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doc

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作者:陈爱娟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3期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从各种层面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导向、教育、同化、规范约束和激励五种功能。

[关键词]大学 大学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

[作者简介]陈爱娟(1964- ),女,安徽天长人,滁州学院学生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安徽滁州239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84-02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在高校的各种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建,并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蕴涵、表达或体现出来的,是得到高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它包括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和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加强学校管理、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大文化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从各种层面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以下五种功能。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师生员工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包括领导集团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办学理念、学校定位、管理理念、人才观、教育观、发展观、质量观等,这些价值观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是通过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等来具体体现的。在校园文化中,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所以,校园文化中蕴涵的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各种管理行为,管理实践中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实现领导集团所确定的预定目标(价值取向)来展开的。师生的价值观是校园精神的内核,制约着师生理想的产生、行为的选择,构成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目标,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体现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滁州学院把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学质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多科性本科院校定为奋斗目标。全体滁州学院人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不懈地努力,正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个学校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源于学校绝大多数成员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然而,这种认同并不是天生的,是学校通过灌输、教育、约束等多种途径逐步达成的。学校管理和学校领导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全体师生员工对大学校园文化所所塑造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尤其是大学精神的认同过程,也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过程。

1.学校的校训、校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对学校的成员时刻发挥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教育作用。滁州学院在创办至今的58年历史长河中,其校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可以浓缩成八个字,即“修德”“求是”“博学”“笃行”。“修德”即做人之本,应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求是”,即勇于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博学”,即广泛地学习各类知识。“笃行”,即强调重视实践,实现知行统一。这些办学理念养成了历代滁州学院人优良的学习风气、良好的价值观念,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反映,也是管理过程中规范各成员行为的依据;规章制度从制定到变为绝大多数成员的自觉行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校园文化中的环境因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幽雅宜人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不仅彰显着学校集体的审美取向,而且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审美情趣、集体意识的培养等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文化传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为绝大多数校园人所认同,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同化功能。 这种同化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同化作用。文化传统实际是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优秀的观念、价值取向、管理模式及物化形态的文明成果之总和。文化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积并经过历史检验的。因而,文化传统对师生员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同化作用。

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还体现在行为示范上。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园文化通过示范而体现的同化作用主要表现为领导集团的行为和学校成员的行为的相互作用。领导集团的行为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演示;学校成员的行为则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在领导集团行为和学校成员行为产生的影响合力下,任何不同价值取向的言行都会被逐渐削弱,且最终被同化。

四、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通过有形的与无形的规范和约束两种形式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有形的约束主要通过高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来规范师生的行为;无形的约束主要通过校园精神辐射作用体现出来,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管理、制度、纪律的控制作用所不能替代的。校园文化主要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操,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虽不具有强制性,却能引导学生产生感情上的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促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校园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继承和传递,它融化在学校这个集体的血液中,积淀下来并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规范约束力量,使受教育者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完善了个性,促进了创造力的发挥,并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全面的、良好的基础,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在一些条件下,这种来自校园人“内心”的价值约束对行为的约束会更加有效。

五、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的实质是解决动力问题。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方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指明方向的基础上,还表现为一股推动力量,推动师生员工朝向校园文化所倡导的方向不断努力,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价值观本身就是驱使人们努力朝某一方向前进的动力。因为价值观指向的是未来的目标,它不是一种对“实然”的事实描述,而是一种对“应然”的理想设定。无论是对教职工,还是对学生,这种理想目标都具挑战性和激励性,能激发他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从而促使其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校园文化就其短期影响而言,它能形成对教职员工士气的激励、鼓舞作用,会帮助学校克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形成学校良好的环境氛围;从长远发展来看,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学校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管理者,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都应深化认识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努力学会以学校核心价值观去建设校园文化,去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种管理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高度重视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审美教育,以丰富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尊重个性价值,彰显人文关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加强共建意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中的积极性,共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通过文化来“化人”“育人”。

[参考文献]

[1]郭成,田丽.大学校园文化嬗变和构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李泽,姚加惠,朱景坤.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李雷.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谢秀军.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5]高铁菊,韩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浅析[J].辽宁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6]郑小红.略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经济师,2008(2).

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作者:陈爱娟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3期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从各种层面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导向、教育、同化、规范约束和激励五种功能。

[关键词]大学 大学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

[作者简介]陈爱娟(1964- ),女,安徽天长人,滁州学院学生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安徽滁州239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84-02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在高校的各种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建,并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蕴涵、表达或体现出来的,是得到高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它包括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和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加强学校管理、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大文化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从各种层面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以下五种功能。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师生员工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包括领导集团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办学理念、学校定位、管理理念、人才观、教育观、发展观、质量观等,这些价值观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是通过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等来具体体现的。在校园文化中,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所以,校园文化中蕴涵的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各种管理行为,管理实践中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实现领导集团所确定的预定目标(价值取向)来展开的。师生的价值观是校园精神的内核,制约着师生理想的产生、行为的选择,构成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目标,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体现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滁州学院把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学质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多科性本科院校定为奋斗目标。全体滁州学院人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不懈地努力,正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个学校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源于学校绝大多数成员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然而,这种认同并不是天生的,是学校通过灌输、教育、约束等多种途径逐步达成的。学校管理和学校领导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全体师生员工对大学校园文化所所塑造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尤其是大学精神的认同过程,也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过程。

1.学校的校训、校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对学校的成员时刻发挥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教育作用。滁州学院在创办至今的58年历史长河中,其校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可以浓缩成八个字,即“修德”“求是”“博学”“笃行”。“修德”即做人之本,应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求是”,即勇于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博学”,即广泛地学习各类知识。“笃行”,即强调重视实践,实现知行统一。这些办学理念养成了历代滁州学院人优良的学习风气、良好的价值观念,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反映,也是管理过程中规范各成员行为的依据;规章制度从制定到变为绝大多数成员的自觉行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校园文化中的环境因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幽雅宜人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不仅彰显着学校集体的审美取向,而且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审美情趣、集体意识的培养等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文化传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为绝大多数校园人所认同,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同化功能。 这种同化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同化作用。文化传统实际是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优秀的观念、价值取向、管理模式及物化形态的文明成果之总和。文化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积并经过历史检验的。因而,文化传统对师生员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同化作用。

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还体现在行为示范上。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园文化通过示范而体现的同化作用主要表现为领导集团的行为和学校成员的行为的相互作用。领导集团的行为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演示;学校成员的行为则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在领导集团行为和学校成员行为产生的影响合力下,任何不同价值取向的言行都会被逐渐削弱,且最终被同化。

四、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通过有形的与无形的规范和约束两种形式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有形的约束主要通过高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来规范师生的行为;无形的约束主要通过校园精神辐射作用体现出来,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管理、制度、纪律的控制作用所不能替代的。校园文化主要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操,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虽不具有强制性,却能引导学生产生感情上的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促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校园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继承和传递,它融化在学校这个集体的血液中,积淀下来并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规范约束力量,使受教育者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完善了个性,促进了创造力的发挥,并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全面的、良好的基础,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在一些条件下,这种来自校园人“内心”的价值约束对行为的约束会更加有效。

五、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的实质是解决动力问题。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方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指明方向的基础上,还表现为一股推动力量,推动师生员工朝向校园文化所倡导的方向不断努力,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价值观本身就是驱使人们努力朝某一方向前进的动力。因为价值观指向的是未来的目标,它不是一种对“实然”的事实描述,而是一种对“应然”的理想设定。无论是对教职工,还是对学生,这种理想目标都具挑战性和激励性,能激发他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从而促使其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校园文化就其短期影响而言,它能形成对教职员工士气的激励、鼓舞作用,会帮助学校克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形成学校良好的环境氛围;从长远发展来看,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学校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管理者,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都应深化认识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努力学会以学校核心价值观去建设校园文化,去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种管理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高度重视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审美教育,以丰富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尊重个性价值,彰显人文关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加强共建意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中的积极性,共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通过文化来“化人”“育人”。

[参考文献]

[1]郭成,田丽.大学校园文化嬗变和构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李泽,姚加惠,朱景坤.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李雷.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谢秀军.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5]高铁菊,韩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浅析[J].辽宁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6]郑小红.略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经济师,2008(2).


相关内容

  •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
  •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升学比例的提高,加上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也逐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源不足导致生源素质下降的局面.有的学生厌学情绪比较强烈:有的学生道德修养严重欠缺: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努力加强对学生基本文明行为的 ...

  •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历年真题.1doc
  •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电话:027-67868350 传真:027-67868353 邮政编码:430079 地址:二号教学楼 招生人数: 学术型 历年真题如下: 2013年文学类大综合题目 名词解释普通话 词类活用 形声字 古诗十九首 性灵派 问题小说 简答 什么 ...

  • 重庆市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大纲doc
  • 重庆市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 ...

  • 小学教师必读书目.doc
  • 小学教师必读书目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译 者:蔡汀 王义高 祖晶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 ...

  • 11.9.消防宣传周活动方案doc
  • "11.9"消防安全宣传周 活动方案 哈密市第二小学 德育处 2013年11月4日 哈密市第二小学"11.9"消防宣传周 活动方案 为迎接 "11.9"消防日,认真做好"11.9"消防日期间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及普及工作,全 ...

  • 论文格式及标准字体格式.doc1
  • 长春市第164中学校长论文研究组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申请人: 范微微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2013年9月1日 论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 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摘 要 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 ...

  • 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基础训练答案(天舟学练王).doc 人教版
  • 第一课参考答案: 一.   1.D  2.B  3.D  4.C  5.D  6.B  7.B  8.B  9.D  10.B  11.D  12.D  13.B  14.D   15.C   二.判断题  16.× 17.×18.×  19.√  20.√ 三.21.答:对于刚刚转入新的中学校门的 ...

  • 河南省文明教师.doc
  • 教社政„2011‟324号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申报2010-2011年度两创两争活动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各省辖市教育局,各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属中小学校: 2010年以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师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doc1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学生生活 )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为核心.促进( 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综合性 )( 实践性 )( 开放性 ).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