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1小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新序·杂事四》

  注:①劬:qú 勤劳;②窳:yǔ 懒惰;③惄:nì 忧思。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

   C.此梁之阴让也   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信:守信用

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楚令因以梁瓜之美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B.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因具以闻楚王                   因击沛公于坐

   D.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1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边县令)与楚邻界         B.尉以(楚亭之瓜)请宋就

   C.楚亭旦而行瓜,(梁亭人)则又皆以灌矣      D.因具以(梁亭之为)闻楚王

1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2分)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 ③ ⑤     B.② ④ ⑥      C.① ⑤ ⑥     D.② ③ ④

20、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21、翻译。(6分)

(1)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3分)

(2)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3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6、C(让:责备)

17、D(两个“于”字都是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其他三项,A项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因为;后一个也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把。B项的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前后紧密相接,就;后一个表示转折,竟然,却。C项的两个“因”字,前一个是连词,于是;后一个是副词,趁机。)

18、D(A项应是“边县”,B项应是梁亭人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的事,C项应是“瓜”) 

19、B(楚王惭愧,请求与梁结交,称说梁王,均因“报怨以德”而起。第一、五句是报怨以德的做法,第三句是报怨以德的想法。)

20、C(错在“请他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望文生义。“请交于梁王”意思是请求与梁王结交。)

21、(1)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

(2)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各3分,共6分)

参考译文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1小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新序·杂事四》

  注:①劬:qú 勤劳;②窳:yǔ 懒惰;③惄:nì 忧思。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

   C.此梁之阴让也   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信:守信用

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楚令因以梁瓜之美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B.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因具以闻楚王                   因击沛公于坐

   D.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1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边县令)与楚邻界         B.尉以(楚亭之瓜)请宋就

   C.楚亭旦而行瓜,(梁亭人)则又皆以灌矣      D.因具以(梁亭之为)闻楚王

1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2分)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 ③ ⑤     B.② ④ ⑥      C.① ⑤ ⑥     D.② ③ ④

20、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21、翻译。(6分)

(1)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3分)

(2)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3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6、C(让:责备)

17、D(两个“于”字都是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其他三项,A项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因为;后一个也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把。B项的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前后紧密相接,就;后一个表示转折,竟然,却。C项的两个“因”字,前一个是连词,于是;后一个是副词,趁机。)

18、D(A项应是“边县”,B项应是梁亭人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的事,C项应是“瓜”) 

19、B(楚王惭愧,请求与梁结交,称说梁王,均因“报怨以德”而起。第一、五句是报怨以德的做法,第三句是报怨以德的想法。)

20、C(错在“请他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望文生义。“请交于梁王”意思是请求与梁王结交。)

21、(1)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

(2)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各3分,共6分)

参考译文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相关内容

  •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水县令曰:"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水县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子往晏子之家说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①." ...

  • 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3浙江高考语文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漩(xuán)涡 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 .... B.桑梓(zǐ) 鬈发(quán) 昭 (zhāo) 示 图穷匕(bǐ) .... C. ...

  • 08浙江卷
  • 2013浙江高考语文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漩(xuán)涡 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 .... B.桑梓(zǐ) 鬈(quán)发 昭 (zhāo) 示 图穷匕(bǐ)见 .... C ...

  •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 十年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一.[解答](1)"致仕"是固定词语,它的意思是:官员退休或辞职. (2)A .第三人称代词,他/揣测语气词: B .副词,于是就/副词,表出乎意料,竟然,却: C .介词,给/介词,表比较. D .与:介词,跟,同.故选D . (3)正确的省略成分补全 ...

  • "任伯雨字德翁"阅读答案及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 ...

  • "孔奋字君鱼"阅读答案及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 ...

  • 限时训练1
  •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一) 班级 姓名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进步融合的结晶,大剧院已逐渐成为城市现代化文明的 .即将建成的江苏大剧院坐落于扬子江畔,外观好似八方 而来的四滴水珠,饱满光润, ,尽显水之灵动,又如莲花绽放 ...

  • 2012-2015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汇编2(文言文阅读)
  • 2012-2015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汇编2(文言文阅读) (2015)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 ...

  • 课外文言阅读与翻译
  • 参考译文: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去进献鸿鹄.出了都城门,在道路上那只鸿鹄飞走了.(淳于髡) 只好举着个空笼子,编造虚伪的经历成了一套谎话,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献 鸿鹄,(乘船) 从水中经过,(我) 不忍心让鸿鹄干渴,放出来让它喝水.不料它离开我飞走了.我想剖开肚子或勒紧脖子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