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7
“温州电视台直播年终述职,官员满头大汗”,这条电视新闻只有短短3分50秒,可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却让全国的观众都知道了这件新鲜事:温州各部门的“一把手”,到了年底都要参加一场电视现场直播的“年终述职”,而这场“期末考”,将和“一把手”们的仕途前程紧密关联。
几天前,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国际厅内,“互学互比”活动现场,在两天内27家上台汇报的单位负责人都必须在12分钟内完成发言。
这场“电视大考”的“考官”,是温州市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专家学者、媒体和群众代表。他们是由各部门、各团体自己选上来的。
据了解,台下打分的听众包括来自各领域、各阶层的人大代表10人;媒体代表10名,中央、省级、地方媒体都包括其中。为保持评委打分公平公正,选出的代表每年都在变动。
这些考官将给各个“一把手”现场打分,他们给出的分数,将占到官员年度考核总成绩的10%。
年终公开述职不得超过12分钟
“考核还包括民意测评。电视直播中,市委书记、市长都会直接对单位进行点评,点评就影响到民意测评分,从这点来看,直播述职的占分比例,远远不止10%。”温州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记者从温州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温州在电视上直播官员述职,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具体操作方式,却在不断进行调整。温州首次电视直播官员述职是在2005年7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一次全体会议上,发改委主任、财政局局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交通局局长等4位“一把手”进行了述职演说。当时温州电视台和温州新闻网对这次述职进行了直播。在更早的2003年,温州就进行过一次干部就职演说电视直播。
到2010年,这项传统“升级”了。温州市委考绩办决定,全程在温州电视台、温州人民广播电台、温州网同步直播当地多家单位的一把手年终述职。参加述职电视直播的有27家单位。温州市委考绩办市直单位督察考核处处长林生豹表示,选择这27家单位直播,主要因为它们和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紧密。
林生豹说,这是要给全市老百姓一个交代:政府部门拿着老百姓给的工资,到底为老百姓干了什么活儿。
2010年,每个“一把手”的述职时间为15分钟;从2011年开始,这个时间被压缩到12分钟。
压缩时长,就是为了避免讲大话空话。林生豹说,领导的时间珍贵,老百姓的时间同样珍贵。
这宝贵的12分钟,主要让这些领导讲三方面的内容:今年到底干了什么,有没有完成去年的计划;明年的计划是什么;能向老百姓承诺些什么。“老百姓不喜欢空的东西,喜欢实实在在的内容”,如果陈述时间太短,也表明该单位的工作没有成效,对明年的计划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认为,温州直播本市各部门一把手的年终述职,这种方式值得赞赏。中共中央政治局刚发布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专门说到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切实改进文风。温州的这种方式,可以让这些部门的“一把手”在述职时讲短话、讲重点,不讲套话、空话。
网友“披着狼皮的杨”在温州网上留言说,“互学互比”现场发言席没有鲜花、没有植物;大会堂入口没有红地毯、没有彩球飘扬。
新华网舆情中心总监段赛民认为, 一个干部会不会说,不能反映综合能力的全部,但是干部敢说,能够把工作情况在公众场合说出来,就是对能力的客观反映。没有做事,口才再好也没有用。老百姓关注官员在公众场合年终总结,关注的不止是口才,而是一年来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哪些事儿。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
2012-12-27
“温州电视台直播年终述职,官员满头大汗”,这条电视新闻只有短短3分50秒,可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却让全国的观众都知道了这件新鲜事:温州各部门的“一把手”,到了年底都要参加一场电视现场直播的“年终述职”,而这场“期末考”,将和“一把手”们的仕途前程紧密关联。
几天前,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国际厅内,“互学互比”活动现场,在两天内27家上台汇报的单位负责人都必须在12分钟内完成发言。
这场“电视大考”的“考官”,是温州市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专家学者、媒体和群众代表。他们是由各部门、各团体自己选上来的。
据了解,台下打分的听众包括来自各领域、各阶层的人大代表10人;媒体代表10名,中央、省级、地方媒体都包括其中。为保持评委打分公平公正,选出的代表每年都在变动。
这些考官将给各个“一把手”现场打分,他们给出的分数,将占到官员年度考核总成绩的10%。
年终公开述职不得超过12分钟
“考核还包括民意测评。电视直播中,市委书记、市长都会直接对单位进行点评,点评就影响到民意测评分,从这点来看,直播述职的占分比例,远远不止10%。”温州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记者从温州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温州在电视上直播官员述职,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具体操作方式,却在不断进行调整。温州首次电视直播官员述职是在2005年7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一次全体会议上,发改委主任、财政局局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交通局局长等4位“一把手”进行了述职演说。当时温州电视台和温州新闻网对这次述职进行了直播。在更早的2003年,温州就进行过一次干部就职演说电视直播。
到2010年,这项传统“升级”了。温州市委考绩办决定,全程在温州电视台、温州人民广播电台、温州网同步直播当地多家单位的一把手年终述职。参加述职电视直播的有27家单位。温州市委考绩办市直单位督察考核处处长林生豹表示,选择这27家单位直播,主要因为它们和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紧密。
林生豹说,这是要给全市老百姓一个交代:政府部门拿着老百姓给的工资,到底为老百姓干了什么活儿。
2010年,每个“一把手”的述职时间为15分钟;从2011年开始,这个时间被压缩到12分钟。
压缩时长,就是为了避免讲大话空话。林生豹说,领导的时间珍贵,老百姓的时间同样珍贵。
这宝贵的12分钟,主要让这些领导讲三方面的内容:今年到底干了什么,有没有完成去年的计划;明年的计划是什么;能向老百姓承诺些什么。“老百姓不喜欢空的东西,喜欢实实在在的内容”,如果陈述时间太短,也表明该单位的工作没有成效,对明年的计划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认为,温州直播本市各部门一把手的年终述职,这种方式值得赞赏。中共中央政治局刚发布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专门说到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切实改进文风。温州的这种方式,可以让这些部门的“一把手”在述职时讲短话、讲重点,不讲套话、空话。
网友“披着狼皮的杨”在温州网上留言说,“互学互比”现场发言席没有鲜花、没有植物;大会堂入口没有红地毯、没有彩球飘扬。
新华网舆情中心总监段赛民认为, 一个干部会不会说,不能反映综合能力的全部,但是干部敢说,能够把工作情况在公众场合说出来,就是对能力的客观反映。没有做事,口才再好也没有用。老百姓关注官员在公众场合年终总结,关注的不止是口才,而是一年来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哪些事儿。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