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管窥录(善现启请分第二)(3)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注意,这里提到发菩提心者,首先是“善男子善女人”。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是大乘因地菩萨,此乃大乘佛法入学之处,一定需要积善修善心作基础的,断无“恶男子恶女人”却发菩提心之理。
印光大师净空大师,皆大力提倡流通弘扬《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之类劝善书籍,即此理。世间若没有大量善男子善女人,就没有大乘佛法的根基啊。
引文: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语)
印光大师提倡《太上感应篇》,意义十分深远。值得我们深切体会的,佛教的各宗,好比大学的分系,一定要有小学中学的良好基础,才能进入大学专攻一系。人天乘好比中小学,一定要有人天乘的良好基础,再进而修学佛教任何那一宗,才可得到学佛的实益。好高骛远的人,人天乘也没有学好,即侈谈学唯识、学三论、学禅、学密;往往佛未学成。连人身也不能保持;好比一座根基不固的大厦,随时倾倒。不亦大可哀哉!
唐湘清。序《太上感应篇直讲》。
坡按:
尚有错认境界者被波旬附体乱学祖师偶用之方便毒招如东施效颦。以毁骂三宝为家常便饭从而痛失人身箭入地狱者。由“佛道”修入魔道。命终还远不如不学佛追名逐利的凡夫。真乃大煞风景。
引文完。
故知“做好凡人”,乃是学习佛法、尤其是大乘佛的基础,若念念损人利己者,即使日诵《金刚经》万遍,也是没有用的,念佛也一样,“喊破喉咙也枉然”!因世上本无无本之木故。
至于什么人可以称作善男子善女人,净空法师常用《观无量寿经》上的净业三福作基础,即是:“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这个标准很好,很利于大家修学。不过坡主于此有一点点异议,觉得这样要求陈义稍高,有接引面稍受限之微弊。坡主以为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也,这样可以方便接引更多的人入佛门来,再慢慢化导之。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注意这个“发菩提心后如何办”是本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本经起码是因地菩萨以上者修习的内容,若未发菩提心,老实说,学佛无论修习哪一门,都难以成就!!!
这里讲的发菩提心是发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件大事,非常非常关键,请允许我引些比较长的文章来详细说明。
引文一:
净空法师论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呢?“众生无边誓愿度”,那就是菩提心。所以心要大,要大到度尽法界一切众 生,要有那么大的心量。你们常常听到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发那么大的心。那个大心真的发起来的时候就是大菩萨了,我执就没有了,有我就很糟糕。有我是什么心?是我执。我执是小心量,法执也是小心量。所以佛用发愿度生这个方法,教你发大菩提心,把那个我执、法执破掉,完全破掉。
大乘的根本是在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呢?度一切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全心全意地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个心就是菩提心。怎样去做呢?六度就是做的方法,就是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十愿也就是菩萨道,是普贤菩萨道。
大乘法门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的。有了这个基础,无论修习哪个法门都会有成就,所以念佛的人,有菩提心的决定往生。念佛而不能往生,是没有菩提心。如果一向专念而没有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再专也不行。藕益大师讲的好,往生品位的高低,是念佛功夫的浅深所决定的,而不是念佛的多少。
大乘佛法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广度众生。《金刚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我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你问菩萨做什么?菩萨就是做这个事情。这句经文,要是换现代话来讲,就是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结果自然就能离苦得乐。度众生的时候,迷要帮助他破尽,悟要帮助他圆满,那就是帮助他成佛,也就是“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
你能用这个方法,你的心就和佛的心是一样了,因为佛的心就是普度一切众生的心。
证就是要你去行去作到。
摘自《净空法师重要开示--------为常随弟子宣讲》一书
引文二:
依观世音。发大乘愿。
观世音菩萨“众生度尽方成佛”的伟大誓愿,是大乘济世精神的最好体现。我们修习观音法门,自然应该与上师愿力相应。发个自救救人,无私奉献的大愿。这种发愿,其实正是对四弘愿的具体贯彻。
第一
众生无边誓愿度。
这个是大乘的基础了。还真有许多小乘倾向的行者不敢作此想,他们的想法是我先求闭门苦修自救,自己修成后再倒回来度人。哪知救人与自救本是一体两面,学佛是福慧双修的事,闭门自修不管他人,修慧少福,单腿行路,自救也就难了。救人的方法不外弘法和行善,尤其以弘法功效显著,当然我们无住相,福德会更多。这样一者可消自身业债,二可感招上师加被。故从自救的角度来看,发心度众生的大乘也是更好的。所以佛说小乘人是焦芽败种。
现代人多业深障重,负债累累,故小乘修者任他拼命闭关打七不倒单,也是困难重重苦不堪言。
许多人感觉修行难,原因就在此。按净空师说法,是他拒绝盖一楼,想直接盖二三四楼,岂有此理。
第二。
烦恼无边誓愿断。
断烦恼,其实就是降心的功夫。对如何降心,佛在《金刚经》里讲得很清楚:
引拙著《金刚经感悟》文字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注意!佛祖对以上难题给出了最绝妙的对策,即是:把自己投入到博大的普度众生实践当中去。当你一心念着要彻底地去帮助别人得救、毫不利己、专门利他,而且努力将此种想法付诸实践时,虽然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但你的心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净化了,心净到一定程度,心魔自然化于无形。而象以上所提到的那个修士(可参考《巴黎圣母院》)一样困在自心之内拼命寻求自救,除走火入魔之外是别无其他路可走的。毛姆有一篇名为《雨》的小说也说了一个类似的精彩故事。而《西游记》中的主体之所以能够克服种种魔障,也正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目的作为自己的保护:取得真经后回去普度众生。印度的德兰修女也是这种实践者,在这时代,殊为难得。此种降心法,老子称其为:因其无私而就其私。狄玉明大师则称其为:只求我为人人, 不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无私奉献,完善自身,贡献于民。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帮助别人而最终帮助自己
,但佛要求我们连后面的这一点点私心都不可存,这一点后文还会提到。
必须说明的是这被列入普度对象的众生并不单指人类。以前文提过的“蚯蚓”为例,佛处在他宏大的范围,他所普度的并不单是蚯蚓世界,更包括了整个宇宙的范畴,比如说佛经中所记载的佛之说法处所
并不单是人世,再比如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当我们修到更高阶段,具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和能力时,就要去尽所能普度更多的众生。这和一个好干部在厂里造福于全厂职工,升职为市长则应造福于全市市民,升职为国家元首则应造福于全国人民的道理是类似的。总之,尽力普度一切众生就是了。
引文完
可见,第一愿涵盖了第二愿。
所以,念念为众生,客观也利自己。老子云:“因其无私而就其私。。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
念念为自己恶,念念为众生善。
第三。
法门无量誓愿学。
时值末法,邪说魔说纷纷出笼,若见识狭隘,容易上当受骗。
有时是被别人骗。有时是被自己骗,即掉入“我井”。
若落我井,轻狂重魔。
惟有多闻者,不容易受骗。
我们当学习善财的广泛参学精神。
即是:一门专精。广参遍学。多闻存疑。佛经为准。
第四。
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们的修学目标甚高,就是成佛。什么阿那含阿罗汉等学位一概不取,要得这个大果子,最保险最殊胜的方法,就是报考全宇宙最著名的阿弥陀佛西方大学了。
见下文。
学进如登。学退如崩。西方大学。因此殊胜。
摘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玄义讲记》
更不可思议的是「圆证三不退」。为什么他方世界学佛,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原因就是进得少,退得多。在娑婆世界修行,我们就看这一个星期当中、一个月当中,自己反省,我在这一星期进步多少,退步多少,就会发现一星期、一月中,进得很少,退得很多!你把时间拉长,还不是一样吗!在娑婆世界,我们的进展非常有限,可是退步是大幅度的往下堕落,所以不能成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是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进步的多少,每个人不一定,总是进步就是了。这个因缘在他方诸佛刹土里面见不到,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法门,要认真的修学,不能把它当成儿戏,那就太可惜了。
这个世间的人,天天皆是以轮回心造轮回业,还想出六道轮回,怎么可能!要想出六道轮回,就不能造六道轮回的业,才能出得了。而我们对人对事的想法、看法是意业(就是心在造业),口里的言语是「口业」,身体的动作是「身业」。身、语、意造业没有间断,连晚上睡觉作梦还造业。这样日夜不断在造业,所以六道的枷锁非常沉重,几个人能摆脱。超越三界,实在不容易。我们要超越三界就不能不看破。看破之后就不造业,就放得下。为什么放不下?因为看不破。把六道轮回里的假相样样都当真,不晓得事实真相是梦幻泡影。诸佛菩萨常常化身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度化众生。他来的时候跟我们同居。在历史上所知道的,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傅大士是弥勒菩萨再来的;布袋和尚也是弥勒再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再来的;再说近代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们应化在我们人间来度化有缘的众生。「缘」就是机缘。缘要是尽了,他就走了。同居的时间短暂,「暂同」而已。
我们再看西方极乐世界。
像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示现的身分,不知道有多少?身分没暴露,我们不晓得。永明延寿身分暴露了,丰干和尚身分暴露了,我们才知道。他能够示现人身,在我们这个世间也能住上几十年,这就是他的神通。在世间几十年中讲经说法教导我们,这就是他的道力;他以智慧加持我们众生。彼土同居,则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直至成佛。
这才是真正的同居。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和观音、势至、文殊、普贤
天天在一起。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跟这些大菩萨平起平坐,把手同行,一直到成佛还在一起。不是「暂同」,是真正同居土。天天见面,有问题可以提出来研究讨论。跟这些人在一起怎么会退转。我们这个世界恶缘太多了,在一起的朋友都是叫你退转的,不是叫你精进的。西方极乐世界诸大菩萨,天天帮助你精进,防止你退转。
第二个无比的殊胜就是「不退转」。十方世界修行,都是有进有退,像我们这个世界,进得少,退得多。为什么会退转?闻法的机缘中断了,于是就退转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实际上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佛呢?就是不敢中断闻法。离开佛两、三天,烦恼就起现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情形就如此,何况佛灭度之后。五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金刚经》讲的「斗争坚固」,你看现在世界上,那个地方不斗争呢?佛说这是斗争坚固的时代。
我们离开佛法,必定退转。要怎样不离佛,不离法?我告诉诸位同修,每天不能不瞻仰佛像,佛像多看几遍,忆念在心就没离开佛!每天不可不读经,读经就是听佛教训。这样就可保住自己不退转。所以有时间,《无量寿经》每天最好念一遍,这是至少的。如果时间多的话,念两遍是最好的。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念得愈多愈好,没离开佛,才能不退转。念了之后要依教奉行,要依照佛的教诲去做。这是说明往生之殊胜。知道事实真相,不能不往生。不往生就大错特错了。十方诸佛世界修行很不容易,很难修成。说实话,我们在座的同修,那一个不是过去生中无量劫里,生生世世都在修行。修到今天,有什么样的成就?每一个人心里都明了,这是「难」!如果我们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早就成佛了,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生生世世修行,错就错在轻视净土,不肯发愿往生。这是大错。这一生中,有幸又遇到净土法门,不要再犯错误,才能一生圆满成就。下面细说「无退转故」。
「胜」是超胜。十方诸佛世界不能跟它相比,因为十方诸佛世界,带业凡夫没有一个不退转的,而且退到地狱去了。这多麻烦!所以我们生生世世修行都是在六道。从地狱到非想非非想天,这么轮转。二十八层天,我们都去过;地狱、饿鬼、畜生,我们也住过,而且绝对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从什么地方晓得?从我们平常思想、观念、习气上知道。我们贪、镇、疑这样重。贪镇疑是三恶道的习气。善的习气是伦理、道德,像天人十善、四无量心、禅定。我们这些习气少,这就说明了我们过去生中,在三恶道的时间太长了。所以,这些恶习常常现前,来生又到三恶道。这是非常可怕。
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会退转。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没有地方退。不但没有六道,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声闻、缘觉,是纯一普贤菩萨法界。进进退退都是菩萨,不可能退到二乘,退到六道。何况西方世界的缘胜,保证你不会退转,只有往前进。进步快慢,各人不同,总归是进步,不会退转的。
禅、律、密、净,无量法门都是方法。一切方法中,圆满的究竟方便,无过于《无量寿经》持名念佛的妙法。你能不能把心定在这本《无量寿经》上?能不能二六时中把所有的念头都归在阿弥陀佛这一念上?果然能归到这一经、一佛号,问题就解决了。也许你要问,就这么简单吗?没错,无上甚深微妙法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你又不相信了。不相信就是业障现前。要不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怎么能叫做圆满的究竟方便。圆满的究竟方便,就是人人能做得到,方法绝对简单容易,而且成就第一高妙。遇到这个法门实在不容易。障有厚薄不一样。总而言之,死心塌地修这个法门,你的业障完全消除了。只要你还有一点点业障,你不会相信这个法门。因为这个法门是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所选择的。你有业障,怎么可能选择这个法门?你对这个法门不怀疑,一心一意的修学,证明业障已经消除,差不多可以跟文殊菩萨看齐。
2000。10。24。
附录:
无形无质却极有效用的“波旬绝缘膜”
常言道“佛度有缘人”,但坡主却认为此言太模糊、不够准确,乃改之作“佛度有福人”。
《金刚经》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就是说,在我们所身处的末法时代,尚能得闻且信受佛法者,或者说
人身佛法兼得者,是以多生累劫积善为基础的。世间本无偶然事,一切都在因果中。
所以,福德不够的人,或者说是业深障重的人,是很难接受佛法的,即使你拿把枪逼着他背下坡主通俗易懂的弘法网页,他也不会信佛,很可能还会诅咒坡主脑子有问题呢。还有些人毕生以“研究佛教”为职业,成为著作等身的知名“佛教学者”,可他就是不信更不修,还以为正信佛法者都是“盲目迷信”。将南师书籍引入中国大陆的功臣练性乾先生,也是很遗憾的一例(参见《我读南怀瑾》)。这些人一辈子坐在粮仓里,却与寒风中的乞丐同样饿毙。
俺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大群朋友同来我处作客,说得热闹投机,可一旦有人将话题引入佛学探讨,立刻就会有许多人进入元神游走魂不守舍状,往往只有小部份人能精神集中地谈话听话,可一旦话题离开这佛学,则那些神游者立刻元神返回神采飞扬。我知道是他们的宿业阻碍了他们的佛缘,是他们没有“资格”得受佛法。好比有一层无形无质无影无踪却非常有效的“绝缘膜”,将他们紧紧包裹,让他们无福得受佛学这救命的甘霖。这个绝缘膜,我叫他“波旬膜”。
在西方工商业文化席卷全球,东方文化奄奄一息的今天,众生为物所驭疲于奔命妄作诸业受无量罪,作恶日多而积善日少,所以这波旬膜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大,娑婆众生与佛法的缘分也越来越小,这就是佛法将渐灭的原因。
南师说净宗密宗二家流行,即是佛法将灭的征兆。这说法很有道理,因为这二家都是重在真修实证,却难于讲理的。所以这二宗流行,则信佛者将渐渐走光,此间佛法就灭了。
对这个江河日下的悲惨局面,人微言轻的坡主只有一个螳臂挡车的主意,即将传统净宗修行者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园。”改为“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悉皆归正觉。不负佛深恩。”希望能将我们修“观音宗”行者的功德,如甘露洒向这人欲横流苦痛无量的人间,多少起到一些增加众生福德的作用,至少对只差一点点福份就可以接受佛法的人们,能正好够得着观世音菩萨成千上万救人的手(参见美国电影《绝岭雄风》开始处)。
在我梦想中,若如此发愿的修者渐渐增多,如甘露普降人间,则可以日益将波旬膜的覆盖面收缩,从而扭转佛法渐灭的大局。
要真能让佛说末法渐至的预言彻底落空,我才高兴呢。
若得苦海化觉海,粉身碎骨心也甘。
2000。9。14。于和尚坡。
引文完。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面讲过,发菩提心之后,并非就一切妥善了,还有误入歧途之可能。故还需摄住心,心摄妥善,擒贼得王,纲举目张,这身语意皆不会出问题的。
而心之难摄,也是众所周知,正如吴承恩老比喻的是只顽劣猴子,若以自心求降自心,好比以手引自发而求升天,大难大难。正如地藏菩萨叹曰“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大家若反思自己每天所动的念头(意),就知摄心之难了,难敌烦恼习气业力之积重难返啊!而心若不摄妥,则修行不会得力沦陷苦海无有出期。此事难到足以令上根利器的慧可为求其法而立雪断臂!故知须菩提此问题的精辟,所以佛在后面赞叹“善哉善哉”(“问得好啊问得好啊”)。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里佛对须菩提所提之妙问表示赞叹,并印证了他的说法,也答应了将详细开示之。须菩提长老再代表我们大家表示毕恭毕敬洗耳恭听。
经文行到这里,鸣锣开道龙套铺排等已经充分就绪,好戏就要开场了!!!
----------------------------------------------------------------------
[习题:]
1. 佛陀为什么不自说,而要等到须菩提劝请才说?
坡答:
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学习笔记
感谢南师大慈大悲,费了许多的心血精力将以难读著称的《楞伽经》译为白话,的确让有志于研读本经者多了一条拐杖。
但因为我自己学佛的功底基础均较浅薄,故看起来南师的译文简直成了白话的另一种难读的楞伽经版本。古人都谓佛经难读,《楞伽经》尤其难读。就我而言,之所以基本上读不懂这经,主要是因为这些原因:
第一。自己古文功底太差。这一点得部分地归咎于制订现代教育体系的人们,已经将古典文化的训练几乎完全删除于常规教育内容之外,当然这也是百年前开始的东方文化劫难所致。虽然我现在也抽空在生吞活剥地读《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之类补课,但目前仍然是临阵磨枪,徒有些骗骗人的光感而已,这一点尚需假以时日。
第二。佛所说法的对象、场所并不仅限于人间世界,好比是这教师同时开设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课,我们人类众生仅仅是幼儿园层次的班级。故佛在这一层次所说的法,听众主要为阿难等人间常随弟子,这时佛所说的内容就教易理解,这种经因此就比较好懂,比如《阿弥陀经》等,而《金刚经》则是这类经中较深奥难懂的一部,所以在该经中佛耐心地将其核心思想翻来覆去地重复宣说。有一些经是佛主要针对远高于人类的众生说的,这些经开始时描述的多是各种世界的菩萨天人们从四方而来(不知是否有些是乘着UFO 的),热闹非凡,本经也正是如此,这时佛的人间常随众们就基本上是旁听生了,在讲有些经的时候阿难他们根本就没法去旁听,比如密宗所依据的《大日经》、《金刚顶经》等,这种情况下佛所讲的内容就好比是大学课程,其经文在我们读起来往往就会很难懂了。要读懂这些经文,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通过修持而提高自身的智慧层次,好比由幼儿园逐渐升级直入大学水平,而仅靠绞尽脑汁的层层分析是吃不透的,以幼儿园水平如何能理解微积分或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使劲读”的搞法正好比对于超声波次声波的信息,用“使劲听”去研究。拉倒罢!
而一旦修持有成,则读懂这些经应该并不难,所以达摩祖师传此《楞伽经》作为印证修禅者成就的方法,好比是留下一套大学考题,真可谓精辟之极、高瞻远瞩!!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禅宗改用《金刚经》为据,虽于参灭相大有助益,但这测试题却也大大降了难
度,故之后的禅宗便逐渐鱼龙混杂、逐渐趋于没落。而这一切又全在达摩祖师意料之中!道家评佛门,有只认佛祖观世音菩萨等直到六祖为“大觉金仙”说法,对其余禅师皆不予承认,我以为这有一定道理。
重复强调,学佛主要是一种依据实践修证自身不断升级的事,而不是如世间哲学一般用大脑分析去作纯理论的推理演绎,对于单纯苦读经文者,借用南师书中提到的禅师之说法是: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偈曰:
凡夫学佛,如蛇吞象。
智者学佛,转蛇成象。
此象非象,乃是名象。
蛇象俱亡,无形无相。
若有人来弄禅法,俺就请他说楞伽。
如果我能有幸在此残生中修得这“大学”身份,我想我会尝试着说简化的楞伽,那将是测试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或者说是文字般若的一道极有趣的难题。
南无三世一切佛菩萨!!!!!!
99。10。1。21:45pm
2. 须菩提既然是「解空第一」为什么还需要这些胡跪、合掌等礼节?
坡答:
佛祖既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为何还要亲自出马去乞食,而非现在的“有身份”人物一般叫“来人!立刻给我送钵饭
来!!!”????
这些作秀,都是表演教导我们“傲不可长”。
孔圣曾说:一个人假使有周公(孔老的至高无上偶像)一样的德行才干,却傲慢,那就一无是处了。
3. 如来的护念付嘱诸菩萨是什么意思?
坡答:
前面已经有翻译。
4. 经文「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如是有什么含意?
坡答:
“如此这般”。
在这里有许多讲经师父大有发辉,其它地方亦然,比如南怀瑾老师等对“善护念”作有发挥,解释成“善保护自己的念头”,并说于此佛意已显,但须菩提没听明白,偏偏还要等答案,于是再有下文(见《金刚经说什么》)。坡主不敢评论,推托以“解无定解。都有道理,见仁见智”罢。
金刚经管窥录(善现启请分第二)(3)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注意,这里提到发菩提心者,首先是“善男子善女人”。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是大乘因地菩萨,此乃大乘佛法入学之处,一定需要积善修善心作基础的,断无“恶男子恶女人”却发菩提心之理。
印光大师净空大师,皆大力提倡流通弘扬《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之类劝善书籍,即此理。世间若没有大量善男子善女人,就没有大乘佛法的根基啊。
引文: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语)
印光大师提倡《太上感应篇》,意义十分深远。值得我们深切体会的,佛教的各宗,好比大学的分系,一定要有小学中学的良好基础,才能进入大学专攻一系。人天乘好比中小学,一定要有人天乘的良好基础,再进而修学佛教任何那一宗,才可得到学佛的实益。好高骛远的人,人天乘也没有学好,即侈谈学唯识、学三论、学禅、学密;往往佛未学成。连人身也不能保持;好比一座根基不固的大厦,随时倾倒。不亦大可哀哉!
唐湘清。序《太上感应篇直讲》。
坡按:
尚有错认境界者被波旬附体乱学祖师偶用之方便毒招如东施效颦。以毁骂三宝为家常便饭从而痛失人身箭入地狱者。由“佛道”修入魔道。命终还远不如不学佛追名逐利的凡夫。真乃大煞风景。
引文完。
故知“做好凡人”,乃是学习佛法、尤其是大乘佛的基础,若念念损人利己者,即使日诵《金刚经》万遍,也是没有用的,念佛也一样,“喊破喉咙也枉然”!因世上本无无本之木故。
至于什么人可以称作善男子善女人,净空法师常用《观无量寿经》上的净业三福作基础,即是:“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这个标准很好,很利于大家修学。不过坡主于此有一点点异议,觉得这样要求陈义稍高,有接引面稍受限之微弊。坡主以为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也,这样可以方便接引更多的人入佛门来,再慢慢化导之。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注意这个“发菩提心后如何办”是本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本经起码是因地菩萨以上者修习的内容,若未发菩提心,老实说,学佛无论修习哪一门,都难以成就!!!
这里讲的发菩提心是发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件大事,非常非常关键,请允许我引些比较长的文章来详细说明。
引文一:
净空法师论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呢?“众生无边誓愿度”,那就是菩提心。所以心要大,要大到度尽法界一切众 生,要有那么大的心量。你们常常听到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发那么大的心。那个大心真的发起来的时候就是大菩萨了,我执就没有了,有我就很糟糕。有我是什么心?是我执。我执是小心量,法执也是小心量。所以佛用发愿度生这个方法,教你发大菩提心,把那个我执、法执破掉,完全破掉。
大乘的根本是在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呢?度一切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全心全意地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个心就是菩提心。怎样去做呢?六度就是做的方法,就是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十愿也就是菩萨道,是普贤菩萨道。
大乘法门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的。有了这个基础,无论修习哪个法门都会有成就,所以念佛的人,有菩提心的决定往生。念佛而不能往生,是没有菩提心。如果一向专念而没有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再专也不行。藕益大师讲的好,往生品位的高低,是念佛功夫的浅深所决定的,而不是念佛的多少。
大乘佛法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广度众生。《金刚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我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你问菩萨做什么?菩萨就是做这个事情。这句经文,要是换现代话来讲,就是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结果自然就能离苦得乐。度众生的时候,迷要帮助他破尽,悟要帮助他圆满,那就是帮助他成佛,也就是“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
你能用这个方法,你的心就和佛的心是一样了,因为佛的心就是普度一切众生的心。
证就是要你去行去作到。
摘自《净空法师重要开示--------为常随弟子宣讲》一书
引文二:
依观世音。发大乘愿。
观世音菩萨“众生度尽方成佛”的伟大誓愿,是大乘济世精神的最好体现。我们修习观音法门,自然应该与上师愿力相应。发个自救救人,无私奉献的大愿。这种发愿,其实正是对四弘愿的具体贯彻。
第一
众生无边誓愿度。
这个是大乘的基础了。还真有许多小乘倾向的行者不敢作此想,他们的想法是我先求闭门苦修自救,自己修成后再倒回来度人。哪知救人与自救本是一体两面,学佛是福慧双修的事,闭门自修不管他人,修慧少福,单腿行路,自救也就难了。救人的方法不外弘法和行善,尤其以弘法功效显著,当然我们无住相,福德会更多。这样一者可消自身业债,二可感招上师加被。故从自救的角度来看,发心度众生的大乘也是更好的。所以佛说小乘人是焦芽败种。
现代人多业深障重,负债累累,故小乘修者任他拼命闭关打七不倒单,也是困难重重苦不堪言。
许多人感觉修行难,原因就在此。按净空师说法,是他拒绝盖一楼,想直接盖二三四楼,岂有此理。
第二。
烦恼无边誓愿断。
断烦恼,其实就是降心的功夫。对如何降心,佛在《金刚经》里讲得很清楚:
引拙著《金刚经感悟》文字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注意!佛祖对以上难题给出了最绝妙的对策,即是:把自己投入到博大的普度众生实践当中去。当你一心念着要彻底地去帮助别人得救、毫不利己、专门利他,而且努力将此种想法付诸实践时,虽然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但你的心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净化了,心净到一定程度,心魔自然化于无形。而象以上所提到的那个修士(可参考《巴黎圣母院》)一样困在自心之内拼命寻求自救,除走火入魔之外是别无其他路可走的。毛姆有一篇名为《雨》的小说也说了一个类似的精彩故事。而《西游记》中的主体之所以能够克服种种魔障,也正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目的作为自己的保护:取得真经后回去普度众生。印度的德兰修女也是这种实践者,在这时代,殊为难得。此种降心法,老子称其为:因其无私而就其私。狄玉明大师则称其为:只求我为人人, 不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无私奉献,完善自身,贡献于民。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帮助别人而最终帮助自己
,但佛要求我们连后面的这一点点私心都不可存,这一点后文还会提到。
必须说明的是这被列入普度对象的众生并不单指人类。以前文提过的“蚯蚓”为例,佛处在他宏大的范围,他所普度的并不单是蚯蚓世界,更包括了整个宇宙的范畴,比如说佛经中所记载的佛之说法处所
并不单是人世,再比如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当我们修到更高阶段,具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和能力时,就要去尽所能普度更多的众生。这和一个好干部在厂里造福于全厂职工,升职为市长则应造福于全市市民,升职为国家元首则应造福于全国人民的道理是类似的。总之,尽力普度一切众生就是了。
引文完
可见,第一愿涵盖了第二愿。
所以,念念为众生,客观也利自己。老子云:“因其无私而就其私。。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
念念为自己恶,念念为众生善。
第三。
法门无量誓愿学。
时值末法,邪说魔说纷纷出笼,若见识狭隘,容易上当受骗。
有时是被别人骗。有时是被自己骗,即掉入“我井”。
若落我井,轻狂重魔。
惟有多闻者,不容易受骗。
我们当学习善财的广泛参学精神。
即是:一门专精。广参遍学。多闻存疑。佛经为准。
第四。
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们的修学目标甚高,就是成佛。什么阿那含阿罗汉等学位一概不取,要得这个大果子,最保险最殊胜的方法,就是报考全宇宙最著名的阿弥陀佛西方大学了。
见下文。
学进如登。学退如崩。西方大学。因此殊胜。
摘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玄义讲记》
更不可思议的是「圆证三不退」。为什么他方世界学佛,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原因就是进得少,退得多。在娑婆世界修行,我们就看这一个星期当中、一个月当中,自己反省,我在这一星期进步多少,退步多少,就会发现一星期、一月中,进得很少,退得很多!你把时间拉长,还不是一样吗!在娑婆世界,我们的进展非常有限,可是退步是大幅度的往下堕落,所以不能成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是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进步的多少,每个人不一定,总是进步就是了。这个因缘在他方诸佛刹土里面见不到,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法门,要认真的修学,不能把它当成儿戏,那就太可惜了。
这个世间的人,天天皆是以轮回心造轮回业,还想出六道轮回,怎么可能!要想出六道轮回,就不能造六道轮回的业,才能出得了。而我们对人对事的想法、看法是意业(就是心在造业),口里的言语是「口业」,身体的动作是「身业」。身、语、意造业没有间断,连晚上睡觉作梦还造业。这样日夜不断在造业,所以六道的枷锁非常沉重,几个人能摆脱。超越三界,实在不容易。我们要超越三界就不能不看破。看破之后就不造业,就放得下。为什么放不下?因为看不破。把六道轮回里的假相样样都当真,不晓得事实真相是梦幻泡影。诸佛菩萨常常化身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度化众生。他来的时候跟我们同居。在历史上所知道的,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傅大士是弥勒菩萨再来的;布袋和尚也是弥勒再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再来的;再说近代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们应化在我们人间来度化有缘的众生。「缘」就是机缘。缘要是尽了,他就走了。同居的时间短暂,「暂同」而已。
我们再看西方极乐世界。
像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示现的身分,不知道有多少?身分没暴露,我们不晓得。永明延寿身分暴露了,丰干和尚身分暴露了,我们才知道。他能够示现人身,在我们这个世间也能住上几十年,这就是他的神通。在世间几十年中讲经说法教导我们,这就是他的道力;他以智慧加持我们众生。彼土同居,则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直至成佛。
这才是真正的同居。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和观音、势至、文殊、普贤
天天在一起。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跟这些大菩萨平起平坐,把手同行,一直到成佛还在一起。不是「暂同」,是真正同居土。天天见面,有问题可以提出来研究讨论。跟这些人在一起怎么会退转。我们这个世界恶缘太多了,在一起的朋友都是叫你退转的,不是叫你精进的。西方极乐世界诸大菩萨,天天帮助你精进,防止你退转。
第二个无比的殊胜就是「不退转」。十方世界修行,都是有进有退,像我们这个世界,进得少,退得多。为什么会退转?闻法的机缘中断了,于是就退转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实际上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佛呢?就是不敢中断闻法。离开佛两、三天,烦恼就起现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情形就如此,何况佛灭度之后。五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金刚经》讲的「斗争坚固」,你看现在世界上,那个地方不斗争呢?佛说这是斗争坚固的时代。
我们离开佛法,必定退转。要怎样不离佛,不离法?我告诉诸位同修,每天不能不瞻仰佛像,佛像多看几遍,忆念在心就没离开佛!每天不可不读经,读经就是听佛教训。这样就可保住自己不退转。所以有时间,《无量寿经》每天最好念一遍,这是至少的。如果时间多的话,念两遍是最好的。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念得愈多愈好,没离开佛,才能不退转。念了之后要依教奉行,要依照佛的教诲去做。这是说明往生之殊胜。知道事实真相,不能不往生。不往生就大错特错了。十方诸佛世界修行很不容易,很难修成。说实话,我们在座的同修,那一个不是过去生中无量劫里,生生世世都在修行。修到今天,有什么样的成就?每一个人心里都明了,这是「难」!如果我们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早就成佛了,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生生世世修行,错就错在轻视净土,不肯发愿往生。这是大错。这一生中,有幸又遇到净土法门,不要再犯错误,才能一生圆满成就。下面细说「无退转故」。
「胜」是超胜。十方诸佛世界不能跟它相比,因为十方诸佛世界,带业凡夫没有一个不退转的,而且退到地狱去了。这多麻烦!所以我们生生世世修行都是在六道。从地狱到非想非非想天,这么轮转。二十八层天,我们都去过;地狱、饿鬼、畜生,我们也住过,而且绝对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从什么地方晓得?从我们平常思想、观念、习气上知道。我们贪、镇、疑这样重。贪镇疑是三恶道的习气。善的习气是伦理、道德,像天人十善、四无量心、禅定。我们这些习气少,这就说明了我们过去生中,在三恶道的时间太长了。所以,这些恶习常常现前,来生又到三恶道。这是非常可怕。
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会退转。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没有地方退。不但没有六道,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声闻、缘觉,是纯一普贤菩萨法界。进进退退都是菩萨,不可能退到二乘,退到六道。何况西方世界的缘胜,保证你不会退转,只有往前进。进步快慢,各人不同,总归是进步,不会退转的。
禅、律、密、净,无量法门都是方法。一切方法中,圆满的究竟方便,无过于《无量寿经》持名念佛的妙法。你能不能把心定在这本《无量寿经》上?能不能二六时中把所有的念头都归在阿弥陀佛这一念上?果然能归到这一经、一佛号,问题就解决了。也许你要问,就这么简单吗?没错,无上甚深微妙法就这么简单。这么简单,你又不相信了。不相信就是业障现前。要不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怎么能叫做圆满的究竟方便。圆满的究竟方便,就是人人能做得到,方法绝对简单容易,而且成就第一高妙。遇到这个法门实在不容易。障有厚薄不一样。总而言之,死心塌地修这个法门,你的业障完全消除了。只要你还有一点点业障,你不会相信这个法门。因为这个法门是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所选择的。你有业障,怎么可能选择这个法门?你对这个法门不怀疑,一心一意的修学,证明业障已经消除,差不多可以跟文殊菩萨看齐。
2000。10。24。
附录:
无形无质却极有效用的“波旬绝缘膜”
常言道“佛度有缘人”,但坡主却认为此言太模糊、不够准确,乃改之作“佛度有福人”。
《金刚经》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就是说,在我们所身处的末法时代,尚能得闻且信受佛法者,或者说
人身佛法兼得者,是以多生累劫积善为基础的。世间本无偶然事,一切都在因果中。
所以,福德不够的人,或者说是业深障重的人,是很难接受佛法的,即使你拿把枪逼着他背下坡主通俗易懂的弘法网页,他也不会信佛,很可能还会诅咒坡主脑子有问题呢。还有些人毕生以“研究佛教”为职业,成为著作等身的知名“佛教学者”,可他就是不信更不修,还以为正信佛法者都是“盲目迷信”。将南师书籍引入中国大陆的功臣练性乾先生,也是很遗憾的一例(参见《我读南怀瑾》)。这些人一辈子坐在粮仓里,却与寒风中的乞丐同样饿毙。
俺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大群朋友同来我处作客,说得热闹投机,可一旦有人将话题引入佛学探讨,立刻就会有许多人进入元神游走魂不守舍状,往往只有小部份人能精神集中地谈话听话,可一旦话题离开这佛学,则那些神游者立刻元神返回神采飞扬。我知道是他们的宿业阻碍了他们的佛缘,是他们没有“资格”得受佛法。好比有一层无形无质无影无踪却非常有效的“绝缘膜”,将他们紧紧包裹,让他们无福得受佛学这救命的甘霖。这个绝缘膜,我叫他“波旬膜”。
在西方工商业文化席卷全球,东方文化奄奄一息的今天,众生为物所驭疲于奔命妄作诸业受无量罪,作恶日多而积善日少,所以这波旬膜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大,娑婆众生与佛法的缘分也越来越小,这就是佛法将渐灭的原因。
南师说净宗密宗二家流行,即是佛法将灭的征兆。这说法很有道理,因为这二家都是重在真修实证,却难于讲理的。所以这二宗流行,则信佛者将渐渐走光,此间佛法就灭了。
对这个江河日下的悲惨局面,人微言轻的坡主只有一个螳臂挡车的主意,即将传统净宗修行者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园。”改为“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悉皆归正觉。不负佛深恩。”希望能将我们修“观音宗”行者的功德,如甘露洒向这人欲横流苦痛无量的人间,多少起到一些增加众生福德的作用,至少对只差一点点福份就可以接受佛法的人们,能正好够得着观世音菩萨成千上万救人的手(参见美国电影《绝岭雄风》开始处)。
在我梦想中,若如此发愿的修者渐渐增多,如甘露普降人间,则可以日益将波旬膜的覆盖面收缩,从而扭转佛法渐灭的大局。
要真能让佛说末法渐至的预言彻底落空,我才高兴呢。
若得苦海化觉海,粉身碎骨心也甘。
2000。9。14。于和尚坡。
引文完。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面讲过,发菩提心之后,并非就一切妥善了,还有误入歧途之可能。故还需摄住心,心摄妥善,擒贼得王,纲举目张,这身语意皆不会出问题的。
而心之难摄,也是众所周知,正如吴承恩老比喻的是只顽劣猴子,若以自心求降自心,好比以手引自发而求升天,大难大难。正如地藏菩萨叹曰“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大家若反思自己每天所动的念头(意),就知摄心之难了,难敌烦恼习气业力之积重难返啊!而心若不摄妥,则修行不会得力沦陷苦海无有出期。此事难到足以令上根利器的慧可为求其法而立雪断臂!故知须菩提此问题的精辟,所以佛在后面赞叹“善哉善哉”(“问得好啊问得好啊”)。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里佛对须菩提所提之妙问表示赞叹,并印证了他的说法,也答应了将详细开示之。须菩提长老再代表我们大家表示毕恭毕敬洗耳恭听。
经文行到这里,鸣锣开道龙套铺排等已经充分就绪,好戏就要开场了!!!
----------------------------------------------------------------------
[习题:]
1. 佛陀为什么不自说,而要等到须菩提劝请才说?
坡答:
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学习笔记
感谢南师大慈大悲,费了许多的心血精力将以难读著称的《楞伽经》译为白话,的确让有志于研读本经者多了一条拐杖。
但因为我自己学佛的功底基础均较浅薄,故看起来南师的译文简直成了白话的另一种难读的楞伽经版本。古人都谓佛经难读,《楞伽经》尤其难读。就我而言,之所以基本上读不懂这经,主要是因为这些原因:
第一。自己古文功底太差。这一点得部分地归咎于制订现代教育体系的人们,已经将古典文化的训练几乎完全删除于常规教育内容之外,当然这也是百年前开始的东方文化劫难所致。虽然我现在也抽空在生吞活剥地读《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之类补课,但目前仍然是临阵磨枪,徒有些骗骗人的光感而已,这一点尚需假以时日。
第二。佛所说法的对象、场所并不仅限于人间世界,好比是这教师同时开设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课,我们人类众生仅仅是幼儿园层次的班级。故佛在这一层次所说的法,听众主要为阿难等人间常随弟子,这时佛所说的内容就教易理解,这种经因此就比较好懂,比如《阿弥陀经》等,而《金刚经》则是这类经中较深奥难懂的一部,所以在该经中佛耐心地将其核心思想翻来覆去地重复宣说。有一些经是佛主要针对远高于人类的众生说的,这些经开始时描述的多是各种世界的菩萨天人们从四方而来(不知是否有些是乘着UFO 的),热闹非凡,本经也正是如此,这时佛的人间常随众们就基本上是旁听生了,在讲有些经的时候阿难他们根本就没法去旁听,比如密宗所依据的《大日经》、《金刚顶经》等,这种情况下佛所讲的内容就好比是大学课程,其经文在我们读起来往往就会很难懂了。要读懂这些经文,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通过修持而提高自身的智慧层次,好比由幼儿园逐渐升级直入大学水平,而仅靠绞尽脑汁的层层分析是吃不透的,以幼儿园水平如何能理解微积分或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使劲读”的搞法正好比对于超声波次声波的信息,用“使劲听”去研究。拉倒罢!
而一旦修持有成,则读懂这些经应该并不难,所以达摩祖师传此《楞伽经》作为印证修禅者成就的方法,好比是留下一套大学考题,真可谓精辟之极、高瞻远瞩!!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禅宗改用《金刚经》为据,虽于参灭相大有助益,但这测试题却也大大降了难
度,故之后的禅宗便逐渐鱼龙混杂、逐渐趋于没落。而这一切又全在达摩祖师意料之中!道家评佛门,有只认佛祖观世音菩萨等直到六祖为“大觉金仙”说法,对其余禅师皆不予承认,我以为这有一定道理。
重复强调,学佛主要是一种依据实践修证自身不断升级的事,而不是如世间哲学一般用大脑分析去作纯理论的推理演绎,对于单纯苦读经文者,借用南师书中提到的禅师之说法是: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偈曰:
凡夫学佛,如蛇吞象。
智者学佛,转蛇成象。
此象非象,乃是名象。
蛇象俱亡,无形无相。
若有人来弄禅法,俺就请他说楞伽。
如果我能有幸在此残生中修得这“大学”身份,我想我会尝试着说简化的楞伽,那将是测试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或者说是文字般若的一道极有趣的难题。
南无三世一切佛菩萨!!!!!!
99。10。1。21:45pm
2. 须菩提既然是「解空第一」为什么还需要这些胡跪、合掌等礼节?
坡答:
佛祖既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为何还要亲自出马去乞食,而非现在的“有身份”人物一般叫“来人!立刻给我送钵饭
来!!!”????
这些作秀,都是表演教导我们“傲不可长”。
孔圣曾说:一个人假使有周公(孔老的至高无上偶像)一样的德行才干,却傲慢,那就一无是处了。
3. 如来的护念付嘱诸菩萨是什么意思?
坡答:
前面已经有翻译。
4. 经文「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如是有什么含意?
坡答:
“如此这般”。
在这里有许多讲经师父大有发辉,其它地方亦然,比如南怀瑾老师等对“善护念”作有发挥,解释成“善保护自己的念头”,并说于此佛意已显,但须菩提没听明白,偏偏还要等答案,于是再有下文(见《金刚经说什么》)。坡主不敢评论,推托以“解无定解。都有道理,见仁见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