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品的结构(师版)

高三语文散文阅读专题指导一

第一节 作品的结构

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各部分材料之间的组合形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一、考纲要求: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二、高考聚焦(两大考查类型)

(一)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1、这类题型通常有几种提问方式:

①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或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如08湖北卷、08重庆、12重庆卷) ②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如12大纲全国卷)

③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感情发展脉络。(如12安徽卷)

2.知识储备:划分层次就是进行分类,把相同的内容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内容分开来。

不同文体的文章结构特点是不同的。

(1)散文按表达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

①记叙性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偏重于写景的散文以景物为线索,偏重对景物的描写。该类散文一般可以抓住时空变化划分层次,或者按照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或者还可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②抒情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该类散文一般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③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议论散文重于理智,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该类散文一般按逻辑关系划分。

(2)文章结构层次的三种表现形式,即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层进式等;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3

(1)请具体分析《藏书忧》的行文思路。(6分)

解题点拨:本文是以情感变化为主线的,所以在分析时要牢牢把握文章情感的变化转折。其次阅读时要善于抓一些关键之处,如开头结尾,如过渡照应等,本文理清文脉的关键在于两处过渡段:第四段“藏书者就这样自得其乐,但一种担忧渐渐从心底升起:我死了之后,这

一屋子书将何去何从?”和第八段“写藏书写出如许悲凉,我始料未及,但觉得这种悲凉中蕴涵着某种文化品尝。”这两处过渡处明示了作者写作的情感转折之处,由乐而忧再写悲凉中蕴含的文化品尝,抓住这几处情感的变化,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就比较清楚了。 参考答案:①作者先写藏书给学者带来的知识和精神上的快乐。

②接着想到学者死后如何处置这些藏书的问题,联系现实,处理藏书一直是学者们的苦涩难题,顿时忧从中来。

③最后在这种由乐而忧的悲凉中思考中国文化传承中个体精神的光荣和悲哀,具有一种理性的辩证思维。

(2)(08湖北卷)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参考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以,我们要注意抓能够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注意分析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

容。一定要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

点)+人+事。

4、归纳分析文章结构或行文思路题时的注意点:

(二)概括句段的作用

1、这类题型通常有几种提问方式:

①简析某段的意图。(如11湖南卷)

②文章某段描写什么,有何作用?

③文章开头(或结尾或中间某段)对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知识储备:根据内容所处的位置的不同通常有如下结构作用:

开头: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吸引读者兴趣等。

文中: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呼应上文,总领下文等。

结尾: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

3

(1)09江苏卷《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解题点拨: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具体考查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且注意此段在开头的位置。解答此类题型,常规思路是从内容和结构以及表达效果上考虑。注意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要有全文意识。三个问句实则表明“上善若水”既是褒扬都江堰,又是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2)《家家有明月清风》文章开头提到台北近郊“奉水”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①写奉茶一事让我感到人情的温热,也让我意识到忙碌的社会中依然有从容的人

存在。②引起下文对童年奉茶的回忆和议论。

括需要抓关键句来突破,文章第一二段分别有一个,二这两个句子恰恰揭示了每段的中心,所以把它们合起来就是内容的答案。结构上的作用要有全文意识,第三段有个关键句“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很自然是眼前奉茶之事引起我对童年之事的回忆,这是一点,而后文主要是围绕奉茶一事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文章开头还有一个铺垫或引起的作用。

4、归纳概括文段作用题的注意点:

课后巩固文本一:(2010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向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出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

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2. 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3.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6分)

4. 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6分)

1、【参考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

敬仰之情尽管只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夏天。

2、【参考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与我的观察和推测。 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3、【参考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4、【参考答案】:(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

高三语文散文阅读专题指导一

第一节 作品的结构

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各部分材料之间的组合形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一、考纲要求: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二、高考聚焦(两大考查类型)

(一)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1、这类题型通常有几种提问方式:

①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或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如08湖北卷、08重庆、12重庆卷) ②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如12大纲全国卷)

③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感情发展脉络。(如12安徽卷)

2.知识储备:划分层次就是进行分类,把相同的内容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内容分开来。

不同文体的文章结构特点是不同的。

(1)散文按表达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

①记叙性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偏重于写景的散文以景物为线索,偏重对景物的描写。该类散文一般可以抓住时空变化划分层次,或者按照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或者还可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②抒情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该类散文一般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③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议论散文重于理智,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该类散文一般按逻辑关系划分。

(2)文章结构层次的三种表现形式,即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层进式等;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3

(1)请具体分析《藏书忧》的行文思路。(6分)

解题点拨:本文是以情感变化为主线的,所以在分析时要牢牢把握文章情感的变化转折。其次阅读时要善于抓一些关键之处,如开头结尾,如过渡照应等,本文理清文脉的关键在于两处过渡段:第四段“藏书者就这样自得其乐,但一种担忧渐渐从心底升起:我死了之后,这

一屋子书将何去何从?”和第八段“写藏书写出如许悲凉,我始料未及,但觉得这种悲凉中蕴涵着某种文化品尝。”这两处过渡处明示了作者写作的情感转折之处,由乐而忧再写悲凉中蕴含的文化品尝,抓住这几处情感的变化,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就比较清楚了。 参考答案:①作者先写藏书给学者带来的知识和精神上的快乐。

②接着想到学者死后如何处置这些藏书的问题,联系现实,处理藏书一直是学者们的苦涩难题,顿时忧从中来。

③最后在这种由乐而忧的悲凉中思考中国文化传承中个体精神的光荣和悲哀,具有一种理性的辩证思维。

(2)(08湖北卷)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参考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以,我们要注意抓能够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注意分析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

容。一定要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

点)+人+事。

4、归纳分析文章结构或行文思路题时的注意点:

(二)概括句段的作用

1、这类题型通常有几种提问方式:

①简析某段的意图。(如11湖南卷)

②文章某段描写什么,有何作用?

③文章开头(或结尾或中间某段)对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知识储备:根据内容所处的位置的不同通常有如下结构作用:

开头: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渲染氛围,奠定情感基调,吸引读者兴趣等。

文中: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呼应上文,总领下文等。

结尾: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

3

(1)09江苏卷《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解题点拨: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具体考查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且注意此段在开头的位置。解答此类题型,常规思路是从内容和结构以及表达效果上考虑。注意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要有全文意识。三个问句实则表明“上善若水”既是褒扬都江堰,又是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2)《家家有明月清风》文章开头提到台北近郊“奉水”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①写奉茶一事让我感到人情的温热,也让我意识到忙碌的社会中依然有从容的人

存在。②引起下文对童年奉茶的回忆和议论。

括需要抓关键句来突破,文章第一二段分别有一个,二这两个句子恰恰揭示了每段的中心,所以把它们合起来就是内容的答案。结构上的作用要有全文意识,第三段有个关键句“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很自然是眼前奉茶之事引起我对童年之事的回忆,这是一点,而后文主要是围绕奉茶一事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文章开头还有一个铺垫或引起的作用。

4、归纳概括文段作用题的注意点:

课后巩固文本一:(2010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向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出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

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2. 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3.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6分)

4. 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6分)

1、【参考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

敬仰之情尽管只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夏天。

2、【参考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与我的观察和推测。 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3、【参考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4、【参考答案】:(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


相关内容

  • 音乐作品曲式分析
  • 中国优秀创作歌曲 1.<花非花>是一首单乐段结构的作品.音域:九度d -e . 2.<长城谣>由四个复合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结构的作品.音域:十度 d -f 3.<二月里来>全曲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四句体乐段 ...

  • 怎样鉴赏古代散文
  • 怎样鉴赏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是古代作家依照他对自己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认识而创作出来的,那么后世的读者应该可以把它分析开来,以便了解.认识.评论作家的这一作品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也就是分析它的主题.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古今语言的距离,我们今天阅读古代散文,首先要克服语言困难,弄懂每字每句的 ...

  • 江苏省省土木工程大学生结构创新竞赛的通知
  • 举办2012年江苏省土木工程大学生结构创新竞赛 第一号通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会员高校: 为了促进江苏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竞赛活动,经协商现定于2012年12月07日至12月09日,由江南大学承办2012年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活动. 一.竞赛作品初步审查与参赛 ...

  •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设计1(第2课时)
  • 经典结构的欣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通过对典型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赏析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自己设计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上节课,让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赵州桥.飞檐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本节课除了课文中的蛋形椅以外, 教师补充同学的作品, ...

  • 编导校考散文写作技巧
  • 编导校考散文写作技巧 新义方编导阿伟老师[742827793] (一)叙事散文的写作 1.定义: (广义)除了诗歌,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古体诗:隋朝之前 近体诗:隋唐----清末(有字数限制.押韵.和平仄) 现代诗:郭沫若等以后 (狭义):叙事散文既是散文 2.特点 A.写实性 以真 ...

  • 写字教案3
  • 课题:第三课 钢笔楷书笔画(2)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了解并掌握楷书不同竖.撇.捺.钩的书写方法.运用钢笔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注意行笔.运笔的方法. 2.让学生在读帖.临写的过程中掌握楷书的书写特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悟汉字的结构美和变化 ...

  • 写好议论性散文的高效方法 作文指导(高中)
  • [摘要]   历年公开发表出来的高考考场高分作文中,议论性散文所占的比例最大.本文试图在阐释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的基础上,从明确观点.安排结构.巧用事例.选用句式.运用修辞等方面谈如何写好议论性散文的方法. [关键词]议论性散文 观点.结构.事例.句式.修辞 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以说理为终极目 ...

  • 设计素描指导书
  •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指导书 主讲教师苑蕾建筑工程学院 2015.8 目录 1. 2. 3. 4. 5. 6. 教师信息:.................................................................................... ...

  •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
  •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散文阅读 阅读的目的在于"看懂",看懂文字记录的思想.承载的意义.说散文阅读的能力强,意思就是看懂.鉴赏的能力强."看懂"了的东西在脑子里,用答题的形式使之外化,检查你是不是真"懂",即你写出的答案与文意是否相符.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