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

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

9、勇于追求。

【篇二:谈谈方法读后感】

世界上有许多哲学家在数学上颇有成就,如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的莱布尼兹。而欧洲近代哲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的笛卡尔也是这样一位即在数学有在哲学上成为佼佼者的人物。

笛卡尔在他的《谈谈方法》一书中说到,要认识真理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笛卡尔认为,人们的意见之所以不同,只是由于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运用我们的思想。将其观点归纳起来,便是单有良好的心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的应用它。笛卡尔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产生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笛卡尔在《方法论》中谈到:我觉得我有很大的幸运,从青年时代以来,就发现了某些途径,引导我做了一些思考,获得了一些公理。在一次沉思时,笛卡尔看到一只苍蝇在天花板上爬,他便想如果知道了苍蝇与相邻两个墙壁的距离间的关系,就能描述它在天花板上的路线了。这,就是解析几何的萌芽。而这种萌芽的诞生,正是由于笛卡尔从小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体现,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接触一样事物,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有益的考察,才能抓住其精髓。

笛卡尔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与行为守则,笛卡尔长期致力于寻找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意义适用性的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1、不把任何没有明确认知的东西当作真的;2、将难题划分为细小的部分解决;3、从最容易的对象上升到最难的部分;4、将一切情形都列举出来。我认为,以上四点关于方法的论断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和启示。首先,第一点告诉了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阐明了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极端重要性;其次,第二点和第三点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中的重要的,但却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最后,第四点强调了对待问题的严谨性,只有分条列出之后,我们才能充分认识问题、把握问题。1619年,笛卡尔在他自己的方法论的指导下,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它可能用一种一般的方法解决所有与量有关的领域中的问题,不论这种量是数值还是连续的。这正是他发明解析几何的方法。另外,在笛卡尔的著作《方法论》中还总结了三点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守则:1、服从法律和习惯;2、在行动上要尽可能做到最坚强、最果断;3、始终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即相信除了我们的思想以外,没有一件东西完全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虽然其中的第三点有其作为二元论者的消极一面,但就一二点来说,它是积极的,尤其是第二点。如过我们行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话,我们就会丧失很多东西。相反,如果我们果断的处理事情,果断的反应,则我们就能够把握住许多东西。

笛卡尔还提到,为了给科学打下牢固基础,必须破除固有的意见。我们需要善于合理正确的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旧的思想终究会被新思想所取代。而我们,就必须对就思想保有一定的批判继承性,科学发展其新思想、新方法,开拓视野。

恩格斯对笛卡尔作出了如下的评价: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积分与积分也就立即变成了必须。我想,这是对笛卡尔最公正的评价了。虽然,笛卡尔是一个企图在唯心论和唯物论中起平衡作用的二元论者,尽管他努力的论证上帝是存在的。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仅仅是我们在数学中大量运用的解析几何方法,而且还有他所提供的方法论——我们学习的法宝。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一句话在笛卡尔身上是在明白不过的验证了一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就应该学习笛卡尔的这种方法。

【篇三:谈谈方法读后感作文】

在笛卡尔的《谈谈方法》中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体现的笛卡尔的聪明绝对是超出前者百倍。同怀疑论一样笛卡尔也去尝试怀疑一切,但他却特别指出,自己并不能怀疑自己在怀疑这个事实,这也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命题我思故我在的条件。

人的认识可靠吗?为什么不是一个强大意志的大骗局?如果你没出过国,会不会根本没有美国韩国。这些只是被虚构的存在,是我们的政府正在欺骗我们。就算是你出过国,也会不会没有火星水星,只是政府联合起来一种以所谓发射探测器为名的骗钱的手段。当然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不会有这种事发生。那么一下这种情况呢?你其实是在出生时候就死了,科学家救了你的脑子(只有脑子)他们把你的脑子放在装了营养物质的容器里,保持它的鲜活,然后拿来做实验,红色的导线是传导视觉信号,蓝色的传导听觉信号,白色味觉,黄色触觉,你没发觉到只是因为你从小便是如此,你的人生其实只是一场试验。那么你真的能相信你的感觉吗?所以,知识不可信,感觉不可信,逻辑不可信,抽丝剥茧般地剔除之后,最终剩下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我除了自己正在思考这件事没有任何事情是能够确切认识到的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不能否认的。而思考,却正是我存在(suis)的证据。只有存在,才能思考,这便是这个论断的内在逻辑。

关于这个观点的解释,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好像害怕人们没能理解这句话,所以就极力的解释。甚至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中国人对存在的理解,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容易把存在理解成为占有某时空。的确,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些难度。拉丁语系中的系动词,在中华语系中并不存在。但中国人的存在观点倾向于占有空间的存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认同,我们可以看看老子的有的概念,是与无相对的有。这个有难道不比西方人更倾向于施加影响、表现特性特点的存在更具有普遍意义吗?而且,在中国对外开放这么长时间后,中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甚至现在来讲,存在这个词甚至已经有了借代用法名词的意味,听人说道:像雅典娜之于星矢一般的存在,像夜礼服假面之于美少女战士的存在云云,这种说法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是很晦涩的语言了。所以说,存在的外延正在不断增加。

当然还是要向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致敬,也正是他们的这种一丝不苟,才使得西方的思想如此真实、没有扭曲地被中国人理解。

关于上帝,也即是神。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笛卡尔的神存在的论断,却不像我思故我在那样坚实。这一点,其本身也是违反笛卡尔方法论的。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甚至不如怀疑主义思考得那般深刻。

神的属性即是完满。笛卡尔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比自己更加的完满都来自于神。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以此就可以了解神所具有的完满。我觉得在笛卡尔证明神存在的论证中,有些地方并不严密。诚然,我们的确能看到自己的不完满,但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通过跟神这个完满的存在相比较而得出的。而可能只需要另外一种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就像乙比甲活得久,丙又比乙活得久,很容易就猜想有人能比丙活得更久,进而推想,另外一个人比前面所有人都活得久。这样长生不死的概念,也就很容易得到。而长生不死不是人所具有的完满,但这种完满(如前所述)是人自己推得的。所以就是凭借相类似的方法,人们获得了比自己更加完满的概念。这就说明,笛卡尔引入上帝的概念是有违自己方法论的。可能有人反驳说就算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也是从上帝那儿学习的,那么我问,当我们目前还没有确信上帝存在,只知道自己在思考的情况下,如果去假设人连着一点的归纳和演

绎的能力都没有,与假设上帝不存在的观点相比,哪个更荒唐,哪个更符合我们认识的常理?当然是人有着归纳和演绎的能力更是人信服、更加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或者,换句话说,我现在提出的这种论点是与笛卡尔论证互斥的一种可能,我不能通过笛卡尔的逻辑来论证这种新观点的错误,笛卡尔如何通过自己的逻辑论证自身的正确?所以,在我看来,笛卡尔学术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并非必须的。既然上帝这个概念的是非必须的,那么根据笛卡尔自己的第一规则,这个观点也是不能轻率认同的。

【篇四: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方法》全称《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我是经过我们的数据库老师朱树人老师的介绍才得知这本书,选择这本书继续深读,就是因为它比较好读懂同时篇幅比较短。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书,真正介绍到笛卡尔本人的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只有60页之多,这本书一开始大致介绍了笛卡尔的生平及其哲学,之后总共分为六部分来介绍笔者的想法。之所以会选择容易读懂的,是因为我不认为连理解都困难的著作能使我产生许多真正独立的思考,恐怕读书笔记也只能是沿用别人的观点似懂非懂地写就,便于理解的著作才能让我自由自在地思考。另外之所以选择篇幅短小的,是因为我的水平有限,阅读速度不能够很快,在有限的时间里,较短篇幅的作品能让我读得更加细致、理解得更全面。

了解一位作家的思想著作,如果不对作者生平做一些简单了解,难免会在理解他的思想上存在一些困扰。笛卡儿(1596~1650),是一位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谈谈方法》(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1641年发表《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发表《哲学原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

读罢此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笔者-笛卡尔那种严谨,怀疑的精神,尤其是是的第四部分,谈到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我们也终于接触到了笛卡尔式的怀疑,笛卡尔使用了怀疑一切的方法,把一切都拿来怀疑,都认为不是真的,最后发现,只有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所以,我思,所以我是或者说我思故我在的结论产生了,这也是他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罗素谈到这段文字是笛卡尔的认识论的核心,包含着他的哲学中最重要之点。笛卡尔以后的哲学家都注重认识论,其所以如此主要由于笛卡尔。

这里要说明的是,笛卡尔彻底的怀疑并不同于怀疑论者为了怀疑而怀疑的做法。拿最典型的怀疑论来说,它们像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不能认识、即使能认识事物也不能传达给别人这样的典型结论在笛卡尔这里是没有被采纳的,最明显不过就是笛卡尔显然认为我们是可以通过理性认识事物的。接着,笛卡尔提出了自己的两条条标准:凡是我认为十分清楚、及其分明地理解的,都是真的,认识外界事物不能靠感官,必须靠精神。这两条也充分体现出了他的理性主义。接着他认为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完美的,那么既然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必然就有完美的存在,而且被创造物的性质不可能比创造者更完美,于是,他的

第二条结论神的存在就被证明了。但是有时候,却会觉得笛卡尔是不是懦弱了?笛卡尔是懦弱

还是谨慎?要知道,给一个历史人物的人格下结论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不像赞成或反对其观点那么简单明确,总会或多或少有些顾虑和主观,但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主观和武断而误判一个人。首先,我必须要怀着一种历史的同情心,假定笛卡尔及描述他的人是拥有健全理智并且是诚实的,那么我便可以从他的文字里和别人对他的描述里找到线索,否则这一切都无法进行。

即使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依然看到了不同的评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述道,笛卡尔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不希望惹麻烦、他一直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会员,而且这些还只是比较温和的说法罢了。但是《谈谈方法》中译本的译者王太庆则在序中写道,一般认为他胆怯的证据,其实只足以说明宗教顽固势力的淫威还大、笛卡尔心里明白,他要爆破的是一个关键性枢纽,怎么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呢?。这似乎就像笛卡尔说的,即使才智极为优秀的人也会出现分歧,那么不如我自己用理性通过怀疑一切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

谈古是为了论今,我们阅读前人的著述如果仅仅是为了知道和了解,那么这样的阅读便少了一份反思和提炼。所以,在这一段里我想和大家谈谈这本书对今天的启示是什么?我想就两点来说说。

第一,是方法上的启示。《谈谈方法》谈的是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应该说,这四条规则是确实能够带给我们正确指引的。无论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还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或者是分门别类、严谨考察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的自然科学得以迅猛发展,其背后所依靠的就是这正确方法论的指引。

第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中世纪的哲学里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我们作为地球上主人翁的意识更是薄弱,我们把一切都依赖于神,期望依靠自己的诚忱,换取上帝的赞许,带来死后的荣耀。而笛卡尔率先带给我们这种依赖自己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理性去发掘真理,而不是依赖教会。笛卡尔很让人敬佩的一点在于,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一个人去改变这个世界,去让所有人的主体性意识在短时间内提高,但是他可以跳出这个世界,以一种观众的姿态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当然也符合他的二元论,形体虽然活在这里,但是灵魂可以独善。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用自己的行动开创了一个时代。《谈谈方法》是他的排头兵,虽然写得很谨慎,但我们已经能够从中嗅出他心中的那团热情,那种希望摆脱经院哲学的强烈愿望。是笛卡尔带我们走出了中世纪,来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让我们得以氤氲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风月无千古,情怀自浅深,亘古不变的是已经尘封的历史,悬而未决的是今人的评判与论述。我想笛卡尔是不会忌讳别人评价他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最清楚他的人就是他自己,别人的评论对于他都是别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笛卡尔,不管是赞美他,或是批评他,请都保持着一份对历史,对古人的尊重和敬畏,静下心来,微笑着阅读这位哲人,这位才华横溢的哲人。清风起处,他衣袂飘飘,卷过岁月的沧桑。

谈谈方法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

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

9、勇于追求。

【篇二:谈谈方法读后感】

世界上有许多哲学家在数学上颇有成就,如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的莱布尼兹。而欧洲近代哲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的笛卡尔也是这样一位即在数学有在哲学上成为佼佼者的人物。

笛卡尔在他的《谈谈方法》一书中说到,要认识真理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笛卡尔认为,人们的意见之所以不同,只是由于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运用我们的思想。将其观点归纳起来,便是单有良好的心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的应用它。笛卡尔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产生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笛卡尔在《方法论》中谈到:我觉得我有很大的幸运,从青年时代以来,就发现了某些途径,引导我做了一些思考,获得了一些公理。在一次沉思时,笛卡尔看到一只苍蝇在天花板上爬,他便想如果知道了苍蝇与相邻两个墙壁的距离间的关系,就能描述它在天花板上的路线了。这,就是解析几何的萌芽。而这种萌芽的诞生,正是由于笛卡尔从小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体现,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接触一样事物,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有益的考察,才能抓住其精髓。

笛卡尔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与行为守则,笛卡尔长期致力于寻找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意义适用性的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1、不把任何没有明确认知的东西当作真的;2、将难题划分为细小的部分解决;3、从最容易的对象上升到最难的部分;4、将一切情形都列举出来。我认为,以上四点关于方法的论断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和启示。首先,第一点告诉了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阐明了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极端重要性;其次,第二点和第三点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中的重要的,但却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最后,第四点强调了对待问题的严谨性,只有分条列出之后,我们才能充分认识问题、把握问题。1619年,笛卡尔在他自己的方法论的指导下,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它可能用一种一般的方法解决所有与量有关的领域中的问题,不论这种量是数值还是连续的。这正是他发明解析几何的方法。另外,在笛卡尔的著作《方法论》中还总结了三点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守则:1、服从法律和习惯;2、在行动上要尽可能做到最坚强、最果断;3、始终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即相信除了我们的思想以外,没有一件东西完全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虽然其中的第三点有其作为二元论者的消极一面,但就一二点来说,它是积极的,尤其是第二点。如过我们行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话,我们就会丧失很多东西。相反,如果我们果断的处理事情,果断的反应,则我们就能够把握住许多东西。

笛卡尔还提到,为了给科学打下牢固基础,必须破除固有的意见。我们需要善于合理正确的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旧的思想终究会被新思想所取代。而我们,就必须对就思想保有一定的批判继承性,科学发展其新思想、新方法,开拓视野。

恩格斯对笛卡尔作出了如下的评价: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积分与积分也就立即变成了必须。我想,这是对笛卡尔最公正的评价了。虽然,笛卡尔是一个企图在唯心论和唯物论中起平衡作用的二元论者,尽管他努力的论证上帝是存在的。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仅仅是我们在数学中大量运用的解析几何方法,而且还有他所提供的方法论——我们学习的法宝。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一句话在笛卡尔身上是在明白不过的验证了一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就应该学习笛卡尔的这种方法。

【篇三:谈谈方法读后感作文】

在笛卡尔的《谈谈方法》中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体现的笛卡尔的聪明绝对是超出前者百倍。同怀疑论一样笛卡尔也去尝试怀疑一切,但他却特别指出,自己并不能怀疑自己在怀疑这个事实,这也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命题我思故我在的条件。

人的认识可靠吗?为什么不是一个强大意志的大骗局?如果你没出过国,会不会根本没有美国韩国。这些只是被虚构的存在,是我们的政府正在欺骗我们。就算是你出过国,也会不会没有火星水星,只是政府联合起来一种以所谓发射探测器为名的骗钱的手段。当然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不会有这种事发生。那么一下这种情况呢?你其实是在出生时候就死了,科学家救了你的脑子(只有脑子)他们把你的脑子放在装了营养物质的容器里,保持它的鲜活,然后拿来做实验,红色的导线是传导视觉信号,蓝色的传导听觉信号,白色味觉,黄色触觉,你没发觉到只是因为你从小便是如此,你的人生其实只是一场试验。那么你真的能相信你的感觉吗?所以,知识不可信,感觉不可信,逻辑不可信,抽丝剥茧般地剔除之后,最终剩下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我除了自己正在思考这件事没有任何事情是能够确切认识到的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不能否认的。而思考,却正是我存在(suis)的证据。只有存在,才能思考,这便是这个论断的内在逻辑。

关于这个观点的解释,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好像害怕人们没能理解这句话,所以就极力的解释。甚至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中国人对存在的理解,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容易把存在理解成为占有某时空。的确,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些难度。拉丁语系中的系动词,在中华语系中并不存在。但中国人的存在观点倾向于占有空间的存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认同,我们可以看看老子的有的概念,是与无相对的有。这个有难道不比西方人更倾向于施加影响、表现特性特点的存在更具有普遍意义吗?而且,在中国对外开放这么长时间后,中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甚至现在来讲,存在这个词甚至已经有了借代用法名词的意味,听人说道:像雅典娜之于星矢一般的存在,像夜礼服假面之于美少女战士的存在云云,这种说法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是很晦涩的语言了。所以说,存在的外延正在不断增加。

当然还是要向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致敬,也正是他们的这种一丝不苟,才使得西方的思想如此真实、没有扭曲地被中国人理解。

关于上帝,也即是神。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笛卡尔的神存在的论断,却不像我思故我在那样坚实。这一点,其本身也是违反笛卡尔方法论的。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甚至不如怀疑主义思考得那般深刻。

神的属性即是完满。笛卡尔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比自己更加的完满都来自于神。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以此就可以了解神所具有的完满。我觉得在笛卡尔证明神存在的论证中,有些地方并不严密。诚然,我们的确能看到自己的不完满,但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通过跟神这个完满的存在相比较而得出的。而可能只需要另外一种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就像乙比甲活得久,丙又比乙活得久,很容易就猜想有人能比丙活得更久,进而推想,另外一个人比前面所有人都活得久。这样长生不死的概念,也就很容易得到。而长生不死不是人所具有的完满,但这种完满(如前所述)是人自己推得的。所以就是凭借相类似的方法,人们获得了比自己更加完满的概念。这就说明,笛卡尔引入上帝的概念是有违自己方法论的。可能有人反驳说就算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也是从上帝那儿学习的,那么我问,当我们目前还没有确信上帝存在,只知道自己在思考的情况下,如果去假设人连着一点的归纳和演

绎的能力都没有,与假设上帝不存在的观点相比,哪个更荒唐,哪个更符合我们认识的常理?当然是人有着归纳和演绎的能力更是人信服、更加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或者,换句话说,我现在提出的这种论点是与笛卡尔论证互斥的一种可能,我不能通过笛卡尔的逻辑来论证这种新观点的错误,笛卡尔如何通过自己的逻辑论证自身的正确?所以,在我看来,笛卡尔学术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并非必须的。既然上帝这个概念的是非必须的,那么根据笛卡尔自己的第一规则,这个观点也是不能轻率认同的。

【篇四: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方法》全称《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我是经过我们的数据库老师朱树人老师的介绍才得知这本书,选择这本书继续深读,就是因为它比较好读懂同时篇幅比较短。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书,真正介绍到笛卡尔本人的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只有60页之多,这本书一开始大致介绍了笛卡尔的生平及其哲学,之后总共分为六部分来介绍笔者的想法。之所以会选择容易读懂的,是因为我不认为连理解都困难的著作能使我产生许多真正独立的思考,恐怕读书笔记也只能是沿用别人的观点似懂非懂地写就,便于理解的著作才能让我自由自在地思考。另外之所以选择篇幅短小的,是因为我的水平有限,阅读速度不能够很快,在有限的时间里,较短篇幅的作品能让我读得更加细致、理解得更全面。

了解一位作家的思想著作,如果不对作者生平做一些简单了解,难免会在理解他的思想上存在一些困扰。笛卡儿(1596~1650),是一位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谈谈方法》(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1641年发表《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发表《哲学原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

读罢此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笔者-笛卡尔那种严谨,怀疑的精神,尤其是是的第四部分,谈到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我们也终于接触到了笛卡尔式的怀疑,笛卡尔使用了怀疑一切的方法,把一切都拿来怀疑,都认为不是真的,最后发现,只有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所以,我思,所以我是或者说我思故我在的结论产生了,这也是他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罗素谈到这段文字是笛卡尔的认识论的核心,包含着他的哲学中最重要之点。笛卡尔以后的哲学家都注重认识论,其所以如此主要由于笛卡尔。

这里要说明的是,笛卡尔彻底的怀疑并不同于怀疑论者为了怀疑而怀疑的做法。拿最典型的怀疑论来说,它们像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不能认识、即使能认识事物也不能传达给别人这样的典型结论在笛卡尔这里是没有被采纳的,最明显不过就是笛卡尔显然认为我们是可以通过理性认识事物的。接着,笛卡尔提出了自己的两条条标准:凡是我认为十分清楚、及其分明地理解的,都是真的,认识外界事物不能靠感官,必须靠精神。这两条也充分体现出了他的理性主义。接着他认为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完美的,那么既然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必然就有完美的存在,而且被创造物的性质不可能比创造者更完美,于是,他的

第二条结论神的存在就被证明了。但是有时候,却会觉得笛卡尔是不是懦弱了?笛卡尔是懦弱

还是谨慎?要知道,给一个历史人物的人格下结论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不像赞成或反对其观点那么简单明确,总会或多或少有些顾虑和主观,但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主观和武断而误判一个人。首先,我必须要怀着一种历史的同情心,假定笛卡尔及描述他的人是拥有健全理智并且是诚实的,那么我便可以从他的文字里和别人对他的描述里找到线索,否则这一切都无法进行。

即使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依然看到了不同的评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述道,笛卡尔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不希望惹麻烦、他一直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会员,而且这些还只是比较温和的说法罢了。但是《谈谈方法》中译本的译者王太庆则在序中写道,一般认为他胆怯的证据,其实只足以说明宗教顽固势力的淫威还大、笛卡尔心里明白,他要爆破的是一个关键性枢纽,怎么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呢?。这似乎就像笛卡尔说的,即使才智极为优秀的人也会出现分歧,那么不如我自己用理性通过怀疑一切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

谈古是为了论今,我们阅读前人的著述如果仅仅是为了知道和了解,那么这样的阅读便少了一份反思和提炼。所以,在这一段里我想和大家谈谈这本书对今天的启示是什么?我想就两点来说说。

第一,是方法上的启示。《谈谈方法》谈的是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应该说,这四条规则是确实能够带给我们正确指引的。无论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还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或者是分门别类、严谨考察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的自然科学得以迅猛发展,其背后所依靠的就是这正确方法论的指引。

第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中世纪的哲学里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我们作为地球上主人翁的意识更是薄弱,我们把一切都依赖于神,期望依靠自己的诚忱,换取上帝的赞许,带来死后的荣耀。而笛卡尔率先带给我们这种依赖自己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理性去发掘真理,而不是依赖教会。笛卡尔很让人敬佩的一点在于,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一个人去改变这个世界,去让所有人的主体性意识在短时间内提高,但是他可以跳出这个世界,以一种观众的姿态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当然也符合他的二元论,形体虽然活在这里,但是灵魂可以独善。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用自己的行动开创了一个时代。《谈谈方法》是他的排头兵,虽然写得很谨慎,但我们已经能够从中嗅出他心中的那团热情,那种希望摆脱经院哲学的强烈愿望。是笛卡尔带我们走出了中世纪,来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让我们得以氤氲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风月无千古,情怀自浅深,亘古不变的是已经尘封的历史,悬而未决的是今人的评判与论述。我想笛卡尔是不会忌讳别人评价他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最清楚他的人就是他自己,别人的评论对于他都是别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笛卡尔,不管是赞美他,或是批评他,请都保持着一份对历史,对古人的尊重和敬畏,静下心来,微笑着阅读这位哲人,这位才华横溢的哲人。清风起处,他衣袂飘飘,卷过岁月的沧桑。


相关内容

  •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000字
  •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000字 因为曾经关注华为,所以,对于<华为的冬天>不知一次地拜读.在今年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再次拜读<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我有了与往年冬天不一样的感觉. 每个人欣赏<华为的冬天>的角度不同,理解也绝对不会相同.我以为:<华 ...

  • [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 <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悲剧,一群随着国民政府撤迁来台的军民,有地位显要的官夫人,歷经沧桑的老将,普通的教书先生,抑或风姿绰约的舞女,他们皆有一个共通点:思念过去,活在过去,虽然身在台北城,却如飘泊无依的孤魂般游盪其中,以一种孤傲.看不清现实的贵族自觉,宛如一群不属于 ...

  • 读后感100字大全
  • 读后感100字大全(一) --<柳林风声>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柳林风声>这本书.我认识了慈祥和蔼的老獾.助人为乐的水老鼠和热心的鼹鼠.因为它们的朋友蛤蟆吹牛,差点连命都保不住,所以它们三个同心协力,付出最大的努力,帮助蛤蟆把吹牛和偷东西的坏习惯改掉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 ...

  • 铁骑公子的读后感与描写文章集
  • 共 29 篇文章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蜡笔小黑>读后感 <蜡笔小黑>是日本作家中屋美和的代表作之一,书里讲了一盒蜡笔的故事.只有黑蜡笔无所事事,而且蜡笔伙伴们也觉得蜡笔小黑没用,不让小黑一起来画画.铅笔哥哥过来安慰他:"打起精神来,小黑!"突然,蜡笔们 ...

  • 格林童话读后感大全
  • 格林童话读后感大全(一) 我爱看书,看书能使我忘记一切烦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先生说的一句话. <格林童话>这本书是格林兄弟编写的,他们写的童话栩栩如生,含有丰富的想象力.我最爱看他们编写的<神奇的粥锅>和<三个小矮人>. &l ...

  • 爱国文章读后感大全(30篇)_20字
  • 爱国文章读后感大全(30篇) <我爱祖国>诗歌读后感 <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后感 <我愛祖国山和水>读后感 <歌唱二小放牛郎>读后感 读<"龙的传人"傲立世界>有感 读<一千句爱国名言>有感 <中华少 ...

  •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800字大全(8篇)
  •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800字大全 [篇一: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 第一次一天内一口气读完了一部著作,轻松中有忧伤,读完后回味无穷,或苦涩.或纯美,就像抿了一口浓浓的咖啡. 这本书引起我的注意缘于<来自星星的你>这部电视剧,都教授枕边的心灵鸡汤吊足了我的胃口.终于,我拿到了这本书,精致 ...

  • 查理九世读后感大全
  • 读<查理九世>黑贝街的亡灵有感35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5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4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400字 <恐怖的女巫面具> ...

  • 小学五年级文言文改写
  • 作文网首页手机版诸葛学堂 欢迎来到作文网!登录注册客户端下载 首 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库 成语词典 证书查询 麦格社区 我要投稿 最新作文 作文百科 故事大全 范文大全 日记大全 读后感大全 演讲稿范文 优美段落 好词好句 名人故事 名言警句 写作方法 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