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药与花粉培养

第五章 花药与花粉培养

一、花药与花粉培养的概念

1、花药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技术,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花粉培养

将处于一定发育阶段的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再加以离体培养,也叫小孢子培养。

二、单倍体

1、单倍体:指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的孢子体。(植物个体)

2、单倍体植物的特点

与其二倍体相比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A、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B、生长发育弱,体形小,器官明显减小

C、雌雄配子严重败育,有的甚至不能进入有性世代

3、单倍体应用潜力

A、迅速获得纯合型材料,缩短育种年限

B、获得育种中间材料

C、与诱变育种相结合可以提高诱变频率

D、与细胞融合相结合,使这一育种途径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E、作为遗传工程受体更为有效

三、花粉和花药培养的基本程序

外植体剥取花药接种诱导培养分化培养 四、培养材料的选取与制备

(一)材料的选取

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及生理状态等对花药和花粉培养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因而是材料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基因型

供体植株遗传背景对花药和花粉培养成败至关重要。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应选择那些容易培养成功的材料来做。

多年生植物中,幼年植株比老龄植株的花药诱导率高。

草本植物生长健壮、且处于生殖生长高峰期的花药诱导率高,徒长或营养不足的植株花药培养的诱导率低。

2、花粉发育时期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植物来说,在单核时期(包括单核早期、中期、晚期)的花粉比较容易培养成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可用涂片法来进行。

A、花粉发育时期

四分体单核花粉双核花粉

最适期

B、花药和花粉培养的取材时期

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双核晚期三核期

小孢子 花粉粒

花粉培养 花药培养

3、生理状态的选择

花药和花粉供体植株的生理状态,对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有直接的影响。不同季节接种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也有显著变化。如小麦早期接种的材料比晚期接种的材料愈伤组织诱导率可提高2—3倍。

(二)预处理

为了取得好的培养效果,在花药接种前,宜先对其进行预处理。花药和花粉的预处理措施主要是低温处理。在很多情况下,低温处理可明显提高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效果。

一般耐寒植物比喜温植物可耐受较低的温度,处理的温度可低些。低温处理时间视使用的温度而定,较低的温度处理时间要短,较高的温度处理时间宜长。

低温处理的作用机理就目前来看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低温可以改变花粉粒第一次有丝分裂的纺锤体的轴向,形成两个均等细胞,结果使得花粉朝着胚胎方向发育;另一种观点认为低温的作用是使花粉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活力,使营养细胞得以完成细胞质的改组而转向胚胎发生。

(三)外植体制备及接种

一般情况下,花药和花粉培养所取材料是未开放的花蕾,其内部的花药和花粉实际上处于无菌状态,表面灭菌在能杀灭花蕾表面微生物的前提下,处理的强度以尽可能轻为好。

1、花药和花粉培养表面灭菌

通常先用70%—75%酒精浸润花蕾30s左右,然后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浸泡10—20min,或在0.1%升汞溶液中处理10min左右,之后用无菌水漂洗4—5次。

2、获得花粉的方法

A、机械挤压梯度离心法

◆花药消毒

◆用镊子或小玻璃杵子将花粉从花药中挤压出

◆用30%蔗糖离心收集悬浮上层的完整花粉粒

◆用培养基洗涤几次

◆培养

B、自然散粉法

◆消毒后的花药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

◆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

◆花粉自行散落到培养基中

◆除去花药壁

◆花粉重新培养在新鲜培养基上

机械方法分离处理后的花药和花粉粒,需经过分离、过筛和清洗三个步骤。之后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并保证培养基成分的稳定性。

(四)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的选择

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方法主要有液体培养、双层培养、分步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等。所选用的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是MS培养基。

五、影响因素

光照、温度、湿度、pH、培养基成分、蔗糖浓度、激素

六、单倍体植株的鉴定和染色体加倍

花药和花粉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制备单倍体植株,但其再生植株并不都是单倍体。因此,必须多获得的花药和花粉植株进行倍性鉴定。

鉴定花药和花粉植株染色体倍性的方法有:形态鉴定、结实性鉴定、染色体数目鉴定和遗传标记鉴定。

由于单倍体植株只有配子染色体组成,生活力很弱,难以长期存活,因此,对鉴定的单倍体植株应尽早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

花药和花粉有自然加倍的可能,但是发生的频率很低,因此,一般需对鉴定出的花药和花粉单倍体植株进行人工加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0.02%—0.4%的秋水仙素处理花药和花粉单倍体植株,处理方式和部位随植物种类而异。

第五章 花药与花粉培养

一、花药与花粉培养的概念

1、花药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技术,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花粉培养

将处于一定发育阶段的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再加以离体培养,也叫小孢子培养。

二、单倍体

1、单倍体:指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的孢子体。(植物个体)

2、单倍体植物的特点

与其二倍体相比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A、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B、生长发育弱,体形小,器官明显减小

C、雌雄配子严重败育,有的甚至不能进入有性世代

3、单倍体应用潜力

A、迅速获得纯合型材料,缩短育种年限

B、获得育种中间材料

C、与诱变育种相结合可以提高诱变频率

D、与细胞融合相结合,使这一育种途径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E、作为遗传工程受体更为有效

三、花粉和花药培养的基本程序

外植体剥取花药接种诱导培养分化培养 四、培养材料的选取与制备

(一)材料的选取

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及生理状态等对花药和花粉培养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因而是材料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基因型

供体植株遗传背景对花药和花粉培养成败至关重要。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应选择那些容易培养成功的材料来做。

多年生植物中,幼年植株比老龄植株的花药诱导率高。

草本植物生长健壮、且处于生殖生长高峰期的花药诱导率高,徒长或营养不足的植株花药培养的诱导率低。

2、花粉发育时期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植物来说,在单核时期(包括单核早期、中期、晚期)的花粉比较容易培养成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可用涂片法来进行。

A、花粉发育时期

四分体单核花粉双核花粉

最适期

B、花药和花粉培养的取材时期

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双核晚期三核期

小孢子 花粉粒

花粉培养 花药培养

3、生理状态的选择

花药和花粉供体植株的生理状态,对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有直接的影响。不同季节接种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也有显著变化。如小麦早期接种的材料比晚期接种的材料愈伤组织诱导率可提高2—3倍。

(二)预处理

为了取得好的培养效果,在花药接种前,宜先对其进行预处理。花药和花粉的预处理措施主要是低温处理。在很多情况下,低温处理可明显提高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效果。

一般耐寒植物比喜温植物可耐受较低的温度,处理的温度可低些。低温处理时间视使用的温度而定,较低的温度处理时间要短,较高的温度处理时间宜长。

低温处理的作用机理就目前来看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低温可以改变花粉粒第一次有丝分裂的纺锤体的轴向,形成两个均等细胞,结果使得花粉朝着胚胎方向发育;另一种观点认为低温的作用是使花粉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活力,使营养细胞得以完成细胞质的改组而转向胚胎发生。

(三)外植体制备及接种

一般情况下,花药和花粉培养所取材料是未开放的花蕾,其内部的花药和花粉实际上处于无菌状态,表面灭菌在能杀灭花蕾表面微生物的前提下,处理的强度以尽可能轻为好。

1、花药和花粉培养表面灭菌

通常先用70%—75%酒精浸润花蕾30s左右,然后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浸泡10—20min,或在0.1%升汞溶液中处理10min左右,之后用无菌水漂洗4—5次。

2、获得花粉的方法

A、机械挤压梯度离心法

◆花药消毒

◆用镊子或小玻璃杵子将花粉从花药中挤压出

◆用30%蔗糖离心收集悬浮上层的完整花粉粒

◆用培养基洗涤几次

◆培养

B、自然散粉法

◆消毒后的花药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

◆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

◆花粉自行散落到培养基中

◆除去花药壁

◆花粉重新培养在新鲜培养基上

机械方法分离处理后的花药和花粉粒,需经过分离、过筛和清洗三个步骤。之后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并保证培养基成分的稳定性。

(四)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的选择

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方法主要有液体培养、双层培养、分步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等。所选用的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是MS培养基。

五、影响因素

光照、温度、湿度、pH、培养基成分、蔗糖浓度、激素

六、单倍体植株的鉴定和染色体加倍

花药和花粉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制备单倍体植株,但其再生植株并不都是单倍体。因此,必须多获得的花药和花粉植株进行倍性鉴定。

鉴定花药和花粉植株染色体倍性的方法有:形态鉴定、结实性鉴定、染色体数目鉴定和遗传标记鉴定。

由于单倍体植株只有配子染色体组成,生活力很弱,难以长期存活,因此,对鉴定的单倍体植株应尽早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

花药和花粉有自然加倍的可能,但是发生的频率很低,因此,一般需对鉴定出的花药和花粉单倍体植株进行人工加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0.02%—0.4%的秋水仙素处理花药和花粉单倍体植株,处理方式和部位随植物种类而异。


相关内容

  • 第6章++单倍体的产生+讲义.do
  • 第六章 单倍体的产生 1引言 1.1单倍体的概念 所谓单倍体,指的是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或细胞. 一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或细胞(n=x),一倍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所以是不育的. 二倍体: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或细胞(2n=2x,n 代表配子染色体数,2n 代表合子染色体数,x 代表染色 ...

  • 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 2.通过学习花药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花药培养与组织培养 2.选择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动手实践.勇于探索的科 ...

  • 黄瓜花器形态发生_小孢子发育与花药培养_谢淼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6) :1096-1100Acta Bot . Boreal . -Occident . Sin . 文章编号:1000-4025(2005) 06-1096-05 黄瓜花器形态发生.小孢子发育与花药培养 谢 淼, 秦丽颖, 潘俊松, 何欢乐, 吴爱忠, 蔡 润 ( ...

  • 科学[花.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 <花.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教学学内内容容::教教科科版版<<科科学学>>四四年年级级下下册册<<花花..果果实实和和种种子子>>一一课课,,内内容容包"."包括括::"雄雄蕊蕊和和雌雌蕊蕊"&quo ...

  •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参考
  • 植物组织培养 一. 名词解释. ▲1.愈伤组织:在组织培养中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2.脱分化: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的现象,称为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 ▲3.再分化: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经历了脱分 ...

  • 果实的形成
  • 一.课文说明 第13.14.15课构成本册教材的"植物"教学单元,在低.中年级学习了植物器官形态构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繁殖.本课指导学生认识果实.种子的形成: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思路是:先指导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的构造(这是 ...

  • 现代生物学技术原理论文
  •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现代生物学技术原理 开课时间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号 [1**********]0 名 学科专业 生化与分子专业 学姓 学位类别 全日制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2015年1 月15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

  • 玉米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 i Agri. Sci. 2007, 35(28) :8797-8798 责任编辑 理雪莲 责任校对 俞洁 玉米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林淦, 周建平, 刘华俊, 王高芳, 黄升谋 (襄樊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系, 湖北襄樊441053) 摘要 综述了玉米花 ...

  • 细胞工程论文
  •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应用与展望 摘要: 本文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研究. 包括胚胎培养和试管受精,加倍单倍体技术,单倍体育种等.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应用:展望 一.前景 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是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