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

29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

3.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 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崇祯( ) 是日更定( ) 拏一小舟( ) 毳衣炉火( )

雾凇沆砀( )( )( ) 铺毡对坐( ) 焉得更有此人( )

余强饮三大白( ) 喃喃 ( )

2. 听老师朗读课文,用“∕”划出课文朗读的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3.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重点字词

是日: 拥毳衣炉火 :

惟 : 雾凇沆砀 :

拏一小船 : 而已:

(2)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 );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 ); ②是金陵人( ) ②是日更定( )

一:①上下一白( ); 白:①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②长堤一痕( ) ②上下一白( )

(3)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 ) ②客此( )

4. 翻译重点句子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疏通文意

1. 自由朗读课文。

2.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3.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 “看雪”的时间是什么?地点是哪里?

2. 写雪的句子是什么?

3. 写湖心夜景如何?(原文回答)

4.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用哪个字概括?

(三)文本探究

1. 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2. 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四)语言赏析

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五、拓展延伸

1. 试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来分析《江雪》与《湖心亭看雪》的区别。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年仅33岁正当盛年的诗人集国忧家祸于一身,激愤感伤,遂成《江雪》。)

2. 积累些雪景的名句。

29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

3.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 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崇祯( ) 是日更定( ) 拏一小舟( ) 毳衣炉火( )

雾凇沆砀( )( )( ) 铺毡对坐( ) 焉得更有此人( )

余强饮三大白( ) 喃喃 ( )

2. 听老师朗读课文,用“∕”划出课文朗读的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3.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重点字词

是日: 拥毳衣炉火 :

惟 : 雾凇沆砀 :

拏一小船 : 而已:

(2)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 );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 ); ②是金陵人( ) ②是日更定( )

一:①上下一白( ); 白:①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②长堤一痕( ) ②上下一白( )

(3)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 ) ②客此( )

4. 翻译重点句子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疏通文意

1. 自由朗读课文。

2.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3.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 “看雪”的时间是什么?地点是哪里?

2. 写雪的句子是什么?

3. 写湖心夜景如何?(原文回答)

4.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用哪个字概括?

(三)文本探究

1. 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2. 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四)语言赏析

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五、拓展延伸

1. 试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来分析《江雪》与《湖心亭看雪》的区别。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年仅33岁正当盛年的诗人集国忧家祸于一身,激愤感伤,遂成《江雪》。)

2. 积累些雪景的名句。


相关内容

  • 湖心亭看雪练习答案37872505
  •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

  • 第29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 第29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一篇文言文,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文章.阅读这类散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够很容易 ...

  • 28湖心亭看雪_背景知识
  • 背景知识 作者资料: 张岱,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 张岱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他在文学上沿袭公安派.竟陵派的主张,反对桎 梏性灵的复古主义,提倡任情适性的文风.但又不为公安.竟陵所囿,能吸取两 家之长,弃两家之 ...

  • 湖心亭看雪赏析
  • <湖心亭看雪>赏析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明代散文家张岱正是通过简洁才显露他的艺术才华的,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 ...

  • 28湖心亭
  •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9课<湖心亭看雪>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9课 ...

  •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
  •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选编 (2014徐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

  •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
  •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一览众山小 整体感知 本文是张岱的代表作,是作者在明朝灭亡之后怀恋故国往事所作的山水小品文.文章先交待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显示出作者与众不同的情趣:接着记述赏雪的具体经过,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绮丽的风景图画:再叙及一段知己天涯相遇的传奇故事,最后借用舟子的话作结,以 ...

  • [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与答案
  • 在语文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是将内容或者形式相近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我们有目的地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分析.比较.对照,从而在差异中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今天,语文网小编推荐的是<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与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l ...

  • 湖心亭复习
  • <湖心亭看雪>复习课导学案(初稿一) 课型:复习课 时间 : 12. 9 主备人:段淑珍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组 领导审核:兰克亭 姓名: 班级: 复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翻译.作者.2.体味作者的感情. 一.文学常识 1.作者: ,字宗子,号,(朝代)山阴(籍贯)人.有著作&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