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并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河流补给过程,进而影响河口环境的。

答:与2004年几乎一样

2. 试述大气保温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对于气候的维向地带性的影响

答: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规律,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热量是其主要的分异因素。如低纬地带的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和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冰原气候和极地长寒气候等。有的贯穿全球,表现为全球性的气候带。

温室气体比如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对太阳的短波辐射进入地球影响不大,却能强烈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在地球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温层,使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不是马上就散失掉,而是在其返回宇宙空间之前反复地加热地球,使地球像温室一样温暖,这种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对气候的纬向地带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得全球热量的分布差异减小,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减弱。第二,纬度地带性有向两极移动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的升高,导致副热带高气压带相应的向两极移动。亚寒带气候也相应的向两极靠拢。

3. 用自然地理学的原理,任举一例典型自然灾害来阐述其发生的特点,危害,并对如何有效防御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在这里先列举一些自然灾害:

1) 地震和海啸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 造成的灾情重, 伤亡大。地震还会引发海啸、山崩、滑坡、地陷等一系列次生灾害, 尤其是海啸危害最大。例如, 2005年发生的南亚大海啸导致22. 5万人死亡。

2) 洪灾和旱灾

由暴雨引发的洪涝是影响最大、增长最快的灾害, 现代洪涝的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强度大。

由于雨量偏少造成的严重干旱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自然灾害, 也是一种极端气候灾害。

3) 台风和风暴潮

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和暴潮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洪水、滑坡等) , 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特别是风暴潮对沿海地区危害最大。台风灾害几乎对各行各业都有严重影响, 尤其是对海上航行、海洋开发和捕捞危害极大。

4) 强风暴灾害

这类灾害主要由极端强对流天气造成, 影响范围不大, 但强度大、突发性强、破坏严重, 危害大的有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雷暴。

5) 冷害

强寒潮爆发导致强烈降温和连阴雨而造成的冷害, 是全国性的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不仅造成粮食减产, 而且严重危害柑桔、茶林、热带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畜

牧业生产。

Year 2011

1. 当前,全球自然灾害频发,请按照自然地理学相关原理举例说明典型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原因,并给出具体的灾害风险防范对策 答:以台风为例,

要说台风就得先从热带气旋说起,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而台风则是风力大于或等于12级的热带气旋。在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称为“飓风”。在印度洋则称为“旋风”

台风形成和发生的条件:

1)大面积的温暖洋面。

高速旋转的台风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是高温、高湿、层结不稳定的空气不断上升,大量的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这一热力条件必须要有较高的海表温度作为支撑。

2)合适的地转参数

离赤道3—5纬距以外,地转参数f 有利于气旋性漩涡的发生。因此台风都在离赤道5—20纬度距离的热带洋面上生成。

3)对流层风速切变小

当对流层铅直切变小时,对流层上下层空气的相对水平运动小,凝结释放的潜热始终在有限范围的气柱里,使之形成中高层暖中心的结构,保证了初始扰动的地面气压不断迅速降低最后形成台风。

4)具有低空辅合,高空辐散的环流场

只有低空辅合高空辐散的流场,才能形成低压结构。

台风的特点

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和暴潮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洪水、滑坡等) , 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特别是风暴潮对沿海地区危害最大。台风灾害几乎对各行各业都有严重影响, 尤其是对海上航行、海洋开发和捕捞危害极大。

1) 台风过境, 可能会引发洪灾

台风登陆往往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暴雨,而这种短时期的暴雨则有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导致风暴潮

如果台风风暴潮和天文风暴潮重叠,则会引发严重的风暴潮。对沿海的工程、建筑物等有重大危害。

3) 其他次生灾害

除了以上的灾害以外,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和暴潮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滑坡等) 。

防治措施

1) 提升海堤工程的设防标准以适应台风-风暴潮-洪涝风险

海堤工程是沿海抵御台风-风暴潮-洪涝灾害链的第一道防线,但是近年来的强台风和风暴潮的增多。原有的海堤工程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求了。因此, 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强海防工程。

除了海堤工程,还应积极开展沿海防护林带保护和建设,构筑沿海防台防潮的双层屏障。通过引种、护种红树林以及其他适合在当地滩涂上生长的耐盐植物,有效实现生物工程消浪、固滩的作用,增强沿海防御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能力。

2) 加强河道整治和水库除险加固以提升暴雨洪涝适应能力

沿海平原地区河网密集,水库堤坝众多。水库作为重要的蓄滞洪工程,在减少下游河道洪水漫溢的同时,也增加自身溃坝风险。台风带来的局地强降水常诱发水库或河道溃堤而形成重大洪涝灾害。因此, 东南沿海应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其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3)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适应地质灾害风险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由不稳定的地质地貌条件、局地强暴雨等气象水文因素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和矿山开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本身很难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如重视生态建设)和人类活动,实现对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适应和防范。

2. 举例论述人类活动是如何改变城市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其表现的特征和效应怎样

答:

3. 试以中国典型三角洲为例,阐述其形成过程•演变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refer Year 2007

Year 2012

1. 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大型水利工程)是如何影响流域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并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未完

答:人类活动对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影响。比如人类建立大型的水利工程会影响流域的水循环。下面就以大型水利工程为例,论述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1) 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立, 会引起区域蒸发量的增加, 进而导致区域降水量的增加, 另外, 由于水体的存在, 使得水库及其周围的日较差比周边地区要小。

2)对地震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使得该地区的地壳所受的压力增大,对原来的地质构造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地震。

3) 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由林地转变成建设用地。

4)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立,对野生生物的栖息造成一定的破坏。另外,水库的建立, 还对一些回游生物的繁殖产生影响,

2.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简述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主要源汇,如今中国在减排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措施。——未完

答: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火山爆发、人类化石燃料的燃烧、石灰岩的风化以及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1)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过程中会携带有一定量的温室气体,虽然不多,但是也是温室气体的来源之一。

2)人类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主要是由死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其含有大量的C 元素。而一旦这些化石燃料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该途径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3)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动植物在呼吸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4)石灰岩的风化

石灰岩在风化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的参与,而且其反应是可逆反应,也就是说,当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就会降低,一部分的二氧化碳会回到大气中。

3. 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城市灾害频繁发生,特别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请举一例说明城市自然灾害形成的特点、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灾抗灾措施。 答:城市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雾霾、光化学污染、酸雨、沙尘暴等。 以霾为例

霾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增加,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中,通过微物理和化学作用,包括吸湿增长,形成了气溶胶。最终使大气能见度降低。霾的形成不仅与大气气溶胶的形成过程有关,也与气溶胶的大气光化学过程有关。

酸雨

酸雨,是指硫化物和氮化物以离子的形态随降水降落到地面。主要有两个过程,云内清除过程和云下清除过程。云内清除过程是指在云滴内部水滴与气溶胶相互碰撞,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污染气物。云下清除过程,是指在雨滴下落过程中,雨滴冲刷空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

防止措施:酸雨的防止最重要是从源头抓起,即尽量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逐渐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代替。另外研制耐酸性的混凝土也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

补充:大气气溶胶及其来源

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来源主要有风蚀作用产生的矿物粉尘、生物源和火山喷发物以及矿物燃料燃烧和生物燃料燃烧等。

Year 2013

1.碳循环过程及人类对其影响和调控途径

答:Refer Year 2006

2. 城市下垫面的变化及其效应和特征

答:人类为了生产和交通的需要, 填海造陆, 开凿运河以及建造大型水库,等改变下垫面性质,

3. 自然地理学的取得的成果(未完),及今后发展趋势,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

自然地理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1) 自然地理学理论应加强系统理论化, 加深与系统科学理论的交融。系统科学重视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表述各种系统规律。而传统的地理学理论偏重于定性表述,很难更深入地揭示地理规律。因此,加强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交融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然地理学的整体理论水平。

2)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以自然地理系统理论与方法加强不同规模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并以关键性区域作为重点。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存在着显著地地域性差异,其气候变化趋势或变暖、或变干、或变湿,各自带来不同的环境影响。分析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差异及其内在规律,加强对典型地域系统演变(如农牧交错带、海岸带等)的研究十分重要

3) 自然地理学应侧重于自然地理系统的动态性、稳定性以及抵抗外因干扰能力的研究。在当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的趋势中,必须加强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社会反作用的预测研究,并寻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合理途径。

4) 加强各种类型自然地理定位观测试验,以及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关模拟实验研究,充分利用“3S ”技术获取与处理自然地理信息,为自然地理系统的深入量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对研究区针对研究目的搜集前人已做过的调查、研究成果等。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资料。第二步,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研究目的,制定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调查计划,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数据。

2) 科学实验法

科学实验法包括定位观测实验及实验室分析试验两个方面。

定位观测实验,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地点,使用必要的仪器,对自然地理要素、现象、过程等进行长期的或定期的观测。以取得定期的、可靠的原始数据。

实验室分析实验,对于野外调查中多搜集的各种样品,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

3) 综合与类比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与类比分析法是地理学者们应用的两种传统定性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法, 在研究各种地理要素如生物、土壤、气候、水文、地貌、地质等时,应注意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类比分析法,包括同期类比分析法和异期类比分析法,同期类比法是指针对相同时期内地表不同地域间的同类自然现象、事物,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进行对比,以研究地表不同地域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异同;异期类比法又称“古今类比分析法”。该法利用全新世古地理资料和历史自然地理资料比较古今环境演变的方法,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实际意义。

4) 系统分析法

自然地理系统分析法是以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为技术手段,应用多元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建立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种数学模型,来阐述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规律。

补充: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由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 即在人类活动中对气候产生的副作用; 另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 采取一定措施, 有意识的改变气候条件。在现阶段,以第一种为主,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工农业生产中排放至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质, 改变大气的化学成分。②在农牧业发展和其他活动中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如破坏森林和草原植被,海洋石油污染等。③在城市中的城市气候效应。

1. 改变大气化学组成成分

工农业生产排入大量废弃、尘埃等污染物质进入大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会造成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又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进而使全球海平面升高。

对降水的影响,从全球的角度来说,总的降水量是增加的,但是从局部来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是中纬度的降水量将减少。

2. 改变下垫面的性质

人类活动下垫面的自然性质是多方面的,目前,最突出的是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海洋石油的污染等。

森林的是一种特殊的下垫面,主要表现在:①减小日较差, 白天树木能吸收太阳能, 晚上有效辐射不强。②树冠可以截留,使得森林中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比裸地大。③森林可以增加降水量,当气流流经林冠时,因受到森林的阻碍被迫抬升,导致湍流作用加强,再加上林地空气湿度大,凝结高度低,因此,森林的降水量比裸地多。④森林能降低风速,因此,森林在干旱地区起着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有“绿色海洋”之称。

由于人类大量地砍伐森林,使得气候变得干旱风沙尘暴加剧,水土流失,气候恶化。

海洋石油污染也是当今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倾注在海上的油在海面上形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是海上空气变的干燥。同时有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面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是海洋失去调节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3. 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

随着工业、城市化的发展世界能量消耗迅速增加,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废热。进而影响城市气候。


相关内容

  • 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原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目录 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原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原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4 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原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 ...

  • 外国教育史141答案
  • <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A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 学号: 成绩: 注:全都做在另附的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 单元设计教学大纲 2. 恩物 3. 教学五步 4. 教育性教学 5. 白板说 二.简答题:(每 ...

  •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
  • 2010 年-2013 年地科院各专业报录比统计 „„„„„„„„„ (附:课成绩要求均在90 分以上,总成绩及单科成绩国家线以上:以前复试比例均为1.2, 从12 年开始,报考人数逐渐增多,复试比例加大.特别是2013 年,自然地理学.人文地 理学.GIS 虽复试分数下降,均为330.但1.5-1 ...

  • 2013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3年清华 ...

  •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3年北京 ...

  • 华东政法法综笔记目录
  • 目 录 法学综合答题指导与出题规律(代序)------------------03 第一编 课程经典体系笔记及考点精要解析  法理学--------------------------01  法制史--------------------------26  中国法制史------------- ...

  • 我考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的经验谈
  •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面我就给你谈一谈复习考研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复习的时间安排: 首先,决心,这点你要一定要确认,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如下问题: 1.我为什么要考研? 2.我为什么要考中央财经大学? 3.我为什么要考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或者是这个方向? 明确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后,我们来看看专业课的复习吧 ...

  •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答案
  •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1 一.填空题: 1.资料收集整理 分析研究 2.自然环境 文化 3.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4.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5.完整性 互斥性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D 2.B 3.A 4.D 5.C (二).多选题: 1.ACE 2.ABCDE 3.AE 4.BCD 5 ...

  • 考研阅读理解,新东方93分高手笔记
  • 一.考研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 ...

  • 北京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试题
  • 北京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 2.自然资源 3.草原载畜量 4.监护 5.土地整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哪些具体的权利? 2.草原统一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3.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五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