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中班科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中班科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一、设计意图(包括教材分析、师幼情况分析等)

选择这个活动是根据本班幼儿的近期发展目标和班级开展的主题“秋天的蔬菜”而延伸出来设计这个活动的。我们要确保有意义的教学,首先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找到切入点,从而发展为有效的教学。上阶段我们班级开展了“秋天的蔬菜”这个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一些常见蔬菜的特征,但没有深入的进行归纳和总结“什么是蔬菜”?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想借助这个活动,让幼儿广泛了解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2.认真观察图片上提供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物质准备:豆干、鸭子、萝卜、白菜、鸡蛋、马铃薯、青瓜7中食物的幻灯片、图片、操作卡。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猜猜这是谁的家。

师:这是谁的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我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师:你从那里看出是南瓜爷爷的家。

幼:我觉得房顶上有个南瓜爷爷,所以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是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的。通过引导和提示帮助孩子从人物的特

征上得到了验证,知道这是南瓜爷爷的家。)

2.播放幻灯片,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

师: 南瓜爷爷家来了许多客人?你们数一数有几个客人?

幼:七个客人。

师:你从哪里开始数的?

幼一:我是从正方形开始数的。

师:正方形还可以数吗?

幼一:数过了不能再数了。

幼二:我是从鸡蛋开始数的,也是数七个。

幼三:我是从鸭子开始数的,一共有七个。

师:这些客人围成了个圆圈,数圆圈我们以前都学会了,所以大家都会数了。数圆圈时要怎么数了。要先记住一个物体,然后从它开始数,数到这个物体就要停下来不能数了。

(评析: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找一个有特征的物体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帮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一个新知识。)

3.观察影子,猜猜它们是谁?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老师给它们标上数字,你们说说这些影子可能是谁呢?

幼一:找到一号是正方形。

幼二:二号是小鸭。

幼三:五号是鸡蛋。

师:小朋友把这些影子都猜出来了,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小朋友猜的对不对。

(将七位客人逐一进行验证)

(评析:通过观察影子图让孩子学会了“数一数、猜一猜”,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

4.借助操作卡,找找哪些是蔬菜?

(1)帮助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是蔬菜,并在对应的格子上打钩。

师:今天南瓜爷爷家请了这么多客人,要做什么了?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南瓜爷爷一个人住,觉得很孤独,他想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想一想,他的七位客人谁是蔬菜了?等下老师让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自己帮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操作卡。操作卡上有南瓜爷爷家的七位客人,第一位是谁?

幼:第一位是豆干、第二位是鸭子、第三位是萝卜„„

师:南瓜爷爷要找的是蔬菜邻居,等下小朋友就从这七位客人中,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红色的笔画个圆圈,第二格不能画。

(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操作)

师:你觉得谁是蔬菜了,小朋友要自己动脑筋。(进行个别指导)

师: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为南瓜爷爷找的蔬菜邻居是谁。

幼一:我觉得南瓜爷爷的蔬菜邻居是: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旖旎小朋友,你要记住你第一次选择的哦.再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分享。

幼二: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幼三:白菜、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你为什么觉得鸭子和豆干不是蔬菜了?

幼四:白菜、萝卜、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评析:让孩子们自己通过以往的经验和认识,观察、思考、猜测什么是蔬菜。)

(2)播放种植蔬菜的视频,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蔬菜。

师: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都帮他找了好多蔬菜邻居,那到底对不对了。

师:你觉得蔬菜是从那里来的?你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蔬菜?

幼一:超市场买的。

幼二:蔬菜店买的。

幼三:路边买的。

幼四:种出来的。

师:那里种出来的。

幼四:幼儿园种出来的。

师:对了,我们幼儿园种了许多蔬菜,老师还经常带小朋友去观察了。那我们来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我们现在来看图片,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

幼:蔬菜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师:老师看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老师再说一遍,蔬菜时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这句话听懂了吗?都听懂了吗?那没问题啦,我们现在再一次帮助南瓜爷爷找邻居,小朋友看看这七位客人谁是种出来的。你刚刚选的食物是不是有的不是种出来的。如果不是种出来的就不是蔬菜,我们就不要选它了。

师:现在请小朋友找一只黑色的笔,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黑色的笔画个圆圈。

第二次是不是跟第一次不一样了。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它是种出来的吗?

(评析:通过幼儿的经验思考,老师借助播放图片,蔬菜的种植环境,使幼儿的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提升,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的特征——就是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3)验证操作卡上哪些是蔬菜?

师:豆腐干是蔬菜吗?

幼:不是。

师:对了,它不是直接种出来的,它是大豆加工的。

师:胡萝卜呢?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鸭子呢?

幼:不是,它是鸭妈妈下蛋然后孵出来的。

师:对了,它是肉类食品,我们叫荤菜

师:大白菜呢?是 因为它是种出来的 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鸡蛋 呢?

幼:鸡蛋不是蔬菜,它是鸡鸭妈妈生的。

师:它是母鸡生的,它叫蛋类食品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个别验证、集体验证、共同验证等方法层层递进,使幼儿进一步明确:蔬菜是种出来的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4.延伸活动:南瓜爷爷家只有三间房子,可是有四种蔬菜,那么多蔬菜怎么住呢?

师:我们现在来数一数,我们帮南瓜爷爷找了几样蔬菜啊!

幼:1、2、3、4,一共有四样蔬菜,那我们来看看南瓜爷爷家旁边有几间房子?

幼:南瓜爷爷家有三间房子。

师:三座房子,四样蔬菜,小朋友觉得那该怎么住啊?现在小朋友想办法啊?

幼一:我觉得红萝卜和青瓜可以住在一起。

师:为什么呢?

幼一:因为红萝卜和青瓜它们两个都是瘦瘦长长的。

幼二:我觉得白菜和青瓜在一起比较好,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幼三:我觉得马铃薯和南瓜爷爷住一起,因为都是圆圆的。

幼四:我觉得白菜和土豆住在一起,因为它们两个比较小。

师:老师觉得马铃薯和黄瓜也可以住一起,为什么?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分房子住,让孩子学会从蔬菜的颜色、外形、种类、大小等特征对蔬菜进行分类、合理匹配。)

五、活动反思

这个教材是结合班级主题“秋天的蔬菜”而选择开展的,内容及创意是来之名师的教

学课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猜猜从影子里看出它会是谁,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的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儿经常在区角玩找影子的游戏,所以幼儿很快就从影子中找出各种实物。在数南瓜爷爷家来了几个客人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围合的数数方法。让幼儿学会了围成圈的东西也可以数的。并从中得出个结论:数圆圈时,要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无形中又让孩子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在南瓜爷爷想找蔬菜邻居这个环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物体来选择蔬菜时,在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后,幼儿对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讨论成了一个难点。最后老师通过提供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得出一个概念:蔬菜是种在地里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儿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得出了结论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选择中,大部分幼儿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对蔬菜认识不够透彻,还没有清晰的辨认豆干和鸡蛋不是蔬菜。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两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分别在概念出现的前后,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第一次操作表现出来的是幼儿的经验,第二次操作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了,由经验上升为知识。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先让幼儿猜想:南瓜爷爷家旁边只有三间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种,它们要怎么住?幼儿在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基础上,将蔬菜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进行了分家。最后我把马铃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把土豆和黄瓜放一起住?(因为它们都要削皮)这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经验性的分类方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

六、课题组点评

1.幼儿对蔬菜是种出来的,比较不熟悉,幼儿园的种植园地要经常带幼儿去观察,感知蔬菜是种出来的。

2.这个活动比较多的呈现的是“观察性活动内容,过程体现的是验证多一些,但又不是太明确。

3要多提供一些蔬菜的实物和蔬菜种植过程的录像,结合录像、图片的呈现,让幼儿感知蔬菜是种出来的,这样更符合幼儿的特点。

4.有需要可以整合,但不用面面俱到,平均分配。

中班科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中班科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一、设计意图(包括教材分析、师幼情况分析等)

选择这个活动是根据本班幼儿的近期发展目标和班级开展的主题“秋天的蔬菜”而延伸出来设计这个活动的。我们要确保有意义的教学,首先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找到切入点,从而发展为有效的教学。上阶段我们班级开展了“秋天的蔬菜”这个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一些常见蔬菜的特征,但没有深入的进行归纳和总结“什么是蔬菜”?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想借助这个活动,让幼儿广泛了解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2.认真观察图片上提供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物质准备:豆干、鸭子、萝卜、白菜、鸡蛋、马铃薯、青瓜7中食物的幻灯片、图片、操作卡。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猜猜这是谁的家。

师:这是谁的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我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师:你从那里看出是南瓜爷爷的家。

幼:我觉得房顶上有个南瓜爷爷,所以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是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的。通过引导和提示帮助孩子从人物的特

征上得到了验证,知道这是南瓜爷爷的家。)

2.播放幻灯片,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

师: 南瓜爷爷家来了许多客人?你们数一数有几个客人?

幼:七个客人。

师:你从哪里开始数的?

幼一:我是从正方形开始数的。

师:正方形还可以数吗?

幼一:数过了不能再数了。

幼二:我是从鸡蛋开始数的,也是数七个。

幼三:我是从鸭子开始数的,一共有七个。

师:这些客人围成了个圆圈,数圆圈我们以前都学会了,所以大家都会数了。数圆圈时要怎么数了。要先记住一个物体,然后从它开始数,数到这个物体就要停下来不能数了。

(评析: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找一个有特征的物体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帮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一个新知识。)

3.观察影子,猜猜它们是谁?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老师给它们标上数字,你们说说这些影子可能是谁呢?

幼一:找到一号是正方形。

幼二:二号是小鸭。

幼三:五号是鸡蛋。

师:小朋友把这些影子都猜出来了,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小朋友猜的对不对。

(将七位客人逐一进行验证)

(评析:通过观察影子图让孩子学会了“数一数、猜一猜”,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

4.借助操作卡,找找哪些是蔬菜?

(1)帮助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是蔬菜,并在对应的格子上打钩。

师:今天南瓜爷爷家请了这么多客人,要做什么了?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南瓜爷爷一个人住,觉得很孤独,他想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想一想,他的七位客人谁是蔬菜了?等下老师让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自己帮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操作卡。操作卡上有南瓜爷爷家的七位客人,第一位是谁?

幼:第一位是豆干、第二位是鸭子、第三位是萝卜„„

师:南瓜爷爷要找的是蔬菜邻居,等下小朋友就从这七位客人中,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红色的笔画个圆圈,第二格不能画。

(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操作)

师:你觉得谁是蔬菜了,小朋友要自己动脑筋。(进行个别指导)

师: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为南瓜爷爷找的蔬菜邻居是谁。

幼一:我觉得南瓜爷爷的蔬菜邻居是: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旖旎小朋友,你要记住你第一次选择的哦.再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分享。

幼二: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幼三:白菜、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你为什么觉得鸭子和豆干不是蔬菜了?

幼四:白菜、萝卜、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评析:让孩子们自己通过以往的经验和认识,观察、思考、猜测什么是蔬菜。)

(2)播放种植蔬菜的视频,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蔬菜。

师: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都帮他找了好多蔬菜邻居,那到底对不对了。

师:你觉得蔬菜是从那里来的?你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蔬菜?

幼一:超市场买的。

幼二:蔬菜店买的。

幼三:路边买的。

幼四:种出来的。

师:那里种出来的。

幼四:幼儿园种出来的。

师:对了,我们幼儿园种了许多蔬菜,老师还经常带小朋友去观察了。那我们来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我们现在来看图片,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

幼:蔬菜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师:老师看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老师再说一遍,蔬菜时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这句话听懂了吗?都听懂了吗?那没问题啦,我们现在再一次帮助南瓜爷爷找邻居,小朋友看看这七位客人谁是种出来的。你刚刚选的食物是不是有的不是种出来的。如果不是种出来的就不是蔬菜,我们就不要选它了。

师:现在请小朋友找一只黑色的笔,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黑色的笔画个圆圈。

第二次是不是跟第一次不一样了。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它是种出来的吗?

(评析:通过幼儿的经验思考,老师借助播放图片,蔬菜的种植环境,使幼儿的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提升,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的特征——就是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3)验证操作卡上哪些是蔬菜?

师:豆腐干是蔬菜吗?

幼:不是。

师:对了,它不是直接种出来的,它是大豆加工的。

师:胡萝卜呢?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鸭子呢?

幼:不是,它是鸭妈妈下蛋然后孵出来的。

师:对了,它是肉类食品,我们叫荤菜

师:大白菜呢?是 因为它是种出来的 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鸡蛋 呢?

幼:鸡蛋不是蔬菜,它是鸡鸭妈妈生的。

师:它是母鸡生的,它叫蛋类食品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个别验证、集体验证、共同验证等方法层层递进,使幼儿进一步明确:蔬菜是种出来的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4.延伸活动:南瓜爷爷家只有三间房子,可是有四种蔬菜,那么多蔬菜怎么住呢?

师:我们现在来数一数,我们帮南瓜爷爷找了几样蔬菜啊!

幼:1、2、3、4,一共有四样蔬菜,那我们来看看南瓜爷爷家旁边有几间房子?

幼:南瓜爷爷家有三间房子。

师:三座房子,四样蔬菜,小朋友觉得那该怎么住啊?现在小朋友想办法啊?

幼一:我觉得红萝卜和青瓜可以住在一起。

师:为什么呢?

幼一:因为红萝卜和青瓜它们两个都是瘦瘦长长的。

幼二:我觉得白菜和青瓜在一起比较好,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幼三:我觉得马铃薯和南瓜爷爷住一起,因为都是圆圆的。

幼四:我觉得白菜和土豆住在一起,因为它们两个比较小。

师:老师觉得马铃薯和黄瓜也可以住一起,为什么?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分房子住,让孩子学会从蔬菜的颜色、外形、种类、大小等特征对蔬菜进行分类、合理匹配。)

五、活动反思

这个教材是结合班级主题“秋天的蔬菜”而选择开展的,内容及创意是来之名师的教

学课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猜猜从影子里看出它会是谁,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的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儿经常在区角玩找影子的游戏,所以幼儿很快就从影子中找出各种实物。在数南瓜爷爷家来了几个客人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围合的数数方法。让幼儿学会了围成圈的东西也可以数的。并从中得出个结论:数圆圈时,要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无形中又让孩子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在南瓜爷爷想找蔬菜邻居这个环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物体来选择蔬菜时,在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后,幼儿对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讨论成了一个难点。最后老师通过提供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得出一个概念:蔬菜是种在地里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儿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得出了结论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选择中,大部分幼儿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对蔬菜认识不够透彻,还没有清晰的辨认豆干和鸡蛋不是蔬菜。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两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分别在概念出现的前后,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第一次操作表现出来的是幼儿的经验,第二次操作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了,由经验上升为知识。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先让幼儿猜想:南瓜爷爷家旁边只有三间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种,它们要怎么住?幼儿在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基础上,将蔬菜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进行了分家。最后我把马铃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把土豆和黄瓜放一起住?(因为它们都要削皮)这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经验性的分类方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

六、课题组点评

1.幼儿对蔬菜是种出来的,比较不熟悉,幼儿园的种植园地要经常带幼儿去观察,感知蔬菜是种出来的。

2.这个活动比较多的呈现的是“观察性活动内容,过程体现的是验证多一些,但又不是太明确。

3要多提供一些蔬菜的实物和蔬菜种植过程的录像,结合录像、图片的呈现,让幼儿感知蔬菜是种出来的,这样更符合幼儿的特点。

4.有需要可以整合,但不用面面俱到,平均分配。


相关内容

  • 南瓜爷爷找邻居中大班
  • 中班数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对于"蔬菜"一词我班的幼儿其实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而他们最熟悉的蔬菜则是青菜,其他种类的蔬菜则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 ...

  • 南瓜爷爷找邻居
  • <南瓜爷爷找邻居> 一. 活动目标 1. 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2. 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二. 活动准备 ppt课件.自制蔬菜图片 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这是谁的家? 二.过程 1.游戏:数客人 (1)教师:平时我们数 ...

  • 冬瓜和南瓜教学设计
  • <冬瓜和南瓜> 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对蔬菜非常的熟悉,可对于冬瓜和南瓜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设想把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带到活动里,给孩子一个新的体验.这首儿歌欢快活泼,节奏感强,运用图片道具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演,以此验证动作对儿歌的帮助. 活动目标: 1.初步感 ...

  • 王贤:像洪战辉一样坚强
  • 撕 衄 ■圃嗣园 田王 贤 : 洪 战辉 一 坚样 强 像刊记者本阳 叶锡 讯员通谢 展 南 他 ,仅年 91岁, 是 一 位高 学三子 ,还 然而, 他却以他的孝老爱亲 . 强不息自感 动了不 少 人. 邻居称他 像洪战辉"一坚样强"他 , . 就是双三峰 2中班的4贤王 . ...

  • 各种的种子,教案
  • 篇一:教案示例[各种各样的种子] 教案示例[各种各样的种子] 一.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种子,知道它们的名字,能描述它们在颜色.形状等方面的一些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植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通过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培养学生动手制 ...

  • 中班教案[爱吃水果的牛]
  • 中班教案<爱吃水果的牛> 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理解,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一些水果名称,知道水果有营养和 吃水果的好处.2.学习爱吃水果的牛关心别人的优秀品质.3.感受故事的有趣,乐意随教师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讲 ...

  • 第三章 童年的记忆
  • 文/田园 故乡那片农耕时代寂静的土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了激情燃烧的工业化洗礼,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区,而今又走在了治理污染美化环境的前列,变成了令人向往的魅力东郊田园城市.然而无论故乡怎样变化,我脑海中的故乡依然是那片水乡泽国稻花飘香的田野和静静流淌的小河印象,因为那里有我美好的童年记忆和梦 ...

  • 中班美术活动方案
  • 目标:1、认识虚线和实线,学习画图。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练习均匀的涂色 3、积极快乐的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猫拿着他最喜欢的气球去草地上玩耍。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等风吹过去后他的气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挂图) 2、 探 ...

  • 非常好口才课内容
  • 老鼠怕猫 老鼠怕猫,那是遥传,齐心合力,把猫打翻, 李小牛 李小牛向前走.脚下踢起一颗豆,拾起豆四下瞧,一辆大车前面走"老爷爷","哎"慢点儿走,什么?车上麻袋有裂口,"啊"大车停下不再走,找呀找,找裂口,找到裂口缝裂口,爷爷乐得直点头,连 ...