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 )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 )与语义学(Semantics )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 )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 )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 )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 )与语义学(Semantics )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 )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 )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 )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 )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 )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 )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 ),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 ),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 ),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 ),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4)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

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可分为四类:基本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s)、命题内容条件(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s)、预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和真诚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s )。

五.会话原则

1)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由Grice 提出,他将合作原则分为以下四类:

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所说的话应包含但不超出交谈所需的信息。 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不说自知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所说的话要有关联。

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所说的话要简练、条理清晰,避免产生歧义和表达晦涩。

2)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严格遵守这些准则,有时甚至会违反这些准则。于是就产生了“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指的是言听双方通过有意识的违反这些准则,使话语含义变得间接或者委婉。例如:

A :Do you want to eat something?

B :I have to go now!

在上述对话中,B 并未直接回答A 的问题,实际上也就违反了关系准则,但是通过B 言语A 也能推知,B 不想吃东西。

3)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利奇(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包含以下方面:

得体准则(Maxim of Tact):少表达有损他人利益的观点。

慷慨准则(Maxim of Generosity):尽量少让自己得益,而让别人得益。

谦逊准则(Maxim of Approbation):尽量少贬低别人,而多赞誉别人。

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而增加双方的一致。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而增加双方的同情。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 )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 )与语义学(Semantics )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 )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 )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 )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 )与语义学(Semantics )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 )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 )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 )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 )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 )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 )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 ),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 ),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 ),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 ),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4)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

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可分为四类:基本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s)、命题内容条件(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s)、预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和真诚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s )。

五.会话原则

1)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由Grice 提出,他将合作原则分为以下四类:

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所说的话应包含但不超出交谈所需的信息。 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不说自知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所说的话要有关联。

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所说的话要简练、条理清晰,避免产生歧义和表达晦涩。

2)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严格遵守这些准则,有时甚至会违反这些准则。于是就产生了“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指的是言听双方通过有意识的违反这些准则,使话语含义变得间接或者委婉。例如:

A :Do you want to eat something?

B :I have to go now!

在上述对话中,B 并未直接回答A 的问题,实际上也就违反了关系准则,但是通过B 言语A 也能推知,B 不想吃东西。

3)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利奇(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包含以下方面:

得体准则(Maxim of Tact):少表达有损他人利益的观点。

慷慨准则(Maxim of Generosity):尽量少让自己得益,而让别人得益。

谦逊准则(Maxim of Approbation):尽量少贬低别人,而多赞誉别人。

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而增加双方的一致。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而增加双方的同情。


相关内容

  • 跨文化语用学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 跨文化语用学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孙建军辽东学院外语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本文系辽东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语用视域下英语学习者文化意识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3q024摘要:本文简述了跨文化语用学的定义及相关研 ...

  •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 王苗苗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效率也有所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英语教师 ...

  • 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
  • 2006年第10期 总第21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6, №10 Serial №211 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3 何玲梅1 夏决芬2 曹耀萍3 (1,2. 长沙大学外语系, 湖南长沙 410003;3. 长沙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

  • 语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语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曹 跃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中学高中部,重庆401445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注重的主要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所以,学生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语用能力仍然很弱.本文浅析了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

  • 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 第2卷第4期 2002年12月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 TY(Social Sciences) Vol. 2, No. 4 Dec. 2002 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王建华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51) [摘 要] 本文提出礼 ...

  •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别浅议_齐琳
  •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区别浅议 齐 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摘 要]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二者的关系与区别.尽管很难划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界限,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语言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 [关键词]语义学 语用学 关系 区别 ...

  • 语境顺应与文化翻译
  • 语境顺应与文化翻译 杨 蒙 (广东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 要:意义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生成, 语用文化隐含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我们讨论语境的本质与文化的内涵, 利用人文网络语用学综观的顺应理论, 建立以译者为中心的多维顺应翻译论, 发挥译者在三元关系中的中心作用.在顺应语境翻译 ...

  • 语言与逻辑浅谈
  • 语言与逻辑浅谈 语言与逻辑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足以写一本书.本文目的只是想谈谈人们在日常生活所说的「逻辑」究竟是指甚么,以及逻辑与语言的关系. 甚么是逻辑? 在日常语言中,「逻辑」有时被用作「定律」或「常理」的同义词.例如,在语句「你说张三昨天死了,但这不合逻辑,因为他今早还有上学」中,所谓「不合逻辑 ...

  • 英语幽默语用学分析的文献文章
  • 论文摘要: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深刻地理解英语幽默,可以丰富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知识,在实际中更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论文关键词:英语幽默: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 一.引言 语用学研究在特定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