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岳 庄 小 学 贾菊蒲 教学内容: 北师大出版社小学数学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46- 47 页 一、 教学内容简析: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由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扩展到研究立体图 形的体积计算,是学生空间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 量单位和以后计算各种形体体积的基础。 二、教学环境: 通过“猜想——动手操作验证——探究”的教学过程, 学生们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借助 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 念,形成清晰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 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策略目标: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 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 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设计意图: 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体会长方体 的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的 需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 有关系,提出猜想,确定研究的方向。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动手操作探究,来验证猜想的正确。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 的过程。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长方体体积计算 的方法。体会数学运用于生活实际。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 公式,能正确计算。这节课的学习难点是:动手实验、发现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六 教学实施具体过程:

(一)激发兴趣,唤起生活经验和旧知 课件出示: 1、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书,必须要常备身边的,淘 气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每天都要带一本字典,现在有两本 内容同样的字典,他要选择其中的哪一本经常带在书包里比 较方便呢?为什么?(小本的字典。体积小) 2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情 况,请你观察下面的这几组物体,你能发现物体体积的大小 可能与物体的什么

有关系? (与物体的长、 宽、 高都有关系。 )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 [意图:导入新课用学生熟悉的工具书,引入新课,体会 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课件出示体积大小不同的字典,直观 形象的看出体积有大有小。] (二) 、唤起旧知 提出猜想

1、看一看下面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体积是 4 立方厘米。为什么?因为他它含有 4 个 1 立方厘米 的体积单位。

(1)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指长方体所含有 的体积单位数。所以求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所含有多 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下面我们运用 1 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再加上这样的两排,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 怎么想的? 学生 1:12 立方厘米。追问怎么得到的? 学生 2: 一排是 4 立方厘米,3 排就是 4×3=12 立方厘米。 „„ (3)再加上这样的一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 怎么计算的? 一层是 12 立方厘米,2 层就是 12×2=24 立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学生 1:24 立方厘米。 学生 2: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高是 2 厘米。 板书:体积 24 长 4 宽 3 高 2

3.启发:生活中计量物体的体积,都用“切成若干个 体积单位”来计算,行的通吗?观察板书上的几个数字之间 有什么关系?大胆猜测体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 学生 1:用计算公式 学生 2: 与长宽高有关。 因为表面积就与长宽高有关„„

学生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三)动手实践 验证猜想

1、这个猜想正确吗?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验证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这些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木块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就记录下它的长宽 高和体积各是多少,然后计算出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 确。 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开始操作、计算、记录、 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公式的推导。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 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在实物 投影上边摆边说) 第一组:把 12 个正方体木块摆成 3 排,每排 2 个,摆 2 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2 厘米,宽是 3 厘米,高是 2 厘米, 体积是 12 立方厘米,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 第二组:把 18 个正方体木块摆成 1 排,每排 6 个,摆 3 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1 厘米,高是 3 厘米, 体积是 18 立方厘米,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 第三组:把 12 个正方体木块摆成 2 排,每排 6 个,摆 1 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2 厘米,高是 1 厘米, 体积是 12 立方厘米,我们

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实验数据汇总了这张表,我们一起来观 察。 [ 意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分组操作拼长方 体、填写报告单,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条件。同时让 学生自主地去感知、观察发现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小正方 体个数之间的关系,降低体积公式推导的难度。从而提出创 造性问题,逐步形成创造意识。] 2、发现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 (1)师问: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宽高有 什么关系? 生一: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每层的排数相当于宽,层 数相当于高。 生二:因为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相乘就是体 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体积怎么求?为什么? 学生们学会了总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猜想、实验、验证总结 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今后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这 种方法学习。 [意图:分小组学习,是学生主动理解学习过程、解决问 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比较、分析实验 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出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

关系。 学生们通过自己探索,学会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课件演示公式的推导过程 (3)字母表示:长方体体积用 V 表示 长用 a 表示,宽 用 b 表示 V=a×b×h = abh 3、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师问:在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例:一个长方体,长 7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它 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 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全班动笔做一做。 (2)看立体图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写在 课堂作业本上。 长 6 分米,宽 4 分米,高 3 分米,求体积。 长 6 厘米,宽 6 厘米,高 5 厘米,求体积。 (3)迁移推导,再次尝试 长 6 厘米,宽 6 米, 高 6 米,求体积。 教师指着长、宽、高都是 6 高用 h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是什么立体图形?正方体

厘米的长方体提问: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你怎样想正方体 体积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得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 V=a× a× a = a3 说明理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意图: 尝试练习是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新问题的渠 道。同时通过学生说思考过程,不但突出了掌握长方体、正 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一重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 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4)继续观察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上面各个图形底面的面积,称为底面 积。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 h (四)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

1.判断(判断对错,说

明理由)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2 米,它的体积是 8 立方米。 ( ) (2)一个长方体的长 30 厘米,宽 2 分米,高 5 厘米, 它的体积是 30×2×5=500(立方厘米) 。 ( )

(3)一个棱长为 6 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 等。 ( 2.提高题 (1)一块砖的长是 2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厚是6厘 )

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只列式)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3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 少? 3. 实际应用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石碑 的高是 14.7 米,宽 2.9 米,厚 1 米。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解:V=abh =2.9×1×14.7 =42.63(m3) 答: 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 42.63 立方 米。 (2)有一种正方体形状的魔方,棱长是 6 厘米,体积是 多少立方厘米? V=a3=6×6×6 =216(cm3) 答:这种魔方的体积是 216 立方厘米。 4.发展题 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要求学生借助于两种工具:一个装 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一把直尺,把这块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 求出来,只要求说出自己的方法。 [意图:巩固练习的练习题设计,力求突出重点,解决难 点,利用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创新能力发展紧密结合

起来,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 (五)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 b× h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 =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 h 教后记: 本课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 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 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很 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们要 通过猜想——操作——论证去发现一些客观规律。让学生在 发现—验证—解释中体会数学,探究知识。学生们在教师的 引导下通过猜测、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发现了长方体的长、 宽、 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 式,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在论

证的过程中,同学们动手操作,分别派出各组的代表讲解各 自验证的全过程,最终使全班同学达成共识,推导出了长方 体的体积公式。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 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 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想,把“如果”变为现实,转换一 种角度更多地把学生的思维尽

情地施放出来,可能得到的是 一片蔚蓝的天空。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岳 庄 小 学 贾菊蒲 教学内容: 北师大出版社小学数学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46- 47 页 一、 教学内容简析: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由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扩展到研究立体图 形的体积计算,是学生空间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 量单位和以后计算各种形体体积的基础。 二、教学环境: 通过“猜想——动手操作验证——探究”的教学过程, 学生们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借助 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 念,形成清晰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 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策略目标: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 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 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设计意图: 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体会长方体 的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的 需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 有关系,提出猜想,确定研究的方向。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动手操作探究,来验证猜想的正确。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 的过程。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长方体体积计算 的方法。体会数学运用于生活实际。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 公式,能正确计算。这节课的学习难点是:动手实验、发现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六 教学实施具体过程:

(一)激发兴趣,唤起生活经验和旧知 课件出示: 1、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书,必须要常备身边的,淘 气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每天都要带一本字典,现在有两本 内容同样的字典,他要选择其中的哪一本经常带在书包里比 较方便呢?为什么?(小本的字典。体积小) 2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情 况,请你观察下面的这几组物体,你能发现物体体积的大小 可能与物体的什么

有关系? (与物体的长、 宽、 高都有关系。 )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 [意图:导入新课用学生熟悉的工具书,引入新课,体会 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课件出示体积大小不同的字典,直观 形象的看出体积有大有小。] (二) 、唤起旧知 提出猜想

1、看一看下面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体积是 4 立方厘米。为什么?因为他它含有 4 个 1 立方厘米 的体积单位。

(1)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指长方体所含有 的体积单位数。所以求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所含有多 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下面我们运用 1 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再加上这样的两排,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 怎么想的? 学生 1:12 立方厘米。追问怎么得到的? 学生 2: 一排是 4 立方厘米,3 排就是 4×3=12 立方厘米。 „„ (3)再加上这样的一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 怎么计算的? 一层是 12 立方厘米,2 层就是 12×2=24 立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学生 1:24 立方厘米。 学生 2: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高是 2 厘米。 板书:体积 24 长 4 宽 3 高 2

3.启发:生活中计量物体的体积,都用“切成若干个 体积单位”来计算,行的通吗?观察板书上的几个数字之间 有什么关系?大胆猜测体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 学生 1:用计算公式 学生 2: 与长宽高有关。 因为表面积就与长宽高有关„„

学生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三)动手实践 验证猜想

1、这个猜想正确吗?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验证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这些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木块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就记录下它的长宽 高和体积各是多少,然后计算出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 确。 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开始操作、计算、记录、 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公式的推导。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 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在实物 投影上边摆边说) 第一组:把 12 个正方体木块摆成 3 排,每排 2 个,摆 2 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2 厘米,宽是 3 厘米,高是 2 厘米, 体积是 12 立方厘米,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 第二组:把 18 个正方体木块摆成 1 排,每排 6 个,摆 3 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1 厘米,高是 3 厘米, 体积是 18 立方厘米,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 第三组:把 12 个正方体木块摆成 2 排,每排 6 个,摆 1 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2 厘米,高是 1 厘米, 体积是 12 立方厘米,我们

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实验数据汇总了这张表,我们一起来观 察。 [ 意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分组操作拼长方 体、填写报告单,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条件。同时让 学生自主地去感知、观察发现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小正方 体个数之间的关系,降低体积公式推导的难度。从而提出创 造性问题,逐步形成创造意识。] 2、发现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 (1)师问: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宽高有 什么关系? 生一: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每层的排数相当于宽,层 数相当于高。 生二:因为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相乘就是体 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体积怎么求?为什么? 学生们学会了总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猜想、实验、验证总结 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今后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这 种方法学习。 [意图:分小组学习,是学生主动理解学习过程、解决问 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比较、分析实验 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出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

关系。 学生们通过自己探索,学会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课件演示公式的推导过程 (3)字母表示:长方体体积用 V 表示 长用 a 表示,宽 用 b 表示 V=a×b×h = abh 3、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师问:在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例:一个长方体,长 7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它 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 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全班动笔做一做。 (2)看立体图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写在 课堂作业本上。 长 6 分米,宽 4 分米,高 3 分米,求体积。 长 6 厘米,宽 6 厘米,高 5 厘米,求体积。 (3)迁移推导,再次尝试 长 6 厘米,宽 6 米, 高 6 米,求体积。 教师指着长、宽、高都是 6 高用 h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是什么立体图形?正方体

厘米的长方体提问: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你怎样想正方体 体积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得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 V=a× a× a = a3 说明理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意图: 尝试练习是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新问题的渠 道。同时通过学生说思考过程,不但突出了掌握长方体、正 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一重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 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4)继续观察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上面各个图形底面的面积,称为底面 积。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 h (四)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

1.判断(判断对错,说

明理由)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2 米,它的体积是 8 立方米。 ( ) (2)一个长方体的长 30 厘米,宽 2 分米,高 5 厘米, 它的体积是 30×2×5=500(立方厘米) 。 ( )

(3)一个棱长为 6 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 等。 ( 2.提高题 (1)一块砖的长是 2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厚是6厘 )

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只列式)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3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 少? 3. 实际应用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石碑 的高是 14.7 米,宽 2.9 米,厚 1 米。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解:V=abh =2.9×1×14.7 =42.63(m3) 答: 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 42.63 立方 米。 (2)有一种正方体形状的魔方,棱长是 6 厘米,体积是 多少立方厘米? V=a3=6×6×6 =216(cm3) 答:这种魔方的体积是 216 立方厘米。 4.发展题 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要求学生借助于两种工具:一个装 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一把直尺,把这块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 求出来,只要求说出自己的方法。 [意图:巩固练习的练习题设计,力求突出重点,解决难 点,利用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创新能力发展紧密结合

起来,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 (五)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 b× h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 =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 h 教后记: 本课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 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 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很 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们要 通过猜想——操作——论证去发现一些客观规律。让学生在 发现—验证—解释中体会数学,探究知识。学生们在教师的 引导下通过猜测、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发现了长方体的长、 宽、 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 式,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在论

证的过程中,同学们动手操作,分别派出各组的代表讲解各 自验证的全过程,最终使全班同学达成共识,推导出了长方 体的体积公式。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 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 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想,把“如果”变为现实,转换一 种角度更多地把学生的思维尽

情地施放出来,可能得到的是 一片蔚蓝的天空。


相关内容

  •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说课稿
  •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习容积 ...

  • [2009年东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
  • [2009年东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 参 评 教 学 设 计 题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姓 名: 单 联系电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P40─42页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 ...

  • 数学第十一册教案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和容积单位(升.毫升),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3.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 ...

  • 长方体和正方体
  • 长方体和正方体 [ 新知识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表面积 表面积的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容积和容积单位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教学要求] 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 ...

  •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 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本课是学生对图形从直观形象的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一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几方面谈谈 ...

  •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 科:数学 教学内容: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圆柱的体积> 教材分析: 〈〈圆柱的体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 ...

  •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柱的体积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在学生已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圆锥体积的基础.本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 ...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是学习容积的基础.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