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P1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主题为《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P2首先问问自己:
1.你为什么当老师?
2.你愿意当老师吗?
3.你想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是孩子喜欢的老师、受家长欢迎的老师、还是受大家爱戴的老师呢?)
P3二问自己:
1. 为谁而工作?(为自己?还是为家人?)
2. 在工作中你事事等待领导安排,还是主动出击寻找机会?
3. 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你是以抱怨和牢骚来应对,还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化解呢?
P4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再思考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称职的老师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分享一个案例)
P5砌墙还是创造人类艺术?
▲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 10年后:
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
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
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了„„
点击页面出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大家说说自己的观点!
P6▲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总结:第一个人,只是在做自己的一份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对自己工作的热情与激情,没有目标;
第二个人,则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一项工程,很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第三个人,是边干边哼着歌曲,以乐观的工作态度,充满了信心,将自己工作视为做一项事业,那便成了老板。
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想这个案例老师们听后,从中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启示!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你的本职工作中,从而获得一些快乐呢?
P7 ▲ 首先你就要爱你的工作,把它当事业来经营,这样才会快乐,幼教这份事业不比其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孩子都应该得到爱。如果你讨厌孩子,那么你的教育没等开展就结束了。(点击页面)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 做教师,就要爱这个职业,如果不爱它就趁早离开它,如果离不开它,就趁早爱它。一个人是否快乐,主要不取决于他在什么岗位,而是取决于他爱不爱自己的岗位。
P8 ▲过去,衡量一位幼儿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常常是考核弹琴、唱歌、跳舞、说普通话、绘画等五项技能,但是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敬业精神;(我想这点大家都应该明白!)
P9 ▲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
提问:那大家对师德、师智、师能中的德、智、能是怎么理解的呢?德指的是什么?智指的是什么?能又指的是什么呢?)
点击页面出现:
*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
*师能只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本职工作中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呢?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师德和人格显得更重要。
P10 四再问问自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父母将可爱的孩子交到您的手中,亲爱的老师们,您会怎样教育这些孩子呢?
……(让我们来看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P11 面对弱小的孩子,她们是这样的:点击页面出现照片
提问:看着这几张照片: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发生在哪的案例?
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教师、颜艳红虐待儿童的照片。
你们看照片:她揪起孩子的耳朵离地面已有20厘米,孩子是哇哇大哭,可是老师呢?却笑容满面。还说:拍照片仅仅为了好玩取乐。同时她还用胶带将孩子的嘴
巴粘住、把孩子倒着置于垃圾桶里。如果这个孩子是她自己的,她还会做出这样的虐待行为吗?
P12再看这个案例:
2011年6月13日,几十位家长站在济南世纪佳园内大风车幼儿园门口维权。他们告诉记者,他们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遭到了一位季老师的体罚和虐待,孩子们被要求做金鸡独立、下跪、双手抱头蹲下等动作,还有的女孩被该老师抓头发,孩子们看的动画片居然是《鬼妈妈》。而在家长提供的录像里,季老师部分承认家长的指责。 P13
因为幼童午睡时间不老实,幼师竟然用笔尖扎儿童的脚底板进行惩罚。2011年11月14日位于罗湖金稻田路紫荆花园小区的紫荆幼儿园向媒体承认,园内发生老师体罚学生事件,有四名学生被教师用笔尖扎脚底板,目前已将涉事老师开除,并将与家长协商后续处理。涉事老师也面对媒体道歉。
P14
福州电视台《新闻110》2011年11月26日报道:耶鲁文华幼儿园是所国际性双语幼儿园K3A班英文老师秦晓燕对于中午不按时睡觉的孩子,责令他们脱光全身衣服,一丝不挂裸体排列站在厕所或者教室里长达5分钟以上,目前五位被要求脱光衣服的孩子基本上都发烧或者感冒。其他没有被体罚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反馈了这个情况,而且非常担心着问自己的父母“妈妈,下一个会不会是我!”(给孩子心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内心已经有了阴影)
P15
2012年5月17日《信息时报》刊登的一则消息称,汕头“童之梦龙禧幼儿园”两名年轻女教师教唆一名幼儿园女童扇耳光、脚踹另一男童的视频被曝光,在当地引起巨大的反响。令人不解的是,两位女教师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仅仅是因为孩
子“不听话!”
P16
中国台湾网2012年3月9日消息:据台湾新竹市某幼儿园的李老师因学生淘气不听话,对学童进行抓双脚倒吊、纸棒抽打等体罚与恐吓动作,吓得学童出现尿床、咬指甲等抗拒上课的焦虑反应。这样残忍的事已经屡见不鲜
P17
1.有一个叫毛毛的孩子,爱说爱动,爱跟同伴打闹,老师为此很头痛。为了教育他,有一天老师让其站在小椅凳上把两只胳膊举起来,站了四十分钟。
2.到了午饭时间,孩子们还在喧哗,老师一怒之下责令孩子自打嘴巴。
3.为了让孩子听话,守纪律,老师用压腿、罚站、不给喝水、不让上厕所等方法作为“教育”手段。
4.重庆一教师罚咳嗽吐痰的女孩舔吃口痰。
5.山东济南一教师对15个孩子实施蹲小黑屋、抓头发、打屁股、看恐怖片。 P18看了上述案例:我们不禁感叹:
1.我们的幼儿园怎么了?
2.我们的幼师又怎么了?
3.为何在幼师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P19这些案例中:对孩子体罚及变相体罚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首先对孩子、对家庭危害:从此会在幼儿弱小的心底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不再轻易信任别人,害怕上幼儿园,惧怕老师,给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灰雾,要花很多时间去弥补孩子所受的精神创伤。
其次:幼儿园的危害。幼儿园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内部整改,导致取消办园资格,所有的荣誉毁于一旦,无法继续生存。
这些教师呢?承担相应的责任,取消教师资格,受到社会公众和自我良心的谴责。
提问:以前社会、公众对教师的角色形象是什么?(点击页面)
P20 把教师比喻成:人梯、春蚕、蜡烛、无私奉献。说幼儿教师是善良、温柔的,整天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说教师是“孩子王”。可是那些体罚、虐待儿童的事情发生后,社会、公众对教师的重新定义又是什么呢?
枉为人师、巫婆、势力、凶狠、脑残、变脸王。
听了这些词语后再做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心情如何?(愤怒、不平、委屈、难过)P21
但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事什么? P21反省!
P22我们应该知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一、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二、具备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三、知道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对教师的要求
P23首先我们来一起讨论:一、树立正确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所谓:观念是教师的灵魂,思想引领行动,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长远发展。
P24涵盖了(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你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到成人的重视!必须做到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因为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长大后独立生存的人;
大家都知道:孩子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孩子的人
格和性格;这个时期是发展孩子智能、语言表达能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 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创设适应孩子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独特认知特点;
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同于学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最突出的特点是:
A直接兴趣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受兴趣的直接影响,就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学起来快、积极、主动性高,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学。
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内动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都要以“激发幼儿兴趣为主”。这样孩子在接收新事物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B直接经验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时常:根据幼儿的需求,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创设适宜幼儿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来学习,在操作过程中接纳幼儿的看法、观点和认知水平,哪怕是错误的也要接受,但此时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4、儿童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是: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希望我们教师在接受差异的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独立个性。善于发生幼儿的闪光点!
P25(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1、幼儿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纲要》总则第二条就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也就是所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一个人终身
学习和发展做准备。那教师要调整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和“教与学”的方式,不是我教你学,而是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大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所谓乐学:就是幼儿对学习有兴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会学:强调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学习,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不知道的知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2、教育的作用是引起和促进学习,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
当我们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体时,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教师什么时候“教”, “教什么”。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讲”和“直接告诉”,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一日生活都是教育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正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比如:喝水,如何喝水可以组织一次活动,但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喝水的需求,教师要允许孩子随时去喝;其二,孩子喝水时要提醒节约,喝多少接多少,同时不要洒、关好水龙头等是随时都在进行的教育活动。
P26(三)、树立良好的教师观
*过去,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同时也是付出者,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幼儿是接受者、是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东西。
* 而新型的教师观则是:激趣、启思、导疑(激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在工作中不仅仅只是付出,还不断的发展着自己,完善着自己,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
小结: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承担着巨大的社会重任,肩负着家长、幼儿园的重托,怎样做才不辜负这些责任呢?现在我们共同探讨第二个问题:
P27 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P28包括:(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思想素质)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要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否则将一事无成。
所谓事业心:是指干一行爱一行,做幼儿教师首先要爱孩子,爱本职工作,有了“爱”就一定会付出。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对孩子对事业的真诚。
(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记得有一位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的难度,不比当一个好教授的难度小。这位园长,很体贴教师、很善解人意。做一名幼儿教师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样样精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什么都想知道的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甚至是象孩子学习的教师。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带动孩子的求知欲。幼儿园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博,而不是专、精。专业技能在幼儿园工作中用得很多,如:张嘴就会唱,拿起笔就会画,听到音乐就会跳。打开书就会讲。也因此才会造成幼儿教师只要会弹,唱、跳、画就可以的错误认识。
(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
最简单就是:能够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设计活动、实施活动。
(四)、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扑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指:对孩子的观察、对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要有使用多媒体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
最简单的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会制作课件。查阅资料;
为了使区域活动有质量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动脑、动手去制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且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
(六)、要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不仅学会与孩子交流方式方法;
还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艺术;
学会与家长沟通技巧。
P29(七)、幼儿教师要有健康身体和心理
好的身体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
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快乐,所以要幽默一些。因为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就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教师好的心态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
教师如果有一颗宽容的心,孩子会没有压力、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会从正面入手,不挖苦、讽刺孩子,积极的鼓励孩子,赏识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
2.用爱的微笑去面对孩子
因为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
面对孩子微笑,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爱你,孩子!”。
3.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作为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如:“孩子,你真棒!”,使孩子产生成功的体验。
4.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渴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因为人总是在得不到的时候最想得到,轻易得到的反而不珍惜,
因此,调动孩子,让孩子在朝思暮想中获得爱,使他们明白,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想寻找快乐就要自己去努力。聪明的老师总会给孩子留点“渴望”的余地。
5.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光给予孩子爱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体验爱、收集爱,作为老师应让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学会发现爱、感受爱。
6.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作为教师应适当约束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7.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所有生命都该得到尊重。包容孩子,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教师,就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
8.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爱就像口袋,往里装时是满足,往外掏时是成就,付出爱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作为教师,应该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
P30 三、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对教师的要求
P31(一)、要具备“六勤”也可称为(六多)
眼勤(多看)在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
在闲暇时:自己多看书、多看报、丰富自身知识;还要会看他人的言行
举止,取长补短,做个有心人。
耳勤(多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听领导的指导、同事的建
议、家长的呼声。通过多听,反思自己的工作。
手勤(多做)看到、想到、听到就要做到。实践出真知。
脑勤(多想)多思多想才会使人更聪明,反思是多想的具体表现。
腿勤(多走)时刻与孩子一起活动,陈鹤琴先生曾说:“如果你要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儿童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参加到儿童的队伍里去。
嘴勤(多说)要和孩子、家长、同事、领导多沟通、多探讨。尤其,安全工作需要嘴勤,可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P32 (二)、要做到“六心”
提问:老师们你们知道这里所说的“六心”是指哪“六心”啊?
我们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待孩子就要以“爱“为首,“爱”的需求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因此要做到:喜欢孩子要真心、孩子生活要关心、教育孩子要精心、观察孩子要细心、引导孩子要耐心、服务家长要热心。
来我们互动一下:
喜欢孩子要?真心:是基础,你不真心喜欢孩子,我想您不会心甘情愿的做幼教工作,只有真心喜欢孩子,你为他们的付出才会无怨无悔。
孩子生活要?关心:孩子的心情怎样、天气变化了衣服穿的多少、孩子病了吗?怎么不愿动?等等都要关心。
教育孩子要?精心:生活无小节,处处是教育。教学无小事,事事要精心。 观察孩子要?细心: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要尽收眼底。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为什么他不愿参加活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看到了,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要?耐心: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水准来要求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孩子,要耐心的引导幼儿学习,让他们在不同水平上有提高。
服务家长要?热心:前面已经设计到了就不在讲,自己在工作中去体会,因为我们在座的有的也是家长。
小结:其实这“六心”是在活动过程中,综合体现的,怎样去把握这是艺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教师,既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在这里的含义是:做一件事情没有固定模式,而是应该在活生生的过程中去把握,对幼儿教师的挑战也正体现在这。
P33(三)在生活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师、能师、人师。
“经师”是教师的初级境界。其特点是,比幼儿先懂得某些知识或是比幼儿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属于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幼儿。
“能师”也叫智慧型教师。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常地、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所谓: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主要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幼儿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从而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
“人师”是教师的事业境界。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同时也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能够给幼儿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幼儿的人格。做到不教之教。
P34 最后,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孩子比鲜
花更需要呵护》
苏霍姆林斯基在做一所小学校长的时候,校园花房里长出几朵非常大的玫瑰,全校同学都很惊讶,每天来看这朵玫瑰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照常在校园中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一朵玫瑰,而后拿着它从容地往外走„„
提问:故事讲述到这里,我们不妨停下来假设一下,如果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我们碰到孩子摘花会怎样做呢?(1、可能会一把夺过鲜花,大声训斥:这么好看的花你为什么摘?别人怎么看!2、叫家长来,怎么教育的„„3、可能还会惩罚孩子)。
提问: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做的呢?(点击页面)他俯下身去,亲切的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几朵大玫瑰,奶奶有点不信,我摘一朵送给她看,她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听了小女孩的话,他的心颤动了,他领着孩子回到花房,又摘下两朵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好孩子;这一朵送给妈妈,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点击页面:听到这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小结:我想,这就是大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做一名新时期德才兼备、合格、称职的幼儿教师。 谢谢大家!
杨艳丽
2013年8月
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P1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主题为《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P2首先问问自己:
1.你为什么当老师?
2.你愿意当老师吗?
3.你想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是孩子喜欢的老师、受家长欢迎的老师、还是受大家爱戴的老师呢?)
P3二问自己:
1. 为谁而工作?(为自己?还是为家人?)
2. 在工作中你事事等待领导安排,还是主动出击寻找机会?
3. 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你是以抱怨和牢骚来应对,还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化解呢?
P4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再思考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称职的老师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分享一个案例)
P5砌墙还是创造人类艺术?
▲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 10年后:
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
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
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了„„
点击页面出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大家说说自己的观点!
P6▲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总结:第一个人,只是在做自己的一份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对自己工作的热情与激情,没有目标;
第二个人,则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一项工程,很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第三个人,是边干边哼着歌曲,以乐观的工作态度,充满了信心,将自己工作视为做一项事业,那便成了老板。
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想这个案例老师们听后,从中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启示!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你的本职工作中,从而获得一些快乐呢?
P7 ▲ 首先你就要爱你的工作,把它当事业来经营,这样才会快乐,幼教这份事业不比其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孩子都应该得到爱。如果你讨厌孩子,那么你的教育没等开展就结束了。(点击页面)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 做教师,就要爱这个职业,如果不爱它就趁早离开它,如果离不开它,就趁早爱它。一个人是否快乐,主要不取决于他在什么岗位,而是取决于他爱不爱自己的岗位。
P8 ▲过去,衡量一位幼儿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常常是考核弹琴、唱歌、跳舞、说普通话、绘画等五项技能,但是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敬业精神;(我想这点大家都应该明白!)
P9 ▲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
提问:那大家对师德、师智、师能中的德、智、能是怎么理解的呢?德指的是什么?智指的是什么?能又指的是什么呢?)
点击页面出现:
*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
*师能只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本职工作中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呢?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师德和人格显得更重要。
P10 四再问问自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父母将可爱的孩子交到您的手中,亲爱的老师们,您会怎样教育这些孩子呢?
……(让我们来看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P11 面对弱小的孩子,她们是这样的:点击页面出现照片
提问:看着这几张照片: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发生在哪的案例?
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教师、颜艳红虐待儿童的照片。
你们看照片:她揪起孩子的耳朵离地面已有20厘米,孩子是哇哇大哭,可是老师呢?却笑容满面。还说:拍照片仅仅为了好玩取乐。同时她还用胶带将孩子的嘴
巴粘住、把孩子倒着置于垃圾桶里。如果这个孩子是她自己的,她还会做出这样的虐待行为吗?
P12再看这个案例:
2011年6月13日,几十位家长站在济南世纪佳园内大风车幼儿园门口维权。他们告诉记者,他们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遭到了一位季老师的体罚和虐待,孩子们被要求做金鸡独立、下跪、双手抱头蹲下等动作,还有的女孩被该老师抓头发,孩子们看的动画片居然是《鬼妈妈》。而在家长提供的录像里,季老师部分承认家长的指责。 P13
因为幼童午睡时间不老实,幼师竟然用笔尖扎儿童的脚底板进行惩罚。2011年11月14日位于罗湖金稻田路紫荆花园小区的紫荆幼儿园向媒体承认,园内发生老师体罚学生事件,有四名学生被教师用笔尖扎脚底板,目前已将涉事老师开除,并将与家长协商后续处理。涉事老师也面对媒体道歉。
P14
福州电视台《新闻110》2011年11月26日报道:耶鲁文华幼儿园是所国际性双语幼儿园K3A班英文老师秦晓燕对于中午不按时睡觉的孩子,责令他们脱光全身衣服,一丝不挂裸体排列站在厕所或者教室里长达5分钟以上,目前五位被要求脱光衣服的孩子基本上都发烧或者感冒。其他没有被体罚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反馈了这个情况,而且非常担心着问自己的父母“妈妈,下一个会不会是我!”(给孩子心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内心已经有了阴影)
P15
2012年5月17日《信息时报》刊登的一则消息称,汕头“童之梦龙禧幼儿园”两名年轻女教师教唆一名幼儿园女童扇耳光、脚踹另一男童的视频被曝光,在当地引起巨大的反响。令人不解的是,两位女教师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仅仅是因为孩
子“不听话!”
P16
中国台湾网2012年3月9日消息:据台湾新竹市某幼儿园的李老师因学生淘气不听话,对学童进行抓双脚倒吊、纸棒抽打等体罚与恐吓动作,吓得学童出现尿床、咬指甲等抗拒上课的焦虑反应。这样残忍的事已经屡见不鲜
P17
1.有一个叫毛毛的孩子,爱说爱动,爱跟同伴打闹,老师为此很头痛。为了教育他,有一天老师让其站在小椅凳上把两只胳膊举起来,站了四十分钟。
2.到了午饭时间,孩子们还在喧哗,老师一怒之下责令孩子自打嘴巴。
3.为了让孩子听话,守纪律,老师用压腿、罚站、不给喝水、不让上厕所等方法作为“教育”手段。
4.重庆一教师罚咳嗽吐痰的女孩舔吃口痰。
5.山东济南一教师对15个孩子实施蹲小黑屋、抓头发、打屁股、看恐怖片。 P18看了上述案例:我们不禁感叹:
1.我们的幼儿园怎么了?
2.我们的幼师又怎么了?
3.为何在幼师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P19这些案例中:对孩子体罚及变相体罚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首先对孩子、对家庭危害:从此会在幼儿弱小的心底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不再轻易信任别人,害怕上幼儿园,惧怕老师,给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灰雾,要花很多时间去弥补孩子所受的精神创伤。
其次:幼儿园的危害。幼儿园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内部整改,导致取消办园资格,所有的荣誉毁于一旦,无法继续生存。
这些教师呢?承担相应的责任,取消教师资格,受到社会公众和自我良心的谴责。
提问:以前社会、公众对教师的角色形象是什么?(点击页面)
P20 把教师比喻成:人梯、春蚕、蜡烛、无私奉献。说幼儿教师是善良、温柔的,整天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说教师是“孩子王”。可是那些体罚、虐待儿童的事情发生后,社会、公众对教师的重新定义又是什么呢?
枉为人师、巫婆、势力、凶狠、脑残、变脸王。
听了这些词语后再做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心情如何?(愤怒、不平、委屈、难过)P21
但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事什么? P21反省!
P22我们应该知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一、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二、具备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三、知道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对教师的要求
P23首先我们来一起讨论:一、树立正确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所谓:观念是教师的灵魂,思想引领行动,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长远发展。
P24涵盖了(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你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到成人的重视!必须做到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因为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长大后独立生存的人;
大家都知道:孩子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孩子的人
格和性格;这个时期是发展孩子智能、语言表达能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 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创设适应孩子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独特认知特点;
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同于学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最突出的特点是:
A直接兴趣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受兴趣的直接影响,就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学起来快、积极、主动性高,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学。
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内动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都要以“激发幼儿兴趣为主”。这样孩子在接收新事物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B直接经验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时常:根据幼儿的需求,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创设适宜幼儿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来学习,在操作过程中接纳幼儿的看法、观点和认知水平,哪怕是错误的也要接受,但此时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4、儿童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是: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希望我们教师在接受差异的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独立个性。善于发生幼儿的闪光点!
P25(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1、幼儿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纲要》总则第二条就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也就是所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一个人终身
学习和发展做准备。那教师要调整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和“教与学”的方式,不是我教你学,而是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大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所谓乐学:就是幼儿对学习有兴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会学:强调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学习,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不知道的知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2、教育的作用是引起和促进学习,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
当我们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体时,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教师什么时候“教”, “教什么”。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讲”和“直接告诉”,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一日生活都是教育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正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比如:喝水,如何喝水可以组织一次活动,但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喝水的需求,教师要允许孩子随时去喝;其二,孩子喝水时要提醒节约,喝多少接多少,同时不要洒、关好水龙头等是随时都在进行的教育活动。
P26(三)、树立良好的教师观
*过去,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同时也是付出者,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幼儿是接受者、是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东西。
* 而新型的教师观则是:激趣、启思、导疑(激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在工作中不仅仅只是付出,还不断的发展着自己,完善着自己,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
小结: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承担着巨大的社会重任,肩负着家长、幼儿园的重托,怎样做才不辜负这些责任呢?现在我们共同探讨第二个问题:
P27 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P28包括:(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思想素质)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要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否则将一事无成。
所谓事业心:是指干一行爱一行,做幼儿教师首先要爱孩子,爱本职工作,有了“爱”就一定会付出。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对孩子对事业的真诚。
(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记得有一位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的难度,不比当一个好教授的难度小。这位园长,很体贴教师、很善解人意。做一名幼儿教师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样样精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什么都想知道的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甚至是象孩子学习的教师。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带动孩子的求知欲。幼儿园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博,而不是专、精。专业技能在幼儿园工作中用得很多,如:张嘴就会唱,拿起笔就会画,听到音乐就会跳。打开书就会讲。也因此才会造成幼儿教师只要会弹,唱、跳、画就可以的错误认识。
(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
最简单就是:能够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设计活动、实施活动。
(四)、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扑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指:对孩子的观察、对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要有使用多媒体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
最简单的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会制作课件。查阅资料;
为了使区域活动有质量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动脑、动手去制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且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
(六)、要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不仅学会与孩子交流方式方法;
还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艺术;
学会与家长沟通技巧。
P29(七)、幼儿教师要有健康身体和心理
好的身体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
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快乐,所以要幽默一些。因为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就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教师好的心态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
教师如果有一颗宽容的心,孩子会没有压力、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会从正面入手,不挖苦、讽刺孩子,积极的鼓励孩子,赏识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
2.用爱的微笑去面对孩子
因为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
面对孩子微笑,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爱你,孩子!”。
3.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作为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如:“孩子,你真棒!”,使孩子产生成功的体验。
4.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渴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因为人总是在得不到的时候最想得到,轻易得到的反而不珍惜,
因此,调动孩子,让孩子在朝思暮想中获得爱,使他们明白,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想寻找快乐就要自己去努力。聪明的老师总会给孩子留点“渴望”的余地。
5.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光给予孩子爱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体验爱、收集爱,作为老师应让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学会发现爱、感受爱。
6.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作为教师应适当约束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7.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所有生命都该得到尊重。包容孩子,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教师,就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
8.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爱就像口袋,往里装时是满足,往外掏时是成就,付出爱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作为教师,应该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
P30 三、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对教师的要求
P31(一)、要具备“六勤”也可称为(六多)
眼勤(多看)在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
在闲暇时:自己多看书、多看报、丰富自身知识;还要会看他人的言行
举止,取长补短,做个有心人。
耳勤(多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听领导的指导、同事的建
议、家长的呼声。通过多听,反思自己的工作。
手勤(多做)看到、想到、听到就要做到。实践出真知。
脑勤(多想)多思多想才会使人更聪明,反思是多想的具体表现。
腿勤(多走)时刻与孩子一起活动,陈鹤琴先生曾说:“如果你要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儿童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参加到儿童的队伍里去。
嘴勤(多说)要和孩子、家长、同事、领导多沟通、多探讨。尤其,安全工作需要嘴勤,可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P32 (二)、要做到“六心”
提问:老师们你们知道这里所说的“六心”是指哪“六心”啊?
我们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待孩子就要以“爱“为首,“爱”的需求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因此要做到:喜欢孩子要真心、孩子生活要关心、教育孩子要精心、观察孩子要细心、引导孩子要耐心、服务家长要热心。
来我们互动一下:
喜欢孩子要?真心:是基础,你不真心喜欢孩子,我想您不会心甘情愿的做幼教工作,只有真心喜欢孩子,你为他们的付出才会无怨无悔。
孩子生活要?关心:孩子的心情怎样、天气变化了衣服穿的多少、孩子病了吗?怎么不愿动?等等都要关心。
教育孩子要?精心:生活无小节,处处是教育。教学无小事,事事要精心。 观察孩子要?细心: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要尽收眼底。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为什么他不愿参加活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看到了,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要?耐心: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水准来要求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孩子,要耐心的引导幼儿学习,让他们在不同水平上有提高。
服务家长要?热心:前面已经设计到了就不在讲,自己在工作中去体会,因为我们在座的有的也是家长。
小结:其实这“六心”是在活动过程中,综合体现的,怎样去把握这是艺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教师,既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在这里的含义是:做一件事情没有固定模式,而是应该在活生生的过程中去把握,对幼儿教师的挑战也正体现在这。
P33(三)在生活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师、能师、人师。
“经师”是教师的初级境界。其特点是,比幼儿先懂得某些知识或是比幼儿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属于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幼儿。
“能师”也叫智慧型教师。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常地、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所谓: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主要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幼儿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从而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
“人师”是教师的事业境界。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同时也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能够给幼儿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幼儿的人格。做到不教之教。
P34 最后,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孩子比鲜
花更需要呵护》
苏霍姆林斯基在做一所小学校长的时候,校园花房里长出几朵非常大的玫瑰,全校同学都很惊讶,每天来看这朵玫瑰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照常在校园中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一朵玫瑰,而后拿着它从容地往外走„„
提问:故事讲述到这里,我们不妨停下来假设一下,如果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我们碰到孩子摘花会怎样做呢?(1、可能会一把夺过鲜花,大声训斥:这么好看的花你为什么摘?别人怎么看!2、叫家长来,怎么教育的„„3、可能还会惩罚孩子)。
提问: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做的呢?(点击页面)他俯下身去,亲切的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几朵大玫瑰,奶奶有点不信,我摘一朵送给她看,她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听了小女孩的话,他的心颤动了,他领着孩子回到花房,又摘下两朵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好孩子;这一朵送给妈妈,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点击页面:听到这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小结:我想,这就是大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做一名新时期德才兼备、合格、称职的幼儿教师。 谢谢大家!
杨艳丽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