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骨干带头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富裕村民是两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改变**村的落后面貌,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首要的任务。近年来,针对本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致富能力偏弱这一现状,村支部两委富有创造性地实施了“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发展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和“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培双带”工程,双孢菇种植基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农村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农村发展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牛粪引发的思考
**村紧邻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益益乳业集团,**村许多农户抓住这一时机,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为益益集团供应鲜奶。全村奶牛每年大约产生近五十万吨的牛粪垃圾,牛粪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对村里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村两委干部回想起前几年河南省夏邑县的客商来到收购牛粪,解决牛粪污染问题的场景。于是便组织到到河南夏邑考察后,了解到牛粪是种植双孢菇的重要原料之一。生产双孢菇的主要培养料是稻草和牛粪,这两项资源本地区十分丰富,外省种植户到我们地区高价收购原料,发展双孢菇项目都有丰厚的收益,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发展这个项目呢?村“两委”经反复考察论证,认为双孢菇种植产业是一个收益高、见效快,且能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清理牛粪污染,解决秸杆焚烧问题的好项目。于是在刘福岩同志的动议下,村支“两委”组织村里几位有“双培双带”经验的党员吴怀祥、吴怀东、胡立昌、宫新家开始探索发展双孢菇种植项目。
强化引导思富源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双孢菇种植在村里还是第一次,为了降低风险,村支“两委”会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反复论证探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村里制定了以发展双孢菇种植为龙头,多元并举抓经济的发展思路。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双孢菇项目。双孢菇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色白质嫩,营养丰富。我国现已成为双孢菇产量最大的国家,是我国食用菌产品中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产品。生产双孢菇的主要培养料是稻草和牛粪,这两项资源本地区十分丰富,近几年双孢菇市场前景看好。可是,土地、资金、技术成了制约双孢菇基地建设的头等难题,村委会采用“反租倒包”的形式,将位于**村委会以东,朝阳东路以南,洛电专线以西的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带头发展双孢菇项目的“双培双带”户使用。一开始流转这块土地的时候,原来的十几位承包户意见很大,不愿意流转,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介绍发展双孢菇项目的优势和收益,最后终于做通了工作,成功的流转了土地。在资金方面,村两委经慎重研究决定将用于发展选派村集体经济的4万元项目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又通过农村信用社贷了25万元支农贷款,村两委班子成员克服自身困难,带头每人集资2万元。通过多方筹措,终于解决了园区建设资金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园区发展的技术难题,村两委多次前往**农业大学、**科技学院等高校向有关农业专家请教,还邀请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所的相关技术人员多次到园区实地指导。经不懈努力,园区以培养出掌握双孢菇种植技术的人员20多人。
结构调整唱大戏
“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大家算真富”。经过不懈努力,园区现已建成8户竹架双孢菇生产节能温室,产菇面积达8000平方米,共产菇50多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成本,偿还了所有债务,还实现了60多万元的利润收入。同时解决了本村60多位劳动力就业问题。受2011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村4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乡,赋闲在家。村“两委”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积极与园区负责人洽谈,另一方面向返乡人员介绍园区发展前景,引导他们进入园区务工,经双向选择有30余名人员在园区实现了再就业。

为使**村双孢菇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村“两委”干部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注册成立了**村双孢菇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已发展到50多人,主要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双培双带”户、种植能手、致富能手组成。并且,村党总支正在筹划在专业合作社上成立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园区健康有序发展。由于**村的双孢菇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转规范,带领群众致富效果显著,2011年被省农委授予“**省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双孢菇园区建设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11年年初上级有关部门又拨付20万元用于园区的建设。
扬帆远航展宏图
由于双孢菇在秋冬季生产,春夏季园区大棚便处于闲置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园区大棚的使用效率,增加园区的经济效益。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市农科所咨询后了解到巴西菇可以在夏季培育,便组织园区负责人到厦门实地考察,经反复论证、洽谈,与厦门客商签订了夏季生产巴西菇的合作协议。巴西菇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最新食用菌品种,生产原料和菇棚设置与双孢菇相同,适宜在夏季生产,厦门客商每棚先行支付xx元定金,并以每斤2.5元的保护价全部收购**村生产的巴西菇。由于巴西菇种植生产前景看好,目前有近20户村民要求入园,发展种植。同时,**村“两委”干部邀请相关农技专家对双孢菇园区今后的发展作了详实可行的规划。在今后三年里园区产菇面积规划增加4倍,年产鲜菇200万斤,年产值达400万元,可解决150名劳动力就业,带领全村200户群众致富。届时,**镇种植的近万亩水稻的稻草可全部回收利用,真正做到废物利用,循环发展,科学发展。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富裕村民是两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改变**村的落后面貌,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首要的任务。近年来,针对本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致富能力偏弱这一现状,村支部两委富有创造性地实施了“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发展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和“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培双带”工程,双孢菇种植基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农村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农村发展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牛粪引发的思考
**村紧邻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益益乳业集团,**村许多农户抓住这一时机,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为益益集团供应鲜奶。全村奶牛每年大约产生近五十万吨的牛粪垃圾,牛粪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对村里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村两委干部回想起前几年河南省夏邑县的客商来到收购牛粪,解决牛粪污染问题的场景。于是便组织到到河南夏邑考察后,了解到牛粪是种植双孢菇的重要原料之一。生产双孢菇的主要培养料是稻草和牛粪,这两项资源本地区十分丰富,外省种植户到我们地区高价收购原料,发展双孢菇项目都有丰厚的收益,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发展这个项目呢?村“两委”经反复考察论证,认为双孢菇种植产业是一个收益高、见效快,且能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清理牛粪污染,解决秸杆焚烧问题的好项目。于是在刘福岩同志的动议下,村支“两委”组织村里几位有“双培双带”经验的党员吴怀祥、吴怀东、胡立昌、宫新家开始探索发展双孢菇种植项目。
强化引导思富源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双孢菇种植在村里还是第一次,为了降低风险,村支“两委”会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反复论证探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村里制定了以发展双孢菇种植为龙头,多元并举抓经济的发展思路。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双孢菇项目。双孢菇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色白质嫩,营养丰富。我国现已成为双孢菇产量最大的国家,是我国食用菌产品中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产品。生产双孢菇的主要培养料是稻草和牛粪,这两项资源本地区十分丰富,近几年双孢菇市场前景看好。可是,土地、资金、技术成了制约双孢菇基地建设的头等难题,村委会采用“反租倒包”的形式,将位于**村委会以东,朝阳东路以南,洛电专线以西的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带头发展双孢菇项目的“双培双带”户使用。一开始流转这块土地的时候,原来的十几位承包户意见很大,不愿意流转,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介绍发展双孢菇项目的优势和收益,最后终于做通了工作,成功的流转了土地。在资金方面,村两委经慎重研究决定将用于发展选派村集体经济的4万元项目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又通过农村信用社贷了25万元支农贷款,村两委班子成员克服自身困难,带头每人集资2万元。通过多方筹措,终于解决了园区建设资金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园区发展的技术难题,村两委多次前往**农业大学、**科技学院等高校向有关农业专家请教,还邀请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所的相关技术人员多次到园区实地指导。经不懈努力,园区以培养出掌握双孢菇种植技术的人员20多人。
结构调整唱大戏
“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大家算真富”。经过不懈努力,园区现已建成8户竹架双孢菇生产节能温室,产菇面积达8000平方米,共产菇50多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成本,偿还了所有债务,还实现了60多万元的利润收入。同时解决了本村60多位劳动力就业问题。受2011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村4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乡,赋闲在家。村“两委”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积极与园区负责人洽谈,另一方面向返乡人员介绍园区发展前景,引导他们进入园区务工,经双向选择有30余名人员在园区实现了再就业。

为使**村双孢菇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村“两委”干部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注册成立了**村双孢菇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已发展到50多人,主要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双培双带”户、种植能手、致富能手组成。并且,村党总支正在筹划在专业合作社上成立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园区健康有序发展。由于**村的双孢菇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转规范,带领群众致富效果显著,2011年被省农委授予“**省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双孢菇园区建设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11年年初上级有关部门又拨付20万元用于园区的建设。
扬帆远航展宏图
由于双孢菇在秋冬季生产,春夏季园区大棚便处于闲置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园区大棚的使用效率,增加园区的经济效益。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市农科所咨询后了解到巴西菇可以在夏季培育,便组织园区负责人到厦门实地考察,经反复论证、洽谈,与厦门客商签订了夏季生产巴西菇的合作协议。巴西菇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最新食用菌品种,生产原料和菇棚设置与双孢菇相同,适宜在夏季生产,厦门客商每棚先行支付xx元定金,并以每斤2.5元的保护价全部收购**村生产的巴西菇。由于巴西菇种植生产前景看好,目前有近20户村民要求入园,发展种植。同时,**村“两委”干部邀请相关农技专家对双孢菇园区今后的发展作了详实可行的规划。在今后三年里园区产菇面积规划增加4倍,年产鲜菇200万斤,年产值达400万元,可解决150名劳动力就业,带领全村200户群众致富。届时,**镇种植的近万亩水稻的稻草可全部回收利用,真正做到废物利用,循环发展,科学发展。


相关内容

  • 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经验交流材料
  •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市第五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基固本,激发活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市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成功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自xx年以来,全市20 ...

  •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河北省)
  •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 程"的意见>全文 2006-07-19 09:44:33 来源: 河北日报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的 ...

  • 区三项工程汇报材料
  • [区三项工程汇报材料] 在全县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党员"创业帮带工程"(以下简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之际,按照县"三项工程"调研和检查工 ...

  •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
  •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2004年6月29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 ...

  • 上党课的讲话提纲(精简版)
  • 上党课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在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任务和党员队伍状况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举措.中央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带头参加教育活动.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着重就如 ...

  • xx村党建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
  • xx村党建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培育党建工作先进典型,经X州镇党委研究,决定利用一年时间,通过整合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重点打造一批农村党建示范点,进一步提高X州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

  • 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践思考
  • 实施"四大工程" 推进强基固本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市第五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基固本,激发活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市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成功组织开展&quo ...

  • 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 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党员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

  • 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问题的调研报告
  • 一.存在问题及成因 1.党员平均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党员中普遍存在"一高三低":"一高",年龄偏高,55岁以上的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8%."三低",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总数的82%:科技素质偏低,许多党员缺乏必要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