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保洁人员院感知识试卷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在处理各种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处理液体污物时戴护目镜,做好个人防护,本项工作完成后必须立即脱去手套并洗手,护目镜每次使用后消毒备用。( √ )
2、出现职业暴露后要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若污物溅入眼内可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结膜;若污染利器刺伤要立即挤出局部的血液并消毒。( √ )
3、当台面、地面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物与消毒,使用后的拖把、抹布必须再次消毒。( √ )
4、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 )
5、要经常保持各病区洗刷间的整洁,拖把应在专用拖把池清洗,不可在其他洗刷池清洗。( √ )
6、使用后的各种清洗工具和清洁车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不可随意放置在病区走廊。( √ )
7、保洁人员掌握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储存处理的方法,严格依法处理医疗废弃物,严禁私自处理或贩卖医疗废物。( √ )
8、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 )
9、洗手是切断接触传播的最简便及最有效的措施。( √ )
10、医院医疗废物袋的颜色应为黄色,生活垃圾袋的颜色应为黑色。医疗垃圾超过垃圾袋或容积的3/4时,应有效的封口。(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 湿式清洁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采用有效氯 1000 mg/L溶液擦拭)。
2、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物时,采用 湿式清洁 ,当受至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与消毒(采用有效氯 1000 mg/L溶液擦拭)。
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在产生地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感染性和病理性医疗废物应装入 黄色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损伤性医疗废物装入 利器盒 或 防刺 、 防渗漏 的容器。
4、病区擦拭布巾使用后清洗干净,在 25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
30min ,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拖把使用后清洗干净,在 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 ,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5、医疗废物的暂存:符合标准设施,有明显 警示标识 ,专人管理、定期消毒,贮存时间小于 2 天,冷藏小于 7 天,做好交接记录,( 医疗废物交接记录) ,医疗废物只能交给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处理。
6、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内容包括: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 产生日期 、 类别 及特别说明。
三、简答题:(共50分)
1、医疗废物分类?(20分)
答: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2、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原则?(30分)
答:(1)医务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发生HIV 职业暴露后,如为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表面应立即用肥皂等清洗,再用清水、自来水冲洗;如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2)如有伤口: 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垂直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0.5%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0.2%次氯酸钠、3%双氧水等)进行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2014年保洁人员院感知识试卷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在处理各种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处理液体污物时戴护目镜,做好个人防护,本项工作完成后必须立即脱去手套并洗手,护目镜每次使用后消毒备用。( √ )
2、出现职业暴露后要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若污物溅入眼内可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结膜;若污染利器刺伤要立即挤出局部的血液并消毒。( √ )
3、当台面、地面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物与消毒,使用后的拖把、抹布必须再次消毒。( √ )
4、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 )
5、要经常保持各病区洗刷间的整洁,拖把应在专用拖把池清洗,不可在其他洗刷池清洗。( √ )
6、使用后的各种清洗工具和清洁车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不可随意放置在病区走廊。( √ )
7、保洁人员掌握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储存处理的方法,严格依法处理医疗废弃物,严禁私自处理或贩卖医疗废物。( √ )
8、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 )
9、洗手是切断接触传播的最简便及最有效的措施。( √ )
10、医院医疗废物袋的颜色应为黄色,生活垃圾袋的颜色应为黑色。医疗垃圾超过垃圾袋或容积的3/4时,应有效的封口。(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 湿式清洁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采用有效氯 1000 mg/L溶液擦拭)。
2、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物时,采用 湿式清洁 ,当受至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与消毒(采用有效氯 1000 mg/L溶液擦拭)。
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在产生地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感染性和病理性医疗废物应装入 黄色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损伤性医疗废物装入 利器盒 或 防刺 、 防渗漏 的容器。
4、病区擦拭布巾使用后清洗干净,在 25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
30min ,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拖把使用后清洗干净,在 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 ,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5、医疗废物的暂存:符合标准设施,有明显 警示标识 ,专人管理、定期消毒,贮存时间小于 2 天,冷藏小于 7 天,做好交接记录,( 医疗废物交接记录) ,医疗废物只能交给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处理。
6、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内容包括: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 产生日期 、 类别 及特别说明。
三、简答题:(共50分)
1、医疗废物分类?(20分)
答: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2、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原则?(30分)
答:(1)医务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发生HIV 职业暴露后,如为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表面应立即用肥皂等清洗,再用清水、自来水冲洗;如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2)如有伤口: 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垂直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0.5%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0.2%次氯酸钠、3%双氧水等)进行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