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证券行业自律管理,规范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专业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证券公司业务(产品)创新工作指引(试行)》和《证券公司专业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专业评价是指协会根据证券公司自律管理需要,组织专家对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进行专业论证,评价其合规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三条 专业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合规、高效的原则,并接受证监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评价范围及要求

第四条 协会对以下类别事项进行专业评价:

(一)法律法规或自律规则明确要求专业评价的事项;

(二)证监会或行业自律组织委托协会评价的事项;

(三)现有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尚未明确规定,证券公司主动向协会申请专业评价的事项。

第五条 证券公司申请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的,相关方案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市场定位明确;

(二)可操作性强;

(三)业务(产品)要素齐备;

(四)决策与授权体系清晰;

(五)风险可控;

(六)法律关系明确;

(七)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到位;

(八)其他要求。

第六条 证券公司申请专业评价应统筹规划,专业评价方案应经证券公司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并经证券公司管理层或相应业务决策机构批准。

第七条 证券公司应确认申请评价业务(产品)方案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的强制性规定,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并出具合规意见书和风险管理意见书。

第三章 评价程序

第八条 证券公司申请专业评价的,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合规意见书;

(三)风险管理意见书;

(四)业务或产品方案;

(五)相关规则与制度;

(六)证券公司认为有必要提供或协会要求的其他材料。

申请材料应齐备、完整,内容与格式应符合协会相关要求。

第九条 协会收到证券公司专业评价申请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材料类别及内容的齐备性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协会通过书面文件或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证券公司正式受理;材料不齐备的,协会通过书面文件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一次性告知证券公司需要补足的材料及内容。

第十条 协会自正式受理证券公司专业评价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内容作初步审查,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符合证券行业创新方向和合规性要求的,组织专业评价。

评价工作会议时间确定后,协会应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证券公司。

第十一条 证监会委托协会进行专业评价或对专业评价作出具体安排的,按照证监会要求组织评价。

第十二条 专业评价采取召开评价工作会议的方式进行,协会根据评价事项的性质和类别从专家库中挑选专家,参与评价专家原则上为9-11人。

第十三条 参与评价的专家应至少包含1名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评价工作会议设召集人1名,负责主持评价工作

会议,召集人原则上应由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

第十四条 协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证监会或行业相关自律组织人员作为观察员参加评价工作会议。

第十五条 评价工作会议由评价专家听取证券公司陈述方案、评价专家提问、证券公司答辩等环节组成。

第十六条 评价专家应在评价工作会议当天对证券公司业务(产品)方案进行打分。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证券公司业务(产品)方案平均得分70分以上且打分70分以上的专家人数不低于参与评价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方案通过专业评价。

第十七条 存在以下情形的,协会可以组织简易评价:

(一)证券公司对已通过专业评价的某类业务(产品)关键要素进行修改,且未改变该类业务的性质和基本模式,证券公司申请对修改后的业务(产品)专业评价的;

(二)结构简单、要素清晰且风险可控的业务(产品);

(三)协会确认可以进行简易评价的其他情形。

对上述第(一)项规定业务(产品)进行简易评价的,主要关注业务(产品)方案关键要素的修改部分及其影响。

第十八条 协会自正式受理证券公司专业评价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简易评价。

简易评价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非现场形式开展,参与简易评价的专家原则上为5-7人。

第十九条 对证券行业首次开展的创新业务(产品)以及证监会明确要求的事项,协会在组织专业评价后应征求证监会意见。

对已征求过证监会意见并通过专业评价的同类业务(产品),协会组织专业评价后不再征求证监会意见。

第二十条 协会以书面形式将专业评价意见反馈证券公司,并抄送证监会和其他相关机构。

第二十一条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通过协会专业评价后,证券公司应根据专业评价意见进行完善,并将完善后的业务(产品)方案报协会备案。

第二十二条 对证券公司根据已在协会备案的创新业务(产品)方案设计的具体产品,协会不再组织专业评价。证券公司应按照《证券公司私募产品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则将具体产品报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备案。

第二十三条 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应加强产品备案管理,并定期评估。

协会可以参照定期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受理证券公司相关业务专业评价申请。

第四章 评价专家

第二十四条 协会设立评价专家库,聘请证监会、行业自律组织、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等的专业人员担任评价专家。

第二十五条 评价专家应在相关领域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行业声誉,且最近五年未被证监会处罚或自律组织处分。

第二十六条 协会可以根据专业评价工作需要在专家库之外选聘临时专家。临时专家数量不得超过参与评价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七条 评价专家应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独立审慎地对专业评价方案进行评价。

评价专家应保证必要的时间提前了解专业评价方案,并按照要求撰写工作底稿和专业评价意见。

第二十八条 当与被评价公司有利害关系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评价工作公信力的情形时,评价专家应主动回避,被评价公司也可以向协会提出专家回避申请。

第二十九条 评价专家应坚持保密的原则,不得泄露评价工作中的讨论内容及打分情况。

评价专家应尊重和保护被评价公司商业秘密,仅在专业评价目的范围内使用专业评价方案。评价专家不得向专业评价之外的机构或个人透露专业评价方案相关内容。

第三十条 协会制定评价专家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评

价专家的持续评价和管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协会根据专业评价工作需要发布证券公司申请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事项清单和单项业务(产品)专业评价申请材料内容与格式要求。

第三十二条 本指引由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申请书参考内容与格式

2、合规意见书参考内容与格式

3、风险管理意见书参考内容与格式

附件1

关于xx业务(产品)进行专业评价的申请

(参考模板)

中国证券业协会:

根据xx、xx及《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拟开展证券公司xx业务(产品),现将我公司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包括与开展该项业务(产品)相关的业务资格、净资本、合规经营等情况。

二、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的准备情况

包括公司在人员组织建设、规则制定、业务(产品)方案形成和规划、技术系统等方面的准备。

三、承诺条款

(一)本公司对申报材料内容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查,确认申报材料所载内容均真实、准确、完整。

(二)在专业评价期间,保证不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价专家对本公司的判断,不以任何方式干扰评价专家的工作。保证在接受专家询问时,本公司陈述内容真实、客观、准确。

综上所述,公司符合开展该项业务(产品)的条件,并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经公司内部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特向贵会申请该项业务(产品)专业评价。

公司盖章

20xx年xx月xx日

附件2

关于xx业务(产品)的合规意见书

(参考模板)

中国证券业协会:

根据xx、xx及《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合规部门对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进行了合规审查,现将合规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一、公司是否符合相关业务(产品)开展条件

综合梳理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关于相关业务(产品)开展的具体条件,并逐项分析公司是否符合相应规定。

二、xx业务(产品)是否合法合规

分析xx业务(产品)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法律或政策障碍;简要说明公司内部相关业务(产品)规则制定情况,确认是否可以有效满足公司业务(产品)开展和合规管理的工作需要。

三、公司评价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专业评价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及相应的申报材料内容与格式要求;申报材料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等。

四、总体意见

xxxxxx。综上所述,我公司符合xx业务(产品)开展条件,xx业务(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要求(或

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强制性规定事由),业务(产品)申报材料符合协会相关要求。xxxxxx。

公司合规总监签名

20xx年xx月xx日

附件3

关于xx业务(产品)的风险管理意见书

(参考模板)

中国证券业协会:

根据xx、xx及《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对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进行了风险评估审核,现将风险管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xx业务(产品)存在主要风险

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

二、公司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公司相关风险管理制度及体系的简要说明,着重介绍公司开展该项业务(产品)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点及相关管理和应急措施。风险可量化的,还应对最大风险敞口进行测算,说明最大风险情况下对公司净资本的影响。

三、风险评估结论意见

xxxxxx。综上所述,我公司对xx业务(产品)的风险进行了全面梳理,公司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全面,可以有效识别和防范业务(产品)的风险。xxxxxx。

公司风险管理负责人签名

20xx年xx月xx日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证券行业自律管理,规范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专业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证券公司业务(产品)创新工作指引(试行)》和《证券公司专业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专业评价是指协会根据证券公司自律管理需要,组织专家对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进行专业论证,评价其合规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三条 专业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合规、高效的原则,并接受证监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评价范围及要求

第四条 协会对以下类别事项进行专业评价:

(一)法律法规或自律规则明确要求专业评价的事项;

(二)证监会或行业自律组织委托协会评价的事项;

(三)现有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尚未明确规定,证券公司主动向协会申请专业评价的事项。

第五条 证券公司申请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的,相关方案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市场定位明确;

(二)可操作性强;

(三)业务(产品)要素齐备;

(四)决策与授权体系清晰;

(五)风险可控;

(六)法律关系明确;

(七)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到位;

(八)其他要求。

第六条 证券公司申请专业评价应统筹规划,专业评价方案应经证券公司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并经证券公司管理层或相应业务决策机构批准。

第七条 证券公司应确认申请评价业务(产品)方案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的强制性规定,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并出具合规意见书和风险管理意见书。

第三章 评价程序

第八条 证券公司申请专业评价的,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合规意见书;

(三)风险管理意见书;

(四)业务或产品方案;

(五)相关规则与制度;

(六)证券公司认为有必要提供或协会要求的其他材料。

申请材料应齐备、完整,内容与格式应符合协会相关要求。

第九条 协会收到证券公司专业评价申请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材料类别及内容的齐备性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协会通过书面文件或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证券公司正式受理;材料不齐备的,协会通过书面文件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一次性告知证券公司需要补足的材料及内容。

第十条 协会自正式受理证券公司专业评价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内容作初步审查,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符合证券行业创新方向和合规性要求的,组织专业评价。

评价工作会议时间确定后,协会应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证券公司。

第十一条 证监会委托协会进行专业评价或对专业评价作出具体安排的,按照证监会要求组织评价。

第十二条 专业评价采取召开评价工作会议的方式进行,协会根据评价事项的性质和类别从专家库中挑选专家,参与评价专家原则上为9-11人。

第十三条 参与评价的专家应至少包含1名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评价工作会议设召集人1名,负责主持评价工作

会议,召集人原则上应由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

第十四条 协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证监会或行业相关自律组织人员作为观察员参加评价工作会议。

第十五条 评价工作会议由评价专家听取证券公司陈述方案、评价专家提问、证券公司答辩等环节组成。

第十六条 评价专家应在评价工作会议当天对证券公司业务(产品)方案进行打分。评价分数采用百分制,证券公司业务(产品)方案平均得分70分以上且打分70分以上的专家人数不低于参与评价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方案通过专业评价。

第十七条 存在以下情形的,协会可以组织简易评价:

(一)证券公司对已通过专业评价的某类业务(产品)关键要素进行修改,且未改变该类业务的性质和基本模式,证券公司申请对修改后的业务(产品)专业评价的;

(二)结构简单、要素清晰且风险可控的业务(产品);

(三)协会确认可以进行简易评价的其他情形。

对上述第(一)项规定业务(产品)进行简易评价的,主要关注业务(产品)方案关键要素的修改部分及其影响。

第十八条 协会自正式受理证券公司专业评价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简易评价。

简易评价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非现场形式开展,参与简易评价的专家原则上为5-7人。

第十九条 对证券行业首次开展的创新业务(产品)以及证监会明确要求的事项,协会在组织专业评价后应征求证监会意见。

对已征求过证监会意见并通过专业评价的同类业务(产品),协会组织专业评价后不再征求证监会意见。

第二十条 协会以书面形式将专业评价意见反馈证券公司,并抄送证监会和其他相关机构。

第二十一条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方案通过协会专业评价后,证券公司应根据专业评价意见进行完善,并将完善后的业务(产品)方案报协会备案。

第二十二条 对证券公司根据已在协会备案的创新业务(产品)方案设计的具体产品,协会不再组织专业评价。证券公司应按照《证券公司私募产品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则将具体产品报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备案。

第二十三条 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应加强产品备案管理,并定期评估。

协会可以参照定期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受理证券公司相关业务专业评价申请。

第四章 评价专家

第二十四条 协会设立评价专家库,聘请证监会、行业自律组织、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等的专业人员担任评价专家。

第二十五条 评价专家应在相关领域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行业声誉,且最近五年未被证监会处罚或自律组织处分。

第二十六条 协会可以根据专业评价工作需要在专家库之外选聘临时专家。临时专家数量不得超过参与评价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七条 评价专家应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独立审慎地对专业评价方案进行评价。

评价专家应保证必要的时间提前了解专业评价方案,并按照要求撰写工作底稿和专业评价意见。

第二十八条 当与被评价公司有利害关系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评价工作公信力的情形时,评价专家应主动回避,被评价公司也可以向协会提出专家回避申请。

第二十九条 评价专家应坚持保密的原则,不得泄露评价工作中的讨论内容及打分情况。

评价专家应尊重和保护被评价公司商业秘密,仅在专业评价目的范围内使用专业评价方案。评价专家不得向专业评价之外的机构或个人透露专业评价方案相关内容。

第三十条 协会制定评价专家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评

价专家的持续评价和管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协会根据专业评价工作需要发布证券公司申请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事项清单和单项业务(产品)专业评价申请材料内容与格式要求。

第三十二条 本指引由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申请书参考内容与格式

2、合规意见书参考内容与格式

3、风险管理意见书参考内容与格式

附件1

关于xx业务(产品)进行专业评价的申请

(参考模板)

中国证券业协会:

根据xx、xx及《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拟开展证券公司xx业务(产品),现将我公司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包括与开展该项业务(产品)相关的业务资格、净资本、合规经营等情况。

二、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的准备情况

包括公司在人员组织建设、规则制定、业务(产品)方案形成和规划、技术系统等方面的准备。

三、承诺条款

(一)本公司对申报材料内容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查,确认申报材料所载内容均真实、准确、完整。

(二)在专业评价期间,保证不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价专家对本公司的判断,不以任何方式干扰评价专家的工作。保证在接受专家询问时,本公司陈述内容真实、客观、准确。

综上所述,公司符合开展该项业务(产品)的条件,并已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经公司内部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特向贵会申请该项业务(产品)专业评价。

公司盖章

20xx年xx月xx日

附件2

关于xx业务(产品)的合规意见书

(参考模板)

中国证券业协会:

根据xx、xx及《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合规部门对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进行了合规审查,现将合规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一、公司是否符合相关业务(产品)开展条件

综合梳理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关于相关业务(产品)开展的具体条件,并逐项分析公司是否符合相应规定。

二、xx业务(产品)是否合法合规

分析xx业务(产品)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法律或政策障碍;简要说明公司内部相关业务(产品)规则制定情况,确认是否可以有效满足公司业务(产品)开展和合规管理的工作需要。

三、公司评价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专业评价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及相应的申报材料内容与格式要求;申报材料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等。

四、总体意见

xxxxxx。综上所述,我公司符合xx业务(产品)开展条件,xx业务(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要求(或

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强制性规定事由),业务(产品)申报材料符合协会相关要求。xxxxxx。

公司合规总监签名

20xx年xx月xx日

附件3

关于xx业务(产品)的风险管理意见书

(参考模板)

中国证券业协会:

根据xx、xx及《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品)专业评价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我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对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进行了风险评估审核,现将风险管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xx业务(产品)存在主要风险

公司开展xx业务(产品)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

二、公司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公司相关风险管理制度及体系的简要说明,着重介绍公司开展该项业务(产品)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点及相关管理和应急措施。风险可量化的,还应对最大风险敞口进行测算,说明最大风险情况下对公司净资本的影响。

三、风险评估结论意见

xxxxxx。综上所述,我公司对xx业务(产品)的风险进行了全面梳理,公司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全面,可以有效识别和防范业务(产品)的风险。xxxxxx。

公司风险管理负责人签名

20xx年xx月xx日


相关内容

  • 中国石化内部控制介绍
  •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内部控制介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控办公室 方春生 1 内容提要 一.内控制度建设回顾 二.<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三.内控检查评价 四.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及体会 2009-06 ...

  •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
  •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规范金融创新活动,促进银行业金融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 ...

  • 中国银监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能效信贷指引的通知
  • 中国银监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能效信贷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5]2号 各银监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委.工信厅.经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储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 ...

  • 管理会计的实践与创新
  • 管理会计实践与创新(一) 主讲老师 陶萍 课程介绍 管理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够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会计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 ...

  • 小微企业知识竞赛题
  •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知识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惯例,小企业的流动资产速动比率( A )为最佳.A 等于1 B 大于1 C 小于1 D 越大越好 2.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种( B ).A 技术优势 B 比较优势 C 垄断优势 D 创新优势 3.小企业利用自身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把目标定位在市 ...

  • 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相关附件
  • 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2日 来源:国资委网站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风险管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

  • 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转型初探_王小莉
  • 在变的形势下,现代保险企业 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国际经济一体化.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保险企业集中化管理等.这些变化导致传统的内部审计越来越难以适应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实现从传统的以监督为主向监督与服务转变,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从合规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从手工审计 ...

  • 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理念与发展趋势新探
  • 本期专辑 Highlights 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理念与发展趋势新探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胡磊 随着<证券公司监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指引>(以 ...

  •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2008年6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