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作者:胡晨威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3期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是必要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对于提升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重点探讨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希望通过加强二者关系的协调促进我国经济与金融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金融监管;货币政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金融监管从原来的市场监管逐渐演变为风险型监管。我国自从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后,金融监管的形式也开始有了改变。从前,我国的监管重在行政审批,主要以市场为导向,而目前则演变为风险型监管。法律监管与行政监管相比,主要特点在于具有强制性、稳定性以及规范性等等。另外,由于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金融监管也应该实时进行改革。同时,货币政策的稳定也应该在市场要求范围以内。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保持总量平衡、防范系统性风险、稳定币值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一、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逻辑上统一

(一)严格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加强互动

货币政策要想得到有效的执行,银行监管是重要措施,它能为其提供稳定的环境与市场。同时,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使货币价值稳定,为银行监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这是有效监管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效的银行监管是一项稳定、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对于宏观经济政策来说,货币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货币价值的保持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二)市场失灵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的结合

1.市场失灵的宏观调控

目前的市场信息还不是非常完善,市场竞争也属于不完全竞争,因此,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由于决策失误导致生产重复、效率低下。在宏观经济中,市场失灵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不稳定,出现波动现象,甚至产生经济危机,而经济运行机制受到损害,企业生产力下降,大量的失业人口出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资源得不到良好的配置。为了使宏观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进行宏观调控。

2.市场失灵的微观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作者:胡晨威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3期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是必要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对于提升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重点探讨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希望通过加强二者关系的协调促进我国经济与金融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金融监管;货币政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金融监管从原来的市场监管逐渐演变为风险型监管。我国自从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后,金融监管的形式也开始有了改变。从前,我国的监管重在行政审批,主要以市场为导向,而目前则演变为风险型监管。法律监管与行政监管相比,主要特点在于具有强制性、稳定性以及规范性等等。另外,由于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金融监管也应该实时进行改革。同时,货币政策的稳定也应该在市场要求范围以内。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保持总量平衡、防范系统性风险、稳定币值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一、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逻辑上统一

(一)严格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加强互动

货币政策要想得到有效的执行,银行监管是重要措施,它能为其提供稳定的环境与市场。同时,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使货币价值稳定,为银行监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这是有效监管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效的银行监管是一项稳定、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对于宏观经济政策来说,货币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货币价值的保持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二)市场失灵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的结合

1.市场失灵的宏观调控

目前的市场信息还不是非常完善,市场竞争也属于不完全竞争,因此,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由于决策失误导致生产重复、效率低下。在宏观经济中,市场失灵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不稳定,出现波动现象,甚至产生经济危机,而经济运行机制受到损害,企业生产力下降,大量的失业人口出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资源得不到良好的配置。为了使宏观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进行宏观调控。

2.市场失灵的微观机制


相关内容

  •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_史建平
  • 银行业研究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 史建平 高 宇 内容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们深刻反思危机带来的教训,开始积极寻求各种解决方案.针对本次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缺位问题,理论界普遍提倡加强金融监管,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实践中,各国监管部门也逐渐意识到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的重 ...

  • 宏观审慎监管_概念_特点与政策框架
  • INNER MONGOLIA BANKING RESEARCH 2009.7 专稿 宏观审慎监管: 概念.特点与政策框架 成家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京 100140) 内容摘要:经济金融危机的加剧与金融自由化推动监管理念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演进.后者相较于前者在监管目的.监管对象 ...

  •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时间:2008-08-04 12:00:00 原始链接:http://www.chinairn.com/doc/70320/317877.html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以一定的(金融)体制为基础的.所谓金融体制(financial system ...

  • 构建逆周期金融监管体系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 高校理论战线 构建逆周期金融监管体系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李志辉王颖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反思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逆周期金融监管可以吭服 传统顺周期金融监管的缺陷,有效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我国应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积 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以维护我国金 ...

  • 中央银行的职能的变化
  • 中央银行的职能的变化 一.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前的中央银行职能[2] 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前,中央银行制度在全世界已普遍建立,各国中央银行逐渐拥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这三大基本职能.其特点是中央银行服从于政府的需要,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服务.主要任务 ...

  • 文献综述中国影子银行的金融监管研究
  • 题 目:中国影子银行的的界定与监管思路研究文献综述学 院:经济学院 专 业:金融学 班 级: 学 号: 姓 名:梁涛 中国影子银行的的界定与监管思路研究:文献综述 1.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被认为首先在影子银行体系内爆发并传导至整个国民经济.全球经济为此已付出巨大代价,人们不断反思.研究金融危机.在此过 ...

  •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职责分工的探讨
  • 总第73期GeneralNo.73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4年4月Apr.,2004JournalofGansuInstitut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职责分工的探讨 ---兼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订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 商业银行会计论文
  • 银行会计论文 姓名 王丽 班级 会计1 学号 0820030116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一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部分;跨国银行和金融机构日益增多,跨国界的金融集团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大的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相当一部分是国际业务.一国的银行 ...

  • 金融监管的研究成果
  • 笔者通过对金融监管理论萌芽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阶段进行梳理,以便掌握现代金融监管的演进历程,对构建我国现阶段监管的理论体系具有实践意义. 一.金融监管理论萌发阶段的研究 (一)重商主义阶段的货币流通禁令 金融监管的萌芽思想应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那时的金融监管思想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资源,让资源 ...

  •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趋势
  • <经济问题>2001年第9期SeDt.,200l No.9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趋势 蔡则祥1,卞志村2 (1.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京211800:2.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搞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金融自由化不但没有否定金融监管的一般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