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六节为什么会降水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六节 为什么会降水

一、空气的湿度

1.事实证明: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温润的海边还是干燥的沙漠地,空气中都含有 水蒸气 ,称水汽。

2.湿度:表示空气中 水汽 的多少,一般用 相对湿度 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实验探究] 三只相同的烧杯中盛放相同质量的适量的水,调节水温,使三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为25℃、45℃、65℃,用三块相同的玻璃靠近烧杯口。 观察:(1)玻璃上发现了什么? (玻璃上都有小水珠出现)

(2)三块玻璃上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温度越高,小水珠越多)

[思考] 你能从上述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就是下面这句话)

3.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 越多 ,即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越大 。

4.相对湿度的测量。

(1)测量仪器: 湿度计 ,最常用 干湿球湿度计 、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等。

(2)干湿球湿度计的结构和使用。

①结构:由一支 干球温度计 和一支 湿球温度计 组成,都有 湿棉纱 包着。

②使用方法: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和湿球温度计刻度,计算出它们的温度差,再查 相对湿度表 ,得出相对湿度。

(3)阅读相对湿度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温度差? (湿球温度计所包裹的湿棉纱中的水在蒸发时会带走热量,使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下降)

[讨论] 根据自身体验,议一议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相对湿度居中即45%-60%左右,人体最舒适)

5.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就是说蜻蜓由于空气中湿度大,翅膀变软之故。

[思考] 你能解释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空气中湿度大,昆虫的翅膀沾上水汽变软,飞不高,燕子为了捕捉小昆虫,所以要低飞)

二、云或雾的形成

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 水珠 或 冰晶 ,这就形成了云或雾。

[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另一容器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烧杯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 盛冰容器表面出现小水滴。

[思考并回答] 这些小水滴是怎么来的?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来。在此,可以复习下水的三态变化)

烧杯中的空气为什么会发生水汽凝结?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若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随之 降低 ,空气中的水汽会附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 细小的水珠 ,就发生了水汽 凝结 ,这就形成了云或雾。

三、降水 、

1.云形成后 不一定 会降水,水珠和冰晶随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 雨滴、雪或冰雹 降落到 地表 称降水。

2. 降水的过程:(可以由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需要固体尘埃充作凝结核)、形成云、云滴增大形成降水

3. 降水的形式: 雨 、 雪 、 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为 降雨 。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降水有时是雨,有时会是雪或冰雹? (温度的不同)

4.降雨量:表示 一定时间 内地面积水的 深度 ,用 毫米 来度量。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来收集雨水。

[讨论] 1.降水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意义?

2.降水过多或过少会产生什么后果?

例题

1. 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

A.大气的湿度 B.气温 C.气压 D.风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含有水汽就一定会降水

B.利用卫星云图可了解云的大范围的变化和演变

C. 露一般在夏、冬两季无风夜晚出现

D.霜对冬季植物有利,可补充水分

3. 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用湿度表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就 ,即空气中的 越大,这样 的可能性也越大。

4. 相对湿度常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它是由一支 和一支 组成的。先测量这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差,再用 读出相对湿度。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 干燥的沙漠地里没有水汽

6. 在大气的云雾里,水的状态有 ( )

A.液态 B.固、液、气态 C.固态和液态 D.气态

7. 降水中水状态有 ( )

A.液态 B.固、液、气态 C. 固态和液态D. 气态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含有水汽就一定会降水

B.大气中只要能成云,就一定会降水

C大气中水汽越多,一般成云,降水可能性也越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 降水是指从云雾中降下的 和 。降水的多少用 表示,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用 来度量。气象观测中常用 来收集雨水。

10. 形成降水需具备的条件是 ( )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物 ③空气的下沉运动 ④空气的上升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有关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只要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 B.大气降水形式就是降雨

C .冰雹也是大气降水的一种形式 D.空中有云就会降水

12、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 这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 ( )

A . 雨 B. 雪 C.云或雾 D.霜

13、在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450C 、600C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C 杯的水温为

( )

A .250C B.450C

C .600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降雨量它表示一定的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

度, 度量方式是( )

A .用厘米度量 B.用微米度量 C. 用毫米度量 D.用米度量

15、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 如果气温降低, 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 )

A .降低 B.增强 C.不变 D.容纳更多的水汽

16、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

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

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17、“燕子低飞要下雨”的科学道理是 ( )。

A.雨前空气湿度大,燕子翅膀变软,飞不高

B.气压低,飞不高

C.燕子捕食的昆虫受湿度影响飞不高

D.气压大,飞不高

18、下列不属于降水的是( )。

A.雪 B.雾 C.雨 D.冰雹

19. 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湿润的海洋还是干燥的沙漠,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___________。

20. 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___。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___________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此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下降,就可能产生___________。

21,降雨量用___________来度量。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 )。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 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B.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往往是相对的,气温的高低不同,所含有的水汽数量也 不同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与温度无关

D.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

25. 判断题。

(1)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 )

(2)空气中的水汽凝出水珠或冰晶就会降水; ( )

(3)蜻蜒低飞,不雨也阴,就是由于大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蜻蜓的翅膀变软不能高飞。 ( )

(4)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就会形成降水。 ( )

(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 )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六节 为什么会降水

一、空气的湿度

1.事实证明: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温润的海边还是干燥的沙漠地,空气中都含有 水蒸气 ,称水汽。

2.湿度:表示空气中 水汽 的多少,一般用 相对湿度 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实验探究] 三只相同的烧杯中盛放相同质量的适量的水,调节水温,使三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为25℃、45℃、65℃,用三块相同的玻璃靠近烧杯口。 观察:(1)玻璃上发现了什么? (玻璃上都有小水珠出现)

(2)三块玻璃上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温度越高,小水珠越多)

[思考] 你能从上述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就是下面这句话)

3.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 越多 ,即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越大 。

4.相对湿度的测量。

(1)测量仪器: 湿度计 ,最常用 干湿球湿度计 、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等。

(2)干湿球湿度计的结构和使用。

①结构:由一支 干球温度计 和一支 湿球温度计 组成,都有 湿棉纱 包着。

②使用方法: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和湿球温度计刻度,计算出它们的温度差,再查 相对湿度表 ,得出相对湿度。

(3)阅读相对湿度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温度差? (湿球温度计所包裹的湿棉纱中的水在蒸发时会带走热量,使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下降)

[讨论] 根据自身体验,议一议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相对湿度居中即45%-60%左右,人体最舒适)

5.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就是说蜻蜓由于空气中湿度大,翅膀变软之故。

[思考] 你能解释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空气中湿度大,昆虫的翅膀沾上水汽变软,飞不高,燕子为了捕捉小昆虫,所以要低飞)

二、云或雾的形成

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 水珠 或 冰晶 ,这就形成了云或雾。

[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另一容器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烧杯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 盛冰容器表面出现小水滴。

[思考并回答] 这些小水滴是怎么来的?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来。在此,可以复习下水的三态变化)

烧杯中的空气为什么会发生水汽凝结?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若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随之 降低 ,空气中的水汽会附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 细小的水珠 ,就发生了水汽 凝结 ,这就形成了云或雾。

三、降水 、

1.云形成后 不一定 会降水,水珠和冰晶随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 雨滴、雪或冰雹 降落到 地表 称降水。

2. 降水的过程:(可以由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需要固体尘埃充作凝结核)、形成云、云滴增大形成降水

3. 降水的形式: 雨 、 雪 、 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为 降雨 。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降水有时是雨,有时会是雪或冰雹? (温度的不同)

4.降雨量:表示 一定时间 内地面积水的 深度 ,用 毫米 来度量。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来收集雨水。

[讨论] 1.降水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意义?

2.降水过多或过少会产生什么后果?

例题

1. 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

A.大气的湿度 B.气温 C.气压 D.风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含有水汽就一定会降水

B.利用卫星云图可了解云的大范围的变化和演变

C. 露一般在夏、冬两季无风夜晚出现

D.霜对冬季植物有利,可补充水分

3. 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用湿度表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就 ,即空气中的 越大,这样 的可能性也越大。

4. 相对湿度常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它是由一支 和一支 组成的。先测量这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差,再用 读出相对湿度。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 干燥的沙漠地里没有水汽

6. 在大气的云雾里,水的状态有 ( )

A.液态 B.固、液、气态 C.固态和液态 D.气态

7. 降水中水状态有 ( )

A.液态 B.固、液、气态 C. 固态和液态D. 气态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含有水汽就一定会降水

B.大气中只要能成云,就一定会降水

C大气中水汽越多,一般成云,降水可能性也越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 降水是指从云雾中降下的 和 。降水的多少用 表示,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用 来度量。气象观测中常用 来收集雨水。

10. 形成降水需具备的条件是 ( )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物 ③空气的下沉运动 ④空气的上升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有关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只要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 B.大气降水形式就是降雨

C .冰雹也是大气降水的一种形式 D.空中有云就会降水

12、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 这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 ( )

A . 雨 B. 雪 C.云或雾 D.霜

13、在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450C 、600C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C 杯的水温为

( )

A .250C B.450C

C .600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降雨量它表示一定的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

度, 度量方式是( )

A .用厘米度量 B.用微米度量 C. 用毫米度量 D.用米度量

15、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 如果气温降低, 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 )

A .降低 B.增强 C.不变 D.容纳更多的水汽

16、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

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

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17、“燕子低飞要下雨”的科学道理是 ( )。

A.雨前空气湿度大,燕子翅膀变软,飞不高

B.气压低,飞不高

C.燕子捕食的昆虫受湿度影响飞不高

D.气压大,飞不高

18、下列不属于降水的是( )。

A.雪 B.雾 C.雨 D.冰雹

19. 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湿润的海洋还是干燥的沙漠,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___________。

20. 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___。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___________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此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下降,就可能产生___________。

21,降雨量用___________来度量。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 )。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 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B.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往往是相对的,气温的高低不同,所含有的水汽数量也 不同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与温度无关

D.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

25. 判断题。

(1)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 )

(2)空气中的水汽凝出水珠或冰晶就会降水; ( )

(3)蜻蜒低飞,不雨也阴,就是由于大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蜻蜓的翅膀变软不能高飞。 ( )

(4)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就会形成降水。 ( )

(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 )


相关内容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大河依地势滚滚东流入海 B.我国地势的特征是东高西低 C. 昆仑山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四川盆地位于第 ...

  • 七年级上册地理2
  •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南北半球 ...

  •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 ...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星球版)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 地球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降水与降水的分布第一课时教案
  • 教育实习教案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本校指导教师 2011 年 实习学校 教学课题 所用教材 自用 参考书 课时安排 专业地理科学(教师教育) 实习生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 ) 第 邱东 洪晓巧 学号 [1**********]2 邱东 个教案) 刘恭祥 原任课教师 12 月 6 日 (星期 2 6 节课 ...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    第一节 多变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三章知识结构 本章教学目标 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1] 2016年10月10日 来源:网络综合 [相关推荐] [加入收藏]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方便广大网友查阅!更多初中一年级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一年级网. [快速提分]2016年初中一年级全程名师特训辅导班!点击免 ...

  •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 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5.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 ...

  •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