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doc

《晏子使楚》比较阅读材料

一、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 寡人闻命矣。”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烛邹,齐景公的臣仆。③弋(y 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翻译:

齐景公喜欢射鸟, 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 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 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 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 ”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 晏子说:“烛邹, 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 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

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1. 晏子的本意是人。但是晏子却以 谴责 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委婉 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2. 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可以看出景公是个能够接受批评,知过能改的人。

3. 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 公就是“重鸟轻人”,会失信于天下人,甚至会失掉民心。

4. 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叫、派) ②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使得) ③使诸侯闻之(让)

5.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主鸟而亡之(死或逃走) ②请数之以其罪(谴责)

③以鸟之故杀人(因为)

④景公好弋( 射)

⑤寡人闻命( 指教) ⑥为吾君主鸟(主管)

6. 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擅长辞令,聪明机智。

二、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

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 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然则何为使予? ”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翻译: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个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设置了一个小门来接见晏子。晏子不进,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该从这个门进。”接待他的人改变了引导的方向,让他从大门进。晏子朝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说:“临淄有三百闾的人口,张开袖子能遮住太阳,如同下雨,人们肩并肩,脚挨脚,怎么能说没

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派遣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是按国家派遣相当的使者,各自都有所担负的使命,贤者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不贤者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晏婴最不贤,所以适合出使楚国。”

7.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请

(2)今臣使楚 使:出使

(3)晏子对曰 对:回答

(4)比肩接踵而在 比:并、挨

8.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 (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3)使子为使(4)齐使使各有所主

(5)使使贤主(6)何为使子

(1)(2) 出使

(3)(5)(6) 让、派

(4) 使者

9.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张开衣袖就形成浓阴,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脚跟挨脚跟,凭什么说没人?

(2)其贤者,使使贤主。

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让他们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

10.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 用原文回答。略

三、《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

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译文: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四、晏子谏祷鱼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鬼怪)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译文:

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庄稼干死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卜了卦,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准备用些钱,祭祀山神,你们看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能这么做。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就

不想下雨吗?他自身尚且难保,祭它又有何用?”景公又说:“这样不行,我们就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也不好。河神以水为国,以以鱼鳖为臣民,天久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也就干涸,这时他的国家将消亡,鱼鳖臣民也会干死,他就不想要雨水吗?祭它又有什么用呢?”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译文

①. 晏子到了楚国,楚国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来迎接晏子。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说:“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遣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我晏

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只能出使到楚国来了。”

【甲】前部分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①②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③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

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译文: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 自己吃饱且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忍饥挨饿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4.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晏子避席对曰( )

(3)叶徒相似( )(4)公被狐白之裘(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

文:

6.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答:

7.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2分)

答:

答案3.其/实味/不同(每处1分,共2分)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捆绑 (2)座位 (3)白白地(仅仅、只) (4)通“披”,穿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6.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7.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2

[甲]晏子使楚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

公。公日:“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

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

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

(3)生于淮北则为枳( ) (4)使者反( )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

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答案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

13.是寡人之过也

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

《晏子使楚》比较阅读材料

一、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 寡人闻命矣。”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烛邹,齐景公的臣仆。③弋(y 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翻译:

齐景公喜欢射鸟, 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 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 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 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 ”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 晏子说:“烛邹, 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 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

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1. 晏子的本意是人。但是晏子却以 谴责 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委婉 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2. 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可以看出景公是个能够接受批评,知过能改的人。

3. 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 公就是“重鸟轻人”,会失信于天下人,甚至会失掉民心。

4. 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叫、派) ②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使得) ③使诸侯闻之(让)

5.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主鸟而亡之(死或逃走) ②请数之以其罪(谴责)

③以鸟之故杀人(因为)

④景公好弋( 射)

⑤寡人闻命( 指教) ⑥为吾君主鸟(主管)

6. 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擅长辞令,聪明机智。

二、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

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 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然则何为使予? ”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翻译: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个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设置了一个小门来接见晏子。晏子不进,说:“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该从这个门进。”接待他的人改变了引导的方向,让他从大门进。晏子朝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说:“临淄有三百闾的人口,张开袖子能遮住太阳,如同下雨,人们肩并肩,脚挨脚,怎么能说没

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派遣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是按国家派遣相当的使者,各自都有所担负的使命,贤者出使君主贤明的国家,不贤者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晏婴最不贤,所以适合出使楚国。”

7.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请

(2)今臣使楚 使:出使

(3)晏子对曰 对:回答

(4)比肩接踵而在 比:并、挨

8.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 (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3)使子为使(4)齐使使各有所主

(5)使使贤主(6)何为使子

(1)(2) 出使

(3)(5)(6) 让、派

(4) 使者

9.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张开衣袖就形成浓阴,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脚跟挨脚跟,凭什么说没人?

(2)其贤者,使使贤主。

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让他们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

10.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 用原文回答。略

三、《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

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译文: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四、晏子谏祷鱼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鬼怪)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译文:

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庄稼干死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卜了卦,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准备用些钱,祭祀山神,你们看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能这么做。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就

不想下雨吗?他自身尚且难保,祭它又有何用?”景公又说:“这样不行,我们就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也不好。河神以水为国,以以鱼鳖为臣民,天久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也就干涸,这时他的国家将消亡,鱼鳖臣民也会干死,他就不想要雨水吗?祭它又有什么用呢?”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译文

①. 晏子到了楚国,楚国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来迎接晏子。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说:“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遣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我晏

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只能出使到楚国来了。”

【甲】前部分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①②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③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

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译文: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 自己吃饱且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忍饥挨饿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4.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晏子避席对曰( )

(3)叶徒相似( )(4)公被狐白之裘(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

文:

6.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答:

7.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2分)

答:

答案3.其/实味/不同(每处1分,共2分)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捆绑 (2)座位 (3)白白地(仅仅、只) (4)通“披”,穿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6.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7.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2

[甲]晏子使楚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

公。公日:“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

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

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

(3)生于淮北则为枳( ) (4)使者反( )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

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答案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

13.是寡人之过也

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


相关内容

  • Esdzzu年度工作总结(549个文件
  •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年度工作总结(549个文件 56MB) |----壮大统一中国产权市场发展路径探究-中国产权市场 ...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
  • 发布机构: 大碶安监所 主题词: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 来源:大碶安监所 时间:2010-7-26 作者:admin 阅读 5511 次 [文字显示:大 中 小] docdoc前言.doc生产规章制度台帐.xls 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1.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建档内容.doc2.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do ...

  • 单片机题目毕业设计
  • mcu002 ARM硬件电路板设计之外围接口电路研究mcu003 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doc格式+45页+毕业论文1.6万] mcu004 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论文+45页+1.7万+doc] mcu005 CDMA系统的研究与MATLAB仿真 ...

  • A10-广告公司运营大全目录
  • ├<广告公司CRM实施方案>.pdf ├<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如何有效互动>.ppt ├2004-2005广告公司生态调查报告.doc ├2004年中国广告公司生态调查专项综合报告.doc ├3252-广告公司的男生.txt ├4A公司培训教材-广告公司运作内容及流程.ppt ├ ...

  • 私募股权投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整理总结
  • 私募股权投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列表 私募相关文件范本 设立 ¨ 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合伙协议.doc ¨ 投资性公司设立备案表.doc ¨ 西邦股权价值投资招股说明书.doc ¨ 某公司型封闭式创业投资基金募股说明书.doc ¨ 风险投资协议.doc ¨ 美国风险基金有限合伙企业协议.doc ¨ 私 ...

  • 计算机高级职称考试上机题
  • 1.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51.DOC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将文中所有错词"网罗"替换为"网络":将标题段("华为推出cdma 1X全套系统")设置为三号蓝色阴影宋体.居中.字符间距加宽1磅. (2)将正文各段文字 (&qu ...

  •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题库
  • 全国医疗卫生招聘信息 丨 医学基础知识 丨 公共基础知识 丨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面试 丨 临床医学知识 丨 护理基础知识 丨 药学基础知识 丨 中医基础知识 丨 卫生职称考试资料 丨 执业资格考试资料 丨 其他 添加文档 1 全国医疗卫生招聘信息: doc  2014年敦化市医院招聘 2页 doc   ...

  • 肯德基销售组织设计
  • │ │ │ 2.D&D餐厅员工指引.doc │ │ │ 3.D&D餐厅POS&PC操作.doc │ │ │ │ │ └─历史资料 │ │ 甜品站开店手册封面.doc │ │ │ ├─2. 机器设备篇D&D │ │ │ 01. 煮茶机.doc │ │ │ 02. 巧克力 ...

  • 大量品质管理书籍和资料,品管人员必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0 年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过关必做 1500 题.pdf 21 世纪车间主任工作手册(添加书签).pdf 35 钢显 ...

  • 中国书法大全,魅力汉字,汇集篆.隶.草.行.楷等五大书体
  •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本专题将带您走进书法艺术殿堂,领略传统文化的美丽风景! 关注专题微博加关注 加关注 转帖至 人人网新浪微博QQ空间腾讯微博开心网 目录:  文房四宝 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