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强化训练5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2)

课后强化训练5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2)

一、选择题

1.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该对照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指标。正确的装置组合为(B

)

(第1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②③对照装置,控制的变量是有无光,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2题)

2.如图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 B.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

C. 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 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解析】 过程①释放氧气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②吸收氧气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B

)

(第3题)

A. 分解有机物 B. 消耗氧气 C. 释放能量 D. 消耗二氧化碳

4.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科学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

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C)

..

A.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

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由表可知,该实验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和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另一组是乙和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有两个变量,不能构成对照实验。

5.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第5题))

A. ①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②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③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④可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6.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A) ..

A. 玉米播种前要耕田松土 B. 小麦种子在入仓前要晒干

C. 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充入二氧化碳 D. 水果、蔬菜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解析】 经常松土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温度降低,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存时间。

7.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B)

(第7题))

A. 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 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 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 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N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P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MN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NP段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但呼吸作用仍然正常进行。

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D

)

【解析】 在0~6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氧气浓度逐渐降低。

9.广饶陈官乡是“中国蒜薹之乡”,陈官中学李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B)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解析】 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蒜薹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因此蒜薹堆内部比较热。

10.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根..本原因是(B)

A. 根细胞不能吸收水分 B. 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C. 根细胞生活在土壤里照不到阳光 D. 根细胞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解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根细胞缺少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

11.小梅探究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后,得到甲、乙两图。请据图分析:

(第11题))

(1)在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为避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应对植物进行暗处理;之后,将一叶片的上、下两面夹上黑色的五角星纸片(如图甲),

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叶片经光照、摘下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呈黄白色,见光部分呈蓝色。

(2)图甲中A、B、C为植物叶片上发生的某些生理作用。其中A表示植物的作用,B表示植物的C表示植物的

(3)图乙表示二氧化碳和光照对大棚蔬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可知,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两种措施。

【解析】 (1)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以保证以后的淀粉都是新产生的。将叶片的上、下两面夹上黑色的五角星纸片,以设置有光和无光这一变量,进行对照。叶片见光部位产生了淀粉,遇碘变蓝,遮光部分由于未进行光合作用且叶绿素被破坏,呈黄白色。

(2)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因而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

(3)由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

12.小明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加入等量的相同土壤,利用A、B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了甲、乙两种方式的栽培实验(如下图):

(第12题①)

栽培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定时测量植株的高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12题②)

(1)请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验中植株长高的原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增加。

(2)试推测,植物A按乙方式栽培,其生长状况不同于按甲方式栽培的原因是:一起生长时,B会与A竞争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影响了A的生长。

【解析】 (1)植物的生长是因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不断在植物体内积累。

(2)植物种植密度大,土壤中的无机盐、水分等要分配给更多的植物,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13.为探究“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素”,某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第13题)

请回答:

(1)从实验一得知,茄子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 (2)实验二中茄子幼苗在11~13时的光合作用速率都有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中午气温高,蒸腾作用过强,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降低。

(3)由实验二可推知:若在晴天条件下,多日未给三种茄子幼苗浇水,土壤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三种茄子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会变小。

课后强化训练5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2)

一、选择题

1.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该对照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指标。正确的装置组合为(B

)

(第1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②③对照装置,控制的变量是有无光,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2题)

2.如图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 B.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

C. 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 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解析】 过程①释放氧气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②吸收氧气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B

)

(第3题)

A. 分解有机物 B. 消耗氧气 C. 释放能量 D. 消耗二氧化碳

4.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科学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

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C)

..

A.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

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由表可知,该实验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和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另一组是乙和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有两个变量,不能构成对照实验。

5.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第5题))

A. ①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②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③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④可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6.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A) ..

A. 玉米播种前要耕田松土 B. 小麦种子在入仓前要晒干

C. 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充入二氧化碳 D. 水果、蔬菜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解析】 经常松土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温度降低,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存时间。

7.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B)

(第7题))

A. 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 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 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 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N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P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MN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NP段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但呼吸作用仍然正常进行。

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D

)

【解析】 在0~6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氧气浓度逐渐降低。

9.广饶陈官乡是“中国蒜薹之乡”,陈官中学李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B)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解析】 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蒜薹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因此蒜薹堆内部比较热。

10.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根..本原因是(B)

A. 根细胞不能吸收水分 B. 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C. 根细胞生活在土壤里照不到阳光 D. 根细胞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解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根细胞缺少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

11.小梅探究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后,得到甲、乙两图。请据图分析:

(第11题))

(1)在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为避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应对植物进行暗处理;之后,将一叶片的上、下两面夹上黑色的五角星纸片(如图甲),

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叶片经光照、摘下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呈黄白色,见光部分呈蓝色。

(2)图甲中A、B、C为植物叶片上发生的某些生理作用。其中A表示植物的作用,B表示植物的C表示植物的

(3)图乙表示二氧化碳和光照对大棚蔬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可知,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两种措施。

【解析】 (1)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以保证以后的淀粉都是新产生的。将叶片的上、下两面夹上黑色的五角星纸片,以设置有光和无光这一变量,进行对照。叶片见光部位产生了淀粉,遇碘变蓝,遮光部分由于未进行光合作用且叶绿素被破坏,呈黄白色。

(2)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因而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

(3)由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

12.小明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加入等量的相同土壤,利用A、B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了甲、乙两种方式的栽培实验(如下图):

(第12题①)

栽培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定时测量植株的高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12题②)

(1)请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验中植株长高的原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增加。

(2)试推测,植物A按乙方式栽培,其生长状况不同于按甲方式栽培的原因是:一起生长时,B会与A竞争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影响了A的生长。

【解析】 (1)植物的生长是因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不断在植物体内积累。

(2)植物种植密度大,土壤中的无机盐、水分等要分配给更多的植物,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13.为探究“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素”,某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第13题)

请回答:

(1)从实验一得知,茄子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 (2)实验二中茄子幼苗在11~13时的光合作用速率都有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中午气温高,蒸腾作用过强,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降低。

(3)由实验二可推知:若在晴天条件下,多日未给三种茄子幼苗浇水,土壤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三种茄子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会变小。


相关内容

  • 三年级下册教材辅导资料
  •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关于教材的简要说明:(参见教师用书写在前面的话) 刚刚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三年级上册<语文>,中年级阶段接触到的崭新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的不同学习方式.阅读链接的丰富内容:关于文学单元的编排特点,你可能已经了然于心了,作为上册的姊妹篇,三年级下册在 ...

  •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形成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一轮教学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底-四月底 (二)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 ...

  •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原
  •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PlantPhysiology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植保.园艺.草业科学.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本科专业. 课程学时:48(理论)+16(实验) 课程学分:4 课程代码:0300B00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 ...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 ...

  • 2016级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同官高级中学2016级高考生物学科 第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形成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一轮教学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中旬-四月底 (二)二轮 ...

  • 冬季育儿知识
  • 冬季育儿知识 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 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每节课后都应组织幼儿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 ...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后练习答案
  •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问题探讨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 ...

  • 长距离持续跑是足球运动训练的误区
  • 第7卷第2期 2005年4月 辽宁师专学报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 Vol17No12Apr12005=学术研究> 长距离持续跑是足球运动训练的误区 张 伟 (铁岭师专,辽宁铁岭112001) 摘 要:结合足球运动特点,分析那种脱离球的体能训练是有缺陷 ...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