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的生成背景

汉代文学生成的背景:

1. 汉代经济的繁荣, 国力的强盛, 疆域的扩展, 增加了文学发展的热情和活力

2.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 其中包括了>等经学作品. 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 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 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3.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 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

4. 汉代诸侯王和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以及对文学的提倡, 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5. 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 为稳定汉代文学的生成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文化机关, 以及后来的鸿都门学等.

6. 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 以及游学的兴盛, 为汉代文学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汉代文学生成的背景:

1. 汉代经济的繁荣, 国力的强盛, 疆域的扩展, 增加了文学发展的热情和活力

2.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 其中包括了>等经学作品. 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 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 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3.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 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

4. 汉代诸侯王和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以及对文学的提倡, 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5. 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 为稳定汉代文学的生成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文化机关, 以及后来的鸿都门学等.

6. 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 以及游学的兴盛, 为汉代文学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

  • 论谶纬对汉代七言诗发展的影响
  • 作者:吴从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01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1)04-0095-05 对于七言诗的起源.孰为第一首七言诗等问题一直是古典诗歌研究领域中颇有争议的问题,至今依然无定论.研究七言诗起源时,虽然有些学者如罗根泽等,已经 ...

  • 汉代杂歌谣辞之于五言诗体形成的意义初探(备课资料)
  • 汉代杂歌谣辞之于五言诗体形成的意义初探中文摘要:汉代是五言诗体发生.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且五言诗体的最终定型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先秦的<诗经>.<楚辞>.汉代的乐府诗,以及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演变等等诸多方面.其中,作为民歌艺术的汉代杂歌谣辞,以其活泼.清新的气息和 ...

  •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全集[1]
  •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 ...

  • 汉代文学部分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
  • 汉代文学部分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史记>: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 ...

  • 汉代琴曲歌辞与乐府诗_五言诗的关系
  • [艺术理论] 河戏技艺,组织送戏下乡,农忙时回到家中收割.种地. 三.饶河戏的辉煌与传承 建国后,省文化主管部门决定,将流行于饶河流域一带的饶河班和流行上饶玉山一带的信河班合流正式命名为"赣剧".从此古老的饶河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为了抢救和扶持古老的民间之花--饶河戏,文化主 ...

  • 试论西汉新儒学理论体系的生成
  • 2008年11月第24卷第6期 唐都学刊Tangdu Journa l N ov . 2008V o. l 24 N o . 6 试论西汉新儒学理论体系的生成 蒙鸿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为了大一统政治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董仲舒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孔孟儒学 ...

  • 从_文学场_看_发愤抒情_文学传统之形成
  • 第20卷第2期2006年6月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BEIJINGINSTTTUTEOFEDUCATION Vol.20No.2Jun.2006 从看文学传统之形成*"文学场""发愤抒情" 吴 奇** 400047)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 曹顺庆论毛诗序
  • <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及影响 曹顺庆 王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毛诗序>按照儒家话语模式对<诗经>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构成了儒家诗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中国文坛上千年.本文论述了<毛诗序>学术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