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历史知识解读[琵琶行]

  《琵琶行》是传统名篇,可讲授的内容很多,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文章主题的怪现象。为此,笔者尝试从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角度,探讨古诗文教学的新途径。笔者认为,只有站在历史的支点上,俯仰白居易的一生,才能真正感受这位伟大诗人特有的人格魅力,才能深入体会和理解他的作品。   借当时的士族制度了解主题   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的历史。要了解白居易与琵琶女身份的差距,就应该了解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中晚唐时期的士族制度。在中晚唐时期,当时的人们是很讲究身份等级观念的,豪门士族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宦,父亲曾官至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可谓出身名门。他少年成名,15岁就谒名家顾况,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成就了一段与顾况的文坛佳话,可谓少年天才、春风得意。在仕途上,他29岁及进士第,31岁试书判拔卒科,36岁授翰林学士,37岁拜左拾遗,可以说仕途通达。然而在被贬做江州司马之时,却与一位下九流的倡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甚至引为可诉衷肠的知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首诗要表现什么内涵?从二者当时的身份来看,一个是地方官员,一个是沦落歌女,二者身份有巨大的落差,怎么可能“同是”?也许是白居易从这个“漂沦憔悴,转徙江湖”的被弃者身上,看到自己被朝廷遗弃的生命轨迹,从而产生知音的共鸣。也许有人会认为,白居易想借“迟暮美人”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情,因为这种手法自屈原起,已经被诗人们大量使用。可是,这首诗并非如此,从文章形式上看,《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并不是抒情的载体,而是诗人倾注心声的对象。从历史背景上看,作为士大夫,放下身段,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人为地把自己放在社会底层来抒发情感,这是多么可贵的平等意识与贫民意识。而写出这样的文章,就意味着对自己所属阶级的憎恨和反叛,诗人在当时又要承受怎样的社会压力?因而可以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多样化的,作者不仅抒发了自己忧国遭贬的满腔幽愤,还抒发了对被压榨、被剥削的下层妇女的同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字里行间还蕴含了诗人超越身份与地位的平等理念和对下层妇女的尊重意识。   借倡优制度把握琵琶女的情感   分析琵琶女的情感时,学生们提出两个问题:“①当红艺人就是偶像级别的歌星影星,现在追星都追不到,而白居易能听明星演奏,还痛苦?②琵琶女咎由自取,为何不在当红之时,广聚钱财,激流勇退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了解唐宋的倡优制度。   文中序言对琵琶女作了介绍:“本长安倡女,曾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古代汉语中的“倡妓”,其中“倡”是表演歌舞的人,“倡女”是指女艺人,而“倡优”是泛指所有从事歌舞的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属于下九流。尽管琵琶女是红极一时的女艺人,“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可以看出她当红时期的生活真是纸醉金迷、风光无限,物质上可以说是得到极大满足;但是在唐宋的倡优制度下,作为倡女的琵琶女地位仍是很低的,一旦入籍,其出籍就有严格的规定,想脱离倡籍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欢笑”和“等闲”等词中,能否读出琵琶女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悲哀,强欢笑颜的愤怒?能否听到一个被侮辱的灵魂的呐喊?又能否读出白居易对琵琶女那种超出了一般封建文人的怜悯的同情与尊重呢?   借政治失意了解“泪洒青衫”   白居易是有政治抱负的,在其一生中,他的思想以被贬江州为主要分界线。在41岁以前,主要理想是“志在兼济”。其锐意进取表现在:写了大量的政论文,有《策林》一书;还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尤其是他任左拾遗时期,屡次上书,直言时弊。然而,他的理想,在那个时代,注定要碰得头破血流。中唐社会,暗流汹涌,惊涛骇浪。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朝廷外“藩镇割据”,而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上书的矛头指向就是藩镇,他被贬江州的命运已经注定。所谓的“越职言事”,其实是借口罢了。   是非难分,因言获罪,被贬江州,对白居易的理想是重大打击,使他的人生跌入低谷:“寻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无奈、孤独、寂寞、愤懑;“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纵对良辰美景,没有知音伴随,也只能是酒入愁肠,无以诉说。所以,当琵琶女在琴声中自诉身世时,具有济世思想的诗人,其自我意识突然被琵琶女如金针般锋利的琵琶声瞬间扎中,在痛感中苏醒了。“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是琴声引发了诗人对自我心灵的深沉观照和检视,听她遭遇如同自抚伤口,叹她不幸好像自伤身世。可以说,白居易泪洒青衫,既是个人遭遇的悲愤,又是济世理想破灭的感伤,也是自我意识觉醒后的哀怨。   以上是笔者以历史为参照,尝试解读《琵琶行》的做法。当然,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上是不对的,但人为地割断二者的联系也是偏激的。同样一篇《琵琶行》,借助历史解释,却能道出别样的风情。因此,借助历史学科之石来攻语文学科之玉,应该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应引起教师的深思。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田东中学)

  《琵琶行》是传统名篇,可讲授的内容很多,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文章主题的怪现象。为此,笔者尝试从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角度,探讨古诗文教学的新途径。笔者认为,只有站在历史的支点上,俯仰白居易的一生,才能真正感受这位伟大诗人特有的人格魅力,才能深入体会和理解他的作品。   借当时的士族制度了解主题   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的历史。要了解白居易与琵琶女身份的差距,就应该了解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中晚唐时期的士族制度。在中晚唐时期,当时的人们是很讲究身份等级观念的,豪门士族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宦,父亲曾官至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可谓出身名门。他少年成名,15岁就谒名家顾况,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成就了一段与顾况的文坛佳话,可谓少年天才、春风得意。在仕途上,他29岁及进士第,31岁试书判拔卒科,36岁授翰林学士,37岁拜左拾遗,可以说仕途通达。然而在被贬做江州司马之时,却与一位下九流的倡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甚至引为可诉衷肠的知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首诗要表现什么内涵?从二者当时的身份来看,一个是地方官员,一个是沦落歌女,二者身份有巨大的落差,怎么可能“同是”?也许是白居易从这个“漂沦憔悴,转徙江湖”的被弃者身上,看到自己被朝廷遗弃的生命轨迹,从而产生知音的共鸣。也许有人会认为,白居易想借“迟暮美人”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情,因为这种手法自屈原起,已经被诗人们大量使用。可是,这首诗并非如此,从文章形式上看,《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并不是抒情的载体,而是诗人倾注心声的对象。从历史背景上看,作为士大夫,放下身段,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人为地把自己放在社会底层来抒发情感,这是多么可贵的平等意识与贫民意识。而写出这样的文章,就意味着对自己所属阶级的憎恨和反叛,诗人在当时又要承受怎样的社会压力?因而可以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多样化的,作者不仅抒发了自己忧国遭贬的满腔幽愤,还抒发了对被压榨、被剥削的下层妇女的同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字里行间还蕴含了诗人超越身份与地位的平等理念和对下层妇女的尊重意识。   借倡优制度把握琵琶女的情感   分析琵琶女的情感时,学生们提出两个问题:“①当红艺人就是偶像级别的歌星影星,现在追星都追不到,而白居易能听明星演奏,还痛苦?②琵琶女咎由自取,为何不在当红之时,广聚钱财,激流勇退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了解唐宋的倡优制度。   文中序言对琵琶女作了介绍:“本长安倡女,曾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古代汉语中的“倡妓”,其中“倡”是表演歌舞的人,“倡女”是指女艺人,而“倡优”是泛指所有从事歌舞的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属于下九流。尽管琵琶女是红极一时的女艺人,“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可以看出她当红时期的生活真是纸醉金迷、风光无限,物质上可以说是得到极大满足;但是在唐宋的倡优制度下,作为倡女的琵琶女地位仍是很低的,一旦入籍,其出籍就有严格的规定,想脱离倡籍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欢笑”和“等闲”等词中,能否读出琵琶女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悲哀,强欢笑颜的愤怒?能否听到一个被侮辱的灵魂的呐喊?又能否读出白居易对琵琶女那种超出了一般封建文人的怜悯的同情与尊重呢?   借政治失意了解“泪洒青衫”   白居易是有政治抱负的,在其一生中,他的思想以被贬江州为主要分界线。在41岁以前,主要理想是“志在兼济”。其锐意进取表现在:写了大量的政论文,有《策林》一书;还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尤其是他任左拾遗时期,屡次上书,直言时弊。然而,他的理想,在那个时代,注定要碰得头破血流。中唐社会,暗流汹涌,惊涛骇浪。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朝廷外“藩镇割据”,而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上书的矛头指向就是藩镇,他被贬江州的命运已经注定。所谓的“越职言事”,其实是借口罢了。   是非难分,因言获罪,被贬江州,对白居易的理想是重大打击,使他的人生跌入低谷:“寻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无奈、孤独、寂寞、愤懑;“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纵对良辰美景,没有知音伴随,也只能是酒入愁肠,无以诉说。所以,当琵琶女在琴声中自诉身世时,具有济世思想的诗人,其自我意识突然被琵琶女如金针般锋利的琵琶声瞬间扎中,在痛感中苏醒了。“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是琴声引发了诗人对自我心灵的深沉观照和检视,听她遭遇如同自抚伤口,叹她不幸好像自伤身世。可以说,白居易泪洒青衫,既是个人遭遇的悲愤,又是济世理想破灭的感伤,也是自我意识觉醒后的哀怨。   以上是笔者以历史为参照,尝试解读《琵琶行》的做法。当然,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上是不对的,但人为地割断二者的联系也是偏激的。同样一篇《琵琶行》,借助历史解释,却能道出别样的风情。因此,借助历史学科之石来攻语文学科之玉,应该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应引起教师的深思。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田东中学)


相关内容

  • 高一语文2012学年第二学期备课组活动记录
  • 高一语文2012学年第二学期备课组活动记录 3月18日 关于选修课程如何承前启后的发言(供讨论)朱 威 一.概况: 1.选修课程<微型小说趣味性读写> 2.课程负责人:郑艳丽 3.实施时间:2012年9月--2013年7月 4.适用年级:高一.高二 二.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 1.课程设计 ...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散文与诗歌阅读
  • 散文与诗歌阅读 1.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所以不从教学常规来谈. 2.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选取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来谈. 3.有些问题思考的还不够深入和缜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4.我的谈话主题是:高中语文第三册古代诗歌与散文解读教学 二--六 先:我们先一起来看新课程标准:阅 ...

  •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 面试说课 高中语文必修二 打印版
  • 1. 赤壁赋 一. 说教材 1.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后接<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 ...

  •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册文言文说课稿
  • 劝学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章,该文章是<荀子>的开篇之作,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学习问题上的观点和精彩斐然的论证艺术.以这篇文章来开启学生的高中生活,有利于确立学 ...

  • "血色罗裙翻酒污"的"血色"是什么颜色
  • ·"血色罗裙翻酒污"的"血色"是什么颜色--<琵琶行>的教后备忘 (2010-4-7 10:31:00)董一菲 和孩子们一起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我说"血色罗裙翻酒污"写得真好,映照了琵琶女那一段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

  •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3)
  •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以人教版为例 彭州市升平镇博爱小学 巨芬芳 [摘要]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怀着特殊的感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时代开始,月亮便是轻盈美丽的象征.忧伤的寄托以及思念的信物.咏唱月亮的诗歌代代相传,月亮在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为基础, ...

  • 咏怀古迹教案
  •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咏史怀古诗的相关知识及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悟--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古诗经典语言,悟古人深邃思想,学古人大美情怀. 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思想感情:鉴赏方法. 教训难点:主旨情感的把握.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导入 古有四大美人--西施,貂 ...

  • 论琵琶女形象的变化_从_青衫泪_四弦秋_中看琵琶女
  • Th e o ry Re s e a rc h 学 理 论 论琵琶女形象的变化 ---从<青衫泪>.<四弦秋>中看琵琶女 李碧华 (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南宁 530021) 摘要:<琵琶行>是白居易极负盛名的诗歌.历来被人传诵不已.在戏曲界中,被多次改编.其中马 ...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
  • 4.<琵琶行>教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A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B 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感受"声中之情&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