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课程代码:016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巨噬细胞将抗原信息主要传递给
A.NK细胞
C.B细胞和相关淋巴细胞
2.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小的是
A.静电引力
C.范登华引力 B.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B.记忆细胞和相关淋巴细胞 D.T辅助细胞和相关淋巴细胞
3.切除胸腺的新生动物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
A.巨噬细胞
C.B淋巴细胞 B.粒细胞 D.T淋巴细胞
4.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
A.比例性
C.可逆性
5.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1 B.特异性 D.亲和性
A.IgA B.IgM
C.IgG D.IgE
6.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使离子交换剂获得再生
A.蒸馏水反复浸泡 B.酸碱反复处理
C.自来水反复冲洗 D.蒸馏水浸泡和自来水冲洗
7.制备人工抗原时,最常用于耦联半抗原的载体是
A.人血清白蛋白 B.牛血清白蛋白
C.兔血清白蛋白 D.牛甲状腺球蛋白
8.可用来进行定量测定的试验是
A.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B.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C.免疫电泳 D.对流免疫电泳
9.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荧光物质是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镧系稀土元素(Eu3+)
C.四乙基罗丹明 D.藻红蛋白
10.结核菌素试验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11.动物放血应在末次免疫后
A.1~3天 B.5~7天
C.7~10天 D.10~20天
12.颗粒性抗原免疫接种的方法通常采用
A.皮下注射 B.淋巴结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内注射
13.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
A.室温 B.-4℃
C.-20℃ D.液氮
14.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
A.抗体带正电荷 B.抗体带负电荷
C.电渗作用 D.电泳作用
15.能用于抗原定位检测的实验为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2
A.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C.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16.目前ELISA中应用最广泛的底物是
A.OPD
C.TMB B.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D.ELISA B.ABTS D.5-ASA
17.胶体金标记蛋白加稳定剂后,在一定浓度下,4℃可保存多久
A.几天
C.几个月
18.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为
A.FITC
C.PE
19.细胞活力测定常用的简便方法是
A.伊红染色
C.台盼蓝染色
20.检测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
A.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C.B淋巴细胞计数 B.溶血空斑试验 D.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 B.美蓝染色 D.抗酸染色 B.RB200 D.TRITC B.几个星期 D.几年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免疫系统由免疫___________、免疫细胞和免疫___________组成。
22.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可将抗原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凡参与辅助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_,最常见的主要辅佐细胞有单核吞噬细胞和___________两大类。
24.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包括:___________、丝裂原和___________。
25.离心分离是以离心力加速不同物质沉降分离的过程,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离心、密度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3
梯度离心和___________离心等。
26.蛋白质盐析沉淀分离后,需要将蛋白质中的盐除去,常用的脱盐方法有___________、超滤法和葡聚糖凝胶G50___________。
27.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___________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电泳法可分为___________和区带电泳两大类。
28.根据检测器位置及其检测的光信号性质的不同,免疫浊度测定分为免疫___________浊度测定和免疫___________浊度测定。
29.流式细胞仪(FCM)的三大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数据处理系统。
30.化学发光与荧光的区别是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发能不同。荧光是吸收了___________使分子激发而发射的光,化学发光是吸收了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___________使分子激发而发射的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完全抗原
32.细胞因子
33.亲和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何谓间接凝集反应?
35.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
36.简述酶免疫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7.试述免疫应答的过程。
38.阐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39.阐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4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课程代码:016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巨噬细胞将抗原信息主要传递给
A.NK细胞
C.B细胞和相关淋巴细胞
2.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小的是
A.静电引力
C.范登华引力 B.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B.记忆细胞和相关淋巴细胞 D.T辅助细胞和相关淋巴细胞
3.切除胸腺的新生动物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
A.巨噬细胞
C.B淋巴细胞 B.粒细胞 D.T淋巴细胞
4.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
A.比例性
C.可逆性
5.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1 B.特异性 D.亲和性
A.IgA B.IgM
C.IgG D.IgE
6.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使离子交换剂获得再生
A.蒸馏水反复浸泡 B.酸碱反复处理
C.自来水反复冲洗 D.蒸馏水浸泡和自来水冲洗
7.制备人工抗原时,最常用于耦联半抗原的载体是
A.人血清白蛋白 B.牛血清白蛋白
C.兔血清白蛋白 D.牛甲状腺球蛋白
8.可用来进行定量测定的试验是
A.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B.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C.免疫电泳 D.对流免疫电泳
9.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荧光物质是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镧系稀土元素(Eu3+)
C.四乙基罗丹明 D.藻红蛋白
10.结核菌素试验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11.动物放血应在末次免疫后
A.1~3天 B.5~7天
C.7~10天 D.10~20天
12.颗粒性抗原免疫接种的方法通常采用
A.皮下注射 B.淋巴结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内注射
13.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
A.室温 B.-4℃
C.-20℃ D.液氮
14.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
A.抗体带正电荷 B.抗体带负电荷
C.电渗作用 D.电泳作用
15.能用于抗原定位检测的实验为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2
A.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C.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16.目前ELISA中应用最广泛的底物是
A.OPD
C.TMB B.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D.ELISA B.ABTS D.5-ASA
17.胶体金标记蛋白加稳定剂后,在一定浓度下,4℃可保存多久
A.几天
C.几个月
18.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为
A.FITC
C.PE
19.细胞活力测定常用的简便方法是
A.伊红染色
C.台盼蓝染色
20.检测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
A.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C.B淋巴细胞计数 B.溶血空斑试验 D.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 B.美蓝染色 D.抗酸染色 B.RB200 D.TRITC B.几个星期 D.几年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免疫系统由免疫___________、免疫细胞和免疫___________组成。
22.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可将抗原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凡参与辅助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_,最常见的主要辅佐细胞有单核吞噬细胞和___________两大类。
24.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包括:___________、丝裂原和___________。
25.离心分离是以离心力加速不同物质沉降分离的过程,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离心、密度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3
梯度离心和___________离心等。
26.蛋白质盐析沉淀分离后,需要将蛋白质中的盐除去,常用的脱盐方法有___________、超滤法和葡聚糖凝胶G50___________。
27.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___________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电泳法可分为___________和区带电泳两大类。
28.根据检测器位置及其检测的光信号性质的不同,免疫浊度测定分为免疫___________浊度测定和免疫___________浊度测定。
29.流式细胞仪(FCM)的三大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数据处理系统。
30.化学发光与荧光的区别是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发能不同。荧光是吸收了___________使分子激发而发射的光,化学发光是吸收了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___________使分子激发而发射的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完全抗原
32.细胞因子
33.亲和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何谓间接凝集反应?
35.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
36.简述酶免疫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7.试述免疫应答的过程。
38.阐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39.阐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浙江2013年1月自考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