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至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 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A4标
台背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张景康 复核:王 栋 审核:唐为忠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安定高速公路A4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施工准备 ............................................................................................................ 1
1、施工队及现场负责人 .................................................................................. 2 2、主要机械配置情况 ...................................................................................... 3 3、填筑材料 ...................................................................................................... 3 4、台背回填施工范围 ...................................................................................... 5 5、技术准备 ...................................................................................................... 6 6、现场准备 ...................................................................................................... 7 四、施工方案 ............................................................................................................ 7
1、施工工艺流程 .............................................................................................. 7 2、施工工艺 ...................................................................................................... 8 五、质量控制 ............................................................................................................ 9
1、试验 .............................................................................................................. 9 2、检测 .............................................................................................................. 9 六、资料整理 .......................................................................................................... 10 七、质量保证措施 .................................................................................................. 10 八、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 11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设置盖板涵洞17道,圆管涵3道,钢波纹管圆管涵1道,钢筋砼拱涵4道,钢筋砼暗桥1座。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台背回填高度为墙身高度+台帽高度+0.5米,底部宽度为2.5米,坡度为1:1,分台阶开挖填筑,台阶高度为1米,宽度为2米。台背填筑宽度应大于涵洞长度。涵洞台背回填材料为砂性土,基础外侧为砂砾。
二、编制依据
1、《宁都至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安远至定南段及定南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宁都至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安远至定南段新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及定南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要点》; 7、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及定南联络线新建工程《项目管理大纲》。 8、其他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
三、施工准备
1、主要人员及施工队配备情况
2、主要机械配置情况
台背回填施工机械情况表
3、填筑材料
根据项目办先发的《台背回填作业指导书》对填筑材料的规定,选择我标段范围内符合要求的填料,并依据就近取材的原则,具体每道涵洞选用的台背回填材料计划如下:
4、台背回填施工范围
(1)、盖板涵和盖板通道台背回填范围为:(见下图)
纵向(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背墙身起算底部为2.5m,上部为H+2.5米(H为台高)的倒梯形。
横向:路堤隔层宽度两侧各加0.3m超宽碾压。 基础顶面以下,外侧2米范围内为砂砾。 (2)、圆管涵台背回填范围为:(见下图)
两侧回填沿路线方向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每侧不少于2倍孔径长度。
(3)拱涵的台背回填的范围为:纵向(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背墙身起算底部为2.5m,上部为H+2.5+L/2米(H为台高,L为涵洞宽度)的倒梯形。
横向:路堤隔层宽度两侧各加0.3m超宽碾压。 基础顶面以下,外侧2米范围内为砂砾。
5、技术准备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对现场实地勘察,做好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状况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状况;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2)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前应对涵洞图纸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准确无误后放出涵洞
台背的中桩及边桩,误差值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3)原材的控制:试验室开工前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试验,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进行施工。
6、现场准备
(1)场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机对涵洞台背施工区域内的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尽量不要扰动原地面,靠近构造物0.5-1米范围内由人工进行修整并夯实。
(2)构造物主体已经施工完成,结构物强度均达到75%以上,防水层施工完毕,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3)现场软基处理及排水工程完成,排水设施完备,施工现场无积水。 (4)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和安全防护设施。 (5)现场原材料准备充足,质量证明资料齐全。 (6)工程测量和工程试验工作准备完毕。 (7)所有施工机具安装调试完毕。
四、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2)基底处理
填筑前应首先对施工范围内基底进行杂物和清表处理,基底允许承载力应满足台后填土立方体高度自重且不低于100KPa。
(3)过渡段处理
台背回填与路堤衔接部分俗称过渡段,过渡段应采用反开挖施工工艺以避免其端部临空面压实不足的质量缺陷,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2m,反开挖后以1:1坡度挖出搭接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4)基坑回填
对于涵台基础施工时开挖的基坑,应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台结构物基础顶面高程,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6%。
(5)台背标线
台背应根据压实层厚度用红漆标记每层松铺为15cm,控制回填厚度。
(6)分层碾压
分层碾压,分层检测压实度,针对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机进行夯实处理。
(7)压实标准
台背压实按96%控制,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3.3cm。
(8)其他注意事项
A、凡有锥坡和挡坡的桥台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与台背相同并必须和台背整体作业,不得分段施工;台背回填之前必须由管理工程师、监理组长、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及以上级别的三方到场验槽,台背回填全过程应摄像;
B、涵洞台背回填必须做到沿路基横向双侧全幅对称填筑(含八字墙、一字墙洞口位置),在填筑前必须对结构物全面进行防水处理,确保不漏水;对于一字式台背回填在填高至1/3台高时应停止作业,待其梁体架设完毕后在继续进行,以免台身失稳;对于分离式基础的涵洞台背回填须在基底支撑梁完成且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进行;
C、肋或柱式台先行回填再浇筑台帽,尽量避免间隙中土无法压实;
五、质量控制
1、试验
在台背回填前,填筑材料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塑限、液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并通过试验获取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压实厚度及碾压遍数等相关参数。
2、检测
台背填土压实度检测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采用灌砂法或水袋法等相适应的常规方法进行,检测频率为50㎡检测1点,监理按20%抽检,每点都应该合格。
平整度及层厚每三层抽检一次,累计厚度总误差三层部超过10cm。
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制定的台背回填检验项目表:
台背回填检验项目
六、资料整理
每个台背应单独整理资料,资料应附不少于6张照片,分别反映台背回填前、中、后现状并注明填筑时间、材料及质量检验情况等,为结构物的整体质量检验提供基础原始记录。驻地办与项目部均应逐一监理台背回填台帐,并明确和落实台背回填责任人,以便出现质量问题时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每步工序施工完毕之后,必须经施工队自检、质检部复检、监理工程师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项目部委派路基施工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控制,并以试验工程师检测结果为施工依据。
3、项目部的质检工程师应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项目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4、在每步工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现场工程师须向班组交底,并全程指导。
5、雨季内施工时,在台背回填施工期内,做好回填区域排水工作。
6、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派专职人员现场旁站监督,确保按照分层厚度填筑和填料质量,避免因填筑厚度过厚碾压不实或过薄发生起皮现象。
八、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施工。
2、建立持证上岗制:进入现场安全员、质检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
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各级领导和施工人员全员贯彻执行安全制度,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责任明确到个人。
4、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举行安全演练以增强所有施工人员的应急水平。
5、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加强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有计划的组织进场,多余的机具、材料及时运出现场,不用的机械设备及时退场。每道工序作业完毕后必须清场,保持整洁不乱,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卫生符合标准。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布置规划定点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规程,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7、处理好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关系,积极参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8、施工现场的废物专门收集在一起,不随地乱丢,废水、废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运到弃土场。
9、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10、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水保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11、所有施工机械做好检修工作,尤其是废气的排放检测,必须符合环保部门废气排放检测标准。不合标准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严格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
宁都至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 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A4标
台背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张景康 复核:王 栋 审核:唐为忠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安定高速公路A4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施工准备 ............................................................................................................ 1
1、施工队及现场负责人 .................................................................................. 2 2、主要机械配置情况 ...................................................................................... 3 3、填筑材料 ...................................................................................................... 3 4、台背回填施工范围 ...................................................................................... 5 5、技术准备 ...................................................................................................... 6 6、现场准备 ...................................................................................................... 7 四、施工方案 ............................................................................................................ 7
1、施工工艺流程 .............................................................................................. 7 2、施工工艺 ...................................................................................................... 8 五、质量控制 ............................................................................................................ 9
1、试验 .............................................................................................................. 9 2、检测 .............................................................................................................. 9 六、资料整理 .......................................................................................................... 10 七、质量保证措施 .................................................................................................. 10 八、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 11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设置盖板涵洞17道,圆管涵3道,钢波纹管圆管涵1道,钢筋砼拱涵4道,钢筋砼暗桥1座。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台背回填高度为墙身高度+台帽高度+0.5米,底部宽度为2.5米,坡度为1:1,分台阶开挖填筑,台阶高度为1米,宽度为2米。台背填筑宽度应大于涵洞长度。涵洞台背回填材料为砂性土,基础外侧为砂砾。
二、编制依据
1、《宁都至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安远至定南段及定南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宁都至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安远至定南段新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及定南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要点》; 7、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及定南联络线新建工程《项目管理大纲》。 8、其他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
三、施工准备
1、主要人员及施工队配备情况
2、主要机械配置情况
台背回填施工机械情况表
3、填筑材料
根据项目办先发的《台背回填作业指导书》对填筑材料的规定,选择我标段范围内符合要求的填料,并依据就近取材的原则,具体每道涵洞选用的台背回填材料计划如下:
4、台背回填施工范围
(1)、盖板涵和盖板通道台背回填范围为:(见下图)
纵向(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背墙身起算底部为2.5m,上部为H+2.5米(H为台高)的倒梯形。
横向:路堤隔层宽度两侧各加0.3m超宽碾压。 基础顶面以下,外侧2米范围内为砂砾。 (2)、圆管涵台背回填范围为:(见下图)
两侧回填沿路线方向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每侧不少于2倍孔径长度。
(3)拱涵的台背回填的范围为:纵向(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背墙身起算底部为2.5m,上部为H+2.5+L/2米(H为台高,L为涵洞宽度)的倒梯形。
横向:路堤隔层宽度两侧各加0.3m超宽碾压。 基础顶面以下,外侧2米范围内为砂砾。
5、技术准备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对现场实地勘察,做好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状况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状况;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2)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前应对涵洞图纸数据进行认真复核,准确无误后放出涵洞
台背的中桩及边桩,误差值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3)原材的控制:试验室开工前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试验,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进行施工。
6、现场准备
(1)场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机对涵洞台背施工区域内的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尽量不要扰动原地面,靠近构造物0.5-1米范围内由人工进行修整并夯实。
(2)构造物主体已经施工完成,结构物强度均达到75%以上,防水层施工完毕,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3)现场软基处理及排水工程完成,排水设施完备,施工现场无积水。 (4)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和安全防护设施。 (5)现场原材料准备充足,质量证明资料齐全。 (6)工程测量和工程试验工作准备完毕。 (7)所有施工机具安装调试完毕。
四、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2)基底处理
填筑前应首先对施工范围内基底进行杂物和清表处理,基底允许承载力应满足台后填土立方体高度自重且不低于100KPa。
(3)过渡段处理
台背回填与路堤衔接部分俗称过渡段,过渡段应采用反开挖施工工艺以避免其端部临空面压实不足的质量缺陷,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2m,反开挖后以1:1坡度挖出搭接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4)基坑回填
对于涵台基础施工时开挖的基坑,应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台结构物基础顶面高程,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6%。
(5)台背标线
台背应根据压实层厚度用红漆标记每层松铺为15cm,控制回填厚度。
(6)分层碾压
分层碾压,分层检测压实度,针对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机进行夯实处理。
(7)压实标准
台背压实按96%控制,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3.3cm。
(8)其他注意事项
A、凡有锥坡和挡坡的桥台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与台背相同并必须和台背整体作业,不得分段施工;台背回填之前必须由管理工程师、监理组长、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及以上级别的三方到场验槽,台背回填全过程应摄像;
B、涵洞台背回填必须做到沿路基横向双侧全幅对称填筑(含八字墙、一字墙洞口位置),在填筑前必须对结构物全面进行防水处理,确保不漏水;对于一字式台背回填在填高至1/3台高时应停止作业,待其梁体架设完毕后在继续进行,以免台身失稳;对于分离式基础的涵洞台背回填须在基底支撑梁完成且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进行;
C、肋或柱式台先行回填再浇筑台帽,尽量避免间隙中土无法压实;
五、质量控制
1、试验
在台背回填前,填筑材料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塑限、液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并通过试验获取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压实厚度及碾压遍数等相关参数。
2、检测
台背填土压实度检测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采用灌砂法或水袋法等相适应的常规方法进行,检测频率为50㎡检测1点,监理按20%抽检,每点都应该合格。
平整度及层厚每三层抽检一次,累计厚度总误差三层部超过10cm。
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制定的台背回填检验项目表:
台背回填检验项目
六、资料整理
每个台背应单独整理资料,资料应附不少于6张照片,分别反映台背回填前、中、后现状并注明填筑时间、材料及质量检验情况等,为结构物的整体质量检验提供基础原始记录。驻地办与项目部均应逐一监理台背回填台帐,并明确和落实台背回填责任人,以便出现质量问题时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每步工序施工完毕之后,必须经施工队自检、质检部复检、监理工程师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项目部委派路基施工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控制,并以试验工程师检测结果为施工依据。
3、项目部的质检工程师应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项目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4、在每步工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现场工程师须向班组交底,并全程指导。
5、雨季内施工时,在台背回填施工期内,做好回填区域排水工作。
6、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派专职人员现场旁站监督,确保按照分层厚度填筑和填料质量,避免因填筑厚度过厚碾压不实或过薄发生起皮现象。
八、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施工。
2、建立持证上岗制:进入现场安全员、质检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
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各级领导和施工人员全员贯彻执行安全制度,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责任明确到个人。
4、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举行安全演练以增强所有施工人员的应急水平。
5、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加强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有计划的组织进场,多余的机具、材料及时运出现场,不用的机械设备及时退场。每道工序作业完毕后必须清场,保持整洁不乱,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卫生符合标准。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布置规划定点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规程,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7、处理好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关系,积极参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8、施工现场的废物专门收集在一起,不随地乱丢,废水、废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运到弃土场。
9、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10、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水保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11、所有施工机械做好检修工作,尤其是废气的排放检测,必须符合环保部门废气排放检测标准。不合标准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严格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