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点

第一章

5、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为基础,运用安全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去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与机以及环境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1、事故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7性,因偶必规潜再预)。

3、能量意外释放论和轨迹交叉论(看书17) 4、事故的预防原则 (论述题) ①、技术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需要针对危险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其基本原则是: 1消除潜在的危险原则。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如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等。 3闭锁原则。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煤矿上使用电闭锁装置等。 4能量屏蔽原则。如建筑高空作业安装安全网,核反应堆的安全壳等。 5距离安全原则,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如化工厂应该远离居民建立等。

6个体保护原则。如作业者系安全带,戴护目镜等。 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如使用警灯、警报器、安全标识等。

8作业时间保护原则。

此外,还有根据需要而采取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则。 ②、组织管理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2计划性原则。 3效果性原则。 4责任制原则。

5坚持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原则。

③、安全教育原则

可包括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第三章

1、 人体测量时基本姿势有两种:立

姿和坐姿。

2、 例题3-1 (看书29) 3、 人的力学特性:

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系统

运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系统包括有机整体和有机整体的联合体。有机整体是指由各种器官和组织以及其中的液体和气体组成的有机整体;有机整体的联合体是由生物体的各部分,例如:头、躯干、四肢以及内脏等组成的有机整体联合体。人体生物力学侧重研究人体各部分的力量、活动范围、速度,人体组织对于不同阻力所发挥出的力量等问题。人的骨骼和肌肉是人体的主要运动器官,人的力学特性也主要由这两种器官所决定的。 4、 人的其它物理学特性 a. 人的热力学特性

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热调节系统

并且温度基本维持恒定的热力学系统。当外界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人体热调节系统可以通过各种调节手段去维持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人类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影响人体温度恒定的因素是人体的自身产热和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

新陈代谢是所以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生物从外界环境获取必要的物质,排泄不必要的代谢产物,同时也进行了能量的代谢。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过程中所产生能量的不足一半被肌体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存储于体内,一半以上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热能。以高能磷酸键形

式存储的能量可以为人体完成

肌肉收缩、舒张、腺体分泌等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b. 人的电学特性

c. 人的磁学特性 d. 人的声学特性 e. 人的光学特性

5、人的知觉特性 基本特性可归纳为4点:

① 知觉的整体性 ② 知觉的理解性 ③ 知觉的恒定性 ④ 错觉 6、感觉与知觉的相互关联:感觉与知觉往往是密切关联的,人们往往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正是由于感觉与知觉如此密切,所以在心理学中就将感觉与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7、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第四章 能量代谢:三类,基础代谢、安静代谢、活动代谢。

基础代谢:人体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安静代谢:作业开始前,为了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平衡以及某种姿势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活动代谢:人在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能量代谢。 4.4.2疲劳发生的机理

1. 疲劳物质的累积机理: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由于乳酸在肌肉和血液中大量积蓄引起的。

2. 糖原耗竭机理:对于较长时间的轻度或中等强度的劳动所引起的疲劳,这时既有局部肌肉疲劳,又有全身性疲劳。这种局部肌肉疲劳不是由于乳酸积蓄所致,而是由于肌糖原储备耗竭之故。

3. 中枢变化机理:强烈或单调的劳动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细胞贮存的能源迅速消耗,这种消耗会引起恢复过程的加强。当消耗占优势时,

会出现保护性抑制,以避免神经细胞进一步耗损并加速其恢复过程。 4. 生化变化机理:全身性体力疲劳是由于作业及其环境所引起的体内平衡紊乱所致。局部肌肉疲劳、血糖水平下降、肝糖原耗竭、体液丧失(脱水)、电解质丧失(如Na+与K+)、体温升高等会引起这种平衡紊乱。

5. 局部血流阻断机理:静态作业引起的局部疲劳,是由于局部血流阻断引起的。当肌肉收缩时,这时肌肉变得非常坚硬,其内压可达几十个千帕,因此会部分地或完全地阻断血流通过收缩的肌肉。 4.4.3生理心理测试方法:(1)膝腱反射机能检查法。(2)频闪融合阈

限检查法。(3)反应时间测定法。 (4)心率(脉率)、血压测定法。 4.5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

1. 改进作业方法,合理地使用体力。 合理设计作业过程中的用力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合理安排负荷,使单位劳动成果所消耗的能量最少。②要善于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去合理用力。③利用人体的动作经济原则,保持动作自然、对称、有节奏。④要充分考虑不同体位的用力特点。

2. 合理的确定作业休息制度。 3. 克服单调感,合理调节作业速率。 第五章

1、错觉的定义:错觉是指人所获得的印象与客观事物发生差异的现象。造成错觉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2、错觉主要是对几何形状的错觉:(1)长度错觉;(2)方位错觉;(3)透视错觉;(4)对比错觉。 3、惊慌是在异常情况下,尤其是在紧急危险状况下(例如发生火灾,爆炸或即将发生房屋倒塌,突然涌水等),多数人心理会骤然发生变化,内心十分紧张,一时失去正确

的判断能力,行动也随之失去常态;

或者惊呆不能动弹;或者张皇失措,行动不能自控;也有的在生理上出现种种不正常现象,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4、人为差错是指未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从而可能导致中断计划运行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的损坏行为。 人为差错发生的方式可分为五种:(1)人没有实现某一个必要的功能任务;(2)实现了某一个不应该实现的任务;(3)对某一任务作出了不适当的决策;(4)对某一意外事故的反应迟钝和笨拙;(5)没有察觉到某一危险情况。

5、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1)设计差错(2)制造差错(3)检验差错

(4)安装差错(5)维修差错(6)操作差错。 第六章

一. 机的可操作性 :

指在人—机—环境系统中,某人特定的“机”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由人进行操作或控制时能够稳定 、快速、 准确的完成预定任务能力的一种度量。

三. 机的本质可靠性:

指任何一个人---机---环境系统中,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机”的设计要具有从根本上防止人的操作失误所引起的人—机—环境系统功能失常或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能力。

四. 本质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1. 连锁设计 2 .“唯一性”设计

3. “允许差错”设计 4.“自动化”设计.5. “差错显示”设计 6. “保护性”设计 第七章

1、信息显示方式的类型及其功能 按人接受信息传递的通道可分为视觉传递、听觉传递、触觉传递三种方式,其中以视觉显示应用最为广泛。由于人对突然发生的声音具有特殊的反应能力,所以听觉显示器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报警装置更

优越。触觉显示是利用人的皮肤受到触压刺激后产生感觉而向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仪表是信息显示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视觉显示器,按其显示形式和显示功能分为两类

按显示形式分为数字式显示器和模拟式显示器两类

1数字式显示器是直接用数码来显示信息的仪表,如各类数码显示屏,机械或电子的数字计数器等。特点:认读过程简单速度快,读数准确,精度高

2模拟式显示器是标定在刻盘上的指针来显示信息,如手表. 电流表. 电压表. 特点:能连读. 可直观地反映信息的变化趋势,使人对模拟值在全量程范围一目了然 3、音响及报警装置的设计 音响及报警装置的类型及特点如下:

(1) 蜂鸣器是音响装置中声压级最低、频率也较低的装置

(2) 铃

(3) 角笛和汽笛 (4) 警报器

4、控制器编码 形状编码、大小编码、颜色编码、标记编码。 5、控制器的阻力

不论是手动控制器还是脚动控制器,都应有一定的操作阻力 主要有:静摩擦力:适宜不连续控制

弹性阻力和粘滞阻尼:可提供操作反馈信息,提高控制的准确度,适宜连续控制

惯性:可用于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控制

操作阻力大小的选择不宜过小,否则起不到有益于控制的作用,阻力过大影响操作速度和易引发肢体的疲劳

10、控制显示比是指控制器的位移量与对应的显示器可动元件的位移量之比(简称C\D)比

第八章

一、环境的一般特性:(1)空间属性(2)物质属性(3)运动属性 二、噪声的特性:(1)时间特性(2)强度特性(3)频率特性

三、作业空间分析简述(填空题):按其安全程度可分为安全空间,潜在安全空间和危险空间。1,设计时都应该是安全空间。2、潜在危险空间是作业空间存在潜在的危险(如起重机周围等)3、危区是不允许人进入的。对危险区的防护应格外注意。

四、回顾性分析步骤简述:所谓回顾性分析是针对已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

(1)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 (2)将资料按性质进行分类。 (3)按事故发生的工种,时间,受伤部位,人员特点分类。 (4)统计出不同工种,时间,人员的事故频率。

(5)分析人或机的原因。 (6)根据人或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五、预防性分析的定义:多用于新设计的作业系统,用于所发生的设备和人身事故,找到造成事故的各种原因。(考:什么是预防性分析?) 六、微气候:生产环境局部的气温、温度、气流速度以及工作现场中的设备、产品、零件和原料的热辐射条件。

七、高温对人体以及作业带来的影响简述:类型:(1)高温、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在上述环境下作业时,人体会大量产生热积蓄,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流量增加等热应激反应。持续的高温环境会导致热循环机能失调,造成热衰竭,严重时甚至死亡。另外,高温环境会使作业者心情烦躁,从而诱发事故。 八、低温对人体以及作业带来的影响简述:外界环境较低时,肌肉收缩颤抖,出现冷应激反应。人的不舒适感迅速上升,技能迅速下降,

出现痛觉迟钝和嗜睡状态。低温条件对人体的四肢的灵活性影响较大。 九、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1)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方面。(2)保健方面,高温时合理补充饮料和营养。(3)生产组织方面,合理安排作业负荷。(七题和九题会合并起来考一个大题:高温作业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十、噪声控制措施:(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传播。(3)注意采取个体防护措施。(4)当环境噪声强度较低时,采用音乐调节。 十一、瓦斯的涌出、喷出与突出现象简述:(1)地下开采过程中,部分煤层的透气性增加,游离瓦斯和部分吸附瓦斯释放出来涌向井下空间,称为瓦斯涌出。(2)瓦斯喷出是指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大量瓦斯异常涌出的现象。(3)开采时,在极短时间内从煤、岩体内向挖掘空间喷出煤和瓦斯的现象便称为煤和瓦斯的涌出。(注:瓦斯爆炸的条件:①浓度在5%~16%的界限内②氧气浓度在12%以上③引爆热源温度在650~750℃) 十二、煤尘爆炸的机理:(1)煤尘本身自爆(2)煤尘受热后能放出大量的可爆气体(3)煤尘被点燃后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形成热量积聚,最终导致爆炸。 十三、煤尘爆炸条件:(1)要有煤尘(2)空气中漂浮煤尘浓度达到45~2000g/m 3

(3)具有能达到点火能(温度为700~800℃) 十四、急性效应:短期大剂量照射产生的瞬时效应;后效应是长期小剂量照射产生的后发效应。 十五、对于宇宙辐射的防护措施:(1)被动物理防护。(2)主动电磁防护。(3)化学药物防护。(4)避免高辐射通量。(5)加强对宇宙辐射的监测。

第九章

一、人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1. 对系统的任务、目标,系统使用的环境条件以及对系统的机动性要求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2. 要调查系统的外部环境,例如,要对系统执行上形成障碍的外部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检验和监测。 3. 要了解与掌握系统内部环境的设计要求,如照明、采光、噪声、振动、湿度、温度、粉尘、辐射等作业环境以及操作空间的要求,并要注意分析系统在执行时形成障碍的那些内部环境。

4. 进行认真的系统分析,即利用人机工程学基础知识对系统的组成、人机的联系方式、作业活动等内容进行方案分析。

5. 分析该系统各要素的机能特性及其约束条件,例如,人的最小作业空间,人的最大操作力,人的作业效率,人的可靠性和人体疲劳、能量消耗,以及系统的费用,输入输出功率等。

6. 完成人与机的整体匹配与优化。 7. 具体确定出人、机、环境各要素在系统设计中所承担的任务与角色。

8. 借助于人机工程学忠的相关标准与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选定了合适的评价方法后,对形同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完整性以及经济型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以确定方案是否可行。 二、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 坚持装置的安全可靠原则。 3. 坚持安全防护装置与机械装备的配套设计员则。

4坚持简单、经济、方便的原则。 5. 坚持自动组织的设计原则。 三、典型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考简答题)

1. 超载安全装置

超载安全装置的种类很多,但一般都有感受元件、中间环节和执行机构这三部分组成。起工作原理有

机械式、电气式、电子式、液压式等。例如,起重机超重限制器,常用的又杠杆式、弹簧式的超重限制器,也有数字载荷控制仪。主要用来防止起重机的超载,防止引起钢丝绳断裂和起重机设备受损。再如,电路的过载保护盒短路保护装置也属于这一类。

2. 越位安全装置 对于某些机械,如果执行件运动时超越了规定的行程,则可能会发生损坏设备和装上人身的事故。为此,必须设置行程限位安全装置,这种装置有机电式的、也有液压式的。例如其中机械工作时必须设置越位安全装置,否则易造成起重事故。

3. 超压安全装置

它广泛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如液化气贮存器、反应器、换热器)等装置中。因为这些装置若超压运行都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如爆炸或发生泄漏等)超压安全装置主要有安全阀、防爆膜、泄压膜等。按结构和泄压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阀型、断裂型与融化型等。例如锅炉或气瓶中的安全装常用的是安全阀,而驱动阀芯移动的动力有杠杆式的,也有弹簧式的。虽然安全阀芯移动的动力方式不同,但它们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同的,都是的当容器中戒指超过允许压力时,安全阀便自动开启,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第十章

1、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三个指标

安全:系统中不出现人体生理危害及伤害

高效:系统工作效率最高,使用价值最大

经济:满足系统技术要求前提下,投资最少

3、故障树分析的内容

故障树分析评价是有是由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组成的一种图形模

式,用来分析人机系统中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判明系统运行当中各种事故发生的途径和重点环节,为有效的控制事故提供了一个简洁而形象的途径。

(1) 系统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也称为顶上事件 (2) 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事

故因素,包括人、机器、环境因素

(3) 各个子系统及各因素之间

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即输入与输出的因果联系关系,并与哦那个专门的符号

表示

(4) 计算系统顶上事件的发生

概率,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6、层次分析法(AHP ):就是把系统的发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根据问

题的性质和总目的并按照它们见的相互联系以及隶属关系划分成不同层次的组合,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结构模型;接着对每一层次各元素(或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然后通过各层次因素的单排序与逐层的总排序,最终计算出最低层的诸元素相对高层的重要性权值,从而确定优劣排序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一章 1、对操作者健康的人机因素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有三方面: (1)、视频显示器本身 (2)、操作室的环境因素 (3)、作业姿势的影响

2、影响驾驶疲劳的主要因素: (1)、影响驾驶人员生活上的因素。如家庭生活环境、劳累程度、生活条件等。

(2)、驾驶过程中的因素。如驾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是否适宜,车内噪声情况、车内振动情况、坐席舒适度等是否适合人的生理需要。

(3)、驾驶员的条件。如体力、视力、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经验以及性格等。 (4)、驾驶的连续时间,它是造成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3、低压与缺氧问题 (1)、低压对人体的三大危害:一是气压性损伤;二是高压减压病;三是体液沸腾。 (2)、缺氧对人体的危害:重度缺氧的基本反应症状是头晕、困倦、视力模糊,脑功能明显下降,呼吸代偿功能已不能满足需要,明显的出现了代偿障碍。严重缺氧的基本反应症状是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模糊和丧失两个阶段),呼吸循环代偿功能反而增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大脑缺氧。

4、航天员主要的心里障碍 (1)思乡病与恐惧症。在狭小的舱室中居住的航天员会产生抑制不住的孤独感、烦闷感和恐惧感。 (2)人际关系。长期的太空飞行还会对造成航天员的一些心理障碍,如成员之间相互不协调、不满意对方,甚至与地面工作人员产生对抗情绪。

5、解决航天员心理障碍的措施 (1)、在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人的心理学问题 (2)、改善生活条件 (3)、密切与航天员进行心理上的沟通

(4)、重视航天员的心理选拔 (5)、加强对航天员的心理训练①行为训练②学会关心别人③进行相互协调的训练

第十二章

1、人为失误的定义:人为失误是指对系统已设定的目标及系统的构造、模式、运行发生影响,使之逆转运行或遭受破坏的人的因素所造成的各种活动。

2、人为失误按大脑信息处理过程分类:(1)认知、确认失误(2)判断、记忆失误(3)动作、操作失误

3、人为失误的其他分类办法(1)随机失误(2)系统失误(3)偶发失误

补充:1、马斯洛理论的5个需要? ①生理需求②尊重③归属与爱④尊重需求⑤自我实现

1、 题型:名词解释20分,填

空20分,计算15分,简

答25分,论述20分(先写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最后举例)

论述:1. 为什么说忽视了人的特性,即使性能很好的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答:人机系统中,它的三大要件,归根结底都有人来控制。作为人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在整个人机系统的使用中起到重要的的作用。作为使用者最为直接的作用就在于他要能够有效率地运用人机系统的方便,完成他所要完成的工作,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再者就是在运用人机系统的同时能够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与此同时收集于今后升级相关的改进性信息,为今后改进系统提供信息基础。作为人机系统的三大要件之首,人是整个人机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信息的控制者,信息要接收、初步处理、输入机器系统,之后再由机器系统输出,由人来将该加工后的信息传送出去,由其他流程确定是否有实际意义。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机一体化的设计要求,它能够有效的保证人被纳入了整个人机系统中,将其作为人机系统的一大要件被使用着。因此在这一角色中的人,应该能够掌握有关人机系统的具体使用要则,并具有相对稳定的性格,这样才能保证人机系统稳定有序的完成工作,为人们服务。所以要想有效的运用人机系统,那就要充分的考虑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合适的人员搭配才是人机系统能够有效工作的基本前提。人机系

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网络化的人的体系,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将使得人机系统的适用性被限制。因此忽视了人的特性,即使性能很好的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 事故预防那里的。

计算:1.身高范围

2. 生物节律

第一章

5、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为基础,运用安全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去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与机以及环境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1、事故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7性,因偶必规潜再预)。

3、能量意外释放论和轨迹交叉论(看书17) 4、事故的预防原则 (论述题) ①、技术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需要针对危险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其基本原则是: 1消除潜在的危险原则。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如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等。 3闭锁原则。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煤矿上使用电闭锁装置等。 4能量屏蔽原则。如建筑高空作业安装安全网,核反应堆的安全壳等。 5距离安全原则,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如化工厂应该远离居民建立等。

6个体保护原则。如作业者系安全带,戴护目镜等。 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如使用警灯、警报器、安全标识等。

8作业时间保护原则。

此外,还有根据需要而采取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则。 ②、组织管理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2计划性原则。 3效果性原则。 4责任制原则。

5坚持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原则。

③、安全教育原则

可包括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第三章

1、 人体测量时基本姿势有两种:立

姿和坐姿。

2、 例题3-1 (看书29) 3、 人的力学特性:

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系统

运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系统包括有机整体和有机整体的联合体。有机整体是指由各种器官和组织以及其中的液体和气体组成的有机整体;有机整体的联合体是由生物体的各部分,例如:头、躯干、四肢以及内脏等组成的有机整体联合体。人体生物力学侧重研究人体各部分的力量、活动范围、速度,人体组织对于不同阻力所发挥出的力量等问题。人的骨骼和肌肉是人体的主要运动器官,人的力学特性也主要由这两种器官所决定的。 4、 人的其它物理学特性 a. 人的热力学特性

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热调节系统

并且温度基本维持恒定的热力学系统。当外界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人体热调节系统可以通过各种调节手段去维持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人类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影响人体温度恒定的因素是人体的自身产热和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

新陈代谢是所以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生物从外界环境获取必要的物质,排泄不必要的代谢产物,同时也进行了能量的代谢。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过程中所产生能量的不足一半被肌体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存储于体内,一半以上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热能。以高能磷酸键形

式存储的能量可以为人体完成

肌肉收缩、舒张、腺体分泌等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b. 人的电学特性

c. 人的磁学特性 d. 人的声学特性 e. 人的光学特性

5、人的知觉特性 基本特性可归纳为4点:

① 知觉的整体性 ② 知觉的理解性 ③ 知觉的恒定性 ④ 错觉 6、感觉与知觉的相互关联:感觉与知觉往往是密切关联的,人们往往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正是由于感觉与知觉如此密切,所以在心理学中就将感觉与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7、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第四章 能量代谢:三类,基础代谢、安静代谢、活动代谢。

基础代谢:人体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安静代谢:作业开始前,为了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平衡以及某种姿势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活动代谢:人在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能量代谢。 4.4.2疲劳发生的机理

1. 疲劳物质的累积机理: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由于乳酸在肌肉和血液中大量积蓄引起的。

2. 糖原耗竭机理:对于较长时间的轻度或中等强度的劳动所引起的疲劳,这时既有局部肌肉疲劳,又有全身性疲劳。这种局部肌肉疲劳不是由于乳酸积蓄所致,而是由于肌糖原储备耗竭之故。

3. 中枢变化机理:强烈或单调的劳动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细胞贮存的能源迅速消耗,这种消耗会引起恢复过程的加强。当消耗占优势时,

会出现保护性抑制,以避免神经细胞进一步耗损并加速其恢复过程。 4. 生化变化机理:全身性体力疲劳是由于作业及其环境所引起的体内平衡紊乱所致。局部肌肉疲劳、血糖水平下降、肝糖原耗竭、体液丧失(脱水)、电解质丧失(如Na+与K+)、体温升高等会引起这种平衡紊乱。

5. 局部血流阻断机理:静态作业引起的局部疲劳,是由于局部血流阻断引起的。当肌肉收缩时,这时肌肉变得非常坚硬,其内压可达几十个千帕,因此会部分地或完全地阻断血流通过收缩的肌肉。 4.4.3生理心理测试方法:(1)膝腱反射机能检查法。(2)频闪融合阈

限检查法。(3)反应时间测定法。 (4)心率(脉率)、血压测定法。 4.5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

1. 改进作业方法,合理地使用体力。 合理设计作业过程中的用力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合理安排负荷,使单位劳动成果所消耗的能量最少。②要善于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去合理用力。③利用人体的动作经济原则,保持动作自然、对称、有节奏。④要充分考虑不同体位的用力特点。

2. 合理的确定作业休息制度。 3. 克服单调感,合理调节作业速率。 第五章

1、错觉的定义:错觉是指人所获得的印象与客观事物发生差异的现象。造成错觉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2、错觉主要是对几何形状的错觉:(1)长度错觉;(2)方位错觉;(3)透视错觉;(4)对比错觉。 3、惊慌是在异常情况下,尤其是在紧急危险状况下(例如发生火灾,爆炸或即将发生房屋倒塌,突然涌水等),多数人心理会骤然发生变化,内心十分紧张,一时失去正确

的判断能力,行动也随之失去常态;

或者惊呆不能动弹;或者张皇失措,行动不能自控;也有的在生理上出现种种不正常现象,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4、人为差错是指未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从而可能导致中断计划运行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的损坏行为。 人为差错发生的方式可分为五种:(1)人没有实现某一个必要的功能任务;(2)实现了某一个不应该实现的任务;(3)对某一任务作出了不适当的决策;(4)对某一意外事故的反应迟钝和笨拙;(5)没有察觉到某一危险情况。

5、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1)设计差错(2)制造差错(3)检验差错

(4)安装差错(5)维修差错(6)操作差错。 第六章

一. 机的可操作性 :

指在人—机—环境系统中,某人特定的“机”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由人进行操作或控制时能够稳定 、快速、 准确的完成预定任务能力的一种度量。

三. 机的本质可靠性:

指任何一个人---机---环境系统中,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机”的设计要具有从根本上防止人的操作失误所引起的人—机—环境系统功能失常或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能力。

四. 本质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1. 连锁设计 2 .“唯一性”设计

3. “允许差错”设计 4.“自动化”设计.5. “差错显示”设计 6. “保护性”设计 第七章

1、信息显示方式的类型及其功能 按人接受信息传递的通道可分为视觉传递、听觉传递、触觉传递三种方式,其中以视觉显示应用最为广泛。由于人对突然发生的声音具有特殊的反应能力,所以听觉显示器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报警装置更

优越。触觉显示是利用人的皮肤受到触压刺激后产生感觉而向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仪表是信息显示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视觉显示器,按其显示形式和显示功能分为两类

按显示形式分为数字式显示器和模拟式显示器两类

1数字式显示器是直接用数码来显示信息的仪表,如各类数码显示屏,机械或电子的数字计数器等。特点:认读过程简单速度快,读数准确,精度高

2模拟式显示器是标定在刻盘上的指针来显示信息,如手表. 电流表. 电压表. 特点:能连读. 可直观地反映信息的变化趋势,使人对模拟值在全量程范围一目了然 3、音响及报警装置的设计 音响及报警装置的类型及特点如下:

(1) 蜂鸣器是音响装置中声压级最低、频率也较低的装置

(2) 铃

(3) 角笛和汽笛 (4) 警报器

4、控制器编码 形状编码、大小编码、颜色编码、标记编码。 5、控制器的阻力

不论是手动控制器还是脚动控制器,都应有一定的操作阻力 主要有:静摩擦力:适宜不连续控制

弹性阻力和粘滞阻尼:可提供操作反馈信息,提高控制的准确度,适宜连续控制

惯性:可用于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控制

操作阻力大小的选择不宜过小,否则起不到有益于控制的作用,阻力过大影响操作速度和易引发肢体的疲劳

10、控制显示比是指控制器的位移量与对应的显示器可动元件的位移量之比(简称C\D)比

第八章

一、环境的一般特性:(1)空间属性(2)物质属性(3)运动属性 二、噪声的特性:(1)时间特性(2)强度特性(3)频率特性

三、作业空间分析简述(填空题):按其安全程度可分为安全空间,潜在安全空间和危险空间。1,设计时都应该是安全空间。2、潜在危险空间是作业空间存在潜在的危险(如起重机周围等)3、危区是不允许人进入的。对危险区的防护应格外注意。

四、回顾性分析步骤简述:所谓回顾性分析是针对已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

(1)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 (2)将资料按性质进行分类。 (3)按事故发生的工种,时间,受伤部位,人员特点分类。 (4)统计出不同工种,时间,人员的事故频率。

(5)分析人或机的原因。 (6)根据人或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五、预防性分析的定义:多用于新设计的作业系统,用于所发生的设备和人身事故,找到造成事故的各种原因。(考:什么是预防性分析?) 六、微气候:生产环境局部的气温、温度、气流速度以及工作现场中的设备、产品、零件和原料的热辐射条件。

七、高温对人体以及作业带来的影响简述:类型:(1)高温、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在上述环境下作业时,人体会大量产生热积蓄,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流量增加等热应激反应。持续的高温环境会导致热循环机能失调,造成热衰竭,严重时甚至死亡。另外,高温环境会使作业者心情烦躁,从而诱发事故。 八、低温对人体以及作业带来的影响简述:外界环境较低时,肌肉收缩颤抖,出现冷应激反应。人的不舒适感迅速上升,技能迅速下降,

出现痛觉迟钝和嗜睡状态。低温条件对人体的四肢的灵活性影响较大。 九、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1)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方面。(2)保健方面,高温时合理补充饮料和营养。(3)生产组织方面,合理安排作业负荷。(七题和九题会合并起来考一个大题:高温作业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十、噪声控制措施:(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传播。(3)注意采取个体防护措施。(4)当环境噪声强度较低时,采用音乐调节。 十一、瓦斯的涌出、喷出与突出现象简述:(1)地下开采过程中,部分煤层的透气性增加,游离瓦斯和部分吸附瓦斯释放出来涌向井下空间,称为瓦斯涌出。(2)瓦斯喷出是指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大量瓦斯异常涌出的现象。(3)开采时,在极短时间内从煤、岩体内向挖掘空间喷出煤和瓦斯的现象便称为煤和瓦斯的涌出。(注:瓦斯爆炸的条件:①浓度在5%~16%的界限内②氧气浓度在12%以上③引爆热源温度在650~750℃) 十二、煤尘爆炸的机理:(1)煤尘本身自爆(2)煤尘受热后能放出大量的可爆气体(3)煤尘被点燃后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形成热量积聚,最终导致爆炸。 十三、煤尘爆炸条件:(1)要有煤尘(2)空气中漂浮煤尘浓度达到45~2000g/m 3

(3)具有能达到点火能(温度为700~800℃) 十四、急性效应:短期大剂量照射产生的瞬时效应;后效应是长期小剂量照射产生的后发效应。 十五、对于宇宙辐射的防护措施:(1)被动物理防护。(2)主动电磁防护。(3)化学药物防护。(4)避免高辐射通量。(5)加强对宇宙辐射的监测。

第九章

一、人机系统的设计步骤

1. 对系统的任务、目标,系统使用的环境条件以及对系统的机动性要求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2. 要调查系统的外部环境,例如,要对系统执行上形成障碍的外部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检验和监测。 3. 要了解与掌握系统内部环境的设计要求,如照明、采光、噪声、振动、湿度、温度、粉尘、辐射等作业环境以及操作空间的要求,并要注意分析系统在执行时形成障碍的那些内部环境。

4. 进行认真的系统分析,即利用人机工程学基础知识对系统的组成、人机的联系方式、作业活动等内容进行方案分析。

5. 分析该系统各要素的机能特性及其约束条件,例如,人的最小作业空间,人的最大操作力,人的作业效率,人的可靠性和人体疲劳、能量消耗,以及系统的费用,输入输出功率等。

6. 完成人与机的整体匹配与优化。 7. 具体确定出人、机、环境各要素在系统设计中所承担的任务与角色。

8. 借助于人机工程学忠的相关标准与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选定了合适的评价方法后,对形同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完整性以及经济型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以确定方案是否可行。 二、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 坚持装置的安全可靠原则。 3. 坚持安全防护装置与机械装备的配套设计员则。

4坚持简单、经济、方便的原则。 5. 坚持自动组织的设计原则。 三、典型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考简答题)

1. 超载安全装置

超载安全装置的种类很多,但一般都有感受元件、中间环节和执行机构这三部分组成。起工作原理有

机械式、电气式、电子式、液压式等。例如,起重机超重限制器,常用的又杠杆式、弹簧式的超重限制器,也有数字载荷控制仪。主要用来防止起重机的超载,防止引起钢丝绳断裂和起重机设备受损。再如,电路的过载保护盒短路保护装置也属于这一类。

2. 越位安全装置 对于某些机械,如果执行件运动时超越了规定的行程,则可能会发生损坏设备和装上人身的事故。为此,必须设置行程限位安全装置,这种装置有机电式的、也有液压式的。例如其中机械工作时必须设置越位安全装置,否则易造成起重事故。

3. 超压安全装置

它广泛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如液化气贮存器、反应器、换热器)等装置中。因为这些装置若超压运行都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如爆炸或发生泄漏等)超压安全装置主要有安全阀、防爆膜、泄压膜等。按结构和泄压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阀型、断裂型与融化型等。例如锅炉或气瓶中的安全装常用的是安全阀,而驱动阀芯移动的动力有杠杆式的,也有弹簧式的。虽然安全阀芯移动的动力方式不同,但它们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同的,都是的当容器中戒指超过允许压力时,安全阀便自动开启,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第十章

1、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三个指标

安全:系统中不出现人体生理危害及伤害

高效:系统工作效率最高,使用价值最大

经济:满足系统技术要求前提下,投资最少

3、故障树分析的内容

故障树分析评价是有是由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组成的一种图形模

式,用来分析人机系统中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判明系统运行当中各种事故发生的途径和重点环节,为有效的控制事故提供了一个简洁而形象的途径。

(1) 系统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也称为顶上事件 (2) 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事

故因素,包括人、机器、环境因素

(3) 各个子系统及各因素之间

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即输入与输出的因果联系关系,并与哦那个专门的符号

表示

(4) 计算系统顶上事件的发生

概率,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6、层次分析法(AHP ):就是把系统的发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根据问

题的性质和总目的并按照它们见的相互联系以及隶属关系划分成不同层次的组合,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结构模型;接着对每一层次各元素(或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然后通过各层次因素的单排序与逐层的总排序,最终计算出最低层的诸元素相对高层的重要性权值,从而确定优劣排序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一章 1、对操作者健康的人机因素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有三方面: (1)、视频显示器本身 (2)、操作室的环境因素 (3)、作业姿势的影响

2、影响驾驶疲劳的主要因素: (1)、影响驾驶人员生活上的因素。如家庭生活环境、劳累程度、生活条件等。

(2)、驾驶过程中的因素。如驾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是否适宜,车内噪声情况、车内振动情况、坐席舒适度等是否适合人的生理需要。

(3)、驾驶员的条件。如体力、视力、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经验以及性格等。 (4)、驾驶的连续时间,它是造成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3、低压与缺氧问题 (1)、低压对人体的三大危害:一是气压性损伤;二是高压减压病;三是体液沸腾。 (2)、缺氧对人体的危害:重度缺氧的基本反应症状是头晕、困倦、视力模糊,脑功能明显下降,呼吸代偿功能已不能满足需要,明显的出现了代偿障碍。严重缺氧的基本反应症状是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模糊和丧失两个阶段),呼吸循环代偿功能反而增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大脑缺氧。

4、航天员主要的心里障碍 (1)思乡病与恐惧症。在狭小的舱室中居住的航天员会产生抑制不住的孤独感、烦闷感和恐惧感。 (2)人际关系。长期的太空飞行还会对造成航天员的一些心理障碍,如成员之间相互不协调、不满意对方,甚至与地面工作人员产生对抗情绪。

5、解决航天员心理障碍的措施 (1)、在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人的心理学问题 (2)、改善生活条件 (3)、密切与航天员进行心理上的沟通

(4)、重视航天员的心理选拔 (5)、加强对航天员的心理训练①行为训练②学会关心别人③进行相互协调的训练

第十二章

1、人为失误的定义:人为失误是指对系统已设定的目标及系统的构造、模式、运行发生影响,使之逆转运行或遭受破坏的人的因素所造成的各种活动。

2、人为失误按大脑信息处理过程分类:(1)认知、确认失误(2)判断、记忆失误(3)动作、操作失误

3、人为失误的其他分类办法(1)随机失误(2)系统失误(3)偶发失误

补充:1、马斯洛理论的5个需要? ①生理需求②尊重③归属与爱④尊重需求⑤自我实现

1、 题型:名词解释20分,填

空20分,计算15分,简

答25分,论述20分(先写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最后举例)

论述:1. 为什么说忽视了人的特性,即使性能很好的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答:人机系统中,它的三大要件,归根结底都有人来控制。作为人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在整个人机系统的使用中起到重要的的作用。作为使用者最为直接的作用就在于他要能够有效率地运用人机系统的方便,完成他所要完成的工作,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再者就是在运用人机系统的同时能够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与此同时收集于今后升级相关的改进性信息,为今后改进系统提供信息基础。作为人机系统的三大要件之首,人是整个人机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信息的控制者,信息要接收、初步处理、输入机器系统,之后再由机器系统输出,由人来将该加工后的信息传送出去,由其他流程确定是否有实际意义。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机一体化的设计要求,它能够有效的保证人被纳入了整个人机系统中,将其作为人机系统的一大要件被使用着。因此在这一角色中的人,应该能够掌握有关人机系统的具体使用要则,并具有相对稳定的性格,这样才能保证人机系统稳定有序的完成工作,为人们服务。所以要想有效的运用人机系统,那就要充分的考虑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合适的人员搭配才是人机系统能够有效工作的基本前提。人机系

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网络化的人的体系,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将使得人机系统的适用性被限制。因此忽视了人的特性,即使性能很好的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 事故预防那里的。

计算:1.身高范围

2. 生物节律


相关内容

  • 谈谈对人机交互的认识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论文 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 目录 一引言 .................................................................................................................... ...

  • 设计验证平台在核电厂DCS设计中的应用
  • 摘 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DCS系统在正在新建核电工程项目中全面应用,控制室的信息显示内容和显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提升核电控制水平提供了技术平台.在DCS设计过程中,建立核电站设计验证平台(Full Scope Engineering Simulator 简称FES),用仿真技术模拟电厂工艺 ...

  • 安全生产技术教材(2011)改版详细对照
  • 2008年<安全生产技术>与2011年<安全生产技术>教材不同点 总体结构讲,全书08版与11版仍分为九个章节,但11版将08版的第四章人机工程学内容融入到第一章,将08版第一章内有关电气安全技术单独列为第二章. 内容和章节层次上更加清晰.合理.易懂,应该说11版的改版是成功 ...

  • 智慧路灯控制系统论文
  • 智慧路灯控制系统 摘 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路灯控制系统已经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采用传统的方法控制与维护路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一些老的路灯控制方法有很大的弊端比如道路照明不均.浪费能源.维护起来麻烦等等.所以,对于路灯的智能控制,越来越显得势在必行.如今,路灯控 ...

  • 贝尔S1240交换机人机终端安全管理方案
  • [摘要] 承钢通信中心采用的S1240交换机系统,是全分散控制方式的程控制的电话交换机.交换机数据系统庞大,涉及很多重要数据,如何实现交换系统的安全,是交换机维护人员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建立独立系统和通过分级管理系统实现重要数据的安全管理两种方案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命令区域 区域维护 ...

  •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
  •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成果报告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 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目 录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 智慧路灯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 摘 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路灯控制系统已经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采用传统的方法控制与维护路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一些老的路灯控制方法有很大的弊端比如道路照明不均.浪费能源.维护起来麻烦等等.所以,对于路灯的智能控制,越来越显得势在必行.如今,路灯控制系统采用现代的控 ...

  • 人机工程学设计
  • 前言 . ................................................................................................................................................. ...

  • 学生公寓家具模块化系统设计与分析
  • 一?系统使用的目的 传统的学生公寓布局在非模块化的家具设计前提下,布局单一,与大学生创新自主的特点相违背.本系统使用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达到布局合理而且可以自由组合家具单元模块,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合理的划分来提高学生公寓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为学生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