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南京廖华

4、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激发思考的热情;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

5、开展评选“思考之星”“答问之星”“进步之星”,使学生由“老师要我答”转为“我要答”。 十一、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1、人员保障

课题组成员有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研究的丰富经验,课题族负责人及成员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并注意吸收最新教育研究信息,多次承担省级课题研究,并有论文、校本教材等成果产生。加之我们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对目前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切的感受,能够捕捉到目前我校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中学高级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力争形成优势互补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专长,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准和实践效力。

2、组织保障:

课题组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校长直接领导,以教科室为科研中心,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组织,以调动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群体研究的氛围,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与实施。

3、物力保障:

学校将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学校建有专线连接的高速校园网,配有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课题成员都有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的电脑。保障研究资料参加人员人手一本,保障培训、学习资料全面到位。

4、研究时间:

本课题从申报之日起,需要一学期的研究时间,即预计到2012年结题.

十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3月开始至2012年12月结束,历时一年,分以下三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2012/03——2012/04)完成课题论证和方案设计。

2、实验研究阶段(2012/04——2012/10)按方案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12/10——2012/12)对研究取得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一系列成果的整理、撰写、发表等工作。

十三、预期效果、成果

预期效果:

(1)学生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师能巧妙设计问题,能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预期成果:

(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总结、经验交流。

(2)结题报告。

1、参考文献:《成才之路》2010年36期魏静写的《如何激励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发言——浅谈语文有效性教学》

2、参考文献:《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3期陈贤龙写的《培养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3、参考文献:《新课程学习》2012年第1期史桂华写的《从学生发言透视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发展性评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有效激励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上

积极发言的策略的研究》

2013.1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有效性。

长期以来,课外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课外作业往往是“教”的强化,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课外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课外作业的革新迫在眉睫!

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们的课外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因此,当前亟待改革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就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

1

2

3

4

5

6

7

4、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激发思考的热情;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

5、开展评选“思考之星”“答问之星”“进步之星”,使学生由“老师要我答”转为“我要答”。 十一、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1、人员保障

课题组成员有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研究的丰富经验,课题族负责人及成员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并注意吸收最新教育研究信息,多次承担省级课题研究,并有论文、校本教材等成果产生。加之我们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对目前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切的感受,能够捕捉到目前我校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中学高级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力争形成优势互补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专长,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准和实践效力。

2、组织保障:

课题组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校长直接领导,以教科室为科研中心,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组织,以调动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群体研究的氛围,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与实施。

3、物力保障:

学校将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学校建有专线连接的高速校园网,配有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课题成员都有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的电脑。保障研究资料参加人员人手一本,保障培训、学习资料全面到位。

4、研究时间:

本课题从申报之日起,需要一学期的研究时间,即预计到2012年结题.

十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3月开始至2012年12月结束,历时一年,分以下三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2012/03——2012/04)完成课题论证和方案设计。

2、实验研究阶段(2012/04——2012/10)按方案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12/10——2012/12)对研究取得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一系列成果的整理、撰写、发表等工作。

十三、预期效果、成果

预期效果:

(1)学生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师能巧妙设计问题,能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预期成果:

(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总结、经验交流。

(2)结题报告。

1、参考文献:《成才之路》2010年36期魏静写的《如何激励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发言——浅谈语文有效性教学》

2、参考文献:《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3期陈贤龙写的《培养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3、参考文献:《新课程学习》2012年第1期史桂华写的《从学生发言透视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发展性评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有效激励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上

积极发言的策略的研究》

2013.1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有效性。

长期以来,课外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课外作业往往是“教”的强化,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课外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课外作业的革新迫在眉睫!

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们的课外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因此,当前亟待改革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就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

1

2

3

4

5

6

7


相关内容

  • 他是一个幸福的摆渡人
  • 认识刘冰缘于一次关于学校课题的交流.他为学校设计了推进"尚美文化"建设的课题,征求我的意见.我细细研读了他的课题方案,从字里行间领略了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独特思考,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个富有教育理想的老师!随着交流的增多,我读到了他的许多文章,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他的独特经历和小语 ...

  • 何市镇张茵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申报表
  • 大安区何市镇张茵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申报表 课题 名称 学科 主持人 小学语文 廖晓强 陈丽 成员 郝树根 申报 时间 任教 学科 任教 学科 任教 学科 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2 年 12 月 22 日 结题 时间 2013 年 12 月 19 日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课题研究方法 ...

  • 长辫子老师的读书故事
  • 长辫子老师的读书故事 文/郭学萍 读书,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题记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世界上的一对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迹印在我的文字里--" 读着泰戈尔的&l ...

  • 教科研活动及教学过程管理检查情况小结(赵丽)
  • 开发区学校教科研活动.教学过程管理检查情况小结 一.教科研活动 特色: 1.制定并执行教学研究计划,搞好课题研究.据统计,市级课题8项,县级微型课题7项.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组织规范,尤其是备课组活动质量高.效果好. 优秀的有:三.四.五.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二.四.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一至六年级语 ...

  • 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微型课教案
  • 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微型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来两份账单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两份账单,以及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母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观念,懂得为父母分忧是责无旁贷的. 二.教学重点:对比两份账单, ...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有效课堂”打造为抓手,及时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建设,开拓教研领域,努力提高研究、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教师专业的成 ...

  • 高中语文微课设计的四种理念
  • 高中语文微课设计的四种理念 作者:张一山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年第12期 策划人语: 当前,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创新教学手段,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正显示出其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载体,微课以 ...

  •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发展中心
  •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发展中心 川教学发[2009]018号 关于举办"全国名师成都行·小学语文高效教学优质课研讨会"的 通 知 为帮助区县(市)"名师工程"的深入推进, 解读高效教学规律,创建语文优质课堂,并广泛交流省内外同行们的经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 ...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一.德育研究 1.高中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建设研究 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4.贴近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6.中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7.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