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了你

浅谈“都是为了你”这一父

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进行描述。并以此心理特点为基础,探求父母的“都是为了你”这一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父母这一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的研究为父母提供更为科学的教养策略,以指导父母更好的处理与子女间的关系,进而为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青春期子女 父母态度 人格影响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对人生充满美好幻想和有强烈的竞争精神以及创造力快速发展上升的时期,因此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身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并逐步走向成熟。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性成熟的开始。但是这个时期也会令人烦恼。由于青少年缺乏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他们在升学、就业或爱情等一系列问题面前,容易产生焦虑,困惑不安。这个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中的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在迅速改变,迅速成长。但是其发展极不稳定,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格很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些诸多影响因素中“一切为了孩子”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有益有弊,影响最早、最长久、也最为深远。因此我们因该了解此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形成造成的影响及影响中的利与弊。并为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保证青春期子女良好人格的发展,以达到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

一、“都是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一)狂飙激进,行为偏激

法国启蒙运动的猛将卢梭曾说:“青春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自青春期开始,青少年的身体虽已经基本发育成熟,然而在智慧、认知、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仍延续儿童不成熟的水准。由于生理方面的加速发展,使得他们的个人需要,人生理想,生活信念和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应付环境的行为方

6

式与心理体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家长应适当的向孩子说父母的态度,表明他们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培出感恩的心。如果父母不适时适当,再加上青春期子女现在还不是很成熟,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有些稚嫩。此时如果青春期子女对父母不是心怀感恩,他们就不会理解家长的要求,不会从善意的角度分析家长对自己的做法更不会明白父母为子女所作的一切。这样常常会使青春期子女对父母的要求与劝鉴从而不闻或反向而行。导致青春期子女误入歧途。但也更因为处于此时期,他们的行为会很偏激,思想会很叛逆。所以父母应该注意适度。但好多家长不明白其中道理,一谓强调对青春期子女的付出,不去思考此时子女的身心特征,这往往会使一些青春期子女对父母产生厌烦心理,不再喜欢与父母沟通,更有甚者与父母争吵或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这样子女很容易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行为,进而影响子女的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国学者沙莲香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心理能力方面的发展并不与身体的发展相等。一个身体成熟的青年,其在心理方面未必达到成熟的程度。因为心理能力依赖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文化知识的熏陶。

青春期子女的注意分散。儿童进入青春期,常呈一种不安静的状态。因为在不久以前,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近因身体的变化,其兴趣以改变了方向,但他们未能发现新的有趣的事物。因此他们一会想做这,一会儿想干那,却无一件事情能使他们满意。针对这一情况,父母因该是以帮助引导的方法为子女建立新的积极的兴趣。而不是单单以“一切都是为了你”而想子女施加压力。因为他们在此情况下心里也很烦闷,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感到无聊空虚。如果家长还以此态度打压子女,那他们会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不爱自己,现在家里没有以前的温暖感了,进而很可能导致子女的安全感缺失;还有子女在功课方面并无显著进步。如果父母此态度建立了解子女课业深度的变化上。会使子女在学习方面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更加自信。反之,功课会越来越差,并且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引起自卑心理。

(二)变幻躁动,爱走极端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己、对人、对事的认识、评价和感悟不深刻、不全面、不透彻往往我行我素,飘忽不定,一偏概全。青少年自我调控能力欠缺,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两极性,变化不定,好走极端。这时“都是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也会对青春期人格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方面是父母可以通过此态度对子女的行为进行约束。因为子女往往我行我素,2

但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以偏概全。如果放任子女的行为,使他们从中得到满足感,他们会更加冲动、偏面。如果他们到处碰壁就会产生自卑感、怀疑感。消极方面,有些子女过于反抗,并且与父母关系本来就不太好,这时父母以此态度来要求子女,会使子女感到父母只是在埋怨,是在逼迫他们。这时就会出现子女极端行为,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对以后类似的态度要求也会产生逆反行为。

贺林渥斯曾形象地将青春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即所谓心理上的摆脱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这使得青少年获得了完全的解放,从而能够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如同第一次生理上的“断乳期”对儿童而言是一次危机一样,青少年心理上的“断乳期”也是一种危机,这会给他们带来心理的不适应和不安,使之经历情绪上的骚动与混乱。他们的心理倾向特点主要是否定的,这种否定的倾向,表现为不愉快、烦躁不安、反抗、执拗、粗暴、见异思迁、懒惰等。例如:此时期青春期子女由于懒惰心理导致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这时父母往往想通过此态度来激励子女,但往往适得其反,使青春期子女出现厌学,逃学现象,更有甚者因压力太大辍学或离家出走。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感受性显著提高,常常容易兴奋,兴趣较易转移,意志容易动摇,对什么都怀疑,他们内在的不满情绪使他们对周围的人总想反抗。唱反调,总有一种胡闹的欲望。

案例:小孟(化名),男,19岁,高三学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佳与父母发生争吵,离家出走。后因身上所带钱物用完,才不得不回到家中。据小孟回忆说:上次学校组织了一场考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当时特别没有状态。结果考试成绩出来后发现退步很多,很不理想。后来成绩单被学校寄回家中。父母看到后非常生气,说我不争气,说他们自己的辛苦白费了。最开始我没有说什么,后来我实在忍不住就和他们吵了起来。让我最受不了的是,他们居然给我算起了经济账。说我从小到大花了家里多少钱。每一笔都是他们辛辛苦苦为我挣来的,花这么多钱全都是为了我。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特别孤单、特别无助。感到父母特别可怕。后来我拿上向朋友借来的钱离家出走了。

这一案例很明了的告诉大家。父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通过让子女明白父母为子女的付出来感悟激励子女。。但现在子女处于反抗期,他们会对任何事物都持有否定态度,并且他们很敏感、很片面。这样使他们把问题夸大,把事态看的过于严重。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会使子女对父母的信任降低,并扩大到对社会的不信任。

(三)闭锁文饰,“神秘莫测”

青春期子女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要求和心理特点,他们往往表现出“闭锁性”的心 6

理特点。青少年的情感不太外露,开始带有文饰的、內隐的、曲折的性质,这使他们更易夸大内心感受,并且把问题复杂化;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他们好像突然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大人了。他们一方面更加自觉地希望参加成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也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当成年人对待,让自己享有成人同样的权利。这样使得他们想脱离家长,并想以自己为主导,自己为中心,去自主的从事自己想做的事;青少年有了强烈的自尊心,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认可自己。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悦纳、赏识和表扬,少一些要求和埋怨。

以上心理特点使子女对父母“一切为了孩子”的态度会更加偏激、更易夸大。认为父母故意看不起自己,是在对自己加以束缚和监视。动不动就拿“一切为了你”来要求他们,他们会感觉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他们有时会偏激的认为父母根本没有真正做到为全心全意。认为不会再父母那里不会被认同和悦纳,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表扬和夸奖。如果家长不及时弥补,及时关注。子女会长久处于不被理解、不被关爱、不被表扬的心理体验中,很可能使他们走向自卑心理。

二、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塑造青春期子女的人格

懂得了青春期的特点,并且了解了“一切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人格的影响。为人父母,应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分关爱、多一份体贴。争取作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心理护士”。从多角度,多方式的与子女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心灵。

(一)让子女感受了解父母的心情

许多青春期子女出现上述问题,除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外,还有一点重要原因是:中国父母表达爱时太过于含蓄也太过于严格。往往以高要求及强硬的态度来变相表达对子女的爱。但是由于此时子女的心理特点的原因,他们单单通过自己很难理解父母的释爱方式。使得好多青春期子女认为父母只是在埋怨、批评他们,根本没有真诚相对。而父母看到子女的冷漠态度,会使他们更加心痛,使他们的理智下降,从而使矛盾越来越激化。所以父母应该让子女感受了解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了解他们在对子女进行批评指责时的不忍和不得以。 (二)要理解、接纳子女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4

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三) 做子女的朋友

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据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恼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而是找朋友倾诉。那些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母子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

[2]陆士桢 《青春期教育》 同心出版社 2003年10月

[3]赵一鸣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与人格培养》 辽海出版社 2012年9月

6

6

浅谈“都是为了你”这一父 学生姓名:闫春苗 毕业班级:08心理2班 指导老师:费宏捷 完稿日期:2010-12-14 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的影响

写作提纲

一、本文概述

二、“都是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1. 狂飙激进,行为偏激

2. 变幻躁动,爱走极端

3. 闭锁文饰,“神秘莫测”

三、父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塑造青春期子女的人格

1. 让子女感受了解父母的心情

2. 理解、接纳子女

3. 做子女的朋友

6

浅谈“都是为了你”这一父

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进行描述。并以此心理特点为基础,探求父母的“都是为了你”这一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父母这一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的研究为父母提供更为科学的教养策略,以指导父母更好的处理与子女间的关系,进而为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青春期子女 父母态度 人格影响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对人生充满美好幻想和有强烈的竞争精神以及创造力快速发展上升的时期,因此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身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并逐步走向成熟。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性成熟的开始。但是这个时期也会令人烦恼。由于青少年缺乏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他们在升学、就业或爱情等一系列问题面前,容易产生焦虑,困惑不安。这个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中的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在迅速改变,迅速成长。但是其发展极不稳定,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格很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些诸多影响因素中“一切为了孩子”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有益有弊,影响最早、最长久、也最为深远。因此我们因该了解此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形成造成的影响及影响中的利与弊。并为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保证青春期子女良好人格的发展,以达到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

一、“都是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一)狂飙激进,行为偏激

法国启蒙运动的猛将卢梭曾说:“青春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自青春期开始,青少年的身体虽已经基本发育成熟,然而在智慧、认知、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仍延续儿童不成熟的水准。由于生理方面的加速发展,使得他们的个人需要,人生理想,生活信念和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应付环境的行为方

6

式与心理体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家长应适当的向孩子说父母的态度,表明他们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培出感恩的心。如果父母不适时适当,再加上青春期子女现在还不是很成熟,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有些稚嫩。此时如果青春期子女对父母不是心怀感恩,他们就不会理解家长的要求,不会从善意的角度分析家长对自己的做法更不会明白父母为子女所作的一切。这样常常会使青春期子女对父母的要求与劝鉴从而不闻或反向而行。导致青春期子女误入歧途。但也更因为处于此时期,他们的行为会很偏激,思想会很叛逆。所以父母应该注意适度。但好多家长不明白其中道理,一谓强调对青春期子女的付出,不去思考此时子女的身心特征,这往往会使一些青春期子女对父母产生厌烦心理,不再喜欢与父母沟通,更有甚者与父母争吵或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这样子女很容易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行为,进而影响子女的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国学者沙莲香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心理能力方面的发展并不与身体的发展相等。一个身体成熟的青年,其在心理方面未必达到成熟的程度。因为心理能力依赖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文化知识的熏陶。

青春期子女的注意分散。儿童进入青春期,常呈一种不安静的状态。因为在不久以前,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近因身体的变化,其兴趣以改变了方向,但他们未能发现新的有趣的事物。因此他们一会想做这,一会儿想干那,却无一件事情能使他们满意。针对这一情况,父母因该是以帮助引导的方法为子女建立新的积极的兴趣。而不是单单以“一切都是为了你”而想子女施加压力。因为他们在此情况下心里也很烦闷,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感到无聊空虚。如果家长还以此态度打压子女,那他们会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不爱自己,现在家里没有以前的温暖感了,进而很可能导致子女的安全感缺失;还有子女在功课方面并无显著进步。如果父母此态度建立了解子女课业深度的变化上。会使子女在学习方面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更加自信。反之,功课会越来越差,并且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引起自卑心理。

(二)变幻躁动,爱走极端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己、对人、对事的认识、评价和感悟不深刻、不全面、不透彻往往我行我素,飘忽不定,一偏概全。青少年自我调控能力欠缺,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两极性,变化不定,好走极端。这时“都是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也会对青春期人格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方面是父母可以通过此态度对子女的行为进行约束。因为子女往往我行我素,2

但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以偏概全。如果放任子女的行为,使他们从中得到满足感,他们会更加冲动、偏面。如果他们到处碰壁就会产生自卑感、怀疑感。消极方面,有些子女过于反抗,并且与父母关系本来就不太好,这时父母以此态度来要求子女,会使子女感到父母只是在埋怨,是在逼迫他们。这时就会出现子女极端行为,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对以后类似的态度要求也会产生逆反行为。

贺林渥斯曾形象地将青春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即所谓心理上的摆脱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这使得青少年获得了完全的解放,从而能够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如同第一次生理上的“断乳期”对儿童而言是一次危机一样,青少年心理上的“断乳期”也是一种危机,这会给他们带来心理的不适应和不安,使之经历情绪上的骚动与混乱。他们的心理倾向特点主要是否定的,这种否定的倾向,表现为不愉快、烦躁不安、反抗、执拗、粗暴、见异思迁、懒惰等。例如:此时期青春期子女由于懒惰心理导致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这时父母往往想通过此态度来激励子女,但往往适得其反,使青春期子女出现厌学,逃学现象,更有甚者因压力太大辍学或离家出走。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感受性显著提高,常常容易兴奋,兴趣较易转移,意志容易动摇,对什么都怀疑,他们内在的不满情绪使他们对周围的人总想反抗。唱反调,总有一种胡闹的欲望。

案例:小孟(化名),男,19岁,高三学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佳与父母发生争吵,离家出走。后因身上所带钱物用完,才不得不回到家中。据小孟回忆说:上次学校组织了一场考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当时特别没有状态。结果考试成绩出来后发现退步很多,很不理想。后来成绩单被学校寄回家中。父母看到后非常生气,说我不争气,说他们自己的辛苦白费了。最开始我没有说什么,后来我实在忍不住就和他们吵了起来。让我最受不了的是,他们居然给我算起了经济账。说我从小到大花了家里多少钱。每一笔都是他们辛辛苦苦为我挣来的,花这么多钱全都是为了我。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特别孤单、特别无助。感到父母特别可怕。后来我拿上向朋友借来的钱离家出走了。

这一案例很明了的告诉大家。父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通过让子女明白父母为子女的付出来感悟激励子女。。但现在子女处于反抗期,他们会对任何事物都持有否定态度,并且他们很敏感、很片面。这样使他们把问题夸大,把事态看的过于严重。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会使子女对父母的信任降低,并扩大到对社会的不信任。

(三)闭锁文饰,“神秘莫测”

青春期子女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要求和心理特点,他们往往表现出“闭锁性”的心 6

理特点。青少年的情感不太外露,开始带有文饰的、內隐的、曲折的性质,这使他们更易夸大内心感受,并且把问题复杂化;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他们好像突然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大人了。他们一方面更加自觉地希望参加成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也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当成年人对待,让自己享有成人同样的权利。这样使得他们想脱离家长,并想以自己为主导,自己为中心,去自主的从事自己想做的事;青少年有了强烈的自尊心,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认可自己。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悦纳、赏识和表扬,少一些要求和埋怨。

以上心理特点使子女对父母“一切为了孩子”的态度会更加偏激、更易夸大。认为父母故意看不起自己,是在对自己加以束缚和监视。动不动就拿“一切为了你”来要求他们,他们会感觉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他们有时会偏激的认为父母根本没有真正做到为全心全意。认为不会再父母那里不会被认同和悦纳,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表扬和夸奖。如果家长不及时弥补,及时关注。子女会长久处于不被理解、不被关爱、不被表扬的心理体验中,很可能使他们走向自卑心理。

二、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塑造青春期子女的人格

懂得了青春期的特点,并且了解了“一切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人格的影响。为人父母,应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分关爱、多一份体贴。争取作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心理护士”。从多角度,多方式的与子女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心灵。

(一)让子女感受了解父母的心情

许多青春期子女出现上述问题,除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外,还有一点重要原因是:中国父母表达爱时太过于含蓄也太过于严格。往往以高要求及强硬的态度来变相表达对子女的爱。但是由于此时子女的心理特点的原因,他们单单通过自己很难理解父母的释爱方式。使得好多青春期子女认为父母只是在埋怨、批评他们,根本没有真诚相对。而父母看到子女的冷漠态度,会使他们更加心痛,使他们的理智下降,从而使矛盾越来越激化。所以父母应该让子女感受了解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了解他们在对子女进行批评指责时的不忍和不得以。 (二)要理解、接纳子女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4

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三) 做子女的朋友

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据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恼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而是找朋友倾诉。那些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母子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

[2]陆士桢 《青春期教育》 同心出版社 2003年10月

[3]赵一鸣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与人格培养》 辽海出版社 2012年9月

6

6

浅谈“都是为了你”这一父 学生姓名:闫春苗 毕业班级:08心理2班 指导老师:费宏捷 完稿日期:2010-12-14 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的影响

写作提纲

一、本文概述

二、“都是为了你”这一父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1. 狂飙激进,行为偏激

2. 变幻躁动,爱走极端

3. 闭锁文饰,“神秘莫测”

三、父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塑造青春期子女的人格

1. 让子女感受了解父母的心情

2. 理解、接纳子女

3. 做子女的朋友

6


相关内容

  • 高考议论文素材
  • 关于<为了明天>的 优秀作文中可用内容 §1 开篇 ★开篇散文化加分★ 1.黎明前的夜,黑暗.沉寂.祈祷过去的今天犹在夜幕的萧条中挣扎,而明天却欲奋斗撕破那蓝黑厚重的天.当人类步履蹒跚地来到黎明时分,总会有无畏的勇士敢于直面黑暗,擎起烈焰,为了明天,燃尽拂晓的黑夜. 2.只要黎明还在,我 ...

  • 课堂承诺书
  • 课堂承诺书 为了使语文课堂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为了学生能收获理想的语文成绩,为了高一八班的集体荣誉. 特在此向语文老师承诺,能在语文课上保证认真听课并履行老师的言辞,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我保证上课有标准的坐姿,不趴桌子,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帮助自己也同时帮助身边的同学完成课堂任务,如 ...

  • 我想好好活下去
  • 我想好好活下去 我想要好好活着. 我想好好的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您,为了你们.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可以决定自己的流放.遭遇风雨,心路不开,愁思就会绵长.直到有一天,撞见阳光•" • 所以,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座孤岛,当初决定了自己的流放,一路走来, ...

  • 百日誓师大会14.2.23
  • 明天,在此/我们庄严宣誓: 信心百倍,斗志昂扬,自我加压,补短扬长:争分夺秒,百炼成钢,全力以赴,铸我辉煌:请/家长放心,我们会/苦战百天,笑傲/六月考场:请/老师放心,我们/百天苦战,誓为/母校争光! 为了/关爱我们的/家长,为了/辛勤耕耘的/老师,更为了/我们的/明天,在此/我们庄严宣誓: 信心 ...

  •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作者:陆丽婵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6期 摘 要:幼儿园管理涉及人.财.物等因素,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其中"财"也就是资金的管理,它在幼儿园管理中起 ...

  • 火箭队台词
  • 1.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只好说真的是换发型了.为了防止世界掉头发,为了守护世界的发根,头发和肌肤的保护和健康,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拥有天使光圈的火箭队,白洞,白色的明天等着我们. 2.很高兴你提出一个相当好的问题,所以我们很乐意回答你.火箭队台词.为了防止世界遭受破坏,为了维护世 ...

  • 谈人活着为了什么
  • 谈人活着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就得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就如墙头的草,没有信仰就如同大桥没有了桥墩--再漂亮的外观也只是虚无缥缈,最终将走向毁灭. 人活着为了什么?相信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思考过,迷惘过,但绝大多数人只是一闪而过后便不再探究.他们说活着便活着,没什么好探究的.世上99%的人都是平 ...

  • 为理想而奋斗
  • 为理想而奋斗 人为什么而活着,就有人会问,人活着为什么,就会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吃饭是天大的事,但怎样更好的活着去吃更好的饭,是我们每个人活着的生命原动力,怎样更好的活着去吃好每顿饭是必有着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才能去吃好每顿饭,那么健康的体魄和 ...

  • 佛教基础知识
  • 佛教基础知识 第一. 外道和佛教的差别 若从广的角度来讲,他们的见解.修法.行为都不一样,最后他们获得的果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最关键的差别就是皈依三宝的称为佛教,不愿皈依三宝,并具有其他信仰的人称为外道. 外道虽然讲了一些空性,但他们讲不出缘起性空的空性,他讲的空性就是一些很粗大的空性,不是显空无别的 ...

  • 人活着为了什么
  • 人,活着为了什么 我常常会问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我自己决定的,甚至离开时也不是.我们如昙花一现般匆匆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向死亡.很多心中的想法还来不及实践,生命却已进入倒计时.人生是如此的短暂,那么其意义到底何在?我们到底活着为了什么? 有人说,我们是为了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