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亭鉴赏[兰亭集序]

兰亭被称为“书法圣地”,这是我国卓越的书法家王羲之当年写《兰亭集序》的地方。

“禹祠西走兰亭路,一片湖山锦绣中。”

我顺着绍兴禹祠西走兰亭路,沿路古木苍苍,清流潺潺,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兰亭。

在绿竹丛中,一座三角形的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两个字一肥一瘦,字体不一样,但同样苍劲有力。这“鹅”字是王羲之的手笔,这“池”字是王献之的手笔,父子二人的字各具风格。

“鹅池”因王羲之酷爱养鹅而开掘的,池旁垂柳依依,有古樟树三株,白鹅在池中游水。

我跨过石桥,穿过竹林,便来到'曲水流筋亭。”这里,典雅、素净,亭前弯弯曲水,水流涂综。亭是木制结构,四周也是木构围廊。那曲水两旁,却是巨石迭成。在曲水岸边,放着数十块盘石的地方,相传一千多年前,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名流在此宴游赋诗,王羲之写下了名传古今的《兰亭帖》。

从此,兰亭便名扬天下。兰亭集序写得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文中写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

兰亭,修锲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竣

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筋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写的是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的第一天,人们会集兰亭,许多贤人都到了,这里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丛丛翠竹,清水急流。在这里,设酒摆宴,在这弯弯曲曲的水流两边,大家依次而坐,喝酒吟诗畅叙胸怀。这一天,天气清朗,微风送暖,仰头看青天,低头视万物。放开眼界,心旷神怡,兴致盎然,实在令人快乐无比!

接着,王羲之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这篇文章,写了壮丽的美景、真挚的感情,浑化无痕,构成完整的艺术美文。

亭中还挂着一块匾,匾上写的是:“曲水邀欢处”五个大字。在这亭中,还挂有一幅人物水色画,这是一幅《兰亭修楔图》,是根据明代永乐年间画家李伯时画的《兰亭修楔图》临幕的。画中的王羲之等四十一名流,临流脑咏,神彩奕奕,各俱风彩,再现了当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文士名流兰亭集会修楔的情景。

画中除王羲之外,孙绰临流赋诗、借景抒情的情景显得

也很动人:

流风拂枉诸,

停云荫九皋。

莺语吟修竹,

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

微言剖纤毫。

这也是他参加兰亭集会时所作《兰亭集诗》中的佳句。

亭子后边是石板路,两旁的松柏树郁郁葱葱。往上是个七级石阶,上面有一八角台座,中间有一块十米高、三米宽的石碑,碑文是康熙皇帝写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刻着一首诗,这是乾隆皇帝写的,诗中写道:“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筋咏于今纪镜名。”

在这里,我还看到晋代出土文物椭圆形的青瓷羽筋杯。这羽筋杯就象一个剖开的大苹果,还有两个“翅膀”,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当年王羲之等四十一人就是把这羽筋盛上名酒,放在曲水之中,他们四十一人站在曲水两边,任羽M在曲水中飘流,流到谁的身边停住了,谁就得即兴赋诗,否则就被罚酒。他们的诗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鲁迅当年来此饱赏兰亭风光

鲁迅当年来此饱赏兰亭风光,他就曾告诉王照鹤先生,在兰亭入口处匾额上的“兰亭”二字是乾隆所写,’那巨碑上也有乾隆题诗。

亭的两侧便是右军祠,是为纪念王羲之而建。祠内有水波荡漾的墨池,王羲之当年就住在墨池左边。他日夜苦练书法,就用这池水研墨,使池水染尽墨汁,变成了墨池,又叫洗砚池。池中有一石亭,多棱石柱,复莲柱础,这便是“墨华亭”。亭上刻有奇兽异花,那玲珑刻鸟,大有展翅欲飞之势。石亭南北均有通亭石桥,桥沿刻有花纹,雕琢精美,颇具匠心。

在这右军祠的祠厢回廊上,有唐宋以来书法家的拓刻,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和书体源流,提供了宝贵资料。由此可以看出,虞世南、褚遂良等著名书法家,颇效兰亭笔法,但又各有创造,独具风韵。有的如龙蛇屈伸,仪态万方,有的如龙飞凤舞,奔放潇洒,有的如深山幽谷,苍秀涵幽。

我看见许多青少年在此认真揣摩古代书法艺术,他们把纸摊在盘石上,手握王右军羊毫笔,在勤学苦练,有的字迹挺拔,有的字迹清秀……。筑看着看着,自然又想起了普迅:鲁迅当年苦练书法,便是用的绍兴出产的王右军羊毫笔,这笔上写着“绍兴卜鹤汀双料金不换”。鲁迅一生手握“金不换”,写下了厚厚二十卷,洋洋七百余万言的著作。这笔虽小,却有千金重呵i鲁迅晚年住在上海,还常托弟弟从绍兴买来这刚柔互济、“每枝五分的便宜的笔”,他一直用到1936年10月18日,记下最后一篇日记。他说:“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枝笔,名日‘金不换,。”

兰亭被称为“书法圣地”,这是我国卓越的书法家王羲之当年写《兰亭集序》的地方。

“禹祠西走兰亭路,一片湖山锦绣中。”

我顺着绍兴禹祠西走兰亭路,沿路古木苍苍,清流潺潺,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兰亭。

在绿竹丛中,一座三角形的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两个字一肥一瘦,字体不一样,但同样苍劲有力。这“鹅”字是王羲之的手笔,这“池”字是王献之的手笔,父子二人的字各具风格。

“鹅池”因王羲之酷爱养鹅而开掘的,池旁垂柳依依,有古樟树三株,白鹅在池中游水。

我跨过石桥,穿过竹林,便来到'曲水流筋亭。”这里,典雅、素净,亭前弯弯曲水,水流涂综。亭是木制结构,四周也是木构围廊。那曲水两旁,却是巨石迭成。在曲水岸边,放着数十块盘石的地方,相传一千多年前,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名流在此宴游赋诗,王羲之写下了名传古今的《兰亭帖》。

从此,兰亭便名扬天下。兰亭集序写得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文中写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

兰亭,修锲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竣

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筋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写的是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的第一天,人们会集兰亭,许多贤人都到了,这里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丛丛翠竹,清水急流。在这里,设酒摆宴,在这弯弯曲曲的水流两边,大家依次而坐,喝酒吟诗畅叙胸怀。这一天,天气清朗,微风送暖,仰头看青天,低头视万物。放开眼界,心旷神怡,兴致盎然,实在令人快乐无比!

接着,王羲之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这篇文章,写了壮丽的美景、真挚的感情,浑化无痕,构成完整的艺术美文。

亭中还挂着一块匾,匾上写的是:“曲水邀欢处”五个大字。在这亭中,还挂有一幅人物水色画,这是一幅《兰亭修楔图》,是根据明代永乐年间画家李伯时画的《兰亭修楔图》临幕的。画中的王羲之等四十一名流,临流脑咏,神彩奕奕,各俱风彩,再现了当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文士名流兰亭集会修楔的情景。

画中除王羲之外,孙绰临流赋诗、借景抒情的情景显得

也很动人:

流风拂枉诸,

停云荫九皋。

莺语吟修竹,

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

微言剖纤毫。

这也是他参加兰亭集会时所作《兰亭集诗》中的佳句。

亭子后边是石板路,两旁的松柏树郁郁葱葱。往上是个七级石阶,上面有一八角台座,中间有一块十米高、三米宽的石碑,碑文是康熙皇帝写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刻着一首诗,这是乾隆皇帝写的,诗中写道:“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筋咏于今纪镜名。”

在这里,我还看到晋代出土文物椭圆形的青瓷羽筋杯。这羽筋杯就象一个剖开的大苹果,还有两个“翅膀”,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当年王羲之等四十一人就是把这羽筋盛上名酒,放在曲水之中,他们四十一人站在曲水两边,任羽M在曲水中飘流,流到谁的身边停住了,谁就得即兴赋诗,否则就被罚酒。他们的诗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鲁迅当年来此饱赏兰亭风光

鲁迅当年来此饱赏兰亭风光,他就曾告诉王照鹤先生,在兰亭入口处匾额上的“兰亭”二字是乾隆所写,’那巨碑上也有乾隆题诗。

亭的两侧便是右军祠,是为纪念王羲之而建。祠内有水波荡漾的墨池,王羲之当年就住在墨池左边。他日夜苦练书法,就用这池水研墨,使池水染尽墨汁,变成了墨池,又叫洗砚池。池中有一石亭,多棱石柱,复莲柱础,这便是“墨华亭”。亭上刻有奇兽异花,那玲珑刻鸟,大有展翅欲飞之势。石亭南北均有通亭石桥,桥沿刻有花纹,雕琢精美,颇具匠心。

在这右军祠的祠厢回廊上,有唐宋以来书法家的拓刻,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和书体源流,提供了宝贵资料。由此可以看出,虞世南、褚遂良等著名书法家,颇效兰亭笔法,但又各有创造,独具风韵。有的如龙蛇屈伸,仪态万方,有的如龙飞凤舞,奔放潇洒,有的如深山幽谷,苍秀涵幽。

我看见许多青少年在此认真揣摩古代书法艺术,他们把纸摊在盘石上,手握王右军羊毫笔,在勤学苦练,有的字迹挺拔,有的字迹清秀……。筑看着看着,自然又想起了普迅:鲁迅当年苦练书法,便是用的绍兴出产的王右军羊毫笔,这笔上写着“绍兴卜鹤汀双料金不换”。鲁迅一生手握“金不换”,写下了厚厚二十卷,洋洋七百余万言的著作。这笔虽小,却有千金重呵i鲁迅晚年住在上海,还常托弟弟从绍兴买来这刚柔互济、“每枝五分的便宜的笔”,他一直用到1936年10月18日,记下最后一篇日记。他说:“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枝笔,名日‘金不换,。”


相关内容

  • [兰亭集序]高考诗歌鉴赏
  • <兰亭集序>鉴赏 教学参考 0518 1325 <兰亭集序>鉴赏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 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 ...

  • _兰亭集序_的文化背景及鉴赏
  • 学教育2008.03 古典重读 薛曼 <兰亭集序>的文化背景及鉴赏 "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在汉儒人格范型中断的前提下,历经"邺下-竹林-金古-兰亭-南山"之地理移位,以及与之相表里的"孕育-徘徊-焦虑-消 ...

  • 智得[兰亭序]
  • <兰亭序>是我国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代表作.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惠帝太安二年出生,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卒(公元303-361年).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内),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官职秘书郎.参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书法造诣极深,并达到了时代的顶 ...

  • _兰亭集序_赏析
  • 2007.12文学教育 鉴赏者 < 周华 兰亭集序赏析 翻开高中语文第二册扉页,我的神经颤动了一下,<兰亭集序>碑帖悠然卧在那里,穿过那淡淡墨香,久远的风似乎在吹拂着它那极富质感的卷轴.整个课本都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如空山幽兰,旷古清远.有被远山淡雾过滤的清泉,还有疏朗简净的竹风竹韵 ...

  •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
  • 文言文朗读法教学案例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李莎 学情分析 <兰亭集序>是人教版第三册课本第四单元的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接受人类文明的洗礼,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而王羲之为<兰亭集>(诗集)所作的序文,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优 ...

  •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一.探索与发现 内容目标 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3.能够 ...

  • 兰亭序印章
  • 乾隆:"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古稀天子"."八征耆念之宝" "太上皇帝" "五 ...

  • 兰亭集序说课稿.doc
  • <兰亭集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兰亭集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 地位:<兰亭集序>是语文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品 ...

  • 谈对书法鉴赏的认识
  • 谈对书法鉴赏的认识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一)书法展现传统精神 <兰亭阁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